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經注節解》~ 外篇 (12)
外篇 (12)
1. 八正神明論
凡欲刺病,必明天時,如日月星辰八正之氣,瞭然胸次,乃可調血氣而治百病,斯真神而明之者也。
白話文:
凡是想要針刺治病,必須先了解天時,像是日月星辰和八方的氣候,都清楚地掌握在心中,然後纔可以調理血氣來治療各種疾病,這樣才能真正地做到神妙而精通醫術。
黃帝問曰:用針之服,必有法則焉,今何法何則?(服,事也。法,象也。則,准也。)岐伯對曰:法天則地,合以天光。(謂合日月星辰之行度。按,天地者,陰陽二氣之本也。天以輕清而上浮,地以重濁而下奠,人在氣交之中,合天地之氣以為氣,氣稟有清濁之分,感受有陰陽之異。
白話文:
黃帝問道:使用針灸時,一定有法則,現在該遵循什麼法則和準則?岐伯回答說:順應天地的法則,參照天體運行。指針灸要配合日月星辰的運轉規律。天地是陰陽二氣的根本,天輕清而向上浮升,地重濁而向下沉降。人處於二氣交接之處,吸納天地之氣為己用。氣質有清濁之分,感受也有陰陽之異。
用針者當知清陽出乎天,濁陰本乎地,天有溫寒,日有明陰,又當合以天光,是法是則,病乃可得而治也。合以天光,如下文是矣。)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時八正之氣,氣定乃刺之。(候日月,謂候日之寒溫,月之空滿也。星辰,謂先知二十八宿之分,應水漏刻者也。
白話文:
使用針灸的人應當知道,清陽之氣從天上而來,濁陰之氣從地下而生。天上產生寒氣和熱氣,太陽有白天和黑夜,這些都應與天象一致。這種方法是正確的,才能治病。與天象一致的方法如下所述。黃帝說:我想詳細地聽一下。岐伯說:凡是針刺的方法,必須觀察陰曆、陽曆、節氣、時辰的氣候,氣候穩定後才能針刺。所謂「候陰曆陽曆」,是指觀察日月的寒熱與盈虧。所謂「星辰」,是指根據二十八宿的分野,來推知黃道十二宮所對應的時間。
略而言之,常以日加之於宿上,則知人氣在太陽否,日行一舍,人氣在三陽與陰分矣。細而言之,從房至畢十四宿,水下五十刻,半日之度也。從昴至心十四宿,水下五十刻,終日之度也。是故從房至畢者為陽,從昴至心者為陰,陽主晝,陰主夜也。凡日行一舍,故水下三刻與七分刻之四也,靈樞經曰:「水下一刻,人氣在太陽;水下二刻,人氣在少陽;水下三刻,人氣在陽明;水下四刻,人氣在陰分。」水下不止,氣行亦爾。
白話文:
簡單來說,每天觀察太陽位置,就知道人體氣機在太陽經脈還是其他經脈。太陽行經一宿,人體氣機就在三陽經脈和陰經脈之間流動。詳細來說,從房宿到畢宿這十四宿,太陽運行時間是水下五十刻,也就是半天的時間。從昴宿到心宿這十四宿,太陽運行時間也是水下五十刻,也就是一整天的時間。所以,從房宿到畢宿是陽氣主宰的時間段,從昴宿到心宿是陰氣主宰的時間段,陽氣主宰白天,陰氣主宰夜晚。每天太陽運行一宿,也就是水下三刻七分之四刻的時間。靈樞經記載:「水下一刻,人體氣機在太陽經脈;水下二刻,人體氣機在少陽經脈;水下三刻,人體氣機在陽明經脈;水下四刻,人體氣機在陰經脈。」太陽持續運行,人體氣機也持續流動。
又曰:「日行一舍,人氣行於身一周與十分身之八;日行二舍,人氣行於身三周與十分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氣行於身五周與十分身之四;日行四舍,人氣行於身七周與十分身之二;日行五舍,人氣行於身九周。」然日行二十八舍,人氣亦行於身五十周與十分身之四。由是故必候日月星辰也。
白話文:
也有人說,每天走一舍,人氣在體內循環一周加八分之七;每天走二舍,人氣在體內循環三周加十分之六;每天走三舍,人氣在體內循環五周加十分之四;每天走四舍,人氣在體內循環七周加十分之二;每天走五舍,人氣在體內循環九周。而每天走二十八舍,人氣則循環五十周加十分之四。因此,必須根據日月星辰來調整身體。
四時八正之氣者,謂四時正氣八節之風,來朝於太一者也。謹候其氣之所在而刺之,氣定乃刺之者,謂八節之風氣靜定,乃可以刺經脈,調虛實也。故歷忌云:「八節前後各五日不可刺灸,凶。」是謂氣未定,故不可灸刺也。)是故天溫日明,則人血淖液而衛氣浮,故血易瀉,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沉。(泣謂如水中居虛也。
白話文:
所謂「四時八正之氣」,指的是四時正氣和八節的風氣,在太一(人體)內運行的表現。
醫者需要仔細感候這股氣機的變動,並在它平穩後施以針灸。這裡所說「八節之風氣靜定,乃可以刺經脈,調虛實」,是指在八節風氣平穩的時候,才能針灸經脈,調節人體的虛實。
因此,《歷忌》中說:「八節前後各五日不可針灸,否則不吉。」這是因為氣機尚未平穩,所以不宜針灸。
同樣的道理,當天氣溫暖、陽光普照時,人體氣血也較為通暢,經脈中的血氣容易流動。而當天氣寒冷、陰雨綿綿時,人體氣血凝滯,經脈中的血氣流動較為緩慢。(「泣」:指像水中的氣泡一樣在體內運轉)
按:泣,澀同。)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郭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郭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是以因天時而調血氣也。(按:衛氣者,水穀之悍氣也,晝夜嘗一周於人身,邪之中人,必依之為出入。故欲去病邪,必於衛氣浮行之日,以祛邪而調血氣。
白話文:
由於「泣」和「澀」是同義詞,因此:
當月亮初升時,血氣開始充盈,衛氣開始運行;月亮圓滿時,血氣充實,肌肉結實;月亮虧空時,肌肉消瘦,經絡虛弱,衛氣散去,一個人會感到孤獨。
因此,我們要根據天時來調養血氣。
(註:衛氣是由水穀產生的精悍之氣,它晝夜不停地在人體中循行一週。邪氣進入人體,必定依附衛氣出入。因此,如果要祛除病邪,必須選擇衛氣浮行的日子,以祛除邪氣並調養血氣。)
此伯言因時刺病之道,所以必依衛氣為準也。郭讀作廓。)是以天寒無刺,天溫無疑,月生無瀉,月滿無補,月郭空無治,是謂得時而調之。(按:義如下文。)因天之序,盛虛之時,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候日遷移,定氣所在,南面正立,待氣至而調之也。按:光,日光也。
白話文:
伯言治療疾病之所以一定要根據衛氣來判斷,是因為:
- 天氣寒冷時不進行刺血,天氣溫暖時也不進行針刺。
- 月亮新月時不進行瀉法,滿月時也不進行補法。
- 月亮接近空時不進行治療。
這是遵循時令的規律,在不同的盛虛時段根據陽氣的移動位置,正對著陽氣所在的方向待氣而治療。(按:陽氣的移動是指太陽的移動,根據太陽所在的位置來確定陽氣盛虛。)
日隨時而移,氣隨日而至,春夏日行南陸,秋冬日轉北陸,春夏之日長,秋冬之日短。位,氣之所在也。正立,如前篇所言靜意視義是也。言用針者,當隨日之長短,而定其氣之所在,肅容靜氣,以持針而刺之,則盛虛之氣隨乎時,而後病得其治,血氣自無不調也。)故曰月生而瀉,是謂臟虛;月滿而補,血氣揚溢,絡有留血,命曰重實;月郭空而治,是謂亂經。陰陽相錯,真邪不別,沉以留止,外虛內亂,淫邪乃起。
(按:前言得時而調,此則失時妄治也。)
白話文:
太陽隨著時間而移動,氣息也隨著太陽而運行。春夏時節,太陽運行在南方,秋冬時節,太陽移動到北方。春夏的白晝長,秋冬的白晝短。穴位就是氣息所在的地方。正確的姿勢,就像前一章中所說的,靜心觀想義理。針灸時,應當根據白天長短來確定氣息所在位置,肅穆安靜,手持針具刺入,這樣虛弱或旺盛的氣息就能配合時節,疾病就能得到治療,血氣自然就會調和。所以說,月亮升起而瀉氣,是臟腑虛弱;月亮滿月而補氣,血氣充盈,脈絡中滯留血液,叫做重實;月亮虧損而治療,是經絡紊亂。陰陽交錯,真假難辨,沉積鬱結,外虛內亂,淫邪之氣就會滋生。
帝曰:星辰八正何候?岐伯曰: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制謂制度,定星辰,則可知日月行之制度矣。略而言之,周天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氣行一周天,凡一千八分,周身十六丈二尺,以應二十八宿,合漏水百刻,都行八百一十丈,以分晝夜也。
白話文:
皇帝說:我該如何觀測星辰和八正呢?
岐伯說:星辰的作用是規範日月的運行。(規範的意思是透過觀察恆星,就可以確定日月運行的規律。簡略地說,天空有二十八個星宿,每個星宿有三十六個等分,人體的氣運運行一周天,總共有 1800 等分,全身長度為 16 丈 2 尺,對應二十八星宿,合漏水 100 刻,總共運行 810 丈,用來區分晝夜。)
故人十息、氣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氣行十六丈二尺,一周於身,水下二刻,日行二十分;五百四十息,氣行再周於身,水下四刻,日行四十分;二千七百息,氣行十周於身,水下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一萬三千五百息,氣行五十周於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也。細而言之,則常以一十周加之一分又十分分之六,乃奇分盡矣。
白話文:
古代人每十次呼吸,氣行六尺路,一天走十分之二路程。兩百七十次呼吸,氣行十六丈二尺路,一週行遍全身,在水下停留兩刻鐘,一天走十分之四路程。五百四十次呼吸,氣再行一週全身,在水下停留四刻鐘,一天走十分之八路程。二千七百次呼吸,氣行十週全身,在水下停留二十刻鐘,一天走半個月零十分之二路程。一萬三千五百次呼吸,氣行五十週全身,在水下停留一百刻鐘,一天走完二十八星宿路程。仔細計算,可以將每十週加上十分之二加十分之六,四捨五入後,零頭部分就消失了。
是故星辰所以制日月之行度也。按:新校正云:「詳周天二十八宿至日行二十八宿也,本靈樞文,今具甲乙經中。」)八正者,所以候八風之虛邪以時至者也。(八正謂八節之正氣也。八風者,東方嬰兒風,南方大弱風,西方剛風,北方大剛風,東北方凶風,東南方弱風,西南方謀風,西北方折風也。虛邪,謂乘人之虛而為病者也。
白話文:
因此,星辰的運轉是為了控制日月運行軌跡的。註:新校正說:「觀察占星術中的二十八星宿,太陽每天運行經過二十八星宿,這是《靈樞經》中的話,現在具體載於《甲乙經》中。」八正指用來觀察八風在不同時間引起的虛邪之氣。(八正指八節的正氣,八風分別是:東方的嬰兒風、南方的弱風、西方的剛風、北方的強風、東北方的兇風、東南方的弱風、西南方的謀風、西北方的折風。虛邪是指乘人之虛,危害人體的邪氣。)
以時至,謂天應太一移居,以八節之前後,風朝中宮而至者也。)四時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氣所在,以時調之也,八正之虛邪而避之勿犯也。(四時之氣所在者,謂春氣在經脈,夏氣在孫絡,秋氣在皮膚,冬氣在骨髓也。然觸冒虛邪,動傷真氣,避而勿犯,乃不病焉。靈樞經曰:「聖人避邪如避矢石。
白話文:
到了一定的時候,指的是天空中的太一星會移動,在八節之前或之後,風會朝著太一星的位置吹來。
四季的作用是區分春秋冬夏時節的氣候特徵,並根據季節變化調節人體的健康狀況,避免受到八正虛邪的侵襲。
(四季氣候特徵的所在部位,春天在經脈,夏天在孫穴,秋天在皮膚,冬天在骨髓。但是,如果接觸或冒犯了虛邪,就會損傷我們的正氣,所以要避免這些有害因素的侵襲,這樣才能不生病。靈樞經中說:「聖人避邪,就像避開飛矢和石頭一樣。
」蓋以其能傷真氣也。)以身之虛,而逢天之虛,兩虛相感,其氣至骨,入則傷五臟。(按:元氣虧損,身之虛也。賊邪虛風,天之虛也。然惟身虛則天虛乃得而乘之,故邪氣內入至骨,而傷人之五臟也。)工候救之,弗能傷也。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按:醫能候病之所在而拯救之,自不犯天之忌,而人之性命可保也。
白話文:
黃帝說道:「很好!我聽說過觀察星辰的方法,現在想聽聽觀察古人的方法。」
岐伯回答道:「觀察古人的方法,首先是瞭解針灸經絡。驗證現在和將來的健康狀況,首先要了解太陽的溫暖寒冷,月亮的盈虧,用這些氣候的變化來預測體內的氣血升降,並根據這些變化調整身體,觀察這種方法是否有效。(因為氣候不會有差錯,所以觀察這種方法是否有效的結果會很準確。)所說的觀察那些模糊難懂的東西,是指形體、氣血、榮衛這些東西不便於在外界觀察,……醫生通常能提前看到這些變化,……所以說觀察模糊難懂的東西。」
帝曰:余聞補瀉,未得其意。岐伯曰:瀉必用方,方者,以氣方盛也,以月方滿也,以日方溫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內針,乃復候其方吸而轉針,乃復候其方呼而徐引針,故曰瀉必用方,其氣而行焉。(按:詳必用方之下,疑有闕文。)補必用員,員者行也,行者移也,(按:動而不遽謂之移,潛移默運,針法員融,是之謂補。)刺必中其榮,復以吸排針也。
白話文:
皇帝說:「我聽說過針灸的補瀉,但一直沒弄明白其中的意思。」
岐伯說:「瀉法一定要掌握適當的時機。時機就是指氣血旺盛的時候,月滿的時候,天氣溫暖的時候,身體狀態穩定的時候,呼吸從內往外吸入的時候。然後再等氣血旺盛的時候轉動針具,等氣血從外往內呼出時再慢慢拔出針具。所以說瀉法一定要掌握時機,這樣氣血才會運行順暢。
補法一定要用圓融的方法。圓融就是流動,流動就是移動。針灸的補法應該是動而緩慢,就像潛移默化一樣,針具的運用也是圓融順暢的。
刺針一定要刺中穴位的榮經,然後用吸氣的方法幫助拔針。」
(針入至血,謂之中榮。)故員與方,非針也。(……按:針形可象,而方員之妙用無窮,是針也而非針,其神乎哉。)血氣者,人之神,不可不謹養。(按:失神則血氣不靈,無血氣則神無所依,故以血氣為人之神,養之不可不謹也。)
白話文:
(針頭刺入有血,稱為「中榮」。)所以,圓形和方形,並非真正的針。(……註:針的外形可以模仿,但圓形和方形的微妙用法卻無窮無盡,它們是針同時又不是針,真是神奇啊。)血液和氣息,是人的精氣神,不可以不謹慎地養護。(註:如果精氣神喪失,則血液和氣息會不靈敏,而沒有血液和氣息,精氣神也就無處棲身,所以將血液和氣息視為人的精氣神,養護它們必須謹慎。)
帝曰:妙乎哉論也!合人形於陰陽四時虛實之應,冥冥之期,其非夫子孰能通之。然夫子數言形與神,何謂形?何謂神?願卒聞之。岐伯曰:請言形,形乎形,目冥冥,問其所病,(按,甲乙經作捫其所痛,於義亦通。)索之於經,慧然在前,……故曰形。(按:形依於有象。
白話文:
有話,有其所按,故曰形。有按,故曰形,按之有形,名曰形。故,其按,故名曰形,(按,甲骨經作形者,)形者,(按,)形,(按,)故,(按,)按,(按,)故,(按,)此,(按,)按,(按,)即,(按,)即,(按,)之,(按,)即,(按,)即,(按,)按,(按,)是,(按,)是,(按,)是,(按,)是,(按,)是,(按,)文,(按,)文,(按,)是,(按,)是,(按,)是,(按,)是,(按,)是,(按,)是,(按,)是,(按,)是,(按,)是,(按,)是,(符,)符,(符,)符,(符,)符,(符,)符,(符,)符,(符,)符,(符,)按,(按,)按,(按,)即,(按,)按,(按,)即,(之,)即,(按,)按,(按,)即,(符,)符,(按,))故曰,(按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曰,)故曰,(
目冥冥,問其所病,既問以察其人之所苦。索之於經,慧然在前,又切以診其脈之所患。而其病之本標,直了然於目前。由是即有形以進乎無形,是之謂形乎形也矣。)帝曰:何謂神?岐伯曰:請言神,神乎神,耳不聞,目明心開而志先慧然獨悟,口弗能言,俱視獨見,適若昏,瞼然獨明,若風吹雲,故曰神。
白話文:
眼睛昏暗,詢問他的病情,詢問後就知道病人的痛苦。在經絡中尋找病因,清晰地看到,再仔細診脈,就能確定病情的本質和症狀。這樣就有形而上的東西深入到形而下的東西,這就是「形於形」的意思。皇帝問道:「什麼是神?」岐伯回答:現在來說說神,神啊神,耳朵聽不見,眼睛卻能看見,心胸通達,靈智先人而悟,嘴巴說不出來,視線卻能獨自分辨,就好像昏暗,卻獨自清明,像風吹雲一樣。所以說神就是這樣。
(……按:神契於無形,其聞也非由耳,其見也非由目,湛湛乎云隨風捲,日照天空,如醫緩之驚二其神豎,越人之洞垣一方,豈非神乎者哉!)
白話文:
(……按:神存在於無形之中,神聽不是用耳朵,神視不是用眼睛,像流動的雲隨風而捲,像太陽照耀天空,如同醫生扎針驚醒昏迷的人,像越人穿過隱形的洞穴,難道這不是神通廣大的境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