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內經評文》~ 卷十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3)

1. 癰疽第八十一

黃帝曰。余聞腸胃受谷。上焦出氣。以溫分肉。而養骨節。通腠理。中焦取汗如露上注溪谷。而滲孫脈。津液和調變化而赤是為血。血和則孫脈先滿。孫脈滿溢。乃注於絡脈。絡脈皆盈。乃注於經脈。陰陽已張。因息乃行。行有經紀周有道理。與天合同不得休止。切而調之。

白話文:

黃帝說:我聽說腸胃接收食物,上焦排出氣體,溫煦四肢和滋養骨骼關節,通暢氣機。中焦吸收水分,像露水滋潤溪谷一樣,滋養小動脈。津液調和變化成紅色,成為血液。血液調和,小動脈就會充滿。小動脈充滿溢出,就會灌注到大動脈中。大動脈都充滿了,就會灌注到經脈中。陰陽運化,因此氣血運行。氣血運行有規律,有道理,與天地運行相一致,不能停止。調節氣血,就會暢通。

從虛去實。瀉則不足。疾則氣減。留則先後。從虛去虛。補則有餘。血氣已調。形氣乃持。余已知血氣之平與不平。未知癰疽之所從生。成敗之時。死生之期。各有遠近。何以度之。可得聞乎。(以上敘血之源流跌入癰疽以起下文)岐伯曰。經脈留行不止。與天同度。與地合紀。

白話文:

從虛弱的地方解決問題,治療不足。瀉得太過則會傷身。病情加劇則氣血減少。留住不瀉則會導致時好時壞。從虛弱的地方著手,補充陽氣則會過剩。血氣調和,形氣才能安定。我已經知道血氣的平衡狀態和失衡狀態。但是,我不知道癰疽從何而來,何時形成,何時成熟化膿,何時消散,何時會導致死亡或痊癒,這都有遠近之分。如何推測呢?可以聽聽您的高見嗎?(以上講述了血的來源和演變過程,引出下文討論癰疽的病理)岐伯說:經脈不斷地運行著,與天地同規律。

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蝕。地經失紀。水道流溢。草萓不成。(萓蓋蓂之訛也見邪客篇萓音宜萓莮草鹿蔥也一名宜男)五穀不殖。徑路不通。民不往來。巷聚邑居。則別離異處。血氣猶然。請言其故。夫血脈營衛。周流不休。上應星宿。下應經數。寒邪客於經絡之中。則血泣。

白話文:

因此,天上的星辰運轉失序,日、月發生日食、月食。地上的山脈、河流失去了原有的規律,水道氾濫成災。草木生長不良,道路阻隔不通。人民不能正常往來,村莊、城鎮出現了分離的現象,血氣依然存在。請說明其原因。人的血脈運行不息,與星辰相應,與身體經絡數目相合。當寒邪侵入經絡中,就會導致血脈受阻。

血泣則不通。不通則衛氣歸之不得復反。故癰腫寒氣化為熱。熱勝則腐肉。肉腐則為膿。膿不瀉則爛筋。筋爛則傷骨。骨傷則髓消。不當骨空。不得泄瀉。血枯空虛則筋骨肌肉不相榮。經脈敗漏熏於五臟。臟傷故死矣。(以上承上文敘癰疽之本末跟定血字而緯之以寒熱統冒下文)黃帝曰。

白話文:

如果血液凝固不通暢,不通則衛氣運轉不到該處,也不能返回。所以癰腫之處的寒氣轉化為熱氣,熱氣過盛則肌肉腐爛,肌肉腐爛化為膿液,膿液不排出則筋脈腐爛,筋脈腐爛則骨頭受傷,骨頭受傷則骨髓枯竭,如果不治療,骨頭將空洞,無法排出膿液。血液枯竭空虛,則筋骨肌肉不能滋養,經脈敗露,毒氣燻灼五臟,五臟受傷,所以才會死亡。(以上承接上文,從血液的角度闡述癰疽的發病過程,並以寒熱統攝各項證候,引出下文)黃帝說:

願盡聞癰疽之形與忌曰名。岐伯曰。癰發於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為膿。膿不瀉。塞咽。半日死。其化為膿者。瀉則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發於頸。名曰天疽。其癰大以赤黑。不急治。則熱氣下入淵腋。前傷任脈。內熏肝肺。熏肝肺。十餘日而死矣。陽留大發。

白話文:

我希望能詳細瞭解癰疽的症狀和禁忌。岐伯說:

癰發於咽喉 ,稱為猛疽。猛疽若不治療,會化成膿。膿若不出,堵塞咽喉,半天就會死亡。化成膿的,把膿排出後敷上豬油,吃涼的食物,三天即可痊癒。

發於頸部 ,稱為天疽。這種癰疽很大且呈赤黑色。如果不緊急治療,熱氣會下行到腋下,損傷任脈,並灼傷肝肺。灼傷肝肺,十幾天後就會死亡。陽氣積聚爆發而發作。

消腦留項。名曰腦爍。其色不樂。項痛而如刺以針。煩心者。死不可治。發於肩及臑。名曰疵癰。其狀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臟。癰發四五日。逞焫之。發於腋下。赤堅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細而長。疏砭之。塗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其癰堅而不潰者。

白話文:

消腦留項

又稱為腦爍,患者面色不佳,脖子疼痛如針刺。如果煩心,則無法醫治。

發於肩及大腿的瘡

又稱為疵癰,呈現出赤黑色的樣貌。必須及時治療。此瘡會使人流汗至腳底,但不會損害五臟。瘡發作四五天後,可使用燒灼療法。

發於腋下的瘡

呈紅色且堅硬,稱為米疽。用砭石來治療。砭石需要細長,輕輕地砭刮。塗上豬油後,六天就會痊癒。不要包紮。

堅硬而不潰的瘡

為馬刀俠癭。急治之。發於胸。名曰井疽。其狀如大豆。三四日起。不早治。下入腹。不治。七日死矣。發於膺。名曰甘疽。色青。其狀如榖實栝蔞。常苦寒熱。急治之。去其寒熱。十歲死。死後出膿。發於脅。名曰敗疵。敗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癰膿。治之。其中乃有生肉。

白話文:

這是馬刀俠癭。要趕緊治療。長在胸前。叫作「井疽」。形狀像黃豆。發病三四天。如果不早點治療。就會往下侵入腹部。不治療的話。七天就會死亡。長在胸部。叫作「甘疽」。顏色是青色。形狀像瓜實和瓠瓜。常常會覺得又冷又熱。要趕緊治療。消除寒熱。十年後會死亡。死後會化膿。長在肋部。叫作「敗疵」。敗疵是女子的疾病。要灸它。這種病會變成大膿瘡。要把它治療好。裡面會長出新的肉。

大如赤小豆。銼䔖翹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為取三升。則強飲。厚衣坐於釜上。令汗出至足。已發於股脛。名曰股脛疽。其狀不甚變。而癰膿搏骨。不急治。三十日死矣。發於尻。名曰銳疽。其狀赤堅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矣。發於股陰。名曰赤施。不急治。

白話文:

赤小豆湯

藥材:

  • 赤小豆,大小如同紅豆,一升
  • 銼䔖翹草根,一升

方法:

將藥材和6升水一起煮沸,煎煮至剩下3升藥液。

服用:

強行喝下藥液。

調理:

喝完藥後,穿上厚衣服,坐在鍋爐上,讓汗水從頭頂流到腳底。若汗水只流到小腿,稱為股脛疽。

股脛疽症狀:

病竈外觀變化不大,但膿液會侵蝕骨骼。如果不緊急治療,30天內死亡。

銳疽:

生長在臀部。症狀為紅色、堅硬、體積大。需要緊急治療,否則30天內死亡。

赤施:

生長在股陰。如果不緊急治療。

六十日死。在兩股之內。不治十日而當死。發於膝。名曰疵癰。其狀大癰。(謂鋪大而壅硬也)色不變。寒熱。如堅石。勿石。石之者死。須其柔。乃石之者生。諸癰疽之發於節而相應者。(謂痛應於丙之臟腑也)不可治也。發於陽者。百日死發於陰者。三十日死。發於脛。

白話文:

患此病者會在六十天內死亡。如果長在膝蓋內,不治療十天後就會死亡。從膝蓋開始發作,稱為疵癰。它就像一個大癰疽(又大又硬),顏色不變,寒熱交替,像堅硬的石頭。不要用石頭壓迫,壓迫的人會死亡。需要等到它變軟才能用石頭壓迫,這樣患者才能活下來。所有發生在關節部位,與臟腑相應的癰疽(即疼痛與臟腑部位相應)都不能治療。長在陽氣部位的,一百天內死亡;長在陰氣部位的,三十天內死亡。如果發生在小腿。

名曰兔齧。其狀赤至骨急治之。不治。害人也。發於內踝。名曰走緩。其狀癰也。色不變。數石其輸。而止其寒熱。不死。發於足上下。名曰四淫。其狀大癰。急治之。百日死。發於足傍。名曰厲癰。其狀不大。初如小指。發急治之。去其黑者。不消。輒益。不治。百日死。

白話文:

兔齧

症狀:紅色,深入骨頭,需要立即治療,如果不治療,會危及生命。好發於內腳踝。

走緩

症狀:像腫瘤一樣,顏色不變,有膿,寒熱症狀停止後就不會死亡。好發於腳的上下方。

四淫

症狀:大腫瘤,需要立即治療,否則會在百日內死亡。好發於腳的兩側。

厲癰

症狀:腫瘤不大,一開始像小指,發病後需要立即治療,去除黑色部分。如果不消,會迅速惡化。如果不治療,也會在百日內死亡。

發於足指。名脫癰。其狀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斬之。不則死矣。(以上只敘形名而缺其忌當有脫文甲乙經中詳之)黃帝曰。夫子言癰疽。何以別之。岐伯曰。營衛稽留於經脈之中。則血泣而不行。不行則衛氣從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熱。大熱不止。

白話文:

瘡。古脫字。俱

熱勝則肉腐。肉腐則為膿。然不能陷。骨髓不為燋枯。五臟不為傷。故命曰。癰。黃帝曰。何謂疽。岐伯曰。熱氣湻盛。下陷肌膚筋髓枯。內連五臟血氣竭。當其癰下。筋骨良肉。皆無餘。故命曰。疽。疽者。其上之皮夭以堅。堅如牛領之皮癰者。其皮上薄以澤此其候也。

白話文:

發熱過度,會導致肌肉組織腐爛。肌肉組織腐爛後,就會形成膿液。但膿液不會深入皮膚,骨髓也不會因此而乾枯,五臟也不會受損。所以這種病症稱為「癰」。黃帝問:「什麼是疽?」岐伯答:「熱氣過於旺盛,會深入皮膚、筋脈和骨髓,導致這些組織乾枯。同時也會影響到五臟,導致血氣耗盡。當癰潰爛後,筋骨和肌肉都會被破壞殆盡。所以稱之為「疽」。疽的症狀是,表皮顏色發黑且堅硬,堅硬程度如牛頸皮;而癰的症狀是,表皮較薄且有水光。這些都是它們的症狀。

前後總敘。中間分敘。常法也。而詞旨修潔格律謹嚴。中間許多條目卻首尾一氣貫注。煉氣歸神豈徒才大。按疽者索而陷也。癰者壅而盛也。林屋山人以平起堅軟。辨其形以疼痛麻木。辨其情以赤白鮮黯辨其色。以陰陽寒熱辨其氣。大致與經旨不悖。而於熱氣渾盛下陷肌膚之義未備者。

白話文:

前後總括,條理分明,這是通用的方法。文章文辭簡潔,格律嚴謹,條目繁多,但卻前後貫通,氣氛統一。歸根結底,這是作者能力過人的緣故。按壓,是探查疾病而深入其中。滲透,則是疾病勢力強盛的表現。林屋山人根據平肝、健脾、補虛的不同治療方法辨別疾病的具體表現,根據疼痛、麻木的程度辨別疾病的情形,根據紅、白、青、紫的顏色辨別疾病的色澤,根據陰陽寒熱的變化辨別疾病的氣血。這些見解大致符合經書的旨意,但是對於熱氣勢力強盛,深入肌膚的病理闡述不夠完善。

蓋癰疽皆起於津液之燥結。而微甚判之一寒而燥結。一熱而燥結。寒則內陷。熱則外壅。故淺深不同。經統言熱者。以其統歸於燥結也。林屋劈分寒熱者惡其混也。

白話文:

中醫認為:所有癰疽都是因為津液過於乾燥、凝聚。而細微差別則根據是寒性凝聚或熱性凝聚而區分。寒性凝聚的會向內陷,熱性凝聚的會向外壅結。所以雍疽的深淺程度不同。由於所有的雍疽最終都會歸結為乾燥凝聚,故經書一般都稱之為熱症。而林屋先生把雍疽細分為寒熱兩類,是為了避免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