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宗海

《中西匯通醫經精義》~ 上卷 (10)

回本書目錄

上卷 (10)

1. 五臟所屬

凡物入水。無不腐化。故水之臭腐。

其數六。

河圖。一為水之生數。六為水之成數。

其谷豆。

黑豆也。其性沉。其色黑。故屬腎水。

其畜豕

豕也。色黑屬亥。為水之畜。

其蟲鱗。

魚龍。皆水中之陽物也。故鯉魚湯利水。龍骨鎮腎氣。皆從其類之義。

其果慄。

色黑。根不亡本。故屬腎水。

其菜藿。

古藿。即豆苗葉。

天地之大。不外五行。人稟天地而生五臟。推之於物。各稟五行。因皆與人之五臟相屬。能知五行變化之理。則於病藥。自然會通。故節錄金匱真言臟象論等文合為一章以見大概。

白話文:

所有東西進入水中,沒有不腐爛的。所以水腐敗之後,會產生六種臭味。

河圖中,一代表水開始生成的數字,六代表水形成完成的數字。

對應的穀物是豆類,指黑豆。它的性質是往下沉的,顏色是黑色的,所以屬於腎臟的水。

對應的家畜是豬,豬的顏色是黑色的,屬於十二地支中的「亥」,是屬水的家畜。

對應的蟲類是有鱗的,指魚和龍。它們都是水中屬陽的生物。所以鯉魚湯可以利水,龍骨可以鎮定腎氣,都是根據它們的屬性來使用的。

對應的水果是栗子,栗子的顏色是黑色的,根不會離開樹的本體,所以屬於腎臟的水。

對應的蔬菜是藿,指的是古代的藿,也就是豆苗的葉子。

天地廣大,不超出五行的範圍。人稟承天地而生,有五個臟器。將五行的概念推廣到萬物,發現萬物也都稟承五行。因此,它們都與人的五臟有所關聯。如果能了解五行變化的道理,那麼在治療疾病用藥時,自然就會融會貫通。所以節錄《金匱真言臟象論》等文章,合併成一章,以呈現大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