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內經評文》~ 卷十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 (3)

1. 通天第七十二

黃帝問於少師曰余嘗聞人有陰陽。何謂陰人。何謂陽人。少師曰。天地之間。六合之內。不離於五。人亦應之。非徒一陰一陽而已也。而略言耳。口弗能遍明也。黃帝曰。願略聞其意。有賢人聖人心。能備而行之乎。(謂今但願聞其略將來有賢聖之人當能備而行之句拙而晦疑心字誤)少師曰。

白話文:

黃帝問道:「我聽說人分陰陽之別,什麼是陰人,什麼是陽人?」

少師回答:「天地之間,廣闊無邊,離不開五大元素(金、木、水、火、土)。人體也應和這五大元素。這並非只是一個陰、一個陽這麼簡單,只是簡略地概括而已,不能完全表達清楚。」

黃帝說:「希望你能簡要地給我講解一下。有賢明的人、聖賢的人,能完全按照這五大元素的原理行事嗎?」

少師說:「」

蓋有太陰之人。少陰之人。太陽之人。少陽之人。陰陽和平之人。凡五人者。其態不同。其筋骨氣血各不等。黃帝曰。其不等者。可得聞乎。少師曰。太陰之人。貪而不仁。下齊湛湛。(自下以齊於眾)好內而惡出。心和而不發。不務於時。動而後之。此太陰之人也。少陰之人。

白話文:

基本上有太陰體質的人、少陰體質的人、太陽體質的人、少陽體質的人、陰陽平衡的人等五種類型。他們的狀態不同,筋骨氣血也不同。黃帝說:「它們不同的地方在哪裡?可以說給我聽嗎?」少師說:「太陰體質的人貪婪而無仁愛,沉迷於低俗的事物。喜歡待在室內,討厭外出。心思和善但不善於表達。不合時宜地行動。這是太陰體質的人。

小貪而賊心見人有亡。常若有得。好傷好害。見人有榮。乃反慍怒。心疾而無恩。此少陰之人也。太陽之人。居處於於。好言大事。無能而虛說。志發於四野。舉措不顧是非。為事如常自用。事雖敗而常無悔。此太陽之人也。少陽之人。諟諦。好自貴。有小小官。則高自宜。

白話文:

喜歡社交,不喜歡待安分守己。這是少陽體質的人。陰陽平衡的人,生活安穩,不恐懼也不欣喜。順應事物變化,不與人爭奪。隨著時勢變化,尊貴時謙虛,言談不專橫。這是最理想的境界。古代善於使用針灸的人,會先觀察病人的五種體質再治療。身體強壯的人,要瀉火。身體虛弱的人,要補氣。黃帝問:如何治療五種體質的人?少師回答:太陰體質的人,陰氣多而陽氣少。

好為外交。而不內附。此少陽之人也。陰陽和平之人。居處安靜。無為懼懼。無為欣欣。婉然從物。或與不爭。與時變化。尊則謙謙。譚而不治。是謂至治。古之善用針艾者。視人五態乃治之。盛者瀉之。虛者補之。黃帝曰。治人之五態奈何。少師曰。太陰之人。多陰而無陽。

其陰血濁。其衛氣澀。陰陽不和。緩筋而厚皮。不之疾瀉。不能移之。少陰之人。多陰少陽。小胃而大腸。六腑不調。其陽明脈小。而太陽脈大。必審調之。其血易脫。其氣易敗也。太陽之人。多陽而少陰。必謹調之。無脫其陰。而瀉其陽。陽重脫者易狂。陰陽皆脫者暴死。

白話文:

這類人體內的陰血渾濁,衛氣不暢,陰陽失衡。他們的肌肉鬆弛,皮膚粗厚。如果不盡快瀉下,就無法轉移病邪。

少陰體質的人,陰氣多而陽氣少。他們的胃小腸大,六腑失調。陽明脈較小,而太陽脈較大。必須仔細調節。他們容易失血,元氣容易衰敗。

太陽體質的人,陽氣多而陰氣少。必須謹慎調節,不要損傷其陰氣,而應該瀉掉多餘的陽氣。陽氣過重脫出的人容易發狂。陰陽兩氣都脫出的人會突然死亡。

不知人也。少陽之人。多陽少陰。經小而絡大。血在中。而氣外實陰而虛陽。獨瀉其絡脈。則強氣脫而疾。中氣不足。病不起也。(強氣即衛氣也)陰陽和平之人。其陰陽之氣和。血脈調。謹診其陰陽。視其邪正。安容儀。審有餘不足。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白話文:

不瞭解體質的人。少陽體質的人。陽氣多陰氣少。經絡小而絡脈大。血液在中間,元氣在外。陰氣實、陽氣虛。單純瀉絡脈,就會導致衛氣脫離而生病。中氣不足,病就不會好。(衛氣即是強氣)陰陽平衡的人。陰陽之氣和諧。血脈通暢。仔細診斷陰陽。觀察邪氣和正氣。保持安定的姿態。查明虛實盈虧。旺盛則瀉,虛弱則補。不旺盛、不虛弱,則從經絡入手。

此所以調陰陽。別五態之人者也。黃帝曰。夫五態之人者。相與無故。卒然新會。未知其行也。何以別之。少師答曰。眾人之屬。不如五態之人者。故五五二十五人。而五態之人不與焉。五態之人。尤不合於眾者也。黃帝曰。別五態之人奈何。少師曰。太陰之人。其狀黮黮然黑色。

白話文:

所以能調和陰陽,這是分辨五種體質人的方法。黃帝說:五種體質的人,彼此之間沒有關聯,突然的聚會,不知道他們的行為模式。該如何分辨呢?少師回答:一般的民眾,就是這五種體質的人們,所以五五相乘,會有二十五類人,而五種體質的人不包含在內。五種體質的人,特別不合羣。黃帝問:要如何分辨這五種體質的人呢?少師說:太陰體質的人,他們的皮膚黑黑的並且是紅潤的。

念然下意。臨臨然長大。膕然未僂。此太陰之人也。少陰之人。其狀清然竊然。固以陰賊。立而躁嶮。行而似伏。此少陰之人也。太陽之人。其狀軒軒儲儲。反身折膕。此太陽之人也。少陽之人。其狀立則好仰。行則好搖。其兩臂兩肘。則常出於背。此少陽之人也。陰陽和平之人。

白話文:

他的面貌溫和安詳,舉止從容不迫,眼神深遠有光,神情愉快,氣色紅潤,長有鬍鬚。大家一致認為他是個君子。這是一個陰陽平衡的人。(從《讀陰陽二十五人篇行針篇》以及這一篇,可知人的性格都來源於氣血,也就是聖人所說的本性)

其狀委委然。隨隨然。顒顒然。愉愉然。㼐㼐然。豆豆然。眾人皆曰君子。此陰陽和平之人也。(讀陰陽二十五人篇行針篇及此篇知人之性情皆分於血氣即聖賢所謂血氣之性也)

布局與二十五人篇同。而篇幅較短。搏捖尤覺有力。足供揣摩。先敘性情。後敘形態。有倒入之勢。文陣與本臟亦相似。

白話文:

這篇古文的結構和《二十五人篇》一樣,但篇幅較短。文章簡潔有力,值得細細品味。文章先敘述了人物的性格,然後描述了他們的形態,內容順序顛倒。文章結構與所描述的臟腑器官也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