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匯通醫經精義》~ 上卷 (35)
上卷 (35)
1. 衝任督帶
又靈樞經曰。足少陰脈別走太陽。至十四椎。屬帶脈。後人遂以帶。為腎之別脈。非也。屬帶脈者。謂其為帶脈所管束非言帶脈是腎之脈也。因其穴居少陽之界。以為少陽脈者。亦非也。肝膽能為帶脈之病。然帶脈終非肝。膽之脈。蓋帶主管結前後。前束任而經心小腸之臍中後束督而經腎系之中。
人身惟脾主中州。交合水火帶脈適當腰腹之中應歸為脾之脈也。其穴在脅。亦以前不。居任位後不居督位。正見其管束。前後也。或疑帶脈不與脾連。豈知腹中膜油皆脾之物。腎著陽治帶脈。以脾為主。女科以婦人帶下。皆歸於脾。良有以也。
按此四脈。督在背。總統諸陽屬先天任在腹總統諸陰屬後天衝脈麗於陽明。而通於胞宮。由後天以交於先天腎者也。帶脈出於腎中。以周行脾位由先天以交於後天脾者也。四者互為功用。不可不詳究焉。
白話文:
《靈樞經》說:「足少陰脈的一條分支走向足太陽脈,到達第十四椎骨處,歸屬於帶脈。」後人就認為帶脈是腎的分支,這是錯的。「歸屬於帶脈」的意思是指這條脈受到帶脈的管轄,並非說帶脈是腎的脈。有人因為帶脈的穴位在少陽的範圍,就認為帶脈是少陽脈,這也是錯的。肝膽的病變會影響帶脈,但帶脈終究不是肝膽的脈。帶脈主要的功能是約束前後,前面約束任脈,經過心、小腸的肚臍部位,後面約束督脈,經過腎臟的繫帶部位。
人體只有脾主管中焦,帶脈剛好位於腰腹中間,應該歸屬於脾的脈。它的穴位在脅肋,前面不屬於任脈,後面不屬於督脈,這正可以說明它管束前後的功能。有人懷疑帶脈沒有與脾相連,其實腹中的網膜和脂肪都屬於脾的物質。治療腎著病和帶脈病,都以脾為主要依據。婦科認為婦女的白帶,都歸屬於脾,這是有道理的。
這四條脈,督脈在背部,統領所有陽氣,屬於先天;任脈在腹部,統領所有陰氣,屬於後天。衝脈依附於陽明,且與胞宮相通,從後天交會於先天的腎。帶脈出自腎中,環繞脾的部位,從先天交會於後天的脾。這四條脈互相作用,不可不仔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