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內經評文》~ 卷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

1. 五邪第二十

邪在肺。則病皮膚痛。寒熱。上氣。喘汗出。咳動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三節五臟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邪在肝。則兩脅中痛。寒中。惡血在內行。善掣節。時腳腫。取之行間以引脅下。補三里以溫胃中。取血脈以散惡血。取耳間青脈以去其掣。

白話文:

病邪在肺部

徵狀:皮膚疼痛、發熱發冷、呼吸困難、出汗、咳嗽時牽動肩背。

治療:取穴應在胸中央外面的腧穴,以及背部第三節到第五節五臟旁邊的穴位。用手指快速按壓,感到有酸脹感時再扎針。取穴應在缺盆穴內,用針刺穿。

病邪在肝部

徵狀:兩側脅部疼痛、畏冷、體內有惡血運行、容易抽搐、有時腳腫。

治療:取穴應在行走時出汗的地方,用針刺入脅部下方。補三里穴以溫暖胃部。取穴應在血脈附近,用針分散惡血。取耳間青脈附近穴位,用針刺入以解除抽搐。

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則熱中善飢。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寒中腸鳴腹痛。陰陽俱有餘。若俱不足。則有寒有熱。皆調於三里。邪在腎。則病骨痛。陰痹。陰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脹。腰痛。大便難。肩背頸項痛。時眩。取之湧泉崑崙。視有血者。

白話文:

病邪位於脾胃,就會引起肌肉疼痛。陽氣過剩,陰氣不足,就會熱在體內,容易飢餓。陽氣不足,陰氣過剩,就會寒在體內,腸鳴腹痛。陰陽都過剩,或者都不足,就會既有寒又有熱症狀。這些都應通過調理三里穴位來治療。病邪位於腎臟,就會引起骨頭疼痛,陰證導致的麻痺。這種麻痺症狀,按壓也探查不到。還會出現腹脹,腰痛,大便困難,肩背頸項疼痛,時常眩暈。應取湧泉穴、崑崙穴進行治療,觀察是否有出血的情況。

盡取之。邪在心。則病心痛。喜悲。時眩僕。視有餘不足而調之其輸也。(以一也字結束五項)

五項直起直結。經文常格。妙在每項中間皆有曲筆。遂覺行間字字皆有生氣。

2. 寒熱病第二十一

皮寒熱者。不可附席。毛髮焦。鼻槁。臘不得汗。(臘皮膚乾燥也)取三陽之絡。以補手太陰。肌寒熱者。肌痛。毛髮焦。而唇槁。臘不得汗。取三陽於下以去其血者。補足太陰以出其汗。骨寒熱者。病無所安。汗注不休。齒未槁。取其少陰於陰股之絡。齒已槁。死不治。骨厥亦然痹骨。

白話文:

皮膚寒冷發熱的人:

  • 不要使用席子保暖。
  • 毛髮焦枯。
  • 鼻子乾燥。
  • 皮膚乾燥,不出汗。
  • 用三陽經絡的氣血,來補充手太陰經脈。

肌肉寒冷發熱的人:

  • 肌肉疼痛。
  • 毛髮焦枯,嘴脣乾燥。
  • 皮膚乾燥,不出汗。
  • 用下半身的三陽經脈,來排除過多的氣血。
  • 用手太陰經脈,來促進出汗。

骨頭寒冷發熱的人:

  • 病情嚴重,找不到舒適的位置。
  • 汗水不斷流出。
  • 牙齒未乾燥。
  • 用陰股之絡,來取少陰經脈的氣血。
  • 牙齒已乾燥,預示著死亡,無法治癒。
  • 骨厥(骨頭寒冷)也是如此,表示骨頭麻痺。

舉節不用而痛。汗注。煩心。取三陰之經補之。身有所傷。血出多及中風寒。若有所墮墜。四肢懈惰不收。名曰體惰。取其小腹臍下三結交。三結交者。陽明太陰也。臍下三寸。關元也。厥痹者。厥氣上及腹。取陰陽之絡。視主病者。瀉陽補陰也。頸側之動脈人迎。人迎。足陽明也。

白話文:

節脈不使用而疼痛,伴有盜汗,煩躁不安。

治療方法: 採補三陰經絡(太陰、少陰、厥陰)。

身體受傷,出血過多或中風寒。

如果從高處摔落,四肢無力,無法支配。

名稱: 體惰。

治療方法: 採補小腹臍下三結交穴(陽明經和太陰經交會處)。臍下三寸處為關元穴(任脈)。

厥氣上擾,影響到腹部。

治療方法: 採補陰陽經絡交會處穴位。根據主病表現,瀉陽補陰。

頸部兩側跳動的動脈為人迎穴。人迎穴屬足陽明經絡。

在嬰筋之前。嬰筋之後。手陽明也。名曰扶突。次脈。足少陽脈也。名曰天牖。次脈。足太陽也。名曰天柱。腋下動脈。臂太陰也。名曰天府。陽迎(迎當作逆)頭痛。胸滿不得息。取之人迎。暴喑。氣鞕。取扶突與舌本。出血。暴聾。氣蒙。耳目不明。取天牖。暴攣。癇眩。

白話文:

在「嬰筋穴」之前:

  • 手陽明脈
  • 名稱:扶突穴

在「嬰筋穴」之後:

  • 足少陽脈
  • 名稱:天牖穴

再延伸:

  • 足太陽脈
  • 名稱:天柱穴

腋下動脈:

  • 臂太陰脈
  • 名稱:天府穴

陽逆(誤植為「陽迎」)頭痛,胸滿氣喘:

  • 取穴:人迎穴

暴喑,氣息不通:

  • 取穴:扶突穴和舌本

出血,暴聾,耳鳴耳鳴,視力模糊:

  • 取穴:天牖穴

暴發抽搐,眩暈:

  • 取穴:天柱穴

足不任身。取天柱。𩈅癉。內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此為天牖五部。(以上從寒熱搭到骨厥即接敘骨痹體惰厥痹之證治各不相顧之中自有草蛇灰線之妙其筆致之順逆向背亦無情而有情也以下諸篇皆當以此意讀之看似平鋪直敘其中自具開合斷續之體)臂陽明有入頄遍齒者。名曰大迎。

白話文:

腿腳無力行走。取天柱穴。感到頭部空洞。內部反抗。肝肺相爭。鼻口出血。取天府穴。這是天柱、天府及其他五穴。

(以上從寒熱接著骨肉枯瘦,再接著骨刺麻木、體弱麻木,這些證狀的治療方法各有不同,暗中自有連貫的妙處。其中筆法上的順逆正反,看似無情,實有深意。以下各篇都應當體會其中含義,平淡地描述之中,自然具備開合、連續和間斷的結構。)

臂膀外側的陽明經,有進入頭部、遍佈牙牀的經絡。名叫大迎穴。

下齒齲。取之臂。惡寒。補之。不惡寒。瀉之。足太陽有入頄遍齒者。名曰角孫。上齒齲。取之在鼻與頄前。方病之時。其脈盛。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一曰取之出鼻外。足陽明有挾鼻入於面者。名曰懸顱。屬口。對入。系目本。視有過者取之。損有餘。益不足。反者益甚。

白話文:

下牙蛀牙

處理方法:取穴於手臂。

症狀:怕冷。

治療原則:補之。

無怕冷症狀:瀉之。

足太陽經有從頄(脖子後)循行遍佈各牙齒的分支,稱為「角孫」。

上牙蛀牙

處理方法:取穴於鼻子和頄前方。

症狀:蛀牙疼痛時,脈象強盛。

治療原則:脈盛則瀉之,脈虛則補之。

另一種取穴方法:從鼻外取穴。

足陽明經有從鼻孔挾面部進入的分支,稱為「懸顱」。

連接口脣,對稱進入,系於眼睛的本源經絡。

有視力過度者,取穴於此經絡。

損益有餘不足,反者則症狀加劇。

足太陽有通項入於腦者。正屬目本。名曰眼系。頭目苦痛。取之在項中兩筋間。入腦。乃別陰蹺陽蹺。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於目銳眥。陽氣盛則瞋目。陰氣盛則瞑目。(以上敘陽明太陽二經齒痛目痛之證治而末條又帶敘二蹺偏勝有關於目之事是板中有活也)熱厥。取足太陰少陽。

白話文:

足太陽膀胱經有條支脈通入腦部,直達眼睛的根源。這條支脈稱為「眼系」。如果頭部和眼睛疼痛,可以在脖子後面的兩條筋之間的部位取穴治療。這條支脈進入腦部後,便分支出陰蹺陽蹺兩條經絡。陰陽兩條經絡相互交會,陽氣進入陰氣,陰氣湧出陽氣。這兩條經絡交會於眼眶外側的銳利部位。陽氣旺盛則眼睛睜得大,陰氣旺盛則眼睛閉得緊。(以上說明陽明胃經和太陽膀胱經治療牙痛和眼痛的方法,而最後一條又提到陰蹺陽蹺兩條經絡偏盛和眼睛相關的情況,顯示文章中包含了與主旨不直接相關的內容。)熱厥,則取足太陰脾經和少陽膽經進行治療。

皆留之。寒厥。取足陽明少陰於足。皆留之。舌縱涎下。煩悗。取足少陰。振寒洒洒。鼓頷。不得汗出。腹脹。煩悗。取手太陰。刺虛者刺其去也。刺實者刺其來也。春取絡脈。夏取分腠。秋取氣口。冬取經輸。凡此四時。各以其時為齊絡脈治皮膚。分腠治肌肉氣口。治筋脈經輸。

白話文:

所有狀況皆保留。外寒、手指腳趾冰冷。在足部陽明經和少陰經進行治療,保留所有病症。舌頭伸長,口水直流。心煩意亂。在足部少陰經進行治療。戰慄不止,頸部鼓動,無法出汗。腹部脹滿,心煩意亂。在手部太陰經進行治療。治療虛證時,刺入疾病消失的地方;治療實證時,刺入疾病出現的地方。春天治療絡脈。夏天治療分腠。秋天治療氣口。冬天治療經輸。以上四個時段,根據其不同季節而選擇相應的治療部位:治療皮膚疾患選擇絡脈,治療肌肉疾患選擇分腠,治療筋脈疾患選擇氣口,治療經脈疾患選擇經輸。

治骨髓五臟。(以上敘熱厥寒厥證治也收句整肅與上節同)身有五部。伏兔一。腓二。腓者腨也。背三。五臟之腧四。項五。此五部有癰疽者死。病始手臂者。先取手陽明太陰而汗出。病始頭首者。先取項太陽而汗出。病始足脛者。先取足陽明而汗出。臂太陰。可汗出。足陽明。

白話文:

治療骨頭麻痺和五臟疾病(以上是治療熱、寒、熱、寒、麻痺等疾病的方法,句子結構與上一節相同)

身體有五個部位:伏兔(胸部)、臍(胸部)、臀部(腰部)、背部(背部)、項部(頸部)。這五個部位如果出現麻痺,就會導致死亡。

疾病從手臂開始的,首先取手陽明經和手太陰經來發汗治療。

疾病從頭部開始的,首先取項部和太陽經來發汗治療。

疾病從腳部開始的,首先取足陽明經來發汗治療。

手太陰經可以發汗治療。足陽明經也可以發汗治療。

可汗出。故取陰而汗出甚者止之於陽。取陽而汗出甚者止之於陰。凡刺之。害中而不去。則精泄不中而去。則致氣精泄。則病甚。而恇致氣。則生為癰疽也。(以上敘癰疽之證治筆力爽健非常曰汗出者所謂汗之則瘡已是治瘡疽之例也其論陰陽止汗之義尤精以藥則桂枝湯生脈散之辨也)

白話文:

可汗(大汗淋漓)出現。需要從陰的角度處理,如果汗出過多,則用陽性之法止汗。需要從陽的角度處理,如果汗出過多,則用陰性之法止汗。凡是針刺治療,如果傷及中樞(要害部位),則精氣虛弱;如果沒有傷及要害部位,則會導致元氣虛弱、精氣耗散,病情加重。如果同時損傷元氣,則會產生昏迷的狀態。

自此以下四篇及雜病篇皆敘事文體。須玩其整散斷續。錯綜變化之妙各項毫不相顧。而自然不形支節。其故由於筆勢順逆向背。相承相激。行間勃有生氣也。

白話文:

從這裡開始的四篇文章和「雜病篇」都是以敘事風格寫的。需要理解它們整體、離散、斷續、交錯、變化的精妙之處。各個方面毫不拘泥,卻自然地不顯得支離破碎。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筆勢的順逆、相承、相激,行間洋溢著生氣。

3. 癲狂第二十二

目眥外決於面者為銳眥。在內近鼻者為內眥。上為外眥。下為內眥。(經中凡敘癲狂皆關於目故特提唱之第嫌篇中少連綴少發明耳)癲疾始生。先不樂。頭重痛。視舉。目赤甚作極。已而煩心。候之於顏。取手太陽陽明太陰。血變而止。(作極蓋言身之躁動不安非有所作為而令疲極也)癲疾始作。

白話文:

眼睛外凸超過面部叫銳眥。靠內側接近鼻子的叫內眥。上面的是外眥,下面的是內眥。(經書中凡是描述癲狂症的都和眼睛有關,所以特別提出來講,但嫌篇章中過於簡略,未作更多說明)癲狂症剛發作時,一開始精神不振,頭重痛。眼睛向上看,目光發紅非常嚴重。之後心煩意亂。從面部觀察,取手太陽經、陽明經、太陰經的穴位。血氣變動而停止。(「非常嚴重」是指身體躁動不安,並非因做了什麼特別的事而疲倦)癲狂症開始發作時。

而引口。啼呼喘悸者。候之手陽明太陽。左強者攻其右。右強者攻其左。血變而止。癲疾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候之足太陽陽明太陰手太陰。血變而止。治癲疾者。常與之居。察其所當取之處。病至。視之。有過者。瀉之。置其血於瓠壺之中。至其發時。血獨動矣。不動。

白話文:

  • 牙關緊閉、啼哭喘息、心悸者,檢查陽明太陽手經。左邊強盛則攻治右邊,右邊強盛則攻治左邊。出血後就會停止。癲癇發作之初,會先手足反張僵直,然後背部疼痛。檢查太陽、陽明、太陰足經和太陰手經。出血後就會停止。
  • 治療癲癇的人,經常與病人同住,觀察病症在哪個部位發作。病症發作時,看準發病部位。如果發病過度,就瀉出部位的血放在瓠壺中。等到癲癇發作的時候,血就會自行流動。如果血不動,

灸窮骨二十壯。窮骨者骶骨也。骨癲疾者。顑齒諸腧分肉皆滿。而骨居。汗出。煩悗。嘔多沃沫。氣下泄。不治。筋癲疾者。身倦攣急。大刺項大經之大杼脈。嘔多沃沫。氣下泄。不治。脈癲疾者。暴僕。四肢之脈。皆脹而縱。脈滿。盡刺之。出血。不滿。灸之。挾項太陽。

白話文:

在骶骨(尾椎骨)上灸20壯。骶骨就是尾骨。

骨癲疾:

  • 牙齒歪斜不齊。
  • 諸穴位周圍的肌肉都很厚,而骨頭暴露在外。
  • 出汗。
  • 心煩意亂。
  • 嘔吐大量的泡沫狀物。
  • 氣從下方排出。
  • 不治療會導致死亡。

筋癲疾:

  • 身體疲倦,肌肉抽筋痙攣。
  • 大刺項大經的「大杼」穴。
  • 嘔吐大量的泡沫狀物。
  • 氣從下方排出。
  • 不治療會導致死亡。

脈癲疾:

  • 突然昏倒。
  • 四肢的脈絡都腫脹並鬆弛。
  • 脈象充實。
  • 全部刺破脈絡放血。
  • 如果放血後脈象仍然充實。
  • 灸耳後太陽穴附近的穴位。

灸帶脈於腰。相去三寸。諸分肉本輸。嘔多沃沫。氣下泄。不治。癲疾者疾發如狂者。死不治。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憂飢。治之取手太陰陽明。血變而止。及取足太陰陽明。狂始發少臥。不飢自高賢也。自辯智也。自尊貴也。善罵詈。日夜不休。治之。取手陽明太陽太陰舌下少陰。

白話文:

在腰部施灸「帶脈」穴位,兩側穴位相距三寸。這個穴位是諸多經絡筋肉的根本輸注點。如果嘔吐頻繁、痰液多,或者氣往下洩,無法治療。癲癇患者如果發作頻繁,會像發狂一樣,這種情況無法治療。發狂的初期症狀是會先感到悲傷。喜歡忘掉痛苦,生氣時容易受驚,這種情況是由於憂慮飢餓而造成的。治療方法是取「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讓血液循環暢通,症狀就會停止。如果狂發症狀剛剛發作,患者睡眠很少,不覺得飢餓,反而表現得高傲自尊,辯解自己很有智慧,自認尊貴,還會不斷辱罵。這種情況的治療方法是取「手陽明大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太陰脾經」、「舌下」和「足少陰腎經」的穴位。

視之。盛者。皆取之。不盛。釋之也。狂言驚善笑。好歌樂妄行不休者得之。大恐治之。取手陽明太陽太陰。狂目妄見耳妄聞善呼者。少氣之所生也。治之取手太陽太陰陽明足太陰頭兩顑。狂者。多食善見鬼神。善笑。而不發於外者。得之有所大喜。治之。取足太陰太陽陽明。

白話文:

檢查病人的精神狀態。精神亢奮旺盛的,就要進行治療。精神不亢奮的,可以暫且不用治療。胡言亂語、行為怪異、喜歡唱歌跳舞、不停亂走的人,得的是狂症。治療時,取手陽明、太陽、太陰三經的穴位。狂言亂語、妄見、幻聽,喜歡大喊大叫的人,是由氣不足所致。治療時,取手太陽、太陰、陽明、足太陰經以及頭部兩側的顑穴。狂症患者大部分食量很大,容易看到鬼神,喜歡笑但笑聲不發於外,這是由於過於興奮所致。治療時,取足太陰、太陽、陽明三經的穴位。

後取手太陰太陽陽明。狂而新發未應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動脈及盛者。見血。有頃。巳不已。以法取之。灸骨骶二十壯。風逆𩈅。四肢腫。身漯漯。唏然時寒。飢則煩。飽則善變。取手太陰表裡。足少陰陽明之經。肉清取滎骨清取井經也。厥逆為病也。足𩈅清。胸若將裂。

白話文:

首先取手太陰經、太陽經和陽明經。如果狂躁症剛發作,還沒有發展到嚴重程度,就先取曲泉穴左右側的動脈,並以強壯的為宜。看到出血後,過一會兒症狀還未緩解,再按照方法針灸,在脊椎骨上灸20壯。

風寒逆行於經絡,四肢腫脹,身體疲軟無力,有時感覺發冷。肚子餓時煩躁不安,吃飽後精神狀態好轉。取手太陰經的表裡穴位,足少陰經和陽明經的經絡。肌肉發熱取榮穴,骨頭發熱取井穴。厥逆症的表現是:足部發熱,胸部感覺快要裂開。

腸若將以刀切之。煩而不能食。脈大小皆澀。暖取足少陰。清取足陽明。清則補之。溫則瀉之。厥逆腹脹滿。腸鳴。胸滿不得息。取之下胸二肋咳而動手者。與背腧以手按之立快者。是也。內閉不得溲。刺足少陰太陽與骶上。以長針。氣逆。則取其太陰陽明厥陰。甚取少陰陽明動者之經也。

白話文:

如果腸道疼痛到需要用刀切開,切開後食慾不振,脈搏無論是大脈或小脈都感覺緊細,用溫熱方法調理足少陰經,用清涼方法調理足陽明經,清熱就能補體,溫暖就能護養。腹部脹滿逆亂,腸鳴,胸部脹滿不能喘氣,從下胸二肋開始咳嗽並動手,用背部託手按壓立即感覺輕鬆的,就是這種情況。內部閉塞不能排便,針刺足少陰、太陽經和膈肌上方,使用長針。氣息逆亂,調理太陽陰經、陽明經和陽明經的陰脈。嚴重者,調理少陰陽明經脈氣血流動的經絡。

少氣。身漯漯也。言吸吸也。骨痠體重。懈惰不能動。補足少陰。短氣。息短不屬。動作氣索。補足少陰。去血絡也。

白話文:

少氣 身體虛弱無力,呼吸淺短。

骨痠體重 骨頭痠痛,身體沉重。

懈惰不能動 疲倦懶惰,不能活動。

補足少陰 補充體內的陰氣。

短氣 呼吸短促,氣息不連貫。

動作氣索 活動時氣喘吁吁,氣息不足。

補足少陰 補充體內的陰氣。

去血絡也 去除體內的血滯。

後半帶敘厥逆。亦如前篇之帶敘癰疽也。二篇乃紀事文中之極有聲色有氣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