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經注節解》~ 外篇 (17)
外篇 (17)
1. 刺瘧篇
此以針灸治瘧法也。然經止言刺某經,而穴俞補瀉之法,賴注言之甚詳,啟玄真足不朽矣。但前半既言足六經瘧,而後又出肝脾腎胃及心肺六瘧,參錯不齊,應綴集成篇者也。
白話文:
這篇文章介紹了用針灸治療瘧疾的方法。然而,古籍只說明瞭針刺某條經絡,至於穴位的位置和補瀉的方法,則需要參考後面的註解,這些註解非常詳細,對理解這門醫學至關重要。不過,文章前半部分提到了六種足經瘧,後半部分又提出了肝脾腎胃和心肺六種瘧疾,內容有些混亂,需要整理後才能形成完整的文章。
足太陽之瘧,令人腰痛頭重,寒從背起,(足太陽脈,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挾脊抵腰中。其支別者,從髆內左右,別下貫胂,過髀樞。故令腰痛頭重,寒從背起。按:三部九候論注與刺腰痛注貫胂俱作貫臀,又厥論注及甲乙經與此注俱作貫胂。胂,脊肉也。
白話文:
足太陽經的瘧疾,讓人腰疼頭重,寒氣從背後升起。(足太陽經的經絡,從頭頂進入腦部,然後再流出、經過頸項兩側,沿著肩膊內側,夾著脊椎到達腰部。它的支脈,從頸項內側穿過,再向下貫穿臀部,經過髀樞穴。因此導致腰痛頭重,寒氣從背後升起。按:《三部九候論注》和《刺腰痛注》中「貫胂」都寫作「貫臀」,而《厥論注》及《甲乙經》與此注都作「貫胂」。胂指脊背的肉。)
臀,人身坐處肉也。臀與胂相去頗遠,未知孰是。)先寒後熱,熇熇暍暍然,(熇熇,甚熱狀;暍暍,亦熱盛也。太陽不足,故先寒;寒極則生熱,故後熱也。按:熇音郝。暍音渴,)熱止汗出,難已,(熱生是為氣虛,熱止則為氣復,氣復而汗反出,此為邪氣盛而真不勝,故難已。按:新校正云:「全元起本並甲乙、太素、巢元方並作先寒後熱渴,渴止汗出,與此文異。
白話文:
臀部,是人體坐下的肉塊。臀部和屁股的距離比較遠,不知道哪個纔是正確的。
一開始是覺得冷,然後開始發熱,火燒火燎的樣子,(火燒火燎,形容非常熱;火熱火熱,也是熱度過高的意思。)太陽經陽氣不足,所以先寒戰;寒氣達到極點就會生熱,所以後來發熱。(註:火燒火燎讀作「ㄏㄠˇㄏㄠˇ」;火熱火熱讀作「ㄎㄜˋㄎㄜˋ」。)熱度消退之後會出汗,但很難停止。(發熱是因為氣虛,熱度消退是因為氣血恢復,氣血恢復後卻又出汗,這是邪氣旺盛而正氣虛弱的緣故,所以很難停止。註:校正後版本寫作:「先寒後熱口渴,口渴後出汗,與本文不同。)
」)刺郄中出血。(太陽之郄,是謂金門。金門在足外踝下,一名曰關梁,陽維所別屬也。刺三分,灸三壯。黃帝中誥圖經云委中主之,則古法以委中為郄中也。委中在膕中央,約文中動脈,足太陽之所入也。刺五分,留七呼,灸三壯。按:新校正云:「詳刺郄中,甲乙經作膕中,今王氏兩注之,當以膕中為正。
白話文:
「」針刺郄中,會出血。(太陽的郄穴,叫做金門。金門在足外踝下方,又稱關梁,是陽維脈的分支。針刺深度三分,灸三壯。黃帝中誥圖經說委中穴主治,可見古法中將委中穴當作郄中穴。委中穴在膕窩中間,靠近動脈,是足太陽經的入路。針刺深度五分,留針七次呼吸,灸三壯。按:新校正中說:「考證刺郄中,甲乙經版本記載為膕中,如今王氏兩條注釋中都有提及,應當以膕中為正確寫法。
」)足少陽之瘧,令人身體解㑊,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惕惕然,(按,解㑊解已見前。少陽,膽也,合於肝而主筋,病則筋不束骨,肢體為之懈惰也。少陽之病兼寒熱,而其脈則主半表半裡,故寒不甚熱不甚也。膽虛則驚而惡人,故又惕惕然也。注以寒熱不甚為解㑊,誤矣。
白話文:
因肝膽膽經氣血運行不暢引起的瘧疾,會導致身體虛弱無力,寒熱不嚴重,討厭見到人,見到人會害怕。
(註解:少陽指肝膽膽經。膽經與肝經相合,主導筋骨,如果膽經氣血運行不暢,則筋骨失去束縛,四肢就會疲軟無力。少陽的疾病同時會有寒熱的症狀,其脈象既有表證又有裡證,因此寒熱都不會很嚴重。膽虛則容易驚恐和害怕,因此會出現見人心悸的情況。錯誤地認為寒熱不嚴重就是虛弱無力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熱多,汗出甚,(按:雖兼寒而熱較多,邪乘虛也。邪入肝膽則風動,故汗出甚也。)刺足少陽。(俠谿主之。俠谿在足小趾次趾岐骨間,本節前陷者中,少陽之滎。刺三分,留三呼,灸三壯。)足陽明之瘧,令人先寒,灑淅灑淅,寒甚,久乃熱,熱去汗出,喜見日月光火氣,乃快然,(陽虛則外先寒,陽虛極則復盛,故寒甚,久乃熱也。熱去汗已,陰又內強,陽不勝陰,故喜見日月光火氣乃快然也。
白話文:
如果多為熱證,汗出較多,(按:雖然兼夾寒冷,但熱較多,是邪氣乘於膈膜所致。邪氣進入肝膈,就會引發風動,所以汗出較多。)刺足少陽經的壓痕。(壓痕穴主治此症。壓痕穴位於足小趾次趾之間的岐骨間,本節之前陷中,是少陽經的壓痕。刺入三分,留針三呼,出針三呼。)足陽明經的風證,會讓人先感到寒冷,發熱伴隨咳嗽,寒冷嚴重,過很久才發熱,熱退後出汗,喜歡見日光、月光和火氣,才能感到舒暢,(陽證在外先感到寒冷,陽證極度時又會再次旺盛,所以寒冷嚴重,過很久才發熱。熱退後出汗,陰又內強,陽不勝陰,所以喜歡見日光、月光和火氣才能感到舒暢。)
按:再言灑淅,狀寒甚也。)刺足陽明跗上。(衝陽穴也。在足跗上五寸,骨間動脈上,去陷谷三寸,陽明之原。刺三分,留十呼,灸三壯。)足太陰之瘧,令人不樂,好太息,(心氣流於肺則喜,今脾臟受病,心母救之,火氣下入於脾,不上行於肺。又太陰脈支別者,從胃上膈注心中。
白話文:
再來說到流注,症狀像著涼一樣嚴重。針刺位於足部陽明經的上方,也就是衝陽穴。此穴位在足部上方五寸,骨間動脈上,距離陷谷穴三寸,是陽明經的原穴。針刺深深插入,留針時間為十個呼吸,艾草條針刺後再艾條三遍。
至於足部太陰經的寒症,讓人提不起精神,常會長長地感傷。這是因為心氣運行至肺部,就會讓人感到快樂,但現在是因應受寒而生病,心氣為了保護心包膜而流到下部進入心包膜,所以心氣無法上升到肺部。另外,太陰經的支脈,從胃部向上經過隔膜進入心部。
故令人不樂,好太息也。按:太讀作嘆。)不嗜食,多寒熱,汗出,(按:脾主運化,今既受邪,則滯膩而不知味,惟不知味,是以不嗜也。多寒熱,甲乙經作多寒少熱,與此文異。)病至則善嘔,嘔已乃衰,(嘔,胃病也。胃與脾相配,邪既入脾,則氣及於胃,故善嘔。嘔則邪散,故衰也。
白話文:
因此令人憂鬱,經常嘆氣。(註:太讀作嘆)不喜歡吃東西,經常發冷發熱,出汗。(註:脾臟負責運化,如今受到邪氣侵犯,就會導致滯膩不思飲食。正因為不思飲食,所以纔不喜歡吃東西。發冷發熱,甲乙經記載為發冷少發熱,與本文不同)病情加重時會嘔吐,嘔吐後就會疲倦虛弱。(嘔吐,是胃病的症狀。胃與脾相配,邪氣進入脾臟後,就會影響到胃部,所以會嘔吐。嘔吐後,邪氣會散去,所以就會疲倦虛弱)
注惟以經穴為解,未見發揮。)即取之。(言衰即取之井俞及公孫也。公孫在足大趾本節後一寸,太陰絡也。刺四分,留七呼,灸三壯。)足少陰之瘧,令人嘔吐甚,多寒熱,熱多寒少。(足少陰脈,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故嘔甚,多寒熱也。腎為陰臟,陰氣生寒,今陰氣不足,故熱多寒少。
白話文:
注意只是以經穴來解釋,還沒有看到如何發揮的作用。)那就是直接取用它。(意思是衰弱就取井穴、俞穴以及公孫穴。公孫穴位於足大拇指根部後一寸處,是太陰經絡的交會點。針刺四分深,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艾灸三壯。)足少陰經的瘧疾,使人嘔吐嚴重,寒熱交替,但熱比較多,寒比較少。(足少陰經脈貫穿肝膈,進入肺中,循行喉嚨,所以嘔吐嚴重,寒熱交替。腎是陰臟,陰氣會產生寒,現在陰氣不足,所以熱比較多,寒比較少。
按:新校正云:「甲乙經云:嘔吐甚,多寒少熱。」)欲閉戶牖而處,其病難已,(胃陽明脈病,欲獨閉戶牖而處,今胃證反見於腎水之中,土刑于水,故其病難已也,大鐘太谿悉主之。大鐘在足內踝后街中,少陰絡也。刺二分,留七呼,灸三壯。太谿在足內踝後跟骨上,動脈陷者中,少陰俞也。
白話文:
據新校正本記載:「甲乙經中說:嘔吐嚴重,多寒少熱。」想要關閉門窗躲起來,這種病很難治癒。因為胃陽明脈的病症,卻出現在腎水的部位,土克水,所以病情難以痊癒。大鐘穴和太溪穴都能治療。大鐘穴位於足內踝後緣中,是少陰經絡。刺針二分深,留針七呼,灸三壯。太溪穴位於足內踝後跟骨上方,動脈凹陷處,是少陰俞穴。
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壯。按:新校正云:「甲乙經云:其病難已,取太谿。又大鐘穴甲乙經作跟後沖中,刺腰痛篇注作跟后街中,水穴注在內踝後,此注云內踝后街中,諸注不同,當以甲乙經為正。」)足厥陰之瘧,令人腰痛,少腹滿,小便不利,如癃狀,非癃也,數噫,恐懼,氣不足,腹中悒悒,(足厥陰脈,循股陰,入髦中,環陰器,抵少腹,故病如是。癃謂不得小便也。
白話文:
刺入皮膚三分,止血後休息七次吸氣呼氣,然後拔完針再休息三次。
註解:
新校正本提到《甲乙經》說:如果病情很難治癒,取太屻穴。又,《甲乙經》中大鐘穴寫作「跟後沖中」,《腰痛篇注》寫作「跟后街中」,《水穴注》寫在「內屻後」,而這裡的注釋寫在「內屻后街中」。各家注釋不同,應以《甲乙經》為準。
足少陰腎經的支脈,讓人腰痛、小腹腫脹、小便困難,就像癃病的症狀,但並非癃病。重複幾次(拔完針休息)的動作,擔心會發病,氣不足,腹中噦噦作響。(足少陰腎經循股陰,進入屻中,環繞陰器,到達小腹,所以出現這樣的疾病症狀。癃病是指小便困難。)
悒悒,不暢之貌。按:王本數便意,甲乙經作數噫二字,是也,今改從之。)刺足厥陰。(大沖主之。在足大趾本節後二寸,陷者中,厥陰俞也。刺三分,留十呼,灸三壯。按:刺腰痛篇注云:「在本節後內間動脈。」與此注異,未知孰是。)
白話文:
心情鬱悶,氣不順暢的樣子。根據王本的注釋,甲乙經寫的是「數噫」兩個字,現在改用這個說法。刺足厥陰穴,(大沖穴主治此病。位於足大趾本節後二寸,凹陷處,是厥陰俞穴。針刺三分深,留針十個呼吸的時間,灸三壯。根據刺腰痛篇的注釋,這個穴位應該在「本節後內間動脈」,跟這裡的注釋不同,不知道哪個說法正確。)
肺瘧者,令人心寒,寒甚熱,熱間善驚,如有所見者,刺手太陰陽明。(列缺主之。列缺在手腕後一寸半,手太陰絡也。刺三分,留三呼,灸五壯。陽明穴,合谷主之。合谷在手大指次指岐骨間,手陽明脈所過也。刺三分,留六呼,灸三壯。按:肺主皮毛,不能捍邪,令得深入,故心寒也。
白話文:
肺瘧症狀:會導致心臟寒冷,寒冷嚴重時發熱,發熱期間容易受到驚嚇,好像看到了什麼,可以針刺手太陰和陽明經絡。(以列缺穴為主。列缺穴位於手腕後一寸半處,屬於手太陰經絡。針刺三分,留針三呼,灸五壯。陽明穴以合谷穴為主。合谷穴位於手拇指和食指指骨間,是手陽明經脈通過的地方。針刺三分,留針六呼,灸三壯。注:肺臟主導皮膚和毛髮,不能抵禦邪氣,導致邪氣深入體內,所以心臟才會寒冷。)
寒甚熱,謂寒甚於熱,肺受邪,則皮毛灑淅而惡寒也。熱間善驚者,邪盛木強,乘金之虛而反侮之,故熱少退,則善驚而如有所見,肺為邪傷故然也。)心瘧者,令人煩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熱,刺手少陰。(神門主之。神門在掌後銳骨之端,陷者中,手少陰俞也。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白話文:
寒氣大於熱氣時,稱為「寒甚熱」。 肺部受邪氣侵襲,就會皮膚發冷、惡寒。
在發熱期間容易受驚的人,是邪氣過盛、肝氣旺盛,趁著肺氣虛弱的時候反過來侵犯肺臟。 所以熱氣稍退時,就會容易受驚,好像看到什麼東西一樣。這是因為肺臟被邪氣傷害所致。
心瘧症狀: 心煩意亂,想要喝冷水。發冷的症狀多於發熱的症狀。
治療心瘧的穴位: 手少陰經的神門穴。(神門穴位於手掌後方,銳骨的尖端,有一個凹陷的地方,就是神門穴,它是手少陰經的俞穴。)
治療方法: 針刺神門穴三分深,留針七次呼吸時間,灸三壯。
按:心藏火,得邪則火益熾,故煩甚而欲清水也。火內熾則外轉寒,故不甚熱而多寒,應熱而寒,故曰反也。)肝瘧者,令人色蒼蒼然,大息,其狀若死者,刺足厥陰見血。(中封主之。中封在足內踝前一寸半,陷者中,仰足而取之,伸足乃得之,足厥陰經也。刺出血止,常刺者可入四分,留七呼,灸三壯。
白話文:
記住:心藏火,如果受到邪氣入侵,火氣會更加旺盛,所以煩躁不安,想要喝冷水。心火過旺會轉化為體外的寒氣,所以不會很熱反而會發冷,明明應該發熱卻發冷,所以稱之為「相反」。
肝瘧(一種由肝臟造成的瘧疾)患者,會面色蒼白,長籲短嘆,像瀕死之人,應該針刺足厥陰經直到見血。(中封穴是主穴,位於內踝前一寸半,按壓處凹陷,將腳向上抬起定位,再伸直腳才能取得,為足厥陰經穴位。)針刺出血後即停止,針灸熟練者可刺入四分,留針七次呼吸時間,再灸三壯。
按:前已言足六經之瘧矣,茲又出肝脾腎胃四瘧,乃其證與前異,少膽與膀胱瘧,更肺心二瘧,居手經之二,不知何故。豈一經之證多端,前言之未盡,後更變其文以暢之?抑本非同篇,古人或因其均為論瘧,故合為一篇,是以文義參錯歟?皆未可知也。蒼,青色,老瘁也,肝邪自病故色蒼。
白話文:
註解:
前面已經講述了足六經的瘧疾,這裡又提出了肝、脾、腎、胃四種瘧疾。它們的證狀與前述的瘧疾不同,缺少了膽和膀胱的瘧疾,而多了肺、心的瘧疾,共兩種類型,位於手經,不知是什麼原因。難道一種經絡的證狀會有多種,前面所說的不夠全面,後面又改變說法以補充說明嗎?或者根本不是同一篇章,古人可能因為它們都是討論瘧疾,就把它們合在一起,因此文義錯雜嗎?這些原因都不得而知。
蒼:青色,衰老衰弱的意思。肝臟的邪氣自己生病,所以顏色蒼青。
人郁不樂則嘆息,邪氣抑肝,故嘆息若死狀也。)脾瘧者,令人寒腹中痛,熱則腸中鳴,鳴已汗出,刺足太陰。(商丘主之。商丘在足內踝下微前,陷者中,足太陰經也。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壯。按:脾經內主腸腹,故寒則痛,熱則鳴也。)腎瘧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宛轉,大便難,目眴眴然,手足寒,刺足太陽少陰。
白話文:
人如果心情抑抑不樂,就會發出長長的感傷之聲。這股邪氣會壓抑到肝,所以哀傷的時候會像要死去一樣。
患有寒熱交替發作的「寒熱型」肺結核的人,在上腹裡感到寒冷就腹痛,感到熱的時候腸子裡就會發出鳴叫,鳴叫之後會出汗。治療這種情況,可以用針刺足太陰經上的商丘穴,這個穴道在腳內側腳腕骨下方稍前方,按壓下去會出現一個小坑。針刺深度三分,針刺後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再艾條穴位上施三柱。
「寒熱型」肺結核的寒證發作時會感到腹部疼痛,熱證發作時則會腸鳴。
患有寒熱交替發作的「寒熱型」肺結核的人,肢體會覺得輕盈,腰部和背部疼痛並轉動困難,大便也困難,眼睛也會感到乾痛,手腳感到寒冷。治療這種情況,可以用針刺足太陽經和足少陰經。
(大鐘主之。取如前足少陰瘧中法。按:本篇論瘧諸證,前後殊別,病本多端,其不同宜也。乃王氏之注穴俞刺灸,亦皆差別,其相同者,惟此腎瘧一則而已。詳求其義,差別者是則相同者非,蓋後證既與前異,則穴俞自應不同,何得仍如前法也。)胃瘧者,令人善飢而不能食,食而支滿腹大,胃熱脾虛,故善飢而不能食,食則支滿腹大也。是以下文兼刺太陰。
白話文:
(鐘仁貴)把(腎瘧)作為重點。治療方法如前面足少陰瘧中法的內容。按:本文討論的瘧疾諸證,前後差異很大,病因多種,所以治療方法也不同。而王氏的穴位標註方法與針灸方法也有所不同,但其中相同的只有這個腎瘧。仔細研究其原理,差別就在於相同與不同。這是因為後面的證情與前面的不同,所以穴位標註自然也應不同,怎麼能還像前面那樣治療呢?胃瘧的人,往往會覺得很餓,但又不能吃東西,吃了東西肚子就會脹滿發大。胃熱脾虛,所以會覺得很餓,但又不能吃東西,吃了東西就會肚子脹滿發大。因此,下文還兼刺太陰(脾經)。
刺足陽明太陰橫脈出血。(……厲兌、解谿、三里主之。厲兌在足大趾次趾之端,去爪甲如韭葉,陽明井也。刺一分,留一呼,灸一壯。解谿在衝陽後三寸半,腕上陷者中,陽明經也。刺五分,留五呼,灸三壯。三里在膝下三寸,䯒骨外廉,兩筋肉分間,陽明合也。刺一寸,留七呼,灸三壯。
白話文:
針刺足陽明及足太陰經上的橫脈出血。(……厲兌穴、解谿穴和足三里穴主治這種情況。)
-
**厲兌穴:**位於足大拇指和第二個腳趾端,距離指甲約一指葉寬,是足陽明經的井穴。針刺深度一分,留針一次呼吸,艾灸一壯。
-
**解谿穴:**位於衝陽穴的後面三寸半,腕部凹陷處的中央,屬於足陽明經。針刺深度五分,留針五次呼吸,艾灸三壯。
-
**足三里穴:**位於膝蓋下方三寸,腓骨外側凹陷,兩條肌肉分開的間隙處,是足陽明經的合穴。針刺深度一寸,留針七次呼吸,艾灸三壯。
然足陽明取此三穴,足太陰刺其橫脈出血也。橫脈謂足內踝前斜過大脈,則太陰之經脈也。按:此注云解谿在衝陽後三寸半,氣穴論注二寸半,甲乙經作一寸半,當以甲乙為正。)
白話文:
然而足陽明經取這三個穴位,足太陰經刺其橫脈出血。橫脈指的是足內踝前面斜穿過大脈,就是足太陰經的經脈。
注:這個註解說解谿穴在衝陽穴後三寸半,氣穴論的註解是二寸半,《甲乙經》寫作一寸半,應該以《甲乙經》為準。
瘧脈緩大虛,便宜用藥,不宜用針。(緩者中風,大為氣實,虛者血虛。血虛氣實,風又攻之,故宜藥治以遣其邪,不宜針瀉而出血也。按:注以大為氣實,誤矣。大而有力乃為實,今大而兼虛,其為無力可知,故宜藥以補正而祛邪,不宜用針泄氣,更增其虛也。)凡治瘧先發如食頃,乃可以治,過之則失時也。
(……先其發時,真邪異居,波隴不起,故可治。過時則真邪相合,攻之則反傷真氣,故曰失時。)
白話文:
瘧疾的脈象緩慢且寬大,屬於虛弱的類型,適合用藥物治療,不宜針灸放血。(緩脈表示中風,寬大脈表示氣血充實,虛弱表示血虛。血虛氣實,再加上風邪侵襲,所以應該用藥物治療來驅邪,不宜針灸放血導致出血虛脫。按:注釋中認為寬大脈代表氣血充實是不正確的。寬大而有力的脈象纔是氣血充實,現在寬大卻兼有虛弱,顯然是脈象無力,所以應該用藥物來補益正氣並驅邪氣,不宜用針灸瀉氣,以免加重虛弱。)凡是治療瘧疾,必須趁著發作初期如進食時的感覺,才能治療,錯過時間就失去了治療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