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紹虞

《素問經注節解》~ 外篇 (16)

回本書目錄

外篇 (16)

1. 刺熱篇

篇中所言,皆真熱也。熱蓄於內,則證見於外,故首言五臟之證。證見則色自異,故次言五臟之色。既驗其色,又辨其證,則知病之所在,而可以刺而去之矣,故又次言五十九刺及諸應刺之穴,乃以刺熱名篇焉。

白話文:

文中所說的,都是指真熱。熱量蓄積在內部,則症狀就會表現在外部,所以文章開頭就談論五臟的證狀。證狀出現時,顏色就會有所不同,所以接著提到五臟的顏色。根據顏色診斷出病症後,再辨別其證狀,就能知道疾病的位置,進而透過針刺來消除,因此接著提到五十九個刺穴和各種應刺的穴位,並以「刺熱」為篇名。

肝熱病者,小便先黃,腹痛,多臥,身熱。(肝之脈環陰器,抵少腹而上,故小便不通先黃,腹痛多臥也。寒薄生熱,身故熱焉。)熱爭,則狂言及驚,脅滿痛,手足躁,不得安臥。(經絡雖已受熱,而神藏猶未納邪,邪正相薄,故云爭也。肝之脈,從少腹上挾胃,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絡舌本,故狂言脅滿痛也。

白話文:

患有肝熱症狀的人,小便會先發黃,腹部疼痛,常臥牀不起,身體發熱。(肝臟的經絡環繞著下陰部,延伸到少腹向上,所以小便不通會先發黃,腹痛和臥牀不起也是這個原因。寒氣不足生熱,所以身體才會發熱。)熱氣過盛,就會胡言亂語並驚嚇,肋部疼痛,手腳不安,無法安穩睡覺。(經絡雖然已經受到熱氣影響,但是神智還沒有被邪氣侵犯,邪氣與正氣相互爭鬥,所以稱為「爭」。肝臟的經絡從少腹向上經過胃部,穿過橫膈,分佈於肋骨,沿著喉嚨後面,連接到舌根,所以會胡言亂語和肋部疼痛。)

肝性靜而主驚駭,故病則驚,手足躁,臥不得安。)庚辛甚,甲乙大汗,氣逆則庚辛死。(肝主木,庚辛為金,金剋木,故甚於庚辛也。甲乙為木,故大汗於甲乙。)刺足厥陰少陽。(厥陰肝脈,少陽膽脈。)其逆則頭痛員員,脈引沖頭也。(肝之脈,自舌本循喉嚨之後,上出額,會於巔,故頭員員然,脈引衝於頭中也。

白話文:

肝臟屬性平和,負責鎮靜安神,所以當肝臟出問題時,人容易受驚嚇、手腳不安、躺不穩。

庚辛屬金,五行中金剋木,所以庚辛過盛對肝臟害處更大。甲乙屬木,所以甲乙過剩時,人會大汗淋漓。

治療辦法是針刺足厥陰肝經和少陽膽經。

如果逆氣上衝,會導致頭部脹痛,因為肝經從舌根沿著喉嚨後方上行,通過額頭,會合於頭頂,所以頭部會脹痛,脈搏也衝擊著頭部。

員員謂似急也。按:本篇所言熱病,皆實證也,與諸篇之兼虛實者不同。氣逆非喘逆,謂病甚而氣潰亂也。)心熱病者,先不樂,數日乃熱。(按:不樂者,謂起居不適意也。心為火臟,其氣本熱,心病則火不安其位而熱形焉。故心之見熱病,其熱未遽見也,必先有所苦,而後病乃見於數日之後。

白話文:

員員:意指發作迅猛。

本篇文章所討論的熱病,都是實證(正氣實、邪氣盛),與其他兼有虛實證的熱病不同。氣逆並非喘息,而是指病情嚴重,導致氣息混亂無法順利運行。

心火旺盛導致的熱病患者,初期不會感到快樂,過幾天後才會發熱。(不快樂:意指起居生活不適意。心臟屬火,其氣本性溫熱,心臟出現問題,火氣就會離開原本的位置,導致身體發熱。因此,心火旺盛導致的熱病,發熱症狀不會立即出現,通常會先出現其他不適感,幾天後才會發病。)

)熱爭則心卒痛,煩悶善嘔,頭痛面赤,無汗。(心手少陰脈,起於心中。其支別者,從心系上挾咽。小腸之脈,直行者,循咽下膈抵胃。其支別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故卒心痛,煩悶善嘔,頭痛面赤也。心在液為汗,今病熱,故無汗以出。)壬癸甚,丙丁大汗,氣逆則壬癸死。

白話文:

心陽亢盛則心臟劇痛,伴隨煩悶、嘔吐、頭痛、面赤,且不流汗。(心手少陰經,起源於心臟。其分支從心繫上伴隨咽喉。小腸經,直行的循嚥下膈抵達胃。其分支從缺盆,沿著頸部上行至面頰,到達眼睛尖銳的部位。因此,突然的心痛、煩悶、嘔吐、頭痛、面赤都是這個原因。汗液是由心所化,現在有熱證,所以不流汗。)壬癸旺盛,丙丁大汗,氣息逆亂則壬癸衰竭死亡。

(按:火畏水,故甚而死。自得其位,故大汗。)刺手少陰太陽。(少陰,心脈;太陽,小腸脈。)脾熱病者,先頭重,頰痛,煩心,顏青,欲嘔,身熱。(胃之脈起於鼻交頞中,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故先頭重頰痛顏青也。脾之脈,支別者,復從胃,上膈注心中。

白話文:

(由於)火害怕水,所以火勢過旺就會被撲滅。自得其位,所以會大汗淋漓。刺傷手少陰和太陽經絡。(少陰:心脈;太陽:小腸脈。)

脾熱病的患者,一開始會感到頭重、臉頰疼痛、心煩意亂、臉色發青、欲嘔吐、身體發熱。(胃的脈絡從鼻根部位開始,向下沿着鼻外側,進入上牙齒中,再折返環繞嘴脣,向下連接承漿穴,轉而沿着下頜後面向下,到達大迎穴,沿臉頰車處,向上到耳前,經過客主人穴,沿着髮際,直到額頭和頭頂,因此會先出現頭重、臉頰疼痛和臉色發青。脾的脈絡,其中一條分支,又從胃部向上經過膈肌,注入心臟。)

其直行者,上膈挾咽。故煩心欲嘔而身熱也。按:新校正云:「甲乙經、太素云脾熱病者先頭重顏痛,無顏青二字。」)熱爭則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滿泄,兩頷痛。(胃之脈,支別者,起胃下口,循腹裡,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氣街者,腰之前,故腰痛也。脾之脈,入腹屬脾絡胃。

白話文:

直行的經脈

直行的經脈往上連結橫膈和喉嚨。所以會覺得心煩想吐,身體發熱。

熱爭

如果熱氣過盛,會導致腰痛、無法俯仰,腹部脹滿、拉肚子,兩側的下巴會痛。

胃經支別

胃經的支別經脈,從胃部往下拉到嘴巴,沿著腹部內部,再向下走到氣街的中間而與足陽明胃經會合。氣街就是腰部前面,所以會腰痛。

脾經

脾經進入腹部與脾臟相連,再連接到胃。

又胃之脈,自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故腹滿泄而兩頷痛。)甲乙甚,戊己大汗,氣逆則甲乙死。(按:木伐土,故甚而死。土得氣,故大汗。)刺足太陰陽明。(太陰,脾脈;陽明,胃脈。)肺熱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惡風寒,舌上黃,身熱。(肺主皮膚,外養於毛,故熱中之,則淅然惡風寒,起毫毛也。

白話文:

胃經的脈絡,從交承穴(人中穴下方)向上,經過脣後下方,至大迎穴(嘴角),再沿著頰車穴(顴骨下緣凹陷處)。所以當腹部脹滿、泄瀉時,兩側腮幫子就會疼痛。

甲乙日(肝木旺)時疼痛加劇,戊己日(脾土旺)時會大量出汗。如果氣逆攻上,甲乙日(肝木旺)就會死亡。(按:木克土,木氣太旺就會剋制脾土,導致死亡。土氣得到幫助,就會大量出汗。)應針刺足太陰脾經和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

肺熱病患者,一開始會發抖、渾身起雞皮疙瘩、怕冷風,舌苔黃色,身體發熱。(肺主皮膚,毛髮由肺外養,所以肺熱時,會畏寒起雞皮疙瘩。)

肺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今肺熱入胃,胃熱上升,故舌上黃而身熱。)熱爭則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頭痛不堪,汗出而寒。(肺居膈上,氣主胸膺,在變動為咳,又藏氣而主呼吸,復為胸中之府,故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也。肺之絡脈,上會耳中,今熱氣上熏,故頭痛不堪,汗出而寒。

白話文:

肺部的經脈,從中焦開始,向下連接大腸,再沿著胃口循環。現在肺部有熱氣進入胃部,胃部的熱氣上升,所以舌頭上會變黃而身體發熱。

熱氣互相爭鬥,就會引起喘咳,疼痛從胸部延伸到背部,無法深呼吸,頭痛難忍,出汗卻感到寒冷。(肺部位於橫膈膜之上,主管胸部的氣機,變化時會引起咳嗽,又負責儲藏氣體和控制呼吸,也是胸腔中的臟器,所以會出現喘咳,疼痛蔓延到胸部和背部,無法深呼吸。肺部的絡脈與耳朵相通,現在熱氣上衝,因此會頭痛難忍,出汗卻感到寒冷。

)丙丁甚,庚辛大汗,氣逆則丙丁死。(按:火爍金,故甚而死。金得氣,故大汗。)刺手太陰陽明,出血如大豆,立已。(太陰,肺脈;陽明,大腸脈。其絡脈盛者,乃刺而出之。)腎熱病者,先腰痛,䯒痠,苦渴,數飲,身熱。(膀胱之脈,從肩髆內,挾脊抵腰中,又腰為腎之府,故先腰痛也。

白話文:

丙丁非常盛,庚辛就會出很多汗;如果氣逆了,丙丁就會消失。

(注:火剋金,所以丙丁盛的話,就會剋制庚辛讓它們消失。金屬性需要氣,所以氣來了就會出很多汗。)

刺肺經和大腸經,出血像黃豆般大,刺完馬上就會好。

(肺經,也就是肺部脈絡;大腸經,也就是大腸脈絡。如果這些經絡脈盛的話,就刺出血液來。)

腎臟發熱疾病的人,會先腰痛、痠痛、口渴、頻尿、身體發熱。

(膀胱的脈絡,從肩膀脖子的內側,經過脊椎,到腰部,腰部又是腎臟的器官,所以先腰痛。)

又腎之脈,自循內踝之後,上踹內,出膕內廉。又直行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故䯒痠苦渴數飲身熱。)熱爭則項痛而強,䯒寒且酸,足下熱,不欲言。(膀胱之脈,從腦出別下項。又腎之脈,起於小趾之下,斜趨足心,出於然骨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䯒內。

白話文:

腎臟的經脈,從腳踝內側後方開始,往上經過小腿內側,接著從膝蓋內側出來。另一條經脈則直接從腎臟往上穿過肝臟、橫膈膜,進入肺部,沿著喉嚨,經過舌根。如果這條經脈出了問題,就會出現口渴、身體發熱等症狀。如果熱氣過盛,則會出現脖子疼痛僵硬,如果寒氣入侵,則會出現口渴、寒酸,腳底發熱,不想說話等症狀。

膀胱的經脈,從頭部出來,分出一條經脈往下經過脖子。腎臟的另一條經脈,從小腳趾下方開始,斜著走向腳心,從腳踝骨下方出來,沿著腳踝內側後方,再分出一條經脈進入腳後跟,再往上經過小腿內側。

又其直行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故病如是也。)其逆則項痛員員淡淡然。(腎之筋,循脊內挾膂,上至項,結於枕骨,與膀胱之筋合。膀胱之脈,又並下於項。故項痛員員然也。淡淡,似欲不定也。)戊己甚,壬癸大汗,氣逆則戊己死。(按:土刑水,故甚而死。

白話文:

  • **順行經脈:**從腎臟向上穿過肝臟和膈肌,進入肺部,沿著喉嚨走行,夾在舌根部。因此,生病時症狀表現為上述部位的不適。

  • **逆行經脈:**就會出現頸部疼痛,疼痛感隱隱約約,不確定,像要消失又不消失的感覺。

  • **腎經筋脈的走行:**沿著脊柱內側,夾著脊膜,向上到頸部,與後腦骨相連,與膀胱經筋脈相合。膀胱經脈也沿著頸部向下走行。因此,頸部疼痛時,會有隱隱約約、不確定的感覺。

  • 戊土和己土過於強盛,壬水和癸水大汗淋漓,氣逆轉向上走,戊土和己土就會死亡。(注: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理論,土克水,所以戊己土過於強盛就會剋制壬癸水,導致壬癸水死亡。)

水得氣,故大汗。)刺足少陰太陽。(少陰,腎脈;太陽,膀胱脈。按:五臟氣逆之證,經文止有肝腎,而心脾肺注謂經闕文,恐未必然也。蓋五臟之位,肝腎居下,氣逆則病自下而上,故肝則頭痛,腎則項痛也。若心肺脾,位本在上,頭面之證已見,故不必更言氣逆病也。

白話文:

如果有汗液,說明有水分補給,因此大汗淋漓。(刺足少陰太陽經。)(少陰經:腎經;太陽經:膀胱經。按:五臟氣逆的證候,經文中只提到肝和腎,而心、脾、肺注釋稱經文缺少內容,恐怕未必如此。因為五臟的位置,肝腎在下面,氣逆則病症從下而上發展,所以肝病則頭痛,腎病則後頸痛。如果心、肺、脾在上面,頭面部的證候已經出現,因此不必再說氣逆的病症了。

非闕文。其五臟各言氣逆則死者,謂至所不勝之日則病甚,氣必潰亂而死也。)諸汗者,至其所勝日汗出也。(氣王日為所勝,王則勝邪,故各當其王日汗。按:此總結以上所言汗日也。有汗而愈者,有汗而未必愈者,而要之汗必見於其所勝之日也。)

白話文:

不是什麼欠缺的著作。文中提到五臟各自分別敘述氣逆就致死的狀況,意思是說到了氣所不能勝的日子,則病情會加重,氣也一定會潰亂而導致死亡。)至於所有會出汗的症狀,都是到了氣所勝的日子才會出汗。(氣王的那天就是所不能勝的日子,如果氣王就能勝過邪氣,所以各個器官在氣王的那天都會出汗。按:這是總結以上所說的出汗日。有些出汗就可以痊癒,有些出汗不一定會痊癒,但重要的是出汗一定會在氣所勝的日子出現。)

肝熱病者,左頰先赤;(肝氣合木,木氣應春,南面正理之,則其左頰也。)心熱病者,顏先赤;(心氣合火,火氣炎上,指象明候,故候於顏。顏,額也。)脾熱病者,鼻先赤;(脾氣合土,土王於中,鼻處面中,故占鼻也。)肺熱病者,右頰先赤;(肺氣合金,金氣應秋,南面正理之,則其右頰也。

白話文:

肝熱病

  • 左臉頰會先發紅。(這是因為肝氣屬木,木氣應春,南面是木氣的正位,所以與左臉頰相應。)

心熱病

  • 額頭會先發紅。(這是因為心氣屬火,火氣向上,指象明顯,所以看額頭的狀況。額頭在面部中間。)

脾熱病

  • 鼻子會先發紅。(這是因為脾氣屬土,土屬中央,鼻子在面部中間,所以與脾熱有關。)

肺熱病

  • 右臉頰會先發紅。(這是因為肺氣屬金,金氣應秋,南面是金氣的正位,所以與右臉頰相應。)

)腎熱病者,頤先赤。(腎氣合水,水惟潤下,指象明候,故候於頤也。)病雖未發,見色赤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按:病未發而色先見,於此治之,重可使輕,危者得安,是所貴乎上工也。)熱病從部所起者,至期而已;(按:部謂如上所言面中部分也。期謂五臟所主之日期,如肝主甲乙,心主丙丁之類也。

白話文:

腎臟發熱的人,嘴脣會發紅。(腎氣與水相應,水只能滋潤下行,嘴脣的顏色變化表明了腎臟的情況,所以要觀察嘴脣的顏色。)即使疾病還沒發作,但嘴脣已經發紅了,就可以進行鍼灸治療,這種方法叫做「治未病」。(按:疾病還沒發作而嘴脣顏色先有變化,此時進行治療,可以減輕病情,讓危急的病人得到安穩,這就是高明醫生的能耐。)熱病是由於身體某個部位的熱毒引起的,到了一定的時候就會發作;(按:部位指的是前面所說的臉部部位。時辰指的是五行臟腑所主宰的時辰,例如肝主甲乙時辰,心主丙丁時辰等。)

熱起何部,按部尋經,早為施治,或汗而表其邪,或寒而清其火,至其應王之期,自無不愈也。)其刺之反者,三周而已;(按:刺之為道,補瀉而已。如應補而反瀉,應瀉而反補,皆反也。刺之既反,病必牽纏難愈。三周,言重複也。)重逆則死。(先刺已反,病氣流傳,又反刺之,是為重逆。

白話文:

當身體發熱,要先找到病灶所在,並根據經絡循行找到病變位置,及早進行治療。可以通過發汗的方式驅散外邪,或者用寒涼的方法清熱降火。只要在病邪應王之期(病氣最盛之時)及時治療,自然可以痊癒。如果針灸治療方向相反,例如應該補卻反瀉,應該瀉卻反補,就會導致病情反复難愈,三周內病情就會反覆。如果病情反复又再次針灸治療,仍然方向相反,就會導致病情加重,最終危及生命。

一逆刺之,尚至三周乃已,況其重逆而得生耶。)諸治熱病,以飲之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止寒處,身寒而止也。(按:是所謂治熱以寒也。身寒猶身涼,謂熱退也。言誠飲寒衣寒,居處於寒,則身熱退而病止也。)熱病先胸脅痛,手足躁,刺足少陽,補足太陰,(足少陽木病,而瀉足少陽之木氣,補足太陰之土氣者,恐木傳於土也。按:新校正云:「詳足太陰,全元起本及太素作手太陰。

白話文:

即使是逆刺(針灸方法中一種向上刺入的方法),也要刺到三針才停,何況是強烈的逆刺卻能保住性命呢?)

治療熱病,要讓病人喝冷水,然後施以針灸,一定要讓病人穿暖和的衣服,住在寒冷的地方,讓身體冷下來,這樣病才能好。(按:這就是所謂的「以寒治熱」。身體冷下來猶如身體涼爽,表示熱度已經退去。確實只要飲用冷水、穿暖和的衣服,住在寒冷的地方,身體的熱度就會退下去,病情也會好轉。)

熱病最初出現胸脅疼痛,手腳躁熱,應針刺足少陽經,補養足太陰經。(因為足少陽經屬木,如果生病,就要瀉去足少陽經的木氣,並補養足太陰經的土氣,這是為了防止木氣傳染給土氣。按:校正本說:「仔細看足太陰經,全元起本和太素都寫作手太陰經。」)

楊上善云:『手太陰上屬肺,出腋下,故胸脅痛。』又按靈樞經云:『熱病而胸脅痛,手足躁,取之筋間,以第四針,索筋於肝,不得,索之於金。金,肺也。』以此決知作手太陰者為是。」此作手太陰者,是補金以平木也。注恐木傳土,故補土,亦是也。今兩存之。)病甚者,為五十九刺。

白話文:

楊上善說:「手太陰經向上屬於肺臟,從腋下出來,所以胸脅疼痛。」又根據《靈樞經》所說:「發熱病而胸脅疼痛,手足不安分,在經筋之間取穴,用第四根針,尋找肝臟的經筋,如果找不到,就尋找肺臟的經筋。肺臟就是金。」由此可確定穴位取在手太陰經才正確。

取這個穴位(補金)的作用是平衡肝木。註解中擔心肝木會傳熱於脾土,所以也取了補脾土的穴位。現在兩種穴位都保存下來了。病情比較嚴重的,可以刺五十九針。

五十九刺者,謂頭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諸陽之熱逆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瀉胸中之熱也。氣街、三里、巨虛上、下廉,此八者,以瀉胃中之熱也。雲門、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瀉四肢之熱也。五臟俞旁五,此十者,以瀉五臟之熱也。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熱之左右也,故病甚則爾刺之。

白話文:

「五十九刺」指的是頭上五行、胸中八穴、胃中八穴、四肢八穴、五臟十穴,總共五十九個穴位。

這些穴位是用來「瀉熱」的,也就是釋放身體多餘的熱氣。以下說明每個部位的功用:

  • 頭上五行穴:去除頭部陽氣太盛造成的熱逆。
  • 胸中八穴:排出胸腔中的熱氣。
  • 胃中八穴:排出胃部的熱氣。
  • 四肢八穴:排出四肢的熱氣。
  • 五臟十穴:排出五臟的熱氣。

五十九個穴位都是與熱氣有關的,因此當身體熱症嚴重時,才會使用針灸刺這些穴位進行治療。

然頭上五行者,當中行謂上星、囟會、前頂、百會、後頂,次兩旁謂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又次兩旁謂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也。上星在顱上,直鼻中央,入髮際一寸,陷者中,容豆,刺四分。(按:新校正云:「甲乙經四分作三分,水熱穴論注亦作三分,當改從之,上星刺入三分,囟會刺入四分。」)囟會在上星後一寸,陷者中,刺如上星法。

白話文:

頭骨上的五條經脈:

  • 中央一脈:上星、囟會、前頂、百會、後頂
  • 兩側五處: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
  • 再外側兩處: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

上星位於頭顱上,對著鼻子的正中央,進入髮際一寸,凹陷處取穴,容納一顆豆子大,刺入四分(註:據「新校正」記載,「甲乙經」和「水熱穴論注」都記載刺入三分,應以此為準。上星刺入三分,囟會刺入四分。)囟會位於上星後一寸,凹陷處取穴,刺法同前。

前頂在囟會後一寸五分,骨間陷者中,刺如囟會法。百會在前頂後一寸五分,頂中央旋毛中,陷容指,督脈、足太陽脈之交會,刺如上星法。後頂在百會後一寸五分,枕骨上,刺如囟會法。然是五者,皆督脈氣所發也。上星留六呼,灸五壯。次兩旁穴:五處在上星兩旁一寸五分,承光在五處後一寸,通天在承光後一寸五分,絡卻在通天後一寸五分,玉枕在絡卻後七分。然是五者,並足太陽脈氣所發。

白話文:

前頂,位於囟會穴後一寸五分,骨頭間的凹陷處。針刺方法與囟會穴相同。

百會 ,位於前頂後一寸五分,頭頂正中央的旋毛處。凹陷處容納手指,是督脈與足太陽脈交會穴。針刺方法與上星穴相同。

後頂 ,位於百會穴後一寸五分,枕骨上。針刺方法與囟會穴相同。

這五個穴位,都是督脈氣血所發出的。上星穴,留針六個呼吸,艾灸五壯。

次兩旁穴

  • 五處,在上星穴兩旁一寸五分。
  • 承光,在五處穴後一寸。
  • 通天,在承光穴後一寸五分。
  • 絡卻,在通天穴後一寸五分。
  • 玉枕,在絡卻穴後七分。

這五個穴位,都是足太陽脈氣血所發出的。

刺三分,五處、通天各留七呼,絡卻留五呼,玉枕留三呼,灸三壯。(按:新校正云:「甲乙經,承光不可灸,玉枕刺入二分。」)又次兩旁:臨泣在頭直目,上入髮際五分,足太陽少陽陽維三脈之會。目窗、正營,遞相去一寸。承靈、腦空,遞相去一寸五分。然是五者,並足少陽陽維二脈之會。

白話文:

針刺深度為三分,在五處和「通天」穴分別保留七次呼吸的時間後拔針,在經絡上保留五次呼吸的時間後拔針,在「玉枕」穴保留三次呼吸的時間後拔針,施灸三壯。

(按:校正的古籍提到:「《甲乙經》中記載,不能灸承光穴,刺入玉枕穴的深度為二分。」)

再針刺頭部的兩側:

  • 臨泣穴在頭部直視正前方時,向上刺入髮際五分,是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和陽維脈三條經脈交會的穴位。
  • 目窗穴和正營穴之間相隔一寸。
  • 承靈穴和腦空穴之間相隔一寸五分。

這五個穴位都是足少陽膽經和陽維脈兩條經脈交會的穴位。

腦空一穴刺四分,余並可刺三分,臨泣留七呼,灸五壯。大杼在項第一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半,陷者中,督脈別絡、足太陽、手太陽三脈氣之會。刺三分,留七呼,灸五壯。膺俞,膺中俞也,正名中府,在胸中行兩旁,相去六寸,雲門下一寸,乳上三肋間動脈應手,陷者中,仰而取之,手足太陰脈之會。刺三分,留五呼,灸五壯。

白話文:

腦空穴只刺入四分,其他穴位則刺入三分即可。臨泣穴則要留針七呼,灸五壯。大杼穴位於第一節頸椎下方兩側,相距各一寸半,在凹陷處取穴,是督脈別絡、足太陽膀胱經和手太陽小腸經三條經脈氣交會的地方。刺入三分,留針七呼,灸五壯。膺俞穴,又名膺中俞,正名中府,位於胸部兩側,相距六寸,在雲門穴下方一寸,乳頭上方第三根肋骨之間,動脈位置和手部相應,在凹陷處取穴,仰頭取穴,是手太陰肺經和足太陰脾經兩條經脈氣交會的地方。刺入三分,留針五呼,灸五壯。

缺盆在肩上橫骨陷者中,手陽明脈氣所發。刺二分,留七呼,灸三壯。背俞當是風門熱府,在第二椎下兩旁,各一寸半,督脈足太陽之會。刺五分,留七呼,灸五壯。驗今明堂中誥圖經不言背俞,未詳果何處也。(按:新校正云:「王注水熱穴論,以風門熱府為背俞;又注氣穴論,以大杼為背俞;此注云未詳。三注不同,蓋疑之也。

白話文:

缺盆位於肩胛骨上緣中央窪陷處,是手陽明經脈氣血發生的部位。刺入一分,留針七次呼吸,灸三壯。

背俞 穴位應該是風門穴和熱府穴,位於第二椎骨下方的左右兩側,各一寸半,是督脈和足太陽經脈的交匯處。刺入五分,留針七次呼吸,灸五壯。

我檢查了《明堂中誥圖經》,其中沒有提到背俞穴位,因此不清楚具體位置。(按:校對者雲:王注水熱穴論,認為風門熱府是背俞穴;又注氣穴論,認為大杼穴是背俞穴;此注說不清楚。三種註解不一致,可能是由於有疑問。

」)氣街在腹齊下橫骨兩端,鼠鼷上一寸,動應手,足陽明脈氣所發。刺三分,留七呼,灸五壯。三里在膝下三寸,䯒外廉,兩筋肉分間,足陽明脈之所入也。刺一寸,留七呼,灸三壯。巨虛上廉,足陽明與太陽合,在三里下三寸,足陽明脈氣所發。刺八分,灸三壯。巨虛下廉,足陽明與少陽合,在上廉下三寸,足陽明脈氣所發。

白話文:

氣街位於腹部,齊平於下橫骨兩端,在鼠鼷骨上方一寸處,觸之動應,為足陽明脈氣發出之處。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呼,艾灸五壯。

三里 位於膝蓋下三寸,腓腸肌外側緣,兩條肌肉分開的間隙處,為足陽明脈氣進入之處。針刺深度一寸,留針七呼,艾灸三壯。

巨虛上廉 位於三里下三寸,足陽明脈與太陽脈會合處,為足陽明脈氣發出之處。針刺深度八分,艾灸三壯。

巨虛下廉 位於巨虛上廉下三寸,足陽明脈與少陽脈會合處,為足陽明脈氣發出之處。

刺三分,灸三壯。雲門在巨骨下,胸中行兩旁,(按:新校正云:「氣穴論注,胸中行兩旁作挾任脈旁,橫去任脈,文雖異,穴之處所則同。」)相去六寸,動脈應手,中府當其下一寸,雲門手太陰脈氣所發,舉臂取之。刺七分,灸五壯。驗今明堂中誥圖經,不載髃骨穴,尋其穴以瀉四肢之熱,恐是肩髃穴。

白話文:

針刺雲門穴 0.3 寸,灸三壯。雲門穴位於肩胛骨下方,胸部兩側,距離約 6 寸,脈搏處可以觸摸得到。中府穴位於雲門穴下方 1 寸。雲門穴是肺經氣血發出的位置,抬起手臂可以取穴。

針刺中府穴 0.7 寸,灸五壯。根據明堂經圖的記載,沒有髃骨穴這個穴位。推測髃骨穴可能是肩髃穴,其作用是疏瀉四肢的熱氣。

穴在肩端兩骨間,手陽明蹺脈之會,刺六分,留六呼,灸三壯。委中在足膝後屈處,膕中央,約文中動脈,足太陽之所入也。刺五分,留七呼,灸三壯。髓空者,正名腰俞,在脊中第二十一椎節下間,督脈氣所發。刺二分,(按:甲乙經作二寸,熱穴論注亦作二寸,恐太深。

白話文:

穴位:肩井穴

位置:肩頭兩根骨頭間隔處,手陽明經絡的交會點。

施術:針刺六分,留針六口氣,灸三壯。

穴位:委中穴

位置:膝窩正後方的凹陷處,與小腿中間的動脈相應,是足太陽經絡的入口。

施術:針刺五分,留針七口氣,灸三壯。

穴位:腎俞穴

正確名稱為腰俞穴,位置在脊椎第二十一節椎骨下方,是督脈氣血發出的地方。

施術:針刺二分(註:甲乙經和熱穴論注記載為二寸,可能太深)。

當以氣府論注、水穴論注及此注作二分為近理也。)留七呼,灸三壯。五臟俞旁五者,謂魄戶、神堂、魂門、意舍、志室五穴也。在挾脊兩旁,各相去三寸,並足太陽脈氣所發也。魄戶在第三椎下兩旁,正坐取之,刺五分,灸五壯。神堂在第五椎下兩旁,刺三分,灸五壯。魂門在第九椎下兩旁,正坐取之,刺五分,灸三壯。

白話文:

從氣府注、水穴注中取義,將本作為二分較為合理。

留七呼,灸三壯。

五臟俞穴旁的五個穴位,分別是魄戶、神堂、魂門、意舍、志室。位於挾脊兩側,互相間隔三寸,都是足太陽脈氣所經過的。

魄戶位於第三椎下兩側,正坐取穴,刺入五分,灸五壯。

神堂位於第五椎下兩側,刺入三分,灸五壯。

魂門位於第九椎下兩側,正坐取穴,刺入五分,灸三壯。

意舍在第十一椎下兩旁,正坐取之,刺五分,灸三壯。志室在第十四椎下兩旁,正坐取之,刺五分,灸三壯。是所謂此經之五十九刺法也。若針經五十九刺則殊與此不同,雖俱治熱病之要穴,然合用之,理全向背,猶當以病候形症,所應經法,即隨所證而刺之。熱病始手臂痛者,刺手陽明太陰而汗出止。

白話文:

意舍穴位於第十一節椎骨兩側,病人坐正時施針,刺入五分,灸三壯。志室穴位於第十四節椎骨兩側,病人坐正時施針,刺入五分,灸三壯。這就是針灸這部經典裡提到的五十九種針法。如果按照針灸經書的五十九刺法來操作,方法和這裡所說的完全不同,雖然都用來治療熱病的要穴,但合用的原理完全相反,還是應該根據病人的症狀表現,選擇適用的經絡和穴位,並根據具體情況來施針。熱病剛開始時出現手臂疼痛,刺手陽明、手太陰經的穴位,讓病人出汗後就能止痛。

(手臂痛,列缺主之。列缺者,手太陰之絡,去腕上一寸半,別走陽明者也。刺三分,留三呼,灸五壯。欲出汗,商陽主之。商陽者,手陽明脈之井,在手大指次指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手陽明脈之所出也。刺一分,留一呼,灸三壯。)熱病始於頭首者,刺項太陽而汗出止。

白話文:

*手臂疼痛,主穴是列缺穴。列缺穴是手太陰肺經的絡脈,距離手腕關節約一寸半,還別走於足陽明胃經。刺入穴位三分深,留針三口氣時間,灸五壯。 *想要發汗,主穴是商陽穴。商陽穴是手陽明大腸經的井穴,位於拇指和食指內側,距離指甲角約一個韭葉寬,是手陽明大腸經氣血所出的地方。刺入穴位一分深,留針一口氣時間,灸三壯。 *如果發熱的症狀從頭部開始,則可以針刺後項的太陽穴,引出汗液使症狀緩解。

(天柱主之。天柱在俠項後,髮際大筋外廉,陷者中,足太陽脈氣所發。刺二分,留六呼,灸三壯。)熱病始於足脛者,刺足陽明而汗出止。(按:新校正云:「此條素問本無,太素亦無,今按甲乙經添入。」)熱病先身重骨痛,耳聾好瞑,刺足少陰。(據經無正主穴,當補瀉井滎爾。

白話文:

(天柱穴主治。天柱穴位於頸後,髮際線旁的大筋外緣,凹陷處,足太陽經脈氣血發出的地方。針刺二分深,留針六次呼吸,灸三壯。)熱病從足脛開始發作的,針刺足陽明經穴,即可出汗停止。(註:新校正雲:「此條素問原著沒有,太素也沒有,現在按甲乙經添入。」)熱病一開始身體沉重骨痛,耳聾愛閉眼,針刺足少陰經穴。(經文中沒有主穴,應根據情況補瀉井、滎穴。)

按:新校正云:「靈樞經云:熱病而身重骨痛,耳聾而好瞑,取之骨,以第四針,索骨於腎,不得,索之土。土者,脾也。」)病甚,為五十九刺。(如古法。)熱病先眩冒而熱,胸脅滿,刺足少陰少陽。(亦井滎也。)太陽之脈色榮顴,骨熱病也。(榮,飾也,謂赤色見於顴骨,如榮飾也。

白話文:

根據《新校正》中的記載,《靈樞經》說道:患有發熱且身體沉重、骨頭疼痛、耳聾且嗜睡的熱病,取針位於骨頭,用第四根針,沿腎臟附近尋找,如果找不到,就沿著脾臟附近尋找。脾臟被稱為「土」。如果病情嚴重,就施術五九刺法(按古法操作)。

如果熱病伴有眩暈冒汗和發熱,胸脅感到脹滿,就刺足少陰少陽經(井滎穴)。

太陽經脈的顏色紅潤,反映在顴骨上,這是骨熱病的徵兆。(「榮」意為「飾」,紅色出現在顴骨上,就如同飾物一樣。)

顴骨謂目下當外眥也。太陽合火,故見赤色。按:新校正云:「楊上善云:『赤色榮顴者,骨熱病也。』與王氏之注不同。」)榮未交,(按:甲乙經、太素並作榮未夭,似是,但與下文爭見義不切,不若交字為妥。)曰今且得汗,待時而已。(榮一為營,字之誤也。曰者,引古經法之端由也。

白話文:

顴骨指的是眼睛下方靠近外眼角的地方。太陽經屬火,所以可以看到紅色。**注:**新校正雲:「楊上善說:『顴骨呈紅色者,是骨熱病。』」這與王氏的注釋不同。榮氣(營氣)尚未交合,現在只要能出汗,過一陣子就能好了。(「榮」字應為「營」字,是寫錯了。「曰」字是引用古代經典法規的開頭用語。)

言色雖明盛,但陰陽之氣不交錯者,故法云今且得汗之而已。待時者,謂肝病待甲乙,心病待丙丁,脾病待戊己,肺病待庚辛,腎病待壬癸,是謂待時而已。所謂交者次如下文。)與厥陰脈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日。(……外見太陽之赤色,內應厥陰之弦脈。然太陽受病,當傳入陽明,今反厥陰之脈來見者,是土敗而木賊之也,故死。

白話文:

儘管症狀明顯嚴重,但陰陽之氣沒有相互作用,所以醫方上說先發汗即可。所謂「待時」,是指肝病等甲乙日,心病等丙丁日,脾病等戊己日,肺病等庚辛日,腎病等壬癸日治療,這就是「待時」的意思。(具體的相互作用關係見下文。)

與厥陰脈同時出現症狀的會死亡,期限不超過三天。(……外觀上出現太陽經的紅色,內在對應厥陰經的弦脈。但太陽經生病時應傳入陽明經,現在反而是厥陰脈出現症狀,說明土氣虛弱而木氣過盛,所以會死亡。)

木生數三,故期不過三日。)少陽之脈色榮頰,筋熱病也。(按:舊本筋作前,讀作頰前,注云即顴骨,是與前太陽無異矣。新校正云:「甲乙經、太素前字並作筋。楊上善云:足少陽部在頰,赤色榮之,即知筋熱病也。」今改從之,蓋少陽亦屬木也。)榮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時而已。

白話文:

木性生發,三代表陽氣上升的階段,所以發熱期不會超過三天。(少陽經的脈象特點是:)面呈潮紅,有肌肉發熱的症狀。榮衛之氣還沒有交流,此時說「現在可以發汗了」,只要等待適當時機即可。

與少陰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日。(少陽受病,當傳入於太陰,今反少陰脈來見,亦土敗而木賊之也,故死不過三日,亦木之數然。按:新校正云:「舊本及甲乙、太素並無期不過三日五字,此蓋王氏足成此文也。」)

白話文:

少陽受到病邪後,應該傳入太陰經,現在反而出現了少陰脈象,這表示土受剋制而木乘虛而入,因此會在三天的時間內死亡,這是木的數理。

註: 校勘版本的註解說明,原來的古文版本中並沒有「期不過三日」這五個字,而是王氏後人補充上去的。

熱病氣穴:三椎下間主胸中熱,四椎下間主膈中熱,五椎下間主肝熱,六椎下間主脾熱,七椎下間主腎熱,榮在骶也。(脊節之謂椎,脊窮之謂骶,言腎熱之氣,外通尾骶也。椎間所主神臟之熱,又不正當其臟俞,而云主療,在理未詳。按:脊節二十一節,督脈道也。身之有脊,猶屋之有柱,蓋一身之骨幹也。

白話文:

熱病氣穴:

  • 第二胸水間穴:位於第三胸水間,治療胸中熱。
  • 第三胸水間穴:位於第四胸水間,治療隔肌中熱。
  • 第四胸水間穴:位於第五胸水間,治療肝熱。
  • 第五胸水間穴:位於第六胸水間,治療心熱。
  • 第六胸水間穴:位於第七胸水間,治療肺熱。
  • 第七胸水間穴:位於第八胸水間,治療胃熱。
  • 榮穴:位於尾骨,也稱為「尻尾骨」,是治療腰熱的穴位。
  • 督脈道:又稱「督脈」,是人體背後的正中線,類似屋子的柱子,是人體骨架的支柱。

需要注意的是,文中所提到的「神藏之熱」和「正當其藏」等說法,目前在中醫理論中尚未有詳細的解釋。

今經所主,蓋就上中下部分而言,非若穴俞之相配,故不與臟俞相當,王氏未之思也。)項上三椎,陷者中也。(此舉數脊椎大法也。言三椎下間主胸中熱者,何以數之?言皆當以陷者中為氣發之所。按:言項三椎,而其餘可以類推矣。)頰下逆顴為大瘕,下牙車為腹滿,顴後為脅痛,頰上者膈上也。

白話文:

因此,現代觀念認為臟腑相當重要。(脊椎動物)(脊椎動物的頭骨是頭骨保護的場所。)面頰肌、顴骨、下頜骨、胸腔隔膜。

(此所以候面部之色,發明腹中之病診。按:逆,自下而上也。頰在顴下,逆顴謂由頰上至於顴。瘕,氣塊也。)

白話文:

有些人的臉頰和顴骨有雀斑(深色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