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經注節解》~ 內篇 (38)
內篇 (38)
1. 皮部論
囊括一身,以總統夫臟腑者,皮也。故皮得謂之部,言為所部主也。皮之職,內既包臟腑,外則司開闔,而毫竅附焉,故又為諸邪出入之門戶。然邪之入也,雖由於皮,而所以致邪之入者,皮不任咎也。篇中雖分三段,始終只一意而已。
白話文:
將身體所有器官包覆起來,並且統領所有內臟器官的組織就是皮膚。因此,皮膚可以稱為「部」,意思是被統領的部位。皮膚的功能,除了向內包裹內臟器官外,向外還掌管著身體的開合排放,而且還有細小的孔洞,所以皮膚也是各種邪氣進出體內的門戶。然而,邪氣雖然是由皮膚進入,但導致邪氣侵入的原因卻不能怪罪在皮膚上。雖然本段文字分為三段,但從頭到尾只有一個意思。
黃帝問曰:余聞皮有分部,脈有經紀,筋有結絡,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異,別其分部,左右上下,陰陽所在,病之始終,願聞其道。岐伯對曰:欲知皮部,以經脈為紀者,諸經皆然。(按:皮膚為一身之軀殼,諸凡經脈皆其所包括也。分部,如脊中屬督脈,腹中行為任沖之類是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我聽說皮膚有不同的部位,經脈有其運行規律,筋脈有相互連結之處,骨骼有其一定的尺寸。這些部位產生的疾病各有不同,請問它們的部位分佈、左右上下、陰陽所在,以及疾病的發展過程,希望聽您詳述。」
岐伯回答道:「想要了解皮膚部位,應以經脈分佈為準,所有的經脈都是如此。(註:皮膚是一身軀殼,所有的經脈都包含其中。分部,例如脊柱中屬督脈,腹腔中行為任沖二脈之類。)
)陽明之陽,名曰害蜚,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陽明之絡也。(上謂手陽明,下謂足陽明也。按:靈樞經曰:「脈之見者,皆絡脈也。」蓋脈行肉裡,深不可見,其可見者,殆浮絡之謂歟。)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痹,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
白話文:
陽明經(手足皆屬陽明經)的陽氣,古人稱為「害蜚」。它的表現和治療原則都是相同的。如果在該經絡的部位出現浮起的脈絡,這些脈絡都是陽明經的絡脈。(上指手陽明經,下指足陽明經。註解:靈樞經裡說:「人體能夠顯現出來的脈絡,都是絡脈。」因為一般脈絡都深藏在肉裡面,無法看見,我們所能看到的,大抵是浮絡。)浮絡的顏色如果多為青色,則表明疼痛,如果多為黑色,則表明麻痹,如果為黃紅色,則表明發熱,如果多為白色,則表明寒冷,如果五種顏色都同時出現,則表明寒熱交替。
(按:凡胃與大腸二經部分所至之處,其色有如是者,則知其或痛或寒熱,而可以處治,此正絡之浮見於外者也,言陽明而他經可以類推矣。)絡盛則入客於經。(按:絡居皮內,邪由皮而入絡,若不解散,則由絡而入於經矣。)陽主外,陰主內。(陽謂陽絡,陰謂陰絡,此通言之也。
白話文:
所有的胃經和大腸經經過的地方,如果出現一定的顏色,可以知道那裡會疼痛或有寒熱,可以針對這些症狀進行治療。這些症狀是正絡浮現在外表的徵兆,陽明經可以如此推論,其他經絡也可以類似的應對。當絡脈特別強盛時,就會影響到主經脈。絡脈在表皮之下,邪氣從表皮侵入絡脈,如果絡脈比較疏散,邪氣就會從絡脈侵入主經脈。陽經主外,陰經主內。這裡的陽經指的是陽絡,陰經指的是陰絡,這是通用的說法。
手足身分,所見經絡皆然。)少陽之陽,名曰樞持,上下同法,(按:上,手少陽三焦;下,足少陽膽。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陽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故在陽者主內,在陰者主出以滲於內,諸經皆然。按:陽誠主外矣,而其氣常衛固夫一身,使之無所漏,以內歸於丹田。
白話文:
無論是手腳還是身體,所觀察到的經絡都是這樣的。少陽之陽,稱作樞持,上下部位遵循同樣的規律(註:上,指手少陽三焦;下,指足少陽膽)。在它的部位中,如果發現有浮現的脈絡,這些都是少陽的絡脈。絡脈旺盛,就會侵入經脈之中。所以,陽經主導內部,陰經主導外部,向內滲透。所有的經絡都是這樣(註:陽經的確主導外部,但其氣常在體內防衛鞏固,使身體沒有漏洞,向內歸於丹田)。
陰誠主內矣,而其血常榮養夫臟腑,使之無所壅,以外達於九竅。外內互相資,而後氣血自滲灌於十二經脈之中,其所謂主內主出者,即所謂主外主內者也。此天地合氣之妙理,注略而不言,何也?!)太陽之陽,名曰關樞,上下同法,(按:上,手太陽小腸;下,足太陽膀胱。)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太陽之絡也。
白話文:
陰氣主要滋養內部,其血液不斷滋養著臟腑器官,讓它們沒有阻塞,並通達於九竅。內外互相滋養,氣血才能自動滲入灌注於十二經脈中。所謂的「主內主出」就是「主外主內」。
這種天地合氣的妙理,書中沒有詳細說明,為什麼?
太陽的陽氣,稱為關樞,上下遵循同一個規律。(上指手太陽小腸經,下指足太陽膀胱經。)
如果看到那個部位有浮在表面的經絡,這些都是太陽經的絡脈。
絡盛則入客於經。少陰之陰,名曰樞儒,(按:甲乙經作檽。)上下同法,(按:上,手少陰心;下,足少陰腎。)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陰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其入經也,從陽部注於經;其出者,從陰內注於骨。(按:前言內出者,陰陽互根之妙;此言入出者,邪氣進退之次也。
白話文:
當經脈中邪氣盛行的時候,就會入侵到經脈。少陰之陰,叫做樞紐,無論是手少陰心經還是足少陰腎經,都遵循相同的規律。觀察身體部位,如果有浮現的經絡,這些都是少陰之絡。邪氣盛行的時候,就會入侵到經脈。邪氣進入經脈,通過陽性部位注入經脈;邪氣排出經脈,通過陰性部位注入骨頭。(註:前面提到內出,是指陰陽相互依存的奧妙;這裡提到出入,是指邪氣進出經脈的順序。)
陽部即絡與皮毛,邪之入也,由陽入陰;則其出也,自當由陰而返陽矣。此骨字疑有誤。)心主之陰,名曰害肩,上下同法,(按:上,手厥陰心主;下,足厥陰肝。)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心主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太陰之陰,名曰關蟄,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太陰之絡也。
白話文:
陽經和絡脈與皮毛相連,邪氣侵入時是由陽經進入陰經;那麼邪氣排出時,也應當由陰經回到陽經。此處「骨」字可能有誤。)心主穴位屬陰,稱為害肩穴,上下穴位的規律相同。(說明:上指手厥陰心主經;下指足厥陰肝經。)觀察肢體局部浮現的絡脈,都是心主經絡。絡脈充盛就會入侵經脈。太陰經屬陰,稱為關蟄穴,上下穴位的規律相同,觀察肢體局部浮現的絡脈,都是太陰經絡。
絡盛則入客於經。(部皆謂本經絡之所部分,浮謂浮見也。按:十二經名目殊不可解,注強為之解,及王曰逵杜撰名義,甚無意味,略而存之是矣。如陰陽、內外、出內等乃為要義,不可忽也。凡此十二經絡脈者,皮之部也。列陰陽位,部主於皮,故曰皮之部。按:以上乃分敘十二經絡之名次,以下則總敘邪氣由外入內之次也。
白話文:
因此,所有疾病的最初產生,必定先從皮膚表面開始。如果邪氣侵襲,就會讓皮膚表面的空隙張開,邪氣就會進入經絡,停留下來無法排除,再傳入臟腑,積聚在腸胃之中。(積聚,意為積累、聚集。)邪氣一開始進入皮膚時,會感到惡寒,汗毛豎立,皮膚表面的空隙張開。(惡寒,意為感到寒冷。豎立,指汗毛豎起。皮膚表面的空隙,指皮膚上的小孔和紋理。)邪氣進入經絡後,經絡就會充盛,顏色也會發生變化。
(盛謂盛滿,變謂易其常也。)其入客於經也,則感虛,乃陷下。(經虛邪入,故曰感虛。脈虛氣少,故陷下也。)其留於筋骨之間,寒多則筋攣骨痛,熱多則筋弛骨消,肉爍䐃破,毛直而敗。(攣,急也。弛,緩也。消,爍也。針經曰:「寒則筋急,熱則筋緩,寒勝為痛,熱勝為氣消。
」䐃者肉之標,故肉消則䐃破毛直而敗也。)
白話文:
當氣血充足,狀態穩定時。(「盛」表示充盈,而「變」表示變化。)如果邪氣進入經絡,則會感受到空虛,而且會下陷。(經絡虛弱,邪氣就會入侵,所以稱為「感虛」。脈絡虛弱,氣血不足,所以會下陷。)如果邪氣停留在筋骨之間,寒氣過多會導致筋脈攣縮、骨頭疼痛,熱氣過多會導致筋脈鬆弛、骨頭消融,肌肉肌肉腐爛破裂,毛髮直立枯萎。(「攣」表示緊縮,「弛」表示鬆弛,「消」表示消融,「爍」表示腐爛。針灸經典中記載:「寒則筋急,熱則筋緩,寒氣過剩會引起疼痛,熱氣過剩會導致氣血消散。
帝曰:夫子言皮之十二部,其生病皆何如?岐伯曰:皮者,脈之部也。(按:部者統御之稱,皮包一身,而脈絡統焉,故云脈之部。)邪客於皮則腠理開,開則邪入客於絡脈,絡脈滿則注於經脈,經脈滿則入舍於腑臟也。故皮者有分部不與而生大病也。(脈行皮中,各有部分,脈受邪氣,隨則病生,非由皮氣而能生也。
白話文:
黃帝說:「老師說皮膚十二個區域,生病時會有什麼症狀?」
岐伯說:「皮膚是脈絡統治的地方。(註:統治是指控制,皮膚包覆全身,而脈絡貫穿其中,所以稱為脈絡統治的地方。)邪氣侵犯皮膚,就會導致皮膚腠理打開,腠理打開後,邪氣就會進入脈絡,脈絡氣血充盈後,就會流入經脈,經脈氣血充盈後,就會進入臟腑。所以皮膚有不同的部位,如果這些部位不協調,就會產生大病。(脈絡走行於皮膚中,各有不同的區域,脈絡受到邪氣侵犯,就會產生疾病,並不是由皮膚的氣血所造成的。)
按:分部不與,注意是而未明快。甲乙作不愈,元起本言不與經脈和調故生大病,俱非也。蓋邪之病人,固由皮入,至於腑臟。而苟非其中之元氣已虛,則腠理何以開而邪得入,是邪雖由皮之分部而入,而要之與皮無與也。帝問皮之十二部生何病,是疑皮亦能生病。伯言皮不過包括一身,為邪氣出入之門戶,邪之入也,必極於至虛之處而後止,外之入,內所召也,皮何與焉。詳味問答語意自見矣。
與,去聲。)
白話文:
需要注意的是,疾病的部位和病因之間的關係並非如此簡單。甲、乙兩位醫家認為,疾病是因為經脈不調和引起的,這是不對的。因為邪氣致病,固然是通過皮膚進入人體,影響到內部器官。但是,如果人體正氣充足,皮毛孔隙也不會無故打開,邪氣也就無法入侵。所以,邪氣雖然通過皮毛的部位侵入,但實際上與皮毛本身無關。
黃帝問道,皮毛的部位生了病會產生什麼病症,這是因為他懷疑皮毛也會導致疾病。岐伯回答道,皮毛覆蓋全身,是邪氣出入的門戶。邪氣入侵時,一定會在最弱的地方停留下來。外邪的入侵,實際上是內部原因導致的,與皮毛無關。仔細品味問答中的話語,意思自然會顯露出來。
2. 經絡論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原在皮部論末,王氏所分也。」
白話文:
新的校正版本說:「按照全元起的版本,原本是在皮部論的最後面,是王氏所做的分類。」
黃帝問曰:夫絡脈之見也,其五色各異,青黃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岐伯對曰:經有常色而絡無常變也。經行氣,故色見常應於時;絡主血,故受邪則變而不一矣。按:絡為脈之浮見於外者,故隨感之淺深而變不常也。帝曰:經之常色何如?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黃、腎黑,皆亦應其經脈之色也。
白話文:
黃帝問說:血管浮現於外,顏色各不相同,有青、黃、赤、白、黑等色,這是為什麼呢?
岐伯回答道:經脈有固定的顏色,而絡脈的顏色會變化。經脈運行氣血,因此固定的顏色會隨著時間而表現出來;絡脈主掌血液,所以受到邪氣侵襲後,顏色會變化,而且不定。
注:絡脈是浮於表面的脈絡,因此會隨著邪氣侵襲的深淺而變化不定。
黃帝又問:經脈的固定顏色是什麼?
岐伯答道:心經為紅色、肺經為白色、肝經為青色、脾經為黃色、腎經為黑色,這些顏色都與其經脈的顏色相應。
帝曰:絡之陰陽亦應其經乎?岐伯曰:陰絡之色應其經,陽絡之色變無常,隨四時而行也。(順四時氣化之行止。按:絡既為脈之浮見於外者,理應所見之色俱變無常,而何以絡有陰陽之分?且陰絡之色,只應經而不變,此何說也?竊謂就脈而言,經在內,絡在外;就絡而言,則見於身者為陰,見於面者為陽。故陰不變而陽變,以陽尤浮動故也。
白話文:
黃帝說:經絡的陰陽也應該與它所屬的經脈相應吧?岐伯回答說:陰絡的顏色與它所屬的經脈相應,而陽絡的顏色變化不定,會隨著四季而變化。(順應四季氣化的運行規律。按:經絡既是脈絡浮現於體表的表現,理論上所見的顏色都應變化不定,那為什麼經絡還有陰陽之分呢?而且陰絡的顏色只應合於經脈而不變,這是什麼道理呢?我私下猜測就脈而言,經脈在體內,經絡在外;就經絡而言,表現在身體上的部分為陰,表現在臉上的部分為陽。所以陰絡不變而陽絡會變,這是因為陽絡更浮動的緣故。)
)寒多則凝泣,凝泣則青黑,熱多則淖澤,淖澤則黃赤,此皆常色,謂之無病。五色俱見者,謂之寒熱。帝曰:善!(淖,濕也。澤,潤液也。謂微濕潤也。按:寒多熱多,當指四時之氣言,故見青黑黃赤而無病。若五色雜見,則寒熱交作而成病,此正所謂隨四時而行也。)
白話文:
寒氣過多就會凝結凝聚,凝縮後就會出現青黑色;熱氣過多就會變成濕潤,濕潤狀態下就會呈現黃紅色,這些都是正常的顏色,稱為無病。五種顏色同時出現的,稱為寒熱(交替)。黃帝說:非常好!(淖,濕;澤,潤液。指微濕潤。註:寒氣過多或熱氣過多,應該是針對四時氣候而言,所以出現青黑色黃紅色並無病症。如果五種顏色混雜出現,表示寒熱交替作用,導致生病,這正是所謂的隨四時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