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內經評文》~ 卷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

1. 經別第十一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人之合於天道也。內有五臟。以應五音五色五時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應六律。六律建陰陽諸經。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節。十二經水。十二時。十二經脈者。此五臟六腑之所以應天道。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我聽說人體與天地運行相應。內有五臟,分別對應五音、五色、五季和五味。外有六腑,對應六律。六律建立了陰陽脈絡,並且與十二個月、十二時辰、十二節氣、十二經水和十二時辰相配合。這些都是五臟六腑與天地運行相應的表現。而且,十二經脈是人體生命和疾病產生的基礎,也是治療疾病的依據。」

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難也。請問其離合出入奈何。岐伯稽首再拜曰。明乎哉問也。此粗之所過。上之所息也。請卒言之。足太陽之正別入於膕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別入於肛。屬於膀胱散之腎。循膂。當心入散。直者。從膂上出於項。復屬於太陽。

白話文:

疾病的發生,是學習醫術的開端,治療的終點,也是淺顯易懂的表象,卻是高明難解的奧祕。請問這其中離合出入的道理是什麼?

岐伯拱手再拜,說道:問得好啊!這是淺近之處的錯誤,卻是高深之處的極致。我將詳細地解說:

足太陽經的正脈別出於腿窩,有一條支脈下行五寸,進入肛門,連接膀胱,並散佈於腎臟。它沿着脊柱,經過心部,分散開來。直行的那一支,從脊柱上行至項部,再回歸到足太陽經。

此為一經也。足少陰之正。至膕中。別走太陽而合。上至腎。當十四顀。出屬帶脈。直者。系舌本。復出於項。合於太陽。此為一合成。以諸陰之別。皆為正也。足少陽之正繞髀。入毛際。合於厥陰。別者。入季脅之間。循胸裡。屬膽。散之肝。上貫心。以上挾咽。出頤頷中。

白話文:

這是一條經絡。屬於足少陰的正經。到達小腿後面中間。分出一條支脈與太陽經會合。向上達到腎臟。相當於十四個椎骨的高度。走出連接到帶脈。正行的經脈,連繫舌根。再從頸部出來,會合太陽經。這就是一個合成。因為所有陰經的支脈,都是正經。足少陽的正經繞過大腿,進入體毛的邊緣,會合厥陰經。分出的支脈,進入季脅(肋骨下面)之間,沿著胸腔內側,連接膽,散佈到肝臟,向上貫穿心臟。以上挾著咽喉,從下巴兩側出來。

散於面。系目系。合少陽於外眥也。足厥陰之正。別跗上。上至毛際。合於少陽。與別俱行。此為二合也。足陽明之正。上至髀入於腹裡。屬胃。散之脾。上通於心。上循咽。出於口。上頞䪼。還系目系。合於陽明也。足太陰之正。上至髀。合於陽明。與別俱行。上結於咽。

白話文:

任脈:

分佈於顏面,連接兩眼。它與足少陽膽經在眼下外側相會。

足厥陰肝經:

正經從足背上行,至小腿後緣毛際,與足少陽膽經會合,與其支脈一起運行。這稱為「二合」。

足陽明胃經:

正經從足部上行,進入大腿內側,歸屬於胃,又分佈於脾,上通於心,循著咽喉上行,從口而出,上抵眼下凹陷處,再連接兩眼,與足陽明胃經相會。

足太陰脾經:

正經從足部上行,至大腿根部,與足陽明胃經會合,與其支脈一起運行,上接於咽喉。

貫舌中。此為三合也。手太陽之正。指地。別於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腸也。手少陰之正。別入於淵腋兩筋之間。屬於心。上走喉嚨。出於面。合目內眥。此為四合也。手少陽之正。指天。別於巔。入缺盆。下走三焦。散於胸中也。手心主之正。別下淵腋三寸。入胸中。別屬三焦。

白話文:

在貫穿舌頭的經脈。這是三條經脈的合穴。手太陽經的正經,指向地面。分出於肩解穴,進入腋窩,經過心臟,連繫小腸。手少陰經的正經,分出於淵腋穴兩條筋之間,屬於心臟。向上經過喉嚨,出來於面部,合於眼睛內側的眼角。這是四條經脈的合穴。手少陽經的正經指向天空,分出於巔穴,進入缺盆穴,向下經過三焦,散佈於胸中。手心主經的正經,分出於淵腋穴的三寸下,進入胸中。分屬三焦。

出循喉嚨。出耳後。合少陽完骨之下。此為五合也。手陽明之正。從手循膺乳。別於肩髃。入柱骨。下走大腸。屬於肺。上循喉嚨。出缺盆。合於陽明也。手太陰之正。別入淵腋少陰之前。入走肺。散之太陽。上出缺盆。循喉嚨。復合陽明。此六合也。

白話文:

從手部向上循行喉嚨。從耳後而出。與手少陽經的完骨穴交會。這是五合的情況。手陽明經的正經循行從手部向胸部、乳部上行。分出後,循行於肩頸,進入柱骨,向下走大腸,屬於肺部。向上循行喉嚨。從缺盆穴孔而出。與手陽明經的原穴相交。手太陰經的正經分出後,進入淵腋,在手少陰經之前。進入肺部。分佈於太陽經。向上從缺盆穴孔而出。循行喉嚨。再次與手陽明經交會。這些是六合的情況。

據事直書條理分明疏暢之中自見蒼老。通篇無一字非實事。無一句不排比。卻無一字一句板滯者。嘆其筆力之清雄也。

白話文:

記錄用詞嚴謹,條理清晰流暢,其中透露出作者的閱歷豐富。全文沒有虛構的內容,句子之間都採用排比的寫作方式。然而,沒有任何一個字或句子感到僵硬或呆板。這不得不讓人感慨作者的筆力雄厚。

2. 經水第十二

黃帝問於岐伯曰。經脈十二者。外合於十二經水。而內屬於五臟六腑。夫十二經水者。其有大小深淺廣狹遠近。各不同。五臟六腑之高下小大。受谷之多少。亦不等。相應奈何。夫經水者。受水而行之。五臟者。合神氣魂魄而藏之。六腑者。受谷而行之。受氣而揚之。經脈者。

白話文:

黃帝向岐伯詢問道:這十二條經脈,和十二條經水相連,又與五臟六腑相通。然而,十二條經水的深淺寬窄長短,以及五臟六腑的高低大小和容納食物的量,都不相同。它們是如何相互配合的呢?

這些經水,是接受水的滋養而流動的。五臟則儲藏著神氣魂魄,六腑則接受食物的營養和氣的滋養,並將它們提升運送。經脈的作用是:

受血而營之。合而以治奈何。刺之深淺。灸之壯數。可得聞乎。岐伯答曰。善哉問也。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廣不可量。此之謂也。且夫人生於天地之間。六合之內。此天之高。地之廣也。非人力之所度量而至也。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

白話文:

人體血液經過加工,被運輸輸送到全身。如果要把這些道理融合成為一套治療方法,該怎麼做呢?請問針灸的深度和灸法的針數,可以聽我說說嗎?

岐伯回答道:這是個好問題。天很高,我們無法計算它的高度;地很廣,我們也無法測量它的範圍。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況且,人出生於天地之間,天地之間就是人的世界。這就是所謂的天高地廣。這並不是人力所能測量和到達的。但是,像我們這樣八尺高的人,我們的皮肉都在這裡。我們可以通過測量和解剖,瞭解它們的構造。

其臟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十二經之多血少氣。與其少血多氣。與其皆多血氣。與其皆少血氣。皆有大數。其治以針艾。各調其經氣。固其常有合乎。黃帝曰。余聞之。快於耳。不解於心。願卒聞之。岐伯答曰。此人之所以參天地而應陰陽也。

白話文:

每個人的臟腑堅韌脆弱程度、大小、所容納的食物多少、脈絡長短、血液清濁程度、氣血足少程度,以及十二經脈的氣血比例(多血少氣、少血多氣、都多血氣、都少血氣)都有規律。治療時,可以用針灸的方法調理經脈氣血,使之恢復正常的平衡狀態。

黃帝說:「我聽了你的話,覺得心曠神怡,但還沒有完全理解。請你再詳細解釋一下。」

岐伯回答說:「這些規律是人體與天地運轉相呼應、與陰陽變化相協調的結果。」

不可不察。足太陽外合於清水。內屬於膀胱。而通水道焉。足少陽外合於渭水。內屬於膽。足陽明外合於海水。內屬於胃。足太陰外合於湖水。內屬於脾。足少陰外合於汝水。內屬於腎。足厥陰外合於澠水。內屬於肝。手太陽外合於淮水。內屬於小腸。而水道出焉。手少陽外合於漯水。

白話文:

不可不瞭解的是:

足太陽經在體外與清水相通,在體內屬於膀胱,並溝通水液管道。

足少陽經在體外與渭水相通,在體內屬於膽。

足陽明經在體外與海水相通,在體內屬於胃。

足太陰經在體外與湖水相通,在體內屬於脾。

足少陰經在體外與汝水相通,在體內屬於腎。

足厥陰經在體外與澠水相通,在體內屬於肝。

手太陽經在體外與淮水相通,在體內屬於小腸,並主管水液輸布。

手少陽經在體外與漯水相通,在體內屬於三焦。

內屬於三焦。手陽明外合於江水。內屬於大腸。手太陰外合於河水。內屬於肺。手少陰外合於濟水。內屬於心。手心主外合於漳水。內屬於心包。凡此五臟六腑十二經水者。外有源泉而內有所稟。此皆內外相貫。如環無端。人經亦然。故天為陽。地為陰。腰以上為天。腰以下為地。

白話文:

內部臟腑與三焦相通。手陽明經的氣血從外部連接著漢江之水。內部與大腸相通。手太陰經的氣血從外部連接著黃河之水。內部與肺相通。手少陰經的氣血從外部連接著濟水。內部與心臟相通。手心主經的氣血從外部連接著漳水。內部與心包相通。這五臟六腑、十二條經絡的水分,外部有源頭,內部也有所依。它們內外貫通,就像環環相扣沒有終端。人體經絡也是如此。因此,天為陽,地為陰。腰以上是天,腰以下為地。

故海以北者為陰。湖以北者為陰中之陰。漳以南者為陽。河以北至漳者為陽中之陰。漯以南至江者為陽中之太陽。此一隅之陰陽也。所以人與天地相參也。黃帝曰。夫經水之應經脈也。其遠近淺深。水血之多少各不同。合而以刺之。奈何。岐伯答曰。足陽明五臟六腑之海也。

白話文:

所以,海的北邊為陰。湖的北邊為陰中之陰。漳河的南邊為陽。黃河的北邊到漳河為陽中之陰。漯河的南邊到長江為陽中之陽。這是地域上陰陽的分佈。由此可見,人體與天地相通。黃帝說:經水應該對應經脈,其深淺遠近不同,水血(經血)的多少也不同。假如都集中在一起針刺,怎麼辦?岐伯回答說:足陽明經是五臟六腑的海洋。

其脈大血多氣盛熱壯刺此者不深。弗散不留不瀉也。足陽明刺深六分。留十呼。足太陽深五分。留七呼。足少陽深四分。留五呼。足太陰深三分。留四呼。足少陰深二分。留三呼。足厥陰深一分。留二呼。手之陰陽。其受氣之道近。其氣之來疾。其刺深者。皆無過二分。其留皆無過一呼。

白話文:

脈象大、血旺、氣魄旺盛、身熱、疼痛,這種刺法不宜太深。不同部位的刺針深度:

  • 足陽明:深度六分,留針十呼。
  • 足太陽:深度五分,留針七呼。
  • 足少陽:深度四分,留針五呼。
  • 足太陰:深度三分,留針四呼。
  • 足少陰:深度二分,留針三呼。
  • 足厥陰:深度一分,留針二呼。

手部的陰陽經脈:

  • 接受氣的路徑近。
  • 氣的運行較快。
  • 刺針深度均不超過二分。
  • 留針時間均不超過一呼。

其少長大小肥瘦以心撩之。(言淺深多少雖有定數又當揣人之少長肥瘦而意為增損之也)命曰法天之常。灸之亦然。灸而過此者。得惡火則骨枯脈澀。刺而過此者則脫氣。黃帝曰。夫經脈之小大。血之多少。膚之厚薄。肉之堅脆。及膕之大小。可為量度乎。岐伯答曰。其可為量度者。

白話文:

根據病人的年齡、體型、肥瘦,用手指輕彈病竈部位。(因為病竈的深淺、大小雖然有一定的規律,但也要考慮病人的年齡、體型、肥瘦,適當增加或減少治療量)叫做「法天之常」。艾灸也一樣。如果灸超出這些限度,就會因為獲得惡火而導致骨頭枯槁、脈絡乾澀。針刺如果超出限度,就會耗損正氣。黃帝說:「經脈的大、小,血液的多少,皮膚的厚、薄,肌肉的軟、硬,以及小腿的粗、細,可以根據它們進行計量嗎?」岐伯回答說:「可以進行計量的。」

取其中度也。不甚脫肉而血氣不衰也。若夫所度之人痟瘦。而形肉脫者。惡可以度量刺乎。審切循捫按視其寒溫盛衰而調之是謂因適而為之真也。(此即所謂以心撩之也)

白話文:

治療深度取決於個別情況。不要過度刮痧,以免損傷肌肉,導致氣血虛弱。如果患者身體虛弱瘦小,且肌肉鬆弛,就不適合用刮痧或針灸治療。應該仔細觀察按壓患者的身體,根據其寒熱虛實的狀況進行調整,這就是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因勢而為的真諦。(這也是所謂的「以心撩之」。)

比經脈於經水。無甚深義。不過擬議遠近。淺深多少之象數耳。後幅論刺法之淺深。及取穴之量度。詞極圓活筆亦生動。

白話文:

古人將經脈比喻成河流,其實並沒有什麼深刻的含義,只是想說明經脈的遠近、深度和寬窄程度而已。後段討論針灸治療時刺入的深度和取穴的尺寸,語言生動靈活,描寫也十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