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宗海

《中西匯通醫經精義》~ 上卷 (5)

回本書目錄

上卷 (5)

1. 臟腑之官

官。謂所司之事也。無病則各效其職。有病則自失所司。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白話文:

官:指官吏職守。身體健康,各司其職;一旦生病,就會失去職守。

心:君主的官員。神明由此產生。

人身知覺運動。無一不本於心。故百體皆為之臣而心為君主也。西醫言人心。只是頑然一物。不能司知覺運動。其司知覺運動者。全在腦髓。嘗割兔腦。剜其腦之後筋。則身縮。可知司運動者。是腦後筋。剜其腦之前筋。則叫號。可知司知覺者。是腦前筋。以此擬人。亦無不然。

白話文:

人體的感知和運動,都源自於心。所以,全身各個部分都是臣子,而心是君主。西醫說人的心,只是一塊笨重的器官,不能掌控感知和運動。他們認為掌管感知和運動的是大腦。曾有實驗切除兔子的腦部,割斷腦後的神經,兔子身體就縮成一團。由此可見,掌管運動的是腦後的筋。又割斷腦前的神經,兔子就會叫喚。由此可見,掌管感知的是腦前的筋。以此類推到人類,也是如此。

予謂西醫此說。非也。人身破一皮。拔一毛。無不痛縮叫號者。何必剜腦氣筋而後身縮叫號哉。蓋西醫知髓而不知髓是何物。內經云。腎主髓。髓者腎精所生。腎與心。原互為功用。髓筋通於心。乃腎交於心。合為離卦中含坎水之象所以能司神明也。詳心藏神注。即如西醫所云腦後筋。

白話文:

我認為西醫的說法是不對的。人體只要破了一點皮、拔了一根毛,都會感到疼痛和痙攣,哀嚎不止。為什麼一定要挖出腦髓、氣筋,人體才會痙攣和哀嚎呢?那是因為西醫雖然知道腦髓,卻不知道腦髓是什麼東西。

《黃帝內經》說:腎臟主管腦髓。腦髓是腎精所產生。腎臟與心臟,原本互相作用。腦髓與氣筋連通到心臟,這是腎臟與心臟之間的交匯,合成了《易經》中離卦中包含坎水之意象,所以能夠司掌人的精神意識。請參照《心藏神注》。就像西醫所說的腦後筋。

剜之亦不知叫號。必其筋不與心通故也。西醫又言腦有筋。通於心。當是彼所謂腦前筋。司知覺者也。夫因其與心通故司知覺則司知覺者仍是此心。設以知覺為腦所司何以不通心之腦筋。剜之亦不叫號哉。即彼之說。刺彼之謬可不辨而自明矣。蓋腎足則髓足。髓筋入心以水濟火真精內含則真光外發神明於是出焉。

白話文:

剝開它(指動物的腦)它也不會發出叫聲。這一定是因為它的筋不與心相通的緣故。西醫又說腦中有筋,通於心。這應該是他們所說的腦前筋,主管感知覺的。因為這條筋與心相通,所以它主管感知覺,那麼主管感知覺的仍然是這個心。如果把感知覺看作腦所主管的,那麼為什麼不通於心臟的腦筋,剝開它也不會發出叫聲呢?就是根據他們自己的說法,攻破他們自己的謬論,可不辨而明瞭。腎水足夠,骨髓就足夠。骨髓筋脈進入心臟以水濟火,真精內含,那麼真光外發,精神就由此產生了。

蓋心屬火有光髓屬腎水。能收引光。氣心神上注於腦髓則光氣相照而事物曉。然參看上腎藏志注尤明。

肺者相傅之官。制節出焉。

白話文:

心屬火,有精華。髓屬腎水,能收攝引導精華。當氣、心神上達於腦髓時,精華映照於氣神之上,所以能明察事物。不過,參照上文腎藏志的註解會更清晰。

肺是協助其他器官的官職,掌握著五臟六腑的節制。

心為君主。肺在心外。以輔相之心火恐其大過。則肺有清氣以保護之。如師傅之輔助其君也。故稱相傅之官。究其跡象。則因心血回入於肺。得肺氣吹出。血中濁氣。則復變紅而。返入於心。在內經乃營血與衛會於肺中之說又即相傅之官。所司職事也。西醫則云。回血返入肺中。

白話文:

心臟猶如君主。肺部位於心臟之外。肺用其清氣來輔佐心臟的火熱之氣,以免其過於旺盛。就像輔臣輔佐君主一樣。因此,把肺稱為「相傅之官」。從機制來看,心臟的血流回入肺部後,經由肺氣的吹拂,使得血液中的濁氣變清,再回到心臟。在《黃帝內經》中,這稱為營血與衛氣在肺部會合,也就是「相傅之官」的職掌。而西醫則稱之為血液迴流到肺部。

吹出血中炭氣。則紫色退而變為赤血。復入於心。肺是淘汰心血之物。此即內經肺為相傅之義。但中國不名炭氣。只名濁氣也。心火太過。則氣有餘而上逆下注。心火不足。則下泄。上為飲咳。皆不得其制節之故也。惟肺制心火。使不太過。節心火。不使不及。則上氣下便無不合度。

白話文:

吹掉血中的炭氣。這樣紫色的血就會褪去,變為鮮紅色的血。然後迴流到心臟。肺部負責清除心臟的血。這就是《內經》中所說的肺為心之相傅的含義。但是中國醫學中沒有「炭氣」這個說法,只稱之為「濁氣」。如果心火過旺,則氣體會過剩,既會上逆,也會下注。如果心火不足,則會下泄。上逆會導致飲咳,都是由於心火不能得到適當調節的緣故。只有肺部能調節心火,讓心火不過旺,適度調節心火,讓心火不至於不足。這樣一來,心火的升降和排便就會規律。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白話文:

肝臟是人體的將軍,負責謀劃思考。

凡人身之陰陽。陰主靜。靜則有守。陽主動。動則有為。肝為厥陰經。乃陰之盡也。故其性堅忍而有守厥陰中見少陽。陰盡陽生。膽火居於肝中。陰中含陽。陽氣發動故能有為謀慮從此而出。所以稱為將軍之官。故肝氣橫者。敢為狂亂。肝氣虛者。每存懼怯。

白話文:

人體的陰陽:

  • 陰主靜,主守成
  • 陽主動,主進取

肝臟屬於厥陰經脈,是陰氣極盛之處。因此肝臟的性質堅忍、保守。

但厥陰經脈中也出現少陽之氣,表示陰氣極盡後陽氣開始生發。膽火寄居於肝臟之中,代表陰中含陽。陽氣發動,所以肝臟能有所作為,謀略和決策也由此產生。

因此,肝氣旺盛的人膽子大,敢於做出激進的行為。肝氣虛弱的人則膽怯懦弱,容易害怕。

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白話文:

膽,是主導決斷的臟腑。能果斷地做出判斷和決策。

西醫言苦膽汁。乃肝血所生中國舊說。皆謂膽司相火。乃肝木所生之氣。究之有是氣。乃有是汁。二說原不相悖。惟西醫言人之懼與不懼。不關於膽。而又不能另指一所。實未知膽為中正之官故也。蓋以汁論。則膽汁多者。其人不懼。以氣論。則膽火旺者。其人不懼。太過者不得乎中。

白話文:

西方醫學說膽汁是由肝臟中的血液產生。而中國古代的觀點都認為膽汁是肝臟中的相火,是肝木能量所生之氣。從這個角度來看,有了這股氣,才會產生膽汁。這兩種說法其實並不矛盾。

但是,西方醫學認為人的恐懼或無畏與膽汁無關,卻又找不到其他原因。這說明他們不瞭解膽在人體中的中正作用。

如果從膽汁的角度來說,膽汁多的人往往無畏。如果從膽氣的角度來說,膽氣旺的人也不容易害怕。但是太過度的膽汁或膽氣會失去平衡。

則失其正。是以有敢為橫暴之人。不及者。每存懼怯。亦不得乎中正也。膽氣不剛不柔。則得成為中正之官。而臨事自有決斷。以肝膽二者合論。肝之陽藏於陰故主謀。膽之陽出於陰。故主斷。

白話文:

如果失去中正之氣,就會出現敢於橫行霸道的人。膽氣不足的人,總是心存畏懼,也不能達到中正。膽氣既不剛烈也不柔軟,就能成為中正之官。在面對事情時,自然會有決斷。結合肝和膽來討論,肝的陽氣藏在陰氣中,所以主謀略。膽的陽氣出於陰氣,所以主決斷。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

白話文:

膻中,是人體中氣脈的官府所在,喜樂的情緒由此而發。

膻即胸前膈膜。周迴連著脅脊。以遮濁氣。膈膜名膻。而居膻之中者。則是心包絡。舊注以膈為膻中不知膈遮濁氣。只是上焦一大膜耳。不能代心宣化何得名臣使之官惟心包絡。則相心布令。居於膻膈之中故名膻中屬相火。又主血。以血濟火。則和而不烈。故主喜樂。心憂者包絡之火不宣也。

白話文:

羶指的是前胸的膈膜,它圍繞著脅部和脊樑骨,用來阻擋濁氣。膈膜被稱為羶,而居於膻中間的則是心包絡。過去的註解將膈當作膻中,卻不知道膈的作用是阻擋濁氣,只不過是上焦的一大塊膜而已。它不能代替心臟進行宣發的作用,怎麼能稱為官員,讓它來治理身體呢?只有心包絡才能幫助心臟傳達指令,它位於羶膈之間,所以稱為膻中,屬於相火。它還主血,用血來滋養火,這樣心火就平和而不猛烈,所以能主導喜樂的情緒。而心憂則說明包絡之火不暢通。

心過喜者包絡之火太盛也。西醫言心上。半有夾膜裹之。即包絡之謂也。但西醫不知包絡。所司何事。

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白話文:

心過於喜悅,會導致包絡之火過盛。西醫所說的「心中膜」,就是中醫所說的「包絡」。只是西醫不知道包絡負責什麼。

脾胃是飲食倉庫,五味都從這裡產生。

各臟腑。各名一官。惟脾胃兩者。合名一官。何也。蓋胃主納穀脾主消穀。二者相合。而後成功。故脾與胃。統稱倉廩之官。言脾胃。主消納五穀也。而又云。五味出焉者。蓋五穀備具五味。一入胃中。即化為汁液從脾之。油膜散走達五臟出焉者。出脾胃而達諸臟腑營衛也。

白話文:

每個臟腑都有一個指定的職位。然而,脾臟和胃部有一個共同的職位。為什麼呢?因為胃負責承納食物,而脾負責消化食物。它們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消化吸收食物的過程。因此,脾臟和胃統稱為「倉廩之官」,這表示它們負責消化吸收五穀。

此外,古文還提到「五味出焉」。這是因為五穀具備五種味道。當食物進入胃中,就會轉化為汁液,這些汁液從脾臟的油膜中滲透出來,並散佈到五臟六腑,滋養身體。

胃不納穀。則五味不入胃。屬陽宜燥之。脾不化谷。則五味不能達於各臟。脾屬陰宜滋之。

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白話文:

胃不納穀:胃部無法受納食物。則五味不入胃:五味不能進入胃中。胃屬陽,宜燥熱環境。

脾不化谷:脾臟無法消化食物。則五味不能達於各臟:五味不能運送到各個臟腑。脾屬陰,宜滋潤環境。

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腸的功能是接受和盛裝食物,將其消化腐熟,排出體外。

盛音承。貯也。小腸上接於胃。凡胃所納之物。皆受盛於小腸之中。西醫云。小腸通體皆是油膜相連。其油膜中。皆有微絲血管。與小腸通膽之苦汁。從微絲血管注入腸中以化食物脾之甜肉汁。亦注入。小腸化物而物所化之精汁。即從膜中出小腸而達各臟。故曰化物出焉。王清任醫林改錯。

白話文:

「盛音承」意為儲藏。小腸的上方連接著胃。凡是胃裡儲存的食物,都會被送到小腸中儲存。西醫說,小腸的整個表面都連接著油膜。油膜中布滿了細小的血管。小腸與膽相通,膽汁通過細小的血管流入腸道以消化食物。脾臟的甜味肉汁也會流入小腸,幫助消化。而食物被消化後產生的精華,會通過油膜流出小腸,到達各個臟腑。因此說,小腸是食物轉化的地方。——出自王清任的《醫林改錯》。

以附小腸者。為雞冠油。更名氣府。謂為元氣所存。主化飲食。而不知內經明言。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已實指。小腸之氣化矣其附小腸之油膜。即中焦也。屬之於脾。小腸又繫心之腑。其相通之路則從油膜。中之絲管上膈達包絡以達於心。心遺熱於小腸。則化物不出。

白話文:

與小腸相鄰的組織稱為雞冠油,也稱之為氣府,被認為是元氣儲藏的所在,負責消化食物。但《內經》明確指出,小腸是貯存食物和消化物質的地方,已明確指出小腸具有消化功能。而附著於小腸上的油膜,即中焦,屬於脾臟系統。此外,小腸與心臟相連,它們之間的溝通通路通過油膜中絲狀管向上經過隔膜,到達包絡膜再連接至心臟。當心臟將熱力傳遞到小腸時,食物就無法消化。

為痢為淋。脾陰。不足則中焦不能受盛膈食便結。三焦相火不足不能薰。化水穀則為溏瀉西醫又有小腸發炎之症。即中國之泄痢腸癰等症。中國近說。水入小腸。然後從闌門下飛渡入膀胱。西醫斥其非也。水從胃已散出。走連網中。詳下三焦注。然則小腸中所受盛者。只是食物。

白話文:

譯文:

引起痢疾和尿路感染。脾陰不足,脾胃中氣不足,導致中部消化系統不能運化食物,大便就會結塊。三焦火氣不足,不能溫暖和運化水穀,就會導致腹瀉。現代西醫還有小腸炎等疾病,這在中國中醫裡對應於腹瀉、腸癰等症狀。

中國中醫近年來認為,水進入小腸後,然後從闌門(小腸和盲腸之間)高速通過,進入膀胱。但現代西醫反對這個說法,認為水從胃裡已經分散出來,通過脈絡網進入三焦(胸腔、腹腔和盆腔)。具體詳情請參閱三焦的註解。因此,小腸中接收的只是食物。

乃陰質也。飲主化氣。食主化血。食物在小腸。皆化為液以出於連網遂上奉心而生血。所以小腸為心之腑。乃心所取材處也。

白話文:

這是陰的特性。喝水可以轉化氣。吃東西可以轉化血。食物在小腸中,全部轉化為液體,通過經脈輸送給心臟,然後產生血液。所以小腸是心臟的附屬器官,是心臟獲取原料的地方。

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

白話文:

大腸這個臟腑,是傳遞精氣物質的官員。它的變化,從這裡顯現出來。

變化出三字。謂小腸中物至此。精汁盡化變為糟粕而出其所以能出之故。則賴大腸為之傳道。而大腸所以能傳道者。以其為。肺之腑。肺氣下達故能傳道是以理大便必須調肺氣也。另詳五臟所合條。

白話文:

變化之後產生三種東西。是指小腸中的東西到達這裡。精華完全變化成為殘渣並排出。之所以能排出,是因為依靠大腸傳送。而大腸之所以能夠傳送,是因為它是肺的腑。肺氣下達,所以能夠傳送。因此,調控大便必須調控肺氣。另詳見五臟相合的條目。

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白話文:

腎,是強健的器官,巧思與技能由此而生。

西醫云。人之才智。均出於腦髓人之筋力。均出於腦氣筋究問腦髓何物則西醫不知也。蓋髓者。腎精所生精足則髓足。髓在骨內髓足。則骨強。所以能作強而才力。過人也。精以生神。詳見心藏神注。精足神強。自多伎巧。髓不足者力不強。精不足者智不多西醫論髓之法多。

白話文:

西方的醫學認為:人的智慧才能,都來自於腦髓;人的筋骨力量,都來自於腦氣筋。但是仔細追究,腦髓是什麼?西方的醫學卻不知道。其實,腦髓是由腎精所滋生的。腎精充足,腦髓就充足。腦髓藏在骨頭裡面,腦髓充足,骨頭就會強健。因此,人才能夠力氣強大,發揮才智,超過常人。

腎精可以滋養精神。詳情請參照「心藏神穴」的註釋。腎精充足,精神就會強盛,自然就會具備很多技能巧藝。腦髓不足的人,力氣就不會強;腎精不足的人,智慧就不會多。西方的醫學對於腦髓的論述很多。

而治髓之法少。以不知髓是腎所生是以無從施治。也中國近醫。則又知腎不知髓反為西醫所笑。不知古聖內經已有髓海論骨空論。又將腎與髓合論之。甚矣。古聖人千。古莫及矣。

白話文:

對於治療骨髓的方法很少。因為不懂得骨髓是腎臟所產生,所以無從下手治療。而中國的近現代醫生,瞭解腎臟卻不瞭解骨髓,反而被西醫嘲笑。殊不知古代聖賢在《內經》中已經有了《髓海論》和《骨空論》,並且將腎臟和骨髓結合起來論述。真是了不起!古代聖人智慧過人,後代無人能及啊。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白話文:

三焦:主管人體水分代謝的器官,水液由這裡排出體外。

焦古作膲。即人身之膜膈所以行水也。今醫皆謂水至小腸下口。乃滲漏入膀胱。非也醫林改錯。西醫。均笑斥之。蓋自唐以後。皆不知三焦為何物。西醫云。飲水入胃。胃之四面。皆有微絲血管。吸出所飲之水。散走。膈膜達於連網油膜之中而下入膀胱。西醫所謂連網。即是膈膜。

白話文:

焦古說的三焦是人的膜膈,用來運送水液。現在的醫生都認為水到達小腸下口後,就滲漏進入膀胱。這是不對的。《醫林改錯》和西醫都嘲笑這種說法。

自唐朝以後,人們就不知道三焦是什麼了。西醫說,喝水進入胃後,胃的四面都有微絲血管,會吸收水液並散佈到膈膜連著的油膜中,再流入膀胱。西醫所說的連網,就是膈膜。

及俗所謂網油並周身之膜。皆是也網油連著。膀胱水因得從網。油中滲入膀胱即古所名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是矣。三焦之根出於腎中。兩腎之間。有油膜一條。貫於脊骨。名曰命門。是為焦原從此係發生板油。連胸前之膈。以上循胸中。入心包絡。連肺繫上咽。其外出。

白話文:

一般人稱之為網油和全身的膜。這些都是連在一起的。網油連著膀胱,所以水分能從網油滲入膀胱,這就是古人所說的「三焦」。三焦是水道的總樞紐,水液由此流出。三焦的根源在腎臟中間,兩腎之間有一條油膜貫穿脊椎骨,稱為「命門」。這是「三焦」的發源地。板油由此產生,連接胸前的橫膈膜。向上延伸至胸中,進入心包,連接肺部並延伸至咽喉。

為手背胸前之腠理。是為上焦從板油連及雞冠油。著於小腸。其外出為腰腹之腠理。是為中焦從板油連及網油。後連大腸前連膀胱。中為胞室。其外出為臀脛少腹之腠理。是為下焦。人飲之水。由三焦而。下膀胱。則決瀆通快如三焦不利。則水道閉外為腫脹矣。西醫知連網之形甚悉。

白話文:

手背和胸前的肌肉紋理,屬於上焦,從板油連結到雞冠油,與小腸相連接。它的外層延伸到腰部和腹部的肌肉紋理,屬於中焦,從板油連結到網油,後方連接到大腸,前方連接到膀胱,中間是胞室。它的外層延伸到臀部、小腿和下腹部的肌肉紋理,屬於下焦。人所喝的水,經過三焦而下降到膀胱,則排水通暢。如果三焦不順暢,則水路不通,外在會導致腫脹。西醫很瞭解網膜的形狀。

然不名三焦。又不知連網源頭。並其氣化若何。皆不知也。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焉。

白話文:

雖然不稱為「三焦」,也不知道與膀胱的關聯。而且膀胱如何氣化,也無人知曉。

膀胱是人體的排泄器官,儲存津液。當氣化時,膀胱可以排出津液。

凡人飲食之水。無不入於膀胱。膀胱如人身之洲渚。故曰州都之官。人但知膀胱主溺。而不知水入膀胱。化氣上行。則為津液。其所剩餘質。乃下出而為溺。經文所謂氣化則能出者。謂出津液非出溺也。氣化二字。自唐以下。無人知之吾於此特詳言曰。火交於水即化為氣觀西法以火煎水。

白話文:

當人飲食時喝下的水,這些水會通通流入膀胱。膀胱就好像人的膀胱經脈。所以膀胱被稱為「州都之官」。人只知道膀胱主管小便,而這些水液進入膀胱後,化為氣體上升,轉化為津液。而多餘的殘渣才向下流出成為小便。經文所謂「氣化則能出」,指的是能排出津液,並不是排出小便。從唐朝之後,無人能正確解釋「氣化」這兩字。我特別在此詳細地說明白:「火」和「水」相交融,它們會轉化為氣體。就如西方的科學家用火煮沸水,水會化為蒸氣。

而取輕氣即是火交於水。化氣之一證。人身之水火。如何交哉。蓋人心主火。人鼻吸入之氣。乃天陽也。亦屬火。西醫云。氣從鼻入。其管入肺。歷心系。循背脊。以下入腎系。又從腎系達連網。以至於臍下。按西醫所說。吸入之路推究其理。則知吸入者。是天陽。屬火也。

白話文:

吸入輕氣,即是以火交於水。這是化氣的證據。人體的水火,是怎麼交合的呢?心主火。人通過鼻子吸入的氣,就是天陽,也屬於火。西醫說,氣從鼻子吸入,經過氣管進入肺部,再經過心臟,沿著脊椎走到腎臟,最後從腎臟連接到膀胱,一直到肚臍下方。根據西醫的說法推究其道理,吸入的氣就是天陽,屬火。

歷心系則引心火而並下入臍下。即氣海也女子名為胞宮。經云膀胱者。胞之室。胞即油膜一大夾室。能伸能縮。實大過於膀胱胞與膀胱只隔一間又全在微絲血管與膀胱。相通凡人吸入之天陽合心火下。至胞中則蒸動膀胱之水化而為氣與西法以火煎。水取氣無異夫此膀胱之水。

白話文:

當心臟系統受到影響時,會導致心火旺盛,進而下行至肚臍下方,也就是氣海。對於女性來說,氣海又稱為胞宮。經書中提到,膀胱是胞宮的居所。胞宮就像一個大夾室,裡面有一層油膜,可以伸縮自如。它的空間比膀胱還大,但兩者只隔著一層間膜,且都布滿了微絲血管。

每當我們吸入空氣,空氣中的陽氣會與心火結合,下行至胞宮。在胞宮中,陽氣會蒸發膀胱中的水液,轉化為氣體。這個過程與西方科學中用火加熱水以產生蒸氣的原理相似。膀胱中的水液就是這樣被蒸發的。

既化為氣。則透出。膀胱入於胞中上循臍旁。氣衝上膈入肺。而還出於口鼻上出之氣。著漆石。則為露珠在口舌臟腑之中。則為津液且氣之出口鼻。其顯然者也。又外出於皮毛以薰膚潤。肌而為汗。所謂氣化則津液。能出者此也。老人溺多。化氣少而水質多。壯者溺少。化氣多而水質少也。

白話文:

當水液轉化為氣後,就會向上透出。膀胱中的水液進入胞中,往上經過臍旁。氣衝上膈肌進入肺部,再從口鼻排出。從口鼻呼出的氣息,遇到冰冷的石頭就會凝結成露珠。在口舌、臟腑中,氣息就會轉化為津液。氣息從口鼻呼出,這是顯而易見的。氣息還會往外透過皮毛,溫潤肌膚,形成汗液。這就是所謂的「氣化為津液」,而能透過皮毛排出的就是汗液。老人小便較多,是因為轉化為氣的少,水液就多。年輕人小便較少,是因為轉化為氣的多,水液就少。

西醫但言氣從肺歷心系而至臍下。未言出氣之路其意以為仍由原路而出。不知非也。蓋氣之出路實循氣衝上達於膈而出於肺。西醫云胸膈乃助肺扇動呼吸之物。不知膈為出氣之路。非入氣之路不得混言扇動。呼吸也夫吸從脊入。督脈主之。呼從膈出。任脈主之。吸入陽也。火交於水也。

白話文:

西醫只說氣從肺部流經心臟系統,然後到肚臍下方。它沒有提到排出氣的通路,西醫以為氣仍然從原路排出。其實不然。氣的排出通路實際上是沿著氣衝上行到橫隔膜,再從肺部排出。

西醫說胸腔和橫隔膜是幫助肺部扇動呼吸的器官。其實橫隔膜是排出氣的通路,並非吸入氣的通路,不能混稱扇動。吸氣是從脊椎進入,由督脈主導;呼氣是從橫隔膜排出,由任脈主導。吸氣是陽氣進入,是一種火和水交合的過程。

呼出陰也。氣仍可返為水也。呼吸循環。道家以為秘訣。醫家昧其指歸。惟內經氣化則能出矣。一語明明指破。何注家多不識耶。火不足以蒸水。則津液不升。氣不得化。水不足以濟火。則津液乾枯。小水不下。

白話文:

呼氣屬於陰性,氣息還能再轉化為水。呼吸不斷循環,道家視為養生祕訣。但醫家卻不理解其含義。只有《內經》中說到氣化後才能排出,這句話清楚地揭示了原理。為什麼許多註解家都不明白呢?

如果火氣不足以蒸發水液,那麼津液就不能上升,氣息就不能化生。如果水液不足以供應火氣,那麼津液就會乾枯,小便就會不通。

按上言臟腑所合。只有五臟六腑。此條出蘭臺秘典論。又添出膻中一臟。是為六臟六腑。論乃備矣。且腎具水火中系屬火為命門故上條云。少陽屬腎。謂三焦相。火其根在命門也。腎上連肺謂金水相生。而膀胱為之府也。又曰故將兩臟。是腎與命門又可分為兩臟而配三焦。膀胱之兩腑矣。

白話文:

根據先前的說明,只有五臟六腑。這句話出自《蘭臺祕典論》。然而,又增加了膻中一臟,所以成為六臟六腑。這樣論述就完整了。此外,腎臟包含水火,而火屬命門,因此上文提到:「少陽屬腎」。意指三焦相互作用,而火的根源在於命門。腎臟與肺臟相連,表示金水相生,而膀胱則是其儲藏的地方。因此,將這兩個臟腑合計,腎臟與命門可以分為兩個臟腑,並與三焦、膀胱這兩個腑相配。

難經以左為腎。右為命門。自有取義。然則言五臟六腑者。舉其要也。言六臟六腑者。備其物也。再加命門。而為七臟六腑。又其零也。蓋天地陰陽奇耦。不無零正。參伍錯綜。以盡其變。人之臟腑應之。所以經有奇經。而臟腑亦有零奇歟。

白話文:

《難經》中,將左側稱為腎,右側稱為命門,各有其意義。但是,當談論到五臟六腑時,只是概括其要點。而當提及六臟六腑時,則是列舉其全部。加上命門,就稱為了七臟六腑。其中又有所謂的「零」的臟腑。天地陰陽,原本就有奇偶之分,自然也會有正有零。它們交錯結合,變化萬千。人體的臟腑也與此相應,所以經絡中會有奇經,而臟腑中也會有零有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