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內經評文》~ 卷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

1. 骨度第十四

黃帝問於伯高曰。脈度言經脈之長短。何以立之。伯高曰。先度其骨節之大小廣狹長短。而脈度定矣。黃帝曰。願聞眾人之度。人長七尺五寸者。其骨節之大小長短。各幾何。伯高曰。頭之大骨。圍二尺六寸。胸圍四尺五寸。腰圍四尺二寸。發所覆者。顱至項。尺二寸。發以下至頤。

白話文:

黃帝問伯高:「用脈度來論說經脈的長短,這是什麼道理?」伯高回答:「首先要測量骨節的大小寬窄長短,然後才能確定脈度。」黃帝說:「我希望能瞭解一般人的脈度。一個身高七尺五寸的人,他的骨節大小長短是多少?」伯高回答:「頭骨的周長是二尺六寸,胸圍是四尺五寸,腰圍是四尺二寸。從頭頂到脖子,覆蓋著頭髮的部分長一尺二寸,從髮線以下到下巴。」

長一尺。君子終折。(甲乙經作參折蓋君子髮際常高於眾人則發所覆者不及尺二寸發以下至頤不止一尺矣故須參互而折數之)結喉以下。至缺盆中。長四寸。缺盆以下。至𩩲𩨗。長九寸。過則肺大不滿。則肺小。𩩲𩨗以下至天樞。長八寸。過則胃大不及。則胃小。天樞以下。

白話文:

長度一尺。君子終究折起甲骨卜問之材料,以參照折斷的長度。蓋因君子的髮際線通常比其他人高,所以頭髮所覆蓋的部位不及一尺二寸,從髮際線到下巴也不止一尺,因此需要相互參照進行折算。

結喉以下,到達頸後髮際,長度四寸。頸後髮際以下,到達肩井穴,長度九寸。超過這個長度,表示肺部過大;不夠這個長度,表示肺部過小。

肩井穴以下到達肚臍,長度八寸。超過這個長度,表示胃部過大;不夠這個長度,表示胃部過小。肚臍以下。

至橫骨。長六寸半。過則迴腸廣長不滿則狹短。橫骨長六寸半。橫骨上廉以下。以至內輔之上廉。長一尺八寸。內輔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長三寸半。內輔下廉。下至內踝。長一尺三寸。內踝以下至地。長三寸。膝膕以下至跗屬。長一尺六寸。跗屬以下至地。長三寸。故骨圍大則太過。

白話文:

從橫骨到大腸,長六寸半。超過這個長度,迴腸就會又廣又長;不足這個長度,迴腸就會又窄又短。橫骨長六寸半。從橫骨的上緣到內輔的上緣,長一尺八寸。從內輔的上緣到下緣,長三寸半。從內輔的下緣到內踝,長一尺三寸。從內踝到地面,長三寸。從膝膕到跗屬,長一尺六寸。從跗屬到地面,長三寸。所以,骨骼的周長太大,就會過度。

小則不及。角以下。至柱骨。長一尺。行腋中不見者。長四寸。腋以下至季脅。長一尺二寸。季脅以下至髀樞。長六寸。髀樞以下至膝中。長一尺九寸。膝以下至外踝。長一尺六寸。外踝以下至京骨。長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長一寸。耳後當完骨者。廣九寸耳前當耳門者。廣一尺三寸。

白話文:

太小了,不到一尺。腋窩以下到鎖骨。長一尺,腋窩以下到肋骨中部。長一尺二寸。肋骨中部以下到髖關節。長六寸。髖關節以下到膝蓋中部。長一尺九寸。膝蓋以下到外腳踝。長一尺六寸。外腳踝以下到腳後跟。長三寸。腳後跟以下到地面。長一寸。耳朵後面,與完骨相對的地方。寬九寸,耳朵前面,與耳門相對的地方。寬一尺三寸。

兩顴之間。相去七寸。兩乳之間。廣九寸半。兩髀之間。廣六寸半。足長一尺二寸。廣四寸半。肩至肘。長一尺七寸。肘至腕。長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節。長四寸。本節至其末。長四寸半。項發以下至背骨。長二寸半。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節。長三尺。上節長一寸四分分之一。

白話文:

兩邊顴骨之間距離七寸。兩側乳頭之間距離九寸半。兩側髖骨之間距離六寸半。腳長一尺二寸,寬四寸半。肩部到肘部距離一尺七寸。肘部到手腕距離一尺二寸半。手腕到中指第一指節距離四寸。第一指節到指尖距離四寸半。後腦勺下方到背部骨骼距離二寸半。腰椎以下到尾骨有二十一節骨頭,總長三尺。每一節長一寸四分之一。

奇分在下。故上七節。至於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以文義推之上句當是一寸四分又十分分之一也下句當是九寸八分又十分分之七也經文詞簡意晦數不吻合)此眾人骨之度也。所以立經脈之長短也。是故視其經脈之在於身也。其見浮而堅。其見明而大者。多血細而沉者。多氣也。

(以理推之當是其見浮而堅者多氣明而大者多血細而沉者少氣也第原文義亦可通未敢擅改)

白話文:

奇數的分佈在下部。所以上部有七節,直到腰椎。九寸八分分之七(根據字句推斷,上句應為一寸四分又十分之一,下句應為九寸八分又十分分之七,經文用詞簡潔,含意深奧,數字不一致)。這是大多數人的骨骼比例。這就是確定經脈長短的依據。因此,觀察經脈在人體中的位置。顯現在外而堅韌,顯露分明而粗大的,多屬血;細小而深藏的,多屬氣。

本論脈度也。卻通篇只說骨度。而脈度僅於首尾見之。結末數語。忽然離開。與前文似斷似續。使堆垛盡化煙雲。篇中句句皆實事。卻句句皆虛境。讀時須胸中牢記。目中注視。是為脈度立根。便覺字字皆立於空中。

白話文: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骨度,卻通篇只提到脈度。只有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出現「脈度」一詞。結尾的幾句話突然跳出脈度的話題,與前面的內容既連貫又割裂,彷彿將堆砌的文字化為輕盈的煙雲。文章的每一句話都是具體的,但又都創造出虛幻的境界。閱讀時,必須牢記於心,專注於文字,將脈度作為立足點。這樣一來,就會感覺字字句句都飄浮在空中。

2. 五十營第十五

黃帝曰。余願聞五十營。奈何。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氣行一周。千八分(以天度起脈度是言其體也)日行二十八宿。人經脈上下左右前後二十八脈。周身十六丈二尺。以應二十八宿。(以日度起脈度是言其動也天日漏三層愈逼愈緊漏字一層即從天日中提出以作五十營之准者也故百刻正與五十營相映)漏水下百刻。以分晝夜。

白話文:

黃帝說:我希望瞭解「五十營」的運作方式。

岐伯回答:天象中的二十八星宿,各有三十六個區塊。人體氣血運行一週,可分為一千八百個小區間(這是從天體運轉的脈象角度來看人體)。太陽每天運行過二十八星宿,人體經脈上下左右前後各有二十八條,全身長度為十六丈二尺,對應天上的二十八星宿。(這是從太陽運行的脈象角度來看人體)

漏水百刻,用來區分晝夜。

故人一呼脈再動。氣行三寸一吸。脈亦再動氣行三寸。呼吸定息氣行六寸十息。氣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氣行十六丈二尺。氣行交通於中。一周於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五分。五百四十息。氣行再周於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二千七百息。氣行十周於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

白話文:

一個人呼吸一次,脈搏會動兩下,空氣會在體內運行三寸。脈搏再動兩下,空氣又運行三寸。呼吸平穩,氣息運行六寸,十次呼吸後,氣息運行六尺。一天呼吸大約 270 次,氣息運行約 16 丈 2 尺。氣息在身體內循環,一週完成。氣息運行到膀胱約 2 刻鐘,一天運行約 25 分,540 次呼吸。氣息再次在身體內循環一週,氣息運行到膀胱約 4 刻鐘,一天運行約 40 分,2700 次呼吸。氣息在身體內循環 10 周,氣息運行到膀胱約 20 刻鐘,一天運行約 5 夜 20 分。

一萬三千五百息。氣行五十營於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盡而脈終矣。所謂交通者並行一數也。故五十營備得盡天地之壽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寥寥二百餘字。有許多故事。許多議論涵蓋其中。題只五十營。三字篇中幻出許多數目字。是烘托極熱鬧者。

白話文:

13,500 口氣,氣運行全身 50 個周天。液體每 100 刻運行 28 個星宿。當液體耗盡時,脈搏也就停止了。所謂的“交通”是指同時行進。因此,50 個周天備受天地的庇佑。總共運行 810 丈。

3. 營氣第十六

黃帝曰。營氣之道內谷為寶。谷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其精專者。行於經隧。常營無已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紀。故氣從太陰出。注手陽明。上行。注足陽明。下行至跗上。注大趾間。與太陰合。上行抵脾。從脾注心中。循手少陰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陽。

白話文:

黃帝說:人體氣血運行之道以內養五穀為根本。五穀進入胃中,然後傳送到肺,在體內流動擴散,分佈到身體外圍。其中精純的部分,運行於經絡之中,不斷循環,永無停息,周而復始。這就是天地運行的規律。所以,氣血從太陰經(肺經)出發,注入手陽明經(大腸經),向上流動,注入足陽明經(胃經),向下流動,到達腳背上方,注入大腳趾之間,與太陰經相合,向上流動到達脾,從脾注入心臟,循著手少陰經(心經)流出腋下,流經手臂,注入小指,與手太陽經(小腸經)相合。

上行乘腋。出䪼。內注目內眥。上巔。下項。合足太陽。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陰。上行注腎。從腎注心。外散於胸中。循心主脈。出腋。下臂。出兩筋之間。入掌中。出中指之端。還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陽。上行。注膻中。散於三焦。從三焦注膽。

白話文:

往上經過腋下,進入肩胛骨,轉向內側到達內眼角,上升到頭頂,再下降到頸部,合於足太陽經,沿著脊柱下降到臀部。往下走,到達小指末端,沿著足心,進入足少陰經,往上到達腎臟,從腎臟連接心臟,散佈在胸腔內,沿著心包絡脈,出來腋下,經過手臂,進入兩條肌腱之間,到達手掌中央,出來中指末端,再連接小指和無名指末端,合於手少陽經,往上走,到達膻中穴,散佈到三焦,再從三焦連接膽囊。

出脅。注足少陽。下行。至跗上。復從跗注大趾間。合足厥陰。上行。至肝。從肝上注肺。上循喉嚨。入頏顙之竅。究於畜門。其支別者。上額。循巔。下項中。循脊。入骶。是督脈也。絡陰器。上過毛中。入臍中。上循腹裡。入缺盆。下注肺中。復出太陰。此營氣之所行也。

逆順之常也。

先提大意。作冒後詳敘其事。亦行文常格。筆意潔淨可喜。

白話文:

從脅下穿出,屬於足少陽膽經。下行到腳背,再從腳背流注到大腳趾間,會合足厥陰肝經。上行到肝臟,從肝臟上部流注到肺部。沿著喉嚨上行,進入鼻喉的竅穴。一直通向鼻咽部。其支線從額頭上行,沿著頭頂循行,下行到項部中間,沿著脊柱循行,進入尾骶骨。這便是督脈。絡屬陰器,上行經過肚臍,進入腹部,上循腹中,進入缺盆(肚臍下方的位置),下行流注到肺中,再從太陰經流出。這是營氣的運行路徑。

4. 脈度第十七

黃帝曰。願聞脈度。岐伯答曰。手之六陽。從手至頭。長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陰從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陽。從足上至頭。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陰。從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

白話文:

黃帝說:「希望瞭解脈絡的長度。」岐伯回答:「手上的六條陽脈,從手延伸到頭,長度為五尺,約三丈五寸。手上的六條陰脈,從手延伸到胸部,長度為三尺五寸,約三丈六尺。將其合計,長度為兩丈一尺。足上的六條陽脈,從腳延伸到頭,長度為八尺,約四丈八尺。足上的六條陰脈,從腳延伸到胸部,長度為六尺五寸,約三丈六尺。將其合計,長度為三丈九尺。」

(手足各以六陰六陽紀數是各經左右兩脈氣行有先後矣而蹺脈陰陽只敘其一此事乃本經中一大疑團也)蹺脈從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脈任脈。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氣之大經隧也。經脈為里。

白話文:

手腳各以陰陽六經的數量來計算,兩條脈氣的流動有先後之分。而蹺脈陰陽經絡只記載一條,這是本經書中一個重大的謎團。

蹺脈從腳到眼睛。七尺五寸(約 2.3 公尺)。兩七一丈四尺(約 4.6 公尺)。兩五一尺(約 0.3 公尺)。總共一丈五尺(約 4.6 公尺)。督脈、任脈各四尺五寸(約 1.4 公尺)。兩四八尺(約 1.5 公尺)。兩五一尺(約 0.3 公尺)。總共九尺(約 2.8 公尺)。總計起來是一十六丈二尺(約 50.4 公尺)。這是氣脈的主要通道。而經脈的長度以「裏」為計算標準。

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盛而血者疾誅之。盛者瀉之虛者飲藥以補之。(以上為第一節論脈度而以治法束之是實發題面之文)五臟常內閱於上七竅也。故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臭香矣。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脾氣通於口。

白話文:

支撐著、橫向延伸的脈絡稱為絡脈,而絡脈的分支稱為孫脈。如果脈象充盛且有血瘀,就要及時用針灸治療;如果脈象充盛,就要瀉血;如果脈象虛弱,就要服用藥物補益。

五臟的精氣經常向上通達頭部的七竅,因此肺氣通於鼻子,肺氣平和,鼻子就能分辨臭味和香味;心氣通於舌頭,心氣平和,舌頭就能辨別五味;肝氣通於眼睛,肝氣平和,眼睛就能辨別五色;脾氣通於嘴巴,脾氣平和,嘴巴就能辨別各種味道。

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五臟不和。則七竅不通。六腑不和。則留為癰。故邪在腑。則陽脈不和。陽脈不和。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陽氣盛矣。陽氣太盛。則陰不利。陰脈不利。則血留之。血留之。則陰氣盛矣。(此熱盛灼津而血澀者也)陰氣太盛。

白話文:

脾氣調和,嘴巴就能分辨五穀的味道。腎氣通達於耳朵。腎氣調和,耳朵就能聽出五音。五臟不調和,七竅就會不通。六腑不調和,就會變成癰疽。所以,邪氣在於腑,陽脈就會不調和。陽脈不調和,就會氣血凝滯。氣血凝滯,陽氣就會旺盛。陽氣太旺,陰氣就不順暢。陰脈不順暢,血液就會凝滯。血液凝滯,陰氣就會旺盛。(這是因為熱氣旺盛,灼傷津液,導致血液凝固的緣故)陰氣太旺盛。

則陽氣不能榮也。故曰關。陽氣太盛。則陰氣弗能榮也。故曰格。陰陽俱盛。不得相榮。故曰關格。關格者。不得盡期而死也。(以上為第五節是接發內溉臟腑外濡腠理之常變也)黃帝曰。蹺脈安起安止。何氣榮之。岐伯答曰。蹺脈者少陰之別。起於然骨之後。上內踝之上。

白話文:

如果陽氣無法運作,就會出現「關閉」的現象。陽氣過於旺盛,就會導致陰氣無法運作,這就是「格拒」。當陰陽兩氣都很旺盛時,無法相互促進,就會出現「關格」的現象。「關格」之人,往往會在未到正常壽命時就死亡。(以上為第五節是講述人體內部器官的灌溉滋潤和外部皮膚腠理的常規變化)黃帝問道:「蹺脈從哪裡開始,到哪裡結束?是什麼氣息滋養著它?」岐伯回答道:「蹺脈是少陰脈的分支,開始於足部後方的然骨之後,向上延伸到內踝之上。

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胸裡。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屬目內眥。合於太陽陽蹺而上行。氣並相還。則為濡目。氣不榮。則目不合。(以上為第二節是接敘蹺脈之起止以補首節未盡之義也)黃帝曰。氣獨行五臟。不榮六腑。何也。岐伯答曰。氣之不得無行也。如水之流。

白話文:

直接往上運行於股內側的陰面。進入腹股溝。向上運行於胸腔內。進入「缺盆」(即鎖骨上窩)。向上外走於「人迎」(即喉結旁凹陷處)前面。進入喉嚨。屬於眼睛的內眼角。與太陽膀胱經的陽蹺脈相合,向上運行。這兩條經脈的氣彼此相合、返回,就能滋潤眼睛。如果氣血不足,眼睛就閉不起來。(以上是第二節,繼續描述蹺脈的起止,以補充前面第一節沒有說清的內容)黃帝說:氣只在五臟中運行,而不滋養六腑,這是為什麼呢?岐伯回答說:氣之所以不能沒有運行,就像水流一樣。

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陰脈榮其臟。陽脈榮其腑。如環之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其流溢之氣內溉臟腑外濡腠理。(以上為第四節因上篇營氣內注只言五臟不及六腑而疑之也)黃帝曰。蹺脈有陰陽。何脈當其數。岐伯答曰。男子數其陽。女子數其陰。當數者為經。其不當數者為絡也。

白話文:

就像日月不停地運轉一樣,陰脈滋養臟器,陽脈滋養腑臟。就像圓環沒有盡頭,不知道它的循環週期,最終又回到起點。它們流溢的氣息,內部滋潤臟腑,外部濡養肌膚。

黃帝問道:蹺脈有陰陽之分,哪條脈該算在內呢?岐伯回答說:男子計算陽脈,女子計算陰脈。應該計算的稱為經脈,不應該計算的稱為絡脈。

(以上為第三節即第二節之尾也)

詞氣圓潤靜雅。足供揣摩。獨怪承接有於理解難通之處。僭擬移置分注篇中。以俟高明指正。

白話文:

以上是第三節,也就是第二節的結尾。

這段文字的語氣圓潤文雅,可供人細細品味。只是有些地方的連接讓人難以理解,我冒昧地將其移動並在注釋中標明,等待高明之士來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