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內經評文》~ 卷七 (2)

回本書目錄

卷七 (2)

1. 外揣第四十五

黃帝曰。余聞九針九篇。余親授其詞。頗得其意。夫九針者。始於一而終於九然未得其要道也。夫九針者。小之則無內。大之則無外深。不可為下。高不可為蓋。恍惚無窮。流溢無極。余知其合於天道人事四時之變也。然余願雜之毫毛。渾束為一。可乎。岐伯曰。明乎哉問也。

白話文:

黃帝說:「我聽說過『九針九篇』,我親自授予它們的內容,大致理解了其中的要義。九針的原理,從一針開始,終於九針,但這還沒有得到根本的規律。九針的應用,小到沒有內在的實質,大到沒有外在的界限;深到不能作為下針的深度,高到不能作為覆蓋的表層;它飄渺不定,永無窮盡,流溢無邊,沒有極限。我知道它符合天道的運行、人事的變遷和四時的轉換。然而我希望能將它們融合為一體,可以嗎?」岐伯說:「真是明智的問題啊!」

非獨針道焉。夫治國亦然。黃帝曰。余願聞針道。非國事也。岐伯曰。夫治國者。夫惟道焉。非道何可小大深淺。雜合為一乎。黃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日與月焉。水與鏡焉。鼓與響焉。夫日月之明。不失其影。水鏡之察。不失其形。鼓響之應。不後其聲。動搖則應和。

白話文:

不只針灸之道是這樣。治理國家也是如此。黃帝說:「我想聽聽針灸之道。」岐伯說:「治理國家的人,唯獨要遵循正道。沒有正道,怎麼能處理國家大事小事、深淺事務,並將它們綜合在一起呢?」黃帝說:「希望你能詳細地告訴我。」岐伯說:「太陽和月亮,水和鏡子,鼓和回聲。太陽和月亮的光明,不會失去自己的影子;水的鏡像,不會失去物體的形狀;鼓和回聲的應和,不會落後於聲音。只要一有動作,就會產生相應的迴響。

盡得其情。黃帝曰。窘乎哉。昭昭之明不可蔽。其不可蔽。不失陰陽也。合而察之。切而驗之。見而得之。若清水明鏡之不失其形也。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臟波盪。若是。則外內相襲。若鼓之應桴。響之應聲。影之似形。故遠者司外揣內。近者司內揣外。是謂陰陽之極。

白話文:

真正掌握了病情。黃帝說:哎呀!光明無法被掩蓋。無法掩蓋的原因,是把握了陰陽。結合觀察,仔細檢驗,就能發現,就像清水明鏡無法掩蓋事物形體一樣。如果五音不顯著,五色不明顯,五臟功能失調,這樣的話,身體內外就會相互影響,就像鼓槌擊鼓,聲音響起,影子與形體相似。所以,遠處的人觀察外表來推測內部,近處的人觀察內部來推測外表。這就是陰陽的極致。

天地之蓋。請藏之靈蘭之室。弗敢使泄也。

筆機清利而理無發明。但極稱針法之神妙耳。

2. 五變第四十六

黃帝問於少俞曰。余聞百疾之始起也。必生於風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復還。或留止。或為風腫汗出。或為消癉。或為寒熱。或為留痹。或為積聚奇邪淫溢。不可勝數。願聞其故。夫同時得病。或病此。或病彼。意者天之為人生風乎。何其異也。少俞曰。夫天之風者。

白話文:

黃帝問少俞說:「我聽說各種疾病的發生,必定是由於風寒暑濕這些外邪引起的。它們通過毛孔進入皮肉之間,有的又反覆發作,有的停留不散。有的導致水腫出汗,有的導致消瘦衰弱,有的引起寒熱,有的引起關節疼痛,有的形成積聚的奇邪淫穢,多得數不勝數。我想知道它們發生的原因。為什麼在同一時間生病,有人得這種病,有人得那種病。莫非是上天給人帶來了各種風邪嗎?為什麼會這麼不同呢?」少俞說:「天上的風邪,」

非以私百姓也。其行公平正直。犯者得之。避者得無。殆非求人。而人自犯之。黃帝曰。一時遇風。同時得病。其病各異願聞其故。少俞曰。善乎哉問。請論以比匠人。匠人磨斧斤礪刀。削斫材木。木之陰陽。尚有堅脆。堅者不入。脆者皮弛。至其交節。而缺斤斧焉。夫一木之中。

白話文:

不是因為刻意針對百姓。他的行為公正正直。違反法則的會受到懲罰。遵守法則的則可以免於災禍。大概不是他刻意招惹人,而是人自己違法招惹他吧。黃帝說:同一時間遇到風,同時生病。可是病情卻不一樣,我想請問其中的原因。少俞說:您問得很好。讓我用比喻工匠的方式來解釋。工匠磨利斧頭和刀具,用來削砍木材。木材的陰陽面,有堅硬也有脆弱的地方。堅硬的地方無法砍入,脆弱的地方容易被削開。等到遇到木材的交接縫隙,斧頭和刀具就會被缺損。同一塊木材裡,

堅脆不同。堅者則剛。脆者易傷。況其材木之不同。皮之厚薄。汁之多少。而各異邪。夫木之早花先生葉者。遇春霜烈風。則花落而葉萎。久曝大旱。則脆木薄皮者。枝條汁少而葉萎。久陰淫雨。則薄皮多汁者。皮潰而漉。卒風暴起。則剛脆之木。枝折杌傷。(杌通櫱字)秋霜疾風。

白話文:

物體的堅固性和脆性不同。堅固的物體更加剛強,脆性的物體容易損傷。況且,木材的種類不同,皮的厚薄、樹汁的多寡,也會存在差異。那些開花早、葉子先生的樹木,如果遇到春季的霜凍和烈風,就會花落葉萎。長期暴露在陽光和乾旱中,那麼脆木和薄皮的樹木,由於樹枝中的樹汁少,葉子就會枯萎。如果長期處於陰雨綿綿的天氣中,那麼薄皮多汁的樹木,樹皮會腐爛破裂而腐爛。突然颳起大風,則無論是堅固還是脆性的樹木,樹枝都會折斷或受傷。秋季的霜凍和疾風,也會對樹木造成傷害。

則剛脆之木。根搖而葉落。凡此五者。各有所傷。況於人乎。黃帝曰。以人應木奈何。少俞答曰。木之所傷也。皆傷其枝。枝之剛脆而堅。未成傷也。人之有常病也。亦因其骨節皮膚腠理之不堅固者。邪之所舍也。故常為病也。黃帝曰。人之善病風厥漉汗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

白話文:

那麼,剛強脆嫩的樹木,根搖晃了葉子就會掉落。凡是這五種樹木,各自都有傷害它們的原因。何況是人呢?黃帝說:根據人來推論木會怎樣呢?少俞回答說:木受到傷害會凋零,一般都損傷到它的枝葉。樹枝剛強脆弱但堅硬,還沒到受傷的時候,但會經常生病。這也是因為它的骨節、皮膚和腠理不夠堅固,邪氣容易寄居其中,因此經常生病。黃帝說:經常容易患風寒、出汗的人,應該如何判斷他的病情呢?少俞回答說:

肉不堅。腠理疏。則善病風。黃帝曰。何以候肉之不堅也。少俞答曰。膕肉不堅而無分理者粗理。粗理而皮不致者腠理疏。此言其渾然者。黃帝曰。人之善病消癉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黃帝曰。何以知五臟之柔弱也。少俞答曰。夫柔弱者。必有剛強。

白話文:

如果肌肉不結實,皮膚紋理疏鬆,就容易得風病。黃帝問道:「如何判斷肌肉不結實?」

少府回答說:「小腿後面的肌肉不結實,而且沒有清晰的紋理,就是粗大的紋理。粗大的紋理而皮膚不緊密,就是皮膚紋理疏鬆。這是指肌肉整體鬆軟的表現。」

黃帝問道:「容易得消瘦腹痛的人,如何判斷?」

少府回答說:「五個內部器官都柔軟無力的人,容易得消瘦腹痛。」

黃帝問道:「如何知道五個內部器官的柔軟無力?」

少府回答說:「柔軟無力的一定會有剛強健硬的。」

剛強多怒。柔者易傷也。(此言臟氣之相凌也)黃帝曰。何以候柔弱之與剛強。少俞答曰。此人薄皮膚而目堅固以深者。長沖直揚。其心剛。剛則多怒。怒則氣上逆。胸中蓄積。血氣逆留。臗皮充肌。血脈不行。轉而為熱。熱則消肌膚。故為消癉。此言其人暴剛而肌肉弱者也。

白話文:

剛強的人容易生氣。柔弱的人容易受傷。(這是指臟腑之氣互相侵害)黃帝說:怎麼辨別柔弱之人和剛強之人?少俞回答說:這種人皮膚薄而眼睛堅固深邃。鼻息長而直,其心剛強。剛強則容易生氣。生氣則氣血上逆。胸中鬱積,血氣逆流。皮膚腫脹,肌肉充盈。血脈不通暢,轉化為熱。熱則消磨肌肉皮膚。所以會導致消瘦和肌肉萎縮。這是說這樣的人雖然外表剛強,但肌肉卻很虛弱。

黃帝曰。人之善病寒熱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小骨弱肉者。(據下文此句缺色字一層)善病寒熱。黃帝曰。何以候骨之小大。肉之堅脆。色之不一也。少俞答曰。顴骨者。骨之本也。顴大則骨大。顴小則骨小。皮膚薄而其肉無䐃。其臂懦懦然。其地色殆然。不與其天同色。

白話文:

黃帝說:「人容易得傷寒或中暑的,有什麼徵兆嗎?」

少俞回答說:「骨頭小,肌肉薄弱的人。」(根據下文,這句話缺少「面色」這個詞)容易得傷寒或中暑。

黃帝說:「怎麼看骨頭的大小,肌肉的堅韌,面色的不同呢?」

少俞回答說:「顴骨是骨頭的根本。顴骨大的人骨頭就大,顴骨小的人骨頭就小。皮膚薄的人肌肉沒有力氣,手臂軟弱,皮膚顏色黯淡,與他本身體質的顏色不一致。

汙然獨異。此其候也。然後臂薄者。其髓不滿故善病寒熱也。(地地閣也天天庭也然後猶而又也寒熱壬水云瘧也據此可知瘧邪之源流與治法矣)黃帝曰。何以候人之善病痹者。少俞答曰。粗理而肉不堅者。善病痹。黃帝曰。痹之高下有處乎。少俞答曰。欲知其高下者。各視其部。

白話文:

外觀與眾不同。這就是它的症狀。然後手臂瘦小的人,是因為骨髓不滿,所以容易患寒熱病。(這裡的「地地閣」指耳朵,「天天庭」指額頭,「然後」是「又」的意思,「寒熱」是《壬水雲》中指的瘧疾。由此可見瘧疾病邪的來源和治療方法。)

黃帝問:怎麼判斷一個人容易患痹症?少俞回答說:皮膚粗糙而肌肉不結實的人,容易患痹症。

黃帝問:痹症有高低之分嗎?少俞回答說:想要知道痹症的高低,就要分別觀察身體相關部位的症狀。

(詳後五色篇中)黃帝曰。人之善病腸中積聚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皮膚薄而不澤。肉不堅而淖澤。如此腸胃惡。惡則邪氣留止。積聚乃傷。脾胃之間。寒溫不次邪氣稍至稸積留止大聚乃起。(積聚多在胃小腸之外絡由內傷飲食外感寒濕表裡相迫血氣以凝也凡暑天形勞大渴飲冷最易成積以內血沸騰得冷乍遏故也)黃帝曰。余聞病形。

白話文:

(全文見後五色篇)黃帝說:人體容易生病是因為腸中有積聚。如何察覺呢?少師回答說:皮膚薄而沒有光澤,肌肉不結實而軟弱。這樣腸胃就不好。不好則邪氣就會停住。積聚就會損傷胃和腸之間的區域。寒熱不正,邪氣逐漸到來,積聚停留在體內,形成大積聚。(積聚多在胃小腸以外,是由於內傷飲食,外感寒邪,表裡相互迫害,血氣因此凝結。一般來說,暑天體力勞累,大量飲用冷飲,最容易形成積聚,因為內部的血液因寒而凝結。)黃帝說:我聽到了疾病的徵狀。

已知之矣。願聞其時。少俞答曰。先立其年。以知其時。時高則起。時下則殆。(高下面骨之滿陷也此即風鑑家面部分年之事也)雖不陷下。當年有沖通。其病必起。(沖通流年克犯生命也此即星命家干支生克之事也先立其年謂先立其人之生年也)是謂因形而生病。五變之紀也。

白話文:

你已經知道了。希望聽到具體的時間。少俞回答說:先確定出生年。這樣就能知道時間。時間高的話就會發病。時間低的話就會危險。(高是面部骨骼飽滿,低是面部骨骼凹陷,這涉及相面師根據面部特徵來判斷年齡的方法。)即使面部骨骼沒有凹陷,當年運勢不順的話,也會發病。(運勢不順是指流年與生辰相剋,這涉及相士根據干支生剋來推算命運的方法。先確定出生年是指先確定這個人的出生年份。)這就是根據相貌來推測疾病的方法。天干地支五行的變化週期。

專以形之堅脆論人之病。反覆詳明氣充詞沛。結筆推出時字。仍歸到形字。筆力尤見遒勁。

3. 本藏第四十七

黃帝問於岐伯曰。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於性命者也。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關闔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是故血和則經脈流行。營覆陰陽筋骨勁強關節清利矣。衛氣和則分肉解利。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說:「人體的血氣、精神是維持生命,周流全身的基礎。經脈的作用是運行血氣,調和陰陽,滋養筋骨,活動關節。衛氣的作用是溫暖血肉,充盈皮膚,豐潤腠理,控制開合。心志的作用是控制精神,收攝魂魄,調節寒熱、喜怒。」

所以,血氣調和,經脈才能通行。陰陽覆蓋周密,筋骨強健,關節靈活。衛氣調和,血肉才能舒展。

皮膚調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恚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寒溫。和則六腑化谷。風痹不作。經脈通利。肢節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五臟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穀而行津液者也。此人之所以具受於天也。無愚智賢不肖無以相倚也。

白話文:

當皮膚緊緻細嫩,毛孔緻密時。心態平和,精神專注,靈魂不散亂。怒氣難生。五臟不受邪氣侵擾。寒暖適宜,六腑就能消化食物。風寒痹症不會發作。經絡暢通,四肢安適。這就是人體正常的平衡狀態。五臟是儲藏精神、氣血、靈魂的地方。六腑是轉化食物和運行津液的器官。每個人天生的體質都是如此,無論智愚賢愚,都沒有優劣之分。

然有其獨盡天壽。而無邪僻之病。百年不衰。雖犯風雨卒寒。大暑猶有弗能害也。有其不離屏蔽室內。無怵惕之恐。然猶不免於病何也。願聞其故。岐伯曰。窘乎哉問也。五臟者。所以參天地副陰陽而運四時化五節者也。五臟者。故有小大高下堅脆端正偏傾者。六腑亦有小大長短厚薄結直緩急。

白話文:

然而有的獨自享盡天賦的壽限,並且沒有歪邪不正的疾病,百年也不衰退。即使遭遇風雨的驟冷,大暑的天氣也仍然不能傷害他們。有些是不離開屏風帷幕的室內,沒有驚恐的恐懼,但為什麼仍然不可避免地會生病呢?希望聽聽它的原因。岐伯說:真是個妙不可言的問題啊!五臟,是協調天地,配合陰陽,運行四季,變換五行的。五臟,因此有大小、高低、堅硬、脆弱、端正、偏斜的區別。六腑,也有大小、長短、厚薄、結實、直曲、舒緩、急促的差別。

凡此二十五者。各不同。或善或惡。或吉或凶。請言其方。心小。則安。邪弗能傷。易傷以憂。心大。則憂不能傷。易傷於邪。心高。則滿於肺中悗而善忘。難開以言。心下。則藏外。易傷於寒。易恐以言。心堅。則臟安守固。心脆。則善病消癉熱中。心端正。則和利難傷。

白話文:

這二十五種(體質)各有不同,有好的也有壞的,有吉利的也有不吉利。現在來說說它們的特點。

心小:心胸狹窄,容易滿足,不容易被邪氣傷害,但容易因憂慮而受傷。

心大:心胸寬廣,憂慮不容易傷害他們,但容易被邪氣傷害。

心高:心氣太高,會感到胸中鬱悶,健忘,難以用言語勸解。

心下垂:心氣沉降,容易被寒氣傷害,容易因恐懼而說話困難。

心堅:心氣堅固,臟腑安守本位,不容易生病。

心脆:心氣虛弱,容易得消瘦、發熱的疾病。

心端正:心氣調和,不容易受傷。

心偏傾。則操持不一。無守司也。肺小。則少飲。不病喘喝。肺大。則多飲。善病胸痹。喉痹逆氣。肺高。則上氣肩息咳。肺下。則居賁迫肝。善脅下痛。肺堅。則不病咳上氣。肺脆。則苦病消癉。易傷。肺端正。則和利難傷。肺偏傾。則胸偏痛也。肝小。則臟安。無脅下之病。

白話文:

如果心臟位置不正,那麼身體各部分的機能就會不協調,沒有固定的部位。

如果肺小,那麼口渴較少,不易患呼吸困難和哮鳴。如果肺大,那麼口渴較多,容易患胸悶、喉嚨發炎和氣逆。

如果肺位高,那麼會出現氣息上逆、肩膀痠痛和咳嗽。如果肺位低,那麼會壓迫肝臟,容易出現肋骨以下疼痛。

如果肺質地堅硬,那麼不容易患咳嗽和氣息上逆。如果肺質地脆薄,那麼容易患消瘦和體弱,容易受到傷害。

如果肺的位置端正,那麼身體協調順暢,不易受傷。如果心臟位置不正,那麼就會出現胸部偏痛。

如果肝臟小,那麼肝臟部位會舒適,不會出現肋骨以下的疾病。

肝大。則逼胃迫咽。則苦膈中且脅下痛。肝高。則上支賁切脅。悗為息賁。肝下。則逼胃。脅下空。脅下空。則易受邪。肝堅。則臟安難傷。肝脆。則善病消癉。易傷。肝端正。則和利難傷。肝偏傾。則脅下痛也。脾小。則臟安。難傷於邪也。脾大。則苦湊䏚而痛。不能疾行。

白話文:

肝臟腫大時,會壓迫胃和食管,導致胃部疼痛,同時肋骨下也會有疼痛感。

肝臟偏高時,會頂住橫膈膜和肋骨,影響呼吸。

肝臟偏低時,會壓迫胃,導致肋骨下空虛。肋骨下空虛容易遭受邪氣侵襲。

肝臟堅硬時,臟腑安穩,不容易受傷。

肝臟脆軟時,容易得消瘦和虛弱的疾病,也容易受傷。

肝臟位置端正時,臟腑和平,不容易受傷。

肝臟位置偏斜時,會導致肋骨下疼痛。

脾臟小巧時,臟腑安穩,不容易受到邪氣侵害。

脾臟腫大時,會導致腹脹和疼痛,行走不便。

脾高。則䏚引季脅而痛。脾下。則下加於大腸。下加於大腸。則臟苦受邪。脾堅。則臟安難傷。脾脆。則善病消癉。易傷。脾端正。則和利難傷。脾偏傾。則善滿善脹也。腎小。則臟安難傷。腎大。則善病腰痛。不可以俯仰。易傷以邪。腎高。則苦背膂痛。不可以俯仰。腎下。

白話文:

**脾臟太高:**會導致肋骨下緣疼痛。

脾臟太低: 會壓迫到大腸,導致大腸臟腑受邪氣侵犯。

脾臟堅實: 臟腑安穩,不易受傷。

脾臟脆弱: 容易患消瘦、萎縮等疾病,容易受傷。

脾臟端正: 脾氣運作和順,不易受傷。

脾臟偏斜: 容易出現脹滿。

腎臟太小: 臟腑安穩,不易受傷。

腎臟太大: 容易患腰痛,不能彎腰或仰頭,容易受邪氣侵犯。

腎臟太高: 導致背部和脊椎疼痛,不能彎腰或仰頭。

腎臟太低:

則腰尻痛。不可以俯仰。為狐疝。腎堅。則不病腰背痛。腎脆。則苦病消癉。易傷。腎端正。則和利難傷。腎偏傾。則苦腰尻痛也。凡此二十五變者。人之所苦常病也。黃帝曰。何以知其然也。岐伯曰。赤色。小理者心小。粗理者心大。無𩩲𩨗者心高。𩩲𩨗小短舉者心下。𩩲𩨗長者心下堅。

白話文:

腰痛臀痛。不能前俯後仰。這是由「狐疝」引起的。腎臟強壯的人,不會患有腰背痛。腎臟虛弱的人,會容易患上腰痛。容易受傷。腎臟端正的人,身體健康強壯。腎臟偏弱的人,會導致腰臀疼痛。這二十五種變化,都是人經常會得的疾病。

黃帝問:「為什麼會這樣呢?」

岐伯回答:「面色紅潤,血管細小的人,心臟小。血管粗大的人,心臟大。沒有雜質的人,心臟高。雜質細小短促的人,心臟位置低。雜質長大的人,心臟位置堅固。」

𩩲𩨗弱小以薄者心脆。𩩲𩨗直下不舉者心端正。𩩲𩨗倚一方者心偏傾也。白色。小理者肺小。粗理者肺大。巨肩反膺陷喉者肺高。合腋張脅者肺下。好肩背厚者肺堅。肩背薄者肺脆背膺厚者肺端正。脅偏疏者肺偏傾也。青色。小理者肝小。粗理者肝大。廣胸反骹者肝高。合脅兔骹者肝下。

白話文:

古文

𩩲𩨗弱小以薄者心脆。𩩲𩨗直下不舉者心端正。𩩲𩨗蜚一方者心偏傾也。白色。小理者肺小。粗理者肺大。巨肩反髆陷喉者肺高。合閤張弛者肺下。好肩背厚者肺堅。肩背薄者肺脆。背脊厚者肺端正。脊偏疏者肺偏傾也。青色。小理者肝小。粗理者肝大。廣胸反骹者肝高。合閤兔骹者肝下。

心臟薄弱而較小,心臟功能不佳。心臟直立不抬起,心臟位置端正。心臟偏向一方,心臟位置偏斜。色澤發白。掌紋紋路細小,肺臟較小。掌紋紋路粗大,肺臟較大。兩肩寬大,脖子向後凸,肺臟位置較高。兩肩緊閉,胸部擴張,肺臟位置較低。肩背強壯豐滿,肺臟堅固。肩背單薄,肺臟脆弱。背部脊柱較厚,肺臟位置端正。脊柱偏向一邊,肺臟位置偏斜。色澤發青。掌紋紋路細小,肝臟較小。掌紋紋路粗大,肝臟較大。胸部寬廣,腳踝向外翻,肝臟位置較高。兩肩緊閉,腳踝向內扣,肝臟位置較低。

胸脅好者肝堅。脅骨弱者肝脆。膺腹好相得者肝端正。脅骨偏舉者肝偏傾也。黃色。小理者脾小。粗理者脾大。揭唇者脾高。唇下縱者脾下。唇堅者脾堅。唇大而不堅者脾脆。唇上下好者脾端正。唇偏舉者脾偏傾也。黑色。小理者腎小。粗理者腎大。高耳者腎高。耳後陷者腎下。

白話文:

肝臟

  • 胸腔和肋骨都強壯:肝臟強健。
  • 肋骨軟弱:肝臟脆弱。
  • 胸腔和腹部相得益彰:肝臟端正。
  • 肋骨偏高:肝臟歪斜。
  • 黃色、細緻的脈象:脾臟小。
  • 粗糙的脈象:脾臟大。
  • 嘴脣上翹:脾臟位置高。
  • 嘴脣下方下垂:脾臟位置低。
  • 嘴脣堅硬:脾臟堅硬。
  • 嘴脣大但不堅硬:脾臟脆弱。
  • 嘴脣上下對稱:脾臟端正。
  • 嘴脣偏高:脾臟歪斜。
  • 黑色、細緻的脈象:腎臟小。
  • 粗糙的脈象:腎臟大。
  • 耳朵位置高:腎臟位置高。
  • 耳後凹陷:腎臟位置低。

耳堅者腎堅。耳薄不堅者腎脆。耳好前居牙車者。腎端正。耳偏高者腎偏傾也。凡此諸變者持則安減則病也。帝曰。善然非余之所問也。願聞人之有不可病者。至盡天壽。雖有深憂大恐。怵惕之志。猶不能減也。甚寒大熱。不能傷也。其有不離屏蔽室內。又無怵㿌之恐。然不免於病者。

白話文:

耳殼堅硬的人,腎臟也堅固。耳殼薄而軟的人,腎臟較脆。耳殼靠近下顎骨的人,腎臟位置端正。耳殼偏高的人,腎臟位置偏斜。所有這些外在變化,如果保養得當則安穩健康,如果保養不當就會生病。

帝說:「好,但是這不是我所要問的。我想聽聽人的身體有哪些部位是不能生病的,可以讓人活到天年,即使遇到巨大的憂愁和恐懼,受到威脅和驚嚇,身體也不會受影響。即使遭遇酷寒或酷熱,也不會受傷。有些人不與外界接觸,也不會有驚恐,但他們仍然會生病。」

何也。願聞其故。岐伯曰。五臟六腑邪之舍也。請言其故。五臟皆小者。少病苦燋心。大愁憂。五臟皆大者。緩於事。難使以憂。五臟皆高者。好高舉措。五臟皆下者。好出人下。五臟皆堅者。無病。五臟皆脆者。不離於病。五臟皆端正者。和利得人心。五臟皆偏傾者。邪心而善盜。

白話文:

為什麼呢?請問其中的緣故。岐伯說:五臟六腑是邪氣所寄居的地方。請問為什麼?

五臟小的人,容易患上心痛發熱的疾病,不勝憂慮。

五臟大的人,做事不緊不慢,不容易因憂慮而受到傷害。

五臟高的人,喜歡表現得高大挺拔。

五臟低的人,喜歡他人低於自己。

五臟堅固的人,身體健康。

五臟脆弱的人,總會生病。

五臟端正的人,性情平和、慈善,易得人心。

五臟偏斜的人,心思不正,善於偷盜。

不可以為人平。反復言語也。黃帝曰。願聞六腑之應。岐伯答曰。肺合大腸。大腸者皮。其應心合小腸。小腸者脈其應肝合膽。膽者筋其應脾合胃。胃者肉其應腎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黃帝曰。應之奈何。岐伯曰。肺應皮。皮厚者大腸厚。皮薄者大腸薄。

白話文:

一個人不能平靜,反覆說話。黃帝說:我想聽聽六腑與其他臟腑的關係。岐伯回答說:

肺與大腸相應。大腸主皮。

心與小腸相應。小腸主脈。

肝與膽相應。膽主管筋。

脾與胃相應。胃主肉。

腎與三焦膀胱相應。三焦膀胱主腠理、毫毛。

黃帝問:它們之間的關係如何顯現呢?

岐伯答:肺和大腸相應,皮膚厚的人大腸也厚;皮膚薄的人大腸也薄。

皮緩腹裹大者大腸大而長。皮急者大腸急而短。皮滑者大腸直。皮肉不相離者大腸結。心應脈。皮厚者脈厚。脈厚者小腸厚。皮薄者脈薄。脈薄者小腸薄。皮緩者脈緩。脈緩者小腸大而長。皮薄而脈衝小者。小腸小而短。諸陽經脈皆多紆屈者。小腸結。脾應肉。肉䐃堅大者胃厚。

白話文:

皮膚鬆弛,肚子脹大的人,大腸大而長。

皮膚緊實的人,大腸緊小而短。

皮膚光滑的人,大腸筆直。

皮膚和肉不分家的人,大腸有節結。

心臟與脈象相應。皮膚厚的人,脈象也厚。脈象厚的人,小腸也厚。皮膚薄的人,脈象也薄。脈象薄的人,小腸也薄。

皮膚鬆弛的人,脈象也緩。脈象緩的人,小腸大而長。

皮膚薄,而脈象細小的人,小腸小而短。

所有陽經脈絡都多彎曲的人,小腸有節結。

脾臟與肌肉相關。肌肉結實肥大的人,胃部厚實。

肉䐃麼者胃薄。肉䐃小而麼者胃不堅。肉䐃不稱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約不利。肉䐃不堅者胃緩。肉䐃無小裹累者胃急。肉䐃多小裹累者胃結。胃結者上管約不利也。肝應爪。爪厚色黃者膽厚。爪薄色紅者膽薄。爪堅色青者膽急。爪濡色赤者膽緩。爪直色白無約者膽直。爪惡色黑多紋者膽結也。

白話文:

身體瘦弱者胃部虛弱。

  • 消瘦者胃氣不足。
  • 身材瘦小而消瘦者胃氣不強健。
  • 瘦弱與身體比例不協調者胃下垂。
  • 胃下垂者會導致腸道功能減弱。

身體強壯者胃部健康。

  • 身體強壯者胃氣充足。
  • 身材勻稱者胃氣協調。
  • 皮膚光滑細膩者胃氣正常。
  • 皮膚粗糙有皺紋者胃氣虛弱。

肝臟與指甲相關。

  • 指甲厚而黃色,說明膽汁充足。
  • 指甲薄而紅色,說明膽汁不足。
  • 指甲堅硬而青色,說明膽氣過盛。
  • 指甲軟而紅色,說明膽氣虛弱。
  • 指甲直而白,沒有斑點,說明膽氣通暢。
  • 指甲黑而多紋路,說明膽汁瘀積。

腎應骨。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緩。皮急而無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結也。黃帝曰。厚薄美惡皆有形。願聞其所病。岐伯答曰。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藏則知所病矣。(起極宏敞結極涵蓄)

白話文:

起節詞義精湛。入後頭緒極繁。而馭之以整云垂海立氣象萬千。其篇法詞藻。均極可觀。如大將登壇千軍萬馬中。自有弱扇綸巾之度。

白話文:

開頭的文字簡潔有力。進入正文後,內容極其豐富繁複。但作者運用整齊的句式,如同大海中的立體山脈,氣勢磅礴,景象萬千。文章的結構和辭藻都極其出色。就像一位大將軍登上戰場,統領千軍萬馬,卻依然舉止從容,不慌不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