《靈素節注類編》~ 卷四下 (18)
卷四下 (18)
1. 辨陰陽臟腑脈象病證
腎脈大急沉,肝脈大急沉,皆為疝。心脈搏滑急,為心疝;肺脈沉搏,為肺疝。
疝者,或由風寒,或由濕熱,自腑及臟,牽連筋脈,肝主筋,故不離乎肝邪,而肝腎同源,故脈象相同,此言脈搏急者,風寒之邪多絞痛也,其言㿗疝者,頑木不痛,濕熱之邪也,方書多種,已詳明之。今腎肝心肺之脈皆搏急,謂急強不和,是風寒之邪,故其部位不同而邪則同,故病同,然心疝為小腸病,如上文所云,則肺疝為大腸病可知矣。
三陽急為瘕,三陰急為疝,二陰急為癇厥,二陽急為驚。
三陽者,太陽也,三陰者,太陰也,瘕者,假物成形也,故其脈急,皆邪氣閉結,結於陽為瘕,結於陰為疝,邪同而病異也;二陰者,少陰也,脈急者,風寒之邪乘心腎,故為癇厥,是抽搐昏厥,不省人事也;二陽者,陽明也,脈急者,木邪乘胃,所謂聞木音則惕然而驚也。
白話文:
辨陰陽臟腑脈象病證
腎經和肝經脈象都急促而沉,都是疝氣。心經脈象搏動有力而滑利急促,是心疝;肺經脈象沉而搏動,是肺疝。
疝氣的成因,可能是風寒,也可能是濕熱,從腑臟蔓延到臟器,牽連筋脈。肝臟主司筋脈,所以疝氣都脫離不了肝臟的病邪。由於肝腎同源,所以脈象也相似。脈搏急促的,是風寒邪氣導致絞痛;而慢性、不痛的疝氣,則是濕熱邪氣引起的。治療疝氣的方劑很多,書中已有詳細說明。現在如果腎、肝、心、肺的脈象都搏動急促,表示急強不和,這是風寒邪氣作祟,雖然病灶部位不同,但邪氣相同,所以疾病也相同。但心疝屬於小腸疾病,如同前文所述,那麼肺疝就是大腸疾病了。
三條陽經脈象急促為瘕證,三條陰經脈象急促為疝氣,兩條陰經脈象急促為癇厥,兩條陽經脈象急促為驚悸。
三條陽經指的是太陽經,三條陰經指的是太陰經。瘕證是因假物(如腫塊)在體內成形,所以脈象急促。這些都是邪氣閉結的表現,結在陽經則為瘕證,結在陰經則為疝氣,邪氣相同,但疾病卻不同。兩條陰經指的是少陰經,脈象急促表示風寒邪氣侵犯心腎,導致癇厥,也就是抽搐昏厥,神志不清。兩條陽經指的是陽明經,脈象急促表示肝木之邪侵犯胃,如同聽到樹木的聲音就會驚跳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