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匯通醫經精義》~ 上卷 (20)
上卷 (20)
1. 臟腑之官
西醫但言氣從肺歷心系而至臍下。未言出氣之路其意以為仍由原路而出。不知非也。蓋氣之出路實循氣衝上達於膈而出於肺。西醫云胸膈乃助肺扇動呼吸之物。不知膈為出氣之路。非入氣之路不得混言扇動。呼吸也夫吸從脊入。督脈主之。呼從膈出。任脈主之。吸入陽也。火交於水也。
呼出陰也。氣仍可返為水也。呼吸循環。道家以為秘訣。醫家昧其指歸。惟內經氣化則能出矣。一語明明指破。何注家多不識耶。火不足以蒸水。則津液不升。氣不得化。水不足以濟火。則津液乾枯。小水不下。
按上言臟腑所合。只有五臟六腑。此條出蘭臺秘典論。又添出膻中一臟。是為六臟六腑。論乃備矣。且腎具水火中系屬火為命門故上條云。少陽屬腎。謂三焦相。火其根在命門也。腎上連肺謂金水相生。而膀胱為之府也。又曰故將兩臟。是腎與命門又可分為兩臟而配三焦。膀胱之兩腑矣。
難經以左為腎。右為命門。自有取義。然則言五臟六腑者。舉其要也。言六臟六腑者。備其物也。再加命門。而為七臟六腑。又其零也。蓋天地陰陽奇耦。不無零正。參伍錯綜。以盡其變。人之臟腑應之。所以經有奇經。而臟腑亦有零奇歟。
白話文:
西醫只說氣從肺經過心臟系統到達肚臍下方,卻沒有說明氣出去的路徑,他們的意思認為氣還是從原路出去,這是不對的。其實氣出去的路徑是沿著氣衝往上到達橫膈膜,然後從肺部出去。西醫說胸腔的橫膈膜是幫助肺部搧動呼吸的器官,卻不知道橫膈膜是氣出去的路徑,不是氣進入的路徑,不能混淆地說橫膈膜是搧動呼吸的。吸氣是從脊椎進入,由督脈主管;呼氣是從橫膈膜出去,由任脈主管。吸氣是陽,是火與水交融;呼氣是陰,氣又可以變回水。呼吸循環,道家認為是秘訣,醫家卻不了解它的含義。只有《內經》中談到氣化才能明白這個道理,這句話已經清楚地說明了,為什麼注釋的人大多不明白呢?火不足以蒸發水,津液就不能上升,氣也不能化生;水不足以滋養火,津液就會乾枯,小便不通。
前面所說的臟腑結合,只有五臟六腑。這條出自《蘭臺秘典》的論述,又增加了膻中一臟,成為六臟六腑,論述才算完整。而且腎臟兼具水火,其中屬火的部分是命門,所以上條說「少陽屬腎」,是指三焦的相火,它的根源在命門。腎臟向上連接著肺,是金水相生的關係,而膀胱是腎的腑。又說「故將兩臟」,是說腎與命門又可以分為兩臟,來配合三焦和膀胱這兩個腑。
《難經》以左邊為腎,右邊為命門,自有它的道理。因此,說五臟六腑,是舉其要點;說六臟六腑,是詳盡其物。如果再加上命門,就是七臟六腑,又有所增加。天地陰陽有奇數和偶數,不免會有餘數或正數,相互參差錯綜,才能窮盡變化。人的臟腑也是如此,所以經絡有奇經,而臟腑也有零數或奇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