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宗海

《中西匯通醫經精義》~ 上卷 (12)

回本書目錄

上卷 (12)

1. 五臟所藏

化為髓而藏於腦中。凡事物。經目入腦。經耳入腦經心亦入腦。腦中之髓。即將事物印記不脫。久之要思其事物。則心一思之而腦中之事物立現。蓋心火陽光如照相之鏡也。腦髓陰汁如留影之藥也。光照於陽而形附於陰。與心神一照而事記髓中同義。西學留影妙矣。而西醫則不知人身自有照影留聲記事之妙。

質雖剖割千萬人。能得此理否古思字。從囟從心囟者腦前也。以心神注囟則得其事物矣。

內經又有五臟七神之說。云脾藏意與志。腎藏精與氣。與此不同。然志須屬腎。精氣血三者。非神也。另條詳註。不在此例。故從五神之說為是。

白話文:

精華轉化成髓質,儲藏在腦中。所有事物,經由眼睛進入腦部,經由耳朵進入腦部,經由心也進入腦部。腦中的髓質,會將事物印記下來而不脫落。時間久了,想要回想那些事物,只要心念一動,腦中的事物立刻浮現。這就像心火的陽光如同照相的鏡子,腦髓的陰液如同顯影的藥劑。光線照射在陽性的部分,而影像附著在陰性的部分,和心神一照就將事情記錄在髓中的道理相同。西方的留影技術真是巧妙啊!然而西醫卻不知道人體本身就具備照相留影記事的奧妙。

縱使解剖千千萬萬的人,能夠理解這個道理嗎?古時候的「思」字,從「囟」從「心」,「囟」指的就是腦的前部。用心神專注於腦前,就能夠獲得那些事物了。

《黃帝內經》還有五臟七神之說,說脾臟儲藏意念和意志,腎臟儲藏精和氣,這和這裡的說法不同。然而,意志應該歸屬於腎,精、氣、血三者,並不是神,另外再寫條說明。因此,這裡不納入討論,所以以五神之說是正確的。

2. 五臟所主

此條先言所合。言本臟之內外相合也。後言所主。明其相制相成也。

心之合脈也。

西醫云。心有運血管。回血管外則散達周身。內則入於心中。心中有上下四房。以存血。心體跳動不休。而周身血管應之而動是為動脈此說極是。脈經云脈為血府即此之謂也。醫林改錯。謂脈是氣管非血管。言氣乃能動。血不能動。夫果是氣管則隨氣呼吸。一呼止。當動一至。

一吸止當。動一至何以一呼動二至。一吸動二至。顯與氣息相錯哉是脈非氣管。其應心而動為無疑矣。故云心之合脈也。西醫言脈不足為診具足見西醫之粗淺也。脈診兩手。始於內經。詳於難經。事確理真非西人器具測量。所能得也。詳下榮衛生會。及診脈精要篇。

其榮色也。

心主血。血足則色華。血脫則色枯。

其主腎也。

五行之理。相生相制制則生化。心是。火臟而受制於腎水。是腎乃心臟生化之主。故其主腎也。心為離火。離卦中之陰爻。即含坎。水之象也。心之所以生血。亦以水交於火即化為血。另詳氣血條。惟其以水濟火。而火之功用乃成。故心血虛者。必兼補腎水。觀天王補心丹。仲景復脈湯均用地黃。其義可知。

肺之合皮也。

肺為乾金。體高而大。如天之無不覆。氣達於外。以衛周身。如天之無不包。故合於皮毛。西醫云。周身氣管。外則散為毛。竅。內則總統於肺。故肺合皮毛。凡是外感。無不治肺也。西法用數百倍顯微鏡。照見毛形如樹。其下有。坑。坑內有許多蟲。或進或出。其實皆氣之出入也。

蓋肺主行氣。肺中盡是氣孔。鼻者直出之孔。毛者橫出之孔鼻氣大。故人皆知之毛孔之氣細故人不知。實則鼻氣一出則毛孔之氣俱出鼻氣一入。則毛孔之氣俱入。中國人不知皮毛與肺相連。皆是從毛竅相通也。

其榮毛也。

毛者。血之餘也。然實則血從氣。化而生焉。氣生於水。先天真氣。名天癸水。女子以血為主。氣從血化。故水化為血。內行下達。則為月信男子以氣為主。則血從。氣化故血化。為水上行外達則生須與毛另詳氣血條。毛榮者氣化之盛也。肺主氣故其榮在毛。

其主心也。

天之五行。火西流。而後能秋地之五行。火剋金。而後成器人之五行。心火溫肺。而後胸中陽和。無寒飲咳痹之證。故心火者。乃肺之主也。心火太甚。則肺燥。心火不足。則肺寒。

肝之合筋也。

筋象甲乙木。故為肝所合。人但知筋著。於骨節間。而不知筋實與肝通蓋肝中有大膈膜。內連肥網。外連皮膚。凡有瘦肉。皆有網膜包之。凡肉之網膜。其兩頭皆連於筋。肝之氣。即從內膈膜發為外之網膜。由網膜而發為筋。筋所以為肝之合也。中醫但言其義。未言其形。今借西法。

指出跡象。尤為確實。合者。相連之謂也。凡瘈瘲筋抽。皆是內膜。伸縮收放。因牽動其筋而然。若不知筋所發生之源。則不能治也。

白話文:

五臟所主

這段文字首先說明臟腑之間的內外聯繫,然後闡明它們之間的相互制約和相互滋生的關係。

心臟與脈搏相連。西醫認為,心臟有輸送血液的血管,血管分佈全身,並匯聚於心臟。心臟有上下四個腔室儲存血液,心臟不停跳動,全身血管隨之搏動,這就是動脈。脈經說「脈為血府」,指的就是這個意思。《醫林改錯》認為脈是氣管而非血管,認為只有氣才能動,血不能動。但如果脈是氣管,那麼呼吸一次,脈搏就應該跳動一次,為什麼呼吸一次脈搏卻跳動兩次呢?顯然脈搏與呼吸的次數不相符,所以脈不是氣管,脈搏隨心臟跳動毫無疑問。因此說心臟與脈搏相連。西醫認為脈搏不足以作為診斷工具,這足以顯示西醫的淺薄。診脈用雙手,始於《內經》,詳於《難經》,其方法精確,道理真實,並非西醫的儀器所能測量。詳見下文《榮衛衛生會》及《診脈精要篇》。

心的榮色表現於面色。心主血,血足則面色紅潤,血虛則面色枯萎。

心臟主導腎臟的運作。五行學說中,存在相生相剋的關係,相剋的結果反過來促進了生化。心臟屬火,受腎臟屬水的制約,因此腎臟是心臟生化之源。心屬離火,離卦中的陰爻含有坎水的象徵,心臟之所以能生血,也是因為水與火交合而化為血(詳見氣血篇)。正是因為水滋潤了火,火的功用才能充分發揮,所以心血虛的人,必須同時補腎水。觀察天王補心丹、仲景復脈湯都使用地黃,其道理就在於此。

肺臟與皮膚相連。肺屬金,體積高大,如同天空一樣覆蓋一切,其氣佈於全身,如同天空一樣包容一切,所以與皮毛相連。西醫認為,全身氣管的外端分佈為毛孔,內端則彙集於肺臟,所以肺與皮毛相連。凡是外感疾病,都必須治療肺臟。西醫用幾百倍的顯微鏡觀察,看到毛孔形狀如樹,其下有凹坑,凹坑內有很多蟲子進進出出,實際上都是氣的出入。

因為肺主氣,肺中充滿氣孔,鼻子是氣體直通的孔,毛孔是氣體橫向通出的孔。鼻子的氣息較大,所以人人都知道;毛孔的氣息很細微,所以人不知道。實際上,鼻子的氣息一呼出,毛孔的氣息也同時呼出;鼻子的氣息一吸入,毛孔的氣息也同時吸入。中國人不知道皮毛與肺臟相連,都是通過毛孔相通的。

肺的榮象表現於毛髮。毛髮是血液的餘氣所化生,但實際上血液是由氣化生而來的。氣生於水,先天真氣稱為天癸水。女子以血為主,氣從血化;所以水化為血,內行下達則為月經。男子以氣為主,血從氣化;所以血化為水,上行外達則生鬚髮(詳見氣血篇)。毛髮的榮盛是氣化旺盛的表現,肺主氣,所以肺的榮象在毛髮。

肺臟受心臟的統攝。五行學說中,天之五行火西流才能產生秋,地之五行火剋金才能成器,人之五行心火溫養肺臟,才能使胸中陽氣充足,沒有寒飲、咳嗽、痹證。所以心火是肺臟的主宰,心火過盛則肺燥,心火不足則肺寒。

肝臟與筋絡相連。筋絡屬木,所以與肝臟相連。人們只知道筋絡附著在骨節之間,卻不知道筋絡實際上與肝臟相通。因為肝臟內有大膈膜,內連脂肪網膜,外連皮膚。凡是有瘦肉的地方,都有網膜包裹,而肉的網膜兩端都連接著筋絡。肝臟的氣從內膈膜發出,成為外在的網膜,再由網膜發出成為筋絡。筋絡之所以與肝臟相連,就是這個道理。中醫只說明其道理,沒有說明其形狀,現在借用西醫的方法,指出其蹤跡,更加確切。「合」指的是相連的意思。凡是抽搐、筋絡抽動,都是內膜伸縮收放,牽動筋絡而造成的。如果不知道筋絡產生的根源,就不能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