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上善

《黃帝內經太素》~ 卷第二(卷末缺)·攝生之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卷末缺)·攝生之二 (2)

1. 六氣

平按:此篇,見《靈樞》卷六第三十《決氣》篇,又見《甲乙經》卷一第十二。

白話文:

本篇見於《靈樞經》第六卷第三十《決氣》篇,也見於《甲乙經》卷一第十二。

黃帝曰:余聞人有精、氣、津、液、血、脈,余意以為一氣耳,今乃辨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願聞何謂精?(一氣者,真氣也。真氣在人,分一以為六別,故惑其義也。平按:《靈樞》所以下有然字,無願聞何謂精句。)岐伯曰:兩神相薄,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

白話文:

黃帝說:「我聽說人體有精、氣、津、液、血、脈,我原本認為這些都是一種氣而已,現在卻分為六種不同的名稱,我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想請教您,什麼是精?」

岐伯回答:「兩個神靈相互交合,形成形體,並且在身體形成之前就已經存在,這就是精。」

(但精及津、液,與氣異名同類,故皆稱氣耳。雄雌二靈之別,故曰兩神。陰陽二神相得,故謂之薄。和為一質,故曰成形。此先於身生,謂之為精也。平按:薄《靈樞》、《甲乙經》均作搏。)何謂氣?(下焦如瀆,謂之津液。中焦如漚,謂之為營血。上焦如霧,為衛稱氣,未知所由。

白話文:

但是精氣、津液與氣雖然名稱不同,但屬於同一類別,因此都稱為氣。陰陽兩股靈氣的區別,所以說成「兩神」。陰陽兩神相互契合,所以叫做「結合」。它們和諧地融合成一體,所以說成「成形」。這在身體誕生之前就存在,稱之為「精」。

何謂氣?下焦像河流一樣,稱為津液。中焦像泡沫一樣,稱為營血。上焦像霧氣一樣,稱為衛氣。它們的來源還尚未明瞭。

平按:《甲乙經》無何謂氣岐伯曰六字。)岐伯曰: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燻肉,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上焦開發,宣揚五穀之味,熏於膚肉,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萬物,故謂之氣,即衛氣也。平按:《靈樞》、《甲乙經》均無燻肉二字。)何謂津?岐伯曰:腠理發泄,汗出腠理,是謂津。

白話文:

平按:在《甲乙經》中沒有「岐伯曰六字」的記載。岐伯說:上焦開通,散佈五穀的氣味,燻蒸皮膚肌肉,充盈身體,滋潤毛髮,就像霧露滋潤萬物一樣,這就是氣。(上焦開通,散佈五穀的氣味,燻蒸皮膚肌肉,充盈身體,滋潤毛髮,就像霧露滋潤萬物一樣,所以稱為氣,也就是衛氣。平按:《靈樞》、《甲乙經》中都沒有「燻蒸肌肉」這兩個字。)什麼是津液?岐伯說:皮膚毛孔開洩,汗液從皮膚毛孔排出,這就是津液。

(腠理所泄之汗,稱之為津。平按:汗出腠理《靈樞》作汗出溱溱。)何謂液?岐伯曰:穀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光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淖,□卓反,濡潤也。通而言之,小便、汗等,皆稱津液;今別骨節中汁為液,故餘名津也。五穀之精膏,注於諸骨節中,其汁淖澤,因屈伸之動,流汁上補於腦,下補諸髓,旁益皮膚,令其潤澤,稱之為液。平按:穀氣滿《靈樞》、《甲乙經》作谷入氣滿。

白話文:

通過皮膚表面的汗液,我們稱之為津液。汗液從皮膚毛孔排出,在《靈樞》中稱之為「溱溱汗」。

什麼是液液?岐伯回答說:五穀的精氣充盈後,滋潤滲入骨頭。骨骼的活動屈伸,使骨髓中的汁液被補益而滋潤皮膚,這是液液。

(注:「淖」讀作「卓」,意思是濕潤。廣義上來說,小便、汗液等都可以稱之為津液。而這裡特指骨節中的汁液為液液,其他的津液則稱為津。)

五穀精華的汁液,注入了全身的骨節中。這些汁液滋潤,隨著骨骼活動的屈伸,這些汁液向上補益大腦,向下滋潤骨髓,向外滋潤皮膚,讓皮膚變得光滑潤澤,這就是液液。

(注:穀氣充盈,《靈樞》和《甲乙經》中作「谷入氣滿」。)

光澤,《靈樞》作泄澤,《甲乙經》作出泄。)何謂血?岐伯曰:中焦受血於汁,變化而赤,是謂血。(五穀精汁在於中焦,注手太陰脈中,變赤循脈而行,以奉生身,謂之為血也。平按:中焦受血於汁《靈樞》作中焦受氣取汁,《甲乙經》作中焦受汁。)何謂脈?岐伯曰:壅遏營氣,令毋所避,是謂脈。

白話文:

光澤,在《靈樞》中稱為「泄澤」,《甲乙經》中稱為「出泄」。

什麼是「血」?岐伯說:中焦接受了食物中的津液,經過轉化後變成了紅色,這就是「血」。

什麼是「脈」?岐伯說:阻滯了營氣的運行,使營氣無處可去,這就是「脈」。

(盛壅營血之氣,日夜營身五十周,不令避散,故謂之脈也。平按:《甲乙經》壅作擁。)黃帝曰:六氣者,有餘不足,氣之多少,腦髓之虛實,血脈之清濁,何以知之?(六氣之中,有餘不足,總問也。腦髓等別問,取其所知也。平按:注取別本作求。)岐伯曰:精脫者,耳聾;(腎以主耳,故精脫則耳聾。

白話文:

黃帝問道:六種氣候因素(風、寒、暑、濕、燥、火)在人體內如果有過剩或不足的情況,以及氣的多寡、腦髓的虛實、血脈的清澈與混濁,要怎麼辨別它們的狀態呢?(這裡是總體提問六氣的盈虧,以及具體詢問腦髓、血脈等各個方面的判斷方法。注釋中原本的“取其所知”應當理解為“根據已知的特徵來判斷”。)

岐伯回答說:當精氣耗損時,耳朵就會聽不見(因為腎主管耳朵的功能,所以精氣衰竭就會導致耳聾)。

)氣脫者,目不明;(五臟精氣為目,故氣脫則目暗。)津脫則腠理開,汗大泄;(前之二脫,言脫所由,故有脫也。以下三脫,直著其脫狀,故津脫,腠理開、汗泄為狀。)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色夭,腦髓消,胻酸,耳數鳴;(骨節相屬之處無液,故屈伸不利。無液潤澤皮毛,故色夭。

白話文:

氣虛的人,眼睛看不清楚。津液不足就會毛孔張開,大量出汗。體液不足,骨骼關節活動不便,面色蒼白,腦髓枯竭,肌肉酸痛,耳朵經常鳴響。

)黃帝曰:六氣者,貴賤何如?岐伯曰:六氣者,各有部主也,其貴賤善惡可為常主,然五穀與為大海。(六氣有部有主,有貴有賤,有善有惡,人之所受,各有其常,皆以五穀為生成大海者也。平按:與為大海《靈樞》、《甲乙經》均作與胃為大海也。)

白話文:

黃帝說:這六種氣,哪個比較重要?

岐伯回答:這六種氣,各有其主要作用。它們的重要性、利弊,可以作為人的常態。然而,五穀是它們生成發展的來源。

2. 九氣

平按:此篇見《素問》卷十一第三十九《舉痛論》篇,又見《甲乙經》卷一第一。

白話文:

平按:此篇見於《素問》卷十一第三十九篇《舉痛論》,又見於《甲乙經》卷一第一篇。

黃帝曰:余聞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聚,炅則腠理開氣泄,憂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九氣不同,何病之生?(炅音桂,熱也。人之生病,莫不內因怒喜思憂恐等五志,外因陰陽寒暑,以發於氣而生百病。所以善攝生者,內除喜怒,外避寒暑,故無道夭,遂得長生久視者也。

白話文:

黃帝說:我聽說各種疾病都是由氣產生。生氣會導致氣往上衝,高興會使氣緩和,悲傷會使氣枯竭,恐懼會使氣往下沉,寒冷會讓氣收斂,酷熱會使毛孔張開而氣外泄,憂慮會使氣混亂,勞累會耗散氣,思考會使氣鬱結。這九種不同的氣,是怎麼導致疾病產生的呢?(「炅」讀音同「桂」,指炎熱。人體生病,無論是內因如生氣、高興、思考、憂慮、恐懼等五種情緒,還是外因如陰陽、寒暑等因素,都是通過影響氣來引發各種疾病。因此,懂得養生的人,會在內心消除喜怒情緒,在外部避免寒暑侵襲,這樣才能避免災禍早逝,達到長壽不老的境界。)

若縱志放情,怒以氣上傷魂,魂傷肝傷也。若喜氣緩傷神,神傷心傷也。若憂悲氣消亦傷於魂,魂傷肝傷也。恐以氣下則傷志,志傷腎傷也。若多寒則氣收聚,內傷於肺也。若多熱腠理開泄,內傷於心也。憂則氣亂傷魄,魄傷則肺傷也。若多勞氣耗,則傷於腎。思以氣結傷意,意傷則脾傷也。

白話文:

如果放縱自己的慾望,生氣時氣往上衝,會傷到魂,魂受傷就會傷到肝。如果過度喜悅,會讓氣緩慢地傷到神,神受傷就會傷到心。如果憂傷,氣就會消散,同樣會傷到魂,魂受傷就會傷到肝。恐懼時氣會向下,會傷到志,志受傷就會傷到腎。如果太冷,氣會收縮,會內傷肺部。如果太熱,肌膚毛孔會打開,會內傷心臟。憂愁時氣會混亂,會傷到魄,魄受傷就會傷到肺。如果過度勞累,氣會消耗,會傷到腎。思考時氣會鬱結,會傷到意,意受傷就會傷到脾。

五臟既傷,各至不勝時則致死也,皆由九邪生於九氣,所生之病也。平按:《素問》余聞作余知,氣收下無聚字,氣泄上無腠理開三字,憂作驚。新校正云:按《太素》驚作憂。與此正合。又注傷魄魄傷二魄字,原抄作魂,原校作魄。按經文云:肺藏氣,氣舍魄。又云:肺在志為憂。

白話文:

當五臟受傷,各個器官都無法承受時就會導致死亡。這些都是由九種邪氣從九種氣候中產生的疾病。

平按:《素問》原有的「餘聞」應改正為「餘知」,「氣收」後面沒有「聚」字,「氣泄」前面沒有「腠理開」三個字,「憂」應該是「驚」。

新校正說明:根據《太素》,「驚」應改正為「憂」。這與本經文一致。

此外,註解中「傷魄,魄傷二魄」的「魄」字,原本抄寫為「魂」,後來校對改正為「魄」。經文中說:「肺藏氣,氣舍魄。」又說:「肺在志為憂。」

作傷魄亦合。)岐伯曰:怒則氣逆,甚則歐血及食而氣逆上也。(因引氣而上,故氣逆。怒甚氣逆,則致歐血及食氣逆上也。平按:食而氣逆《素問》作飧泄。按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太素》作食而氣逆。與此正合。)喜則氣和志達,營衛行通利,故氣緩焉。(喜則氣和志達,營衛行利,故氣緩為病也。

白話文:

生氣就會導致氣逆,嚴重時還會嘔血、吃東西也容易反胃。這是因為怒氣會向上衝,所以氣逆。如果生氣到氣逆,就會導致嘔血和吃東西反胃。喜悅則會讓氣血平和、精神暢達,營氣和衛氣流通順暢,所以身體會變得輕鬆。喜悅會讓氣血平和、精神暢達,營氣和衛氣流通順暢,因此會導致身體輕鬆。

平按:通上《素問》《甲乙經》均無行字。)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兩焦不通,營衛不散,熱氣在中,故氣消。(肝脈上入頏顙,連目系;支者,從肝別貫膈,上注肺。肺以主悲,中上兩焦在於心肺,悲氣聚於肺,葉舉心系急,營衛之氣在心肺,聚而不散,神歸不移,所以熱而氣消虛也。平按:《素問》兩焦不通作而上焦不通。

白話文:

按:通行的《素問》和《甲乙經》中都沒有「行」字。悲傷時心臟和心繫急促,肺部的葉片抬高,兩焦不通暢,營衛之氣不能散發,熱氣聚集在體內,因此元氣衰竭。(肝臟的經脈向上進入額頭和鼻樑,連接眼睛;分支的經脈,從肝臟分開穿過橫膈膜,向上連接肺部。肺主悲哀,中、上焦位於心肺之間,悲氣積聚在肺部,抬高肺葉,心繫急促,營衛之氣在心肺之間積聚而不散發,精神無法安定,所以導致身體發熱而元氣衰竭。按:《素問》中「兩焦不通」作「而上焦不通」。)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太素》作兩焦不通。與此正合。又王註釋布葉謂布蓋之大葉,新校正疑非是,復引全元起云:悲則損於心,心系急則動於肺,肺氣系諸經,逆故肺布而葉舉。安得謂肺布為肺布蓋之大葉。據此,則全注與本注意合。)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不行。

白話文:

**新校正文:**依據《甲乙經》、《太素》記載,指兩焦不通,與此說一致。另,王注釋「布葉」指遮蓋之大葉,新校正懷疑此說不恰當,並引述全元起之說:「悲傷會損傷心臟,心臟系統緊張則會影響肺臟,肺氣與其他經脈相連,逆行導致肺部受阻而葉脈上舉。如何能說肺布就是肺部覆蓋的大葉?」根據此說,則全注與本注意思一致。

恐懼時,精氣耗竭,耗竭則上焦閉塞,閉塞則氣息回返,回返則下焦脹滿,所以氣不再運行。

(雖命門藏精,通名為腎,脈起腎,上貫肝膈,入肺中;支者,從肺絡心,注胸中。故人驚恐,其精卻縮。上焦起胃口上,上焦既閉不通,則氣不得上,還於下焦,下焦脹滿,氣不得行。平按:精卻《甲乙經》作神卻。又《素問》新校正云:氣不行當作氣下行。玩本注,仍當作氣不行。

白話文:

雖然命門藏精,通稱為腎。脈從腎臟出發,向上貫穿肝臟和橫膈,進入肺部。分支從肺部連接到心臟,注滿胸腔。所以人驚恐時,精氣就會收縮。上焦起始於食管和胃的上方。上焦堵塞不通,則氣無法向上,反而迴流到下焦,導致下焦脹滿,氣無法運行。

註釋:

  • 「精卻」:《甲乙經》作「神卻」。
  • 《素問》新校正認為「氣不行」應改為「氣下行」。但從本注來看,仍然應作「氣不行」。

)熱則腠理開,營衛通,故汗大泄。(氣不得行,或因熱而腠理開,營衛外通,汗大泄也。平按:《素問》、《甲乙經》熱作炅。《素問》故汗大泄作汗大泄故氣泄。)寒則腠理閉,氣不行,故氣收聚。(因營衛不通,遇寒則腠理閉塞,則氣聚為病也。平按:寒則腠理閉,《甲乙經》無此三句,《素問》在炅則腠理開三句之前。

白話文:

如果發燒,皮膚毛孔會打開,營衛之氣會疏通,所以會大量出汗。(如果氣血運行不暢,或因為發燒導致皮膚毛孔打開,營衛之氣外散,也會大量出汗。)

如果受寒,皮膚毛孔會閉合,氣血運行不暢,所以會感覺氣血凝滯。(因為營衛之氣不通暢,遇到寒氣就會導致皮膚毛孔閉塞,進而氣血凝滯成病。)

聚《素問》作矣。)憂則心無所寄,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心,神之用。人之憂也,忘於眾事,雖有心情,無所任物,故曰無所寄。氣營之處,神必歸之,今既憂繁,氣聚不行,故神無歸也。慮,亦神用也,所以憂也不能逆慮於事,以氣無主守,故氣亂也。平按:《素問》、《甲乙經》憂均作驚。

白話文:

憂慮時,心無所依託,精神無處安放,思慮不定,所以氣血就會紊亂。心是精神的器官,人憂慮時,會忘記所有的事,即使有心想要做些什麼,卻無處安放,所以說無所寄託。氣血流動的地方,精神就會依附在那裡,現在憂慮過度,氣血積聚而不流通,所以精神就無處安放。思慮也是精神的運作,因為憂慮,所以不能集中精神思考,因為氣血無所依託,所以就會紊亂。平時觀察,《素問》和《甲乙經》都把憂慮寫作驚恐。

新校正云:《太素》驚作憂。寄《素問》、《甲乙經》均作倚。注心情別本作心精。)勞則喘喝汗出,內外皆越,故氣耗。(人之用力勞乏,則氣並喘喝,皮腠及內臟腑皆汗,以汗即是氣,故汗出內外氣衰耗也。平按:喘喝顧本《素問》作喘息,趙府本作喘且,《甲乙》同。

白話文:

校正後內容指出:在《太素》中,“驚”寫作“憂”。在《素問》、《甲乙經》中,“寄”都寫作“倚”。(注:心情別本作心精。)勞累就會出現喘息、出汗等症狀,由於氣從內外逸出,所以氣就會消耗。(人的用力過度就會出現喘氣、出汗,這是因為汗液就是氣,所以出汗就會使內外的氣消耗掉。校勘:喘息這個詞原本是《素問》中的,趙府本寫作“喘且”,《甲乙經》中也這樣寫。)

內外《素問》作外內。)思則身心有所存,神有所止,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專思一事,則心氣駐一物。所以神務一物之中,心神引氣而聚,故結而為病也。平按:身《素問》、《甲乙經》均無。《甲乙經》存作傷。《素問》止作歸正,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歸正二字作止字。

氣留《甲乙經》作氣流。)

白話文:

內外(《素問》中寫成「外內」)。思考就會讓身體和心靈有所寄存,精神有所停留,氣血就會停留在某處而無法流動,因此氣就會凝結了(專心思考一件事,心氣就會停留在一個事物上。因此精氣神會集中在一件事物上,心神會引導氣血聚集,因此凝結而形成疾病)。平按:「身」字,《素問》、《甲乙經》中都沒有。《甲乙經》中的「存」字寫作「傷」字。《素問》中「止」字寫作「歸正」,《新校正》中說:根據《甲乙經》,「歸正」二字寫作「止」字。

氣留《甲乙經》作氣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