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內經評文》~ 卷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五 (2)

1. 熱病第二十三

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變。志不亂。病在分腠之間。巨針取之。益其不足。損其有餘。乃可復也。痱之為病也。身無痛者。四肢不收。智亂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則不能言。不可治也。病先起於陽。後入於陰者。先取其陽。後取其陰。浮而取之。熱病三日。而氣口靜。

白話文:

**偏枯:**身體一側無法使用而疼痛,言語沒有變化,神志也不混亂,病位在皮膚與肌肉之間,用巨針治療,補充不足的地方,減少有餘的地方,纔有可能恢復。

痱子: 沒有疼痛,四肢無法收縮,神志微亂但不明顯,語言可以略微表達,可以治癒。如果症狀嚴重到無法言語,就無法治癒。

陽入陰: 疾病先從陽經發作,後來進入陰經,先治療陽經,再治療陰經。疾病浮現於表,用針浮刺治療。

熱病: 持續三天,氣口(人中穴)平靜。

人迎躁者。取之諸陽五十九刺。以瀉其熱。而出其汗。實其陰。以補其不足者。身熱甚。陰陽皆靜者。勿刺也。其可刺者。急取之。不汗出則泄。所謂勿刺者。有死徵也。熱病七日八日。脈口動喘而短者。急刺之。汗且自出。淺刺手大指間。熱病七日八日。脈微小。病者溲血。

白話文:


當一個人出現人迎脈搏躁亂的症狀時,從陽經的五十九個刺穴中擇取穴位,用針刺放掉體內的熱氣,促使患者出汗,補益陰氣,補充身體的不足。

如果患者發熱嚴重,但脈搏和呼吸都平緩,不要針刺。凡是可以針刺的,要趕緊施針。如果不刺出汗水,那就瀉下大便。

所謂不要針刺的,就是已經出現死亡徵兆的。

熱病如果持續七到八天,脈搏浮動、呼吸短促,趕緊針刺,這樣可以促使患者出汗。針刺的深度要淺,在拇指和大拇指間。

熱病持續七到八天,脈搏微弱,患者小便中有血。

口中乾。一日半而死。脈代者。一日死。熱病已得汗出。而脈尚躁喘。且復熱。勿刺膚。喘甚者死。熱病七日八日。脈不躁。躁不散數後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未曾汗者。勿腠刺之。熱病先膚痛。窒鼻。充面。取之皮。以第一針五十九。苛軫鼻。索皮於肺。不得索之火。

白話文:

口乾舌燥。不到一天半就會死亡。

脈搏跳動緩慢虛弱。一天內會死亡。

熱病已經出汗,但脈搏仍然跳動得很快,喘氣急促,而且又開始發燒。不要刺破皮膚放血。喘得厲害的人會死亡。

熱病持續七、八天,脈搏不急促。如果急促脈搏不能平息下來,三天內會出汗。如果不出汗,四天後會死亡。從未出過汗的病人,不要刺破皮膚。

熱病初期皮膚疼痛。鼻子不通氣。臉色發紅。用針取皮膚。用第一根針在五十九個穴位上刺入。快速挑動鼻腔。從肺部找出皮膚。不要從火中找。

火者心也。熱病。先身澀。倚而熱。煩悗。干唇口嗌。取之皮。以第一針五十九。膚脹。口乾。寒(寒字疑誤衍然熱病實有時噤慄者此文簡意晦矣)汗出。索脈於心。不得索之水。水者腎也。熱病。嗌乾。多飲。善驚。臥不能起。取之膚肉。以第六針五十九。目眥青。索肉於脾。

白話文:

原文:

火者心也。熱病。先身澀。倚而熱。煩悗。幹脣口嗌。取之皮。以第一針五十九。膚脹。口乾。寒(疑誤衍)汗出。索脈於心。不得索之水。水者腎也。熱病。嗌乾。多飲。善驚。臥不能起。取之膚肉。以第六針五十九。目眥青。索肉於脾。


心屬火。在熱病中,會出現以下症狀:

  • 身體先感到僵硬
  • 倚靠著別人身體才覺得熱
  • 心煩氣躁
  • 嘴脣口舌乾燥
  • 取穴於皮部,用第一針刺五十九次。
  • 皮膚腫脹
  • 口乾
  • 感覺寒冷(這裡的「寒」疑為衍文,熱病中實際上有時會有怕冷的症狀,此處文字簡略晦澀)
  • 出汗
  • 尋找心臟的脈象,但找不到(因為水屬腎,心屬火,水克火,所以找不到水脈)

腎屬水。在熱病中,會出現以下症狀:

  • 口舌乾燥
  • 經常想喝水(因為腎臟虧虛,不能製約膀胱,導致尿多)
  • 容易受驚嚇
  • 臥牀不起
  • 取穴於皮肉之間,用第六針刺五十九次。
  • 眼白發青
  • 尋找脾臟的部位(因為脾臟屬土,土生火,所以找脾臟部位治療)

不得索之木。木者肝也。熱病。面青。腦痛。手足躁。取之筋間。以第四針。四逆。筋躄。目浸。索筋於肝。不得索之金。金者肺也。熱病數驚。瘛瘲而狂。取之脈。以第四針。急瀉有餘者。癲疾。毛髮去。索血於心。不得索之水。水者腎也。熱病。身重。骨痛。耳聾。而好瞑。

白話文:

不能從木中尋找針。木代表肝臟。有熱病、面色青紫、頭痛、手腳發熱,可以在筋脈間取針,使用第四針法。四肢逆冷、肢體麻痺、眼睛紅腫,這些都是屬於肝臟的症狀。

不能從金中尋找針。金代表肺臟。有熱病,時常驚恐,癲癇發作、狂躁,可以在脈絡中取針,使用第四針法。有便祕症狀時可以瀉下。癲癇發作,頭髮脫落,這些都是屬於心臟的症狀。

不能從水中尋找針。水代表腎臟。有熱病、四肢沉重、骨頭疼痛、耳朵失聰、喜歡閉目休息。

取之骨。以第四針。五十九刺。骨痛。不食。齧齒。耳青。索骨於腎。不得索之土。土者脾也。熱病。不知所痛。耳聾。不能自收。口乾。陽熱甚。陰頗有寒者。熱在髓。死不可治。熱病頭痛。顳顬目𤬓。脈痛。善衄。厥熱病也。取之以第三針。視有餘不足。寒熱。痔熱。病體重。

白話文:

原文:

取之骨。以第四針。五十九刺。骨痛。不食。齧齒。耳青。索骨於腎。不得索之土。土者脾也。熱病。不知所痛。耳聾。不能自收。口乾。陽熱甚。陰頗有寒者。熱在髓。死不可治。熱病頭痛。顳顬目𤬓。脈痛。善衄。厥熱病也。取之以第三針。視有餘不足。寒熱。痔熱。病體重。


刺取骨穴,用第四根針。五十九次針刺。骨頭疼痛、沒有食慾、磨牙、耳朵發青。檢查腎中是否缺骨氣,不能從脾中找到骨氣。這是因為脾屬土。發熱病時,不知道哪裡痛,耳朵失聰,不能自主控制動作,口乾。陽熱過於旺盛,陰氣有些偏寒。如果熱深入骨髓,則難以治癒。發熱病時頭痛,太陽穴、後腦勺、眼睛腫脹,脈搏疼痛,容易流鼻血。這是因為陽熱過盛。刺取骨穴,用第三根針。觀察是否有哪方面過多或不足。治療寒熱、痔瘡熱痛、身體沉重。

腸中熱。取之以第四針。於其腧及下諸指間。索氣於胃絡得氣也。熱病。挾臍急痛。胸脅滿。取之湧泉與陰陵泉。以第四針。針嗌裡。熱病。而汗且出。及脈順可汗者。取之魚際太淵大都太白。瀉之則熱去。補之則汗出。汗出太甚取內踝。上橫脈以止之。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

白話文:

腸子發熱:用第四針治療,在足三里穴及其下方的各個趾間尋找氣脈,找到胃經絡脈上的氣脈即可。

熱病:伴有肚臍附近的劇烈疼痛,胸脅滿悶:用第四針治療,扎湧泉穴和陰陵泉穴。扎入喉嚨內部。

熱病:既有汗出,脈象又順暢,可以出汗的:針刺魚際穴、太淵穴、大都穴和大白穴,瀉法可以退熱,補法可以發汗。汗出太多時,針刺腳踝內側的橫脈即可止汗。

熱病出汗後,脈象依然躁動旺盛:

此陰脈之極也。死其得汗而脈靜者生。熱病脈尚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陽脈之極也。死脈盛躁。得汗靜者生。熱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汗不出。大顴發赤。噦者死。二曰泄而腹滿甚者死。三曰目不明。熱不已者死。四曰老人嬰兒熱而腹滿者死。五曰汗不出。嘔。下血者死。六曰舌本爛。

白話文:

古文:

此陰脈之極也。死其得汗而脈靜者生。熱病脈尚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陽脈之極也。死脈盛躁。得汗靜者生。熱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汗不出。大顴發赤。噦者死。二曰泄而腹滿甚者死。三曰目不明。熱不已者死。四曰老人嬰兒熱而腹滿者死。五曰汗不出。嘔。下血者死。六曰舌本爛。


這是陰脈衰竭的極點。如果能發汗而脈象平穩的人,能活;熱病脈象仍然旺盛煩躁而不能發汗的人,這是陽脈衰竭的極點。如果脈象旺盛煩躁的人發汗後脈象平穩,能活。熱病有九種情況不宜刺血。一是不出汗,顴骨發紅,有虛熱證狀的人會死。二是腹瀉腹脹十分嚴重的人會死。三是眼睛昏迷,發熱持續不退的人會死。四是老人和嬰兒發熱腹脹的人會死。五是不出汗,嘔吐,便血的人會死。六是舌根潰爛的人。

熱不已者死。七曰咳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八曰髓熱者死。九曰熱而痙者死。腰折瘛瘲齒噤齘也。凡此九者不可刺也。所謂五十九刺者。兩手外內側各三。凡十二痏。五指間各一。凡八痏。足亦如是。頭入發一寸旁三分各三。凡六痏。更入發三寸邊各五。凡十痏。耳前後口下者各一。

白話文:

  1. 發熱持續不退,會導致死亡。

  2. 咳嗽七天後,仍然不能痊癒,伴有出汗,汗水不流到腳部的人會死亡。

  3. 太陽直射皮膚而致發熱,會導致死亡。

  4. 伴有寒戰發熱的人會死亡。

  5. 發熱而口渴的人會死亡。

  6. 腰折、瘛瘲、唖啞、齘鼻等疾病。

  7. 以上這九種疾病都不能針刺治療。

  8. 59 個針刺點:兩手外側和內側各三個,共 12 個點;五指之間各一個,共 8 個點;兩腳同兩手;頭部發際線內一寸旁開三分,各三個,共 6 個點;再進入發際線三寸,各五個,共 10 個點;耳部前後和口下方各一個。

凡六痏。(凡六痏三字移置項中一之上方合五十九之數且耳前後左右各二口兩角下各一正凡六痏也)項中一巔。上一。囟會一。髮際一。廉泉一。風池二。天柱二。氣滿。胸中喘息。取足太陰大趾之端。去爪甲如薤葉。寒則留之。熱則疾之。氣下乃止。心疝。𩈅痛。取足太陰厥陰。

白話文:

凡六個痏病:

  • 項中一:頂點
  • 上一:前額
  • 囟會一:囟門
  • 髮際一:髮際線
  • 廉泉一:兩眉頭之間
  • 風池二:耳後凹陷處,各兩個
  • 天柱二:後頸兩側的肌肉,各兩個

症狀:

  • 胸中喘息:取足太陰脾經和大趾端,用像薤葉一樣薄的指甲刀刮傷,出痧或出水為止。寒氣重時颳得慢,熱氣重時颳得快。
  • 心絞痛:取足太陰脾經和厥陰肝經的穴位。

盡刺去其血絡。喉痹。舌卷。口中乾。煩心。心痛。臂內廉痛。不可及頭。取手小指次指爪甲下。去端如韭葉。目中赤痛。從內眥始。取之陰蹺。風痙。身反折。先取足太陽及膕中及血絡。出血。中有寒。取三里。癃。取之陰蹺及三毛上及血絡。出血。男子如蠱。女子如阻。

白話文:

  1. 將患處刺穿,放出其中的血。喉嚨腫痛。舌頭捲起。口乾舌燥。心煩意亂。心痛。手臂內側疼痛。疼痛無法蔓延到頭部。取手上的小指和食指的指甲下。削下如柳葉大小的指尖。

  2. 眼睛紅痛。從內眼角開始。取陰蹺穴。

  3. 風寒引起的身體抽筋。身體反折。先取足太陽穴和膕中穴,以及相應的血絡。放出血液。體內有寒氣。取三里穴。

  4. 小便不利。取陰蹺穴和三毛穴上方,以及相應的血絡。放出血液。男性出現如被蟲子咬了一般的情形。女性出現如氣血阻滯一般的情形。

(甲乙作阻脈經令人嗜甘如阻婦狀阻即懷娠之稱謂其經阻不行也作怚誤考字書無怚字。按此濕熱內壅之病也)身體腰脊如解。不欲飲食。先取湧泉。見血。視跗上盛者。盡見血也。

白話文:

甲乙所述阻塞經脈的病症,會讓人特別喜歡吃甜食,就像懷孕的婦人一樣(「阻」是懷孕的別稱,阻塞的意思是經脈不通)。這是一個書寫錯誤,字典中沒有「怚」字。根據記載,這種病症是由於體內濕熱壅滯所致。

症狀: 身體腰背像散架一樣。沒有食慾。首先檢查湧泉穴。如果湧泉穴出血。再觀察腳背上隆起的部位。直到出血為止。

此篇前後文意不續。當有錯簡。

2. 厥病第二十四

厥頭痛。面若腫。起而煩心。取之足陽明太陰。厥頭痛頭脈痛。心悲。善泣。視頭動脈及盛者。刺盡去血。後調足厥陰。厥頭痛。貞貞頭重而痛。瀉頭上五行。行五。先取手少陰。後取足少陰。厥頭痛。意善忘。按之不得。取頭面左右動脈。後取足太陰。厥頭痛。項先痛。腰脊為應。

白話文:

厥頭痛:

  • 頭痛如被擊打。
  • 臉部腫脹。
  • 起身後心煩意亂。
  • 治療:取足陽明和太陰經脈。

厥頭痛伴頭脈痛:

  • 頭痛伴隨脈搏跳動疼痛。
  • 心情悲傷,容易哭泣。
  • 檢查頭部動脈及頸部動脈,如果有明顯搏動或脹滿。
  • 刺破血管放血,然後調理足厥陰經脈。

厥頭痛伴頭重:

  • 頭痛沉重,伴有頭重感。
  • 治療:瀉出頭部五行經絡的氣血。
  • 先取手少陰經脈,後取足少陰經脈。

厥頭痛伴健忘:

  • 頭痛伴隨健忘。
  • 按壓頭部無法找到壓痛點。
  • 治療:取頭面左右動脈,後取足太陰經脈。

厥頭痛伴項部先痛:

  • 開始時項部疼痛,之後腰部和脊柱疼痛與之相應。

先取天柱。後取足太陽。厥頭痛。頭痛甚。耳前後脈湧。有熱。瀉出其血。後取足少陽。真頭痛。頭痛甚。腦盡痛。手足寒至節。死不治。頭痛不可取於腧者。有所擊墮。惡血在於內。若肉傷。痛未已。可則刺。不可遠取也。頭痛不可刺者。大痹為惡。日作者。可令少愈。不可已。

白話文:

取穴原則:

  • **天柱穴:**優先取用天柱穴。
  • **足太陽膀胱經:**其次取用足太陽膀胱經上的穴位。

取穴適應症:

  • **頭疼:**頭痛劇烈。
  • **耳前後脈搏跳動:**同時伴有發熱症狀。

血刺療法:

  • 可瀉出頭部淤血緩解頭痛。

足少陽膽經取穴:

  • **真頭痛:**頭痛劇烈。
  • **腦部疼痛:**頭痛範圍廣泛,波及整個腦部。
  • **手足冰冷:**四肢冰涼至關節。

取穴禁忌:

  • 如果頭疼是由外傷或淤血內停所致,不可取用腧穴。
  • 如果是肉體傷痛持續不癒,可以針刺療法。但不可遠距離取穴。

不可針刺的頭疼:

  • 由於嚴重痹症引起。
  • 每日持續發作的頭痛。
  • 只能稍有緩解,不能完全根治。

頭半寒痛。先取手少陽陽明。後取足少陽陽明。厥心痛。與背相控。善瘛。如從後觸其心。傴僂者。腎心痛也。先取京骨崑崙。髮針。不已。取然谷。厥心痛。腹脹。胸滿。心尤痛甚。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厥心痛。痛如以錐針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取之然谷太谿。

白話文:

頭痛半邊寒痛

  • 先按壓手少陽三焦經和陽明大腸經。
  • 後按足少陽膽經和陽明胃經。

胸口疼痛,感覺與後背相對應,容易昏厥

  • 像是從後方觸碰到了心臟。

駝背

  • 腎臟和心臟疼痛。
  • 先按壓京骨穴(在腳小趾外側)和崑崙穴(在腳外側)。
  • 如果不奏效,再按壓然谷穴(在腳內踝後方)。

胸口疼痛,腹脹,胸悶,心痛劇烈

  • 胃和心臟疼痛。
  • 按壓大都穴(在腳大拇指內側)和太白穴(在腳大拇指間)。

胸口疼痛,疼痛如同被針刺

  • 心臟疼痛劇烈。
  • 脾臟和心臟疼痛。
  • 按壓然谷穴和太谿穴(在腳內踝後方)。

厥心痛色蒼蒼如死狀。終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取之行間太衝。厥心痛。臥若徒居。心痛間。動作痛益甚。(言但可臥或無事自坐也若痛時動作其痛益甚矣)色不變。肺心痛也。取之魚際太淵。真心痛。手足清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心痛不可刺者。中有盛聚。

白話文:

心痛時面色蒼白,像將死之人。整天都不能深呼吸。這是肝心痛。取穴位在腳背上的太衝穴。

心痛時,躺著感覺就像孤單一人。疼痛時動作會加劇。(意思是,只能躺著或安靜地坐著,如果疼痛時還動作的話,疼痛會更嚴重。)

面色不變。這是肺心痛。取穴位在手掌上的魚際穴和太淵穴。

真正的心痛。手腳冰冷至關節。心痛嚴重。早上發作,晚上死亡。晚上發作,早上死亡。

心痛時不能針灸的,是因為心臟有瘀血。

不可取於腧。腸中有蟲瘕及蛟蛕。皆不可取以小針。心腸痛憹。作痛。(當是心腹懊憹作痛)腫聚往來。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熱。喜渴。涎出者。是蛟蛕也。以手聚按而堅持之。無令得移。以大針刺之。久持之。蟲不動。乃出針也。恲腹憹痛。形中上者。(謂滿腹憹痛必正刺其腫聚往來之形上也)耳聾無聞。

白話文:

不可取於腧穴。腸中有蟲團和蛟蛕,都不可用小針穿刺。心腹疼痛煩躁。劇烈疼痛。(應該是心腹懊惱作痛)腫塊移動,上下遊走。疼痛有間歇。腹熱。口渴。涎水流出。這是蛟蛕引起的。用手按住腫塊,堅持不動。用大針刺入,持續按壓。蟲子不動後,再拔出針。腹中絞痛。疼痛在形體的上部。(表示腹滿絞痛必須在腫塊移動的形體上方正刺)耳聾沒有聽力。

取耳中。耳鳴。取耳前動脈。耳痛不可刺者。耳中有膿。若有干耵聹。耳無聞也。耳聾。取手小指次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先取手。後取足。耳鳴。取手中指爪甲上。左取右。右取左。先取手。後取足。足髀不可舉。側而取之。在樞閤中。以員利針。大針不可刺。病注下血。取曲泉。

白話文:

耳鳴

  • 取耳中的穴位。

耳痛,無法針刺的

  • 耳中感覺阻塞。
  • 耳朵聽不到聲音。

耳聾

  • 取左手小指和無名指交接處的指甲上。
  • 先取手,後取腳。

耳鳴

  • 取拇指指甲上。
  • 左耳取右手,右耳取左手。
  • 先取手,後取腳。

腳麻痺

  • 側著身取。
  • 在腳踝內側的穴位。
  • 使用圓錐針。
  • 大針不可刺,以免出血。

血崩

  • 取曲泉穴。

風痹淫濼。病不可已者。足如履冰。時如入涿中。股脛淫濼。煩心。頭痛。時嘔。時悗眩。已汗出。久則目眩。悲以喜恐。短氣。不出三年。死也。(淫濼洗洗然痠疼而無力也)

白話文:

風寒之邪侵入體內,導致肢體關節酸軟疼痛,病情無法自愈。腳部疼痛就像走在冰上,有時又像掉進了泥沼中。大腿和小腿痠軟無力,心神不安,頭部疼痛。時常想要乾噍,偶爾還會頭昏眼花。出汗後,症狀會稍有緩解。時間久了,會出現眼睛昏花,悲傷、喜悅、恐慌等情緒反應。氣息短促,不出三年時間,就會死亡。(酸軟無力是指關節肌肉痠痛且無力)

以頭痛心痛為主。耳痛各病附之氣焰。不及前篇。而亦有風檣陣馬之勢。敘事文能見氣勢。即馬班亦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