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評文》~ 卷六 (2)
卷六 (2)
1. 平人絕谷第三十二
黃帝曰。願聞人之不食,七日而死,何也?
伯高曰。臣請言其故。胃大一尺五寸,徑五寸,長二尺六寸,橫屈,受水穀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滿上焦,泄氣出。其精微慓悍滑疾下焦,下溉諸腸。小腸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迴腸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廣腸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腸胃之長,凡五丈八尺四寸,受水穀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此腸胃所受水穀之數也。
平人則不然。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虛更滿。故氣得上下。五臟安定。血脈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穀之精氣也。
故腸胃之中,當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後,後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穀盡矣。故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水穀精氣津液皆盡故也。
先敘事,後發論。詞旨潔淨精微。
白話文:
黃帝問:我想知道,人不吃飯,七天就會死,是為什麼呢?
伯高回答:請讓我來說明原因。胃的大小是長度一尺五寸,直徑五寸,長度總共二尺六寸,橫向彎曲,可以容納水穀三斗五升。其中,穀物通常會留下二斗,水一斗五升,而後充滿上焦,排泄氣體出來。它的精微物質輕快迅速地往下流到下焦,灌溉各個腸道。小腸寬二寸半,直徑八分的少一半,長度三丈二尺,可以容納穀物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多一半。迴腸寬四寸,直徑一寸少一半,長度二丈一尺,可以容納穀物一斗,水七升半。大腸寬八寸,直徑二寸多一半,長度二尺八寸,可以容納穀物九升三合八分多一分。腸胃的總長度,總共是五丈八尺四寸,可以容納水穀九斗二升多一半。這就是腸胃可以容納水穀的容量。
一般人不是這樣,胃充滿時腸道就空虛,腸道充滿時胃就空虛,這樣交替地空虛和充滿,所以氣才能夠上下流通,五臟才能夠安定,血脈才能夠調和順暢,精神才能夠安居。所以,所謂的神,就是水穀的精氣。
所以,腸胃之中,應當保留穀物二斗,水一斗五升。所以一般人一天排便兩次,每次排出二升半,一天總共排出五升。七天下來,五七三十五升,這樣儲存的水穀就全部用盡了。所以一般人不吃飯不喝水,七天就會死,就是因為水穀精氣和津液都耗盡了。
(這段文字)先敘述事實,然後發表議論,文字的意義乾淨精確。
2. 海論第三十三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刺法於夫子,夫子之所言,不離於營衛血氣。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腑臟,外絡於肢節,夫子乃合之於四海乎? 岐伯答曰。人亦有四海,十二經水,經水者皆注於海。海有東西南北,命曰四海。 黃帝曰。以人應之,奈何? 岐伯曰。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氣海,有水穀之海。凡此四者,以應四海也。 黃帝曰。遠乎哉,夫子之合人於天地四海也。願聞應之奈何? 岐伯答曰。必先明知陰陽,表裡榮輸,所在四海定矣。 黃帝曰。定之奈何? 岐伯曰。胃者,水穀之海,其輸,上在氣街,下至三里。衝脈者,為十二經之海,其輸,上在於大杼,下出於巨虛之上下廉。
膻中者,為氣之海,其輸,上在於柱骨之上下,前在於人迎。腦為髓之海,其輸,上在於其蓋,下在風府。 黃帝曰。凡此四海者,何利何害?何生何敗? 岐伯曰。得順者生,得逆者敗;知調者利,不知調者害。 黃帝曰。四海之逆順奈何? 岐伯曰。氣海有餘者,氣滿,胸中悗息,面赤;氣海不足,則氣少不足以言。血海有餘,則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狹然不知其所病。水穀之海有餘,則腹滿;水穀之海不足,則飢不受穀食。髓海有餘,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痠,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
黃帝曰。余已聞逆順,調之奈何? 岐伯曰。審守其輸,而調其虛實,無犯其害;順者得復,逆者必敗。 黃帝曰。善。
布局整暇,運筆清挺。此與本神決氣皆敘內傷證也,而此篇摹繪尤妙。
白話文:
黃帝向岐伯請教說:「我聽您說過針刺的方法,您所說的都離不開營、衛、血、氣。十二經脈,內部連接著五臟六腑,外部連接著四肢關節,您將它們與四海聯繫起來是什麼意思呢?」
岐伯回答說:「人也有四海,十二經脈的氣血,都灌注到這些海。海有東、西、南、北,所以稱為四海。」
黃帝問:「把人的身體與之對應,又是如何呢?」
岐伯說:「人有髓海、血海、氣海和水穀之海。這四個海,用來對應四海。」
黃帝感嘆道:「您把人與天地四海聯繫起來,真是太深奧了!我希望知道如何具體對應?」
岐伯回答說:「必須先明白陰陽、表裡、營衛、氣血的運行,這樣就能確定四海的位置了。」
黃帝問:「要如何確定呢?」
岐伯說:「胃是水穀之海,它的氣血輸注點,上在氣街穴,下到足三里穴。衝脈是十二經脈之海,它的氣血輸注點,上在大杼穴,下到巨虛的上廉和下廉。膻中是氣之海,它的氣血輸注點,上在脊柱上下,前在人迎穴。腦是髓之海,它的氣血輸注點,上在頭頂,下在風府穴。」
黃帝問:「這四海,對人有什麼好處和壞處?會產生什麼好的結果和壞的結果?」
岐伯說:「順應四海的氣機就健康,違逆就生病;懂得調理就對身體有益,不懂調理就對身體有害。」
黃帝問:「四海的順逆表現是什麼呢?」
岐伯說:「氣海的氣過多,就會氣脹,胸悶,臉色發紅;氣海的氣不足,就會氣短,說話沒有力氣。血海的血過多,會常常感覺身體變大,但又說不出哪裡不舒服;血海的血不足,也常常感覺身體變小,但又說不出哪裡不舒服。水穀之海的氣過多,就會腹脹;水穀之海的氣不足,就會感到飢餓但不想吃東西。髓海的精髓過多,就會身體輕盈有力,但容易過度勞累;髓海的精髓不足,就會頭暈,耳鳴,腿酸,眼花,精神疲憊,只想躺著休息。」
黃帝說:「我已經了解了順逆的表現,那麼要如何調理呢?」
岐伯說:「仔細觀察氣血輸注點的狀況,調理虛弱或強盛,不要觸犯它們的禁忌。順應四海氣機的,身體就能恢復健康,違逆的,必定會導致疾病。」
黃帝說:「好。」
這段文字闡述的結構完整而閒適,筆觸清朗有力。這與《本神篇》和《決氣篇》都敘述了內傷病證,而這篇的描繪尤其精妙。
3. 五亂第三十四
黃帝曰。經脈十二者,別為五行,分為四時,何失而亂?何得而治?岐伯曰:五行有序,四時有分,相順則治,相逆則亂。黃帝曰:何謂相順?岐伯曰:經脈十二者,以應十二月,十二月者,分為四時,四時者,春秋冬夏,其氣各異,營衛相隨,陰陽已和,清濁不相干,如是則順之而治。
黃帝曰:何謂逆而亂?岐伯曰:清氣在陰,濁氣在陽,營氣循脈,衛氣逆行,清濁相干,亂於胸中,是謂大悗,故氣亂於心,則煩心密嘿,俯首靜伏;亂於肺,則俯仰喘喝,接手以呼;亂於腸胃,則為霍亂;亂於臂脛,則為四厥;亂於頭,則為厥逆,頭重眩僕。黃帝曰:五亂者,
刺之有道乎?岐伯曰:有道以來,有道以去,審知其道,是謂身寶。黃帝曰:善,願聞其道。岐伯曰:氣在於心者,取之手少陰心主之輸;氣在於肺者,取之手太陰滎,足少陰輸;氣在於腸胃者,取之足太陰陽明,不下者,取之三里;氣在於頭者,取之天柱大杼,不知,取足太陽滎輸。
氣在於臂足,取之先去血脈,後取其陽明少陽之滎輸。黃帝曰:補瀉奈何?岐伯曰:徐入徐出,謂之導氣;補瀉無形,謂之同精;是非有餘不足也,亂氣之相逆也。(疾而徐之為瀉,徐而疾之為補,此徐入徐出,無分補瀉,但導其逆氣,和其精氣,以其病非有餘不足,而起於一時之逆亂也。)黃帝曰:允平哉道,
明乎哉論,請著之玉版,命曰治亂也。
運筆布局與前篇同。通體一氣直下,而前後各頓四句,便有曲致。此等文須看煉句之清健,尤看著字之精確,有一字松泛,即全體為之懦而不振。
白話文:
黃帝問:人體的十二條經脈,按照五行分類,又對應四季,請問是什麼原因導致經脈紊亂?又該如何治療?岐伯回答:五行有其順序,四季各有分界,順應這個規律就能平安,違背就會產生紊亂。黃帝問:什麼是順應規律?岐伯說:十二經脈對應十二個月,十二個月又分為四季,春、夏、秋、冬四季的氣候各不相同,營氣和衛氣相互協調,陰陽調和,清氣和濁氣互不干擾,這樣就是順應規律,可以治療。
黃帝問:什麼是違背規律而導致紊亂?岐伯說:清氣在陰的位置,濁氣在陽的位置,營氣在經脈中運行,衛氣卻逆向而行,清濁之氣互相干擾,擾亂胸中氣機,這就叫做「大悗」。如果氣機擾亂在心,就會心煩意亂,沉默不語,低頭靜臥;如果氣機擾亂在肺,就會呼吸急促,仰身喘息,需要用手輔助呼吸;如果氣機擾亂在腸胃,就會發生霍亂;如果氣機擾亂在手臂和小腿,就會發生四肢厥冷;如果氣機擾亂在頭部,就會發生厥逆,頭部沉重、眩暈而跌倒。黃帝問:這五種紊亂現象,針刺治療有方法嗎?岐伯說:氣的運行有其來路,也有其去路,要仔細了解這些運行規律,這就是保護身體的關鍵。黃帝說:好,我想聽聽這些治療方法。岐伯說:氣機紊亂在心,就取手少陰心經的心主穴;氣機紊亂在肺,就取手太陰肺經的滎穴,以及足少陰腎經的輸穴;氣機紊亂在腸胃,就取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的穴位,如果效果不好,就取足三里穴;氣機紊亂在頭部,就取天柱穴和大杼穴,如果效果不好,就取足太陽膀胱經的滎穴和輸穴。氣機紊亂在手臂和腿腳,要先疏通血脈,然後取其陽明經和少陽經的滎穴和輸穴。黃帝問:如何進行補法和瀉法呢?岐伯說:針慢慢刺入,再慢慢拔出,這叫做引導氣機;補法和瀉法沒有固定的形式,其目的是調和精氣;這不是單純的陰陽虛實問題,而是氣機逆亂所造成的。 (快速進針慢慢出針為瀉法,慢慢進針快速出針為補法,這裡的慢慢進出是沒有區分補瀉的,只是引導其逆亂的氣機,調和其精氣,因為疾病不是陰陽虛實的問題,而是氣機一時的逆亂造成的。)黃帝說:你的理論真平正,真明白,請將這些理論刻在玉版上,命名為「治亂」。
運筆布局和前一篇相同。整體氣勢流暢貫通,前後各頓挫四句,便顯得曲折有致。這類文章要看句子的清健有力,更要看用字的精準,如果有一個字鬆散,就會導致整體軟弱無力。
4. 脹論第三十五
黃帝曰。脈之應於寸口,如何而脹。岐伯曰。其脈大堅以澀者,脹也。黃帝曰。何以知臟腑之脹也。岐伯曰。陰為臟,陽為腑。黃帝曰。夫氣之令人脹也在於血脈之中邪?臟腑之內乎。岐伯曰。三者皆存焉,然非脹之舍也。黃帝曰。願聞脹之舍。岐伯曰。夫脹者,皆在於臟腑之外。
排臟腑而郭胸脅脹,皮膚故命曰脹。黃帝曰。臟腑之在胸脅腹裹之內也,若匣匱之藏禁器也。各有次舍,異名而同處,一域之中,其氣各異,願聞其故。黃帝曰。未解其意,再問。岐伯曰。夫胸腹,臟腑之郭也。膻中者,心主之宮城也。胃者,太倉也。咽喉小腸者,傳送也。胃之五竅者,
閭里門戶也。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故五臟六腑者,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狀。營氣循脈,衛氣逆行,為脈脹。衛氣並脈循分,為膚脹。三里而瀉,近者一下,遠者三下,無問虛實,工在疾瀉。黃帝曰。願聞臟腑之脹形也。岐伯曰。夫心脹者,煩心短氣,臥不安。肺脹者,
虛滿而喘咳。肝脹者,脅下滿而痛,引少腹。脾脹者,善噦,四肢煩悗,體重,不能勝衣,臥不安。腎脹者,腹滿引背,央央然,腰髀痛。六腑脹,胃脹者,腹滿,胃脘痛,鼻聞焦臭,妨於食,大便難。大腸脹者,腸鳴而痛,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則飧泄不化。小腸脹者,少腹䐜脹,
引腰而痛。膀胱脹者,少腹滿而氣癃。三焦脹者,氣滿於皮膚中,輕輕然而不堅。膽脹者,脅下痛脹,口中苦,善太息。凡此諸脹者,其道在一,明知逆順,針數不失,瀉虛補實,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粗之所敗,謂之天命。補虛瀉實,神歸其室,久塞其空,謂之良工。
黃帝曰。脹者焉生,何因而有。岐伯曰。衛氣之在身也,常然並脈,循分肉行,有逆順陰陽相隨,乃得天和。五臟更始,四時循序,五穀乃化,然後厥氣在下,營衛留止,寒氣逆上,真邪相攻,兩氣相搏,乃合為脹也。黃帝曰。善。何以解惑。岐伯曰。合之於真,三合而得。帝曰。
善。夫子言無問虛實,工在疾瀉,近者一下,遠者三下,今有其三而不下者,其過焉在。岐伯對曰。此言陷於肉肓而中氣穴者也。不中氣穴,則氣內閉。針不陷肓,則氣不行上越。中肉,則衛氣相亂,陰陽相逐,其於脹也,當瀉不瀉,氣故不下。三而不下,必更其道,氣下乃止,
不下復始,可以萬全。烏有殆者乎。其於脹也,必審其胗,當瀉則瀉,當補則補,如鼓應桴,惡有不下者乎。(胗即診也,診即證也,即指五臟六腑之脹形也)
通篇俱以逆取勢,不獨起筆也。乍讀似雜亂無次,細尋皆銜接而下。其清在骨,其雄在神。
白話文:
黃帝問:脈搏在寸口處的反應,如果出現脹,是怎麼回事呢? 岐伯說:脈搏又大又硬,而且摸起來澀澀的,這就是脹。 黃帝問:如何知道是哪個臟腑脹起來了呢? 岐伯說:陰屬臟,陽屬腑。 黃帝問:使人脹的氣,是在血脈之中,還是在臟腑之內呢? 岐伯說:三方面都有,但都不是脹的根本所在。 黃帝問:那脹的根本所在是什麼呢? 岐伯說:脹,都在臟腑的外面。 它擴張臟腑,包圍胸脅,脹大皮膚,所以才叫做脹。
黃帝問:臟腑在胸脅腹腔內,就像箱子裡裝著貴重器物一樣。它們各有位置,名稱不同,但卻處在同一個區域,這個區域裡的氣各自不同,這是為什麼呢? 黃帝又說:我還不明白,請您再講一遍。 岐伯說:胸腹部是臟腑的外圍。膻中穴是心臟的主管區域,胃是糧倉,咽喉和小腸是運輸通道。胃的五個孔竅,就像是里弄門戶。廉泉和玉英穴,是津液的通道。所以五臟六腑各有界限,它們的病症也各有形狀。營氣沿著脈絡運行,衛氣逆向運行,就會形成脈脹。衛氣和脈搏並行,分佈在皮膚,就會形成膚脹。在足三里穴瀉針,近的扎一下,遠的扎三下,不論虛實,關鍵在於快速瀉針。
黃帝問:我想知道各臟腑脹起來的具體症狀是什麼樣的。 岐伯說:心脹的人,會心煩氣短,躺下也睡不安穩。肺脹的人,會感到虛弱脹滿,而且喘咳。肝脹的人,脅肋下方會脹滿疼痛,並牽引到小腹。脾脹的人,喜歡打嗝,四肢煩躁不安,身體沉重,穿衣服都感到不舒服,躺下也睡不安穩。腎脹的人,腹部脹滿,牽引到背部,感到空虛,腰部和大腿疼痛。六腑脹,胃脹的人,腹部脹滿,胃脘疼痛,鼻子聞到焦臭味,影響食慾,大便困難。大腸脹的人,腸鳴腹痛,如果冬天再次受寒,就會腹瀉消化不良。小腸脹的人,小腹脹滿,牽引腰部疼痛。膀胱脹的人,小腹脹滿,小便不通暢。三焦脹的人,氣脹在皮膚之中,輕飄飄的但不堅硬。膽脹的人,脅肋下方疼痛脹滿,口中發苦,喜歡嘆氣。凡是這些脹的病症,道理都是一樣的,明白了順逆,扎針的次數就不會錯,虛就瀉,實就補,使邪氣離開它的位置,讓正氣恢復正常,這就難以判斷了。治療粗糙導致失敗的,可以說是天命注定。能補虛瀉實,讓正氣恢復正常位置,長期消除病痛的,才是高明的醫生。
黃帝問:脹是怎麼產生的,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岐伯說:衛氣在身體裡,通常都是跟著脈搏,沿著肌肉紋理運行,有順行和逆行,陰陽之間相互協調,才能達到天地自然的和諧。五臟的更替,四時的運行,五穀的消化吸收,然後氣才能夠下沉,營衛之氣才能留下來。寒氣如果向上逆行,真氣和邪氣相互攻擊,兩種氣交戰,就會形成脹。 黃帝說:很好。那要如何解除這個疑惑呢? 岐伯說: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多次結合才能得出結論。 黃帝說:很好。您說不論虛實,關鍵在於快速瀉針,近的扎一下,遠的扎三下,但現在扎了三次也不見效果,這是什麼原因呢? 岐伯回答說:這是因為針扎到了肌肉深處的盲區,而沒有扎中穴位。如果沒有扎中穴位,氣就會閉塞在體內。如果針扎得不夠深,氣就不能上達。如果扎到了肌肉中,衛氣就會紊亂,陰陽之氣相互追逐,所以對於脹的病症,本該瀉卻沒有瀉,氣就不能下降。扎了三次不見效果,就必須改變方法,等到氣下降了才能停止,如果氣不下降就重新再來,這樣才能萬無一失,哪裡會有危險呢?對於脹的病症,一定要仔細診察,該瀉就瀉,該補就補,就像擊鼓和鼓槌的關係一樣,怎麼可能沒有效果呢?(這裡的診察,指的就是診斷脹的具體症狀)
這篇文章整體都採用逆向取勢的方法,不僅僅是開頭。乍一看似乎雜亂無章,但仔細尋找,都是銜接連貫的。它的精髓在於它的核心理念,它的氣勢在於它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