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內經評文》~

回本書目錄

1. 卷七

2. 陰陽系日月第四十一

黃帝曰。余聞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其合之於人。奈何。

岐伯曰。腰以上為天。腰以下為地。故天為陽。地為陰。故足之十二經脈。以應十二月。月生於水。故在下者為陰。手之十指。以應十日。日主火。故在上者為陽。

黃帝曰。合之於脈奈何。

岐伯曰。寅者正月之生陽也。主左足之少陽。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陽。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陽。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陽。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陽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陽明。此兩陽合於前。故曰陽明。申者七月之生陰也。主右足之少陰。醜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陰。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陰。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陰。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陰。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陰。此兩陰交盡。故曰厥陰。甲主左手之少陽。己主右手之少陽。乙主左手之太陽。戊主右手之太陽。丙主左手之陽明。丁主右手之陽明。此兩火併合。故為陽明。庚主右手之少陰。癸主左手之少陰。辛主右手之太陰。壬主左手之太陰。

故足之陽者。陰中之少陽也。足之陰者。陰中之太陰也。手之陽者。陽中之太陽也。手之陰者。陽中之少陰也。腰以上者為陽。腰以下者為陰。其於五臟也。心為陽中之太陽。肺為陽中之少陰。肝為陰中之少陽。脾為陰中之至陰。腎為陰中之太陰。

黃帝曰。以治奈何。

岐伯曰。正月二月三月。人氣在左。無刺左足之陽。四月五月六月。人氣在右。無刺右足之陽。七月八月九月。人氣在右。無刺右足之陰。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氣在左。無刺左足之陰。

黃帝曰。五行以東方甲乙木王春。春者蒼色。主肝。肝者足厥陰也。今乃以甲為左手之少陽。不合於數。何也。

岐伯曰。此天地之陰陽也。非四時五行之以次行也。且夫陰陽者。有名而無形。故數之可十。離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萬。此之謂也。

此篇之義。今無可考而筆自清利可喜。

白話文:

黃帝問道:我聽說天為陽,地為陰;太陽為陽,月亮為陰。這些對應到人身上,又是如何呢?

岐伯回答:腰部以上屬於天,腰部以下屬於地。所以天為陽,地為陰。腳上的十二條經脈,對應著一年的十二個月。月亮是由水產生的,所以位於下方的屬陰。手上的十個指頭,對應著十個天干。太陽主火,所以在上方的屬陽。

黃帝問道:這些對應到脈象上又是如何呢?

岐伯回答:寅月,也就是正月,是陽氣初生的時候,對應左腳的少陽經。未月,也就是六月,對應右腳的少陽經。卯月,也就是二月,對應左腳的太陽經。午月,也就是五月,對應右腳的太陽經。辰月,也就是三月,對應左腳的陽明經。巳月,也就是四月,對應右腳的陽明經。這兩組陽經都在身體前方會合,所以稱為陽明。申月,也就是七月,是陰氣初生的時候,對應右腳的少陰經。丑月,也就是十二月,對應左腳的少陰經。酉月,也就是八月,對應右腳的太陰經。子月,也就是十一月,對應左腳的太陰經。戌月,也就是九月,對應右腳的厥陰經。亥月,也就是十月,對應左腳的厥陰經。這兩組陰經相互交會至盡頭,所以稱為厥陰。甲對應左手的少陽經,己對應右手的少陽經。乙對應左手的太陽經,戊對應右手的太陽經。丙對應左手的陽明經,丁對應右手的陽明經。這兩組火氣聚合,所以稱為陽明。庚對應右手的少陰經,癸對應左手的少陰經。辛對應右手的太陰經,壬對應左手的太陰經。

所以腳部的陽經,是陰中少陽之氣;腳部的陰經,是陰中太陰之氣。手部的陽經,是陽中太陽之氣;手部的陰經,是陽中少陰之氣。腰部以上屬陽,腰部以下屬陰。對應到五臟,心為陽中太陽之氣,肺為陽中少陰之氣,肝為陰中少陽之氣,脾為陰中至陰之氣,腎為陰中太陰之氣。

黃帝問道:用這些來治療疾病又該如何呢?

岐伯回答:正月、二月、三月,人體的氣機在左邊,不要針刺左腳的陽經;四月、五月、六月,人體的氣機在右邊,不要針刺右腳的陽經;七月、八月、九月,人體的氣機在右邊,不要針刺右腳的陰經;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體的氣機在左邊,不要針刺左腳的陰經。

黃帝問道:五行理論認為東方甲乙木主春季,春季的顏色是青色,對應的臟腑是肝,肝對應足厥陰經。現在卻說甲對應左手的少陽經,這和五行的規律不符合,是為什麼呢?

岐伯回答:這是天地陰陽的運行規律,不是按照四季五行依次運行的。而且陰陽是只有名稱而沒有具體形狀的,所以可以數到十,分開來可以數到一百,散開來可以數到一千,推算起來可以數到一萬,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這一篇的內容,現在無法考證,但文字的流暢簡潔,實在令人喜愛。

3. 病傳第四十二

黃帝曰。余受九針於夫子。而私覽於諸方。或有導引行氣喬(喬即蹺字)摩灸熨刺𤋲飲藥之一者。(諸方之書各明其一法也)可獨守耶。將盡行之乎。 岐伯曰。諸方者。眾人之方也。非一人之所盡行也。 黃帝曰。此乃所謂守一勿失萬物畢者也。今余已聞陰陽之要。虛實之理。

傾移之過。可治之屬。願聞病之變化。淫傳絕敗。而不可治者。可得聞乎。 岐伯曰。要乎哉問道。昭乎其如日醒。窘乎其如夜瞑。能被而服之。神與俱成。畢將服之。神自得之。生神之理。可著於竹帛。不可傳於子孫。 黃帝曰。何謂日醒。 岐伯曰。明於陰陽。如惑之解。如醉之醒。

黃帝曰。何謂夜瞑。 岐伯曰。喑乎其無聲。漠乎其無形。是故折毛髮。理正氣。橫傾淫邪泮衍血脈傳溜大氣入臟。腹痛下淫可以致死不可以致生。 黃帝曰。大氣入臟奈何。 岐伯曰。病先發於心。一日而之肺。三日而之肝。五日而之脾。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病先發於肺。

三日而之肝。一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病先發於肝。三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三日而之腎。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病先發於脾。一日而之胃。二日而之腎。三日而之膂膀胱。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病先發於胃。五日而之腎。

三日而之膂膀胱。五日而上之心。二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昳。病先發於腎。三日而之膂膀胱。三日而上之心。三日而之小腸。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病先發於膀胱。五日而之腎。一日而之小腸。一日而之心。二日不已。死。冬雞鳴。夏下晡。諸病以次相傳如是者。

皆有死期。不可刺也。間一臟及二三四臟者。乃可刺。

布局運筆。緩急得宜。操縱有力。

白話文:

黃帝問道:「我從老師那裡學了九針的療法,也私下研究過其他各家醫術,發現有些醫術強調導引、行氣、按摩、艾灸、熱敷、針刺、砭石、藥酒等,甚至還有單純喝藥的療法。(各種醫書都各自說明一種方法)我能夠只專注於一種方法嗎?還是應該全部都嘗試呢?」

岐伯回答:「這些各家醫術是眾人的方法,不是一個人能夠全部都實踐的。」

黃帝說:「這就是所謂的『守住一個原則,就能通曉萬物』的道理啊!現在我已經明白了陰陽的要點、虛實的道理,以及病邪轉移的過程和可以治療的情況,我希望能夠了解疾病的變化,像是病邪的擴散、傳變、衰敗,以及無法治療的情形,可以告訴我嗎?」

岐伯說:「你的提問真是太重要了!你問的道理就像白天的太陽一樣明亮,又像黑夜一樣讓人感到困頓。如果能夠理解並實踐這些道理,精神就會與之合一,如果能夠徹底實踐,精神就能自然領悟。理解生命奧秘的道理,可以記錄在竹簡或絲帛上,但不能直接傳授給子孫。」

黃帝問:「什麼是像白天一樣明亮?」

岐伯回答:「明白了陰陽的道理,就像解開疑惑,又像從醉酒中醒來一樣。」

黃帝問:「什麼是像黑夜一樣讓人感到困頓?」

岐伯回答:「就像無聲一樣寂靜,又像無形一樣空虛。所以如果連細微的毛髮都斷了,那正氣就會紊亂,邪氣就會橫行擴散,使得血液運行不暢,大氣進入臟腑。如果腹痛導致邪氣下傳,就會導致死亡,而無法挽救。」

黃帝問:「大氣進入臟腑會怎麼樣?」

岐伯回答:「疾病如果先從心臟開始,一天就會傳到肺臟;三天傳到肝臟;五天傳到脾臟,如果三天內沒有好轉就會死亡,這種情況多半發生在冬天半夜或夏天正午。如果疾病先從肺臟開始,三天會傳到肝臟;一天傳到脾臟;五天傳到胃,如果十天內沒有好轉就會死亡,這種情況多半發生在冬天日落或夏天日出。如果疾病先從肝臟開始,三天會傳到脾臟;五天傳到胃;三天傳到腎臟,如果三天內沒有好轉就會死亡,這種情況多半發生在冬天日落或夏天吃早餐時。如果疾病先從脾臟開始,一天傳到胃;二天傳到腎臟;三天傳到背部和膀胱,如果十天內沒有好轉就會死亡,這種情況多半發生在冬天人定時或夏天吃晚餐時。如果疾病先從胃開始,五天會傳到腎臟;三天傳到背部和膀胱;五天傳到心臟,如果兩天內沒有好轉就會死亡,這種情況多半發生在冬天半夜或夏天中午偏西時。如果疾病先從腎臟開始,三天會傳到背部和膀胱;三天傳到心臟;三天傳到小腸,如果三天內沒有好轉就會死亡,這種情況多半發生在冬天清晨或夏天傍晚。如果疾病先從膀胱開始,五天會傳到腎臟;一天傳到小腸;一天傳到心臟,如果兩天內沒有好轉就會死亡,這種情況多半發生在冬天雞鳴時或夏天傍晚偏晚時。各種疾病像這樣依次傳變,都有一定的死亡期限,不能使用針刺治療。如果病邪只停留在一臟,或者傳變到兩三四個臟腑,那才可以針刺治療。」

總之,要了解病情變化,下針要緩急得當,運針要有力道。

4. 淫邪發夢第四十三

黃帝曰。願聞淫邪泮衍,奈何。岐伯曰。正邪從外襲內,而未有定舍,反淫於臟,不得定處,與營衛俱行,而與魂魄飛揚,使人臥不得安,而喜夢。氣淫於腑,則有餘於外,不足於內;氣淫於臟,則有餘於內,不足於外。黃帝曰。有餘不足有形乎。岐伯曰。陰氣盛則夢涉大水而恐懼。

陽氣盛則夢大火而燔𤋲;陰陽俱盛則夢相殺;上盛則夢飛;下盛則夢墮;甚飢則夢取;甚飽則夢予;肝氣盛則夢怒;肺氣盛則夢恐懼哭泣飛揚;心氣盛則夢善笑恐畏;脾氣盛則夢歌樂,身體重不舉;腎氣盛則夢腰脊兩解不屬。凡此十二盛者,至而瀉之,立已。厥氣客於心,則夢見邱山煙火。

客於肺,則夢飛揚,見金鐵之奇物;客於肝,則夢山林樹木;客於脾,則夢見邱陵大澤,壞屋風雨;客於腎,則夢臨淵,沒居水中;客於膀胱,則夢遊行;客於胃,則夢飲食;客於大腸,則夢田野;客於小腸,則夢聚邑沖衢;客於膽,則夢鬥訟自刳;客於陰器,則夢接內;客於項。

則夢斬首;客於脛,則夢行走而不能前,及居深地窌苑中;客於股肱,則夢禮節拜起;客於胞䐈,則夢溲便。凡此十五不足者,至而補之,立已也。

布局如時文之兩大比者,每比中又各有十二排十五排,所謂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營也。文勢如怒潮湧上,千夫辟易。

白話文:

黃帝問:想聽聽關於淫邪之氣蔓延的情況,是怎麼回事呢?

岐伯回答:正常的邪氣從外侵襲進入體內,但還沒有固定的停留位置,反而侵擾臟腑,無法安定下來,它會跟著營衛之氣一起運行,並使魂魄飄散,讓人睡不安穩,容易做夢。氣在腑中過盛,就會表現為體表有餘,體內不足;氣在臟中過盛,就會表現為體內有餘,體表不足。

黃帝問:這種有餘不足的情況,有具體的表現嗎?

岐伯回答:陰氣過盛就會夢見涉水而感到恐懼。陽氣過盛就會夢見大火焚燒。陰陽之氣同時過盛就會夢見互相殘殺。氣在上部過盛就會夢見飛行;氣在下部過盛就會夢見墜落。過於飢餓就會夢見索取食物;過於飽食就會夢見給予食物。肝氣過盛就會夢見憤怒;肺氣過盛就會夢見恐懼哭泣、飄浮不定;心氣過盛就會夢見愛笑、恐懼畏縮;脾氣過盛就會夢見唱歌跳舞、身體沉重難以抬起;腎氣過盛就會夢見腰椎和脊椎分離。以上這十二種過盛的情況,出現時應當瀉掉它,就能馬上好轉。

邪氣停留在心臟,就會夢見山丘、煙火;停留在肺臟,就會夢見飛揚,看到金屬等奇異之物;停留在肝臟,就會夢見山林樹木;停留在脾臟,就會夢見丘陵、大澤、房屋倒塌、刮風下雨;停留在腎臟,就會夢見身處深淵、淹沒在水中;停留在膀胱,就會夢見遊行;停留在胃,就會夢見飲食;停留在腸道,就會夢見田野;停留在小腸,就會夢見城鎮道路;停留在膽,就會夢見爭鬥訴訟、自己剖腹;停留在生殖器官,就會夢見性交;停留在脖頸,就會夢見被斬首;停留在脛骨,就會夢見行走卻無法前進,或是身處深邃的地窖中;停留在手臂,就會夢見行禮跪拜;停留在胞膜,就會夢見小便。以上這十五種不足的情況,出現時應當補益它,就能馬上好轉。

文章的布局就像時文的兩大類比,每一類比中又各有十二排和十五排,就像大陣包著小陣,大營包著小營。文章的氣勢像憤怒的潮水湧來,令人望而生畏。

5. 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第四十四

黃帝曰。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於燥濕寒暑風雨陰陽喜怒飲食居處。氣合而有形,得藏而有名。余知其然也。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何也。岐伯曰。四時之氣使然。黃帝曰。願聞四時之氣。岐伯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以一日分為四時。

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故旦慧。日中人氣長,長則勝邪,故安。夕則人氣始衰,邪氣始生,故加。夜半人氣入臟,邪氣獨居於身,故甚也。黃帝曰。其時有反者何也。岐伯曰。是不應四時之氣,臟獨主其病者。是必以臟氣之所不勝時者,

甚以其所勝時者,起也。黃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順天之時,而病可與期。順者為工,逆者為粗。黃帝曰。善。余聞刺有五變,以主五輸,願聞其數。岐伯曰。人有五臟,五臟有五變,五變有五輸,故五五二十五輸,以應五時。黃帝曰。願聞五變。岐伯曰。肝為牡臟,其色青,

其時春,其音角,其味酸,其日甲乙。心為牡臟,其色赤,其時夏,其日丙丁,其音徵,其味苦。脾為牝臟,其色黃,其時長夏,其日戊己,其音宮,其味甘。肺為牝臟,其色白,其音商,其時秋,其日庚辛,其味辛。腎為牝臟,其色黑,其時冬,其日壬癸,其音羽,其味鹹。

是為五變。黃帝曰。以主五輸奈何。岐伯曰。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滎。時主夏,夏刺輸。音主長夏,長夏刺經。味主秋,秋刺合。是謂五變,以主五輸。黃帝曰。諸原安合,以致六輸。岐伯曰。原獨不應五時,以經合之,以應其數。故六六三十六輸。黃帝曰。何謂藏主冬,

時主夏,音主長夏,味主秋,色主春。願聞其故。岐伯曰。病在藏者,取之井。病變於色者,取之滎。病時間時甚者,取之輸。病變於音者,取之經。經滿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於合。故命曰味主合。是謂五變也。

先將本題正面敘畢。即從時字折出藏字。以下藏時合發,窮原竟委。五花八門,有風檣陣馬之勢。

白話文:

順應氣機一日四時的變化

黃帝問:各種疾病的產生,必然是由於乾燥、潮濕、寒冷、暑熱、風、雨、陰、陽、喜、怒、飲食、居住環境等因素引起的。氣結合而形成有形的物質,臟器得到氣的滋養而有名稱。我理解這其中的道理。但是,許多疾病的狀況,為何常常在早上感覺好轉,白天比較安穩,傍晚加重,夜晚最嚴重呢?

岐伯回答:這是因為四時的氣機變化所導致的。

黃帝問:我想了解四時的氣機是怎樣的。

岐伯說:春天生長,夏天發展,秋天收穫,冬天收藏,這是氣的自然規律。人體也應該順應這種規律。如果把一天分為四個時段,那麼早上就相當於春天,中午相當於夏天,日落相當於秋天,半夜相當於冬天。早上人體的氣機開始生發,病邪之氣衰退,所以早上感覺好轉。中午人體的氣機旺盛,氣盛就能戰勝邪氣,所以白天比較安穩。傍晚人體的氣機開始衰退,邪氣開始滋生,所以病情加重。半夜人體的氣機潛藏於臟腑,邪氣獨自停留在體表,所以病情最嚴重。

黃帝問:如果病情出現與四時規律相反的情況,又是為什麼呢?

岐伯說:那是因為病邪沒有順應四時的氣機變化,而是臟腑本身出了問題。這必定是因為臟腑的氣機無法勝過當時的氣候,或者因為臟腑的氣機勝過當時的氣候而導致病情發生。

黃帝問:應該如何治療呢?

岐伯說:順應天時,疾病就可以預期好轉。順應規律的是高明的醫生,違背規律的是粗劣的醫生。

黃帝說:好。我聽說針刺治療有五種變化,對應五種腧穴,我想了解其中的道理。

岐伯說:人有五臟,五臟有五種變化,五種變化有五種腧穴,所以共有二十五個腧穴,對應五個時令。

黃帝問:我想了解五種變化是什麼?

岐伯說:肝屬於陽臟,它的顏色是青色,對應的時令是春天,對應的聲音是角,對應的味道是酸,對應的天干是甲乙。心屬於陽臟,它的顏色是紅色,對應的時令是夏天,對應的天干是丙丁,對應的聲音是徵,對應的味道是苦。脾屬於陰臟,它的顏色是黃色,對應的時令是長夏,對應的天干是戊己,對應的聲音是宮,對應的味道是甘。肺屬於陰臟,它的顏色是白色,對應的聲音是商,對應的時令是秋天,對應的天干是庚辛,對應的味道是辛。腎屬於陰臟,它的顏色是黑色,對應的時令是冬天,對應的天干是壬癸,對應的聲音是羽,對應的味道是鹹。這就是五種變化。

黃帝問:如何用五種變化對應五種腧穴呢?

岐伯說:臟器主導冬天,冬天刺井穴;顏色主導春天,春天刺滎穴;時令主導夏天,夏天刺輸穴;聲音主導長夏,長夏刺經穴;味道主導秋天,秋天刺合穴。這就是五種變化,對應五種腧穴。

黃帝問:井、滎、輸、經、合這五種腧穴都明白了,如何才能達到六種腧穴呢?

岐伯說:原穴獨自不對應五個時令,而是與經脈相合,以應對腧穴的數量。所以六種腧穴乘以六個時令,總共就有三十六個腧穴。

黃帝問:為什麼說臟器主導冬天,時令主導夏天,聲音主導長夏,味道主導秋天,顏色主導春天呢?我想知道其中的緣由。

岐伯說:病邪在臟腑,就取井穴治療;病邪表現在顏色上,就取滎穴治療;病情時好時壞,就取輸穴治療;病邪表現在聲音上,就取經穴治療。如果經脈氣血充盈,以及因為飲食不節制導致的疾病,就取合穴治療,因此稱為味道主導合穴。這就是五種變化的道理。

以上是本篇的主要內容。可以從“時”字推導出“藏”字,以下內容講述臟、時、合的相關內容,探究其根源和終極道理。變化多端,如狂風中的帆船和沙場上的戰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