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匯通醫經精義》~ 下卷 (3)
下卷 (3)
1. 諸病所屬
屬者所統屬也。知其所屬。則綱領既得。而其條目可例求矣。
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白話文:
這段文字的意思是:「所有風症引起的眩暈都屬於肝臟所管轄。瞭解了所屬的臟腑,就可以掌握綱領,推求其具體的條目。」
「所有與風有關的頭暈目眩都屬於肝臟的問題。弄清楚是哪個臟腑的問題後,就可以找到綱領,並根據綱領推求具體的條目。」
肝為風臟。凡風病皆屬於肝。諸風。謂中風傷風驚風癘風之類。所該之證多矣。掉謂轉動。凡猝倒痙癇抽掣搖戰之類皆是。肝主筋此皆筋之為病也。眩是昏暈。凡昏花妄見。頭目旋轉。皆是肝開竅於目。故有此病也。西醫謂目眩惑昏花。痙癇抽掣。皆腦髓筋為病謂目系通腦故昏眩。
白話文:
肝臟是風邪的根源。所有風病都與肝臟有關。各種風病,包括中風、傷風、驚風、癘風等。症狀有很多。
掉(轉動)是指突然昏倒、痙攣、抽搐、顫抖的症狀,這些都是肝臟問題導致筋脈出現問題的表現。眩暈就是頭暈眼花。凡是出現昏花、幻視、頭目旋轉的症狀,都是因為肝臟與眼睛相通,所以會出現這些病症。
西醫認為,頭暈目眩、痙攣抽搐都是腦髓筋脈的病症,因為眼睛系統與大腦相連,所以會出現頭暈目眩。
腦氣用力太過。則肉縮伸抽掣。究問腦氣何故病。此則西醫茫然。豈知肝脈通於腦。開竅於目而土筋。凡西醫所謂腦氣。皆肝脈所司。而脈筋所以致病。則又肝風為政也。故凡掉眩皆屬於。風而諸風為病。總屬之肝。
諸寒收引皆屬於腎。
白話文:
當大腦用腦過度時,肌肉會抽搐痙攣。至於大腦為何出問題,西醫總是不知所措。難道他們不知道肝臟的經絡與大腦相通,並通過眼睛和肌肉來顯現嗎?西醫所說的腦氣,其實都是肝臟經絡主管的。而經絡和肌肉之所以會生病,是因為肝風在作祟。因此,凡是頭暈目眩,都是屬於風證,而所有的風證,總的來說都是肝臟的問題。
所有感受寒邪而出現的收斂引縮的症狀,都與腎臟有關。
腎司寒氣。故凡寒證。皆屬之腎。腎又主骨。腎陽四達。則骨體舒展舉動輕便。若肢骨拘急而收曲。或軃緩而引長。皆骨不為用也。須知拘收引軃。與抽掣縮短者不同。一是寒症一是風症當辨。
諸氣膹郁。皆屬於肺。
白話文:
腎臟掌管寒氣,所以凡是寒證,都與腎臟有關。腎臟還掌管骨頭,腎陽充足時,骨骼就能舒展開來,活動自如。如果四肢骨頭僵硬,彎曲收縮,或者伸展緩慢,拉得很長,都是因為骨頭不能正常運用了。要知道,僵硬收縮和伸展拉長與抽搐蜷縮不同,前者是寒症,後者是風症,要分清。
諸氣壅塞不通。皆屬於肺。
五臟六腑之氣。無不總統於肺。以肺為氣之總管也。故凡治氣。皆當治肺。肺立皮毛。膹是氣之乖於皮毛者。膹膗也說文謂形惡。如紫癜斑瘤。黑痣疱鼻之類西醫言毛孔下有油核。其管直通皮膚。若面生黑刺。即管塞。之故此即內經膹膗之說也。郁是氣遏於內。不得舒發也。
白話文:
五臟六腑的氣血都歸屬於肺,所以肺是氣的總管。因此,凡是治療氣的疾病,都應該先治療肺。肺主導皮膚和毛孔。膹是一種氣血在皮膚和毛孔中出現異常的現象,包括各種皮疹、腫瘤、黑痣、皰瘡等。在西醫的觀點中,毛孔下方有油核,與皮膚相通。如果臉上長出黑刺,就表示油核阻塞,這與中醫中的膹膗的說法是一致的。鬱是指氣血在體內瘀滯,無法順利運行。
見病。如氣逆痰滯。血結便閉之類。是氣之乖於腹內者。郁與暢反肺氣不暢故郁。宜散降之。
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白話文:
如果氣運行不順暢,痰液停滯,血液凝結導致大便不通暢等情況,都是氣在腹內運行失常所致。氣機鬱結與通暢相反,肺氣不流暢才會鬱結。應該使用疏散、降氣的治療方法。
各種濕熱腫脹的症狀都與脾有關。
腫在皮膚四肢。滿在腹內脹塞。皆濕氣壅滯。水不下行。停走於膈膜中也。然濕證尚不止此。故曰諸濕或頭目暈沉。或瘧暑泄痢。或周身痹痛。或痰飲痃癖。皆屬脾土。不制水所致蓋脾生油膜之。上膜是三焦主水道油是脾之物油不沾水。此脾所以利水也。若脾之油失其令則濕氣乃。得藏匿。故治濕責之於脾。
諸痛瘡癢。皆屬於心。
白話文:
腫脹
- 皮膚四肢腫脹。
- 腹內脹滿塞住。
這些都是濕氣停滯,水分無法下行的表現,停積在胸腔橫隔膜中。
濕氣的表現
但濕氣證不只這些。所以說各種濕氣證,例如:
- 頭暈眼花。
- 瘧疾、暑熱、腹瀉、痢疾。
- 全身痠痛。
- 痰飲、積癖。
都屬於脾胃虛弱,不能夠控制水分所導致的。
因為脾胃會分泌油膜,油膜的上層是三焦主導的水道,而油是脾胃分泌的物質,油不會黏著水。因此,脾胃可以幫助利水。
如果脾胃的油失控,濕氣就會得以藏匿。所以治療濕氣證,重點在於調理脾胃。
一切疼痛、瘡瘍、搔癢等症狀,皆屬於心。
此言諸瘡。或血分凝結阻滯其。氣氣與血爭則痛。或血虛生熱。兼動風氣。風火相扇。則癢。皆屬心經血分為病。治宜和血。又凡病不幹血分皆不發痛。故痞臌腫等。均不痛凡是腹痛肢體痛。蓋無不關於血分故皆屬心。
諸熱瞀瘈皆屬於火。
白話文:
此處討論各種疼痛。某些疼痛是由血脈凝結阻滯所引起的。當氣血爭鬥時就會產生疼痛。有些疼痛是由血液鬱積產熱引起的,同時也會激動風氣。風火互相煽動,就會產生疼痛。這些疼痛都屬於心經血脈病變。治療應該和血。同時,所有不屬於血脈病變的疾病都不會產生疼痛。因此,風臌水腫等疾病通常不會疼痛。凡是腹痛或肢體疼痛,皆與血脈有關,因此都屬於心經病變。
所有熱引起的頭暈目眩、癲癇等症狀都屬於火症。
諸熱謂發熱惡熱瘟暑等症。瞀謂眼目昏花。黑暗見鬼等症。瘈謂筋不得伸。抽掣等證。皆屬於火者。蓋諸熱是火傷氣分。火克肺金也。瞀是心神擾惑。視物昏亂。火屬心。心臟火。擾其神故瞀。瘈是肝筋為火所灼。無血養筋。故縮扯。瘈與軃緩不收有異。當辨之。
諸厥固泄。皆屬於下。
白話文:
諸熱:指發熱、怕熱、瘟疫、暑熱等症狀。
瞀 :指眼睛昏花、視物不清、看到鬼怪等症狀。
瘈 :指筋脈無法伸展、抽搐等症狀。
這些症狀都屬於火氣過盛所致。
諸熱 是因為火氣損傷氣血,火氣剋制肺金所致。
瞀 是因為心神受到擾亂,視物混亂不清。火氣屬心,心臟火氣過旺,擾亂心神,因此導致瞀。
瘈 是因為肝筋受到火氣灼傷,沒有血氣滋養,導致筋脈縮緊,抽搐。瘈與緩慢收縮不同,應加以辨別。
凡大便溏瀉不止,皆因下焦濕熱亢盛所致。
厥謂四肢逆冷。固謂腹中瘕積。如寒疝之類。瀉謂下利不止。皆屬於下。謂屬於下焦腎經也。腎陽不能四達。則厥。腎陽不能上升則瀉腎陽不能化氣則固結。故皆屬於下。宜溫之也。
諸痿喘嘔。皆屬於上。
白話文:
「厥」是指四肢冰涼。「固」是指腹中結塊,就像寒疝一樣。「瀉」是指腹瀉不止。這些症狀都屬於下焦腎經虛寒的範圍。由於腎陽虛弱,無法溫煦四肢,導致「厥」;無法上升,導致「瀉」;無法化氣,導致「固」。因此,這些症狀都屬於下焦虛寒,需要溫補腎陽。
所有痿、喘、嘔吐的症狀,都屬於上焦的問題。
痿有兩證。一是肺痿。肺葉焦。舉不能通調津液。則為虛勞咳嗽。一是足痿。脛枯不能行走。則為足痿。然未有足痿而不發於肺者。蓋肺主行津液。由陽明而下潤宗筋。足乃能行。肺之津液。不行則宗筋失養故足痿。雖見於下。而亦屬之上焦也。喘屬肺之呼不利。嘔屬胃之飲食。氣逆肺胃。均屬上焦。上焦屬陽。多病火逆宜清之也。
諸禁鼓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
白話文:
痿病有兩個證候:
一是肺痿。肺部受傷灼熱,不能流通津液,就會導致虛弱、咳嗽。
二是足痿。小腿枯槁,不能行走。
不過,沒有隻出現足痿而不影響肺部的。這是因為肺主導津液流通,通過陽明經絡向下滋潤宗筋。只有肺部津液正常,宗筋才能得到滋養,足部才能活動。雖然足痿表現在下肢,但根源仍在上焦。
喘息是肺部呼氣不順暢所致。嘔吐是胃部消化不良所致。氣逆肺胃均屬於上焦的問題。上焦屬陽,多發熱逆,宜用清熱的方法治療。
諸般禁忌令人驚恐不安,猶如守著神靈。這些都與「火」有關。
禁謂口齒禁切。噤口痢。痙病口禁之類。鼓慄。謂鼓戰慄。如瘧疾手足搖戰之類。如喪神守。謂譫語百合病。恍惚不安之類蓋熱極反寒之象。火擾心神之徵。皆宜治其火也。
白話文:
「禁」指口齒無法閉合,如痢疾或痙病導致的口部緊閉。「鼓慄」指像鼓一樣顫抖,如瘧疾發作時手腳搖晃戰慄。「如喪神守」指神志不清、胡言亂語、恍惚不安,這是熱極反寒、火氣擾亂心神的徵兆,應治療火邪。
諸痙項強。皆屬於濕。
寒濕則筋脈凝熱濕則筋脈脹。故皆能發痙與項強之證。
諸逆衝上。皆屬於火。
諸逆謂吐咳嗆嘔等。凡是衝脈氣逆頭目咽喉胸中受病。均繫心肝之火。挾衝脈上行也。宜抑之。
諸脹腹大。皆屬於熱。
白話文:
頭頸強直
諸般的痙攣和頸部強直,皆歸屬於濕氣。
寒濕則筋脈凝熱濕則筋脈脹
寒濕之氣會使經絡凝滯,濕熱之氣則會使經絡脹滿。所以這兩種情況都能引發痙攣和頸部強直的症狀。
諸逆衝上
凡是各種逆氣上衝的現象,皆歸屬於火氣。
諸逆指的是嘔吐、咳嗽、嗆噎等。凡頭目、咽喉、胸中受病,導致衝脈之氣逆行,皆因心肝火氣挾持衝脈上行所致,應當予以抑制。
諸脹腹大
凡腹部脹大,皆歸屬於熱氣。
諸脹謂腹內脹滿。腹大謂單腹脹。此證是肝不疏泄。脾不運化。肝不疏泄。則小便不利。水停為脹。脾不運化。則單腹脹。皆屬於熱者。屬於肝木乘脾也。然此與上節火字有別。火屬血分熱屬氣分熱則氣分之水多壅。故主脹大。
白話文:
諸脹:指腹內脹滿。
腹大:指單純腹脹。
這些症狀都是由於肝氣不暢達,脾胃運化功能失調所致。肝氣不暢達,則小便不利,水液停滯,導致脹滿。脾胃運化功能失調,則單純腹脹。
這些症狀都屬於熱證,是肝木克脾所致。但與上文提到的「火」證不同。「火」證屬於血熱,「熱」證屬於氣熱,氣熱會導致氣分中的水液過多而壅滯,因此主要表現為脹大。
諸躁狂越。皆屬於火。
躁謂煩躁。狂謂癲狂。越謂升高。踰垣。凡此皆三焦與胃火太甚。而血氣勃發也。
諸暴強直。皆屬於風。
白話文:
所有的煩躁、癲狂、升高和逾越,都屬於火。
躁,指的是煩躁。狂,指的是癲狂。越,指的是升高和逾越障礙物。凡是這些症狀,都是因為三焦與胃火過旺,導致血氣上衝所致。
所有的暴烈和強直,都屬於風。
強直僵仆倒地。暴者猝然發作。風性迅速。故能暴發。凡風均屬之肝。肝屬筋脹。風中筋脈。不能引動。則強直矣。風者陽動而陰應之也。故風俱陰陽兩性中風之陰。則為寒風中風之陽。則為熱風無論寒熱。均有強直之證。宜細辨之。
諸病有聲按之如鼓。皆屬於熱。
白話文:
身體突然僵直倒地。突然發作的是暴風。風的性質迅速,所以能突然發作。所有風病都屬於肝。肝主筋,風邪進入筋脈,不能運動自如,就會出現強直。風是陽動而陰應的,所以風病同時具有陰陽兩性。中陰風,則為寒風;中陽風,則為熱風。無論寒風熱風,都有強直的症狀。需要仔細辨別。
各種疾病發出聲響,按壓後像鼓聲,都屬於熱證。
此與腸鳴不同。腸鳴則轉氣切痛下泄。屬水漬入腸。發為洞瀉是寒非熱也。此有聲。乃在人皮里膜內。連網油膜之中。凡人身連網油膜。均是三焦。乃相火之府。行水之道路也水火相激。往往發聲。但其聲綿綿。與雷鳴切痛者有異按之亦能作聲。又拒手。如按鼓皮。以其在皮膜間。
白話文:
這與腸鳴不一樣。腸鳴通常會伴隨著氣體移動的切痛感,向下移動。這是因為水液滲入了腸道,導致了腸鳴聲。發出洞穴般的聲音是因為寒冷,而不是發燒。這種聲音是有聲響的,位於人體皮膚和肌肉之間,連接著脂肪膜的裡面。人體連接著脂肪膜,它們都是三焦的一部分,是相火的儲藏處,也是水運行的道路。水火相互激發,往往會發出聲音。但這種聲音綿綿不絕,與腸鳴時的切痛聲不同。按壓時也能發出聲音,而且會拒絕手部按壓,就像按壓鼓皮一樣,因為它位於皮膚和肌肉之間。
故按之如鼓。是三焦之火。與水為仇也。故曰皆屬於熱。蓋三焦為行氣之府。氣多則能鼓吹其膜中之管使之有聲如西洋象皮人搦之則出聲是矣。
諸病跗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
白話文:
因此按壓腹部的感覺就像按鼓一樣,這是三焦之火造成的,與水相剋。所以這都屬於熱症。三焦是運行氣的臟腑,氣多就會鼓動三焦中的管,讓它發出像西洋充氣橡膠人按壓後會發出的聲音一樣。
所有腳背浮腫、疼痛、痠痛、驚嚇。都歸屬於火證。
跗足背。凡足腫皆發於厥陰陽明兩經。陽明之脈行足背。厥陰之脈。起足大指叢毛行內踝。肝木生熱。壅遏胃經之濕。則循經下注而發足腫。極痠疼也。酸字頗有實義。西醫云。凡腳氣必胃中先釀酸水。繼而尿中有蛋白形。尿味亦酸乃髮腳腫痛但西醫未言所以致酸。與因酸致腫之故。
白話文:
腳的背部,凡是腳腫脹發作的都來自於足厥陰經和足陽明經。陽明經的脈絡行經腳背,厥陰經的脈絡從腳大拇指的毛叢處開始,沿著內踝走行。肝屬木,生發熱性,阻滯胃經的濕氣,濕氣就會循經下注而引起腳腫脹,極其痠痛。酸這個字是有實際意義的。西醫說,凡是腳氣病,胃中必定先產生酸水,接著尿液中出現蛋白質,尿液味道也呈酸性,然後才會出現腳腫脹疼痛,但是西醫並沒有說明為什麼會產生酸水,以及因為酸水而導致腫脹的原因。
惟內經理可互證。經云肝木在味為酸蓋木能生火木能剋土土不化水火又蒸之。則變酸味是酸者濕與熱合之味也。羹湯夏月。過夜則酸濕遇熱也。冬月則否有濕而無熱也。知酸所以致疼腫而腳氣可治矣。又凡乍驚乍駭。皆是肝經。木鬱火發。魂不藏之故。是以皆屬於火。
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
白話文:
只有《內經》中的理論可以相互印證。《內經》說:肝屬木,其味道為酸。因為木能生火,木能克土,土不能化水,火又能蒸發水。那麼就會變成酸味。所以,酸味是濕熱結合的滋味。所以在夏天,湯羹過夜就會變酸,因為濕氣遇到熱氣。而在冬天就不會,因為只有濕氣而沒有熱氣。明白了酸味會導致疼痛腫脹的原因,那麼腳氣就可以治療了。而且,凡是突然受到驚嚇,都是肝經的問題,是木氣鬱結,火氣發洩,神魂不能安藏的緣故。因此,這些都屬於火證。
諸多轉變、反覆無常。水液混濁不清。都屬於熱症的表現。
轉者。左右扭掉也。反者角弓反張也。戾如犬出戶下。其身曲戾。即陽明痙病頭。曲至膝也。水液渾濁。小便不清也。轉在側屬少陽經。反在後屬太陽經戾在前屬陽明經。水道在膈膜中。屬三焦經皆屬於熱。是水液渾濁。固屬三焦之熱。而諸轉反戾。亦當同屬三焦矣。三焦。
白話文:
轉: 意為扭動、抽搐。
反: 意為角弓反張。
戾: 像狗從門下鑽出時,身體彎曲扭動的樣子。
戾如犬出戶下。其身曲戾: 即陽明經痙攣,導致頭部和身體彎曲至膝蓋。
水液渾濁。小便不清也: 小便混濁不清,表明水液代謝障礙。
轉在側屬少陽經。反在後屬太陽經戾在前屬陽明經: 轉動在兩側,屬於少陽經;反張在背後,屬於太陽經;彎曲向前,屬於陽明經。
水道在膈膜中。屬三焦經皆屬於熱。是水液渾濁。固屬三焦之熱。而諸轉反戾。亦當同屬三焦矣: 水道位於膈膜內,屬於三焦經,均屬於熱證。因此,水液渾濁是三焦熱所致;而各種轉動、反張、彎曲的病症,也應當同屬於三焦熱證。
網膜西人謂之連網。由內達外。包裹赤肉兩頭生筋以貫赤肉筋連於骨節。故利曲伸。觀此則知轉反戾是筋所牽引。實則網膜伸縮使然。故內經與水液同論。以見皆屬三焦網膜中之熱也。西醫乃謂抽掣痙等。發於腦筋。不免求深反淺。故西人無治之之術也。
諸病水液。澄澈清泠。皆屬於寒。
白話文:
網膜,西方人稱之為連網。它從內延伸到外,包裹著紅色的肌肉,兩端長出肌腱貫穿紅色的肌肉,肌腱連接到骨節處。因此,紅色的肌肉可以彎曲伸展。觀察這些可以知道,眼睛轉動和閉合是由肌腱牽引造成的。實際上,是網膜的伸縮作用讓它們發生。所以,《內經》將網膜與水液一起討論,認為它們都屬於三焦網膜中的熱症。西方醫生卻認為抽搐痙攣等病症是由腦筋引起的,這是一種求深反淺的錯誤觀點。因此,西方人沒有治療這些疾病的方法。
澄澈透亮的液體,皆屬寒性。
下為小便上為涎唾。其道路總在三焦膜膈之中。無論何證。但據水液。有澄澈清泠之狀。即是三焦大虛之候。故曰皆屬於寒。
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
白話文:
小便從下方排出,而唾液從上方產生。它們的運送管道都位於三焦膜膈之間。無論什麼證候,只要觀察水液的狀態,如果水液清澈透亮,就表示三焦虛寒。因此,所有這種情況都屬於寒證。
反覆嘔吐酸液,同時伴有腹瀉。這些症狀都屬於熱證。
嘔謂乾嘔。是火逆也。吐有寒證。吐酸則無寒證。暴注下。迫裡急後重。逼塞不得暢。俗名痢證。皆屬於熱者。屬於肝經之熱也。肝火上逆則嘔吐酸。肝火下注則痢。下迫因肝欲疏泄。肺欲收斂。金木不和故欲瀉不得。且痢多發於秋。金剋木也。
病機百出。未能盡錄但舉其凡。以例其餘。
白話文:
嘔吐是指乾嘔,是火氣上逆造成的。而吐出物有寒性的,則不是火氣上逆造成的。
突然發生的腹瀉,並伴隨腹痛、裡急後重,這是由於腹內受阻不通引起的。俗稱的痢疾,也都屬於熱症範疇。這些熱症都屬於肝經的火熱。
肝火上逆就會引起嘔吐酸水。肝火下注就會引起痢疾。腹瀉是因為肝臟想要疏泄,而肺臟想要收斂。金木不調和,所以想要拉肚子卻拉不出來。
而且,痢疾多發於秋季。這是因為金屬性質的肺氣剋制了木屬性質的肝氣。
中醫古代文字:
風寒濕熱相搏,氣血痰瘀交結
風寒濕熱等病邪互相攻伐,氣血、痰液、瘀血等病理產物交結纏綿,造成種種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