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匯通醫經精義》~ 上卷 (9)
上卷 (9)
1. 五臟所屬
在地為水。
寒氣所生。於卦為坎。於五行為水。
在體為骨。
腎秉寒水之氣。主蟄藏受五臟之精而藏之化。髓生骨。小兒髓不足。故頭骨未合。老人腎虛。故骨痿也。西醫將人骨骼。照印入書。長斷大小。圓銳曲折。盡其形矣。然不知是腎之所生。彼以骨中有髓。知為腦髓生骨。而不知並腦髓。皆腎所生也。余識西醫潘某中國人。而為外國醫士者也。
其妻死。即用洋藥。化去屍肉。存枯骨。置之藥房。以備考校。此於接骨檢驗。詢為有益。於內證毫無補裨。存其骨。而不知骨所自生。遷可笑矣。
在色為黑。
水之色也。黑而慘淡者。水泛土衰。黑如煙煤者。水枯腎竭。五行之理。成功者。退五。色亦然黑轉青。則黑退青轉紅。則青退爛布造作洋紙。腐化全帶黑色。若欲退其黑色。用品藍入。則黑退。然紙成後。內存品藍性。久則變出青色。必再加品紅水。則青色退盡。永不變藍色矣。是可見五行退卸之理。
在音為羽。
其音低細。
在聲為呻。
呻。伸也腎氣在下。故聲欲太息。而伸出之。
在變動為慄。
戰慄。寒貌老。人陽虛。往往寒戰。
在竅為耳。
陳修園謂腎脈不上頭。腎與心交。假心小腸之脈。入耳為聽宮。其說迂曲。豈有腎自開竅。而無路上頭之理。蓋腎主腦。髓耳通於腦。路甚直捷。所以腎開竅於耳也。西人稱耳深處之穴。曰耳鼓箱。有薄翳蓋之。氣搏則動。下有細骨如干。傳其動於穴底耳翳接細絡。如琴瑟之有弦。
稀密拉。放以外音傳於腦。則耳亦琴也。巧妙之至。西人此說精矣。然不知耳是腎竅。不知司聽者。是何物也。蓋髓為精神所會。而竅通於耳。故能辨聲音。聲氣二者。皆空虛無形。然聲速於氣。氣已至。則可呼吸而入口。聲已至。不能招收而得。西學言空氣。布滿天地凡聲音者。
是擊動空氣而成也。據此則耳之辨音。亦以耳竅內之氣為外空氣擊動。故聲傳入耳。腎者。生氣之源。而髓則腎精所化。則髓中之氣尤至。靈氣也。故外空氣傳聲動之則應。又聽有遠近明暗之分。則久視乎髓中之氣。有優劣也。西學尚未談到此。
在味為咸。
洪範曰。潤下作咸。水之味也。藥如蓯蓉等。皆入腎。
在志為恐。
腎存志。為作強之官。腎虛不能作強。則為恐矣。
在液為唾
腎絡上貫膈。入肺系。系舌本。舌下廉泉玉英穴。出液之道也。腎液上泛。則為唾。
其榮為發。
發雖血之餘。實則血從氣而化。外達皮毛。上至顛頂而生髮也。氣乃腎水之生陽。由太陽經而達於外。以上於頭。血在血室之中。得腎氣之化。外達則為皮毛。上行則生頭髮。血室氣海是二是一。皮毛頭髮。並非二物。所以發名血餘。而又為腎水之榮也。故烏鬚髮之藥皆補腎。
其臭為腐。
白話文:
腎臟所屬
在自然界中,腎臟對應的是水。
腎臟與寒冷之氣相關,在八卦中屬於坎卦,在五行中屬於水。
在人體,腎臟對應的是骨骼。
腎臟秉持著寒水之氣,主導著精氣的蟄伏和儲藏,接受五臟的精華並加以轉化。骨髓生成骨骼,小孩子的骨髓不足,所以頭骨沒有完全閉合,老人家腎虛,所以骨骼會衰弱。西醫把人體的骨骼拍照印在書上,詳細描述了骨骼的長短大小、圓銳曲折,將骨骼的形態都表達出來了。然而,他們卻不知道骨骼是腎臟所生的。西醫認為骨頭裡面有骨髓,所以認為是腦髓產生骨骼,但他們不知道連腦髓都是腎臟所生的。我認識一位姓潘的西醫,他是中國人,卻是外國的醫生。
他的妻子過世後,他用西方的藥物把屍體的肌肉溶解掉,只留下骨骼,放在藥房裡作為研究的材料,這樣做對於接骨和檢驗是有幫助,但是對於了解人體內部卻毫無助益。只保存了骨頭,卻不知道骨頭是怎麼來的,實在可笑。
腎臟對應的顏色是黑色。
黑色是水的顏色。如果黑色暗淡無光,表示腎水過盛,而脾土衰弱;如果黑色像煤炭一樣,表示腎水枯竭,腎精耗盡。五行的道理是,當事物達到極盛的時候,就會開始衰退。顏色也是這樣,黑色會轉變為青色,青色會轉變為紅色。就像用爛布做成的洋紙,腐化後會帶有黑色,如果想要去除黑色,加入藍色的染料,黑色就會消失。但是,紙張成型後,裡面仍然殘留著藍色染料的成分,時間久了會變成青色,必須再加入紅色染料才能把青色去掉,讓紙張永遠不再變為藍色。由此可見五行衰退的道理。
腎臟對應的聲音是羽音,聲音低沉細微。
腎臟對應的聲音是呻吟,呻吟代表著伸展。腎氣在下,所以發出的聲音就像嘆息一樣,帶有伸展的感覺。
腎臟對應的變動是顫慄,顫慄是寒冷的表現。老人家陽氣虛弱,常常會感到寒冷顫抖。
腎臟對應的孔竅是耳朵。
陳修園認為腎脈不會上行到頭部,腎臟與心臟相交,是藉由心臟和小腸的經脈,進入耳朵成為聽宮。這種說法太過迂迴曲折,難道腎臟自己開竅,卻沒有路徑可以上行到頭部嗎?其實,腎臟主管腦部,骨髓和耳朵都與腦部相通,路徑非常直接,所以腎臟的開竅在耳朵。西方人稱耳朵深處的空腔為耳鼓箱,上面有一層薄膜覆蓋著,當氣流衝擊時,薄膜會震動。下方有細小的骨頭像鼓槌一樣,將震動傳遞到空腔底部的耳膜,連接到細小的神經,就像琴瑟的琴弦一樣。
聲音透過空氣的疏密傳遞,進入大腦,耳朵就像一把精巧的琴。西方人的這個說法很精闢。但是,他們卻不知道耳朵是腎臟的孔竅,也不知道是何種物質在掌管聽覺。其實,骨髓是精神聚集的地方,而耳竅與耳朵相通,所以能夠分辨聲音。聲音和氣體兩者都是空虛無形的,但是聲音的速度比氣體快。氣體到達後,可以呼吸進入體內,但是聲音到達後,卻無法收回。西方科學說空氣充滿天地,所有的聲音都是撞擊空氣產生的。按照這種說法,耳朵能分辨聲音,也是因為耳竅內的空氣被外面的空氣撞擊,所以聲音傳入耳朵。腎臟是產生氣的根源,而骨髓是腎精所化,那麼骨髓中的氣尤其靈活,所以外部空氣傳遞的聲音衝擊到它時,它就會產生反應。另外,聽覺有遠近和清晰度的差別,這取決於骨髓中氣的優劣。西方科學還沒有談論到這一點。
腎臟對應的味道是鹹味。《尚書‧洪範》說:「潤下作鹹。」鹹味是水的味道。像是肉蓯蓉等藥材,都歸入腎經。
腎臟對應的情志是恐懼。腎臟主管志氣,是發揮強健功能的器官。腎虛不能發揮強健的功能,就會產生恐懼。
腎臟對應的體液是唾液。腎臟的經絡向上貫穿橫膈膜,進入肺系,連到舌根,在舌頭下方的廉泉穴和玉英穴是唾液分泌的通道。腎液上泛,就會變成唾液。
腎臟的榮華表現是頭髮。頭髮雖然是血的剩餘,但實際上是血隨著氣而轉化,向外到達皮膚毛髮,向上到達頭頂而生長出來。氣是腎水所生的陽氣,從太陽經到達體外,再向上到達頭部。血在血室之中,經過腎氣的轉化,向外到達則成為皮毛,向上行走則生出頭髮。血室和氣海本為一體,皮毛和頭髮也不是兩種不同的物質。所以頭髮被稱為血之餘,同時也是腎水榮華的表現。因此,能夠使頭髮烏黑的藥材,都是補腎的藥材。
腎臟對應的氣味是腐朽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