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內經評文》~ 卷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四 (3)

1. 經筋第十三

起於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結於魚後。行寸口外側。上循臂。結肘中。上臑內廉。入腋下。出缺盆。結肩前髃。上結缺盆。下結胸裡。散貫賁。合賁下。(甲乙經作脅下當是賁膈也其下無可合也抑或言合於賁下之脅處也)抵季脅。其病。當所過者支。轉筋。痛甚。成息賁。脅急。

吐血。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名曰仲冬痹也。手心主之。筋起於中指。與太陰之筋並行。結於肘內廉。上臂陰。結腋下。下散前後。(前後脅前後也故下云挾脅下文前及胸痛前似當訓膺)挾脅。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結於臂。(臂字可疑詳見下條足太陰條有結於臍循腹裡結於肋散於胸中之文臂或肋之訛也)其病。

當所過者支。轉筋。前及胸痛。息賁。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名曰孟冬痹也。手少陰之筋起於小指之內側。結於銳骨。上結肘內廉。上入腋。交太陰。挾乳里。結於胸中。循臂。(胸之下臍之上無臂也臂字必誤)下繫於臍。其病。內急。心承伏梁。(此挾乳里結胸中之病也)下為肘綱。

其病。當所過者支。轉筋。筋痛。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下為肘綱句是遙承上結肘內廉來隨即接敘其證治也下文又遙承伏梁說敘事組織斷續有趣。又按循臂下為肘綱是一串事疑本條有脫文錯簡)其成伏梁。唾血膿者。死不治。經筋之病。寒則反折筋。急熱則筋弛縱不收。

陰痿不用。陽急則反折。陰急。則俯不伸。焠刺者刺寒急也。熱則筋縱不收。無用燔針。名曰季冬痹也。足之陽明手之太陽。筋急則口目為噼。眥急不能卒視。治皆如上方也。

十二排直起直落。不提不束。此種文格內經獨多。其摩繪曲折之妙。與經脈同。而彼以雄闊勝此以堅樸勝。筋病起於寒熱。成於燥濕。其見證則拘急緩縱支。轉痿痛。俯仰屈伸而以癇痙。偏廢口噼。眥急為重也。篇中多有錯脫處。宜細考之。

白話文:

經筋第十三

手太陽經筋: 起於大拇指上方,沿著手指向上行走,在手掌魚際後方匯聚,再沿著寸口外側向上,沿著手臂上行,匯聚在手肘中部,再向上沿著上臂內側,進入腋下,從鎖骨凹陷處出來,匯聚於肩前髃骨,再向上匯聚於鎖骨凹陷處,向下匯聚於胸腔內部,分散貫穿賁門部位,與賁門下方匯合(《甲乙經》記載為脅下,應當是指賁門及橫膈膜,其下方沒有可以匯合之處,或許是指匯合於賁門下方的肋骨處)。抵達季肋部位。它的病症,在經筋所經過的地方,會出現肢體支撐困難、抽筋、劇烈疼痛,形成類似賁門堵塞的症狀,肋骨兩側緊縮,吐血。治療方法是使用燒針進行快速點刺,以知道病處為準,以疼痛之處為穴位。這種病症稱為仲冬痹,由手太陽經筋主管。

手厥陰經筋: 起於中指,與手太陰經筋並行,匯聚於手肘內側,向上沿著手臂內側,匯聚於腋下,向下分散到身體前後兩側(指肋骨前後,所以下文說「挾脅」,下文的「前及胸痛」的「前」應訓為「膺」),夾住肋骨兩側。它的分支,進入腋下,分散於胸腔中,匯聚於手臂(「臂」字可能錯誤,參考下面的足太陰經筋,有「匯聚於肚臍、沿著腹內匯聚於肋骨、分散於胸中」的說法,這裡的「臂」可能為「肋」字的誤寫)。它的病症,在經筋所經過的地方,會出現肢體支撐困難、抽筋,前胸和胸部疼痛,類似賁門堵塞的症狀。治療方法是使用燒針進行快速點刺,以知道病處為準,以疼痛之處為穴位。這種病症稱為孟冬痹,由手厥陰經筋主管。

手少陰經筋: 起於小指內側,匯聚於手腕銳骨,向上匯聚於手肘內側,再向上進入腋下,與手太陰經筋交會,夾著乳房內側,匯聚於胸中,沿著手臂(胸部之下,肚臍之上沒有手臂,這個「臂」字肯定是錯誤)向下連接於肚臍。它的病症,會出現內部急迫感,心臟部位出現伏梁(指肌肉緊張隆起)。向下,又會出現手肘僵硬的症狀。它的病症,在經筋所經過的地方,會出現肢體支撐困難、抽筋、肌肉疼痛。治療方法是使用燒針進行快速點刺,以知道病處為準,以疼痛之處為穴位。(「下為肘綱」這句話是承接上文「匯聚於手肘內側」而來,緊接著敘述其症狀與治療。下文又承接「伏梁」,敘述方式跳躍有趣。另外,按照「沿著手臂向下連接於肚臍」這句話的順序來看,懷疑這一條有脫漏或錯簡。)如果形成伏梁,出現咳血、膿血的症狀,則屬於不治之症。

經筋的病症,受到寒邪侵襲會出現筋脈反折拘縮,受到熱邪侵襲會出現筋脈鬆弛無法收縮,導致陽痿不能勃起。如果陽氣過於亢盛會導致筋脈反折,如果陰氣過於亢盛則會導致身體前俯而不能伸直。燒針點刺是用於治療寒邪導致的筋脈拘急。如果是由熱邪導致的筋脈鬆弛無法收縮,則不需要使用燒針。這種病症稱為季冬痹。

足陽明經筋和手太陽經筋,如果出現筋脈拘急的症狀,會導致口眼歪斜、眼角緊縮無法正常視物。治療方法與上述相同。

十二經筋的排列方式,都是直接羅列,不作過多的修飾,這種文體在《內經》中十分常見,它所描寫的曲折奧妙之處與經脈相同,但是經脈以雄渾廣闊勝出,經筋則以堅韌樸實見長。筋病起始於寒熱,發展於乾燥潮濕,其症狀表現為筋脈拘急、鬆弛、肢體無力、抽筋、麻木疼痛、俯仰困難、屈伸不利,其中又以癲癇、偏癱、口眼歪斜、眼角緊縮等症狀為重。本篇中有很多錯漏的地方,應當仔細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