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內經評文》~ 卷十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一 (4)

1. 九宮八風第七十七

立秋二(玄委西南方),秋分七(倉果西方),立冬六(新洛西北方),夏至九(上天南方),招搖中央,冬至一(葉蟄北方),立夏四(陰洛東南方),春分三(倉門東方),立春八(天留東北方)

白話文:

立秋:二(玄委,西南方)

秋分:七(倉果,西方)

立冬:六(新洛,西北方)

夏至:九(上天,南方)

招搖:中央

冬至:一(葉蟄,北方)

立夏:四(陰洛,東南方)

春分:三(倉門,東方)

立春:八(天留,東北方)

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葉蟄之宮。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倉門。四十六日。明日居陰洛。四十五日。明日居天宮。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明日居倉果。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明日復居葉蟄之宮。曰冬至矣。太一日遊。以冬至之日。

白話文:

太陽通常在冬至那天駐留在「葉蟄」宮位,停留 46 天。接著移居「天留」,停留 46 天。再移居「倉門」,停留 46 天。然後移居「陰洛」,停留 45 天。再移居「天宮」,停留 46 天。再移居「玄委」,停留 46 天。再移居「倉果」,停留 46 天。再移居「新洛」,停留 45 天。最後回到「葉蟄」宮位。這樣算來,正好一個冬至。太陽每天運行一次,以冬至那天為起點。

居葉蟄之宮。數所在日。從一處。至九日。復反於一。常如是。無已。終而復始。太一移日。天必應之以風雨。以其日風雨則吉。歲美民安少病矣。先之則多雨。後之則多旱。太一在冬至之日有變。佔在君。太一在春分之日有變。佔在相。太一在中宮之日有變。(在中宮之日無考張景岳以為四季土王之日以六元正紀大論王冰注考之張說不為無本第以八宮之日數推之殊覺未安)佔在吏。太一在秋分之日有變。

白話文:

太一星駐留於隱蔽的宮殿中。計算它所在的位置,從一處開始,經過九天,又回到一處。它總是這樣循環往復,永不停歇。當太一星運行結束一個循環,重新開始時,天氣就會出現變化。如果太一星在運行到某一天時出現變化,而那天刮風下雨,這便是吉兆,那一年將風調雨順、百姓安康、疾病減少。如果太一星提前出現變化,預示著多雨;如果延後出現變化,預示著多旱。

  • 太一星在冬至這天出現變化,預示著皇帝將有變動。
  • 太一星在春分這天出現變化,預示著宰相將有變動。
  • 太一星在中宮這天出現變化(中宮是指土王在四季中的位置,由六元正紀大論記載,但具體日期未考證。張景嶽認為中宮是指四季土王所在的日子,但經過推算,這種說法似乎不太妥當),預示著官吏將有變動。
  • 太一星在秋分這天出現變化,預示著國家將有變動。

佔在將。太一在夏至之日有變。佔在百姓。所謂有變者。太一居五宮之日。大風折樹木。揚沙石。各以其所主占貴賤。因視風所來而占之。風從其所居之鄉來。為實風。主生長。養萬物。從其沖後來。為虛風。傷人者也。主殺主害者。謹候虛風而避之。故聖人日避虛邪之道。

白話文:

這將會有徵兆。夏至這一天太一星會有變動。這徵兆與百姓有關。所謂的變動指的是太一星位於五宮之時,將有大風折斷樹木,揚起沙石。根據大風所在的位置來佔算貴賤。觀察大風從哪裡吹來,從太一星所在的方向吹來,這叫做實風,主宰生長,滋養萬物;從與太一星相沖的方向吹來,這叫做虛風,會傷害人,主宰殺戮與危害。要謹慎地觀察虛風的走向,並避開它。因此,聖人常常教導我們避開虛邪之道。

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謂也。是故太一入徙立於中宮。乃朝八風以占吉凶也。風從南方來。名曰大弱風。其傷人也。內舍於心。外在於脈。其氣主為熱。風從西南方來。名曰謀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脾。外在於肌。其氣主為弱。風從西方來。名曰剛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肺。

白話文:

就像躲藏在避矢石後一樣。邪氣不能傷害這個人,這就是所謂的「太一入徙立於中宮」。因此,太一神進入,站立在身體的中央,然後觀察八方風向來占卜吉凶。

  • 風從南方來。叫做大弱風。它會傷害人的內心和脈絡。其氣候特徵是炎熱。
  • 風從西南方來。叫做謀風。它會傷害人的脾臟和肌肉。其氣候特徵是陰冷。
  • 風從西方來。叫做剛風。它會傷害人的肺臟。

外在於皮膚。其氣主為燥。風從西北方來。名曰折風。其傷人也。內舍於小腸。外在於手太陽脈。脈絕則溢。脈閉則結不通。善暴死。(絕字只作極字解是熱極而血沸者也)風從北方來。名曰大剛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腎。外在於骨與肩背之膂筋。其氣主為寒也。風從東北方來。

白話文:

外部靠近皮膚的地方,由燥氣主導。風從西北方吹來,稱為「折風」。它對人體的傷害是:內部藏在小腸,外部沿著手太陽經脈走。如果脈絡氣血不通暢,就會溢出。如果脈絡堵塞了,就會不通暢。易於暴死。(絕字在此表示極端,是指熱極致使血液沸騰。)

風從北方吹來,稱為「大剛風」。它對人體的傷害是:內部藏在腎,外部出現在骨骼、肩背的筋脈上。這種風的氣息主寒。

風從東北方吹來,還會對人體造成其他傷害。

名曰凶風。其傷人也。內舍於大腸。外在於兩脅腋。骨下及肢節。風從東方來。名曰嬰兒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肝。外在於筋紐。其氣主為身濕。風從東南方來。名曰弱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胃。外在肌肉。其氣主為體重。此八風者。皆從其虛之鄉來。乃能病人。(揣此文義似太一居八宮之口皆先立於中宮而後徙也)三虛相搏。

白話文:

原文:

名曰兇風。其傷人也。內舍於大腸。外在於兩脅腋。骨下及肢節。風從東方來。名曰嬰兒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肝。外在於筋紐。其氣主為身濕。風從東南方來。名曰弱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胃。外在肌肉。其氣主為體重。此八風者。皆從其虛之鄉來。乃能病人。(揣此文義似太一居八宮之口皆先立於中宮而後徙也)三虛相搏。


這些風邪被稱為「八風」。它們侵襲人體時,會侵入身體的特定部位。

  • 東方來的風:稱為「兇風」,會侵入大腸,體現於兩脅腋下、骨骼和關節。
  • 東南方來的風:稱為「嬰兒風」,會侵入肝臟,體現於筋脈,會導致身體潮濕。
  • 正南方的風:稱為「弱風」,會侵入胃部,體現於肌肉,會導致身體虛弱沉重。

這八種風邪,都從人體虛弱的地方侵入,才能引起疾病。(注:此段文字似乎暗示,八種風邪的發病部位,都是從中宮(身體中心)開始,然後再轉移到其他部位)三種類型的虛弱,互相影響。

則為暴病卒死。兩實一虛。病則為淋露寒熱。犯其雨濕之地。則為痿。故聖人避風如避矢石焉。其有三虛而偏中於邪風。則為擊骨偏枯矣。(此篇之義即中風之病本也當與素問風論合看而三虛之義尤宜致思也後世真中類中刺刺不休終是明昧參半之論夫四時之氣八方之動寒熱燥濕皆謂之風而惟燥最厲則以三虛相搏故也內外之風皆生於燥靜觀者當會心不遠耳)

白話文:

這樣會導致突然發病而死亡。身體裡同時有兩個地方實氣,一個地方虛氣。患病後就會出現小便淋漓、冷熱交替的症狀。遭到雨水濕氣的侵襲,就會患上痿症。所以聖人避開風就像避開飛箭和石頭一樣。身體有三處虛弱的地方,而偏偏受到邪風侵襲,就會導致半身不遂。

(這段話的主要意思是,中風病的根本原因可以參考《素問·風論》。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三虛的含義。後人認為中風病全是風邪造成的,這種說法對錯參半。四季的氣候、八方的風向,以及寒、熱、燥、濕等,都屬於風的範疇。但其中最厲害的是燥,因為燥氣會與三虛相結合。內、外風邪都源於燥氣。真正懂得觀察的人,不難理解這一點。)

先敘所居之宮。次敘所佔之變。繼敘所主之病。愈拶愈切於身。行文節節有提有束。每節尾與次節有山斷云連之勢。一氣貫注官止神行。文之極疏暢者。

白話文:

現代

文章一開始描述居家環境,接著說明環境產生的變化,再進一步記載居住者所患的疾病。每一節都寫得很緊要,緊扣身體。文章的行文層層推進,每節結尾都與下一節自然銜接,宛如連綿不斷的山脈。全文一氣呵成,直達文氣最流暢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