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匯通醫經精義》~ 上卷 (4)
上卷 (4)
1. 臟腑所合
合者。相合而成功也。有臟以為體即有腑以為用。臟之氣行於腑。腑之精輸於臟。二者相合。而後成功。故引靈輸本樞篇文以明之。
肺合大腸。大腸者。傳導之府。
白話文:
「合」的意思是互相配合而成功。有臟器作為主體,就會有腑作為功能。臟器的氣在腑中運行,腑的精華輸送給臟器。兩者互相配合,才能成功。因此引用《靈樞·本樞》篇中的文字來說明這個道理。
肺與大腸相合。大腸是傳導食物的臟腑。
肺為清金。大腸為燥金。肺藏魄。而大腸肛門。即為魄門。肺與大腸交通之路全在肺系膜油之中。由膜油以下達於大腸。而大腸全體。皆是油膜包裹。雖大腸與肺。一上一下。極其懸遠。而其氣從油膜之中。自相貫注。蓋肺極高。大腸極下。其形勢自足相臨。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
白話文:
肺部屬金,屬清金。大腸也屬金,屬燥金。肺藏匿著人的魂魄。而大腸的肛門就是魂魄的出口。肺和大腸的相連管道完全在肺系膜的脂肪中。從這層脂肪向下延伸到達大腸。而大腸的整個部位都包裹在脂肪膜中。雖然大腸和肺一個在上,一個在下,距離遙遠。但是它們的氣息通過脂肪膜互相貫通。因為肺部位置最高,大腸位置最低,它們的形狀本身就很相近。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
又相表裡。故相通也。傳導之府。謂傳導肺氣使不逆也。凡大腸之病皆從肺來。故大腸燥結。須潤肺大腸痢證。發於秋金之時。亦是肺金。遺熱於大腸。然大腸病。亦能上逆而反遺於肺。傷寒論云下痢便膿血者。其喉不痹。不便膿血者。其喉為痹。蓋邪熱不從大便而瀉上壅。
於喉宜瀉大腸。此大腸。所以為傳導肺氣之府也。
白話文:
肺和大腸相互影響,彼此相通。肺部負責輸送肺氣,防止肺氣逆行。所有的大腸疾病都源於肺部。因此大腸乾燥結塊,需要潤肺。大腸痢疾發生在秋金之時,也是因為肺金將餘熱遺留在大小腸中。但是大腸疾病也可能逆行而上,影響到肺部。傷寒論中說:腹瀉帶有膿血的人,喉嚨不會腫痛;不帶膿血的人,喉嚨會腫痛。這是因為邪熱不從大便排出,而向上壅塞所致。
治療喉嚨問題,適宜瀉下大腸。因為大腸是傳導肺氣的臟腑。
宋元后圖大腸。摺疊一團。不能分出上中三回。惟西醫言大腸頭。接小腸下之闌門。由右腹而上行。為上回。橫繞至胃下。過左畔。為橫回。由左腹而下行。為下回。至胯乃轉為直腸。凡人瀉利腹鳴。可試其迴轉之路也。仲景云。腹中轉夫氣者。尚有燥屎。仲景下一個轉字。
白話文:
宋代元後的醫書將大腸畫成一團,無法區分上、中、下三段。只有西醫說,大腸的起始段連接小腸的盲腸,沿右側腹向上行進,成為上段。橫跨到胃下方,經過左側腹,成為橫段。沿左側腹向下行進,成為下段。在大腸抵達胯骨時,轉變為直腸。當人腹瀉或腹鳴時,可以透過這些轉變的路徑來診斷。仲景說:「肚子裡有氣旋轉,表示還有乾燥的糞便。」仲景在「轉」字上加了一個「夫」字。
已繪出大腸之形。而宋元后醫不之察。反不如西醫之踏。實小腸上與胃接為幽門。全體皆與油膜相連。甜肉汁膽汁。皆從油膜中入小腸也。
心合小腸。小腸者。受盛之府。
白話文:
已經畫出大腸的形狀,但宋朝和元朝後來的醫者沒有注意這一點,反而不如西方醫學瞭解得深入。實際上,小腸的上端與胃相連,形成幽門,整個小腸連接在油膜上。乳糜、膽汁這些物質,都是從油膜中進入小腸的。
心部與小腸相合應。小腸是受納和貯藏飲食物的地方。
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脈絡循行。相為表裡。小腸全體。生連油膜。上循肝膈。透入胸中。而為心包絡。心與小腸交通處。全從包絡透出。下行達於油膜。乃與小腸相通。小腸受盛五穀使化精汁以上。奉於心。而化血故小腸為心之府。心火不宣。則小腸之糟粕不化。
白話文:
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其脈絡循行相連,形成表裡關係。小腸包裹著油膜,向上通過肝臟和橫膈膜,貫穿胸腔,而成為心包絡。心臟與小腸的連接部分,完全從心包絡透出,向下延伸到油膜,與小腸相通。小腸負責消化五穀,使之化為精華液體,供應給心臟,而心臟將其轉化為血液,所以小腸是心臟的府臟。如果心火不旺,小腸中的食物殘渣就不能消化。
是飧泄。心火太甚則熱移小腸。膜油中為熱所蒸。飲水從油膜中過。則被蒸為黃赤色痢證糟粕。不化垢膩膿血。全是心移熱於小腸之病。又詳下受盛之官注。
肝合膽。膽者。中精之府。
白話文:
心毒疹化膿。
肝與膽相通。膽是儲藏精華的地方。
內經云。脾之與胃。以膜相連耳。謹按各臟腑。遠近不一。實皆以膜相連惟膽附於肝。最為切近。西醫言肝無能事。只是化生膽汁而膽汁循油膜入胃。則飲食之物。得之乃化。是中焦之精氣。全賴於膽。故膽者中精之府也。膽屬火。肝屬木。膽汁為肝所化是木生火也。膽汁化物是木能疏土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記載:脾臟和胃部,是通過薄膜相連的。據考察,人體各臟腑之間的距離並不相同,但它們都是通過薄膜相連接的。只有膽囊附著在肝臟上,是最為接近的。
西醫認為,肝臟沒有太多功能,只是產生膽汁。而膽汁會沿著薄膜流入胃部,這樣食物才能被消化。因此,中焦的精氣完全依賴於膽囊,所以膽囊是中焦精氣的貯藏庫。
膽囊屬火,肝臟屬木。膽汁是由肝臟產生的,這體現了木生火。膽汁消化食物,這體現了木能疏土。
故經云食氣。入胃散津於肝。肝寒則膽汁不能化物。肝熱則膽汁化物太過。
而發中消等證。
脾合胃。胃者五穀之府。
白話文:
所以經書上說「食氣」,食物進入胃部,就會散發津液到肝臟。肝臟寒涼,膽汁就不能夠消化食物;肝臟火熱,膽汁就會過度消化食物,
從而導致中消等症狀。
脾臟與胃臟相合,胃是五穀的倉庫。
脾居胃外。以膜相連。西醫云。近胃處又有甜肉一條。甜肉汁入胃。則飲食自化。予按經文。甘生脾。是甜肉汁。即脾之物也。無庸另立條目。脾主化谷胃主納穀是胃者。脾之腑也。胃為陽脾為陰。納穀少者胃陽虛。納穀多而不化者脾陰虛。如膈食病。糞如羊屎。即是脾。陰虛無濡潤之氣故燥結。
白話文:
脾臟位於胃的外側,與胃通過一層膜相連。西醫認為,胃的附近還有一條甜肉腺。甜肉腺分泌的液體進入胃部,可以幫助食物自行消化。我認為,根據《黃帝內經》的記載,甜生於脾,因此,甜肉腺分泌的液體就是脾的物質,不需要另外單獨列出來。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而胃的主要功能是容納食物,因此,胃是脾的腑。胃屬於陽性,脾屬陰性。如果容納食物不足,說明胃陽虛;如果容納食物過多而不消化,說明脾陰虛。比如患有膈食病,糞便像羊屎一樣,就是因為脾陰虛,沒有濡潤的氣,所以導致糞便乾燥結塊。
不化知脾陰胃陽乃知健脾胃之法李東垣重脾胃。而方皆溫燥。是但知胃陽。而不知脾陰。西醫言胃津化物。甜肉汁化物。膽汁化物。則但主陰汁立論。而又不明胃為陽。主納穀之理皆偏也。
白話文:
如果不懂得脾臟的陰氣和胃部的陽氣,就不能瞭解健脾胃的方法。李東垣重視脾胃,但他的藥方大多溫燥。這是因為他只知道胃部的陽氣,卻忽略了脾臟的陰氣。西醫認為胃液消化食物,甜味肉汁消化食物,膽汁消化食物,因此他們只重視陰性液體的理論。而且他們也不明白胃部屬於陽性,主導食物進入的作用,都是片面的說法。
上曰賁門。下曰幽門。後面與肝膜相連前面與膈膜相連。下與脾相曲抱。脾生一物。曰甜肉。醫林改錯。名為總提。即胰子也。胰子能去油。西醫但言甜肉汁。化谷。而不知其。化油也。脾又生脂膏。所以利水穀在胃中。又賴脾土之濕升布津液以濡之。然後腐變。故胃但稱五穀之府。不言化五穀以見胃。主納。脾主化一燥一濕互為工用。
腎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
白話文:
上端叫賁門,下端叫幽門。賁門後面與肝膜相連,前面與膈膜相連。幽門下方與脾臟彎曲相抱。脾臟產生一種物質,叫做「甜肉」。《醫林改錯》將其更名為「總提」,也就是胰臟。胰臟可以去除油脂。西醫只稱它為「甜肉汁」,可以消化食物,而胰臟可以消化油脂。脾臟還會產生脂肪,這樣可以促進水谷在胃中運化。胃的運化還依賴脾臟的濕氣,脾臟可以蒸化津液來滋潤胃中之物。然後,食物才能腐爛變質。因此,胃只被稱為「五穀之府」,而不說它可以消化五穀,以表明胃主要功能是受納,而脾臟主要功能是消化。燥濕相生,互相為用。
腎臟和膀胱是互相配合的器官。膀胱是津液(身體液體)儲存的地方。
腎為水臟。膀胱為水之府。凡人飲水。無不化溺。而出於膀胱。自唐以下。皆謂膀胱。有下竅。無上竅。飲入之水。全憑氣化以出。又謂水入小腸。至闌門飛渡入膀胱。無從入之路也。故曰氣化。醫林改錯。深叱其謬。西醫云。水入於胃。散走膜膈。胃之四面。全有微絲管出水。
白話文:
腎臟是水液儲藏的臟腑。膀胱是水液貯存的器官。人喝水後,都會轉化為尿液,並從膀胱排出。
從唐朝以後,人們普遍認為膀胱有下口,沒有上口。喝進的水分完全通過氣化才能排出。還有人說,水進入小腸後,通過闌門直接飛到膀胱裡。但是,沒有水進入膀胱的通道。因此,說水通過氣化排出是錯誤的。
《醫林改錯》一書嚴厲批評了這種說法。西方醫學認為,水進入胃後,會滲透到膈膜上。胃的四面都有微小的管子可以排出水分。
水入膜膈。走肝膈。入腎系。腎主瀝溺。由腎系出。下走連網。膀胱附著連網。溺入之口。即在連網油膜中也。中國人見牲畜已死。膀胱油膜收縮。不見竅道。遂謂膀胱。有下口無上口。疏漏之至。西醫此說。誠足罵盡今醫。然持此以薄古聖。則斷斷不可。蓋內經明言。下焦當膀胱上口。
白話文:
水進入膈膜,通過肝膈,進入腎系。腎臟主管小便,從腎系排出,向下流經連脈。膀胱附著在連脈上,小便的入口就在連脈的油膜中。中國人看到動物死後,膀胱的油膜收縮,看不到出入口,於是認為膀胱有下口沒有上口。這種說法很荒謬。西醫的這種說法,確實可以指責當代醫家。但是,如果用它來貶低古代聖賢,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內經》明確指出,下焦與膀胱的上口相連。
又言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內經所謂三焦。即西醫所謂。連網油膜是也。故焦字從⿰革焦從膲。後人改省作焦。乃不知為何物矣。溺出膀胱實則三焦主之而膀胱所主者。則在於生津液。腎中之陽蒸動膀胱之水於是水中之氣。上升則為津液氣著於物仍化為水氣出皮毛為汗。
白話文:
古代醫書記載三焦,是主管水道疏通的器官,人體的水液由這裡排出。古人所說的「三焦」,就相當於西醫所說的「腹膜」。「焦」字的本義是「火燒過的獸皮」, 後來簡化寫成「焦」,導致人們不再清楚它的確切含義。小便由膀胱排出,而實際上主管排尿的是三焦,而膀胱的作用是產生津液。腎臟中的陽氣蒸發膀胱中的水液,於是水中的氣體上升,形成津液。這些氣體依附在物體上,又會轉化為水氣,從皮膚毛髮排出,形成汗液。
氣出口鼻為涕為唾。遊溢臟腑內外則統名津液。實由腎陽蒸於下膀胱之水。化而上行。故曰腎合膀胱。而膀胱。為腎生津液之府也。又詳下條。
白話文:
呼吸道產生的液體叫鼻涕和唾液。
身體內外的津液均是腎陽將膀胱中的水氣蒸發後,上升而形成的。因此說腎與膀胱相通,膀胱是腎產生津液的來源地。更詳細的說明請見下文。
膀胱與連網相接處。即是入水道。子宮在膀胱後。男子名為丹田。腎陽入丹田。蒸水則化氣上行。膀胱如釜中蓄水。丹田如灶里添薪。膀胱下口。曲而斜上。以入陰莖。溺能射出者。則又肺氣注射之力也。
白話文:
上文提到腎與膀胱相合。這句話還指出,腎也與三焦相合。少陽指的是水中的陽氣,也就是腎中的相火。三焦屬腎,包括以下部分:
少陽屬腎。腎上連肺。故將兩臟。三焦者。中瀆之府也。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與合也。
上言腎合膀胱。此言腎又合三焦也。少陽者。水中之陽。是為相火。屬腎者。屬於腎。中命門也。命門即腎系由腎系下生連網油膜是為下焦中生板油是為中焦上生膈膜。是為上焦其根源。實出於腎系。腎系即命門也。命門為相火之根三焦根。於命門故司相火而屬於腎夫腎具水火。
- 命門:這是腎系的中心。腎系向下生連網油膜,稱為下焦。
- 中生板油:腎系向上生中生板油,稱為中焦。
- 上生膈膜:腎系向上生上生膈膜,稱為上焦。
三焦的根源實際上來自於腎系,而腎系就是命門。命門是相火的根源和三焦的根。因此,三焦是由命門掌管,並且屬於腎。腎具有水和火的力量。
白話文:
**命門:**腎臟系統的中心,往下延伸到腹膜,稱為下焦。
**中生板油:**腎臟系統往上延伸到中生板油,稱為中焦。
**上生膈膜:**腎臟系統往上延伸到膈肌,稱為上焦。
三焦實際上是由腎臟系統延伸而來的,而腎臟系統就是命門。命門是腎陽的根源,也是三焦的根。因此,三焦是由命門所掌管,屬於腎臟系統。腎臟同時具有水和火的特性。
合三焦者。是相火所合也。又云腎上連肺者。金水相生。是水陰之所合也。故腎雖一臟。而將為兩臟矣。腎主水。而行水之腑實為三焦。三焦即人身膜油。連腸胃及膀胱。食入於胃。由腸而下。飲水入胃。則胃之四面均有微管。將水吸出。散走膜膈此膜即三焦也。水由上焦。
白話文:
三焦的結合,是因為相火的作用。又有說法「腎上接肺」,是因為金生水、水為陰,所以腎雖然只是一個臟器,但卻可以作為兩個臟器。腎主水,而運行水的腑卻是三焦。三焦就是人體的膜和油脂,連接著腸胃和膀胱。食物進入胃中,由腸道往下運行。水進入胃中,胃的四面都有細小的管子,會將水吸出來,散佈在膜中,這層膜就是三焦。水從上焦開始,
歷肝膈。透腎系。入下焦油。膜以達。膀胱故三焦者。中瀆之府水道出焉。屬膀胱者。謂三焦。與膀胱相聯屬也。是孤之府。謂五臟各配五腑。而三焦司腎水之決瀆。又獨成一腑也。是六腑之所與合句。又總言六腑合五臟。相合而成功也。中國自唐宋後。不知三焦為何物。是以醫法多訛。
西醫為連網。知其物矣。然不知其發源何處。所名同何氣是以知猶不知。
白話文:
水液經過肝膽,穿過腎臟系統,進入下焦膀胱。膀胱因此被稱為三焦,是水液運行的總樞紐。所謂「屬膀胱者」,指的是三焦與膀胱相連接。三焦是孤獨的腑,因為五臟各有其配屬的腑臟,而三焦專司腎水的疏導,同時又獨自形成一個腑臟。這就是「六腑之所與合」的說法,意思是六腑與五臟相配,共同完成生理功能。自唐宋之後,中國的醫學界對三焦的理解有了偏差,導致醫療方法出現錯誤。
知道這種物質了,但是不知道它從哪裡產生。所指稱的名字與何種氣體相同,因此知道它還等於不知道。
故將五臟之將。當讀如將帥之將言少陽三焦。下連屬於腎。上連屬於肺。腎肺相懸。全賴少陽三焦以聯屬之。然則少陽一腑。故已統帥兩臟。如一將而將兩營。也是孤之腑。言少陽三焦。獨成一腑。極其廣大。故能統兩臟。又言屬膀胱者。是三焦下出之路足見自肺至膀胱從上而下。統歸三焦也。
白話文:
因此將五臟比喻成將軍,少陽三焦要讀作將軍的「將」,在下面與腎相連,在上面與肺相連。腎臟和肺臟懸掛著,完全依賴少陽三焦來聯繫它們。因此,少陽這一個腑,已經統帥了兩個臟,就像一位將軍統帥兩個營帳一樣。這也是孤獨的腑,指的是少陽三焦單獨形成一個腑,極其廣大,所以能夠統帥兩個臟。另外,提到與膀胱相連,這是三焦向下的出口,足以看出從肺到膀胱從上到下,都歸屬於三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