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經注節解》~ 外篇 (21)
外篇 (21)
1. 脈解篇
脈解者,解脈也。凡三十四段,初無問答原委,惟就一節言之,有合處,有不合處。如所解諸證,每以月間為言,竊謂人之生病,無日不有,豈是月分可拘。未敢竟刪,存古篇目而已。
白話文:
「脈解」就是解說脈象的著作。全書共分三十四段,沒有什麼問答或探討原委,只是就各個脈象條文來說明,有相符的也有不相符的。例如對於所解說的各種證候,常以「月間」為例,我認為人生病沒有哪一天不會,豈能拘泥於月分?我不敢擅自刪除,只保留古書的名目。
太陽所謂腫腰脽痛者,正月太陽寅,寅,太陽也,(脽謂臀肉也。正月三陽生,主建寅,三陽謂之太陽,故曰寅太陽也。)正月陽氣出在上,而陰氣盛,陽未得自次也,(正月雖三陽生而天氣尚寒,以其尚寒,故曰陰氣盛。次謂立王之次也。)故腫腰脽痛也。(以其脈抵腰中,入貫臀故爾。
白話文:
太陽經所說的腫腰臀部疼痛是指,正月時太陽經的寅時。寅時屬於太陽經。(臀肉稱為脽。正月有三陽生氣,主掌寅時,三陽生氣稱為太陽,所以稱為寅太陽。)正月時陽氣上升,而陰氣旺盛,陽氣還沒有得到自己的位置。(正月雖然有三陽生氣,但天氣仍然寒冷,因為天氣寒冷,所以說陰氣旺盛。位置指的是太陽經的位置。)因此會出現腫腰臀部疼痛的症狀。(因為脈道抵達腰部,貫穿臀部,所以才會如此。)
)病偏虛為跛者,正月陽氣凍解地氣而出也,所謂偏虛者,冬寒頗有不足者,故偏虛為跛也。(以其脈循股內後廉,合膕中,下循腨,過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趾外側故也。按:新校正云:「詳王氏云,其脈循股內,殊非。按甲乙經太陽流注不到股內,股內乃髀外之誤,當云髀外後廉。
白話文:
偏癱一類的疾病,原因在於正月的陽氣上升,地氣解凍而出。所謂偏癱,是指冬天受寒之後身體有所虛損,所以導致偏癱。
(因為脈絡循著股骨內側的後方外側,連接膕中,向下循行小腿,經過外踝之後,再沿著脛骨,到達小腿外側的小指側。)
注:新校正本雲:「詳王氏雲,其脈循股內,殊非。按甲乙經絡流注不到股內,股內乃股外之誤,當雲股外後廉。」
」)所謂強上引背者,陽氣大上而爭,故強上也。(強上謂頸項噤強也,甚則引背矣。所以爾者,以其脈從腦出,別下項背故也。)所謂耳鳴者,陽氣萬物盛上而躍,故耳鳴也。(以其脈支別者,從巔至耳上角故爾。)所謂甚則狂巔疾者,陽盡在上而陰氣從下,下虛上實,故狂巔疾也。
白話文:
所謂「強上引背」,是指陽氣大量上衝、互相爭奪,所以強硬地往上。 (「強上」指脖子僵硬,嚴重時會拉扯到背部。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經絡從腦部出來,再分岔到頸部和背部。)
所謂「耳鳴」,是因為陽氣旺盛,萬物都向頭部聚集,所以引起耳鳴。(這是因為經絡的分支從頭頂到耳朵的上角。)
所謂「嚴重時會發狂發癲」,是因為陽氣全部都集中在上面,陰氣從下面上來,導致下面空虛、上面充實,所以會發狂發癲。
(以其脈上額交巔上,入絡腦。其支別者,從巔至耳上角。故狂巔疾也。頂上曰巔。按:諸病無狂巔之名,經雖連說,乃二項也。狂者癲狂,火氣偏盛,神明昏亂,所謂重陽者狂也。巔,頂巔也,頭為諸陽之聚,陽盡在上,其病不一,總名曰巔也。注殊無分別。)所謂浮為聾者,皆在氣也。
白話文:
脈絡在額頭以上相交,深入腦部。脈絡的分支從頭頂到耳朵上方。所以會產生狂躁、頭頂病痛。頭頂稱為巔。
按:疾病中沒有「狂巔」這個名稱,經文中雖然連續寫出,但其實是兩個不同的項目。「狂」指的是癲狂,是火氣過於旺盛,精神恍惚,也就是所謂的「重陽亢進」。「巔」指的是頭頂,頭部是陽氣匯聚的地方,陽氣都聚集在上面,病症不只一種,統稱為「巔」。註解中並沒有特別區分。
所謂的浮脈導致耳聾,都是由於氣的關係。
(亦以其脈至耳故也。)所謂入中為喑者,陽盛已衰,故為喑也,(陽氣盛入中而薄於胞腎,則胞絡、腎絡氣不通,胞之脈繫於腎,腎之脈挾舌本,故喑不能言也。)內奪而厥則為喑俳,此腎虛也,(俳,廢也。腎之脈與衝脈並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斜入膕中,循胻骨內廉,及內踝之後入足下。
白話文:
(其脈象到耳朵的地方,所以。)所謂進入中焦而導致啞巴,是陽氣過盛轉衰的緣故,所以啞巴。(陽氣過盛進入中焦,而胞腎之氣不足,導致胞絡、腎絡氣血不通,胞脈與腎脈相連,腎脈又與舌根相連,所以才會啞巴不能說話。)從內部奪走氣血而導致厥證,那麼就會啞巴而且廢弛,這是腎虛的緣故。(廢弛,即癱瘓。腎脈與衝脈都從氣街出來,沿著大腿內側後緣,斜入小腿內側,沿著小腿骨內側,到達內踝後方,進入足底。
故腎氣內奪而不順,則舌喑足廢。故云此腎虛也。按:太陽膀胱內合於腎,腎虛則喑俳。喑,口不能言;俳,手足癱瘓也。腎脈挾舌本,故病則不能言。腎主骨,腎虛則骨痿而無力,故俳也。喑俳為腎虛之所致,而世盡以風痰治之者,誤也。新校正云:「詳王注腎之脈與衝脈並出,按甲乙經是腎之絡,況王注痿論並奇病論、大奇論,並云腎之絡,則此脈字當為絡也。」)少陰不至者,厥也。
白話文:
因此,腎氣被體內奪走而無法運行,就會導致舌頭不能說話、腳步無力。所以說,這是腎虛的表現。
注:太陽膀胱經與腎相連。腎虛就會導致說話不清、癱瘓。喑,就是口不能說話;俳,就是手腳癱瘓。腎經經過舌根,所以腎虛就會導致說話無力。腎主骨,腎虛就會導致骨頭無力而癱瘓。喑俳是由腎虛引起的,但世人卻都用祛風化痰的方法來治療,這是錯誤的。
校正:仔細觀察王冰註解,腎脈與衝脈同時出現。根據《甲乙經》,腎脈是腎的支脈。此外,王冰在《痿論》、《奇病論》、《大奇論》中都提到腎脈。因此,此處的「脈」字應為「絡」。
少陰經氣血不通,就會導致厥陰證。
(少陰,腎脈也。若腎氣內脫,則少陰脈不至也。少陰之脈不至,是則太陰之氣逆上而行也。)少陽所謂心脅痛者,言少陽盛也,盛者,心之所表也,(按:少陽者,膽脈也。膽脈行於兩脅,少陽盛則木強火熾,故心脅痛。脅主木,心主火,木盛生火,火生於木,故心與膽為表裡也。
白話文:
(腎臟,指腎經。如果腎氣虛衰,就不能到達少陰經脈。少陰經脈不能到達,這是因為太陰之氣逆行所致。)少陽經所謂的心脅疼痛,是指少陽經旺盛。旺盛的時候,是心臟外表的表現。(註:少陽經,指膽經。膽經運行在兩脅,少陽經旺盛則肝氣旺盛,心火旺盛,所以會心脅疼痛。脅側主屬肝木,心臟主屬心火,肝木旺盛會生心火,心火由肝木而生,所以心臟與膽經是表裡關係。)
注欠明確。)九月陽氣盡而陰氣盛,故心脅痛也。(火墓於戌,故九月陽氣盡而陰氣盛也。按:少陽膽木,理應主春,今云九月,不知何故。)所謂不可反側者,陰氣藏物也,物藏則不動,故不可反側也。(按:義未詳。)所謂甚則躍者,(躍:謂跳躍也。)九月萬物盡衰,草木畢落而墮,則氣去陽而之陰,氣盛而陽之下長,故謂躍。
白話文:
在冬天的轉換季節中,陽氣逐漸消退,陰氣日益旺盛,因此會出現胸脅疼痛的症狀。(因為五行中火屬戌土,所以在戌月(即九、十、十一月)陽氣會衰退,陰氣會強盛。注:膽經屬少陽,五行屬木,理論上應主導春天,但文中卻說在九、十、十一月,原因不明)所謂「不可反側」,是因為陰氣會將萬物隱藏起來,萬物一旦隱藏就不會運動,所以不能翻動。 (注:具體含義不明)所謂「如果嚴重就會跳躍」,(跳躍:指跳動)因為在冬天的轉換季節中,萬物凋零,草木全部脫落而枯萎,所以陽氣消退而陰氣盛長,故而「躍」。
(按:經義所解,蓋以天地之氣為言,王注亦以脈道經穴為解,昧厥旨矣。)陽明所謂洒洒振寒者,陽明者午也,五月盛陽之陰也,(陽盛以明,故曰午也。五月夏至,一陰氣上,陽氣降下,故云陽盛之陰也。)陽盛而陰氣加之,故洒洒振寒也。(按:陰上陽下,是陰加於陽而陽氣抑,故洒洒振寒也。
白話文:
(註解:經義的解釋,是引用天地之氣的說法,王注的解釋,也以脈道經穴為依據,對經文旨意理解錯了。)陽明指的灑灑振寒,是指陽明時節,即正午,也是五月盛陽中的陰氣,(陽氣旺盛明朗,所以稱為午。五月夏至,一縷陰氣上升,陽氣下降,所以說是陽盛中的陰氣。)陽氣旺盛而陰氣加入,所以產生灑灑振寒的現象。(註解:陰氣上升陽氣下降,是陰氣加於陽氣而陽氣受抑制,所以產生灑灑振寒的現象。)
)所謂脛腫而股不收者,是五月盛陽之陰也,陽者衰於五月,而一陰氣上與陽始爭,故脛腫而股不收也。(按:五月陽盛之極,一陰始生,陽轉入陰。脛股者,陰分也。然此姑就經言之,其實脛腫之病無月不有,殆難拘執也。)所謂上喘而為水者,陰氣下而復上,上則邪客於臟腑間,故為水也。
白話文:
所謂小腿腫脹而大腿收不起來的情況,是五月盛陽時陰氣開始出現的徵兆。陽氣在五月最旺,而這時陰氣開始上升與陽氣爭奪,所以小腿會腫脹而大腿收不起來。(註:五月陽氣盛極,陰氣開始產生,代表陽轉化為陰。小腿和大腿屬於陰分。但是,這裡只是根據經文所說的,實際上小腿腫脹的疾病在任何月份都可能發生,很難拘泥於特定的時間。)
所謂喘氣而出現水腫的情況,是因為陰氣下降後又上升。上升後,邪氣侵襲臟腑之間,所以會出現水腫。
(按:水屬陰,陰自下而上,為水邪客肺而喘也。)所謂胸痛少氣者,水氣在臟腑也,水者陰氣也,陰氣在中,故胸痛少氣也。(少氣者,寒也。水陰氣寒入於臟者,故痛也。)所謂甚則厥,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者,陽氣與陰氣相薄,水火相惡,故惕然而驚也。所謂欲獨閉戶牖而處者,陰陽相薄也,陽盡而陰盛,故欲獨閉戶牖而居。
白話文:
(按:根據中醫理論,水屬陰,陰氣由下往上運行,所以水邪侵犯肺部會導致喘息。)所謂胸痛氣短,是因為水氣存在於臟腑。水為陰氣,陰氣在體內,所以導致胸痛氣短。(氣短是因為寒氣。水屬陰氣,寒氣進入臟腑,所以會疼痛。)所謂嚴重時會出現厥證,畏懼人羣和火,聽到木聲會突然驚醒,這是因為陽氣和陰氣互相制約,水火相剋,所以會突然驚醒。所謂想要獨自關閉門窗獨處,是因為陰陽互相制約,陽氣耗盡而陰氣旺盛,所以想要獨自關閉門窗待著。
(陽為陰閉,故驚。陰性惡動而喜靜,故欲獨處也。)所謂病至則欲乘高而歌棄衣而走者,陰陽復爭而外並於陽,故使之棄衣而走也。(陽乃不屑為陰制故也。)所謂客孫脈則頭痛鼻鼽腹腫者,陽明並於上,上者則其孫絡太陰也,故頭痛鼻鼽腹腫也。(孫絡太陰義未詳。)太陰所謂病脹者,太陰子也,十一月萬物氣皆藏於中,故曰病脹。
白話文:
(陽氣被陰氣封閉,所以會驚悸不安。陰氣屬性不喜歡動而喜歡靜,所以想獨處。)所謂的病重到想爬高唱歌、脫光衣服亂跑的人,是陰陽重新爭鬥,而且陽氣壓制陰氣,所以才導致脫衣服亂跑。(陽氣不屑受陰氣約束。)所謂的客孫脈,即頭痛、流鼻涕、腹脹的人,是陽明經侵犯上部,上部的孫絡與太陰經相連,所以會頭痛、流鼻涕、腹脹。(孫絡與太陰經的關係尚不清楚。)太陰經所謂的病脹,是指太陰經的子宮,十一月時萬物之氣都藏於體內,所以稱為病脹。
(陰氣大盛,太陰始於子,故云子也。以其脈入腹屬脾絡胃,故病脹也。)所謂上走心為噫者,陰盛而上走於陽明,陽明絡屬心,故曰上走心為噫也。(按:新校正云:「詳王氏以足陽明流注並無至心者,按甲乙經陽明之脈,上通於心,循咽出於口,宜其經言陽明絡屬心為噫,王氏安得謂之無。」)所謂食則嘔者,物盛滿而上溢,故嘔也。
白話文:
陰氣極盛,陰氣旺盛的太陰從子時開始,所以稱為子。因為它的脈絡進入腹中並循行胃絡,所以會導致疾病。所謂「上走心為癇」,意思是陰氣過盛而上行於陽明脈,陽明脈循行與心相連,所以說「上走心為癇」。
所謂「食則癇」,是指食物過多而上逆,所以導致癇。
(按:食多胃滿,脾不及運,故嘔,此嘔家之一也。)所謂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者,十二月陰氣下衰而陽氣且出,故曰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也。(如衰謂病去也,後謂大便,氣謂氣下泄,俗所謂屁也,冬至之後,陽氣方長,而陰氣漸退,病勢日衰也。)少陰所謂腰痛者,少陰者腎也,十月萬物陽氣皆傷,故腰痛也。
白話文:
吃太多導致胃部飽脹,脾臟無法正常運作,就會嘔吐,這是嘔吐的原因之一。所謂「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者」,是指在冬季十二月,陰氣衰退而陽氣開始上升,因此排便和放屁後會覺得身體輕鬆,像是疾病減輕了一樣。這裡的「衰」指的是病症減輕,「後」指的是大便,「氣」指的是氣向下泄,也就是俗稱的屁。冬至之後,陽氣開始生長,陰氣逐漸退去,病症會一天天減輕。少陰經所說的腰痛,是因為少陰經主腎臟,而十月時萬物陽氣都受損,所以會腰痛。
(腰者腎之府,冬至之前,陽氣正衰,腎以陽為主,陽氣衰,故腰痛也。)所謂嘔咳上氣喘者,陰氣在下,陽氣在上,諸陽氣浮,無所依從,故嘔咳上氣喘也。(按:陽氣雖上升,而其原常根於下,倘陰虛於下不能維陽,則氣必脫根而上浮,陽與陰離,飄搖無據而為嘔為咳為喘矣。若作陽氣有餘,惟以清利為治者,失之遠矣。
白話文:
腰痛
腰是腎臟的住所。冬至之前,陽氣逐漸衰退,腎臟以陽氣為主。陽氣衰弱,所以會腰痛。
嘔吐、咳嗽和氣喘
這些症狀是因為陰氣在下方,陽氣在上方,所有的陽氣都浮在上面,沒有依靠,所以會嘔吐、咳嗽和氣喘。
(註解:雖然陽氣上升,但它的根源通常在下方。如果下方的陰氣虛弱,無法維持陽氣,那麼陽氣一定會脫離根基而向上浮動。陽氣和陰氣分離,飄浮不定,就會形成嘔吐、咳嗽和喘息。如果認為是陽氣過剩,只用清熱利濕的方法治療,那就大錯特錯了。)
)所謂邑邑不能久立久坐,起則目䀮䀮無所見者,萬物陰陽不定未有主也,秋氣始至,微霜始下,而方殺萬物,陰陽內奪,故目䀮䀮無所見也。(按:內爭故外亂也。)所謂少氣善怒者,陽氣不治,陽氣不治則陽氣不得出,肝氣當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按:生氣通天論以煩勞過甚為煎厥,此以多怒為煎厥,總而言之,火內動而燥擾者,皆其義也。)所謂恐如人將捕之者,秋氣萬物未有畢去,陰氣少,陽氣入,陰陽相薄,故恐也。
白話文:
所謂站或坐一會兒就覺得不舒服,起身時眼前模糊看不清楚東西,是因為萬物的陰陽還不穩定,沒有主導。秋季剛到,輕微的霜降會壓抑萬物,陰陽互相奪取,所以眼前模糊看不清。
(註:內部的爭鬥會外顯於身體。)
所謂容易生氣的,是因為陽氣不發達,陽氣不發達就會被遏制無法釋放,肝氣應該發達卻沒有發達,所以容易生氣,容易生氣稱作「煎厥」。
(註:「生氣通天論」中認為過度勞累導致「煎厥」,此處則認為多生氣導致「煎厥」,歸根結底,都是指內火過旺導致煩躁不安。)
所謂害怕得好像有人要抓他一樣,是因為秋季萬物並未完全消失,陰氣不足,陽氣進入,陰陽相互作用,所以感到害怕。
(按:恐屬腎,陽不勝陰也。)所謂惡聞食臭者,胃無氣,故惡聞食臭也。(按:臭者,五味之氣也。胃虛故無氣而不知五味,自以惡聞也。)所謂面黑如地色者,秋氣內奪,故變於色也。(按:色黑最惡,危病乃有之,似不止於秋氣內奪為然也。)所謂咳則有血者,陽脈傷也,陽氣未盛於上而脈滿,滿則咳,故血見於鼻也。
白話文:
(注意:害怕食物味道,可能是因為陽氣不足,不能壓勝陰氣。)所謂討(食物)味道的人,是因為胃裡沒有陽氣,所以才討(食物)味道。(注意:味道,是指食物的五味。胃陽虛弱,沒有陽氣,所以感覺不到五味,就自以為討(食物)味道。)所謂臉色發黑像地色一樣的人,是因為秋天寒氣侵犯身體,所以面容變色。(注意:臉色發黑是最嚴重的,危重病症才會出現,似乎不只是因為秋天寒氣侵犯身體。)所謂咳嗽有血的人,是因為陽脈受傷,陽氣沒能上升到上面,脈絡變滿,脈絡滿了就會咳嗽,所以血就從鼻子裡出來了。
(按:咳有血,咯之類;鼻見血,衄血也。所解前後乖異,且二證多屬陰虛,今雲陽傷,此中必有錯誤。)厥陰所謂㿗疝婦人少腹腫者,厥陰者辰也,三月陽中之陰,邪在中,故曰㿗疝少腹腫也。(按:四時皆有之,今云三月中邪,不可解也。)所謂腰脊痛不可以俯仰者,三月一振榮華,萬物一俯而不仰也。
白話文:
咳嗽帶血、咯血等: 鼻出血也叫衄血。這些症狀前後出現的順序不一致,而且這兩個症狀通常屬於陰虛體質,現在卻說是陽氣受傷,這裡肯定有誤。
厥陰病症的所謂疝氣和婦女的少腹部腫大:厥陰指辰時,是三月中陽氣裡的陰氣。邪氣在身體中間,所以會導致疝氣和少腹部腫大。 (註:疝氣和婦女少腹部腫大在四季都可能發生,現在說是三月中的邪氣所致,無法理解。)
所謂的腰脊疼痛,俯仰都不能: 三月中陽氣旺盛,萬物都向上生長,而不是向下生長。
(按:義不可解。)所謂㿗癃疝膚脹者,……陰……盛而脈脹不通,故曰㿗癃疝也。(按:惟陰盛,故氣壅閉而然也。)所謂甚則嗌乾熱中者,陰陽相薄而熱,故嗌乾也。(按:嗌乾有虛有實,此則實火上升也。)
白話文:
所謂「㿗癃疝膚脹」,是指……陰氣過於盛,導致經脈不通暢、氣血鬱滯,所以才會出現㿗癃疝氣和皮膚水腫等症狀。(註:由於陰氣過盛,導致氣血運轉不暢而形成)
至於「甚則嗌乾熱中」的情況,是陰陽相互侵擾而產生熱,導致咽喉乾燥。(註:咽喉乾燥有虛實兩類,這裡指的是實火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