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紹虞

《素問經注節解》~ 外篇 (9)

回本書目錄

外篇 (9)

1. 水熱穴論

通篇凡四段:首段言腎屬水而其病亦為水,二段言四時取四臟之穴不同,三段言瀉熱之穴,四段言傷寒變熱。篇名水熱穴者,蓋合第一第三兩段而言,無深義也。其第二段不過因論穴而並及之,四段則又因論熱而傳會焉,此論洵牽合成篇者也。

白話文:

整篇共有四段:第一段說腎屬水,所以它的疾病也跟水有關。第二段說在不同季節要取不同的臟腑穴位。第三段說瀉熱的穴位。第四段說傷寒變熱。文章的標題「水熱穴」主要是結合第一段和第三段說的,沒有深層的含義。第二段只是因為討論穴位而順帶提到的,第四段則是因為討論熱症而引申出來的。這篇文章其實是把幾個不相關的話題硬湊在一起的。

黃帝問曰:少陰何以主腎,腎何以主水?岐伯對曰:腎者至陰也,至陰者盛水也。肺者太陰也,少陰者冬脈也,故其本在腎,其末在肺,皆積水也。(陰者謂寒也,冬月至寒,腎氣合應,故云腎者至陰也。水王於冬,故云至陰者盛水也。腎少陰脈,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故云其本在腎,其末在肺也。

白話文:

黃帝問:「少陰為何主腎,腎為何主水?」

岐伯回答:「腎是極陰的,極陰則盛水。肺是太陰,少陰是冬天的脈絡,所以少陰的根源在腎,末端在肺,都積蓄著水。」

(陰指寒性,冬月最寒,腎氣與之相應,所以說腎是極陰的。水在冬天盛行,所以說極陰盛水。腎少陰脈從腎上穿過肝臟和橫膈膜,進入肺中,所以說其根源在腎,末端在肺。)

腎氣上逆,則水氣客於肺中,故云皆積水也。按:盛水者,水盛於冬也。水原於腎,故云本;由腎而溢於肺,故云末也。)帝曰:腎何以能聚水而生病?岐伯曰: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關者,所以司出入也。腎主下焦,膀胱為腑,主其分注,關竅二陰,故腎氣化則二陰通,二陰閟則胃填滿,故云腎者胃之關也。

白話文:

當腎臟功能上升時,水液就會停留在肺部,所以古人說這都是水腫。註解:水腫嚴重的人,通常發生在冬天。水液源於腎臟,所以古人稱之為「本」;而從腎臟溢流到肺部,所以稱之為「末」。黃帝問:腎臟為什麼能夠聚集水液而致病?岐伯回答:腎臟是胃部的關口,如果這個關口不靈活,水液就會聚集起來,並且順著相似的性質而流動。(關口:負責控制出入。腎臟主管下焦,膀胱是它的腑,負責分流尿液,並且樞紐著陰道的兩個孔竅。所以,腎臟功能正常,陰道的兩個孔道就會通暢;如果這兩個孔道閉塞,胃部就會充滿水分,所以古人說腎臟是胃部的關口。

關閉則水積,水積則氣停,氣停則水生,水生則氣溢,氣水同類,故云關門不利,聚水而從其類也。靈樞經曰:「下焦溢為水。」此之謂也。按:經言胃以腎為關,謂腎主下焦,司決瀆之職,其氣下行,而上可無壅滯之患,注意是也。然腎主化氣,而命門之火,實生脾胃土,腎足則氣通,腎虛則氣閟。

白話文:

如果關門(腎氣水液不暢通),就會導致水液積聚,水液積聚就會導致氣血停滯,氣血停滯就會產生水液,水液產生就會導致氣血溢出。氣血與水液同屬一類,所以說關門不利,水液就會聚集起來從屬於它的同類。靈樞經說:「下焦溢滿就是水。」說的正是這個意思。

註:經文提到胃以腎為關,是指腎主管下焦,負責調節水道的職責。腎氣向下運行,上方就不會有壅滯的問題,這一點要注意。但是腎主導化生氣血,而命門之火,實際上生成了脾胃的土氣。腎氣充足,氣血就能暢通,腎氣虛弱,氣血就會受阻。

胃以腎為通塞者,實以腎為胃之本原,不可不知也。)上下溢於皮膚,故為胕腫。胕腫者,聚水而生病也。(按:上下謂周身,注仍作腎肺說,誤矣。胕音附。)帝曰:諸水皆生於腎乎?岐伯曰:腎者,牝藏也。牝,陰也。地氣上者,屬於腎而生水液也,故曰至陰。勇而勞甚則腎汗出,腎汗出逢於風,內不得入於臟腑,外不得越於皮膚,客於玄府,行於皮里,傳為胕腫,本之於腎,名曰風水。所謂玄府者,汗空也。

白話文:

胃和大腸如果出現阻塞不通的情況,往往是因為腎臟出了問題,因為腎臟是胃和小腸的根本來源,不可不知。水液在周身上下溢於皮膚,便會導致水腫。水腫是由於水液聚積而發生的疾病。(注:周身上下是指全身,注釋中仍然用腎肺來說,這是錯誤的。“胕”音同“附”。)黃帝說:所有的水液都產生於腎臟嗎?岐伯回答:腎臟是陰性的藏器,牝,陰性。地氣上升,與腎臟相通而產生水液,所以腎臟是至陰的臟器。如果過度勞累,腎臟就會出汗,腎臟出的汗遇到風,無法進入臟腑,也無法透過皮膚排出體外,就會滯留於身體的空隙中,在皮膚下層遊走,進而形成水腫,其根源在於腎臟,所以稱為風水。所謂的“玄府”,指的是身體的空隙處。

(勇而勞甚,謂力房也。勞勇汗出則玄府開,汗出逢風則玄府復閉,閉則余汗未出,內伏皮膚,傳化為水,從風而水,故名風水。按:勇,有力也。勞甚謂恃其有力而入房,或遠行動作也。單指力房,偏矣。)

白話文:

帝曰:水俞五十七處者,是何主也?岐伯曰:腎俞五十七穴,積陰之所聚也,水所從出入也。(按:腎主水,故以腎俞為水俞。腎居於內,俞應於外,腎病有所積聚,於是水從俞而出入矣。)尻上五行,行五者,此腎俞。(背部之俞凡有五行,當其中者督脈氣所發,次兩旁四行皆足太陽脈氣也。

黃帝問:水俞穴有五十七處,主治什麼?

岐伯答:腎俞有五十七穴,是積聚陰氣的地方,也是水進出的管道。(腎主水,所以把腎俞穴稱為水俞穴。腎臟在身體內,俞穴在外,腎臟如果出現病變或積聚,水就會從俞穴進出。)

臀部上方有五行的穴位,其中中間一條是督脈的氣所發出的,兩邊的四條是足太陽經的氣所發出的。

白話文:

黃帝問道:「水俞穴有五十七處,它們主要治療什麼?」

岐伯回答道:「應該是指腎俞穴有五十七處,它是陰氣聚集的地方,也是水進出人體的通道。 (腎臟主水,因此將腎俞穴稱為水俞穴。腎臟位於身體內部,而俞穴在身體外部,當腎臟出現病變或積聚時,水就會從俞穴進出。)

臀部上方有五行的穴位,其中中間一條是督脈的氣所發出的,兩邊的四條是足太陽經的氣所發出的。」

)故水病下為胕腫大腹,上為喘呼不得臥者,標本俱病。故肺為喘呼,腎為水腫,肺為逆不得臥。(……水下居於腎,則腹至足而胕腫;上入於肺,則喘息賁急而大呼也。標本者,肺為標,腎為本也。按:惟肺主喘呼,臥則氣愈逆故也。)伏兔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腎之街也。

白話文:

所以水氣病會導致下半身腫脹和大肚子,上半身喘息難以平躺,是標本兼病。肺主導喘息,腎主導水腫,肺逆氣則導致無法平躺。(……水氣下沉聚集在腎臟,則會從腹部到腳部腫脹;水氣上升進入肺部,則會氣喘急促,大聲喘息。標本指肺為標,腎為本。註解:只有肺主導喘息,平躺會讓氣息更加逆亂。)伏兔穴位於(肺俞穴)以上各兩行,每行五個穴位,這是腎經的通行路線。

(街謂道也。腹部正俞凡五行,挾齊兩旁則腎臟足少陰脈及衝脈氣所發,次兩旁則胃府足陽明脈氣所發,此四行穴。則伏兔之上也。)三陰之所交結於腳也,踝上各一行,行六者,此腎脈之下行也,名曰太衝。凡五十七穴者,皆臟之陰絡,水之所客也。(經所謂五十七者,然尻上五行行五,則背脊當中行,督脈氣所發者,脊中、懸樞、命門、腰俞、長強,當其處也。

白話文:

(肚臍又被稱為中極穴,位於正中線。肚臍兩側的穴位,是足少陰腎經和衝脈氣血匯集之處。再往兩側,則由足陽明胃經氣血所發,這四行穴位,位於伏兔穴之上。)三條陰經在腳上交會,每個會穴上各有一行穴位,六個穴位,這是足厥陰肝經的支線,稱為太衝穴。所有這五十七個穴位,都是足厥陰肝經的陰絡,是水氣聚集之處。(《內經》所說的五十七個穴位,但臀部以上的五個穴位,則位於背部的正中線上,是督脈氣血所發,分別是:督脈中樞、督脈脊中、督脈命門、督脈腰俞、督脈長強,位於脊椎這些位置。)

次挾督脈兩旁,足太陽脈所發者,有大腸俞、小腸俞、膀胱俞、中𦛗內俞、白環俞,當其處也。又次外挾兩旁,足太陽脈氣所發者,有胃倉、肓門、志室、胞肓、秩邊,當其處也。伏兔上各二行行五者,腹部正俞挾中行任脈兩旁,衝脈足少陰之會者,有中注、四滿、氣穴、大赫、橫骨,當其處也。次挾衝脈足少陰兩旁,足陽明脈氣所發者,有外陵、大巨、水道、歸來、氣街,當其處也。

白話文:

緊接著督脈兩旁,是足太陽經脈所發出來的穴位,有:大腸俞、小腸俞、膀胱俞、中注俞、白環俞,位於這些部位。再接著向外緊接著兩旁,是足太陽經脈氣血所發出來的穴位,有:胃倉、肓門、志室、胞肓、秩邊,位於這些部位。伏兔穴的上方每兩行有五個穴位,腹部正中的俞穴緊接著任脈兩旁,是衝脈與足少陰經脈交會的穴位,有:中注、四滿、氣穴、大赫、橫骨,位於這些部位。再接著緊接著衝脈與足少陰經脈兩旁,是足陽明經脈氣血所發出來的穴位,有:外陵、大巨、水道、歸來、氣街,位於這些部位。

踝上各一行行六者,足內踝之上有足少陰陰蹺脈並循腨上行,足少陰脈有太衝、復溜、陰谷三穴,陰蹺脈有照海、交信、築賓三穴,陰蹺既足少陰脈之別,亦可通而主之。兼此數之,猶少一穴。按:新校正云:「詳王氏云少一穴,按氣府論注十二椎節下有陽關一穴,若通數陽關則不少矣。」本篇穴道針數灸壯已詳氣穴論注中,茲故不錄,但撮其穴名錄之而已。

白話文:

腳踝上方各有六條脈絡,腳內踝上緣有足少陰經的陰蹺脈,沿著小腿內側向上行。足少陰經有太衝、復溜、陰谷三個穴位,陰蹺脈有照海、交信、築賓三個穴位。陰蹺脈是足少陰經的分支,也可以互相貫通和支配。算上這些穴位,好像還少一個。註釋:新校正雲:「詳王氏雲少一穴,按氣府論注十二椎節下有陽關一穴,若通數陽關則不少矣。」本文的穴位針灸數量已詳載於氣穴論注中,所以這裡不加以記錄,只摘錄穴位名稱。

)帝曰:春取絡脈分肉何也?岐伯曰:春者木始治,肝氣始生,肝氣急,其風疾,經脈常深,其氣少,不能深入,故取絡脈分肉間。(按:絡脈分肉,居毫腠之內,在經脈之外,以肝木急疾而主風,所行止及浮淺,故針灸者亦不宜深也。)帝曰:夏取盛經分腠何也?岐伯曰:夏者火始治,心氣始長,脈瘦氣弱,陽氣流溢,熱熏分腠,內至於經,故取盛經分腠,絕膚而病去者,邪居淺也。所謂盛經者,陽脈也。

白話文:

皇帝問:為什麼春天要取針絡脈和分開肌肉?

岐伯答:春天是木氣旺盛的季節,肝氣開始生長,肝氣急促,帶來的風氣也猛烈。經脈經常藏得很深,氣血較少,無法深入,所以取針絡脈和分開肌肉之間的位置。(註:絡脈位於毛孔和皮膚之間,在經脈之外。由於肝木急促主風,其運行淺而快,因此針灸也不宜太深。)

皇帝問:為什麼夏天要取針陽盛的經脈和分開皮膚?

岐伯答:夏天是火氣旺盛的季節,心氣開始增長,脈搏細弱,氣血虛弱。陽氣外流,熱氣燻蒸分開皮膚,內達經脈。所以取針陽盛的經脈和分開皮膚,排除皮膚表面的疾病,因為邪氣處於淺層。所謂陽盛的經脈,就是陽脈。

(按:夏熱氣浮,邪居陽分,用針不必太深,絕膚謂但絕其皮膚而病邪已去也。王本留溢,若留則不能溢矣。新校正云一本作流溢,是也,從之。)帝曰:秋取經俞何也?岐伯曰:秋者金始治,肺將收殺,金將勝火,陽氣在合,陰氣初勝,濕氣及體,(按:肺令主收,其氣肅殺,暑退涼生,火氣衰而金王,金王則寡所畏而勝火矣。秋涼為寒之漸,故云陰氣初勝。

白話文:

(說明:夏季暑氣上升,邪氣積聚在身體表面。針刺時不必太深,只要刺破皮膚,病邪就會排出。王叔和《脈經》中記載的「留溢」,如果「留」住,就無法「溢」出。新校正本註解說某本書寫作「流溢」,這是正確的,因此採用這個說法。)

黃帝問:「秋季針刺取經絡腧穴的目的是什麼?」

岐伯答道:「秋季,五行屬金開始掌權,肺氣開始收斂。金氣將會勝過火氣,陽氣逐漸收斂,陰氣開始增強。濕氣侵入身體,

(說明:肺臟主收斂,其氣肅殺。夏季暑氣退去,涼意漸生,火氣衰退而金氣強盛。金氣強盛,就不懼怕火氣,因此可以勝過火氣。秋季涼爽,是寒氣逐漸增強的開始,所以說「陰氣初勝」。)

秋繁霧露,故云濕氣及體也。)陰氣未盛,未能深入,故取俞以瀉陰邪,取合以虛陽邪,陽氣始衰,故取於合。(按:肺以太淵為俞,以尺澤為合。新校正云:「皇甫士安云:是謂始秋之治變。」)帝曰:冬取井滎何也?岐伯曰:冬者水始治,腎方閉,陽氣衰少,陰氣堅盛,巨陽伏沉,陽脈乃去,(按:方閉謂初冬也,陽衰陰盛,冬至之後,一陽始生。去,沉伏不見也。

白話文:

秋天經常有霧露,所以說濕氣會侵入身體。陰氣還沒有盛行,還沒有深入體內,所以取俞穴以瀉除陰邪,取合穴以虛耗陽邪,因為陽氣開始衰落,所以要取合穴。(註:肺的俞穴是太淵穴,合穴是尺澤穴。新校正雲:「皇甫士安雲:這是指初秋的治療方法。」)

帝問:冬天取井滎穴有什麼道理呢?岐伯答:冬天是水氣開始旺盛的時候,腎臟正處於閉藏狀態,陽氣衰弱,陰氣旺盛,手足陽明經脈內陽氣潛藏,陽脈因此而消失。(註:方閉指初冬,陽氣衰弱陰氣旺盛,冬至以後,陽氣才開始生發。去,指潛伏不見。)

)故取井以下陰逆,取滎以實陽氣,(按:冬陰寒逆,抑之使下,冬陽氣微,實之為貴。甲乙千金,實作通,非也。元起作遺,尤非。)故曰:冬取井滎,春不鼽衄。此之謂也。(按:井者脈之所出,滎者脈之所流,俞者脈之所注,經者脈之所行,合者脈之所入也。今言冬取井滎以下陰逆實陽氣,是井滎又能抑陰而助陽也。

秋取經俞以瀉陰虛陽,夏取盛經以去淺邪,是經俞又以瀉邪為用也。)

白話文:

因此,在冬季取井穴以抑下陰氣,取滎穴以充實陽氣。(注:冬季陰寒上逆,要壓制它讓它下降;冬季陽氣微弱,充實它纔是重要的。甲乙千金中的“實”作“通”,是不對的。元起的“遺”也不對。)所以說:“冬季取井滎,春季不鼻出血。”就是這個意思。(注:井穴是經脈發出的地方,滎穴是經脈流過的地方,俞穴是經脈注到的部位,經穴是經脈行經的地方,合穴是經脈進入的地方。現在說在冬季取井滎穴來抑下陰氣,充實陽氣,說明井滎穴還能抑陰而助陽。)

帝曰:夫子言治熱病五十九俞,餘論其意,未能領別其處,願聞其處,因聞其意。岐伯曰:頭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諸陽之熱逆也。(頭上五行,當中行謂上星、囟會、前頂、百會,後頂次兩旁謂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又次兩旁謂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也。按:頭為諸陽之首,諸陽有熱則必逆上於頭,火性炎上,各從其類故也。

白話文:

皇帝問道:「先生您提到治療熱病的五十九個俞穴,但我聽了您的解釋,還是不太清楚這些俞穴的位置,請您再詳細說明一下,讓我能明白它們的意義。」

岐伯回答道:「頭上有五條經脈透過,經常用來疏通頭部的熱氣和上逆之火。」(頭上的五行,正中央的經脈稱為上星、囟會、前頂、百會、後頂,其次兩旁的經脈稱為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再其次兩旁的經脈稱為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頭部是諸陽經脈的匯聚之處,諸陽經脈有熱,必定會上逆到頭部,火性向上,所以熱邪會沿着經脈上行。)

越者發也,謂發越其陽經之火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瀉胸中之熱也。(大杼在項第一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半陷者中,督脈別絡、手、足太陽三脈氣之會。膺俞者膺中之俞也,正名中府,在胸中行兩旁,相去六寸,雲門下一寸,乳上三肋間動脈應手陷者中,仰而取之,手足太陰脈之會。缺盆在肩上橫骨陷者中,手陽明脈氣所發。

白話文:

膺俞穴是胸中部位的俞穴,別名中府,位於胸部兩側,距離各約六寸,雲門穴下方一寸,乳腺上方三根肋骨之間,按壓會感到動脈搏動,仰臥取穴,是手太陰、足太陰這兩條經脈氣血交會的地方。

缺盆穴位於肩上的橫骨凹陷處,是手陽明經氣發出的地方。

背俞即風門熱府俞也,在第二椎下兩旁各一寸半,督脈足太陽之會。按:新校正云:「王氏注刺熱論云背俞未詳何處,注此指名風門熱府,注氣穴論以大杼為背俞,三經不同者,蓋亦疑之也。」)氣街、三里、巨虛上下廉,此八者以瀉胃中之熱也。(氣街在腹臍下橫骨兩端,鼠鼷上一寸動脈應手,足陽明脈氣所發。

白話文:

背部的「背輸」穴位,就是風門、熱府穴。位於第二節胸骨下的兩側,各距離約一寸半,是督脈與足太陽經的交會穴位。

※註解:新校正雲:王叔和注釋《刺熱論》時,說「背輸」穴位位置不明。此處則指名為風門穴和熱府穴。而《注氣穴論》則以大戶穴為背輸穴。三種不同的穴位說法,可能是因為他們也對於背輸穴的位置存疑。

氣街、三里、巨虛穴的上下廉,這八個穴位可以清解胃部的熱氣。(氣街穴位於肚圍下方的兩側,距離鼠鼠骨上一寸的地方,動脈明顯,是足陽明脈的氣血發源處。

三里在膝下三寸䯒外廉兩筋肉分間,足陽明脈之所入也。巨虛上廉,足陽明與大腸合,在三里下三寸,足陽明脈氣所發。巨虛下廉,足陽明與小腸合,在上廉下三寸,足陽明脈氣所發。按:新校正云:「氣街諸注不同,具前水熱穴注中。」)雲門、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瀉四肢之熱也。

白話文:

足三里穴:

位於膝蓋骨下方三寸,小腿外側肌肉分開的地方,屬於足陽明經氣進入的地方。

足巨虛穴(上廉):

位於足三里穴下三寸,足陽明經與大腸經相接處,足陽明經氣開始發散的地方。

足巨虛穴(下廉):

位於上廉穴下三寸,足陽明經與小腸經相接處,足陽明經氣開始發散的地方。

雲門穴、髃骨穴、委中穴、髓空穴:

這八個穴位都具有瀉除四肢熱邪的作用。

(雲門在巨骨下胸中行兩旁,相去六寸動脈應手,足太陰脈氣所發,舉臂取之。驗今中誥孔穴圖經,無髃骨穴,有肩髃穴,穴在肩端兩骨間,手陽明蹺脈之會。委中在足膝後屈處膕中央約文中動脈,足太陽脈之所入也。按今中誥孔穴圖經云:「腰俞穴一名髓空,在脊中第二十一椎節下,主汗不出,足清不仁,督脈氣所發也。

白話文:

雲門穴位於肩胛骨下方,胸部兩側,兩穴之間相隔六寸,動脈位置明顯,由足太陰脾經氣血所發出,需要抬起手臂取穴。根據《中誥孔穴圖經》,沒有髃骨穴,而有肩髃穴,位於肩膀兩塊骨頭之間,是手陽明大腸經蹺脈的交會穴。

委中穴位於膝蓋後方,屈肘時可以摸到股動脈,是足太陽膀胱經氣血進入的地方。根據《中誥孔穴圖經》記載,腰俞穴又名髓空,位於脊椎的第二十一節椎骨下方,主治汗不出、小便失禁,由督脈氣血所發出。

」按:胃主四肢,又四肢為諸陽之本而稟氣於胃,凡熱之在胃與四肢者,則前兩項一十六穴可通用也。髃音隅。)五臟俞旁五,此十者以瀉五臟之熱也。(俞旁五者謂魄戶、神堂、魂門、意舍、志室五穴,挾脊兩旁,相去三寸,足太陽脈氣所發也。)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熱之左右也。

(按:左右猶言道路。)

白話文:

注釋:胃部主管四肢,而四肢是所有陽氣的根本,並得到胃部的滋養。凡是胃部和四肢有熱的,則前面的兩個項目(五臟俞穴、魄戶穴)的穴位都可以通用。

髃穴(音隅),位於五臟俞穴旁各五個穴位,這十個穴位用於瀉出五臟的熱氣。(魄戶穴旁的五個穴位是指魄戶穴、神堂穴、魂門穴、意舍穴、志室穴五個穴位,位於脊椎兩側,相距三寸,是足太陽膀胱經氣血發出之處。)

凡是這五十九個穴位,都是治療熱氣在左右兩側的。

帝曰:人傷於寒而傳為熱何也?岐伯曰:夫寒盛則生熱也。(人傷於寒,轉而為熱,汗之而愈,則外凝內郁之理可知,斯乃新病數日者也。按:熱論篇曰:「人之感於寒也,則為病熱。」)

白話文:

黃帝問:人因寒氣侵入而生病,最後卻轉變成熱證,這是為什麼呢?

岐伯回答:寒氣過於盛大時,就會產生熱氣。(當人受到寒氣侵襲後,會轉變成熱證。如果出汗就能痊癒,則說明寒氣凝於體外,熱氣鬱積於體內,這一般是新發病且病程只有數天的。按:《熱論》篇說:「人受到寒氣侵襲,就會得熱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