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經注節解》~ 內篇 (4)
內篇 (4)
1. 陰陽應象大論
天地之道,陰陽而已,人則戴天履地,抱陰負陽,其象與天地相應,故以命篇。唯陰陽反戾,則疾病生焉。非獨人也,天有薄蝕之變,地有川穀之移,天地之氣,變易非常,人或感之,亦令氣血潰亂,致生異證。然則人之逆陰陽而疾病者,抑又有內外之殊焉。
白話文:
天地運行之道,就是陰陽交替而已,而人體位於天地之間,背負陰,面向陽,人體的性質與天地相應,所以用《陰陽應象大論》為篇名。只有陰陽失衡,才會產生疾病。不僅是人,天地也會出現變異,例如太陽和月亮發生蝕變,土地出現山川溝壑的變遷,天地之氣發生異常變化,人如果受到影響,也會導致氣血混亂,產生不同的病證。因此,人因違背陰陽規律而生病,還可分為內因和外因。
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萬物之綱紀,(陽與之正氣以生,陰為之主持以立。)變化之父母,(按:天之下,地之上,變變化化,無一不本於陰陽,故為變化之父母。注單指異類,偏矣。且上已言萬物,言萬物而異類自在其中也。)生殺之本始,(萬物假陽氣,溫而生,因陰氣,寒而死,故知生殺本始,是陰陽之所運為也。)神明之府也,(府,宮府也。
白話文:
黃帝說:陰陽是萬物的根本,就像《易經》中所說:「一陰一陽謂之道」。
陰陽是萬物生存和繁衍的關鍵,陽氣給予萬物生機,陰氣提供固定的形態。
陰陽是變化萬千的根源,天下萬物變化不休,都源於陰陽的相互作用,陰陽就像變化的父母。
陰陽是生死存亡的根本,萬物依靠陽氣溫暖而生長,由於陰氣寒冷而死亡,所以生死存亡的根本原因是陰陽的運轉。
陰陽又是神明寄居的地方,就像宮殿那般。
言所以生殺變化者,以神明居其中也。易曰:「陰陽不測之謂神。」)治病必求於本。(按:由是言之,大矣哉陰陽之道也,言綱紀則小大無所不包,言父母則生成是所攸賴,言本始則盛衰之所共由,易曰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神明不測,豈非人之大本乎。
白話文:
談到生命生長衰退變化的原因,是因為人體之中有神明存在。易經說:「陰陽變化莫測,這就是神。」治療疾病一定要探求其根本。
由此可見,陰陽之道非常重要。談到綱領規範,不管是小事或大事都包含其中;談到父母,生成萬物都賴以依靠;談到根本,盛衰興亡都取決於它。易經說:「陰陽之道包容天地變化而從不超過,曲折成就萬物而不遺漏任何一個,神明莫測,難道不是人生最大的根本嗎?」
人既本於陰陽,則凡人之逆陰陽而致病,與夫醫之治病,分別陰陽,調其逆從,大經大法,舉可例言矣。蓋人之生,戴天履地,抱陰負陽。日陽而動,夜陰而靜。春夏宜養其陽,秋冬宜養其陰。陰者血也,陰藏精;陽者氣也,陽衛外。衛之不固則邪入,六淫之傷人,咎固不在六淫也;藏之不密則氣散,五火之上浮,咎亦不在五火也。知人之所以病,則知所以治病矣。
白話文:
人體的本質來源於陰陽,所以所有因為違背陰陽而生病的人,以及醫生治療疾病時,都要辨別陰陽,調節違逆的狀態,順應自然規律。這是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可以舉例說明。人出生後,頭頂著天空,腳踩著大地,擁抱著陰氣,背負著陽氣。白天陽氣充盛,人應當活動;夜晚陰氣旺盛,人應當休息。春夏季節應該滋養陽氣,秋冬季節應該滋養陰氣。陰是血液,能儲存精氣;陽是氣,能保護身體。保護層不牢固,邪氣就會入侵。六淫之氣之所以能傷害人,不是六淫之氣的錯;精氣儲存不嚴密,五臟之火上浮,也不是五臟之火的錯。知道人生病的原因,就能知道如何治療疾病。
病本於陽治其陽,病本於陰治其陰,治之常也;病似乎陰而實本於陽,則宜舍陰而治陽,病似乎陽而實本於陰,則當緩陽而治陰,治之變也。病之情狀誠不可勝算,而要之必有其本存於其中焉。治病而不求其本,病其可得而治乎。)
白話文:
疾病的根源在於陽氣,就治療陽氣;疾病的根源在於陰氣,就治療陰氣,這是治療疾病的常理。
疾病表面上像是陰證,但根源實質上在於陽氣,就應該放開對陰證的治療,而治療陽氣;疾病表面上像是陽證,但根源實質上在於陰氣,就應該緩和對陽氣的治療,而治療陰氣。治療疾病的方案千變萬化,但最重要的是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如果在治療疾病的時候不探求其根本原因,難道疾病能夠被治癒嗎?
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按:氣不積則不純,天地之陰陽以積而純也。)陰靜陽躁,(按:陰之極則靜,陽之極則躁,陰陽之變也。)陽生陰長,陽殺陰藏。(按:此二句,注既不明,即新校正言陰長陽殺之義,或以為疑。竊謂其義亦易明,疑之者非也。陰長者,坤土之栽培,女子之胎息,即下成形之義是也。
白話文:
因此,陽氣積聚而成天,陰氣積聚而成地。(註:氣不積聚則不純淨,天地之間的陰陽是通過積聚而變得純淨的。)陰氣安靜,陽氣躁動。(註:陰氣達到極致就會安靜,陽氣達到極致就會躁動,這是陰陽的變化。)陽氣生長,陰氣滋長;陽氣衰弱,陰氣隱藏。(註:這兩句話,注釋原本就不明確,新校正的語文解釋為「陰長陽殺」的意思,有人懷疑這一點。我認為其意思很容易理解,懷疑的人是不對的。陰氣滋長,是指坤土的培育,女子的懷孕,即下面孕育形體的意思。
陽殺者,盛夏之酷烈,爍石流金,萬物焦灼,陽極而亢。人之為病,邪熱火熾,純陽無陰,若傷寒之陽邪內傳,雜病之風盛火焰,又若飲食辛熱之人,火鬱痰結,二便硬燥,並屬亢陽,失此不治,殺人甚速,急宜苦寒之類是也。校正乃以方位月分,定長殺之義,殊牽強矣。)陽化氣,陰成形。
(按:形者血肉之所成,陰主血,故云成形。)
白話文:
過盛的陽氣就像盛夏的酷熱,能把石頭燒得發光,讓一切都枯萎,這是陽氣過度旺盛的表現。人如果得了這種病,會發高燒、口渴,全身燥熱,就像傷寒的陽邪從內部擴散,或者其他疾病導致風熱火盛一樣。如果飲食辛辣熱性,火氣鬱積,痰液凝聚,大便小便都乾結,這些都屬於陽氣過盛的情況。如果不治療,死亡會很快到來,因此需要緊急使用苦寒的中藥。用方位和月份來確定陽盛的情況,未免太過牽強附會。陽氣化生氣體,陰氣形成形體。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按:陰盛之極,格陽於外,虛火浮動,躁擾如狂,陰證似陽之類,非真熱也,寒之極也;陽盛於內,火閉不通,四肢厥冷,甚或戰慄,陽證似陰之類,非真寒也,熱之極也。所以者何?物極則變,病似乎異而理則不易,此從治之法所由起也。)寒氣生濁,熱氣生清。
白話文:
寒冷過極會導致熱邪產生,熱邪過極會導致寒邪產生。(註釋:陰氣太盛,會阻隔陽氣外發,虛火浮動,躁動如狂,陰證表現出陽證的症狀,這不是真正的熱證,而是寒證過極;陽氣過盛於內,火熱閉塞不通,四肢冰冷,甚至發抖,陽證表現出陰證的症狀,這不是真正的寒證,而是熱證過極。這是為什麼呢?事物發展到極點就會發生變化,疾病看似不同,但其道理是不變的,這就是制定治療方法的依據。)寒氣會產生濁氣,熱氣會產生清氣。
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按:天以輕清而上浮,地以重濁而下降,是清濁者,陰陽之體質:二氣之分名,一定之理也。至於人之為病,則生清生濁,各有所因矣。濁因維何?寒所生也。夫寒氣何以生濁也?凡人之氣,熱則行,寒則滯,寒盛氣壅,自閉塞而濁亂矣。
白話文:
如果清氣在身體下部,就會產生腹瀉;如果濁氣在身體上部,就會產生腹脹。
(說明:天是輕而清的,所以往上飄浮;地是重而濁的,所以往下沉降。清濁是陰陽的本質,是氣體分類的名稱,是一個確定的道理。至於人的疾病,則產生清氣或濁氣的原因各有不同。濁氣是怎麼產生的?是由於寒氣。寒氣為什麼會產生濁氣?人的氣,熱了就會運行,冷了就會停滯。寒氣盛,氣就會壅塞,使氣體閉塞而混濁。)
清因維何?熱所生也。夫熱氣何以生清也?凡氣之用,寒則多靜,熱則多動,清亦為病者,流動不止之故也。清氣既為熱化,則宜上升,而或反抑於下,則火性疾速,必令暴下而谷不盡化;濁氣既為寒化,則宜下降,而或反壅於上,則陰凝不解,必至閉固而滿悶不通矣。按清字,不得作好字眼解,清濁既生於寒熱,皆人之病也。
白話文:
為什麼會產生清氣?是因為熱造成的。那麼熱氣為什麼會產生清氣呢?所有氣的特性,遇到寒冷就會比較靜止,遇到熱就會比較活躍。清氣之所以會成為疾病的原因,是因為它流動不息。
既然清氣是由熱產生的,它就應該上升,但是有時候卻相反,被壓抑在下方。這是因為火氣太過劇烈,導致大便急劇排出,穀物來不及消化。
而濁氣是由寒產生的,它就應該下降,但是有時候卻相反,在上面聚集。這是因為陰氣凝結而不通,導致閉塞不通,產生滿悶脹痛的感覺。
需要注意的是,"清"字不能理解為好的意思。清氣和濁氣都是由寒熱產生的,都是人體可能出現的疾病。
又注言熱氣在下則穀不化,夫熱善於消穀,何云不化,河間云「火性疾速故令人暴下」,是矣。)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按:總結以上八句。凡病順則正治,逆從治,證反乎常謂之逆,寒極生熱以下八句,皆證之逆者,所當從治者也。注未確。)
白話文:
這個注釋說,熱氣在下,穀物就不消化。熱性擅長消散穀物,怎麼會不消化呢?張子和曾經說:「火性快而烈,所以使人迅速拉肚子。」這說法才對。這是陰陽失調,導致疾病順序顛倒、處理上要從其反方向著手。(按:總結以上的八句話。疾病的發作,若符合常理,就依照正常順序治療;若違反常理,就從反方向著手。違反常理的現象稱為「逆」,從寒極生熱以下的八句話,都是疾病發作的「逆」現象,處理時應從反方向著手。注釋未說得準確。)
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云出天氣。(陰凝上結,則合以成云;陽散下流,則注而為雨。雨從云以施化,故言雨出地;云憑氣以交合,故言云出天。天地之理且然,人身清濁亦如是也。按:天地雖有清濁之分,而其氣實相交互,地氣四句,正言天地之氣以交互而成雲雨也。
白話文:
因此,清陽之氣為天,濁陰之氣為地;地上的氣上升為雲,天上的氣下降為雨;雨形成於地氣,雲形成於天氣。(陰氣凝結上升凝聚,結合形成雲;陽氣分散下降流動,匯集而成雨。雨從雲中降下滋潤萬物,所以說雨出於地;雲依靠氣體才能結合交會,所以說雲出於天。天地間的道理就是如此,人體的清氣濁氣也是這樣。按:天地雖然有清濁之分,但其氣其實相輔相成,這四句關於地氣,正是說明天地之氣互相作用形成雲雨的過程。)
)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氣本乎天者親上,氣本乎地者親下,各從其類也。上竅謂耳、目、口、鼻,下竅謂二陰。)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腠理為滲泄之門,故清陽可以發散;五臟為包藏之所,故濁陰可走而入。)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四肢外動,故清陽實之;六腑內化,故濁陰歸之。
白話文:
因此,清陽之氣上升至上竅(耳朵、眼睛、嘴巴、鼻子),而濁陰之氣則下降至下竅(二陰)。
清陽之氣發散於皮膚腠理之間,而濁陰之氣則運行於五臟。
清陽之氣充實於四肢,而濁陰之氣則歸於六腑。四肢運動在外,因此清陽之氣充實於此;而六腑消化吸收食物在內,因此濁陰之氣歸於此。
按:此段首節言天地之清濁以起興,以下言人身之清濁陰陽,有一定之理,有不易之位。若上下倒置,清濁混淆,則謂之陰陽反作,而疾病遂起矣。
白話文:
天地間有清氣上浮,濁氣下沉,這是自然界恆定的規律。同樣,人體由陰陽兩氣構成,也有其固有的位置,陰氣在上,陽氣在下。如果這種次序混亂,陰陽顛倒,就會導致疾病。
水為陰,火為陽。(按:以寒熱動靜分也。)陽為氣,陰為味。(按:陽無形而氣默運,陰有象而味養形。)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形食味故味歸形,氣生形故形歸氣,精食氣故氣歸精,化生精故精歸化,故下文云。按:歸者自外返內之稱,味以養形,形以氣運,氣蘊於精,精本於化,皆從未推本之義。
白話文:
水屬陰,火屬陽。(根據寒熱動靜來區分。)陽氣為氣,陰液為味。(陽氣無形而默默運行,陰液有形而滋養身體。)味歸於形體,形體歸於氣,氣歸於精神,精神歸於變化之理。(形體食味,所以味歸於形體;氣生形體,所以形體歸於氣;精神食氣,所以氣歸於精神;變化之理生精神,所以精神歸於變化之理。因此,後文有說到。)(說明:「歸」是指從外到內的過程。味用來滋養形體,形體由氣推動運轉,氣蘊含於精神,精神根源於變化之理,這都是從未到本的演繹。)
)精食氣,形食味。(氣化則精生,味和則形長,故云食之也。按:氣固蘊於精而精又非氣不攝,是氣者所以養精者也。猶之五味之養形,故均曰食也。)化生精,氣生形。(按:化者自無之有,太極之動機也,動則真精藏焉。有精而後有氣,精其體而氣其用也。有氣而後有形,氣之所至,形始全焉。
白話文:
食物的精華能滋養氣,食物的形態能滋養身體。(氣化了就能產生精華,五味調和就能讓身體成長,所以說食物可以滋養身體。注:氣本來就蘊含在精華之中,而精華也離不開氣的攝取,所以氣是滋養精華的。就像五味滋養身體一樣,所以都叫做「食物」。)化生精華,氣生成身體。(注:化是指從無到有,太極開始運動。運動就會產生真精。有了精華才會有氣,精華是根本,氣是作用。有了氣才會有身體,氣所到之處,身體才能完全形成。)
生生不窮,皆自化始。注言精微之液由於血化,不惟將化精二字看輕,亦且誤解,細讀味歸形四句可見矣。)味傷形,氣傷精。(過其節也。按:二句,與上文「精食氣,形食味」對看,上言其常,此言其變也。)精化為氣,氣傷於味。(按:精借氣以養,是食氣也。然既得所養,則化生不窮,是惟食氣乃能化氣。
白話文:
持續變化而不停止,都從自身轉化開始。註文中說精微的液體是由血液轉化而來,如果輕視了「化」這個字,就會誤解意思。細細品味「味傷形,氣傷精」這四句話,可以看出:味道會損傷形體,氣息會損傷精華。(過度了。按:這兩句話,與上文「精食氣,形食味」對應,上面講常態,這裡講變異)精華轉化為氣息,氣息因味道而受損。(按:精華借用氣息來滋養,這是食氣。然而一旦得到滋養,就會轉化出不停止的變化,所以食氣才能轉化出氣息。
前言味傷形矣,又何以言氣傷於味?子輿氏言:「氣者體之充也。」飲食夫節,則腸胃穢濁而氣潰亂,氣亂則形壞,是形之傷實由於氣之傷也。)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有質,故下流於便瀉之竅;氣無形,故上出於呼吸之門。按:即前清陽出上濁陰出下同意,此蓋論氣味之後,而更相繼言之耳。
白話文:
味道濃鬱的是陰,味道淡的是陰中的陽;氣息濃鬱的是陽,氣息淡的是陽中的陰。(陽為氣,氣息濃鬱的是純陽,陰為味道,味道濃鬱的是純陰。所以味道淡的是陰中的陽,氣息淡的是陽中的陰。注:這裏單指藥物的氣味,與前面泛論飲食不同。)味道濃鬱則容易瀉泄,味道淡則容易通暢;氣息淡則容易引起頭暈,氣息濃鬱則容易引起發熱。(陰氣潤澤滋養,所以味道濃鬱則容易瀉泄,陽氣炎熱向上,所以氣息濃鬱則容易發熱。)
味薄為陰少,故通泄;氣薄為陽少,故汗出。按:此則言藥性氣味治病之效,醫者所當體驗而慎用也。)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按:此亦言藥性之用,各有不同,發散湧泄,貴得其宜也。但此二句,原刻在少火生氣之下,實與上下文義不合,必錯簡也。今挈置於此,庶幾同條共貫云。
湧泄者,吐也。)
白話文:
- 味道淡薄是陰氣不足,所以能通便瀉下。
- 氣味弱小是陽氣不足,所以會出汗。
按語:
這段話說明瞭藥物的氣味與治療疾病的效果之間的關係,醫者應當仔細體會並謹慎使用。
- 辛甘的氣味具有發散作用,屬於陽性。
- 酸苦的氣味具有湧泄作用,屬於陰性。
按語:
這兩句話也說明瞭藥物的不同用途,有發散和湧泄的作用,必須適當地使用。但原先刻的這兩句話在「少火生氣」之下,與前後文義不符,一定是錯置了。現在把這兩句話放在這裡,以便條理分明。
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按:衰者盛極也,壯者方長也。)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按:氣耗於壯火而養於少火。壯火之食,耗之也;少火之見食於氣,養之也。養之則生,耗之則散,自然之理夫。)
白話文:
陽氣強盛,陰氣虛弱,陽氣消耗陰氣讓其虛弱,而陰氣滋養陽氣讓其旺盛。陽氣消耗氣血,陰氣滋養氣血。所以,氣血被陽氣消耗後,會被陰氣滋養而出,這是自然規律。
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按:寒極則火衰,熱盛則水涸。)陽勝則熱,陽勝則寒。(按:言所以病者,以其偏勝也。陽勝偏於熱,治尚苦寒,陰勝偏於寒,藥宜辛熱,是之謂正治。)重寒則熱,重熱則寒。(物極則反,亦猶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也。按:重寒之熱非真熱,可用桂附以引火歸源,重熱之寒非真寒,發散其火則寒自去,是之謂從治。即前「寒極生熱,熱極生寒」,二句意。
白話文:
陰氣過盛,陽氣就會出現病變;陽氣過盛,陰氣就會出現病變。(解釋:寒氣極盛時,火氣就會減弱;熱氣極盛時,水液就會乾涸。)陽氣過盛就會發熱;陽氣不足就會發寒。(解釋:之所以會生病,是因為偏盛或偏衰。陽氣過盛偏於發熱,治療方法應以苦寒為主;陰氣過盛偏於發寒,用藥宜辛熱,這稱為正治。)寒氣過重就會發熱;熱氣過重就會發寒。(事物發展到極致就會反轉,就像旺盛的火氣會衰弱,微弱的火氣會旺盛。解釋:重寒之熱不是真正的熱,可以使用桂枝附子等溫熱藥物引火歸源;重熱之寒不是真正的寒,發散其火氣則寒氣自然會消失,這稱為從治。即前文所說的「寒極生熱,熱極生寒」之意。)
)寒傷形,熱傷氣。寒則衛氣不利,故傷形,熱則榮氣內消,故傷氣。按:注誤矣。夫衛者氣也,榮者血也。經言寒傷形,而注言衛不利,是傷氣矣;經言熱傷氣,而注言榮內消,是傷血矣。明指形氣,何得妄以氣血顛倒,於理未愜。所謂寒傷形者,如灑淅惡寒、四肢厥冷之類,寒入膚腠,形不能勝故也;所謂熱傷氣者,中暑多汗、辛熱耗散之類,熱性酷烈,氣為之爍故也。先聖立言,一字自有一義,細心體悉,尚慮毫釐千里,其可率爾言之乎。
白話文:
寒冷會損傷身體的形體,而酷熱會損傷身體的氣。寒冷時,衛氣不能正常運行,所以會損傷形體;酷熱時,營氣會內耗,所以會損傷氣。
注意:這個註解是錯誤的。衛氣是氣,營氣是血。經文中說寒冷損傷形體,註解卻說衛氣不利,這就等於說損傷氣了;經文中說酷熱損傷氣,註解卻說營氣內耗,這就等於說損傷血了。經文明確指出損傷形體和氣,怎麼能隨便把氣血顛倒,這在道理上說不通。
所謂寒冷損傷形體,是指像灑水一樣哆嗦惡寒、四肢冰冷的情況。寒冷侵入皮膚組織中,形體不能承受,所以就出現了這些狀況。所謂酷熱損傷氣,是指中暑大量出汗、辛辣熱物導致耗散的情況。酷熱的性質非常猛烈,氣因此而被灼傷了。
先聖所說的話,每個字都有自己的含義。要仔細體會其中的道理,即使只差一點點也可能導致千里之遙的差距,怎麼能隨便就亂說呢?
氣傷痛,形傷腫。(氣傷則熱結於肉分,故痛;形傷則寒薄於皮腠,故腫。按:此注根上寒熱解,是矣。觀此益知上節之注之誤。)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先氣證而後病形,故曰氣傷形,先形證而後病氣,故曰形傷氣。按:經自寒傷形以下至此三段,雖以形氣對言,似乎一氣貫下,然細觀之,實有層次不同。
白話文:
氣血不通會導致疼痛,外傷會導致腫脹。(氣血流通不暢時,熱氣會積聚在肌肉組織中,所以會疼痛;外傷時,寒氣會侵襲皮膚和肌肉組織,所以會腫脹。注:這條注釋是根據上一條關於寒熱的注釋進行的,是正確的。由此可見,上一條注釋的錯誤之處。)因此,先疼痛後腫脹的是氣血不通傷及身體組織;先腫脹後疼痛的是身體組織傷及氣血。(先出現氣血不通的症狀,然後才影響到身體組織,所以說是氣血不通傷及身體組織;先出現身體組織受傷的症狀,然後才影響到氣血,所以說是身體組織傷及氣血。注:從經文中「寒傷形」以下到這三段,雖然都討論了身體組織和氣血之間的關係,看似一氣貫通,但仔細觀察,實際上存在不同的層次。
首節言寒熱之所傷,次言形氣既傷則或痛或腫,末則交互言之以盡病之變。王注首解形氣,既未的確;後解先後之義,尤欠明快。凡人之病,有單證,有兼證。痛者未必腫,腫者未必痛,此單證也;既痛而腫者,是兼證也。然兼證之中,實有先後,先後所分,治法異焉。先痛後腫,腫因於痛,治其氣而形可無傷也;先腫後痛,痛因於腫,治其形而氣亦無傷也。
白話文:
開頭講述寒熱對身體的侵害,接著講述形(指身體)和氣(指機能)受傷後可能會出現疼痛或腫脹,最後交替論述以涵蓋所有疾病的變化。王氏在註解中首先對形氣的解釋不夠準確,之後對先後的解釋也不夠清晰。人的疾病分為單一證候和多種證候同時存在。疼痛不一定腫脹,腫脹不一定疼痛,這屬於單一證候;既有疼痛又有腫脹,這是多種證候同時存在。但是,多種證候中還有先後順序,先後不同的情況,治療方法也不同。先疼痛後腫脹,腫脹是由於疼痛引起的,治療其機能,身體就不會受傷;先腫脹後疼痛,疼痛是由於腫脹引起的,治療其形體,機能也不會受傷。
本端則標自正矣。)風勝則動,(按:風本善動,傳曰「風淫末疾」是也。)熱勝則腫,(熱勝則陽氣內郁,故腫,甚則榮氣逆於肉理,聚為癰腫之腫。按:前言寒傷形,形傷腫,是腫為寒,而此又言熱勝則腫,是腫有二也。
白話文:
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風氣旺盛就會運動,(因為風的特性就是運動,正所謂「風氣過盛,容易導致疾病」)熱氣旺盛就會腫脹,(熱氣過盛,陽氣鬱積在體內,所以會腫脹,嚴重的話,氣血逆行於肌肉組織,就會形成腫脹,稱為癰疽。注意:前面提到寒氣損傷身體,身體損傷就會腫脹,說明腫脹是寒氣引起的,而這裡又說熱氣過盛會腫脹,所以腫脹有兩種原因。)
然觀下文「寒勝則浮」,或者經以浮腫同形,故錯綜言之歟?抑前「氣傷痛、形傷腫」二句,原無寒熱字面,本不根上立解,其言傷腫,或亦指熱而言歟?然則腫與浮其果無辨乎?曰:堅實而內著者腫也,火鬱不散之所致;虛大而外湧者浮也,寒水壅滯之所生。由是言之,腫之屬熱非寒也,亦易明矣,注不之辨,何也?)燥勝則乾,(燥勝則精液竭涸,故皮膚乾燥。按:燥者火化,內外皆有之,單說皮膚,偏矣。
白話文:
然而,再看後文中的「寒氣勝則浮」,或許是古籍把浮和浮種病症混為一談,所以才會混用這個詞吧?還是說,前面「氣傷則痛,形傷則浮」這兩句話原本沒有「寒」「熱」這兩個字,本來就是無法從字面上直接理解,作者所說的「浮」,是不是也指的是熱症呢?那麼,浮種與浮究竟有沒有區別呢?
有人說:堅硬且向內收縮的就叫「浮」,是火氣積聚不散造成的;空洞且向外鼓起的就叫「浮」,是寒水停留在體內造成的。由此可見,浮種屬於熱症而非寒症,這也很容易理解。註解沒有對這兩者進行區分,是什麼原因呢?
)寒勝則浮,(按:寒勝者,陰盛陽虛,玄府閉密,氣不得泄,故肢體為之虛大而外湧也。注言陽氣內攻,是與陽氣內郁之解熱腫者無辨,誤矣。)濕勝則濡瀉。(按:脾本濕土,喜燥而畏濕,濕勝則脾滯而不能運,故水穀為之不分,惟濡滯故泄瀉也。)
白話文:
如果寒氣過剩,就會浮腫。(注:寒氣過剩,指陰氣旺盛陽氣虛弱,玄府閉塞,氣血無法宣洩,所以四肢會浮腫膨脹。注釋所說的陽氣內攻,和陽氣內鬱導致發熱腫脹的情況沒有區別,是錯的。)如果濕氣過剩,就會導致腹瀉。(注:脾臟本屬濕土,喜歡乾燥而害怕潮濕,濕氣過剩就會導致脾臟運轉不暢,無法運化水穀,因此水和穀物不能正常分離,只能濕潤滯留而導致腹瀉。)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按:天人一理,本相應也。五氣,五行之氣也。喜怒悲憂恐,五志也。注以五志為五氣,誤矣。按天元紀大論悲作思,脾主思,是也。本篇下文亦言脾在志為思。而此既言悲,又言憂,悲憂併為肺志,反失卻脾志,必錯誤也,宜云喜怒悲思恐為是。
白話文:
天地之間有四季和五行,它們通過生長、收藏以及產生寒、暑、燥、濕、風變化來運作;人體有五臟,它們可以轉化五種氣,產生喜、怒、悲、憂、恐等情緒。(註:天地與人體的道理是一樣的,本質上是相應的。五氣,指的是五行之氣。喜、怒、悲、憂、恐,指的是五種情緒。註解中將五種情緒解釋為五種氣是錯誤的。根據《天元紀大論》,悲應該改為思,脾主思,這是正確的。本文的後文中也提到脾在情緒上主思。而這裡既說了悲,又說了憂,將悲憂合並為肺的情緒,反而遺漏了脾的情緒,必定是錯誤的,應該改為喜、怒、悲、思、恐纔是正確的。)
)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按:喜則氣緩,怒則氣上,緩而不已則氣散,上而不已則氣逆,病在無形者也。寒暑者,外感之邪,其中於人,諸證並作,病在有形者也。)暴怒傷陰,暴喜傷陽。(按:陰者血也,血藏於肝,肝主怒,怒則肝氣急逆而血內動,甚且有嘔血者。陽者氣也,卒然而喜,則心神為之飛揚而氣渙散矣。
白話文:
古文:
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
所以過度的喜悅或惱怒會損傷人體之氣,而過度的寒冷或炎熱會損傷人體之形。
注釋:
- 形:指身體形態
- 汗按:又作「汗按」。筆者按語。
古文:
(喜則氣緩,怒則氣上,緩而不已則氣散,上而不已則氣逆,病在無形者也。寒暑者,外感之邪,其中於人,諸證並作,病在有形者也。)
(喜悅時,人體之氣會變得緩慢,惱怒時,人體之氣會上升。緩慢不停止,則氣會散亂;上升不停止,則氣會逆行。這些疾病是沒有具體形狀的。寒冷和炎熱是外界的邪氣,它們侵犯人體後,會導致各種各樣的疾病。這些疾病是有具體形狀的。)
古文:
暴怒傷陰,暴喜傷陽。
過度的惱怒會損傷陰氣,過度的喜悅會損傷陽氣。
注釋:
- 陰:指人體中的陰液和陰質
- 陽:指人體中的陽氣和陽質
(陰是指血液,血液藏於肝臟,而肝臟主導惱怒的情緒。惱怒時,肝氣會急劇逆行,導致體內的血液運行失常,嚴重者甚至可能吐血。陽是指人體之氣,突然過度喜悅,會導致心神激動,而氣也會因此散亂。)
)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厥,氣逆也。逆氣上行,滿於經絡,則神氣浮越,去離形骸矣。)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故曰:冬傷於寒,春必溫病;(夫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以傷寒最為殺厲之氣,中而即病,故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養生者必慎傷於邪也。)春傷於風,夏生飧泄;(風中於表,則內應於肝,肝氣乘脾,故為飧泄。
白話文:
- 陽氣上衝,導致全身脈絡空空。(陽氣逆走而上,充滿全身經絡,人的精神就會浮動,離開身體。)
- 不節制情緒,過度受寒暑,會導致生命不穩定。……因此說:
- 冬季受寒,春季必定會得溫病。(受四時天氣傷害,都能生病,其中受寒最為嚴重,立即發病,所以稱為傷寒。沒有立即發病的,寒毒會藏在肌肉皮膚裡,到了春天轉變成溫病,到了夏天轉變成暑病。養生之人一定要小心避免受邪氣侵襲。)
- 春季受風,夏季就會得腹中寒而拉肚子。(風邪入侵身體表面,會在體內與肝相應,肝氣侵犯到消化道,所以會得腹中寒而拉肚子。)
)夏傷於暑,秋必痎瘧;(按:暑氣宜散而不散,延至收令,熱不得發,纏綿不解,而成痎瘧矣。痎,老瘧也。)秋傷於濕,冬生咳嗽。(按:形寒飲冷則傷肺,秋傷於濕,濕以收而不能散;伏藏至冬,濕水相併,寒凝於肺而生咳嗽矣。)
白話文:
夏季受暑氣傷到身體,秋天必定會得瘧疾。
(說明:暑氣本應散發出去,但沒有散發,延續到秋季,暑熱無法宣洩,纏綿不散,就形成瘧疾了。瘧疾,指長期發作的瘧疾。)
秋季受濕氣傷害,冬天就會咳嗽。
(說明:形體受寒飲冷,會傷及肺臟;秋季受濕氣傷害,濕氣隨著環境的變化無法散發;到了冬天,濕氣凝聚,寒氣凝結在肺臟,就會引起咳嗽。)
帝曰:余聞上古聖人,論理人形,列別臟腑,端絡經脈,會通六合,各從其經。氣穴所發,各有處名。溪谷屬骨,皆有所起。分部逆從,各有條理。四時陰陽,盡有經紀。外內之應,皆有表裡。其信然乎?(按:六合,指人身經脈言。靈樞經曰,太陰陽明為一合,少陰太陽為一合,厥陰少陽為一合,手足之脈各三,則為六合也。屬骨,謂骨相連處。
白話文:
君主說:我聽說上古的聖人,論說人體結構,分類非常詳細,端正脈絡經脈,貫通人體全身,各自分屬各自的經絡。氣穴發於體表,各有具體名稱。骨骼的交匯處,都有肌肉和筋絡附著。全身的部位和經絡相互對應,各有秩序。四季體內陰陽變化,都有規律。體內體外的相應關係,都表現出表裡關係。這些說法是否可信?(注:六合,指人體經脈而言。靈樞經說,太陰陽明為一合,少陰腎為一合,厥陰少陽為一合,手足的脈絡各三,於是形成六合。屬骨,指骨骼相連接的地方。)
表裡,諸陽經脈為表,諸陰經脈為里。)岐伯對曰:東方生風,(風為教始,故生自東方。)風生木,(風鼓木榮。)木生酸,(按:洪範曰:「曲直作酸。」謂酸味木氣所發化。)酸生肝,(生謂生長也。)肝生筋,(肝之精氣,生養筋也。)筋生心,(按:即木生火之義。
白話文:
人體分為表裡,所有陽經脈屬於表層,所有陰經脈屬於裡層。岐伯回答說:東方產生風。(風是萬物的開始,所以產生於東方。)風使樹木生長。(風助長樹木茂盛。)樹木產生酸味。(註:洪範說:「彎曲和筆直產生酸味。」指酸味是由樹木之氣所產生。)酸味產生肝。(生指生長。)肝產生筋。(肝的精氣滋養筋。)筋產生心。(註:即木生火的道理。
)肝主目。(按:五臟之精皆上注於目,而為之主者則惟肝。)其在天為玄,(玄謂玄冥,言天色高遠,尚未盛明也。)在人為道,(按:道者萬化之本,猶木旺於春而生長不窮。)在地為化。(按:善變化者,無過於木。)化生五味,(按:五味之生,植物為多,故五味皆從木化。
白話文:
肝臟主眼目。(註解:五臟的精氣都匯集於眼睛,其中以肝臟為主導。)在自然界中,肝臟對應的是「玄」,(「玄」指黑夜深沉,形容天空高遠,尚未明亮。)在人體中,肝臟對應的是「道」,(註解:「道」是萬物化生的根本,就像春天木氣旺盛,生生不息。)在地球上,肝臟對應的是「化」,(註解:最擅長變化的,莫過於木。)肝臟促進五味的產生,(註解:五味大多來自植物,因此五味都由木氣化生出來。)
)道生智,(按:道者萬理之總稱,無所不包,非獨智也。其云生智,亦象木之發生為言而已。)玄生神。(玄冥之內,神處其中。)神在天為風,(發而周遠,無所不通,信乎神化而能爾。)在地為木,在體為筋,(束絡連綴而為力也。)在臟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角謂木音,調而直也。
白話文:
- 道生出智慧。
(註:道是萬事萬物的總稱,包羅萬象,不只是智慧而已。說它生出智慧,就像樹木萌芽生長一樣。)
- 玄冥生出精神。
(在黑暗深奧的地方,精神存在其中。)
- 精神在天象中表現為風。
(風能發散廣布,無所不通,正是精神化育的作用。)
- 精神在地象中表現為木。
(木具有生發之力,束縛連接而成形。)
- 精神在人體中對應肝臟。
(肝主生發,控制氣血運行。)
- 精神對應的顏色是蒼青色。
(蒼青色代表木的生長。)
- 精神對應的聲音是角音。
(角音指木頭的音色,調和而筆直。)
)在聲為呼,(謂叫呼。)在交動為握,(按:斂掌拳指曰握,肝主筋,筋之為用也,人怒則握拳以擊是矣。)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按:木發於春,勃然莫遏,故有怒生之號焉。)怒傷肝,(雖志為怒,甚則自傷。)悲勝怒;(按:精氣並於肺則悲,悲則金氣盛而木氣消。
白話文:
(肝)在聲音方面表現為呼喊。(指叫喊。)在動作方面表現為握拳。(按:把掌心合起來握緊拳頭稱為握,肝主筋,筋的作用是,人發怒時就會握緊拳頭擊打,就是這個道理。)在竅穴方面表現為眼睛,在味道方面表現為酸味,在情緒方面表現為憤怒。(按:木屬春季,勃然而難以遏制,故有憤怒之稱。)憤怒會損傷肝臟,(雖然情緒表現為憤怒,但過度憤怒就會自傷。)悲傷可以勝過憤怒。(按:精氣匯聚於肺部則悲傷,悲傷則金氣旺盛而木氣消退。)
)風傷筋,(風勝則筋絡拘急。)燥勝風;(燥為金氣,故勝木氣。)酸傷筋,(過節也。)辛勝酸。(金味勝木味也。)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洪範曰:「炎上作苦。」)苦生心,心生血,(按:血生於心,故心為血臟。)血生脾,(按:火生土也。太素血作脈。
白話文:
- 風邪會損傷筋脈,(風勢強盛時,筋脈就會緊縮拘急。)乾燥之氣勝過風邪;(乾燥之氣屬金,所以能剋制屬木的風邪。)
- 酸味會損傷筋脈,(過度食酸也會傷筋。)辛味勝過酸味。(屬金的辛味勝過屬木的酸味。)
- 南方屬火,火氣生熱,熱氣生苦味,(《洪範》中有記載:「炎氣上升而產生苦味。」)苦味生於心臟,心臟生血,(注:血源於心臟,因此心臟被稱為血臟。)血液生於脾臟,(注:火氣生土。太素中記載,血生成脈絡。)
)心主舌。(心別是非,舌以言事,故主舌。)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通行榮衛而養血也。)在臟為心,在色為赤,(象火色。)在音為徵,(徵為火音,和而美也。)在聲為笑,(笑,喜聲也。)在變動為憂,(按:憂者,肺之志也,心亦何以憂?楊上善云:「肺主秋,憂為正也;心主夏,乃變而生憂也。」蓋善別苦樂者心也,心有所苦,憂從中生矣。
白話文:
心支配著舌頭。(心能分辨是非,舌能言說事情,所以心支配舌頭。)
在五行的對應上,心屬火,在方位上屬南,在身體裡表現為脈絡。(脈絡通達榮衛,滋養血液。)在臟腑中為心,在顏色上為紅色。(象徵火的顏色。)在音律中為徵音。(徵音代表火音,和諧而美妙。)在聲音上為笑聲。(笑,是喜悅的聲音。)在情緒變化上為憂愁。(按:憂愁本應是肺的情志,為什麼心也會憂愁?楊上善說:「肺主秋,憂愁是正常的情志;心主夏,憂愁是變異而生的。」心善於分辨苦樂,當心中有所苦,憂愁就會隨之而生。)
)在竅為舌,(按:舌之職有二,一司辨五味,一司協音聲,而實內根於心,舌為心之苗是也。故火旺於心,則舌為之赤;火熾之極,則舌為之焦;若無病之人,火降水升,則舌自津潤而滑澤。苟非有竅焉,則內之何能通心液,外之何能辨五味、別音聲乎。乃王氏一則曰舌用非竅,再則曰尋其為竅則舌義便乖,乃曲為之解,亦何不察之甚也。
白話文:
在口內為舌頭。(註解:舌頭的功能有兩種,一是辨識五味,二是協助發出聲音,而實際上它的根源是來自於心,也就是說舌頭是心的苗。因此,當心火旺盛時,舌頭就會變紅;當心火極其旺盛時,舌頭就會變焦。如果人沒有生病,心火下降,水氣上升,那麼舌頭就會自然滋潤而滑澤。假如舌頭不是一個孔竅的話,那麼內在的液體怎麼能通到心?外在的味覺和聲音又怎麼能被辨別呢?王氏一會說舌頭不是孔竅,又會說如果認為舌頭是孔竅,那麼舌頭的意義就不對了,於是曲解它的意思,為什麼如此疏忽,這裡沒有探討清楚。
夫竅之為言孔也,原王氏之意,或以諸竅皆有孔,而舌似無孔。今試取舌而觀之,細若針毫津出若泉者非孔乎,孔之大者竅也,孔之小者亦竅也,誰謂舌非通竅哉。抑又有說焉,金匱真言論曰:「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而此又言在竅為舌,是心有二竅也。雖然,腎亦有二竅焉,腎在竅為耳,又金匱真言論曰:「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
白話文:
「竅」就是「孔」的意思。根據王氏的說法,似乎認為所有的「竅」都有孔,而舌頭似乎沒有孔。現在我們試著觀察舌頭,看到細如針尖、津液湧出的部分,這不就是孔嗎?孔比較大的稱為「竅」,孔比較小的也稱為「竅」,誰說舌頭沒有通竅呢?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根據《金匱真言論》記載:「南方的紅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而這段話又說在「竅」中的是舌,那麼心就有兩個「竅」了。儘管如此,腎也有兩個「竅」,腎在「竅」中的是耳,另外《金匱真言論》又記載:「北方的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
」五臟之中,一竅者三,而心腎獨各二竅者,何也?夫心者,火也,牡臟也;腎者,水也,牝臟也。水火者,天地之正氣,陰陽之妙用,氣血之本源,生死之關鍵也,所繫至重,故二臟獨有牝牡之名,為用至博,故心腎更有兼通之竅。火性炎上,其氣上通,是以正竅在舌,而旁竅在耳;水性潤下,其氣由上而達下,是以上竅在耳,而下竅在二陰。
白話文:
在五臟之中,只有三臟只有一個孔竅,而心和腎卻各有一個孔竅。為什麼呢?
心臟屬火,屬於陽臟;腎臟屬水,屬於陰臟。水和火是天地間最正的氣,是陰陽最巧妙的作用,是氣血的根本,也是生死的關鍵。它們的關係非常重要,所以只有這兩個臟器有雌雄之分。它們的功能非常廣泛,所以心和腎還有額外的孔竅相通。
火性向上,它的氣向上運動,所以它的主要孔竅在舌頭上,而輔助孔竅在耳朵上。水的性質是滋潤向下的,它的氣從上向下運行,所以它的上孔在耳朵上,而下孔在生殖器上。
然分之有水火升降之形,合之乃陰陽互根之妙,故腎在竅為耳,而心亦開竅於耳,是耳者心腎之所交通,水火之所際會,學者不可不察也。注謂舌非通竅,固非,而心腎各有二竅,與夫心與腎共竅於耳之義,俱不拈出,真缺陷也,因為臆解於此。)在味為苦,(按:苦本於焦,焦生於火。
白話文:
腎和心雖然分開,但它們有水火升降的運作方式。將它們結合起來,就會看到陰陽互根的神妙。所以腎臟的竅在耳朵,心臟也開竅在耳朵。耳朵是心腎相通的部位,也是水火交會的地方。學習中醫的人不可錯過這一點。
注釋中說舌頭不是通竅,這當然不對。而心腎各有兩個竅,以及心和腎共同開竅在耳朵的義理,注釋中都沒有提到,這真的是缺失。所以我在此處對注釋加以臆測瞭解釋。
在味道方面,腎臟屬苦味。(註:苦味來自於焦味,焦味源於火氣。)
)在志為喜。(喜,和樂也。)喜傷心,(按:喜者,得其所樂也,樂極則生悲,樂亦病人,況其他乎。)恐勝喜;(按:心有所怖,則惕然不寧。)熱傷氣,(按:熱勝則氣浮動而外泄,注單指喘急,偏矣。)寒勝熱;(寒為水氣,故勝火熱。)苦傷氣,(以火生也。
白話文:
在心情上,喜樂是正面的情緒。(喜樂,指和樂的心情。)但喜樂過度會傷害心臟。(注:喜樂是指得到喜愛的事物,喜樂極致就會悲傷,喜樂也會讓人生病,何況其他情緒呢?)
恐懼會勝過喜樂。(注:心中有恐懼,就會感到不安。)
熱氣會傷害氣血。(注:熱氣過盛,氣血就會浮動而外泄,只說氣喘急促並片面。)
寒氣會勝過熱氣。(寒氣是水氣,所以會勝過火氣。)
苦味會傷害氣血。(因為苦味會生火。)
按:新校正云:詳此篇論所傷之旨,其例有三:東方云風傷筋,酸傷筋,中央云濕傷肉,甘傷肉,是自傷者也;南方云熱傷氣,苦傷氣,北方云寒傷血,咸傷血,是傷已所勝;西方云熱傷皮毛,是被勝傷已。辛傷皮毛,亦自傷者也。五方所傷不同若此,太素俱云自傷,殊欠分曉。
白話文:
編者按:新校正本中提到:詳讀此篇論述受傷要點,有三項準則:東方提到「風傷筋、酸傷筋」,中央提到「濕傷肉、甘傷肉」,這是自身造成的傷害;南方提到「熱傷氣、苦傷氣」,北方提到「寒傷血、鹹傷血」,這是傷及自身所勝的元素;西方提到「熱傷皮毛」,這是受勝元素所傷;「辛傷皮毛」也是一種自身造成的傷害。五方所造成的傷害各不相同,太素認為都是自身造成的傷害,這樣說法並不明確。
)咸勝苦。(咸,水味,故勝火苦。)中央生濕,(易義曰:「陽上薄陰,陰能固之,然後蒸而為雨。」明濕生於固陰之氣也。)濕生土,(楊上善云:「六月四陽二陰,合而為濕,蒸腐萬物成土也。」土生甘,洪範曰:「稼穡作甘。」)甘生脾,(按:生猶益也,脾喜甘,故甘能益脾。
白話文:
- 鹹味能制勝苦味。(鹹味屬水,故能勝火苦。)
- 中央之地產生濕氣。(《易經》說:「陽氣上浮,陰氣能固守,然後蒸發成雨。」可見濕氣是產生於固守陰氣的過程中。)
- 濕氣滋生土壤。(楊上善說:「六月時節,四陽二陰相合形成濕氣,蒸發腐蝕萬物而化為土壤。」土壤滋生甘味。)
- 甘味滋養脾臟。(「生」在此處意為「滋養」。脾臟喜愛甘味,因此甘味能滋養脾臟。)
)脾生肉,(按:脾主運化,脾強則能消化飲食而益人肌肉,善食之人,肉多肥厚是也。)肉生肺,(按:陰陽書曰「土生金」也。)脾主口。(按:水穀入於口,化於脾,內外實相應也。)其在天為濕,(按:地之濕氣,由天而降。)在地為土,在體為肉,(按:體之有肉,猶地之有土。
白話文:
脾能產生肌肉(因為脾主運化,脾強則可以消化食物,並滋養肌肉,多吃能使肌肉肥厚)。肌肉生長肺部(因為《陰陽書》中說「土生金」)。脾主口(因為水穀食物進入嘴巴,由脾胃消化的同時,脾胃也會受到刺激)。在天為濕(因為地上的濕氣,是由天上降下來的)。在地為土,在身體為肉(身體的肉,就像地上的土)。
)在臟為脾,在色為黃,(土色也。)在音為宮,(宮為土音,大而和也。)在聲為歌,(按:歌生於喜,故人樂則歌,愁則嘆。注以歌為嘆聲,誤矣。)在變動為噦,(按:楊上善云:「噦,氣忤也。」丹溪所謂吃忒是矣。噦音一決切。)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志為思。
白話文:
在臟器中為脾臟,在顏色中為黃色(土的顏色),在音階中為宮音(土的音調,低沉而和諧),在聲音中為歌唱(註:唱歌源於喜悅,所以人高興時唱歌,悲傷時嘆息。將唱歌註解為嘆息聲是錯的),在變動中為打嗝(註:楊上善說:「打嗝,是氣息逆衝。」丹溪所謂的「吃忒」就是這個意思。打嗝的發音為「一決」),在孔竅中為口,在味道中為甘甜,在心理活動中為思念。
(按:思則上下四方無所不到,脾位中宮故也。)思傷脾,怒勝思;(怒則不思。)濕傷肉,(脾主肉而惡濕,故濕勝則肉傷。)風勝濕;(風為木氣,故勝土濕。)甘傷肉,酸勝甘。(酸,木味,故勝土之甘。)西方生燥,(天氣急切故生燥。)燥生金,金生辛,(按:洪範曰:「從革作辛。
白話文:
上下四方(此處指天地之間)無處不充滿着(神靈的)威嚴(或力量)。(所以)不必到處去尋求神靈的庇護。(那神靈的威嚴)時而這樣,時而又那樣。(它)時常顯現,時常隱藏。(它)無處不在。(它)無始無終。(西方)天帝主管着天氣。
」)辛生肺,肺生皮毛,(按:皮毛捍衛一身,得金堅勁之氣。)皮毛生腎,(按:陰陽書曰「金生水」也。)肺主鼻。(肺藏氣,鼻通息。)其在天為燥,(按:秋風勁強。)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包藏膚腠,捍其邪也。)在臟為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按:商為金聲,輕而勁也。
白話文:
辛味滋養肺臟,肺臟生長皮毛。(皮毛保護身體,具有金屬的堅固特性。)皮毛滋養腎臟。(陰陽學中說「金生水」。)肺臟主管鼻子。(肺臟儲藏氣息,鼻子通氣。)肺臟在五行中屬燥,在方位中屬金,在身體中屬皮毛(包裹肌膚,保護身體免受邪氣侵襲),在臟腑中屬肺,在顏色中屬白,在音律中屬商(商音屬金屬聲,清亮而有力)。
)在聲為哭,(按:悲哀則哭,象肅殺也。)在變動為咳,(按:肺為邪傷則咳嗽。)在竅為鼻,在味為辛,在志為憂。(按:宣明五氣篇言精氣並於肺則悲,而此言憂。憂者,愁慮也,情之迫;悲者,哀苦也,情之慘。然悲極則憂,憂極則悲,悲憂同情,故皆為肺志。)憂傷肺,(按:多憂傷人,害尤在肺。
白話文:
古代中醫文:
在聲為哭,(按:悲哀則哭,象肅殺也。)
在變動為咳,(按:肺為邪傷則咳嗽。)
在竅為鼻,在味為辛,在志為憂。(按:宣明五氣篇言精氣並於肺則悲,而此言憂。憂者,愁慮也,情之迫;悲者,哀苦也,情之慘。然悲極則憂,憂極則悲,悲憂同情,故皆為肺志。)
憂傷肺,(按:多憂傷人,害尤在肺。
哭泣是肺發出的聲音,(因為悲哀時會哭,就像肅殺之氣一樣。)
咳嗽是肺氣變化的表現,(因為肺受到邪氣侵害就會咳嗽。)
肺與鼻子相通,喜食辛辣食物,主導的情志是憂愁。(宣明五氣篇中說,精氣聚集在肺中會導致悲傷,而這裡說是憂愁。憂愁是指憂慮和思慮過多,情感受到壓抑;悲傷是指哀傷和痛苦,情感受到悲慘。但是,悲傷到了極點就會變成憂愁,憂愁到了極點就會變成悲傷,悲傷和憂愁是相通的,所以都屬於肺主導的情志。)
憂愁會損傷肺,(經常憂愁會傷人,尤其會損害肺部。)
)喜勝憂;(按:悲憂之情,得喜則解)熱傷皮毛,(按:熱久則膚燥而毛槁,亦火剋金故。)寒勝熱;(按:火畏水也。)辛傷皮毛,(過而招損。)苦勝辛。(苦,火味,故勝金辛。)北方生寒,(陰氣凝冽,故生寒也。)寒生水,水生咸,(按:洪範曰:「潤下作咸。
白話文:
-
喜勝憂:悲傷憂慮的情緒,用喜悅來化解。
-
熱傷皮毛:熱邪久留,會使皮膚乾燥,毛髮枯槁(因為火剋金)。
-
寒勝熱:寒氣能勝過熱氣(因為火畏水)。
-
辛傷皮毛:辛味傷及皮毛(過度辛辣會造成損傷)。
-
苦勝辛:苦味屬火,能勝過金屬性的辛味。
-
北方生寒:北方陰氣凝重,所以產生寒氣。
-
寒生水,水生鹹:寒氣產生水,水產生鹹味(《洪範》:「潤下作鹹」)。
」)咸生腎,(按:腎喜咸,故能益人。)腎生骨髓,(按:腎主骨,髓者骨之充。)髓生肝,(陰陽書曰:「水生木。」)腎主耳。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端直貞干,以立身也。)在臟為腎,在色為黑,(象水色。)在音為羽,(羽為水音,沉而深也。)在聲為呻,(按:呻吟,痛楚聲也。
白話文:
鹹味的食物可以滋養腎臟,因為腎臟喜歡鹹味,所以鹹味可以益人。腎臟滋養骨髓,因為腎臟主宰骨骼,而骨髓是骨骼的充盈物質。骨髓滋養肝臟,這正如《陰陽書》中所說:「水生木。」腎臟主宰耳朵。在五行中,腎臟屬水,對應於天空中的寒氣,地上的水,人體的骨骼,臟腑中的腎臟,顏色中的黑色,音律中的羽音,聲音中的呻吟聲。骨骼端直堅韌,用來支撐身體。黑色象徵水的顏色。羽音沉重深沉,如同水聲。呻吟聲是痛苦的聲音。
)在變動為慄,(慄謂戰慄,甚寒大恐悉有之。)在竅為耳,在味為咸,在志為恐。(恐所以懼惡也。)恐傷腎,(恐而不已,則內感於腎,故傷。)思勝恐;(思深慮遠,則見事源。)寒傷血,(寒則血凝。)燥勝寒,(按:燥為熱化,寒從水生,水本勝火,燥何以勝寒?然寒多則氣不溫而血為病,必用辛溫之味以炅燮沉寒,於是陰凝之氣化為陽和矣。)咸傷血,(食鹹而渴,傷血可知。
)甘勝咸。(甘,土味,故勝水咸。)
白話文:
(腎)在變化中為戰慄,(戰慄指顫抖,極度寒冷和恐懼都包括在內。)在竅為耳朵,在味道為鹹味,在情緒為恐懼。(恐懼就是害怕和厭惡。)恐懼會傷害腎臟,(如果恐懼不止,會內傷於腎,因此會受傷。)思考可以戰勝恐懼;(深入思考,就能看到事物的本質。)寒冷會傷害血液,(寒冷會使血液凝結。)乾燥可以戰勝寒冷,(注:乾燥是溫熱的變化,寒冷由水產生,水本來可以勝火,乾燥怎麼能勝寒?但如果寒冷過多,氣就會不溫暖,血液就會生病,必須用辛溫的藥材來消除寒冷,這樣陰凝的氣就會化為陽和。)鹹味會傷害血液,(吃鹹的東西會口渴,由此可知會傷血。
故曰: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按,以覆載言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按:以配偶言也。分之則血為陰,氣為陽;合之則血非陽不行,氣無陰則散,正如男之不可以無女,女之不可以無男也。若但以陰陽分配為言,殊失意旨。)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按:楊上善云:「陰氣右行,陽氣左行。
白話文:
因此說:天地就像萬物的父母;(按:就像覆蓋和承載萬物一樣。)陰陽就像血氣中的男女;(按:就像夫妻一樣。分開來看,血為陰,氣為陽;合在一起,則血沒有陽氣就不會流動,氣沒有陰氣就會消散,就像男性不能沒有女性,女性不能沒有男性一樣。如果只按陰陽分配來說,就失去了其中的深意。)左右就像是陰陽的道路;(按:楊上善說:「陰氣向右運行,陽氣向左運行。
」以分位言也。若天元紀論中,方可作左右間氣言。)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按:水者陰之徵,火者陽之徵,兆先而徵後,以發見言也。)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按:號物有萬,皆本陰陽,萬物之始也,陰陽之能也,故云能始,以終始言也。按天元紀大論與此略同,但彼無「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一句,又以「金木者生成之終始」代「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一句。)
白話文:
從位置來看,如果按照天元紀的論述,則可以將其說明為左右之間的氣。
水和火,代表陰陽的徵兆。
(註:水是陰的徵兆,火是陽的徵兆,徵兆先於徵兆,是說由徵兆可以發現徵兆。)
陰陽,是萬物得以誕生的根本。
(註:萬物都有很多種,都起源於陰陽,萬物誕生的開始,就是陰陽的作用,所以說是開始,是說萬物的開始和結束。)
(註:天元紀大論與此大意相同,但沒有「陰陽者血氣之男女」這句,且用「金木者生成之終始」代替了「陰陽者萬物之能始」這句。)
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陰靜,故為陽之鎮守;陽動,故為陰之役使。)帝曰:法陰陽奈何?岐伯曰: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俯仰,汗不出而熱,齒乾以煩冤,腹滿死,能冬不能夏。(陽勝故能冬,熱甚故不能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慄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
白話文:
所以說:陰氣在內,是陽氣的守護者;陽氣在外,是陰氣的使者。(陰氣靜止,所以是陽氣的鎮守;陽氣運動,所以是陰氣的役使。)皇帝問:如何依照陰陽來(診斷)疾病呢?岐伯答:陽氣勝盛,則身體發熱,皮膚腠理閉塞,呼吸急促粗重,使人感到喘不過氣,汗液不出而發熱,牙齒乾澀且煩悶,腹部脹滿而死亡,耐受冬天卻不耐受夏天。(陽勝,所以耐受冬天;熱盛,所以不耐受夏天。)陰氣勝盛,則身體發冷出汗,身體總覺得冰冷,頻繁發抖而寒冷,寒冷就會導致厥證,厥證就會腹部脹滿而死亡,耐受夏天卻不耐受冬天。
(陰勝故能夏,寒甚故不能冬。按:此統論陰陽偏勝之大凡也。至於腹滿則均死者何故?蓋陽勝則宜汗,既腠理閉而汗不出,若至腹滿,則火烈於內,陽極而亢矣;陰勝則宜溫,既身寒而手足逆冷,若至腹滿,則陰寒凝結而氣不化矣,安得不死。能,注讀作耐,通,猶言遇相濟之時,尚猶可為也。
白話文:
陽氣過盛所以耐受夏日,寒氣過盛所以耐不住冬寒。大意是:這是綜合討論陰陽偏盛的一般原則。為什麼肚子脹滿就會渾身發軟?因為陽盛就應該出汗,現在皮膚緊閉不出汗,如果脹滿到肚子脹滿,就說明內部火氣很盛,陽氣過於亢盛了;陰盛就應該保暖,現在身體發冷,手腳冰冷,如果脹滿到肚子脹滿,就說明陰寒凝結,氣血不能運化了,怎麼能不死呢?耐,讀作「能」,通「通」,就是說遇到相濟的時候,還算是可以的。
喘粗者,熱盛於內,氣不得泄而喘急也。俯仰者,坐臥不寧之狀。煩冤者,熱極則煩,若有所冤抑而叫呼也。清,涼也。慄,戰慄也。厥,手足逆冷而氣欲絕也,注以厥為氣逆,誤矣。)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也。(按:形能,猶言情狀。)帝曰:調此二者奈何?(按:二者指陰陽偏勝言,言若遇此類,當如何治之,問意平常,注太鑿矣。)岐伯曰: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
白話文:
呼吸粗重的人,是體內火氣過旺,氣無法排出而造成喘促。
仰臥俯臥的人,是坐臥不安的表現。
煩躁喊叫的人,是火氣極盛所致,好像受到壓抑而呼喊叫喚。
寒涼是指體質寒冷。戰慄是指身體發抖。厥逆是指手足發冷,氣息將絕。有人解釋厥逆為氣逆,這是錯誤的。
這是陰陽消長變化的表現,也是疾病的形態特徵。
黃帝問:如何調治這種陰陽偏盛的現象?
岐伯說:如果懂得七種損耗和八種益處,就可以調和陰陽偏盛。如果不明白這些道理,就不能運用它們來治療。
則早衰之節也。(按:男女交媾,必行於天癸既至之後。然女子天癸始於二七,若即縱情恣欲,終將耗竭真精,是謂七損。男子天癸始於二八,若能保守真元,自然精神強固,是謂八益。苟能去損就益,則陰陽和調,必無偏勝之患矣。用,猶行也,注作房色解,誤矣。言不知行此道,則有夭折之患也。
白話文:
40歲時,陰氣開始衰退,身體機能下降。50歲時,體重增加,耳聰目明開始減退。60歲時,陰氣虛弱,氣血衰敗,九竅不通,下虛上實,經常流涕哭泣。(註解:甲子六十年一輪迴,人的壽命長短不一,健康體魄者可超過,體弱者不及,但是60歲是最常見的壽命。40歲以後,身體逐漸衰老,在這六十年中,健康強壯的日子只有前半段,甚至有人不到40歲就已經衰弱,令人敬畏。)所以說,懂得養生之道的人身體就會強壯,不懂得養生之道的人就會衰老,這就是出生在同一個時代而名聲卻不同的原因。
)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按:甲子六十一周,人壽不同,強者過之,弱者不及,然至六十為得其常矣。四十以後,漸就衰老,是此六十年中,強壯之日僅居其半,且更有未四十而即衰憊者,真可畏也。)故曰知之則強,不知則老,故同出而名異耳。
(……按:人不可不知,而或不能盡知,所以同其體而異其形也。)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惔之能,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此聖人之治身也。(聖人不為無益害有益,不為害性而順性,故壽命長遠,與天地終。)
白話文:
人不可能樣樣都知道,但總要懂得一些道理,所以雖然本質相同,卻有不同的表現方式。因此,聖人以無為為本,追求安寧淡泊,順從自己的慾望,卻在虛無中守住本心,所以壽命無窮,與天地同壽,這就是聖人養生之道。聖人不做無益的事,只做有益的事,不違背本性,只順從本性,所以壽命長遠,與天地同壽。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入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東方陽也,陽者其精並於上,並於上則上明而下虛,故使耳目聰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陰也,陰者其精並於下,並於下則下盛而上虛,故其耳目不聰明而手足便也。
白話文:
上天西北方向比較弱,所以西北方向屬陰,所以右耳和右眼不如左邊明。大地東南方向不夠充實,所以東南方向屬陽,而人的左手和左腳不如右邊強壯。
皇帝問道:「這是為什麼呢?」
岐伯回答道:「東方屬陽,陽氣精華上升,所以上部明亮而下部虛弱,因此耳目聰明而手足不利索。西方屬陰,陰氣精華下沉,所以下部充實而上部虛弱,因此耳目不聰明而手足靈活。」
故俱感於邪,其在上則右甚,在下則左甚,此天地陰陽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夫陰陽之應天地,猶水之在器也,器圓則水圓,器曲則水曲。人之氣血亦如是,故隨不足則邪氣留居之。按:天地陰陽猶不能全,人身臟腑豈能周密,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自然之理也。唯善養生者,防患未然,邪不易入,如下之所言是矣。
)惟賢人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中傍人事以養五臟。(按:邪雖乘虛,無間可入矣。)
白話文:
因此,人體感受到邪氣後,如果在身體的上部,則右側較嚴重;如果在身體的下部,則左側較嚴重。這是因為天地陰陽無法完全平衡,因此邪氣會聚集在這些部位。(……陰陽對應於天地,就像水在容器中的形狀一樣,容器圓則水也圓,容器彎曲則水也彎曲。人體的氣血也是如此,所以邪氣會停留在氣血不足的地方。註:天地陰陽都無法完全平衡,人體的臟腑怎麼可能完全沒有缺陷,邪氣會聚集在氣虛的地方,這是自然規律。只有善於養生的人,才能預防疾病,讓邪氣不易入侵,就像後面所說的內容。
天氣通於肺,(居高故。按:天氣輕清而上浮,然肺為五臟之蓋,主氣而分布於五臟,亦如天之居高以臨下,故與天氣相通。)地氣通於嗌,(按:地陰而主味,然嗌者飲食之道路也,是以陰血不足,則嗌為之哽澀而難下。注云次下,混矣。)風氣通於肝,(風生木故。)雷氣通於心,(象火之有聲故。
白話文:
天上的氣候與肺相通,(因為肺位於身體的上方。注:天氣輕盈而向上,肺是五臟的罩蓋,負責氣的分配,就像天居高臨下,所以肺與天氣相通。)
地上的氣味與嗌相通,(注:地主陰氣,主宰味道,嗌是飲食的通道。因此,陰血不足時,嗌會感到哽咽和難以下嚥。注釋中說「次下」,混淆了。)
風的氣息與肝相通,(因為風生於木。)
雷鳴的氣勢與心相通,(因為雷鳴像火發出的聲音。
按:天熱鬱則發而為雷,心藏火則散而為熱。)穀氣通於脾,(谷空虛,脾受納故。按:注是矣,然主受納者胃也,而脾實主運化,此不可以不辨。夫脾與胃相連,脾不能運化,則受納者必滿而溢矣。是胃不可以兼運化之職,而脾實可以兼受納之名也。)雨氣通於腎。(腎主水故。
白話文:
天熱時,鬱積的熱氣會發散出來形成雷。而人體中,心藏著火熱之氣,散發出來就會形成體熱。
人體中的脾胃相連,脾胃的能量相通。穀物進入人體後會被脾胃吸收和消化。
人體的腎臟與水分相關。腎氣主導水分的運作,因此雨水與腎氣相通。
按:此以上言五臟之所通,分屬也。以下則總論六臟九竅之形似,比類也注俱混論無別。)六經為川,(按:六經,六腑也。流而不息之為川。六腑之職,化糟粕轉味而入出,主瀉而不藏,如川之流而不息也。注但云流注不息,不知六經為臟為腑也。)腸胃為海,(按:人之飲食,由胃轉腸,凡有所入,無不歸焉,亦如海之廣大,無所不容。)九竅為水注之氣。
白話文:
上文討論了五臟的通連關係,各有歸屬。下文則總括論述六腑九竅的形狀和特徵,以類比的方式說明其異同。(註:前文把臟腑混為一談,沒有區分。)
六腑就像河流,(註:六腑,指六個空腔器官。它們的運作方式是流動不息,就像河流一樣。六腑的功能是消化食物,轉化營養,再排出廢物,因此它們的主要作用是排出而不儲藏,就像河流的流動不息。)腸胃就像大海,(註:人的食物由胃部進入腸道,所有攝入的食物,最終都會進入腸道,就像大海的廣闊無邊,能容納一切。)九竅是水氣注瀉的地方。
(按:七竅主納,二陰主出,然總為五臟津液流通之門戶,則氣字疑為器字之訛也。然即以氣解,亦通。蓋臟腑之氣必由九竅而外達,氣不通則水不得出,九竅之氣通,而後臟腑之水液因之而注矣。)以天地為之陰陽,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夫人汗泄於皮膚者,是陽氣之發泄爾,然其取類於天地之間,則云騰雨降而相似也,故云。)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
白話文:
七竅負責接收,二陰負責排出,但它們都是五臟津液流通的門戶,因此「氣」字可能是「器」字的誤寫。但即使按照「氣」來理解,也說得通。因為臟腑之氣必須通過九竅才能外達,氣不通則水液不得出,九竅之氣通暢,臟腑之水液才會因此匯集排出。
以天地為陰陽,將人的汗液比作天地的雨水(人體通過皮膚排出汗液,是陽氣發泄的表現,但如果從天地間的類似現象來比喻,就像雲蒸雨降一樣,因此說人體的汗液就像天地的雨水)。將人體的陽氣比作天地的疾風。
(陽氣散發,疾風飛揚,故以應之。舊經無名之二字,尋前類例故加之。)暴氣象雷,(按:雷出地奮,鬱極而通也。無病之人,氣宿丹田,及其有病,或抽掣,或眩僕,或狂叫喘促,卒暴非常,正如雷之發於地。)逆氣象陽。(……按:逆氣者,下自丹田,衝突而上也。
白話文:
(當陽氣過盛而無法宣洩時,就會產生疾風暴雨般的疾病。舊經文沒有「之」字,但根據前面的例子,在此加上。)暴氣的症狀像雷鳴,(雷鳴是地氣激發,積鬱到了極點而發洩出來的。沒有疾病的人,氣息沉積在丹田中,一旦生病,就會出現抽搐、眩暈、昏厥、狂叫、呼吸急促等突然發作的異常症狀,就像雷鳴從地底發出一樣。)逆氣的症狀像烈日當空。(逆氣是指下丹田的氣息逆衝而上。)
然有虛實真假之辨焉,或外感風寒,或真痰實火,有餘之證,乃真陽也;若夫陰虛於下,則陽浮於上,喘促逼迫,象陽氣之有餘,豈知實真陰之不足也。注云「逆氣凌上,陽氣亦然」,是陽氣盡逆也,誤矣。)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生半死也。
(善治者治皮毛,治之於將成未成,上工之治未病也。病入五臟而後治之,危矣。是故治之不可不早也。)
白話文:
但是要分清楚是虛象還是實象、真象還是假象。如果是外感了風寒,或是痰多火旺的實症,顯現出有餘的症狀,這就是真的陽氣。如果陰氣在下焦虛弱,那麼陽氣就會浮在上焦,造成喘息急促、胸悶的現象,看起來像是陽氣有餘,其實是真正的陰氣不足。註解裡說「逆氣上衝,陽氣也這樣」,認為陽氣都逆轉上衝了,這是錯誤的。所以邪風侵襲而來的時候,發病會像風雨一樣迅速,所以好的醫生會先治療皮毛,其次治療肌膚,再其次治療筋脈,再其次治療六腑,最後才治療五臟。治療五臟,就表示病情已經很嚴重了。
故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按:天之邪氣,四時不正之氣,即六淫是也。邪氣中人,由淺入深,必極於五臟而後止,非越經絡六腑而徑至於五臟也,中風之入臟,傷寒之傳經是矣。)水穀之寒熱,感則害於六腑;(按:飲食之味,貴於和平,然其性實有寒熱之殊,偏於寒則凝滯閉澀,偏於熱則炎烈焦枯。
白話文:
因此,天上的邪惡之氣,影響人體時會損害五臟。
飲食的寒性和熱性,影響人體時會損害六腑。
或曰:臟腑同在一身,而寒熱之害,止及於腑而不及臟者,豈得無說乎?曰:人之飲食必先入胃,胃與眾腑同居膈下,其位陽,其地近。若五臟則陰而深,水穀不能入,故害不及焉,)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濕氣勝則榮衛之氣不行,故感則害於皮肉筋脈。按:以上言人之為病,總不外此三者。
以下乃治法之精義,軒岐之奧旨,全書大要,略盡於此。)
白話文:
有人說:人體臟腑都在同一個身體內,但寒熱的侵害只會影響腑而不影響臟,難道沒有道理嗎?
回答說:人吃東西必定先進入胃中,胃和各腑都位於橫膈膜以下,它的位置陽,而且離得很近。而五臟的性質陰寒,位置較深,水穀不能進入,因此寒熱的侵害不會影響到它們。
地面的濕氣,人體感應到就會損傷皮肉筋脈。(濕氣過盛,就會導致體內氣血運行不暢,所以感應到就會損傷皮肉筋脈。)注:以上所說人體發病的原因,總的來說不出這三種。
故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得過,用之不殆。(深明故也。)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按:天地之道,陰陽而已。人之病也,或偏於陰,或偏於陽,或陽實,或陰實,或陽虛,或陰虛,或陰盛而陽虛,或陽盛而陰虛,病之變化不可勝數,故其大要在先別陰陽。
白話文:
ㄝ,故,病從陰陽而起,方效方然。以右治左,以陰治右;以下陰,以下陽,以觀故知表裏之理,以方中參以水火之濟,或陰或陽,以參以濟陰陽之未濟,或陰或陽,或陰或陽,或陰或陽,或陽或陰,或陽或陰,或陰或陽,或陽或陰,或陰或陽,或陽或陰,或陰或陽,或陽或陰,或陰或陽,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
)審清濁而知部分,(按:心居上,腎居下,肝居左,肺居右,脾居中,審其氣之清濁,則知其病之部分矣。)視喘息,聽音聲,而知所苦;(按:氣逆而急謂之喘,一呼一吸謂之息,響出於口謂之聲,聲有分別謂之音。然喘息有緩急之殊,音聲有清濁之分,內有所苦,外自形焉。
白話文:
判斷氣息清濁,就能知道患病的部位。(按:心在上,腎在下,肝在左,肺在右,脾居中,根據其氣息的清濁,便可得知患病的部位。)觀察喘息,傾聽聲音,就能得知病人的痛苦。(按:氣息逆亂而急促稱為喘,一呼一吸稱為息,發出的聲音稱為聲,有區別的聲音稱為音。喘息有緩慢和急促之分,聲音有清濁之別,內心有所痛苦,外在自然會表現出來。)
乃喘息亦音聲也,何以言視?蓋氣喘則身必動,輕者呼多吸少而已,重則瞪目掀鼻,竦脅抬肩,故不但聽其呼吸之聲,而必詳視其呼吸之狀,蓋望聞之要道也。)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主;(按:權衡所以度輕重,規矩所以制方圓,人道之準則也。惟病則言語有乖,動作失度,容之所兆,病之所主也。
白話文:
喘息不僅是發出聲音,為什麼還要觀察「視」?這是因為氣喘時身體必然會動,輕微的症狀只是呼氣多吸氣少,嚴重的會瞪大眼睛、鼻子煽動,聳起脅部、抬起肩膀,所以不只要聽呼吸的聲音,還必須仔細觀察呼吸的狀況,這是望聞診斷法中的重要原則。
透過觀察權衡規矩,就可以知道病情的重點。(按:權衡用來測量輕重,規矩用來制定方圓,是人體準則。有疾病時,言語會不正常,動作也會失常,臉上的徵兆可以看出病情的重點所在。)
故觀容知心,如執玉高卑,其容俯仰之類。)按尺寸,觀浮沉滑澀,而知病所生以治。(浮脈者,)浮於手下也。沉脈者,按之乃得也。滑脈者,往來易。澀脈者,往來難。故審察脈之形象,而知病所由生以治之也。無過以診,則不失矣。(……按:無過以診,謂診脈誠無差謬,則治病自無失誤也。
白話文:
因此,觀察容貌可以瞭解內心,就像舉著玉器觀察它的高低一樣,其容貌有抬頭低頭的區別。根據脈象的尺寸、浮沉、滑澀,可以判斷疾病的起因並進行治療。(浮脈)浮在手指下面。(沉脈)按壓才能觸摸到。(滑脈)流動順暢。(澀脈)流動滯澀。因此,仔細觀察脈象的形象,可以瞭解疾病的起因並進行治療。如果診斷準確,就不會出現失誤。(……按:無過以診,意思是診脈如果確實沒有差錯,那麼治療疾病自然不會失誤。)
注言「有過無過皆以診知」,混矣。)故因其輕而揚之,(按:邪在浮淺謂之輕,發揚於外,毋令深入。)因其重而減之,(按:重者病邪深入也,勢難頓去,先其急者,令其漸減,毋傷於激。因其衰而彰之。按:衰者邪將盡而正未復也,急為培補,使正氣旺而逼邪於外。)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白話文:
原本說「有過不過都可以透過診斷得知」,太過混淆不清。(因此)根據病情的輕重來調整治療方法:(註:邪氣在淺層為「輕」,發作在體外,避免深入體內。)病勢輕微就用發散的方法治療,(註:發散法有助於將邪氣從體表排出。)病勢嚴重就用減輕的方法治療,(註:重症表示病邪深入體內,難以一次性去除,應先治療較急迫的症狀,讓病勢緩解,避免過於刺激。)病勢衰弱就用增強的方法治療,(註:衰弱表示邪氣將盡,但正氣尚未恢復,應及時補益,使正氣旺盛,將邪氣逼出體外。)氣血不足的,用溫熱之氣溫補;精氣不足的,用味道濃鬱的食物滋補。
(按:形不足,謂肌肉瘦削也。味歸形,形食味,本篇之言也。形瘦正宜養之以味,而此又言溫之以氣,何也?夫味能養人,過則傷人。形之不足,未必不因於多食之所致。若更益之以味,則脾愈困而肌愈削。治此之法,忌用陰寒,急當溫養其氣,氣和則血自運而肉自充,陽生陰長之義也。
白話文:
(注:形不足,指的是肌肉瘦弱。味歸形,形食味,本篇所說的道理就是這個。形體瘦弱,正是需要用味道來滋養,而這裡又說用熱氣來溫養,這是為什麼?味道可以滋養人體,過量了就會損傷人體。形體瘦弱,不一定不是因為飲食過多所導致的。如果再用味道來滋補,那麼脾臟會更加睏乏,肌肉會更加瘦弱。治療這種疾病的方法,忌用陰寒之物,急需溫養氣血,氣血調和,血脈自行運行,肌肉自然會豐滿,這符合陽生陰長的道理。)
精不足,謂精髓枯竭也。氣歸精,精食氣,亦篇前之言也。精虧自宜培補氣分,而此乃言補之以味,是飲食之粗,竟能益人真精耶?蓋氣之歸精,氣本於精,精之食氣,精養於氣。今精既枯竭,則已不能化氣而氣消亡,氣消亡其能養精乎,於是無形之精氣,不得不借有形之飲食以補之。五臟別論篇曰:「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
白話文:
精氣不足,是指精華枯竭。氣可以轉化為精,精可以滋養氣,這是前面說過的。假如精氣虧損,自然應該滋補氣血,但是這裡卻說用味道來滋補,難道粗劣的飲食就能滋補人體的真精了嗎?事實上,氣轉化為精,是因為氣本於精;精滋養氣,是因為精養於氣。現在精氣已經枯竭,不能再轉化為氣,而氣也隨之消亡。氣既然消亡了,還能滋養精氣嗎?於是,無形的精氣不得不借由有形的飲食來滋補。五臟別論篇說:「五味入口,儲藏在胃中,用來滋養五臟的氣。
」又臟氣法時篇曰:「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又經脈別論篇曰:「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歸於脾,脾氣散精,上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由是言之,味之補精,居可見矣。)其高者,因而越之;(按:越,上出也。
白話文:
另外,在「臟氣法時篇」中提到:「五穀是食物的主體,五種水果可以輔助,五種家畜肉類有益,五種蔬菜可以補益。將各種氣味搭配食用,可以補充精氣。」在「經脈別論篇」中還有記載:「食物進入胃部,消化後精華散發出精氣,上達脾臟,脾臟將精氣疏散,再上輸到肺臟,調節氣息。精氣向下輸送到膀胱,水液精華分佈到四肢,五臟經脈得到滋養。」由這些記載可以看出,味道可以滋補精氣,是很明顯的。其中,氣味較高的,會上浮到人體的上部。
高者病在於上,吐之為便,湧泄之法,不獨傷寒為宜也。)其下者,引而竭之;(按:病既在下,因勢利導,使之盡出而不留。)中滿者,瀉之於內;(按:氣壅胸腹,滿悶不行,是謂中滿。然有虛實之別:實者多兼痰火,清而利之是矣;虛則呼吸喘脹,多涎少痰,似熱無火,調其氣而滿自除,潛消默運,是謂瀉之於內也。張景岳以中滿兼大實堅言,誤矣。
白話文:
病在胸腔以上時,以嘔吐為宜,催吐的方法不僅適用於傷寒。
病在下腹部時,應引導排出體外。(根據:病症既然位於下方,可以順勢引導,讓它全部排出而不殘留。)
胸腹脹滿時,應從內部瀉出。(根據:氣體淤積在胸腹,導致滿悶不暢,稱為胸腹脹滿。但有虛實之分:實證者多伴有痰火,宜用清利之法;虛證者呼吸急促、腹脹,多涎少痰,雖似熱症但無實火,應調養氣機,脹滿自消,這種稱為內部瀉出。張景嶽認為胸腹脹滿兼有大便實結堅硬的說法是不對的。)
如下文實者,方是實堅。蓋中滿只在上中二焦,其云瀉者,不過調而利之,非若治腸胃實堅者之以攻下為瀉也。)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按:汗法獨有二條,何也?邪在皮毛,固宜發汗。然凡不正之氣,流入經絡,內有邪也,尤宜辛甘之劑,使通體浸淫,邪得汗而解,是邪入稍深,尚宜汗解,不獨邪在皮毛者之宜汗也。陶尚文云:「傷寒七八日以上,表證未盡除者,猶當發汗。
白話文:
如果腹中有實物,那才稱得上是腹中實堅。因為中滿僅在上焦和中焦,所說的瀉法,也不過是調和促進排便,而不是像治療腸胃實堅那樣用攻下法瀉下。
如果有邪氣,則會在經絡中凝聚成形,發為汗液;如果邪氣在皮表,則會出汗發散。(註:汗法只有兩條,為什麼呢?邪氣在皮毛,固然應該發汗。但是凡是不正之氣,流入經絡,內有邪氣的存在,更要用辛甘之劑,使全身浸潤,邪氣得到汗液的化解。這是說邪氣進入較深的地方,仍然可以用汗法化解,不只是邪氣在皮毛的人才可以用汗法。)陶尚文說:「傷寒經過七八天以上,表證還沒有完全消除的,仍然應該發汗。
」真善達軒岐之奧旨者也。)其慓悍者,按而收之;(按:慓悍者,發越太過,如虛陽外浮,真陰不足之類。按者,抑而下也,抑而下降,使之收斂以歸於原也。)其實者,散而瀉之。(陽實則發散,陰實則宣瀉。)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按:陰陽者,天地之理;剛柔者,陰陽之性也。
白話文:
真正通達軒轅黃帝的妙旨的人,對於過於激進的病症,要壓制收斂它(激進的症狀是指發動過度,例如虛陽浮於外部、真陰不足等。按壓是指抑制並使其下降,讓過激的氣血收斂回原處)。對於實質性的病症,要分散宣洩它(陽氣過於旺盛就發散它,陰氣偏盛就宣瀉它)。仔細審查它的陰陽屬性,區別它的柔剛特性,陽性的疾病用治療陰性的方法,陰性的疾病用治療陽性的方法(陰陽是天地運行的規律;剛柔是陰陽的特性)。
陰病證必柔,陽病證必剛,此言病之常,所當正治者也。若夫陰內竭而致陽外浮,陽不能衛外而致陰亦竭者,則不可以其似陽而即治其陽,似陰而即治其陰,病之變者,又當從治者也。先聖治法精義已盡於此,注乃漫引浮辭,殊失真旨。)血實宜決之,(決謂決破其血。按:決宜兼內外言,血虛應補固矣,至若外而癰疽之實熱者,須針割以破其毒,內而陽盛血熱,或蓄瘀作痛,急宜攻下以去其實,皆決之之謂也。)氣虛宜𤙲引之。
白話文:
陰證必定表現得柔弱,陽證必定表現得強盛。這是說疾病的常態,也是應當正視並治療的。如果陰氣內虛,導致陽氣浮越在外,陽氣不能固衛身體表面,而陰氣也外越,那麼就不能因為類似陽證就立即治療陽證,也不能因為類似陰證就立即治療陰證。這種疾病的轉化,又應當根據治療的實際情況來處理。先聖的治療方法已經精義盡於此,注釋卻隨意引述已經浮腫的人,完全偏離了真正的要義。血實確實應該決破。(決破,是指打針破血。按:決破應兼顧內外出血情況,血虛應補固血氣。至若外部有實熱者,需要針刺放血以破毒,內部陽盛血熱,或瘀積疼痛,急需攻下瀉實,這些都是決破之法。氣鬱宜和解。
(按,𤙲,註解誤矣。甲乙經「𤙲」作「掣」良是。掣者,以手牽物也。蓋氣實則宿于丹田,虛則浮而逆於上。俗用利氣,氣愈虛矣。掣引二字妙甚,如斂而降之以保肺,或溫養中宮以培母,或滋補腎陰以歸源,委宛調攝,使浮動之氣順而不逆,其掣引之義乎。若作導引解,是按摩者流,恐非軒岐之旨也。
白話文:
(注:「𤙲」字註解錯誤,「甲乙經」中的「𤙲」字應寫作「撤」,才正確。「撤」指的是用手拉動東西。氣血充足時會聚於丹田,氣血不足時就會上浮逆行。一般人會使用利氣的方法,但這樣會讓氣血更不足。「撤」和「引」這兩個字用得很好,就像收束氣血並下降以保護肺部,或溫養中宮以滋養母親,或滋補陰液以歸於本源一樣,用委婉調和的方式,讓上浮逆行的氣血順而不逆。這就是「撤」和「引」的意思。如果解釋成導引,那應該是按摩等相關領域的概念,恐怕不是軒岐的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