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藥瀹》~ 卷一 (1)
卷一 (1)
1. 陰陽色氣味
素問陰陽應象論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云出天氣
白話文:
清陽之氣構成天空,濁陰之氣構成大地,地上的氣向上蒸騰成為雲,天上的氣向下化作雨水,雨水是由地氣昇起後再降下來形成的,雲是由天氣凝聚而成的。
王冰曰陰凝上結則合以成雲陽散下流則注而為雨雨從云以施化故言雨出地氣云憑氣以交合故言云出天氣天地之理且然人身清濁亦如是吳昆曰出通也雨出而通地氣云出而通天氣以人喻之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上焦開發若霧露焉是地氣上為云也肺行降下之令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是天氣下為雨也膀胱者州都之官精液藏焉氣化則能出是雨出地氣也上焦如霧其氤氳者心肺和而呵出之是云出天氣也此六句者見陰陽清濁不可失位而倒置順之則天地位而萬物育逆之則下飧泄而上䐜脹矣張志聰曰地雖在下而地氣上升為雲天雖在上而天氣下降為雨天有云而後有雨是雨雖天降而實本地氣所升之云故雨出地氣由雨之降而後有云之升是云雖地升而實本天氣所降之雨故云出天氣此陰陽交互之道也而人亦應之此篇言天地之陰陽與人之陰陽相合是以一節言天地陰陽水火一節言清濁藏腑精形以天人相間而言也馬蒔曰地雖在下而陰中之陽者升故其上也為云正蒙陰為陽得則飄揚為云而昇天雖在上而陽中之陰者降故其下也為雨正蒙陽為陰素則相持為雨而降驥案說文雲山川氣也雨從云下也玉篇雨雲雨也元命苞陰陽和為雨大戴記天地之氣和則雨和則天地氣交陰陽相感此上下二字有升降之義六微旨大論升已而降降者謂天降已而升升者謂地天氣下降氣流於地地氣上升氣騰於天天地之升降者謂之陰陽陰陽之上下者謂之雲雨天地之氣如此人身之升降上下亦如之
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
白話文:
王冰說:陰氣凝結上升就會聚合成雲,陽氣散逸下降就會匯聚成雨。雨從雲中降下,施化萬物,所以說雨源自地氣。雲氣通過交合形成,所以說雲源自天氣。天地運行的道理就是這樣,人體的清氣與濁氣也同樣如此。吳昆說:「出」指通達。雨降下而暢通地氣,雲升起而暢通天氣。用人體來比喻,食物飲入胃部,過剩的精氣向上輸送到肺。肺中的濁氣散逸,精氣上升歸於肺的上部,上焦就像霧露滋潤,這是地氣上升形成雲。肺部執行下降的命令,暢通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處分佈,這是天降甘霖。膀胱是貯藏水液的官員,精液儲藏其中,濁氣化解後就能排出,這是雨出於地氣。上焦像霧露,其中的濁氣是心肺協調而呼出的,這是雲出於天。這六句話說明陰陽清濁失去平衡而顛倒,順應它則天地安穩萬物生長,違逆它則下部濁氣上升而上部清氣下降。張志琮說:儘管地勢低,但地氣上升形成雲;儘管天空高,但天降雨。天有雲然後纔有雨,說明雨雖然從天降下,實際上是由地氣上升形成的雲。所以說,雨出於地氣。由雨降下後纔有雲上升,說明雲雖然由地勢上升,但實際上是由天降雨。所以說,雲出於天。這是陰陽相互作用的道理。人體也符合這個道理。本篇講天地之陰陽與人之陰陽相合,所以有一節講天地陰陽水火,一節講清濁藏精形,以天人相應的方式來闡述。馬鎣說:儘管地勢低,但陰氣中的陽氣上升,所以在上部形成雲。正符合「陰為陽得」的道理,陽氣得到陰氣的幫助,上升為雲,然後升到天。儘管天空高,但陽氣中的陰氣下降,所以了下部形成雨。正符合「陽為陰素」的道理,陰氣得到陽氣的阻抑,下降成雨。按《說文解字》載:「雲」是山川中的氣。「雨」從「雲」中降下。「元命苞」記載:「陰陽和合,就會形成雨。」「大戴禮記」記載:「天地之氣和合,就會下雨。天地之氣相交,陰陽相感,這便是上下二字的升降之義。」「六微旨大論」記載:「升已而降」,意指天降「已而升」,意指地氣。天地之升降是陰陽之升降,陰陽之升降是雲雨之升降。天地之氣在人體內的升降上下,也像天地一樣。
王冰曰氣本乎天者親上氣本乎地者親下各從其類也上竅謂耳目口鼻下竅謂前陰後陰馬蒔曰陰陽升降唯一氣以為合一之妙即人身觀之凡人身之物有屬清陽者如涕唾氣液之類則出於上竅耳目口鼻之為七竅者皆清陽之所出也有屬濁陰者如汙穢便濁之類則出於下竅前陰後陰之為二竅者皆濁陰之所出也驥案周禮疾醫兩之以九竅之變注謂陽竅七陰竅二疏謂陽竅七者在頭上露見故為陽陰竅二者在下不見故為陰陽清陰濁如上文但上文專就人身言此兼藥物言
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
白話文:
王冰說:氣的本源來自於天,所以親近於上;氣的本源來自於地,所以親近於下,各種氣體都歸屬於自己的種類。上竅指的是耳、目、口、鼻,下竅指的是前陰、後陰。
馬蒔說:陰陽升降其實是同一種氣,用以說明人體合一的奧妙。從人體來看,凡是人體的清陽之物,例如:涕唾、氣液之類,都是從上竅(耳、目、口、鼻)出來的。七竅中屬於清陽之竅的有七個:耳、目、口、鼻。凡是人體的濁陰之物,例如:汙穢、糞便之類,都是從下竅(前陰、後陰)出來的。二竅中屬於濁陰之竅的有兩個:前陰、後陰。
驥氏按:周禮中的疾醫將九竅的變化分為兩類,註解中說:陽竅有七個,陰竅有兩個。疏文中說:陽竅七個,位於頭部,露在外面,所以稱為陽;陰竅兩個,位於下部,不露在外面,所以稱為陰。陽清陰濁,如上文所說,但上文專門從人體方面來說,而這段文字則兼顧藥物方面來說。
王冰曰腠理謂滲泄之門故清陽可以散發五藏為包藏之所故濁陰可以走之張志聰曰腠者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理者皮膚藏府之文理言清陽之氣通會於腠理而陰濁之精血走於五藏五藏主藏精者也馬蒔曰凡人身所用之物有屬清陽者如飲食藥物之性有屬陽之類據曰發曰走曰實曰歸知其為在外之物惟陽者主升故發於腠理以腠理主表為陽也指物類陽氣言若物之有形質者則入於六腑矣有屬濁陰者如飲食藥物有屬陰之類惟陰者主降故走於五藏以五臟主裡為陰也指物類陰氣言若物之形質不入於五臟張介賓曰腠理肌表也陽發散於皮膚故清陽歸之陰受藏於五藏故濁陰走之驥案素問生氣通天論腠理以密注謂膚表之毛孔也素靈言五藏心肝脾肺腎疾醫言九藏正藏外有胃膀胱大小腸於六腑中取四腑以益五藏為九藏四腑皆有受盛故謂之腑亦有藏稱故入九藏之數此言陽發外陰走內不拘為五為九馬注得之
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
白話文:
王冰說:腠理就是滲透的門戶,所以清陽之氣可以從這裡發散出去。五臟是包藏的地方,所以濁陰之精血可以從這裡運行。張志聰說:腠理是三焦相通的,是元真之氣處理的地方,也是皮膚和臟腑的組織結構。清陽之氣通達腠理,而陰濁之精血則運行於五臟。五臟主藏精氣。馬蒔說:人體所用的東西,有的屬於清陽之氣,例如飲食和藥物的性味屬於陽類。古語中說「發」表示上升,「走」表示下行,「實」表示進入,「歸」表示返回。從這些詞語中,可以知道陽主上升,所以從腠理發散出去,因為腠理主外為陽,這是指陽氣而言。如果是有形質的物質,則會進入六腑。有的屬於濁陰之氣,例如飲食和藥物的性味屬於陰類。陰主下降,所以運行於五臟,因為五臟主裡為陰,這是指陰氣而言。如果是有形質的物質,則不會進入五臟。張介賓說:腠理就是肌肉的表面。陽發散於皮膚,所以清陽歸於腠理。陰受藏於五臟,所以濁陰運行於五臟。驥案:《素問·生氣通天論》中所說的腠理,密注認為是皮膚表面的毛孔。《素靈》中說五臟(心、肝、脾、肺、腎)與疾醫中說的九臟(五臟加上胃、膀胱、大腸、小腸),在六腑中取四腑(胃、膀胱、大腸、小腸)來補足五臟,稱為九臟。臟腑既有受盛的功能,也有藏儲的功能,所以都算在九臟的範圍內。這裡所說的陽發外陰走內,不論是五臟還是九臟。馬注所說合乎此意。
王冰曰四肢外動故清陽實之六腑內化故濁陰歸之張志聰曰脾主四肢又曰手太陰獨受其濁蓋濁中之清者由脾轉輸而充實於四肢濁中之濁者歸於六腑馬蒔曰凡清陽之物實於四肢以四肢為諸陽之本也指物之氣凡濁陰之物歸於六腑以六腑受化物而不藏也指物有形質者言人身之有陰陽其清濁升降之妙何以異於天地哉驥案支肢胑通易美在其中而暢於四肢疏謂四肢猶言手足靈樞邪客篇天有四時人有四肢謂兩手兩足位於身軀之四隅為全身之肢持護衛故名六腑疾醫九藏心肝脾肺腎為正藏取胃膀胱大腸小腸以益五藏為九藏引八十一難謂三焦為孤府非正府腑四腑六不必拘泥不過言清陽所實者肢濁陰所歸者腑而已又東垣用藥法象清陽發腠理清之清實四肢清之濁濁陰歸六腑濁之濁走五藏濁之清清之清者清肺以助其天真清之濁者榮華腠理濁之濁者堅強骨髓濁之清者榮養於神亦有理
水為陰火為陽
白話文:
王冰說:「四肢向外活動,所以清陽之氣填充四肢;六腑在內轉化食物,所以濁陰之氣歸於六腑。」張志聰說:「脾臟掌管四肢;又說,手太陰經脈(脾經)獨自承受濁陰之氣。」這意思是,濁氣中的清氣由脾臟轉運到四肢,濁氣中的濁氣歸於六腑。馬蒔說:「凡是清陽之氣都實於四肢,因為四肢是所有陽經的根本。」指的是氣體狀物質。凡是濁陰之氣都歸於六腑,因為六腑負責消化食物,但不儲藏食物。指的是有形質的物質。人體有陰陽之分,其清濁升降的奧妙,和天地又有多大不同呢?我認為,四肢通暢而協調,所以四肢有美好的狀態。四肢猶如手足,靈樞《邪客》篇中說:「天有四季,人有四肢。」指的是兩手兩足位於身體四方,是身體的肢體,負責維持和保護身體,所以稱為六腑。在醫學上,將心肝脾肺腎稱為五臟,將胃、膀胱、大腸、小腸作為五臟的輔助,稱為六腑。但不必拘泥於這個數字,清陽之氣實於四肢,濁陰之氣歸於六腑,這就足夠了。
此外,東垣用藥法象認為:清陽之氣可以發散腠理,使清氣之氣實於四肢,讓濁氣之氣歸於六腑,讓濁氣之氣排出五臟,讓濁氣之氣榮養神氣。這種說法也是有道理的。
王冰曰水寒而靜故為陰火熱而躁故為陽馬蒔曰陰陽者萬物之父母水火者實陰陽之徵兆舉水火而足以盡陰陽矣故水為陰而凡物之成於水者屬陰火為陽而凡物之成於火者屬陽張介賓曰天以日月為水火易以坎離為水火醫以心腎為水火丹以精氣為水火腎者水也水中生氣即真火也心者火也火中生液即真水也火水互藏乃至道之所在醫家首宜省察驥案水曰潤下潤下者潤而又下也火曰炎上炎上者炎而又上也下為陰上為陽就五行而言若以藥物言水為陰則益火之源以消陰翳火為陽則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張景岳薛立齋趙養葵六味八味左歸右歸其大凡也
陽為氣陰為味
白話文:
王冰說:水性寒涼而靜止,所以歸於陰;火性炎熱而躁動,所以歸於陽。馬蒔說:陰陽是萬物之父母,水火是陰陽的具體表現。舉例水火即可說明陰陽的全部內容。所以水為陰,凡是由水形成的事物都屬陰;火為陽,凡是由火形成的事物都屬陽。張介賓說:天上有日月代表水火,周易中有坎離代表水火,醫學中有心腎代表水火,煉丹術中有精氣代表水火。腎是水,水中生出的氣就是真火;心是火,火中生出的液體就是真水。火水互相蘊藏,這纔是大道的所在。醫家首先應該審察明白(水火關係)。
驥案:水有潤下之性,就是既滋潤又下行的作用;火有炎上之性,就是既炎熱又上行的作用。從五行來說:如果從藥物角度來看,水為陰,那麼就滋養火氣的來源,消除陰翳;火為陽,那麼就壯大水氣的主體,控制陽光。張景嶽、薛立齋、趙養葵等提出的六味、八味、左歸、右歸等方劑,大體上都是遵循這個原則的。
王冰曰氣惟散布故陽為之味曰從形故陰為之吳昆曰臊焦香腥腐為氣為陽酸苦甘辛鹹為味為陰張志聰曰水性潤下故為陰火性炎上故為陽清陽上升故為氣濁陰下降故為味蓋以水火而徵兆氣味之陰陽也張介賓曰氣無形而升故為陽味有質而降故為陰此以藥食氣味言也驥案氣味皆有各陰陽經所謂天有陰陽三陰三陽上奉之溫涼寒熱是也溫熱天之陽涼寒天之陰是氣不獨陽亦有陰也地有陰陽金木水火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辛甘淡酸苦鹹五味是也辛甘淡地之陽酸苦鹹地之陰是味不獨陰亦有陽也
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
白話文:
王冰說:氣是散發的,所以陽氣的味道稱為「從形」,陰氣的味道稱為「吳昆」。
吳昆說:臊、焦、香、腥、腐這些氣味屬於陽氣;酸、苦、甘、辛、鹹這些味道屬於陰氣。
張志聰說:水性潤下,所以屬於陰氣;火性炎上,所以屬於陽氣。清澈的陽氣上升,所以稱為「氣」;渾濁的陰氣下降,所以稱為「味」。這是用「水火」來推論氣味陰陽的依據。
張介賓說:氣沒有形狀而上升,所以屬於陽氣;味有物質而下降,所以屬於陰氣。這是在談論藥物和食物的氣味。
補充說明:
《驥案》中提到的「氣味皆有各陰陽經」,是指天有「陰陽三陰三陽」,人身也有「氣味皆有各陰陽經」,也就是說,氣和味都存在於陰陽經絡中。
比如:「溫熱天之陽涼寒天之陰」是指天氣的溫熱屬陽,涼寒屬陰,這說明氣中也有陰陽屬性。
「辛甘淡酸苦鹹五味」是指味道的辛、甘、淡、酸、苦、鹹分別對應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其中辛、甘、淡屬陽,酸、苦、鹹屬陰,這說明味中也有陰陽屬性。
王冰曰形食味故味歸形氣養形故形歸氣精食氣故氣歸精化生精故精歸化故下文曰吳昆曰五味入於陰血陰血依於陽氣形歸氣也真陽之氣依於元精氣歸精也元精依於元神精歸化也馬蒔曰凡物之味所以養吾人之形故味歸於形正以體屬陰而味亦為陰也然吾人之形必歸於吾人之氣豈非形必資氣而後生乎凡物之氣所以養吾人之精故氣歸於精正以精屬陽而氣亦屬陽也然吾人之精必歸於吾精之化豈非精必資化而後有乎所謂氣歸精者以精能食萬物之氣精賴氣而生猶云食此氣耳所謂味歸形者以形能食萬物之味也形賴味而滋猶云食此味耳所謂精歸化者以化生此精也化為精之母故精歸於化所謂形歸氣者以氣生此形也氣為形之父故形歸氣張介賓曰歸依投也五味生精血以成形故味歸於形形之存亡由氣之聚散故形歸於氣氣者真氣也所受於天與穀氣並而充身者也人身精血由氣而化故氣歸於精精者坎水也天一生水為五行之最先故物之形初生其形皆水由精以化氣由氣以化神是水為萬化之原故精歸於化驥案張注歸依也地食人以五味味依形形依氣天食人以五氣氣依精精依化
精食氣形食味
白話文:
現代
王冰說:物質的味道可以滋養人體,所以味道歸於形體;氣能養育形體,所以形體歸於氣;精能食氣,所以氣歸於精;化生精,所以精歸於化。因此下文說:
吳昆說:五味進入陰血,陰血依附於陽氣,這是形體歸於氣;真陽之氣依附於元精,這是氣歸於精;元精依附於元神,這是精歸於化。
馬蒔說:各種物質的味道能滋養我們的身體,所以味道歸於形體。這是因為身體屬陰,味道也屬陰。然而,我們的身體必定依賴於我們的氣而生長。各種物質的氣能滋養我們的身體,所以氣歸於精。這是因為精屬陽,氣也屬陽。然而,我們的精必定依賴於它的化生而存在。所謂氣歸精,是因為精能食萬物之氣,精賴氣而生,就像食氣一樣。所謂味歸形,是因為形體能食萬物之味,形體賴味而滋養,就像食味一樣。所謂精歸化,是因為化生了這個精;化是精的母親,所以精歸於化。所謂形歸氣,是因為氣生了這個形體;氣是形體的父親,所以形體歸於氣。
張介賓說:歸依就是投靠的意思。五味生精血以形成形體,所以味道歸於形體。形體的存在與消亡取決於氣的聚集與散逸,所以形體歸於氣。氣是指真氣,是我們從天和穀物中吸收並充盈全身的。人體的精血是由氣化生的,所以氣歸於精。精是坎水,天一生水,是五行中的首位,所以萬物之形最初生成的都是水,由精化氣,由氣化神,所以水是萬物化生的根源,因此精歸於化。
驥案張介賓的注釋:「歸依」就是投靠的意思。大地以五味滋養人,五味依附於形體,形體依附於氣;天以五氣滋養人,五氣依附於精,精依附於化。
王冰曰氣化則精生味和則形長故云食之也張志聰曰水穀之精氣以生此精精食氣也五味入胃以養此形形食味也馬蒔曰精食氣者明上文氣歸精也形食味者明上文味歸形也張介賓曰食如子食母氣之義氣歸精故精食氣味歸形故形食味
化生精氣生形
白話文:
王冰說:氣的轉化能產生精,而味道和諧則身體能成長。所以說飲食也是很重要的。張志聰說:水穀的精氣,用來產生人體的精,所以說精是吸收氣的。五味進入胃中,滋養身體,所以身體是吸收味道的。馬蒔說:精吸收氣,意思是說上文提到的氣歸於精。身體吸收味道,意思是說上文提到的味歸於形。張介賓說:飲食就像孩子吃母親的奶一樣,氣歸於精,所以精吸收氣;味歸於形,所以身體吸收味道。
王冰曰精微之液惟血化而成形質之有資氣行營立故斯二者各各生乎吳昆曰精不自生生於運化之神形不自生生於無形之氣馬蒔曰化生精者明上文精歸化也氣生形者明上文形歸氣也末四句明上文中四句也陽為氣氣歸精精食氣三氣字指萬物之氣也形歸氣氣生形二氣字指人身自有之氣也張介賓曰萬物化生必從精始故化生精前言精歸化者言未化之前由精為化也此言化生精者言既化之後由化生精也氣聚則形生氣散則形死也
味傷形氣傷精
白話文:
王冰說:微小的液體,只有通過血液的變化才能形成有形的物質,身體的運轉和作用也是因為氣的運行和停駐。所以這二者都各自產生於無形。吳昆說:精不是自己產生,而是產生於運作的神化之中;形也不是自己產生,而是產生於無形的氣之中。馬蒔說:化生精,說明上文說的精歸化;氣生形,說明上文說的形歸氣。最後四句闡明上文中的前四句。陽為氣,氣歸精,精食氣,這三個「氣」字是指萬物之氣;形歸氣,氣生形,這兩個「氣」字是指人體自有的氣。張介賓說:萬物形成生長,必定從精開始,所以說化生精,前面說精歸化,是指未形成之前由精轉化而來。這裡說化生精,是指已經形成之後由化而生的精。氣聚集起來,形體就會產生;氣散了,形體就會消失。
王冰曰過其節也吳昆曰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之類味傷形也氣有餘便是火火炎則水乾氣傷精也馬蒔曰味或太過適所以傷此形如生氣通天論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如肝在味為酸而酸又傷筋者是也氣或太過適所以傷此精指萬物之氣言上文言味能傷形則萬物有味必有氣其氣豈不傷精
精化為氣氣傷於味
白話文:
王冰說:「超過其節奏。」吳昆說:「味道過於酸,肝氣就通過津液來剋制脾氣。」類似的,口味過度就會損傷身體。
氣體過剩就是火,火炎就會導致水乾涸,從而損傷精氣。
馬蒔說:「味道過度,可能會直接損傷身體。」就像《生氣通天論》所說,陰氣的產生本質上來自五味。陰氣的五官會受到五味的影響。例如,肝臟的味道為酸,酸味又會損傷筋脈。
「氣體過剩」是指萬物之氣。上文說口味能損傷身體,那麼萬物有味道就一定有氣,這些氣體難道不會損傷精氣嗎?
王冰曰精承化養則食氣精若化生則不食氣精血內結郁為穢腐攻胃則五味倨然不得入也女子重身精化百日皆傷於味也馬蒔曰化生精者不自化也其始由氣以化之然歸精於化則既而精必化為氣蓋不但氣之能生形而形歸於氣也正以精氣神三者相須以有成耳然則凡物之味既能傷人之形獨不能傷人之氣乎左傳晉屠蒯曰味以行氣故曰精化為氣氣傷於味又嘗由此推彼人之氣能生形而形又歸於人之氣則凡物之氣能傷人之精獨不能傷人之氣乎張介賓曰精化為氣謂元氣由精而化也珠玉集水是三才之祖精為元氣之根其義即此然上文既雲氣歸精是氣生精也而此又曰精化氣是精生氣也二者似乎相反而不知此正精氣互根之妙以應上文天地雲雨之義也夫陽化氣即云之類陰成形即雨之類雨乃不生於地而降於天之雲氣歸於精也云乃不出於天而升於地之氣精化為氣也人身精氣全是如此故氣聚則精盈精盈則氣盛精氣充而形自強矣帝所以先舉雲雨為言者正欲示人精氣升降之如此耳驥案陰陽五行生剋勝復之理相生相剋有勝有復不獨氣運為然此段藥物氣味陰陽亦復如是
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
白話文:
王冰說:精氣被化育滋養,所以需要飲食。但如果精氣化生出來,就不需要飲食了。精血在體內積聚鬱結成為污腐之物,攻入胃中,就會對各種味道的飲食拒絕接受。長期身體精氣化生百日,都會因食物的味道而受到損傷。馬 دهد گوید的書上說:“化生出生精的人,不是自己化生的。最初是靠氣化生的。但是精歸於化之後,精氣就一定會化為氣。不僅僅是氣能生形,形歸於氣也是這樣。正是因為精、氣、神三者互相依存才能形成。那麼,凡是食物的味道既然能損傷人的形體,難道不能損傷人的氣嗎?”《左傳》中記載,春秋時期晉國的將領魏顆說:“味道可以運行氣。因此,說精氣化為氣。如果氣因味道而受傷,也可以由此類推,人的氣能生形,而形又歸於人的氣。那麼,凡是食物的氣能傷人的精,難道不能傷人的氣嗎?”張介賓說:“精氣化為氣,是指元氣由精而化生。珠玉草本集水是三才的祖先,精是元氣的根,其道理就這樣。但是,上文已經說過氣歸精,是氣生精。而這裡又說精化氣,是精生氣。這二者是 相互矛盾,是精氣互根妙處,以應上文天地雲雨的道理。陽氣化生就叫做雲,陰成形就叫做雨。雨不是在地裡生的,而是從天上的雲氣降下來,這是氣歸於精。雲不是從天裡出來的,而是從地裡蒸發上天的氣,這是精化為氣。人身的精氣本是一體,所以氣聚合,精就充盈;精充盈,氣就旺盛。精氣充盈,形體自然就強健。皇帝所以先提及雲雨,正是為了告訴人們精氣升降的道理。
王冰曰味有質故下流於便瀉之竅氣無形故上出於呼吸之門馬蒔曰此言凡物之氣味有厚薄而人身之所由以盛衰也凡物之有味者屬陰而人身之下竅亦屬陰故味出於下竅凡物之有氣者屬陽而人身之上竅亦屬陽故氣出於上竅
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
白話文:
王冰說:味道有形質,所以會往下流到排便的通道。氣體沒有形狀,所以會往上出到呼吸的管道。馬蒔說:這是在講所有東西的氣味都有濃淡之分,而人體出現衰老或興盛的原因也在於此。凡是有味道的東西都屬於陰,而人體的下半身孔竅也屬於陰,所以味道會從下半身孔竅排出。凡是有氣體的東西都屬於陽,而人體的上半身孔竅也屬於陽,所以氣體會從上半身孔竅排出。
王冰曰陽為氣氣厚者為純陽陰為味味厚者為純陰故味薄者為陰中之陽氣薄者為陽中之陰馬蒔曰味之厚為純陰用之則泄瀉其物於下如大黃味之薄者為陰中之陽用之則流通不至於泄瀉如木通澤瀉氣之厚者為純陽用之則發熱不止於發汗如附子氣之薄者為陽中之陰用之則發其汗於上如麻黃氣味太厚者火之壯如烏附氣味之溫者火之少如參歸驥案馬注引東垣味薄如木通澤瀉與東垣原文稍異不如舊說茲將原圖附後
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
白話文:
王冰指出,陽性指的是氣質的強度,氣質越濃厚的即為純陽。陰性指的是味道的濃度,味道越濃厚的即為純陰。因此,味道較淡的即為陰中之陽,氣質較淡的即為陽中之陰。
馬蒔表示,味道濃厚的藥物具有純陰性質,使用它會導致體內的水分過度流失,像大黃一樣,導致洩瀉。味道較淡的藥物則具有陰中之陽性質,使用它可以促進流通,但不會導致洩瀉,像木通、澤瀉一樣。
氣質濃厚的藥物會導致持續的熱症,但不會出汗,像是附子。氣質較淡的藥物會使身體發汗,但不會引起熱症,像是麻黃。藥物的氣質和味道太濃厚,就像是火勢旺盛;味道溫和的藥物,像是紅參、當歸、鹿茸,就像是火勢較小。
這段文字主要在描述不同藥物的性質和使用方式。
王冰曰陰氣潤下故味厚則泄利陽氣炎上故氣厚則發熱味薄為陰少故通泄氣薄為陽少故汗出發泄謂汗出也張志聰曰味厚為陰中之陰降也故主泄瀉味薄為陰中之陽升也故主宣通氣薄為陽中之陰降也故主發泄氣厚為陽中之陽升也故主發熱此節論氣味之陰陽升降馬蒔曰唯味之厚者為純陰所以用之則泄瀉其物於下如大黃氣大寒味極厚為陰中之陰主於泄瀉李東垣曰酸苦鹹寒是也味之薄者陰中之陽所以用之則流通不至於泄瀉也如木通澤瀉為陰中之陽主於流通李東垣曰酸苦鹹平是也氣之薄者為陽中之陰所以用之則發其汗於上如麻黃氣之薄者陽也升也故能發表出汗李東垣曰辛甘淡平涼寒是也氣之厚者為純陽所以用之則發熱不止於發汗也如用附子則大熱之類李東垣曰辛甘溫熱是也驥案五味所用苦味泄甘味緩酸味收鹹味軟淡味滲泄辛味散五氣風氣升生熱氣浮長濕氣化成燥氣降收寒氣沉藏肝膽之味辛補酸瀉氣溫補涼瀉心小腸之味鹹補甘瀉氣熱補寒瀉脾胃之味甘補苦瀉氣溫涼寒熱補瀉各從其宜肺大腸之味酸補辛瀉氣涼補溫瀉腎膀胱之味苦補寒瀉氣寒補熱瀉其氣味厚薄陰陽如馬氏引東垣之例已發其大凡余詳前圖
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
白話文:
王冰說,陰氣向下滋潤,所以味道厚重的藥物會導致瀉利;陽氣向上燃燒,所以氣味濃厚的藥物會導致發熱。味道清淡屬於陰虛,所以能通泄;氣味薄弱屬於陽虛,所以會導致汗出,這就是汗出。張志聰說,味道厚重的藥物是陰中之陰,會下降,所以主治泄瀉;味道清淡的藥物是陰中之陽,會上升,所以主治宣通。氣味薄弱的藥物是陽中之陰,會下降,所以主治發泄;氣味濃厚的藥物是陽中之陽,會上升,所以主治發熱。這一節講的是氣味陰陽升降的道理。馬蒔說,只有味道厚重的藥物才屬於純陰,所以用它會導致瀉瀉,將藥效向下宣泄,例如大黃,性寒氣大,味道極厚,是陰中之陰,主治泄瀉。李東垣說,酸、苦、鹹、寒是陰中之陽,所以用它會流通不至於泄瀉,例如木通、澤瀉,是陰中之陽,主治流通。李東垣又說,酸、苦、鹹、平是陽中之陰,所以用它會發汗於上,例如麻黃,氣味薄弱,屬於陽性,會上升,所以能發表出汗。李東垣還說,辛、甘、淡、平、涼、寒是純陽,所以用它會發熱不止於發汗,例如附子,屬於大熱之類。李東垣又說,辛、甘、溫、熱是陽中之陽。驥案,五味所用,苦味泄,甘味緩,酸味收,鹹味軟,淡味滲泄,辛味散。五氣,風氣升生,熱氣浮長,濕氣化成,燥氣降收,寒氣沉藏。肝膽之味辛,補酸瀉,氣溫補涼瀉;心小腸之味鹹,補甘瀉,氣熱補寒瀉;脾胃之味甘,補苦瀉,氣溫涼寒熱補瀉,各從其宜。肺大腸之味酸,補辛瀉,氣涼補溫瀉;腎膀胱之味苦,補寒瀉,氣寒補熱瀉。其氣味厚薄,陰陽如同馬氏引用東垣的例子所說,已經說了大概,我詳見前圖。
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
王冰曰火之壯者壯已必衰火之少者少已則壯馬蒔曰氣味太厚者火之壯也用壯火之品則吾人之氣不能當之而反衰矣如用烏附之類而吾人之氣不能勝之故發熱氣味之溫者火之少也用少火之品則吾人之氣漸爾生旺而益壯也如用參歸之類而氣血漸旺者是也驥案君火即壯火相火即少火火主少陽之經故曰少火位顯明之右故曰壯六元紀大論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王注謂君火在相火之右但立名於君位不立歲氣故曰君火以名相火守位奉命故云相火以位又六微旨大論顯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後一步相火主之是謂少陰君火退位少陽相火行權也今壯火氣衰即君火退位少火氣壯即相火行權之謂惟以氣運言則曰君曰相以氣味言則曰壯曰少微有不同耳
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
白話文:
王冰說:強壯的火勢,壯極之後必定衰弱;衰弱的火勢,衰弱之後就會強壯。馬蒔也說:氣味過於溫烈的藥物,屬於強壯的火勢;如果使用強壯火勢的藥物,我們人體的正氣無法承受,反而會導致衰弱。比如使用烏頭、附子等藥物,人體正氣無法勝任,就會發熱。氣味溫和的藥物,屬於衰弱的火勢;如果使用衰弱火勢的藥物,我們人體的正氣就會逐漸生發強壯。比如使用人參、黃芪等藥物,氣血會逐漸旺盛強壯。
《驥注》中說:君火就是強壯的火勢,相火就是衰弱的火勢。火主少陽經,所以稱作少火;少火位於顯明穴的右方,所以稱作壯火。
《六元紀大論》中說:君火掌管明,相火掌管位。王冰註解認為:君火位於相火的右方,但隻立名於君位,不立歲氣,所以稱作君火以名;相火守住自己的位置,奉命行事,所以稱作相火以位。
《六微旨大論》中說:顯明穴的右方,是君火的位置。君火右退一步,由相火掌管,這就是少陰君火退位,少陽相火行權的意思。現在以氣運行來說,就稱作君火、相火;以氣味來說,就稱作壯火、少火。這兩者在細微之處有些不同。
王冰曰氣生壯火故云壯火食氣少火滋氣故云氣食少火以壯火食氣故氣得壯火則耗散以少火益氣故氣得少火則生長人之陽氣壯少亦然張志聰曰夫氣為陽火為陽合而言之氣即火也少陽三焦之氣生於命門遊行於外內合於包絡而為相火然即少陽初生之氣也歸於下焦而主納歸於中焦而主化納化水穀之精微而生此氣以養此形故承上文而言五味太過則有傷於氣而壯火太過亦有傷於氣蓋氣生於精而精之所生由氣之所化形食其味而味之入胃亦出氣化以養此形是氣之不可有傷者也故曰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蓋陽亢則火壯而生氣反衰陽和則火平而氣壯盛矣如火壯於內則食氣氣盛於內則食火食猶入也言火壯則氣並於火氣盛則火歸於氣氣火之合一也如火壯於外則散氣火平於外則生氣故曰相火為元氣之賊欲養此精氣形者又當平息其火焉王子芳曰壯火之氣少火之氣是氣即火之氣也馬蒔曰壯火之氣衰正以壯火能食吾人之氣故壯火之氣自衰耳少火之氣壯正以吾人之氣能食少火故少火之氣漸壯耳惟壯火為能食人之氣此壯火所以能散吾人之氣也食則必散散則必衰故曰壯火之氣衰惟吾人之氣為能食少火之氣此少火所以能生吾人之氣也食則必生生則必壯故曰少火之氣壯按此節分明論萬物有陰陽氣味而吾人用之有為泄為通為發泄為發熱及衰壯生散之義王注不明與前後陰陽氣味俱無著非本篇之大旨也驥案少陰君火勝陽明肺金肺金主氣故云食氣散氣少陽相火生太陰脾土脾土生金故曰氣食少火少火生氣此言火氣以概其凡餘氣統此下文辛甘酸苦專言味馬注可參
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
白話文:
王冰說:火氣旺盛,可以壯大陽氣,所以說壯火食氣。火氣微弱,可以滋養陽氣,所以說氣食少火。用壯火來助長陽氣,所以陽氣會變得強壯,但火氣也會消耗散失。用少火來滋養陽氣,所以陽氣會得到少火的支持而生長。人體的陽氣,強弱也是這樣。
張志聰說:陽氣就是火氣,合起來說,氣就是火。少陽三焦之氣生於命門,流轉於體內外,與包絡相結合而成為相火。相火就是少陽初生之氣,它歸於下焦而主管收納,歸於中焦而主管消化。相火消化吸收水穀精微,產生這種氣來滋養形體。所以承接上文,五味過多會損傷陽氣,壯火過旺也會損傷陽氣。因為陽氣生於精氣,而精氣的產生是由陽氣化生。我們吃食物,食物在胃中被消化後,也會化生出氣來滋養形體。因此,陽氣是不能受傷的。所以說,壯火之氣衰弱,少火之氣強盛。因為陽氣過旺,火氣就強盛,生氣反而衰弱;陽氣平和,火氣平和,陽氣就強盛。如果火氣在體內強盛,就會消耗陽氣;如果陽氣在體內旺盛,就會滋養火氣。吃食物就像吸入一樣。火氣強盛,陽氣就會融入火氣;陽氣旺盛,火氣就會歸於陽氣。陽氣和火氣合而為一。如果火氣在體外強盛,就會散發陽氣;如果火氣在體外平和,就會生長陽氣。所以說,相火是元氣的賊寇。想要滋養精、氣、形,就要平息火氣。
王子芳說:壯火之氣、少火之氣,都是火氣。馬蒔說:壯火之氣衰弱,是因為壯火能夠消耗我們人的陽氣,所以壯火之氣自然會衰弱。少火之氣強盛,是因為我們人的陽氣能夠滋養少火,所以少火之氣逐漸強盛。只有壯火才能消耗人的陽氣,所以壯火才能散發我們人的陽氣。消耗自然會散發,散發自然會衰弱,所以說壯火之氣衰弱。只有我們人的陽氣才能滋養少火,所以少火才能生長我們人的陽氣。滋養自然會生長,生長自然會強盛,所以說少火之氣強盛。按照這一段,分明是論述萬物都有陰陽氣味,而我們使用它們有疏泄、通暢、發散、發熱以及衰弱、強盛、生長、散發的道理。王冰的注釋不明確,與前後的陰陽氣味都沒有什麼聯繫,不是本篇的大意。
驥案:少陰君火勝過陽明肺金,肺金主管陽氣,所以說食氣散氣。少陽相火生於太陰脾土,脾土生金,所以說氣食少火少火生氣。這裡用火氣來概括所有氣,其餘氣都統屬於此。下文辛甘酸苦專門論述味道,馬蒔的注釋可參考。
王冰曰非惟氣味分正陰陽然辛甘酸苦之中復有陰陽之殊氣爾何者辛散甘緩故發散為陽酸收苦泄故湧泄為陰馬蒔曰凡物之氣大體為陽凡物之味大體為陰然而氣主發散者固為陽其味之辛甘者亦為陽味主酸苦者固為陰其氣之湧泄者亦為陰正以氣之陽中有陰味之陰中有陽也驥案至真要大論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鹹味湧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軟或堅以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其平也可以互參此但舉其略爾
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
白話文:
王冰說:不僅藥物的氣味分為正陰陽,在辛、甘、酸、苦四種味中,也存在陰陽之分的氣味。為什麼呢?辛味發散,甘味緩解,所以發散為陽;酸味收斂,苦味瀉下,所以湧泄為陰。
馬蒔說:一般來說,物體的氣大致為陽,物體的味道大致為陰。然而,氣主發散固然為陽,其中辛甘兩種味道也為陽;味主酸苦固然為陰,其中湧泄之氣也為陰。這是因為,氣之陽中有陰,味之陰中有陽。
《至真要大論》認為: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鹹味湧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這六種味道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軟或堅,根據需要分別使用,以調和氣血,使之平衡。可以互相參考,這裡只舉出其大概。
王冰曰勝則不病不勝則病吳昆曰水勝則火滅火勝則水乾馬蒔曰用酸苦湧泄之品至於太過則勝矣陰承上文物類而言陰勝則吾人之陽分不能敵陰品而陽分斯病也陽主人身陽分言凡人身之屬陽分與手足六陽經皆是用辛甘發散之品至於太過則陰勝矣陽承上文物類而言陽勝則吾人之陰分不能敵陽品而陰分斯病也陰主人身陰分言凡人身之屬陰分與手足六陰經皆是張介賓曰此下言陰陽偏勝之為病陰陽不和則有勝有虧故皆能為病
陽勝則熱陰勝則寒
白話文:
王冰說:水火平衡則不生病,水火失衡則生病。吳昆說:水勢過強則火勢減弱,火勢過強則水勢乾枯。馬蒔說:使用酸苦的瀉下藥,過量使用就會導致水勢過強。張介賓說:以上說的是陰陽偏勝引起的疾病。陰陽失衡,就會有勝有衰,所以都可能導致疾病。陰主宰人體的陰分,包括手足六陰經;陽主宰人體的陽分,包括手足六陽經。
王冰曰是則太過而致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陰病則熱陽病則寒文異意同馬蒔曰陽勝則陰病者以陽勝則太熱彼陰分安得不病陰勝則陽病者以陰勝則太寒彼陽分安得不病
重寒則熱重熱則寒
白話文:
王冰說這是因為過度所造成的。新校正說,根據《甲乙經》記載,陰病則會發熱,陽病則會發寒,文字不同但意思相同。馬蒔說,陽氣過盛則陰氣受損,因為陽氣過盛會導致過於炎熱,那麼陰的部分怎能不受影響;陰氣過盛則陽氣受損,因為陰氣過盛會導致過於寒冷,那麼陽的部分怎能不受影響。極端的寒冷會轉變為熱,極端的熱會轉變為寒。
王冰曰物極則反亦猶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也吳昆曰陰極則陽生陽極則陰生張志聰曰苦化火酸化木久服酸苦之味則反有木火之熱化矣辛化金甘化土久服辛甘之味則反有陰濕之寒化矣所謂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馬蒔曰陰勝雖寒而寒之又寒是重寒也寒久則熱生如今冬感於寒是重寒也而至春為溫至夏為熱非重寒則熱乎陽勝雖熱而熱之又熱是重熱也熱久則寒生如今病熱極者而反生寒慄之類凡上文寒熱俱主人身病體言此二句與重陰必陽重陽必陰二句相似張介賓曰陰陽之氣水極則似火火極則似水陽勝則隔陰陰勝則隔陽故有真寒假熱真熱假寒之辨此而錯認則死生反掌驥案此即至真要大論因利而行調平其氣之意凡陽勝陰勝重寒重熱皆不可也
寒傷形熱傷氣
白話文:
王冰說:事物到了極點就會反過來,就像旺盛的火衰弱了,小火反而旺盛了一樣。吳昆說:陰氣到了極點,陽氣就會產生;陽氣到了極點,陰氣就會產生。張志聰說:如果長期服用苦味酸味的食物,會反過來產生木火之熱;如果長期服用辛味甘味的食物,會反過來產生陰濕之寒。這就是所謂的「久而增氣,物化之常」。氣息增長過久,就會導致夭折。馬蒔說:陰氣過盛雖然會寒冷,但寒上加寒就變成極寒。寒冷太久,就會產生熱氣。就像冬天受寒後,到了春天會變成溫熱,到了夏天會變成炎熱。如果不是極寒,怎麼會變成炎熱呢?陽氣過盛雖然會炎熱,但熱上加熱就會變成極熱。極熱太久,就會產生寒氣。就像得了極熱之症的人,反而會出現寒戰等症狀。以上文章所說的寒熱,都是指人體生病的狀況。這兩句話與「太陰必陽,太陽必陰」相似。張介賓說:陰陽之氣就像水到極點時會變成火,火到極點時會變成水;陽盛則陰隔,陰盛則陽隔。因此有真寒假熱、真熱假寒的區別。如果辨錯了,就會導致生與死的轉變。驥認為:這正是《至真要大論》所說的「因利而行,調平其氣」的意思。無論是陽盛還是陰盛,極寒還是極熱,都是不可取的。
王冰曰寒則衛氣不利故傷形熱則榮氣內消故傷氣雖陰成形陽化氣一過其節則形氣被傷吳昆曰寒陰也故傷形熱陽也故傷氣張介賓曰寒為陰形亦屬陰寒則形消故傷形熱為陽氣亦屬陽熱則氣散故傷氣
氣傷痛形傷腫
白話文:
王冰說:寒冷會使保護身體的衛氣受阻,因而損傷身體。炎熱會使滋養身體的榮氣內耗,因而損傷氣血。雖然陰性物質構成了身體,陽性物質化成了氣血,但如果陰陽失衡,就會損傷身體和氣血。
吳昆說:寒冷屬陰,所以會損傷身體。炎熱屬陽,所以會損傷氣血。
張介賓說:寒冷是陰性的表現,身體也屬陰性。寒冷就會使身體衰弱,所以會損傷身體。炎熱是陽性的表現,氣血也屬陽性。炎熱就會使氣血散失,所以會損傷氣血。
王冰曰氣傷則熱結於肉分故痛形傷則寒薄於皮腠故腫吳昆曰氣無形病故痛血有形病故腫張志聰曰陽化氣陰成形寒則陰甚故傷形熱則陽盛故傷氣氣無形故痛陰有形故腫馬蒔曰惟熱之傷氣也則氣之傷者其痛生所謂諸痛皆屬於火者是也惟寒之傷形也則形之傷者其腫生所謂寒則堅凝而腫斯作也張介賓曰氣欲利故傷之則痛形有質故傷之則腫
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
白話文:
王冰說:氣受傷則熱氣聚集在肌肉中,因此會疼痛。形體受傷則寒氣深入皮膚和肌肉之間,因此會腫脹。
吳昆說:氣沒有具體的形狀,所以受傷就會疼痛。血有具體的形狀,所以受傷就會腫脹。
張志聰說:陽氣化生氣,陰氣形成形體。寒氣盛則陰氣重,所以會傷及形體。熱氣盛則陽氣旺,所以會傷及氣。氣沒有具體的形狀,所以受傷會疼痛。陰氣有具體的形狀,所以受傷會腫脹。
馬蒔說:只有熱氣會傷氣,所以氣受傷的就會產生疼痛,這就是「諸痛皆屬於火」的說法。只有寒氣會傷形,所以形體受傷的就會產生腫脹,這就是「寒則堅凝而腫斯作」的說法。
張介賓說:氣喜歡通暢,所以傷到它就會疼痛。形體有實質,所以傷到它就會腫脹。
王冰曰先氣證而病形故曰氣傷形先形證而病氣故曰形傷氣吳昆曰先痛後腫為氣病而傷及於血先腫後痛為血病而傷及於氣張志聰曰形歸氣而氣生形陰陽形氣之相合也故氣傷則轉及於形形傷則病及於氣馬蒔曰為腫為痛復有相因之機先有是痛而後發腫者蓋以氣先受傷而形亦受傷謂之氣傷形也先有是腫而後為痛者蓋以形先受傷而氣亦受傷謂之形傷氣也形非氣不充氣非形不生形氣相為依附而病之相因者又如此
素問六節藏象論草生五色五色之變不可勝視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勝極
白話文:
王冰說,先有氣虛的症狀,然後才出現身體的病變,所以叫做「氣傷形」;先有身體的病變,然後才出現氣虛的症狀,所以叫做「形傷氣」。吳昆說,先痛後腫是氣虛導致的疾病,並影響到血;先腫後痛是血虛導致的疾病,並影響到氣。張志聰說,形體依賴氣,氣滋養形體,陰陽形氣互相依存,所以氣虛就會影響到形體,形體受損就會影響到氣。馬蒔說,腫痛的出現有互相影響的機制:先痛後腫,是因為氣先受傷,形體也跟著受傷,稱為「氣傷形」;先腫後痛,是因為形體先受傷,氣也跟著受傷,稱為「形傷氣」。形體離不開氣的充盈,氣也離不開形體的生成,形氣互相依附,疾病的互相影響也是如此。
《素問‧六節藏象論》記載:草生五色,五色的變化無窮無盡;草生五味,五味的美味無窮無盡。
王冰曰言物生之眾稟化各殊目視口味尚無能盡之況於人心乃能包括邪吳昆曰言五行陰陽之變猶五色五味之不可勝極張志聰曰草者五穀五菜概及果木而言也蓋天三生木故先言草木而及於昆蟲萬物也草生五色者其色為蒼其化為榮其色為赤其化為茂其色為黃其化為盈其色為白其化為斂其色為黑其化為肅物極而象變不可勝視也草生五味者其味為酸其味為苦其味為甘其味為辛其味為咸以草生之五味而及於五菜五穀五果五畜之美不可勝極也馬蒔曰萬物有色而草之五色有出於天成者有出於人為者極之而有不可勝視者也萬物有味而草之五味有出於天成者有出於人為者極之有不可勝美者也張介賓曰此以草言木亦在其中青黃赤白黑五色之正也然色有淺深間雜之異故五色之變不可勝視酸辛甘苦鹹五味之正也然味有厚薄優劣之殊故五味之美不可勝極即此五色五味之變已不可窮而天地萬物之化又烏得而量哉驥案五色青赤黃白黑也青入肝青蒿青黛之類赤入心丹皮丹參之類黃走脾黃精黃芩之類白入肺白蘞白芨之類黑走腎黑豆烏頭之類然草只一種而根莖枝葉果實色各不同鮮干老嫩其變不一五味靈樞九針篇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鹹入腎淡入胃淡與甘近故只言五然有一物一味者有一物三味者有一物而生熟異味根苗異味者非博物專家莫能細別故不可勝視而勝極也此言草而木實可知言色味而性氣可知矣
嗜欲不同各有所通
白話文:
王冰說,各種生物的本性各不相同,就連眼睛看到的和嘴巴嘗到的都無法完全理解,何況是人心呢?吳昆說,五行陰陽的變化就像五色五味一樣,無窮無盡,難以窮盡。張志聰說,「草」是指五穀、五菜,以及果木。因為天一生木,所以先說草木,然後才提到昆蟲和萬物。草木有五種顏色:蒼色代表榮盛、赤色代表茂盛、黃色代表豐盈、白色代表收斂、黑色代表肅殺。這些顏色變化無窮無盡。草木也有五種味道:酸、苦、甘、辛、鹹。草木的五味也體現在五菜、五穀、五果、五畜的美妙滋味上,同樣是無窮無盡。馬蒔說,萬物都有顏色,草木的五色既有天然的,也有後天人工的,其變化無窮無盡。萬物也有味道,草木的五味既有天然的,也有後天人工的,其美味無與倫比。張介賓說,這裡是以草木為例,木也包括在其中。青、黃、赤、白、黑是五色的正色,但顏色有深淺、間雜的差異,因此五色的變化無窮無盡。酸、辛、甘、苦、鹹是五味的正味,但味道有濃淡、優劣的差別,因此五味的美味無與倫比。五色五味的變化都已經不可窮盡,天地萬物的變化更是無法估量。驥案說,五色是青、赤、黃、白、黑。青入肝,例如青蒿、青黛;赤入心,例如丹皮、丹參;黃走脾,例如黃精、黃芩;白入肺,例如白蘞、白芨;黑走腎,例如黑豆、烏頭。但草只是一種,而它的根、莖、枝、葉、果實,顏色各不相同,鮮、乾、老、嫩,變化多端。五味,靈樞九針篇說:「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鹹入腎,淡入胃。」淡與甘相近,所以只說五味。但有些東西只有一種味道,有些東西有兩種或三種味道,有些東西生熟的味道不同,根和苗的味道不同,如果不精通博物,就難以細緻區分,所以五色的變化無窮無盡,五味的美味無與倫比。這段文字說的是草木,木實也是一樣,說的是顏色和味道,其性氣也由此可知。
嗜欲不同,各有所通。
王冰曰言色味之眾雖不可遍盡所由然人所嗜所欲則自隨己心之所愛耳故曰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張志聰曰言人嗜欲不同而五味各歸所喜如苦先入心酸先入肝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五味入口以養五氣故各有所通張介賓曰物生不齊各有嗜欲聲色臭味各有相宜故各有所通也驥案通即五藏生成篇之五欲藏氣法時篇之五急五宜也岐伯曰五味入胃各有所喜各有所禁各有所走各有所傷故曰不同
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
白話文:
王冰說:雖然各種顏色、味道無法一一點明來源,但人喜歡什麼、想要什麼,都是根據自己的喜好而定的。因此說愛好和慾望不同,各有各的偏好。
張志聰說:人的愛好和慾望不同,五味各有自己喜好的歸屬,比如苦味先進入心,酸味先進入肝。五氣(風、寒、暑、濕、燥)通過鼻子進入身體,收藏在心肺中,五味通過嘴巴進入體內,用於滋養五氣,所以各有各的偏好。
介賓說:萬物生長各有不同,各有各的愛好和慾望,聲音、顏色、氣味、味道各有適合自己的,所以各有各的偏好。
驥案:“通”是指《五藏生成篇》中的五欲藏氣法,《時篇》中的五急五宜。
岐伯說:五味進入胃中,各有自己喜好的歸屬,各有自己禁忌的歸屬,各有自己流動的歸屬,各有自己損傷的歸屬,所以說不同。
王冰曰天以五氣食人者臊氣湊肝焦氣湊心香氣湊脾腥氣湊肺腐氣湊腎也地以五味食人者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鹹味入腎也清陽化氣而上為天濁陰成味而下為地故天食人以氣地食人以味也陰陽應象大論清陽為天濁陰為地故曰陽為氣陰為味吳昆曰五氣非徒臊焦香腥腐而已此乃地氣非天氣也蓋謂風氣入肝暑氣入心濕氣入脾燥氣入肺寒氣入腎當其不亢不害不能害人人在氣交之中以鼻受之而養五藏是天食人以五氣酸苦甘辛鹹地之五味也五藏賴以養是地食人以五味驥案劉完素謂寒熱溫涼四氣生於天酸苦辛鹹甘淡六味成乎地是以有形為味無形為氣王冰謂入肝為溫入心為熱入肺為清入腎為寒入脾為至陰而四氣兼之故此曰五氣李杲謂味象地辛甘淡者地之陽酸苦鹹者地之陰淡統於甘故曰五味東方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是為地之五味氣味雖有五然一味之中有四氣如辛味則石膏寒桂附熱半夏溫薄荷涼使氣使味或氣味俱使或先氣後味先味後氣不可不察也又六微旨論少陽之上火氣治之陽明之上燥氣治之太陽之上寒氣治之厥陰之上風氣治之少陰之上熱氣治之太陰之上濕氣治之熱火同物二火實為一火燥為涼風為溫其實一也茲將東垣藥類法象表列後方與前圖互參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可以知用藥之大凡矣
風升生(味之薄者陰中之陽味薄則通酸苦鹹平是也)
白話文:
王冰說:天用五氣滋養人,臊氣歸屬於肝臟,焦氣歸屬於心臟,香氣歸屬於脾臟,腥氣歸屬於肺臟,腐氣歸屬於腎臟。地用五味滋養人,酸味歸屬於肝臟,苦味歸屬於心臟,甘味歸屬於脾臟,辛味歸屬於肺臟,鹹味歸屬於腎臟。清陽之氣上升為天,濁陰之氣下降為地。所以,天用氣滋養人,地用味滋養人。
《陰陽應象大論》說:清陽為天,濁陰為地。所以說:陽為氣,陰為味。吳昆說:五氣不僅包括臊、焦、香、腥、腐,還包括地氣,即風氣進入肝臟,暑氣進入心臟,濕氣進入脾臟,燥氣進入肺臟,寒氣進入腎臟。當這些氣息不盛不衰,不會對人造成傷害。人生活在充滿氣息的環境中,通過鼻子吸入這些氣息來滋養五臟,所以說天用五氣滋養人。酸、苦、甘、辛、鹹是地的五味,五臟賴以滋養,所以說地用五味滋養人。
劉完素說:寒、熱、溫、涼四氣來自天,酸、苦、辛、鹹、甘、淡六味來自地。有形的物質為味,無形的物質為氣。王冰說:氣息進入肝臟為溫,進入心臟為熱,進入肺臟為清,進入腎臟為寒,進入脾臟為至陰,加上四種氣息,所以說五氣。李杲說:味道象徵著地,辛、甘、淡味屬於地的陽氣,酸、苦、鹹味屬於地的陰氣。淡味包含在甘味中,所以說五味。東方產生木氣,木氣生酸味,酸味滋養肝臟。南方產生火氣,火氣生苦味,苦味滋養心臟。中央產生濕氣,濕氣生甘味,甘味滋養脾臟。西方產生燥氣,燥氣生辛味,辛味滋養肺臟。北方產生寒氣,寒氣生鹹味,鹹味滋養腎臟。這些是地的五味。
雖然氣味有五種,但是每種味道中都包含四種氣息。例如辛味,既有石膏的寒涼,也有桂附的溫熱,還有半夏的溫燥,也有薄荷的涼爽。氣息和味道既可以同時存在,也可以先氣息後味道,或先味道後氣息。這一點必須注意。
《六微旨論》說:少陽之氣用火氣治療,陽明之氣用燥氣治療,太陽之氣用寒氣治療,厥陰之氣用風氣治療,少陰之氣用熱氣治療,太陰之氣用濕氣治療。熱火本質上是同類的,兩類火氣實際上是一類火氣。燥氣性質屬於涼氣,風氣性質屬於溫氣,實際上都是同一種氣息。
我們將東垣的《藥類法象》表列出來,與前圖相互對照,推廣和延伸,就可以瞭解用藥的大原則。
防風(純陽性溫味甘辛),升麻(氣平味微苦),柴胡(氣平味苦辛),羌活(氣微溫味苦甘平),威靈仙(氣溫味苦),葛根(氣平味甘),獨活(氣微溫味苦甘平),細辛(氣溫味大辛),桔梗(氣微溫味甘辛),白芷(氣溫味大辛),藁本(氣溫味大辛),鼠黏子(氣平味辛),蔓荊子(氣清味辛),川芎(氣溫味辛),天麻(氣平味辛),秦艽(氣微溫味苦辛平),麻黃(氣溫味甘苦),荊芥(氣溫味苦辛),前胡(氣微寒味苦),薄荷(氣溫味苦辛)
熱浮長(氣之厚者陽中之陽氣厚則發熱辛甘溫熱是也)
白話文:
- 防風:溫熱,味道甘辛,性質純陽
- 升麻:平性,微苦
- 柴胡:平性,苦辛
- 羌活:溫和,苦甘平
- 威靈仙:溫,苦
- 葛根:平性,甘
- 獨活:溫和,苦甘平
- 細辛:溫熱,辛味濃
- 桔梗:溫和,甘辛
- 白芷:溫熱,辛味濃
- 藁本:溫熱,辛味濃
- 鼠黏子:平性,辛
- 蔓荊子:清涼,辛
- 川芎:溫熱,辛
- 天麻:平性,辛
- 秦艽:溫和,苦辛平
- 麻黃:溫熱,甘苦
- 荊芥:溫熱,苦辛
- 前胡:微寒,苦
- 薄荷:溫熱,辛苦
黑附子(氣熱味大辛),烏頭(氣熱味大辛),乾薑(氣熱味大辛),生乾薑(氣溫味辛),良薑(氣熱味辛本味甘辛),肉桂(氣熱味大辛),桂枝(氣熱味甘辛),草豆蔻(氣熱味大辛),丁香(氣溫味辛),厚朴(氣溫味辛),木香(氣熱味苦辛),益智(氣熱味大辛),白豆蔻(氣熱味大辛),川椒(氣熱溫味大辛),吳茱萸(氣熱味苦辛),茴香(氣平味辛),延胡索(氣溫味辛),縮砂(氣溫味辛),紅藍花(氣溫味甘),神麯(氣大酸味甘)
濕化成(戊土其本氣平其兼氣溫涼寒熱在人以胃應之己土其本味甘其兼味辛酸鹹苦在人以脾應之)
白話文:
黑附子、烏頭、乾薑、生乾薑、良薑、肉桂、桂枝、草豆蔻、丁香、厚朴、木香、益智、白豆蔻、川椒、吳茱萸、茴香、延胡索、縮砂、紅藍花、神麯,這些藥材都屬於辛熱之性,而濕化成則是指五行中的土,土的本氣平和,兼有溫涼寒熱,在人體中對應於胃,土的本味是甘,兼有辛酸鹹苦,在人體中對應於脾。
黃耆(氣溫平味甘),人參(氣溫味甘),甘草(氣平味甘),當歸(氣溫味辛一作味甘),熟地黃(氣寒味苦),半夏(氣微寒味辛平),白朮(氣溫味甘),蒼朮(氣溫味甘),陳皮(氣溫味微苦),青皮(氣溫味辛),藿香(氣微溫味甘辛),檳榔(氣溫味苦),莪朮(氣平味苦辛),京三稜(氣平味苦),阿膠(氣微溫味甘辛),訶子(氣溫味苦),杏仁(氣溫味甘苦),大麥蘗(氣溫味鹹),桃仁(氣溫味甘苦),紫草(氣寒味苦),蘇木(氣平味甘鹹一作味酸)
燥降收(氣之薄者陽中之陰氣薄則發泄辛甘淡平寒涼是也)
白話文:
黃耆、人參、甘草、當歸、熟地黃、半夏、白朮、蒼朮、陳皮、青皮、藿香、檳榔、莪朮、三稜、阿膠、訶子、杏仁、大麥蘗、桃仁、紫草、蘇木等藥材,依照其特性可分為燥降收三類。燥是指藥性偏燥,降是指藥性偏涼,收是指藥性偏溫,這三類藥材的特性取決於其藥性中陰陽氣的強弱,例如辛甘淡平寒涼等,都是根據藥性陰陽氣的薄厚來劃分。
滑石(氣寒味甘),瞿麥(氣平味甘),車前子(氣寒味甘),燈心草(氣平味甘),五味子(氣溫味酸),桑白皮(氣寒味苦酸),天門冬(氣寒味微苦),白芍藥(氣微寒味酸),麥門冬(氣寒味微苦),犀角(氣寒味苦酸),烏梅(氣平味酸),牡丹皮(氣寒味苦),地骨皮(氣寒味苦),枳殼(氣寒味苦),琥珀(氣平味甘),連翹(氣平味苦),枳實(氣寒味苦酸),木通(氣平味甘),
寒沉藏(味之厚者陰中之陰味厚則泄酸苦鹹氣寒是也)
白話文:
**滑石:**寒性,甘味
瞿麥: 平性,甘味 車前子: 寒性,甘味 燈心草: 平性,甘味 五味子: 溫性,酸味 桑白皮: 寒性,苦酸味 天門冬: 寒性,微苦味 白芍藥: 微寒性,酸味 麥門冬: 寒性,微苦味 犀角: 寒性,苦酸味 烏梅: 平性,酸味 牡丹皮: 寒性,苦味 地骨皮: 寒性,苦味 枳殼: 寒性,苦味 琥珀: 平性,甘味 連翹: 平性,苦味 枳實: 寒性,苦酸味 木通: 平性,甘味
大黃(氣寒味苦),黃柏(氣寒味苦),黃芩(氣寒味苦),黃連(氣寒味苦),石膏(氣寒味辛),草龍膽(氣寒味大苦),生地黃(氣寒味苦),知母(氣寒味大辛),防己(氣寒味大苦),茵陳(氣微寒味苦平),朴硝(氣寒味苦辛),栝蔞根(氣寒味苦),牡蠣(氣微寒味鹹平),玄參(氣寒味微苦),山梔子(氣寒味微苦),川楝子(氣鹹味苦平),香豉(氣寒味苦),地榆(氣微寒味甘鹹)
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白話文:
大黃:性寒,味苦
黃柏:性寒,味苦
黃芩:性寒,味苦
黃連:性寒,味苦
石膏:性寒,味辛
草龍膽:性寒,味極苦
生地黃:性寒,味苦
知母:性寒,味極辛
防己:性寒,味極苦
茵陳:性微寒,味苦,性平
朴硝:性寒,味苦辛
栝蔞根:性寒,味苦
牡蠣:性微寒,味鹹,性平
玄參:性寒,味微苦
山梔子:性寒,味微苦
川楝子:性鹹,味苦,性平
香豉:性寒,味苦
地榆:性微寒,味甘鹹
王冰曰心榮面色肺主音聲故氣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潔分明音聲彰著氣為水母故味藏於腸胃內養五氣五氣和化津液方生津液與氣相副化成神氣乃能生而宣化也吳昆曰五者之氣由鼻而入藏於心肺之間心肺得受天之五氣豈徒藏之入通五藏生五色而發五音若人失養於天之五氣則必失色而喪音矣味有所藏謂五味各有所藏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也五藏得此五味則以之養乎五氣而氣從矣陽為氣陰為味氣得味陽得陰氣得乎味味以養氣為陰陽和而生生者也生生則化津液五液交相成則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二氣五行妙和而凝神乃自生矣張志聰曰天位居高而包乎地之外故五氣從外竅而入於心肺心肺居上為陽也心榮色而華於面故使五色修明肺主聲故音聲能彰也地位居下而處乎天之內故五味藏於腸胃以養五藏之氣氣得味養則陰陽和而相生矣水穀皆入於口其味有五津液各走其道氣和津成而五藏之神乃自生矣濟公曰神氣為陽故曰生津液為陰故曰成馬蒔曰靈樞憂恚無言論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者也此乃入於鼻上下於喉嚨而通於五藏者歟又云咽喉者水穀之道路也此乃入於口由於咽喉而通於六腑者歟張介賓曰心主血故華於面肺主氣故發於聲五味入口由咽喉而藏於腸胃胃藏五味以養五藏之氣而化生津液以成精精氣充而神自生驥案三十七難肺氣通於鼻鼻和則知香臭故音聲張脾氣通於口口和則知穀味故味有所藏靈樞憂患無言篇咽喉者水穀之道路也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也會厭者音聲之門戶也口唇者聲音之扇也懸雍垂者音聲之關也頏顙者分氣之所泄也咽喉乃胃之上口喉嚨在咽之前主氣之呼吸氣不利則聲音不利病在喉咽喉在喉嚨之後主進水穀病在咽則水穀不能下故治咽喉以胃為主又五藏別論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藏氣五氣入鼻藏於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厥論篇胃不和則精氣竭能知喉嚨咽喉之道路此理不煩言而解西醫謂喉嚨為氣總管咽喉為食管與此同
白話文:
王冰說,心氣榮潤面色,肺氣主導聲音,所以氣息儲藏在心肺,使面色光澤潔淨,聲音清晰響亮。氣是水液的根源,所以五味儲藏在腸胃,內養五氣。五氣調和轉化為津液,津液生成後與氣息相配合化為神氣,才能生髮並散佈變化。
吳昆說,這五種氣息從鼻子進入,儲藏在心肺之間。心肺接受來自天空的五種氣息,豈止是儲藏起來而已?它們進入五臟而生發五色,發出五音。如果人體失去了天空五種氣息的滋養,必然會面色暗淡而喪失聲音。
所謂五味有所藏,是指五味各有其儲藏部位:酸味進入肝臟,苦味進入心臟,甘味進入脾臟,辛味進入肺臟,鹹味進入腎臟。五臟得到這五味,就能用它們來滋養五氣,五氣就會得到滋養。陽氣為氣,陰氣為味。氣得到味,陽氣得到陰氣。氣得到味,味就能滋養氣,使陰陽調和而生髮。生髮就會化生津液,五種津液相互交會形成,陰中就有陽,陽中就有陰,二氣五行微妙調和而凝成神氣,神氣便自然產生。
張志聰說,天居高位,包圍在地之外,所以五種氣息從外竅進入心肺。心肺居於上方,屬陽。心氣榮潤,在面部顯露光彩,所以使面色光澤明潤。肺主聲音,所以音聲清晰響亮。地居下位,處於天之內,所以五味儲藏在腸胃以滋養五臟之氣。氣得到味的滋養,陰陽便會調和而相互生髮。水和穀物都進入嘴巴,其中的五味各走其道。氣和津液結合生成,五臟之神便自然產生。
濟公說,神氣屬陽,所以說生;津液屬陰,所以說成。
馬蒔說,《靈樞經·憂恚無言》中提到,憂鬱煩悶,沒有言論,喉嚨阻塞,這是氣息上下運行的緣故。難道指的是從鼻子進入,上下運行於喉嚨,而通達五臟嗎?又說,咽喉是水穀運行的道路,難道指的是從嘴巴進入,經由咽喉而通達六腑嗎?
張介賓說,心主血,所以面色紅潤;肺主氣,所以發出聲音。五味進入嘴巴,從咽喉儲藏在腸胃。腸胃儲藏五味以滋養五臟之氣,化生津液而生成精氣。精氣充盈,神便自然產生。
徐驥註釋三十七難時說,肺氣通於鼻子。鼻子調和,就知道香臭的氣味。所以音聲響亮。脾氣通於嘴巴。嘴巴調和,就知道穀物的味道。所以五味有所藏。《靈樞經·憂患無言》中說,咽喉是水穀運行的道路;喉嚨是氣息上下運行的道路;會厭是聲音出入的門戶;口脣是聲音的扇子;懸雍垂是聲音的關閉;頏顙是氣息宣洩的地方。咽喉是胃的上口,喉嚨位於咽喉之前,主導氣息的呼吸。氣息不通暢,聲音也會不通暢。疾病在喉咽,喉嚨位於喉嚨之後,主導水穀的吞嚥。疾病在咽喉,水穀就不能下嚥。所以治療喉嚨疾病,主要著眼於胃。另外,《五藏別論》中說,五味進入嘴巴,儲藏在胃中,以滋養五臟之氣。五氣進入鼻子,儲藏在心肺。心肺有疾病,鼻子就會受影響。《厥論》中說,胃氣不調和,精氣就會竭盡,就可以知道喉嚨、咽喉的運行道路。這個道理不用多說就很容易理解。西醫所說的喉嚨是氣管的總幹,咽喉是食管,與此說法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