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紹虞

《素問經注節解》~ 內篇 (2)

回本書目錄

內篇 (2)

1. 四氣調神論

四序推遷,氣因時而變。人在氣交之中,順之則得其所,逆之則疾病生。通篇之旨,蓋教人順時而養其氣也。

白話文:

四季更替,氣候隨著時間變化。人生活在氣候交換中,順應它就能保持健康,違反它就會生病。整篇文章的主旨是教導人們順應季節來調養氣息。

用於治療心中的客熱煩躁,尿色赤濁,或心腎不交,水火不濟的症狀。

位於小腿肚內側,沿著脛骨後緣,交出足厥陰經之前。(腨,音同「兗」)

腨指的是腓腸肌。從三陰交向上到小腿肚內側,沿著脛骨後緣的漏谷穴上行二寸,交出足厥陰經之前,到達地機穴和陰陵泉穴。

往上沿著膝蓋和大腿內側前緣進入腹部,屬於脾臟並絡於胃。

春三月,此謂發陳,(按:發,發舒也。陳,陳積也。謂發舒其去冬之所陳積也。注言氣潛發散,陳其姿容,是陳與發無辨矣。)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按:以上四句言天地之氣,以下言人當順時以養其氣也。)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按:象春氣之發生,無令志氣抑鬱也。

白話文:

三月時節,萬物萌發。天地交感,萬物生機盎然。

人應順應時令,早睡早起,在庭院中散步,解開頭髮,放鬆身體。如此,可以使精神暢達,避免鬱結。

)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按:順承天時,以養生生之氣。)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所謂因時之序也。春陽布發生之令,故養生者必謹奉天時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按:此言人若不能順時以養其氣,則病自生也。逆,注作反行勝已之令,太拘,不能順時而養其氣即逆也。

白話文:


順應自然規律,不輕易殺生,不掠奪,不懲罰。(這符合春天的特質,也就是養護生機的方法。)

這是春天的規律,也是養生的準則。(順應時序的變化,春天陽氣生發,養生的人一定要謹慎地遵循自然規律。)

違反春天的規律會傷害肝臟,到夏天可能轉變成寒症,生長發育的人會減少。(這是說如果人不能順應時節養護自己的生機,就會招致疾病。違背指反其道而行之,拘泥於個人意念,不能順應時節養護生機就是違背。)

逆春之氣,何以夏為寒變?蓋木旺於春而實火之所自生,既不能應春而養其生髮之機,則木衰無以生火,故至於夏,宜熱而反寒,是為寒變也。奉者,自下與上、從此達彼之辭。天地之氣,生髮於春,長養於夏,收斂於秋,歸藏於冬,缺一不可,倒置不可。冬之藏,秋所奉也;秋之收,夏所奉也;夏之長,春所奉也;春之生,冬所奉也。

白話文:

春天的陽氣反常,為什麼到了夏天卻變成了寒冷?這是因為木氣在春天旺盛,因此內熱也自然產生。如果不能適應春天生髮長養的時序,就會導致木氣衰弱無法生火,所以到了夏天,本來應該炎熱,卻反而寒冷,這就是所謂的寒變。

「奉」表示從下到上、從此傳遞到彼的過程。天地之氣,在春天生髮,夏天長養,秋天收斂,冬天歸藏,缺一不可,順序不能顛倒。冬天的收藏,是由秋天供奉孕育;秋天的收斂,是由夏天供奉培育;夏天的生長,是由春天供奉催發;春天的生髮,是由冬天供奉滋養。

苟不能應春而反逆其生髮之氣,至夏自違其融和之令,是所奉者少也。後仿此。)夏三月,此謂蕃秀,(蕃,茂盛也。秀,華美也。陽自春生,至夏洪盛,物生以長,故蕃秀也。)天地氣交,萬物華實。(舉夏至也。脈要精微論曰:「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陽氣微下。」由是則天地氣交也。

白話文:

如果不順應春天應時而生的氣息,到了夏天也不會遵循融和的規律,這是因為所遵循的原則太少。

夏天三個月 ,這是繁茂盛開的季節,(繁茂,指茂盛生長。盛開,指花朵華美盛開。陽氣從春天開始生長,到了夏天達到旺盛的程度,萬物生長、枝葉茂盛,因此稱為繁茂盛開。)天地之氣交合,萬物顯現出鮮花和果實。(指夏至。脈要精微論裡說:「夏至四十五天後,陰氣逐漸上升,陽氣逐漸下降。」由此可見,天地之氣交合。)

按:華實,猶言開華結實,非秋冬之成實也。)夜臥早起,無厭於日,按:夏宜宣暢,不可多睡以傷神。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按:志和則英華暢茂,氣泄則膚腠宣通,自內達外,無郁不開,若所愛者然也。)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白話文:

注意:華實,形容開始開花結果,不是指秋天和冬天成熟的果實。

在夏天,應該早睡早起,不要貪睡,這樣纔不會損傷精神。保持心情平和,不發怒,讓花草繁茂,讓氣血暢通,就像對待心愛的人一樣。

這是夏天養生的方法,遵循這個方法可以養生增壽。如果違背了這個方法,就會損傷心臟,秋天容易得瘧疾,收穫的果實較少,到了冬天,就會得重病。

(按:逆夏之氣,何以秋為痎瘧也?金匱真言論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夏宜舒泄而過於收斂,則三時之氣抑鬱而不舒,是以秋為痎瘧也。痎,老瘧,三日一發瘧是也。冬至,非指冬至節,猶言至冬必病重也。心主火而旺於夏,逆夏之氣,則心病而火衰,火衰則不能勝水,至所不勝之時,病且轉重矣。痎音皆。

白話文:

為什麼逆反夏季陽氣的外邪,會在秋天引發瘧疾呢?

《金匱真言》中說:「夏天身體發熱卻不出汗的人,到了秋天就會變成風瘧。」

夏天應該舒暢散發陽氣,如果過度收斂,那麼三季的陽氣就會鬱積不順暢,因此到了秋天就會引發瘧疾。

「痎」是指老瘧,也就是每隔三天發作一次的瘧疾。

「冬至」並不特定指冬至這個節氣,而是指到了冬天病情必定加重的意思。

心的屬性為火,在夏季旺盛。逆反夏季陽氣,就會導致心臟虛損,火氣衰弱。火氣衰弱就勝不過寒邪,到了寒邪盛行的時候,病情就會愈發嚴重。

「痎」音同「皆」。

)秋三月,此謂容平,(萬物夏長,華實已成,容狀至秋,平而定也。)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急謂風聲切也。明謂物色變也。)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按:秋夜露寒宜早臥,秋清氣爽宜早起。)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按:輯斂神志,謹避肅殺之令,以收氣而保肺。三段一意。

白話文:

秋季的第三個月,稱為容平,萬物在夏季生長,果實成熟,到了秋天,外貌變得平穩安定。天氣漸漸轉涼,地氣也變得明亮。涼意指風聲變得急促,明亮指萬物顏色開始變化。要早睡早起,與雞一起起床,秋季夜晚露水寒涼,應早點睡覺,秋季天氣清爽,適合早起。保持心神安寧,避免秋天肅殺之氣,收斂神氣,讓秋氣平和,不要讓情緒外露,保持肺氣清朗。

)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按:逆秋之氣,何以冬為飧泄也,秋宜收斂,斂之不密則藏之不固。飧泄者,藏而不固之病也。飧音孫。)冬三月,此謂閉藏,(地戶閉塞,陽氣伏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避寒氣也。

白話文:

這是秋天應有的養生之道,以收斂為主。違背了秋天的養生之道就會損傷肺部,到了冬天會出現腹瀉,儲藏的能量就會減少。(註:違背秋天的養生之道,為什麼到了冬天會腹瀉呢?秋天應當收斂,收斂不嚴則儲藏不固。腹瀉就是儲藏不固所致的疾病。飧讀作孫。)冬天三個月的養生原則是緊閉儲藏,(地戶封閉,陽氣潛藏。)水結冰,地面裂開,不要打擾陽氣,早睡晚起,一定要等到太陽出來。(這都是為了避寒。)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按:極言藏密之狀也。)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按:逆冬之氣,何以春為痿厥也?冬令主藏,斂四時之氣而藏於密,藏之不固,則發越無基,而痿厥之病見於春也。)

白話文:

讓心神如潛伏隱藏,好像心懷私密,好像有所收穫。(這句話極其強調藏密的狀態。)遠離寒氣靠近溫暖,不要露出皮膚,讓氣息急促而銳利,這是冬天的應對,也是養藏的道理。違背這個道理就會損傷腎臟,到了春天就會出現痿厥的症狀,生長發育的機能也會減弱。(為什麼違背冬天的氣機,春天會出現痿厥呢?因為冬天是主藏的季節,收集四季的氣息並藏於密處,如果藏得不牢固,那麼發散就沒有基礎,痿厥的病症就會在春天顯現。)

天氣,清淨光明者也,(言天氣以示於人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四時成序,七曜周行,天不形言,是藏德也。德隱則應用不屈,故不下也。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言天至尊高,德猶見隱也,況全生之道而不順天乎。)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天所以藏德者,為其欲隱大明,故大明見則小明滅,天若自明,則日月之明隱矣。

白話文:

天氣,就是清淨光明的意思。

天氣之所以暗淡,是因為它不想展現自己的德行,所以纔不會降臨。四季更迭順序,日月星辰運行,都是天道不言,不顯露功德的表現。德行隱藏,才能應用無窮,所以天氣纔不會降臨。

老子說:「最高的德行是不顯露的,所以才顯得有德行。意思是說,天尊貴無比,其德行卻能隱藏不露,更何況是追求長生的方法,怎麼能夠不順應天道呢?

天氣明朗,日月星辰才會運行,邪氣才會遠離人體的空竅。……

天氣之所以隱藏自己的德行,是因為它想隱去太過強烈的陽光,如果天氣自己大放光明,那麼日月星辰的光芒反而會被掩蓋了。

所論者何?言人之真氣亦不可泄露,當清淨法道,以保天真。苟離於道,則虛邪入於空竅。按:空,注音孔:太鑿,孔之為言空也,不若空字渾成。

白話文:

所說的重點是什麼?說的是人的真氣也不能外洩,應該遵循清淨的法則,以保全天生的純真本性。如果離開了道法,就會讓虛弱邪惡之氣進入空隙。

注釋:

「空」,注音為「孔」:太鑿,空洞的意思。空洞之處稱為「孔」,不如「空」字更能完整表達意思。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浮沉於生長之門。(按:陰陽互根,為萬物之本,四時所當並養,聖人何獨分而為二哉?不知春夏者陽氣發生之日,秋冬者陰氣用事之時,發用過多則易竭,聖人養之於易竭之際,是所謂從其根也,根固則應用不窮矣。)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

白話文:

陰陽是四季變化的根本,所以聖人春季和夏季滋養陽氣,秋季和冬季滋養陰氣,以此順應陰陽變化的根本,從而與萬物一同順利生長。(注:陰陽相互依存,是萬物的根源,四季都應同時滋養陰陽,聖人為什麼偏要分開來做呢?不知道春季和夏季是陽氣生發的時候,秋季和冬季是陰氣主導的時候,如果過度發用就會容易耗竭,聖人順應容易耗竭的時間來滋養,這就是所謂順應其根本,根本穩固,那應用就能源源不絕。)違背其根本,就會損害其本源,破壞其真性。

(……按:言若不能如聖人之養,則本伐而真氣敗壞矣。)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按:反復嘆詠,以見養之宜早也。)

白話文:

(……注:指如果不能像聖人那樣調養身體,就會消耗本源,導致元氣衰敗。)因此,聖人不治療已經發病的身體,而是在未發病之前就開始調理;不治理已經混亂的情況,而是在混亂之前就開始整頓。這就是所說的。如果等到疾病已經形成才用藥物治療,等到混亂已經形成才治理,就像等到口渴了纔去挖井,等到打架了纔去鑄造兵器,豈不是很晚了?(注:反覆詠嘆,以說明養生保健宜早不宜遲。)

2. 生氣通天論

生氣者何?生生之氣,陽氣也。通天者,天氣輕清而上浮,惟人陽氣上與天通,尊之之辭也。篇中凡四特尊陽,五喝陽氣者。

白話文:

什麼是「生氣」?指的就是生生不息的氣,也就是陽氣。而「通天」是指天氣輕盈清澈向上飄浮,只有人體的陽氣能夠上升與天相通,這是對陽氣尊崇的說法。這篇醫書中,一共四次特別尊崇陽氣,五次激勵陽氣。

黃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按:言人之氣,本與天通。)其生五,其氣三,數犯此者,則邪氣傷人,此壽命之本也。(三謂天氣、地氣、運氣也。犯謂邪氣觸犯於生氣也。按:五,五臟也。

言人依五臟以生,五氣不固,則天地運會之氣,相乘為害,或病或死,壽命所關,故曰壽命之本。)

白話文:

天地之間的100條腸道(包括9個竅門)有12天氣息。(略)只有氣候變化纔會影響腸道。

蒼天之氣清淨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按:蒼天,注單指春言,非也。天之色蒼蒼,故曰蒼天。言天之氣常清常淨,人亦能清能淨,則志意安和而治矣。果能順天之氣以為氣,寒暑溫涼與天合氣,不但志意安和而已,抑且生生之氣,永固無虞矣。傳者,不盡之義。

白話文:

當上天的氣息清淨時,人的意念就會安定。順應上天的氣息,陽氣就能得到鞏固。即使遇到邪氣侵擾,也不會受到傷害。這是因為遵循了時間的規律。所以聖人傳承精神,服膺天地的氣息,從而與天地相通。

(註解:蒼天,這裡單指春季,並不是注釋中的說法。天地之氣通常清澈潔淨,人也能夠清淨安詳,那麼意念就會安定調和。如果能夠順應天地的氣息,使自己的氣息與天地之氣相融合,不僅意念安和,而且生命力也會旺盛,沒有任何憂慮。傳承,意指永不枯竭的意義。)

人之有生必有死者,以其精神盡而不能傳也。得道之人,真精不漏,元氣渾龎,如四時之迭換,同日月之運行,其為傳也,亦何老少之分乎。如是則聖人周身之氣,與天無間,服天氣也;變化無方,通神明也。)失之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

白話文:

每個人生來最終都會有死亡,因為人的精氣會耗盡而無法傳遞。得道的人,真氣不外泄,元氣充沛,如同四季交替,與日月運行一樣,他們傳遞精氣,又有什麼老或少的區別呢?這樣的話,聖人的全身之氣,就能與天地相通,接納天地之氣;變化無窮,與神靈相通。

一旦失去精氣,內部九個竅穴就會閉塞,外部肌肉就會僵硬,衛氣就會消散。這就叫做自傷,精氣受損。

(失謂逆蒼天清淨之理也。按:凡人之氣,周流一身,內而九竅,外而肌肉,清淨則安和,煩擾則潰亂,安和則內外調達,潰亂則壅閉不通,衛氣因之亦病矣。靈樞經曰:「衛氣者,所以溫分肉而充皮膚,肥腠理而司開合者也。」內閉外壅,氣以潰亂,而渙散不收矣。氣之消削,非由於天,人自致之耳。

白話文:

陽氣就像天上的太陽,如果陽氣失去它的位置,那麼人的壽命就會減短,身體狀況也會不好。因此,天的運行應當以太陽的光明為準繩。(這說明瞭陽氣在前面的作用。比喻人體的陽氣就像天上的太陽,天如果失去了太陽則會一片黑暗,人如果失去了陽氣則身體會虛弱,太陽如果不出現則天就會一片昏暗,陽氣不充盈則人的壽命會縮短。註解:天運這句話的註解很混亂。這句話重複強調,說明人不能沒有陽氣,就像天不能沒有太陽一樣。)所以,陽氣向上升,負責衛護身體的外部。

(按:此正明陽之所繫也。陽氣輕清而上浮,象天之居高以臨下,無不包攝,凡其所有,莫能外焉。故善養之,則氣自周密,足以衛固夫一身;不善養之,則寒暑濕氣諸邪,乘之而入矣。)因於寒,欲如運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按:因者,乘虛而入之謂,此言因於寒之為病也。

白話文:


這段話主要說明陽氣的重要性。陽氣性質輕清,向上浮升,如同天居於高位俯視大地,包攝萬物,沒有什麼可以逃逸在外。因此,如果善於養護陽氣,氣血就會周流全身,足以保護身體;如果不善於養護陽氣,寒暑濕氣等邪氣就會乘虛而入。而因於寒邪,就會出現肢體僵硬,起居動作猶如驚弓之鳥,神氣上浮等症狀。

寒邪中人,榮血凝澀。治寒之法,靜則留滯,動則散解,必如樞之運動而後可,辛甘發散之類是也。如宜動而反靜,則寒邪內伏,卒然觸發,狀若驚駭,驚則氣亂,精神浮越於外矣。始以陽氣不固而致寒,繼以不善治寒而亂氣,養陽之道,可不慎哉。)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按:此言因於暑之為病也。

白話文:

當寒邪入侵人體時,血液會凝結阻滯。治療寒氣的方法,在於靜止時保持流暢,運動時使寒氣散解。必須像車軸樞紐一樣能靈活運動,才能治好寒症。辛甘發散類的藥物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本應活動的時候卻靜止不動,那麼寒邪就會潛伏在體內。一旦突然觸發,就會表現出驚嚇恐懼的樣子,驚嚇會導致氣血混亂,精神恍惚。

一開始是陽氣不足導致寒氣入體,接著又因為不善於治療寒氣而擾亂了氣血。滋養陽氣的方法,難道不應該謹慎小心嗎?

由於暑熱引起的疾病,汗出煩躁時就會喘息呻吟,靜止不動時則多言不休,身體像燒焦的炭火一樣灼熱。(按:這是在描述暑熱之病的症狀。)

暑熱傷氣,氣虛故自汗。暑者,火病也,火既盛,則躁煩而聲厲,火或少息,亦啾唧而多言,靜而不靜,正火之為患也。唯暑為火病,其身之熱,若炭之燔然。)汗出而散。(按:此則言治暑之法也。暑為熱邪,雖已自汗,仍須汗解,熱論篇曰:「暑當與汗皆出勿止」也。

白話文:

夏季炎熱會損傷人體氣血,氣虛所以會自汗。暑熱是火毒引起的,火毒旺盛時,會讓人煩躁易怒,聲音洪亮;火毒稍稍減弱,也會嘰嘰喳喳、話很多,看似平靜卻不安定,正是火毒在作祟。只有暑熱屬火毒,人體發熱,就像炭火燃燒一樣。汗水排出後,暑熱就會散去。(註:這段話是說明治療暑熱的方法。暑熱是熱邪,即使已經自汗,仍需要發汗治療,正如《熱論篇》所言:「暑熱應讓汗液充分排出,不要阻止」。)

按暑有陰陽二證,潔古曰:「靜而得之為中暑,動而得之為中熱,中熱者陽證,中暑者陰證。」東垣曰:「避暑於深堂廣廈得之者名中暑,其證必頭痛惡寒,身熱無汗,心躁煩,此為陰寒所抑,而陽氣不得伸越也,治宜發汗。若行人或農夫於日中勞役得之者名中熱,其證頭痛躁熱,大渴大汗,無氣以動,乃天熱外傷肺氣也,治宜解熱。」按此皆中熱之陽者也。

白話文:

中暑有陰陽兩種症狀。潔古說:「在安靜的環境中得病的是中暑,在活動中得病的是中熱,中熱是陽症,中暑是陰症。」東垣說:「在陰涼的深宅大院中避暑而得病的稱為中暑,其症狀一定是頭痛、怕冷、發燒沒有汗、心煩躁動,這是因為陰寒壓制,陽氣無法舒展,治療應該發汗。如果行人和農夫在中午勞作而得病的稱為中熱,其症狀是頭痛、煩躁、口渴多汗、呼吸困難,這是因為天熱外傷肺氣,治療應該解熱。」這些都是屬於中熱的陽症。

若夫因暑受寒之證,汗之不愈,昔人直用姜附理中而愈,立齋所謂舍時從證妙法也。)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長,緛短為拘,弛長為痿。(按:此言因於濕之為病也。濕邪中人,其氣上蒸,頭面浮腫,如有物裹之者,是宜輕揚發散之劑以去其濕,庶不致邪氣內侵。若不急治,則濕化為熱,濕熱交併。

白話文:

如果因為暑熱而受寒,出汗後仍然未好,古人直接使用薑附理中湯來治療,不考慮時節而是從證候出發,這是一種非常巧妙的方法。

如果因為濕氣,頭部就像被包裹一樣,濕熱難以消除,大筋會變短,小筋會變長。變短會導致拘攣,變長會導致痿軟。

(注:這段話是說濕氣導致的疾病。濕邪侵入人體,頭面會浮腫,就像被東西包裹一樣。這種情況下應該服用可以發散濕氣的藥物,避免濕邪內侵。如果不及時治療,濕氣會轉化為熱氣,濕熱交雜。)

攘者,除而去之之謂。不攘,則著而不去,濕熱鬱蒸,筋絡受病,或急而為拘攣,或緩而為痿痹矣。夫同一濕熱為病,大筋小筋,何有拘痿之別?蓋筋大則粗而有力,故見拘攣;筋小則柔而無力,故見痿弱也。注言反濕其首,及將濕熱分配,並不合理。緛音軟。)因於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

白話文:

攘:驅除的意思。不攘除濕熱,它們就會停留不去,導致濕熱鬱積蒸發,損傷筋絡,或急驟地發生拘攣,或緩慢地出現痿痹。

既然同一濕熱會導致疾病,為什麼大筋和小筋會出現拘攣和痿痹不同的症狀?這是因為:大筋粗壯有力,所以表現為拘攣;小筋柔弱無力,所以表現為痿弱。

古註說「用反濕的東西敷在頭上」,以及將濕熱分為不同的種類,這些說法都不合理。(「緛」讀音為「軟」)

腫脹是因氣血不通造成的,四肢末端會輪流出現腫脹,陽氣最終會衰竭。

按:氣即陽氣也。陽氣既不能衛外,不特寒暑濕相因而為患,即氣亦能自病,是亦謂之因於氣也。氣周密則默運而流通,氣疏泄則偏壅而浮腫。四維者,四肢也。四肢者,諸陽之本也。陽氣盛,則四肢實而揮霍擾亂。陽氣虛,則手足浮腫,或手已而足,或足已而手,是相代也。

白話文:

按:氣就是陽氣。陽氣既不能抵禦外界(寒、暑、濕)的侵犯,(寒、暑、濕)不僅會同時致病,陽氣本身也會生病,這也是所謂的氣因病。陽氣周遍緊密,就會默默運行而流通;陽氣疏洩,就會局部壅塞而浮腫。四維,指四肢。四肢,是諸陽經氣的根本。陽氣旺盛,則四肢充實而活動自如。陽氣虛弱,則手腳浮腫,或手先浮腫後腳浮腫,或腳先浮腫後手浮腫,這是互相代替的現象。

凡病此者,非陽氣匱乏不至此,而實則由於衛外不固之所致也。竭字宜活看,勿竟作竭絕,蓋甚言之,以見陽之不可不固也。按陽因而上二句是綱,以下因於寒四段是目,蓋言陽氣不能衛外,則諸邪乘虛而入也。寒暑濕氣四條各自為一義,前後原不相蒙,王注將上下文逐段承轉,辭義牽強,今釐正之。

白話文:

凡是發生這種疾病的,不是因為陽氣不足而導致的,而是實際上是由於衛外不固造成的。這裡的「竭」字應該靈活理解,不要完全把它當成「竭絕」的意思,而是為了強調陽氣不能不固。根據陽氣而上的前兩句話是綱領,下面根據寒邪而分的四段是內容。總的來說,陽氣不能衛外,各種邪氣就會趁虛而入。寒、暑、濕、氣四條各有各的意思,前後本來不相關聯。王注將上下文逐段承轉,辭義牽強,現在予以糾正。

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闢積於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潰潰乎若壞都,汨汨乎不可止。(此又誡起居暴卒,煩擾陽和也。煎厥,以煎迫而氣逆也。煎厥之狀,目盲云云。按:前言陽氣不能衛外,則邪入而生病;此言人過勞,則氣耗而陽竭也。煩勞者,勞而不已。

白話文:

陽氣隨著勞累會增強,但如果精神耗盡,就會在夏季積聚,使人發熱、目盲而看不見,耳閉而聽不見,十分崩潰、無法控制。

(這段話再次告誡人們不要過度勞累,否則會消耗陽氣。發熱是指陽氣因過度消耗而逆行。發熱的症狀包括目盲等。前面提到陽氣不能保護身體,邪氣就會侵入而致病;這裡提到人過度勞累,就會耗盡氣血,導致陽氣衰竭。過度勞累是指不停地勞作。)

勞而不已,陽氣外浮,恢張汙漫,神疲而精竭矣。所以者何?精非氣不攝也,精氣既傷,漸至火令,外則肢體焦灼,內則神氣躁擾。以火煮物曰煎。厥,竭也。水虧畏火,其人以煎熬而厥竭矣。煎厥之病,其狀何如?以言其目則盲,而耳則閉,視聽俱廢,五臟之真氣竭絕,潰潰乎若都邑之敗壞,汨汨乎若水之流而不返也,不亦大可畏哉!注以張為脹,未確。以厥為氣逆,亦偏。

白話文:

陽氣旺盛的人,如果大發雷霆,就會導致氣息失常,血液聚集在頭部,使人突然昏厥。(大發雷霆時,氣息逆行而陽氣無法下行,導致血液積聚在心胸之內。然而,陰陽相剋,氣血奔騰,因此產生薄厥,故稱之為薄厥。注:肝臟是將軍之官,主怒氣並貯藏血液,盛怒時會傷肝,肝受傷則氣浮而血湧,導致氣血不通,胸悶腹脹,劇烈上下起伏,因此導致昏厥,像現今盛怒而狂叫,嘔血將死的人就是這種情況。謹記此後六段,進一步說明凡是疾病都能傷及元氣,不僅限於前面所說的過度勞累導致陽氣耗盡。)

)有傷於筋,縱,其若不容。(怒而過用,氣或迫筋,筋絡內傷,機關縱緩,形容痿廢,若不維持。按:注根上解,以其同為肝病也,於義似通,但六段,段各一證,證各一義,不得以其同本於肝而強合之也。遠行勞力則筋病,入房太甚則宗筋痿,是皆謂之有傷於筋也。筋傷,則縱緩無力,不能任重,若隘小之器,不能容物也。

白話文:

(傷及筋骨)筋脈受損,會鬆弛無力,像是有東西卡住一樣無法伸展。(如果發怒過度,氣血會壓迫筋脈,造成筋脈內傷。筋脈鬆弛無力,動作遲緩,形體會萎縮衰敗,如果不加以調理,情況會越來越嚴重。按: 注釋根在上面,是因為肝病的病因相同,所以意義上似乎相通,但這六段各有一個證據,每個證據有一個意義,不能因為它們都源於肝病就強行合併。長途跋涉勞累會導致筋脈病變,過度房事會導致宗筋萎縮,這些都屬於筋脈受損。筋脈受損,就會鬆弛無力,不能負荷重物,就像狹小的容器盛裝不下物品一樣。)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按:陽氣盛,則汗出通身,陽虛,則氣不周流,而汗出一偏矣。氣阻一邊,故云偏沮,是名偏枯,今之半身不遂等證是也。)汗出見濕,乃生痤痱。(按:陽氣所以衛外,汗出則氣外泄而陽虛,腠理開豁,若又見濕,濕滯毫腠,痤痱生焉。痤,音才何切,小癤也。

白話文:

  • **汗液偏出:**陽氣旺盛時,汗液會遍佈全身。陽氣不足時,氣血不暢通,汗液就會偏出。氣血阻於某一側,稱為偏枯,類似現在的半身不遂等症狀。
  • **汗出遇溼:**陽氣有衛外作用,汗出時陽氣外散,導致陽氣不足,毛孔變得疏鬆。如果此時再遇溼氣,溼氣會阻滯毛孔,導致痤瘡或紅點產生。痤瘡,讀音為「才何切」,是一種小型的暗紅色丘狀物。

痱,音沸,濕熱瘡也。)高粱之變,足生大丁,受如持虛。(按:膏粱者,肥甘物也。久食肥甘,後必有變,其為變也,多生丁毒。丁者,火也。大丁,熱毒也。熱毒傷人,無處不到,豈必在足。注言丁生於足,誤矣。足生,謂足以生丁毒也。膏粱之子,內縱房勞,體必空虛,外恣口腹,熱毒蓄積,如持虛體,受此熱毒,其何能堪,是謂受如持虛,今之患癰疽而死者是也。)勞汗當風,寒薄為皶,郁乃痤。

白話文:

,讀音同“沸”,是一種由濕熱引起的皮膚病。

過度食用高粱等肥甘厚味,體內會產生變化,容易生出毒熱之瘡。這種熱毒傷人,無處不到,不一定是長在腳上。註解中說毒瘡生在腳上是錯誤的。所謂“足生”,應該是說肥甘之物足以生出毒瘡。

長期沉迷於房事,體質虛弱;過度縱慾,吃喝無度,體內會積蓄熱毒,就像對著一個虛弱的身體猛灌熱毒一樣,身體根本無法承受,這就是所謂的“受如持虛”。現在患上癰疽等疾病而死亡的人,就是這種情況。

勞動出汗後遇風吹,寒氣和熱薄之氣結合,就會產生痱子;鬱結不通暢,就會產生痤瘡。

(按:煩勞氣耗,體多出汗,汗則玄府開而邪易入,自宜靜密謹防。如或露體當風,或當風熟睡,風乘虛入,化而為熱,外又感寒,磅礴膚腠,必生皶子。皶,俗名粉刺是也。若不解散,鬱積之久,不止於皶而且為痤矣。皶,織加切。)

白話文:

陛下謹記,時勢浩大,難以捉摸,且錯綜複雜,令人難以理解。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此又明陽氣之運養也。按:人知陽氣周密,則邪不能入,陽氣壯盛,則病不能傷,此猶氣之粗而顯者也。若其內斂於宥密,則至精矣。精則元氣布護,神以氣而藏,一氣渾涵,神得氣而攝,其養為何如。若其中運夫經絡,則又柔矣。柔則真氣貫通,筋無弛緩之患,和氣條達,筋又無攣急之虞,其養更何如。

白話文:

陽氣精微的時候,能滋養精神;柔和的時候,能滋養筋骨。(這說明陽氣具有運行滋養的作用。按:人們都知道陽氣運行周密,邪氣就不能入侵;陽氣旺盛,疾病就不能侵害,這是因為陽氣的粗略而明顯的作用。如果陽氣內斂,緻密隱藏,那麼它就極為精微。精微的陽氣會讓元氣遍佈全身,保護身體,精神依靠陽氣而儲藏,整氣渾然一體,精神得到陽氣的攝養,其滋養效果不可估量。如果陽氣在經絡中運行,又會變得柔和。柔和的陽氣使真氣貫通,筋骨不會出現鬆弛的問題;和平的氣息通達,筋骨也不會發生拘急的狀況,其滋養效果更是難以想象。)

豈止衛外為固,剛強為用而已哉。)開合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僂。(開謂皮腠發泄,闔謂玄府閉封。然開合失宜,為寒所襲,內深經絡,結固虛寒,則筋絡拘緛,形容僂俯矣。按:僂音樓。)陷脈為瘻,留連肉腠。(按:脈何以陷?人之一身,上下表里各有脈道。陽氣不密,則外邪陷入於脈絡,故云陷脈。

白話文:


衛氣的作用是保護身體,而剛強是它的特點。當衛氣開合失衡,寒氣趁虛而入,就會導致大疽(化膿性腫瘤)。(「開」指皮膚發脹,「合」指五臟六腑閉塞。但如果開合不適當,寒氣就會侵襲,深入經絡,造成筋脈凝結成塊,皮膚表面出現腫脹等症狀。)陷脈是指血脈下陷,導致肌肉鬆弛。(「陷脈」的原因是,人體的經絡通道遍佈全身,如果陽氣不足,外來的邪氣就會進入經絡,造成陷脈。)

邪既陷入,留連不解,肉腠之間,瘡瘻生焉。瘻者,瘰癧之類也。瘻音漏。)俞氣化薄,傳為善畏,及為驚駭。(按:俞,背穴也。陽邪中人,多由背入,既入於俞,氣即汗漫,猝走經絡,薾然而畏,惕然而驚矣。所以者何?正為邪觸也。氣宜兼寒熱言,注單作寒解,偏矣。

白話文:

當邪氣入侵人體,並且滯留不去時,會在肌肉和皮膚之間形成瘡和瘻管(瘻音漏,像瘡一樣但有孔洞可以流出膿液和組織液,例如瘰癧之類的疾病)

「俞」指背部經脈上穴位。陽邪(指暑熱、風熱等屬陽的病邪)侵犯人體,多數從背部進入。一旦進入俞穴,邪氣會迅速擴散,沿著經絡快速運行,讓人感到恐懼、驚慌。

這是為啥?就是由於邪氣觸動了人體的正氣(指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所致。邪氣屬熱屬寒,正氣應當兼顧到這一點進行治療,不能只單純地從寒邪角度考慮,這樣治療是不全麵的。

俞音輸。)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營逆則血鬱,血鬱則熱聚為癰腫也。)魄汗未盡,形弱而氣爍,穴俞以閉,發為風瘧。(按:汗何以言魄?魄藏於肺,汗出於玄府。玄府者,皮毛也。皮毛者,肺之合也。故云魄汗。未盡者,汗出不已,病之自汗者也。自汗不止,形自弱而氣自爍矣。

白話文:

俞穴的氣血輸佈不暢,逆行於肌肉組織內,就產生腫脹。(氣血逆行,會堵塞血脈,血脈堵塞則熱氣聚集形成腫脹。)

汗液未排盡,身體虛弱,元氣消耗,俞穴閉塞,就會發作為風瘧病。(汗液為何稱為「魄」?魄藏於肺,汗液從皮膚排泄。皮膚是肺的表徵,故稱汗液為「魄汗」。未盡是指汗流不止,這是病人的自汗。自汗不止,身體自然虛弱,元氣自然消耗。)

形氣大虛,風邪易入,正虧邪陷,不能外達,至秋而發,病因於風,則為風瘧也。故下文即云:)故風者,百病之始也。清淨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時之序也。(……按:善入而人不知者,風也。諸邪病人,惟風為最。清淨以下,與前第二節辭義大同小異,不過反復言之,以見人能清淨則邪自不犯,無甚深意。注乃遠引別篇,曲為之解,其辭費哉。

白話文:

因此,陽氣過度積聚,會導致死亡,而陽氣過於隔絕,隔結不通時應該瀉下。如果不及時給予正確的治療,就會導致病情惡化。(陽氣過度積聚,會導致氣機不通暢,如果不及時瀉下,也會導致死亡。原因在於,積聚不停地加重,氣機上下就會不協調。如何判斷這種情況?如果出現隔塞不通暢的症狀,就是陽氣過度積聚的表現。如果不及時瀉下,庸醫輕視病情,必然會導致病情惡化甚至死亡。這一節討論的是三陽實證,屬於陽氣過盛的證候,治療方法宜於攻下瀉實,這都是因為沒有做好調養所導致的。陽氣外泄過多會導致虛症,陽氣過度積聚會導致實證,所以重要的是讓陽氣保持平衡。)

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晝則陽氣在外,靈樞曰,「目開則氣上行於頭」,「衛氣行陽二十五度」也。)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按:生者氣長漸盛,隆則盛之極也。閉非閉絕不通,謂去陽經而入陰分,猶分門而別戶也。注以氣門為玄府,誤矣。

白話文:

陽氣在人體中的運作如下:

(陽氣在一天中主掌身體的外部活動。白天陽氣在外,正如《靈樞》中所說,「眼睛睜開時氣息上升到頭部」,「衛氣運行於陽經二十五度」。)

清晨人體陽氣開始增強,中午時陽氣旺盛,傍晚時陽氣逐漸衰退,氣門便關閉了。(註:「生」表示氣息漸漸增強,「隆」表示氣息達到了頂峯。「閉」並不是完全閉塞不通,而是指陽氣離開陽經進入陰分,就像分門別戶一樣。將氣門解釋為玄府是錯誤的。)

)是故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反此三時,形乃困薄。(皆所以順陽氣也。陽出則出,陽藏則藏。暮,陽氣衰,內行陰分,故宜收斂以拒虛邪。按:反此三時,注單指收拒三句,非。宜頂上節言,謂平旦與日中,氣行於陽,可動則動;日西氣行於陰,當靜則靜。如動靜乖違,與時相反,則氣弱而形壞也。

白話文:

陰氣藏精,激發出旺盛的生機;陽氣守衛體外,形成堅固的屏障。(按:全文著重強調陽氣,因此本文節之前特別提出陽氣至關重要。而本文節之後,則平論陰陽,說明陽離不開陰,就像陰也離不開陽。陰陽相互依存的道理,正是天地和合德性的奧妙,也是變化產生的根源,萬物成形的關鍵。順應陰陽法則則各得其所,違逆則會導致疾病。這是一篇中極其重要的關鍵,但注釋卻輕描淡寫,未能理解岐黃醫學的精髓所在。亟字,注釋中解作「數」,顯得索然無味。)

按字書,亟,一切吉逆,亦切去吏,其音為氣,因其音而推其義,疑即氣字之訛也。蓋陽主外,陰主內,陽衛外,陰藏精,合之後篇,言氣歸精,又言精化為氣,則知陽根於陰,而陰實為起氣者也。臆解存正。亟,去聲。)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並乃狂;陽不勝其陰,則五臟氣爭,九竅不通。

白話文:

根據字書,「亟」字具有「一切吉逆」的意思,也與「去吏」同音,發音為「氣」,因此推測它的意思可能是「氣」字的誤寫。

通常認為,陽氣主導外在,陰氣主導內在,陽氣保衛身體,陰氣儲藏精華。結合後面的段落來看,可以推論氣會歸入精華,而精華也會化為氣,可見陽氣源自陰氣,而陰氣實際上是產生氣的根本。

(注:本文中「亟」字讀作去聲。)

因此,如果陰氣無法勝過陽氣,脈搏就會流動得快而淺薄,並伴隨狂躁;如果陽氣無法勝過陰氣,五臟的氣就會爭鬥,九竅不通暢。

……按:陰陽本互根,不可偏勝,此正言偏勝之為害也。流,流動也。薄,漂薄也。疾,急疾也。陰不勝陽則陽獨治,其證有二焉:一為陰虛於下則陽浮於上,脈見浮洪數大,六七至以上,但按之無力,注為極虛而急數,是也,證似純火,非火也,病由水虧,法宜壯水以制火,或用桂附從治以引火歸源,其證專屬陰虛;並,合併也,即前陽蓄積之謂,注為盛實,是也,三陽合併則陽盛而火旺,火旺則神明亂而為狂,即重陽者狂之謂,證似無水,非無水也,熱極之故,治宜苦寒以泄熱,仲景所以用三承氣,其證專屬陽盛。陽不勝陰則陽虛矣,陽氣者,所以疏決陰滯,內注於五臟,而外達九竅者也。

白話文:

……按:陰陽原本相互依存,不能偏重一方,這正是說明偏勝的危害。流動,指氣血運行。漂薄,指氣血虛浮。急疾,指脈搏跳動得太快。如果陰不勝陽,則陽氣獨自控制身體,會出現兩種徵象:

  1. **陰虛於下,陽浮於上:**脈象表現為浮、洪、數、大,達到六七次以上,但按上去沒有力,說明極度虛弱但跳動得很快,這是陰虛的徵象;症狀類似全是火熱之證,但實際上並非火熱之證,而是由於水虧造成的,治療方法應當是滋補腎水以制約火熱,或者使用桂枝附子等溫熱藥物來引火歸元,這種症狀完全是屬於陰虛。並,合併的意思,也就是前面所說的陽氣蓄積,表現為實盛之證,陽氣合併在一起,就會陽盛火旺,火旺就會導致精神錯亂而發狂,也就是所謂的陽盛發狂,症狀類似沒有水液,但實際上並非沒有水液,而是熱極的緣故,治療方法應當使用苦寒的藥物來宣泄熱邪,這就是仲景使用大承氣湯的原因,這種症狀完全是屬於陽盛。

如果陽不勝陰,則陽氣虛弱了,陽氣的作用是疏通陰津的滯留,內注入五臟,外通達九竅。

今陽既虛,則氣弱而不能內注於五臟。五臟者陰也,九竅者五臟之所以通氣者也,五臟之陰氣,必借陽而後能各出於其竅。陽虛不能疏陰則陰氣滯,陰氣滯則亂而爭,氣亂而爭,則不得各從其竅而閉塞矣。所以然者,陽清而陰濁,陽通而陰閉也。

白話文:

現在陽氣虛弱,氣血不足,不能滋養五臟。五臟屬陰,九竅是五臟通氣的地方。五臟的陰氣必須依賴陽氣才能通過九竅排出體外。陽氣虛弱,不能疏通陰氣,於是陰氣就會停滯。陰氣停滯,就會互相攪動爭鬥。氣血爭鬥紊亂,就無法從各自的竅穴排出體外,從而導致竅穴閉塞。這是因為陽氣清輕而通暢,陰氣渾濁而閉塞的緣故。

風客淫氣,精乃亡,邪傷肝也。(按:客者人來自外之稱,風自外來,故亦曰客也。淫,亂也,風邪客於經絡,而氣為之亂也。氣者,外以捍邪而內以養精者也,氣亂則邪以無所捍而入益深,真精必動而消散矣。何者?風應肝而善動,風動肝傷,邪之為患,將不止於肝也已。

白話文:

如果人受了風寒之氣,會導致精氣流失,這是因為風邪損傷了肝臟。(註:客指從外部而來,風從外部而來,因此也稱為客。淫指混亂,風邪侵犯經絡,導致氣血混亂。氣血的作用是對外抵禦邪氣,對內滋養精氣。如果氣血混亂,邪氣就會深入體內,真精就會被耗散。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風氣與肝臟相應,善於運動,風氣會損傷肝臟,邪氣作怪,就不會只限於肝臟了。)

下三段因而,皆因此也。注謂風薄熱起,熱盛則水乾,故精乃無,是乃肝腎內傷之證。此言風客淫氣,以致精亡,乃感於外而傷及內者,其義大別。至下腎氣乃傷,高骨乃壞,方是水乾精亡之解。)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甚飽則腸胃橫滿,滿則筋脈解而不屬,故腸澼而為痔也。

白話文:

以下三段的內容,都是由此前所述的內容而來的。

注釋中提到,風邪輕薄可以導致發熱,熱盛就會使水分乾涸,因此精氣就會耗盡,這屬於肝腎內傷的徵兆。這裡所說的風邪侵犯人體,導致精氣流失,是由於外感因素影響內臟,其意義與前文有顯著區別。

至於後文所說的「腎氣乃傷,高骨乃壞」,纔是水液乾涸、精氣耗盡的解釋。

如果飽食,筋脈就會橫向拉開,腸道蠕動就會產生痔瘡。(進食過多,腸胃就會橫向腫脹,腫脹就會導致筋脈分離而不能相連,因此腸道蠕動就形成痔瘡。

痹論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按:三因而,皆根風客節言,既感於風,而更不謹密,其病日加也。飽食之傷,腸胃而已,何及筋脈?益人身之內,大筋絡骨,小筋束皮,而氣脈為之貫徹於內外。若過傷於飽,充塞腸胃,氣滿皮急,橫逆不通,筋絡緊束,幾至斷絕,是名橫解。

白話文:

《痹論》說:「飲食過度,會損傷腸胃。」按照這段話的意思,痹症形成有三個原因,都根源於外來的風邪侵襲。因為感染了風邪,又沒有好好注意保養,所以病情會一天比一天加重。暴飲暴食只會傷及腸胃,怎麼會影響筋脈呢?因為人體內部,大筋絡骨,小筋束皮,而氣脈在內外溝通它們。如果過度暴食,會充塞腸胃,導致氣體充盈,皮膚緊繃,氣血運行不暢,筋絡緊繃束縛,嚴重時甚至會斷裂,這種情況就稱為「橫解」。

不特此也,飽食不已,熱毒蓄積,必利膿血,利而不已,膿血旁流,則為痔矣。痔者,肛旁竇也。)因而大飲,則氣逆。飲多則肺布葉舉,故氣逆而上奔也。按:酒性善動,味辛氣熱,少飲則和血行氣,多飲則助怒善忘,破血亂氣,唯亂氣,故氣逆,豈止肺布葉舉云乎哉。因而強力,腎氣乃傷,高骨乃壞。

白話文:

不只是這樣,暴飲暴食,熱毒會堆積,必定會拉出膿血,拉個不停,膿血四處流,這時就會形成痔瘡。痔瘡就是肛門旁的膿包。

因為喝酒過量,就會氣逆。喝太多酒,肺部會膨脹,所以氣才會逆流往上衝。註解:酒的性質容易使人激動,味道辛辣氣性熱,喝少一點可以活血行氣,喝太多會助長怒氣和健忘,破壞血液和氣機,只有氣機混亂,才會氣逆,怎麼會只有肺部膨脹的問題呢?

因為過度用力,會傷到腎氣,高骨就會壞掉。

(強力謂強力入房也,高骨謂腰高之骨也,然強力入房則精耗,精耗則腎傷,腎傷則髓內枯,故高骨壞而不用也。按:男女媾精,萬物化生,人生之大倫,天地之正道也。若行所當行,不妄貪縱,何至敗壞。唯好色之人,縱恣行樂,精血漸虧,力既不能,猶或藉資異物,勉強從事,乃傷乃壞,豈非無力而強用其力之故哉,況又強力於其邪入之後乎。)

白話文:

所有陰陽運作的關鍵在於,陽氣緻密才能鞏固健康,陰陽二氣不調和,就像春天沒有秋天,冬天沒有夏天。……因此,陽氣過於強盛會導致緻密不住,陰氣就會斷絕。

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按:陰陽雖互根,而陽之所繫為尤重,故反復詳言以總結之,謂人慾養陰,先須固陽,不可輕自泄露以致敗絕也。然陽之所以不密者,多由自恃其強,彼方縱情恣欲,未幾陽精竭,而所藏之陰氣亦敗絕而無餘矣。注謂陽自強,寧有是理。

(註:陰陽雖然相互依存,但陽氣的影響尤其重要,所以反覆詳細說明以做總結,說明想要滋養陰氣,首先要固護陽氣,不可輕易洩露以至於敗絕。然而陽氣所以不能緻密的緣故,多半是自恃陽氣強盛,肆意放縱自己的慾望,不到多久陽精耗竭,所儲藏的陰氣也會敗絕而沒有剩餘。註釋說陽氣自強,怎麼會有這種道理。)

白話文:

陰陽雖然相依相存,但陽氣的影響力更大,因此要特別強調。滋養陰氣的首要之務,便是固護陽氣,不可輕易耗損,否則陽氣衰敗,陰氣也會隨之消失。然而陽氣之所以會衰敗,大多是因為人們自恃陽氣旺盛,放縱慾望,最終耗竭陽精,導致陰氣枯竭無存。陽氣自強,又怎麼會造成這種結果呢?

)因於露風,乃生寒熱。(按:以下五段,正陽不密之為患也。露,注作露體,是衣被之人,邪盡不中耶?露,霧露也。風為陽邪,露為陰邪,二者中人,皆足以致寒熱,況前已言無見霧露也。)是以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風氣通肝,春肝木旺,木勝脾土,故洞泄生也。

白話文:

由於露氣和風邪侵襲,導致寒熱。

(按:以下五段,是形容正陽虛弱所造成的疾病。露,指身體暴露在露氣中,而不是穿著衣服的人,邪氣怎麼會不侵襲呢?露,指的是霧氣和露水。風是陽邪,露是陰邪,這兩種邪氣侵入人體,都能引起寒熱,何況前文已經說過沒有接觸過霧露呢?)

因此,春天受風邪侵襲,邪氣滯留體內,就會導致腹瀉。因為風氣與肝相通,春天肝木旺盛,木氣勝過脾土,所以產生腹瀉。

按:留連者,纏綿不解之義。凡風邪中人毫腠,多為寒熱、頭痛、脅痛等證,若失於表散,以致留連不解,滯於腸胃之間,木性剋土,土不能勝,故脾虛而洞泄也。)夏傷於暑,秋為痎瘧。(痎,老也,亦曰瘦也。按:凡邪伏臟,必遇發生之令而後出。秋,收令也。夏既傷於暑,何以至收令而為瘧?蓋暑,熱邪也,熱喜暢而惡郁,暑當與汗。

白話文:

按語: 「留連」意為纏綿不散。凡是風邪侵襲人體皮膚,常會導致寒熱、頭痛、脅痛等症狀。如果治療時未能疏散表邪,導致邪氣留連不解,滯留在腸胃之間,那麼木氣(肝氣)就會剋制土氣(脾氣),脾氣虛弱,就會出現腹瀉。

夏天的暑氣損傷人體,到了秋天就會轉化為瘧疾。(按:瘧疾是一種慢性傳染病,表現為間歇性發熱、出汗、全身疼痛。)「痎」字有衰老和瘦弱的意思。(按:邪氣潛伏在臟腑中,必須遇到能夠引發它發作的時間才會出現。秋天是收斂的季節。夏天因為暑氣受傷,為什麼到了收斂的季節就會得瘧疾呢?那是因為暑熱是熱邪,熱邪喜歡發散而討厭鬱結。暑熱應當通過汗液排出。)

汗若不出,復至收斂之時,熱邪蓄積,始而為瘧,甚則為痎,故無汗之瘧,必得大汗始愈也。)秋傷於濕,上逆而咳,發為痿厥。(濕,地之濕氣也。秋濕既勝,冬水復王,水上乘肺,故咳逆病生,濕氣內攻於臟腑則咳逆,外散於筋脈則痿弱也。)冬傷於寒,春必溫病。(按:冬傷於寒,寒不即發,伏藏於內,至春而病,氣因時變,必為溫病,熱論曰「人之傷於寒也則病熱」是矣。)四時之氣,更傷五臟。

白話文:

不出汗,等到需要收斂的時候,熱毒積蓄,最初會發作瘧疾,嚴重時會變成痎症。所以沒有汗的瘧疾,一定要大量出汗才能痊癒。

秋季受潮濕之氣所傷,向上逆行導致咳嗽,誘發痿厥病。(濕氣是地上的濕氣。秋季濕氣盛行,冬季水氣又強盛,水濕之氣侵犯肺部,所以會產生咳嗽和逆氣病。濕氣向內侵犯臟腑就會引起咳嗽和逆氣,向外擴散到筋脈就會導致痿弱。)

冬季受寒所傷,春天一定會得溫病。(注:冬季受寒,寒氣不會立刻發作,會潛伏在體內,到了春天才會發病。氣候隨著季節變化,必然會變成溫病,熱論中記載的「人受寒傷則病熱」就是這個道理。)

四季的氣候變化,會對五臟造成不同的損傷。

(寒暑溫涼,遞相勝負。按:上五段言天氣之病人,此則其總結語也。五臟之氣,相生則得其平,相剋則傷而為病。故木盛傷脾,火鬱為痎,秋濕自傷,冬寒變熱,是謂更傷,時氣之為病也。)

白話文:

天氣冷熱交替,互相影響。上面五段講述了天氣對人體的影響,而這句話是對它的總結。人體內五臟之氣相互生長就會平衡,相互剋制就會受傷生病。所以肝氣旺盛會傷脾,心火鬱結會得咳嗽,秋天濕氣會自我損傷,冬天寒冷會轉為發熱,這就是所謂的「時氣」導致的疾病。

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按:陰藏於五臟,宜靜而不宜動。故靜則五臟之神,各安於其臟;若不能靜,則必氣浮火動而發躁,陰氣散越,陽火獨熾而走胃,消穀善飢,飲食大倍於平日,而腸胃受傷矣。夫飲食本以養陰,乃陰躁且至於多食,食多既傷其腸胃,陰氣亦因之而愈消,故下云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也。按此一節,原刻在痹論篇中,實與痹義無涉,必錯簡也。

白話文:

陰氣的特性是安靜時神魂安藏,躁動時神魂消耗。如果吃得過多,腸胃就會受傷。(註:陰氣藏於五臟,宜靜不宜動。所以安靜時五臟的神,各安其位;如果不能安靜,就會導致氣浮火動而發躁,陰氣散失,陽火獨旺而跑向胃部,消磨穀物而容易飢餓,食量大增,超過平時,導致腸胃受傷。吃東西本是為了滋養陰氣,可是陰氣躁動加上暴飲暴食,暴飲暴食又會進一步傷及腸胃,陰氣也因此而進一步消耗,所以下面說陰氣所生本在於五味,陰氣所傷的五官也在於五味。註:此段原刻於痹論篇中,實際與痹症無關,應是錯簡。)

今移置於此,文義甚合云。)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陰者,五神臟也。宮者,五神之舍也。言五神所生,本資於五味,五味宣化,各奏於本宮,雖因五味以生,亦因五味以損,正為好而過節,乃見傷也;故下云。按:本篇專重陽氣,至陽者衛外為固陰者藏精起氣一段,始平論陰陽,及至陰陽之要陽密乃固一段,則仍歸重於陽矣。

白話文:

這一段話被移置到這裡,其文義非常適合。陰的產生,本來就存在於五味之中,陰的五宮,易受五味所傷。(陰指的是五臟。宮指的是五臟的所在。這句話的意思是,五臟的生長,本來依靠的是五味,五味被身體吸收後,各自分佈到相應的五臟。雖然五臟因五味而生,也因五味而受損,這是因為過度享受五味導致的。因此,下文說:根據這一段,這篇文章特別重視陽氣。到了「至陽者衛外為固,陰者藏精起氣」一段,才開始平衡地論述陰陽。到了「陰陽之要,陽密乃固」一段,則又重新強調了陽氣。)

惟此二段則單論陰,然不言陰之所繫輕重,而止言五味易以傷陰,知五味之傷陰,則知所以養陰,知所以養陰,則知藏精即所以起氣,而生氣不窮矣。)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木製土也。按:酸入肝而益木,過酸則肝液盛而木旺,木旺則傷土,故脾氣絕也。

白話文:

以上這兩個段落只討論陰,但沒有提到影響陰輕重的原因,只說五味容易傷害陰。瞭解了五味如何傷害陰,就能知道如何滋養陰。瞭解瞭如何滋養陰,就能知道儲存精氣的同時就能提高元氣,並且讓元氣源源不絕。所以,酸味過重,會導致肝氣過盛,脾氣就會衰竭。(因為木屬性對應土屬性。注:酸味會進入肝臟而滋養木。但酸味過重,肝液就會過多而木就會過盛,木過盛就會傷害土,所以脾氣會衰竭。)

)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咸,多食之,令人肌膚短縮,又令人心氣抑滯而不行。何者?咸走血也。大骨氣勞,咸歸骨也。)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甘性滯緩,故令人喘滿而腎不平。何者?土抑水也。按:色黑者,水不勝土,而腎色外見也。

白話文:

鹹味過重

食入過多鹹味,會導致骨頭氣血不足,肌肉短縮,心氣受抑。因為鹹味可以入血,過量食用會讓血氣凝滯,阻礙心氣運行。另外,鹹味歸於骨,過量食用會導致骨氣衰竭。

甘味過重

食入過多甘味,會導致心氣喘促、胸悶,膚色發黑,腎氣失衡。因為甘味具有滯緩特性,容易造成喘滿,並影響腎氣的運作。此外,按中醫理論,土能剋水,過多甘味會導致水(腎氣)受制於土,所以會出現膚色發黑的情況,這是腎氣失衡的外在表現。

)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按:苦本入心而補火,火盛則土強。脾胃者,土也。脾不濡則腸臟乾燥,胃氣厚則消穀善飢也。)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按:味過於酸以下,至此五段,皆言五味之傷人也。辛走肺,過於辛則肺金盛而肝受傷,肝傷則筋病,沮者結而不舒,弛者緩而不收也。

白話文:

如果食物味道過於苦,脾氣就會失去濡養,胃氣就會變厚。(因為苦味本來進入心臟而補益火氣,火氣旺盛,則土氣強盛。脾胃是土的屬性。脾氣失去濡養,腸臟就會乾燥,胃氣變厚,就會消化食物快而容易感到飢餓。)

如果食物味道過於辛辣,筋脈就會鬆弛衰弱,精神就會受到影響。(在此之前所說的五味過度傷害人體的五段,都是指五味導致的傷害。辛味屬於肺,如果辛味過度,肺金就會旺盛而影響肝臟,肝臟受傷,筋脈就會出現問題。沮表示僵結而不舒展,弛表示鬆弛而不收斂。)

央者,殃字之訛,肝傷筋病而精神受殃也。注云過於辛而令精神長久,是酸鹹甘苦四味之過並能傷人,而辛獨能益人也,有是理乎。經中頗多訛字,王氏何不之察耶。)

白話文:

「央」這個字是「殃」字的錯字,指肝臟受傷導致筋脈疾病,精神因此受到傷害。注釋中說,過度食用辛味的食物會令精神過於亢奮,這說明酸、鹹、甘、苦這四種味道都能傷人,而獨獨辛味能對人有益,這說法怎麼可能呢?經文中有很多錯字,王氏怎麼沒有發現呢?

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氣骨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是所謂修養天真之知道者也。)

白話文:

因此,謹慎地調和五味,使骨骼端正肌肉柔韌,氣血通暢,毛孔緻密。這樣,氣血充盈,骨骼堅固。謹慎地遵循養生之道,就能長久地享有天賦的壽命。(這就是所謂的修養天真的養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