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宗海

《中西匯通醫經精義》~ 上卷 (9)

回本書目錄

上卷 (9)

1. 十二經脈

手陽明大腸脈。起大指次指之端。出合谷。行曲池上肩貫頰夾鼻孔下齒。入絡肺下膈屬大腸。

白話文:

手陽明大腸脈。起於大拇指和食指的末端。經由合谷穴,沿著曲池穴向上行至肩部,貫穿臉頰,夾著鼻孔,沿下巴而下,進入肺部,通過橫隔膜,屬大腸。

大腸是肺之腑。故大腸經脈。亦與肺經。相為表裡。肺脈起大指內側。大腸經亦起於大指之端。而其支又起於次指之端者。以見同源異流之義耳。合谷俗名斧口。皆肺脈交會之所也。三陰經行肘內。三陽經行肘外。手陽明經。由合谷上行。至曲池。上肩。貫頰。挾鼻孔鼻孔者。

白話文:

大腸和大肺是同一類器官。所以大腸的經絡,和大肺的經絡是表裡關係。肺經的經絡從大姆指內側開始。大腸經的經絡也是從大姆指開始。大腸經的一部分經絡,從次姆指開始。這表明它們同出一源,但流向不同。合谷穴在民間稱為「斧口」。它是肺經交會的地方。三條陰經的經絡,從肘內側經過。三條陽經的經絡,從肘外側經過。手陽明經的經絡,從合谷穴開始向上行,經過曲池穴,到肩膀,再貫穿臉頰,與鼻孔相連。

肺之竅也。大腸者。肺之腑也。肺臟開竅於鼻而腑之經脈即上夾於鼻臟腑之。相應何其巧也。下齒。入絡肺。尤其氣化所稟承者。由肺下膈。屬於大腸。知經脈與肺相貫之故。即知大腸。全秉肺之氣化矣。凡經脈皆出於臟腑。而手之三陰三陽。論穴者均由手起。不過便於數穴耳。

白話文:

肺臟管理呼吸,對應的外在器官是鼻子。大腸是肺臟的腑臟,肺臟的經脈向上連接到鼻子,而鼻子又是大腸腑臟的部位。它們之間的對應關係多麼巧妙。

下齒與肺臟相連接,特別是肺臟的氣化功能,是由肺的下膈部分傳遞給大腸的。瞭解經脈與肺臟貫通的關係,就意味著瞭解大腸完全承接了肺臟的氣化功能。

所有的經脈都從臟腑中發出,而手上的三條陰經和三條陽經,在針灸穴位論述中,都是從手部開始討論的。這只是為了方便記住穴位而已。

實則先有臟腑。而後生出經脈。非有此手上之經脈。而後有臟腑也。

白話文:

實際上,臟腑先產生,之後才生出經脈。並非先有手上的經脈,然後才產生臟腑。

大腸與肺。皆主秋金。屬商音。肺太陰起少商者。商之陰也。大腸經起食指內側。名商陽穴。其主金商而。屬陽也。此一臟一腑。對舉之穴。合谷在虎口。秋金白虎之口。手陽明與肺相合處曲池在屈肘橫紋盡處。肩髎在肩骨之端。天鼎喉旁四寸。與食管相當處。故名鼎。禾髎即頰車也。繞齒齦夾鼻為迎香穴。肺開竅於鼻而其腑之經脈。終於夾鼻足見相應之妙用。

白話文:

大腸和大腸經和肺和肺經都屬於秋季金屬性,對應於音樂中的「商」音。肺太陰經從小商穴開始,這是「商」的陰脈。大腸經從食指內側開始,名為商陽穴,主掌「商」的陽脈。這一個臟和一個腑,其對應的穴位相對應。

合谷穴位於虎口,正是秋季金屬性白虎的嘴巴。手陽明經與肺經相合的曲池穴位於曲肘橫紋的盡頭。肩髎穴位於肩骨的端點。天鼎穴位於喉旁四寸,與食管相對應,因此得名為「鼎」。禾髎穴就是頰車穴,圍繞著牙齦和鼻樑,就是迎香穴。肺開竅於鼻子,而其相應的腑經脈絡,最後到達鼻樑附近,由此可見它們之間相應的神妙作用。

足陽明胃經脈。起眼下。入齒。環唇循喉嚨。下膈屬胃絡脾。下挾臍。至膝下。入足中指。

白話文:

足陽明胃經經脈:

從眼下方開始,進入牙齒內,環繞嘴脣,沿著喉嚨向下,通過橫膈,連接胃部,溝通脾臟。經脈下行,環繞著肚臍,到達膝蓋下方,進入足部的中指。

胃脈起於眼下。繞面行。故人正面。均屬陽明經。入齒。故齦肉全屬陽明。環唇者。脾臟開。竅於口。故胃腑之脈從外環之。以應乎。脾亦如手陽明經。夾鼻之意。循喉嚨兩旁動脈。為人迎穴是矣。下膈屬胃絡脾。所以秉氣於脾也。下挾臍。至膝下三里穴。膝脛以前。均陽明經之所行。入足中指。陽明脈所止之處。

白話文:

胃經從眼眶下方開始,環繞臉部行走,所以人的正面都屬於陽明經。進入牙齒,因此牙齦也全屬陽明經。環繞嘴脣的經絡是脾臟開竅於口的緣故,所以胃和脾的經絡從外側環繞嘴脣,以呼應脾臟。脾臟就像手陽明經,夾住鼻子的意思。沿著喉嚨兩側的動脈,就是人迎穴。下膈屬於胃,連接脾臟,所以脾氣也是由胃所秉持。往下經過臍部,到達膝蓋下方三里穴。膝蓋和小腿前面都屬於陽明經所經過的地方。進入足部中指,這是陽明脈終止的地方。

胃脈上起承泣。在眼下。循面。入上齒。出環唇。下至喉旁。寸五分。名人迎穴。又下橫骨。內為缺盆穴。缺盆骨下陷中。為氣戶穴。謂肺氣與胃脈。相通之門戶也。入屬胃。又行臍旁二寸。為天樞穴。膝外陷中。名犢鼻穴。膝下三寸。三里穴。皆胃氣之大會。至足背為趺陽脈。入中指。其支者。入大指次指之端。名厲兌穴胃。為後天統主前面衝任皆歸屬之。

白話文:

胃經的經脈從承泣穴開始,位於眼下,沿面部經過上牙,環繞嘴脣,下行至喉嚨附近。距承泣穴一寸五分的地方,稱為人迎穴。再往下經過橫骨,內側為缺盆穴。缺盆骨下方凹陷處,為氣戶穴,肺氣和胃經經脈在此處相通,如同門戶一般。經脈再往下入屬胃部,又行經臍旁二寸,為天樞穴。膝蓋外側凹陷處,稱為犢鼻穴。膝蓋下方三寸,為三里穴。這些穴位都是胃氣匯聚的重要場所。經脈至足背成為趺陽脈,進入中指,其支脈進入大拇指和食指的指尖,稱為厲兌穴。胃經為後天主導,衝脈和任脈都歸屬其管轄。

足太陰脾之脈。起大指之端。上膝股。入腹屬脾經胃上挾咽連舌本散舌下。

白話文:

足太陰脾經之脈絡。起源於大拇指末端。沿著膝蓋和大腿內側向上延伸。進入腹部,與脾經相連,沿著胃上行,穿過咽喉與舌根相連,並分佈於舌下。

起足大指隱白穴。上膝入股。謂股之內面。入腹屬脾臟。而又絡胃。是胃陽明居太陰之中。故六氣標本。謂太陰中見。陽明也。上膈挾咽。與陽明同路惟陽明發於面。而太陰終於舌本。一陰一陽。各有不同。蓋陽明為陽之盛故上於面以衛外。太陰為陰之至故終於舌下。以生布津液。使津液出於口。用濟陽明之燥。此陰陽所。以互為功用也。

白話文:

太陰經起於腳大拇指的隱白穴,往上走過膝蓋進入大腿內側,屬於脾臟,又連通胃。因此,胃的陽明經位於太陰經之中。所以,六氣標本(病邪的根源和表徵)在太陰經中可以看到陽明經。

太陰經向上經過膈肌和咽喉,與陽明經的路徑相同。但是,陽明經從面部開始,而太陰經終於舌根。一陰一陽,各有不同。因為陽明經屬陽氣旺盛,所以向上行於面部以保護身體外在。太陰經屬陰氣極盛,所以終於舌下,以滋生津液。這些津液會流出到口中,以滋潤陽明經的燥熱。這就是陰陽互補,相互作用的道理。

脾經起大指內側隱白穴。循內踝陷中名商邱穴。踝上三寸名三陰交穴。以三陰之脈交會於此也。循膝內側。上股入。腹中屬脾又見於食竇穴。言胃中之食。由脾所化。此為化食之竅道也。從此又絡胃。上挾咽。連舌本。散舌下。足見為心之苗又即脾經之根源矣。舌辨其味。脾即食其味。

白話文:

脾經起於大拇指內側的隱白穴。沿著腳踝內側的凹陷處向下,名為商邱穴。商邱穴上方三寸處名為三陰交穴,因為三條陰經的脈絡在此交會。再沿著膝蓋內側向上延伸,進入股內。接著進入腹中屬於脾經,並在食竇穴露出。這說明胃中的食物是由脾胃化生的,此穴是化生食物的孔道。そこからさらに胃に連絡し、上って喉の奧へとつながり、舌の根部に達し、舌の下に散らばる。これを見れば、脾経は心の苗であり、脾経の源であることがよく分かる。舌は味を識別し、脾はその味を栄養とするのだ。

故脾經散於舌下。外經穴尚可圖。若其散。行繞絡由胃至舌之跡。則非形跡可圖也。

手少陰心之脈。起於心中。出心系。下膈絡。小腸復上肺出腋下。至肘。抵掌中。入小指之內。其支者上挾咽。

白話文:

脾經的經脈散佈在舌頭之下。外在的穴位還可以描繪出來。如果它分散開來,沿著由胃到舌頭的脈絡循行,那麼就不是可以用形跡描繪出來的。

手少陰心經的脈絡:起於心臟,從心包出來,下行橫膈,聯絡小腸,再往上行到肺臟,出腋窩,到達肘部,抵達掌心,進入小拇指內側。它的分支向上夾住咽喉。

中國舊說。心有四系。下通於各臟者。非也。西醫剖視。並無四系。言心有左右房。左房生血。遞出為總血管。分為眾管。散於臟腑。周於身。於是入回血管。復循行。至心之右。為總回血管。遞入心。為血一周。是心之通於四臟者。在血管也。西醫名管。而內經則名為脈。

白話文:

中國古代有種說法,認為心臟有四條血管通往其他臟器。但這種說法並不正確。西方醫學剖析發現,心臟並沒有四條血管。

現代醫學認為,心臟有左心房和右心房。左心房產生血液,通過總動脈輸送出去,進而分佈到全身的臟腑組織。血液在身體中循環後,通過總靜脈回到右心房,再流入心臟,完成一個完整的血液循環。

因此,心臟與其他臟器之間的聯繫是通過血管進行的。西方醫學稱之為血管,而中國古代醫學典籍《黃帝內經》則稱之為脈。

內經云。營行脈中。營周於身心之合。脈也。即是西醫之說矣。但西醫不能分別各臟。各有經脈。只將眾脈管。皆屬於心。而不知。手少陰心。又有專屬之脈也。出心系。下膈絡小腸。心所以與小腸。相表裡也。復上肺心主血。肺主氣。營衛之交會全在於此。西醫謂回血受炭氣。

白話文:

《黃帝內經》說,營血在脈絡中運行。營血循環於身體和心身的結合處,也就是脈絡。

這與西醫的說法很相似。但是,西醫無法區分各個臟腑各自對應的經脈,只認為所有血管都連屬於心臟。而他們不知道,手少陰心經也有自己專屬的脈絡。它從心臟系統出發,經過橫膈膜,連接小腸。這就是心臟與小腸相互表裡的原因。

同時,肺與心主共同掌控血液,肺主掌控氣。營血和衛氣在肺部交會。西醫認為,迴流的血液會吸收肺泡中的二氧化碳(炭氣)。

皆變紫色。遞至總回管。得肺氣呼出。則炭氣散。而紫血復變為赤。仍入心。由右房。遞左房。而後出也。內經言少陰心脈。復上肺。便是大會。於肺之路矣又出腋下肘。入小指之內。其支者。上挾咽。故少陰有咽痛症。

白話文:

血液都變成紫色。再傳遞到肺部。隨著肺氣呼出,炭氣就散掉了。紫色的血液又恢復成紅色。然後重新回到心臟,從右心房傳遞到左心房,再輸送出去。內經中記載,手少陰心經的脈絡再次通往肺部。這就是心肺經在大會穴交會的路徑。手少陰心經的脈絡還從腋下和肘部的內側出來,進入小指內。它的支脈向上經過喉嚨,所以手少陰心經經絡不通時,會出現咽喉疼痛的症狀。

心脈之用事。在下絡小腸。為生血運血之路道。其支者。上夾咽。上系目系。此最主氣化處也。至於出腋下極泉穴。循肘抵掌後骨際。為神門穴。終於小指內側。為少衝穴。數穴皆經脈之枝葉也。言針灸者。但論外之經穴。而言氣化者。則其內之路道為猶重也。

白話文:

心經的功能是:與小腸相連接,作為產生和運輸血液的管道。它的分支向上經過咽喉,與眼睛相聯繫。這是氣化作用最主要的部位。心經從腋下的極泉穴流出,沿著肘部到達手掌後緣的骨縫間,形成神門穴,最終到達小指內側的少衝穴。這些穴位都是心經的支脈。談到針灸時,人們只討論外在的經穴;而談到氣化作用時,心經的內部管道就更重要了。

手太陽小腸之脈。起小指之端。循手外。上肘繞肩。入絡心。下膈。抵胃入小腸。

白話文:

手太陽小腸之脈:

從小指尖開始,沿手臂外側向上。繞過肘部,上肩,與心相連。向下經膈肌,抵達胃,再進入小腸。

少陰抵掌中。太陽循手外。此足見陰陽內外之不同也。入絡心。故太陽經。中見少陰下膈抵胃。小腸與胃。原相連接。以司其事也。

白話文:

少陰經的經脈抵達手掌中央。太陽經的經脈沿著手部外側循行。這些經脈的走向可以看出陰陽內外有別。太陽經的經脈進入心臟的經絡。因此,太陽經的經氣也會進入心臟。從身體內部可以看到,少陰經的經氣下行通過膈肌抵達胃部。小腸和胃部原本就相連接,共同負責消化功能。

小腸之脈。上胃絡心至頸。分上下行。上行至耳下曲頰之後。名天容穴。至面頄銳骨之端。名顴髎穴終於聽宮與足少陽相接壤其下行者從頸起至肩際陷中名臑俞穴至腕端五分名陽谷穴。至小指外側。名少澤穴。此經與膀胱合氣。故其司化。與足太陽同。

白話文:

小腸經絡:

從胃部向上,連接心部,到達頸部。分為上下兩支:

  • 上行支:向上經耳下彎曲,再貼臉頰後方,稱為天容穴。再到面部顴骨邊緣突出處,稱為顴髎穴,最終通連到聽宮穴,與足少陽經相接。
  • 下行支:從頸部開始,經肩部,到達肩關節上方的凹陷處,稱為臑俞穴。再到腕部端點五分處,稱為陽谷穴。最後到達小指外側,稱為少澤穴。

小腸經與膀胱經相合,因此它們共同促進水液轉化和輸布,與足太陽經的作用相同。

足太陽膀胱之脈。起目內眥。上額交巔。下腦後。挾脊抵腰。入絡腎。下屬膀胱。循髀外。下至踝。終足小指。

白話文:

足太陽膀胱經脈。從眼睛內眼角開始。向上經過前額,交會於頭頂。往下經過腦後。沿著脊柱兩旁,到達腰部。進入聯絡腎臟。再向下,屬於膀胱。沿大腿外側。往下到腳踝。最後終於足小指。

三陽經。全將人身繞盡。所以衛外為固也。少陽終目銳眥。陽明終於目下之承淚穴。故太陽經起於目內眥。以見三陽。相交而成其總統一身之局也。上額交巔頂上全屬太陽。所以頭上生髮者乃膀胱中之氣。挾胞中之血。合化上行而生頭髮故發名血餘以其根於胞血也。凡烏髮均須滋水。

白話文:

太陽、陽明、少陽這三條陽經,將人體全身都包裹起來。因此,它們可以固守身體的外圍。

少陽經的終點在眼睛的外眶骨邊緣,呈尖銳的形狀。陽明經的終點在眼睛下方,承接淚腺。至於太陽經,則起於眼睛內眶骨邊緣。由此可見,三條陽經互相交會,形成了統治全身的格局。

上額部位與頭頂全部屬於太陽經。因此,頭上長頭髮是因為膀胱中的氣帶著胞宮中的血,共同向上運行,而生成了頭髮。所以頭髮被稱為「血餘」,那是因為頭髮的根源在胞宮中的血。

一般來說,烏黑亮麗的頭髮需要滋潤。

傷寒後其發必脫。則又因膀胱氣化而後生髮。故發又屬腎與膀胱之水。也頭乃陽氣之所萃。故其頂全屬太陽。經下腦後風府穴。為太陽經脈之要會。挾脊抵腰。故凡角弓反張。傷寒背脊痛。均屬於太陽。入絡腎。腎為水臟陽。氣之原膀胱為其腑。故其脈亦下。絡腎。循髀外下。

白話文:

發燒後發作時,通常會出現脫髮。這是因為膀胱氣化,促進頭髮再生。因此,脫髮也與腎和膀胱的水分有關。另外,頭頂是陽氣聚集的地方,所以整個頭頂都屬於太陽經。太陽經脈經過腦後的風府穴,這是太陽經脈的重要會合點。太陽經脈沿着脊柱延伸到腰部,所以凡是角弓反張、傷寒背部疼痛,都屬於太陽經。太陽經脈進入腎經絡,腎是水臟,掌管陽氣,膀胱是其腑,所以其經脈也向下,與腎相絡,沿着大腿外側向下延伸。

至踝終足小指。總之行身之背。自上及下。以周於一身。而主衛外也。

白話文:

總之,行遍全身的背面,從上到下遍及全身,並主導保衛身體的外部。

至陰穴。在足小指外側。為陰之極地。太陽之陽。根於水。陰之中。故其經亦起於至陰睛明穴。在眼之大角而與陽明相交。故稱睛明以見太陽之氣至頭面。而極盛也膀胱與胞相連而胞膜著於腰下十九椎旁故其穴名胞。肓肓之原根於腎。繫上生肝系在十三椎旁。因名肓門。(有肓即有膏。

白話文:

至陰穴:位於小腳趾外側,是陰氣最盛的地方。太陽經的陽氣,源於水,也就是陰氣之中,因此太陽經也從至陰穴開始。

睛明穴 :位於眼角外側,與陽明經相交。稱為「睛明」,表示太陽經的氣血已到達頭面部,且氣血最旺盛。

胞穴 :膀胱經與子宮相連,子宮膜附著在腰部十九椎旁,因此這個穴位被稱為「胞」。

肓門穴 :肓脈的源頭在腎臟,向上連接肝臟,繫於十三椎旁。因此這個穴位被稱為「肓門」。(有肓脈就有脂肪。)

膏生於脾而內護心。外會於脊與肓相交在第四椎旁因名膏肓此。太陽與心。相會之穴。也魄戶在三椎旁肺藏魄。而合於太陽。故名魄戶觀此經穴而知其氣之相通矣。)

白話文:

脂肪生長於脾臟,內部保護心臟,外部連接脊柱和胸腔,交會於第四椎旁,因此被稱為膏肓。太陽穴和心臟,相會於某個穴位。魄戶位於第三椎旁,肺臟藏納魄,與太陽穴相連,所以稱為魄戶。觀察這些經絡穴位,就知道它們之間的氣血相通。

足少陰腎之脈。起小指之下。趨足心。循內踝。上股貫脊。屬腎。絡膀胱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出絡心。

白話文:

繁體中文

足少陰腎之脈。起小指之下。趨足心。循內踝。上股貫脊。屬腎。絡膀胱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出絡心。

腎經的經脈,起始於小拇指下方。經過足心,沿著內踝,向上行經大腿,貫穿脊椎,與腎臟相連。連結膀胱,沿著喉嚨,夾著舌根。它的分支脈絡,與心臟相連。

太陽經。終足小指之外。少陰經。即起足小指之下。以見一表一里相趨應也。趨足心循內踝。太陽行外踝少陰循內踝上股貫脊。屬腎絡膀胱臟與腑所以交通。循喉嚨者。腎上連肺。聲音出於肺而生於腎也。挾舌本者。腎主液。所以出於口也。其支者出絡心以見心腎相交。坎離互濟之義耳。

白話文:

太陽經:結束於腳小指外側。少陰經:緊接著起始於腳小指下方。這說明瞭內外、表裡相應。少陰經沿著腳心循著內踝,太陽經沿著外踝,少陰經循著內踝向上貫穿脊髓。少陰經屬腎,連通膀胱,臟腑相連通。少陰經沿著喉嚨是因為腎與肺相連。聲音從肺發出,但腎是聲音的源頭。少陰經夾著舌根是因為腎主體液,因此液體從口中而出。少陰經的分支連接心臟,說明心腎相交,坎離相生相濟。

足心湧泉穴。為腎脈極。底最忌瘡漏泄氣。然骨在內踝下。前一寸。太谿在內踝後。足跟骨上此處有動脈。內經皆以為診。凡病且死。此脈不。絕者。尚可。救治陰谷在膝下曲膝之間。又上股入小腹。絡膀胱。循臍旁一寸。名肓俞。謂肓膜之要會在此也。入屬腎。上絡心循喉嚨挾舌本。

白話文:

足底湧泉穴,是腎經的終點。最忌諱有瘡漏,會洩漏氣。它的位置在內踝骨下方,前一寸。太谿穴在內踝骨後方,足跟骨上方,此處有動脈。中醫典籍中都把它當作診斷依據。凡是疾病垂危,這個脈搏不停止的,還能救治。陰谷穴位於膝蓋下方,屈膝時會出現,往上延伸到股部,進入小腹,與膀胱相連。經過臍旁一寸處,稱為肓俞穴,表示肓膜的重要會合處在這裡。這個穴位通往腎臟,向上與心臟相連,沿著喉嚨,夾著舌根。

雖不列穴名而腎經之主化在絡心循喉挾舌處為尤多舌下湧泉。為腎液所出猶津道之要也。

手厥陰包絡之脈。起於胸中。屬心包絡。下膈歷三焦。出液入肘抵掌中。循中指之端。

白話文:

腎經的主化作用在連接心臟經脈、經過喉嚨、包住舌頭的地方最為顯著,舌頭底下的湧泉穴就是腎液流出的所在,猶如津液道路的關鍵所在。

手厥陰心包經的經脈。起源於胸腔內部,屬於心包,經過橫膈,貫穿三焦,流出液體進入肘部,抵達手掌中央,循行中指的末端。

西醫謂心之上面。周圍有夾膜裹之。即包絡也。包絡上連肺系。由肺系連及於胸內之四面。皆是油膜。又下為膈膜。又下為網。油膜所謂膜者。皆三焦也。三焦與包絡相通其跡如此。故包絡之脈。下膈歷三焦也。出腋入肘。抵掌中。循中指之端。故中指應心。亦由於此。

白話文:

西醫認為心臟位於身體的上方,周圍有一層膜包著,這層膜就是包絡。包絡向上與肺相連,透過肺系連接到胸腔的四面,這些地方都是油膜。下方為膈膜,再下方為網。我們所說的油膜,其實就是三焦。三焦與包絡相通,所以包絡的經脈從膈膜下走過三焦,再出腋窩,進入手肘,到達手掌中央,沿著中指的末端。因此,中指與心臟相應,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包絡與三焦。只一膜油相連。故其脈從三焦。至胸中而歸併於心包出於乳後一寸。腋下三寸之間。名天地間。脈過腋下。至肘。抵曲肘陷中。名屈澤穴。刺痧疫多取此出血。以瀉心包。之邪也。大陵在掌後兩筋之間。又中指之末名沖良。婦孕則此穴脈動。足見心包。血旺也。

白話文:

包絡和三焦只隔著一層薄膜相連。所以它的脈絡從三焦開始,經過胸腔,匯集到心包,出現在乳房後一寸的位置,在腋窩下三寸的範圍內。這個地方叫做「天地間」。脈絡經過腋窩,到達肘關節,抵達肘關節彎曲處的凹陷部位。這個位置叫做「屈澤穴」。治療痧疫時,多在這取穴放血,以此來釋放心包的病邪。大陵穴位於手掌後的兩條筋之間。中指的指尖叫做「沖良穴」。女性懷孕時,這個穴位的脈搏會跳動。這說明心包的血氣旺盛。

手少陽三焦之脈。起小指次指之端。循手表。上貫肘。入缺盆。布膻中。絡心包絡。下膈屬三焦。支者出耳上角。

白話文:

手少陽三焦經脈:

起於小指和無名指的指尖。

沿著手臂外側,經過肘部。

進入腋窩,分佈在胸腔前部。

連接心包膜。

向下經過橫膈,連接三焦。

支脈從耳角上方分出。

三焦根於腎系。下為胞室。當膀胱上口。為下焦中為連網附著小腸為中焦上為胸膈。又循胸而上。統名為膻。上連肺系。而下入為心包絡。故三焦與命門同司相火。以其油膜相連也。三焦與心包絡相表裡。亦以其油膜從膻膈而上入為包絡也。三焦經脈貫肘。故肘上消灼清冷淵穴。

白話文:

三焦系統源自腎臟系統。下面連著膀胱的開口,也就是下焦;中間連接著小腸,也就是中焦;上面連著胸膈,再向上延伸到胸部,統稱為膻中,上連肺臟系統,向下進入心包膜。因此,三焦系統和命門穴一起掌管相火,因為它們通過油膜相連。三焦系統和心包膜表裡相合,也是因為它們的油膜從膻中隔膜向上延伸,進入心包膜。三焦經的經脈貫穿肘部,因此肘部上方的消灼、清冷、淵穴等穴位屬於三焦經。

種牛痘。能發出腎中之毒。亦以三焦之原。根於腎系。故也。膻中古本省作膽。後人不知膻為何物。遂誤膽為膽。夫膽在膈下。此云布膽中。絡心包。絡然後下膈則知膽系膻字之省非苦。膽也。此等字唐宋後均不之辨。安可以注內經。

白話文:

接種牛痘能引發腎臟內的毒素。這也涉及三焦的源頭,因為三焦的根源在於腎系。因此,膻中原本寫作「膽」,後人不知道羶是什麼東西,就錯誤地將「羶」誤認為「膽」。「膽」實際上位於膈肌下方,這裡說「布膽中,絡心包」,然後「絡」字之下,繼續說「下膈」,由此可知「膽」係「羶」字的簡化,並不是指苦膽。後人在唐宋以後普遍不加辨別。又怎能用它們來註解《內經》呢?

少陽為衝陽。故第一穴名沖關。小指次指陷中名中者。抵掌後高骨。凡三焦氣旺者。此骨乃高起。上至肘外大骨縫中。名天井穴。再上二寸。名清冷淵。以與手太陽經會。而合於寒水之氣也。再上至肘外對腋。為消灼穴。言其主。相大也。上至缺盆天髎穴。即內入心包。散行下膈。

白話文:

少陽經屬於衝脈的陽氣。所以第一個穴位叫做「沖關」。小指和無名指中間凹陷處,叫做「中」。將手掌合掌,後面的高骨,如果人的三焦氣旺盛,這塊骨頭就會高高隆起。往上延伸到手肘外側的骨縫中,叫做「天井穴」。再往上兩寸,叫做「清冷淵」,與手少陰經相交會,而與寒水的氣息相合。再往上延伸到手肘外側,對應腋窩,就是「消灼穴」,表示它有消散熱毒、消炎止痛的功用。再往上延伸到缺盆穴和天髎穴,就進入了心包經,散佈於膈肌之下。

而屬於三焦。西洋言腹中統膜。皆有自和腦筋。如網絡之。意即三焦。經脈。散布之義至缺盆合。為一脈支者更上耳後尖骨陷中。名翳風穴。再上為瘈脈穴。風瘈皆肝。筋所主而焦膜乃生筋之。原也。故此二穴有此二名又繞耳前為耳門穴。至眉尾空竅。為絲竹穴。具見腎開竅於耳。

白話文:

這些都屬於三焦系統,西方稱之為腹中連接的膜。這些膜都與頭腦連繫,就像一張網一樣。換句話說,三焦的經脈是遍佈全身的。直到三焦經到達缺盆穴後,有一條支脈往上延伸到耳後尖骨的凹陷處,稱為翳風穴。再往上為瘈脈穴。風瘈都和肝有關,筋也是由肝掌管,而三焦膜是產生筋的源頭。因此,這兩個穴位纔有這樣的名稱。此外,三焦經還繞過耳前形成耳門穴。最後延伸到眉尾的空洞處,形成絲竹穴。這表明腎臟通過三焦經開竅於耳朵。

而三焦為腎。故其經繞耳以應之也足少陽膽之脈。起於目銳眥。繞耳前後至肩下。循脅裡。絡肝屬。膽下至足入小指之間。

白話文:

三焦系統實際上就是腎臟。所以它的經脈會繞過耳朵與腎臟相呼應。足少陽膽經的脈絡,起始於眼睛的眼角。繞過耳朵前後,一直延伸到肩膀下方。沿著腹腔內側,與肝臟相連。再從膽囊往下,經過腳踝,進入小腳趾之間。

足少陽脈。與手少陽脈。均行於耳。均司相火。內則三焦之膜連肝而及於膽。外則三焦之經絡耳而交於膽經。此以見臟腑相通之妙。

白話文:

足少陽膽經和手少陽三焦經都循行於耳朵,同時主管相火之氣。在內部,三焦經的經脈與肝臟相連,並延伸至膽囊。在外部,三焦經的經絡通過耳朵與膽經相交。這說明臟腑之間相互溝通,奧妙無比。

足少陽。起目銳眥名瞳子髎穴。繞耳前陷中。名聽會穴繞耳後發陷中。名風池穴。皆少陽風木所發泄處。下至肩上陷中。名肩井穴。循側旁。下至肝期門之下五分。名日月穴。膽脈實從肝膽。出於此穴。然後上下行也。下行至股外。垂手中指盡處。名風市穴。膝下一寸為陽陵穴。循外踝。至小指次指之間。竅陰穴而終。陽經根於。陰穴。以見陰生於陽中也。

白話文:

足少陽膽經。從眼睛銳利的瞳孔旁的穴位(瞳子髎穴)開始,沿耳朵前面凹陷的地方(聽會穴),經過耳朵後面的凹陷處(風池穴),這些都是少陽之氣發泄的地方。

從風池穴向下,到肩部凹陷的地方(肩井穴)。再沿身體旁側往下,到肝臟的期門穴下五分處(日月穴)。膽經實質上是從肝膽出來,從這個穴位開始向上向下運行。

向下運行到股骨外側,中指垂下盡頭的位置(風市穴)。膝蓋下約一寸處(陽陵穴)。再沿外腳踝,到達小指和無名指之間的穴位(竅陰穴)結束。

陽經的根源在於陰穴,說明陰性來源於陽性之中。

足厥陰肝之脈。起大指叢毛之際。上足跗。循股內。過陰器抵小腹。屬肝絡膽。挾胃貫膈循喉嚨。上過目系。與督脈會於顛頂。

白話文:

肝經的經脈。起源於大腳趾腳趾端的毛叢處。向上經過足背。沿著大腿內側。經過生殖器,到達小腹。連通肝臟,並聯通膽囊。經過胃部,穿過橫膈,沿著喉嚨。向上經過眼睛的後方。在頭頂與督脈交匯。

毛髮皆血之餘也。肝主血。故肝經起於足大指。而其間即生叢毛。以為主血之驗。陰器名為宗筋。乃通身筋之所主。屬肝經。故肝脈繞於陰器也。小腹兩旁。皆屬肝經。故寒疝等證。絡膽者。厥陰之脈。中見少陽。肝與膽。相表裡也。挾胃者。肝木清陽之氣。上升疏土所以化物。

白話文:

毛髮都是血液多餘的產物。肝臟主導血液。因此,肝經從腳的大拇指開始。而它的周圍就會長出濃密的毛髮,證明瞭肝臟主血的作用。生殖器官稱為宗筋,是全身筋脈的主宰,屬於肝經。因此,肝脈環繞著生殖器官。小腹兩側都屬於肝經。因此,寒疝等疾病會影響肝臟。連接到膽經的經絡是厥陰經脈,在中間會出現少陽經脈。肝臟和膽囊相互表裡相關。與胃相鄰的是肝木所發出的清陽之氣。它向上疏通脾土,所以能化生萬物。

貫膈循喉嚨。故肝氣逆有嘔滿諸證。上連目系。肝開竅於目也。與督脈會於顛頂。督脈屬腎。為肝之母。會於顛頂子會於母也。目系顛頂內為腦髓腦風暈迷均肝所司以其脈相通也。西醫詳論腦髓。而無治髓之藥。蓋不知髓。系督脈。所生又不知髓是。肝脈所貫。豈知其治法哉。

白話文:

肝經循著橫膈膜連接喉嚨。因此肝氣逆行時,會出現嘔吐、腹脹等症狀。肝經往上連接著眼睛系統,因為肝臟對應於眼睛。肝經與督脈在頭頂交會。督脈屬於腎,是肝的母親。在頭頂交會就像兒子與母親會合。眼睛系統、頭頂的內部是腦髓,腦風、暈眩、昏迷都是由肝臟控制的,因為這些部位的經脈相通。西醫對腦髓有詳細的論述,但沒有治療腦髓的藥物。這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腦髓與督脈有關係,不知道督脈是產生腦髓的來源,也不知道腦髓與肝經相貫通。所以他們怎麼會知道治療的方法呢?

大敦在足大指叢毛中。循足內側。上至曲泉。在曲膝橫紋盡處。諸筋會於膝之穴也。循股內。抵陰器之橫骨盡處。名鼠鼷穴。繞陰器。故生毛。肝血所發泄也抵少腹上肋曲肘尖處。為章門穴。再上為期門穴。乃肝之募。謂肝膜之所。通也。從此入屬肝臟。此為肝下行之脈。貫膈絡胃。

白話文:

中醫古文:

大敦穴位於腳大拇指的毛叢中。循著腳內側,向上到曲泉穴。曲泉穴位於膝蓋橫紋的盡頭,是諸筋會聚於膝蓋的穴位。沿著大腿內側,到達陰器橫骨的盡頭,名為鼠鼷穴。繞過陰器,所以會長毛。這是肝血發泄的地方。

再向上到少腹,與肋骨彎曲處的肘尖對齊,是章門穴。再往上是期門穴,是肝臟的募穴。所謂肝膜的地方,就是通往肝臟。從此處進入肝臟,這是肝臟脈絡下行的通道,貫穿膈膜,與胃相連。

循喉嚨。上連目系。則開竅於目。與督脈會於顛頂。陽經惟。太陽最長陰經為厥陽最長乃氣血之司領也。

白話文:

上端連接眼睛系統,則從眼睛通達竅穴。與督脈會合於頭頂。陽經之中,太陽脈最長;陰經之中,厥陰脈最長,它們是氣血的總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