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經注節解》~ 內篇 (36)
內篇 (36)
1. 通評虛實論
人之為病,有實有虛,虛則必補,實乃可攻。經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虛為精奪,實為邪盛,三複其義,而攻補之法,知所適從矣。此虛實之定論,古今所不能外者,故曰通評也。
白話文:
人得病,有實證和虛證之分。虛證要用補法,實證可用攻法。《黃帝內經》說:「邪氣盛則形成實證,精氣被奪則形成虛證。」虛證是精氣被奪,實證是邪氣盛。重複思考這個道理三次,攻擊和補虛的方法就能夠掌握了。這是虛實證的固定判斷標準,古今中外都不可違背,所以稱為通論。
黃帝問曰:何謂虛實?(按:言何因而虛,何因而實。)岐伯對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奪謂精氣減少,如奪去也。按:人之所藉以生者,惟此精氣耳。精氣者,稟受於父母,父母之質強,則所受亦強,父母之質弱,則其子多弱,此精氣之分於先天者也。既生之後,所受雖弱,而能樽節其飲食,順適其寒暑,以至情識開時,不敢妄動,競業一生,則精氣克全,外邪亦無自而入。
白話文:
黃帝問:「什麼是虛實?」
岐伯回答:「邪氣盛行的時候,身體就會實;精氣被奪走的時候,身體就會虛。」
(奪:指精氣減少,就像被奪去一樣。人的生命依賴於精氣。精氣是由父母遺傳來的,父母的身體強健,所遺傳的精氣也強;父母的身體虛弱,所生下的孩子大多虛弱,這是先天決定的精氣。出生後,即使精氣較弱,但如果能節制飲食、適應氣候變化,到了懂事時,不胡作非為,一生勤奮努力,就能保護精氣不受損,外邪也無法入侵。)
若所受雖強,而不能保攝其天真,縱恣無度,精氣日耗,經絡空疏,外邪乘之而入於內,蟠踞充斥,似乎實也,而不知為精氣內奪所致。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由是言之,實無真實,虛乃真虛,欲去其實,必顧其虛。世之治病者,但知攻實,絕不顧虛,愈攻愈實,攻之至死而猶不悟,殊可嘆也。
白話文:
即使遭受的病氣很強,但如果不能保持自己的正氣,放縱不節制,精氣就會一天天耗損,經絡就會變得空虛。這時,外來的邪氣就會趁虛而入,盤踞體內,好像很實在一樣,但其實這是因為體內的精氣被奪走了。經書中說:「邪氣聚集的地方,一定是正氣虛弱的地方。」從這個角度來說,實症並非真正的實症,虛症纔是真正的虛症。想要消除實症,就必須顧及虛症。現在的醫生,只知道針對實症進行治療,完全不顧及虛症,這樣只會讓實症越來越嚴重,攻治到死還不醒悟,真是令人嘆息。
)帝曰:虛實何如?(按:言虛實之病狀何如。)岐伯曰:氣虛者,肺虛也。氣逆者,足寒也。非其時則生,當其時則死。(非時謂年直之前後也,當時謂正直之年也。)餘臟皆如此。(按:五臟各有虛實,而伯姑舉肺臟,且肺虛之證,不止足寒,此特言其大略而已。)
白話文:
皇帝問:虛實的病症如何?
岐伯答:氣虛的人,是肺氣虛弱。氣逆的人,是足部寒冷。在非時令季節出生的人容易得虛症,在時令季節出生的人容易得實症。
其他臟腑也是一樣的。(按:五臟各有虛實,但岐伯只舉出肺臟為例,而且肺虛的病徵不只足部寒冷,這裡只是概略說明。)
帝曰:何謂重實?岐伯曰:所謂重實者,言大熱病,氣熱脈滿,是謂重實。(按:大熱病者,傷寒之三陽實熱,雜病之痰火食積是也。內有實邪真火,故熱氣見於外而脈來盛滿,是內外俱實,故曰重實也。治此之法,岐伯雖不言,然居可知矣。)
白話文:
黃帝問:什麼叫做重實?
岐伯答:所謂的重實,是指大熱的疾病,氣血旺盛,脈搏有力而飽滿。
(註:大熱的疾病包括:傷寒中的三陽實熱,以及雜病中的痰熱、食積。體內有實邪真火,所以熱氣會表現在外,脈搏也會顯得強勁有力,表示內外都實,所以稱為重實。治療這種疾病的方法,雖然岐伯沒有明說,但從脈象的特徵也可以推測出來。)
帝曰:經絡俱實何如?何以治之?(按:上段言脈病之重實,此則單問脈之並實者也。)岐伯曰:經絡皆實,是寸脈急而尺緩也,皆當治之。故曰滑則從,澀則逆也。(按:邪之入人,由絡入經,今云皆實,是其人之氣足以捍邪,而邪不得入也。何以辨之?辨之於其脈,寸主表,尺主裡,寸為陽,尺為陰,寸急尺緩,是表裡既分,陰陽不雜,故知其經絡皆實也。
白話文:
皇帝問:「經絡都實了怎麼辦?要怎麼治療呢?」岐伯回答:「經絡都實,就是寸脈急而尺脈緩,都要治療。所以說,滑則順著走,澀則逆著走。」
然急則必數,緩則必弱,雖無內虛致邪之患,而急與緩亦非中正和平之道,故又曰皆當治之也。是經絡皆實之脈,有小疾而無大病。若通論大體,又當辨之於滑澀,滑則從,澀則逆,滑為陽氣有餘,澀為陰血不足也。)夫虛實者,皆從其物類始,故五臟骨肉滑利,可以長久也。
白話文:
如果脈搏跳動急促,那麼必定有拘束不通的情況;如果脈搏跳動緩慢,那麼必定是虛弱的。即使沒有內部虛弱而導致邪氣入侵的疾病,脈搏跳動急促或緩慢也不是中正平和的狀態,所以又說這都需要治療。這是在經絡都充實的情況下出現的脈象,會有一些小問題,但沒有大病。如果從整體來看,還應該根據脈象的滑利或澀滯來區分,脈象滑利則從容順暢,脈象澀滯則逆行不暢。脈象滑利是陽氣有餘,脈象澀滯是陰血不足。虛實的脈象都是從人體的物質屬性開始,所以五臟骨肉滑利,可以健康長壽。
物之生則滑利,死則枯澀,故澀為逆,滑為從。從謂順也。帝曰:絡氣不足,經氣有餘,何如?岐伯曰:絡氣不足,經氣有餘者,脈口熱而尺寒也。秋冬為逆,春夏為從,治主病者。(春夏陽氣高,故脈口熱,尺中寒,為順也。十二經,十五絡,各隨左右而有太過不及,工當尋其至應以施針灸,故云治主其病者也。
白話文:
當事物生長時,其脈象會滑利;當事物死亡時,脈象變粗糙乾澀。因此,脈象粗澀代表逆,脈象滑利代表從。所謂「從」,就是順應。
黃帝問道:體內絡脈氣血不足,經脈氣血過剩,是什麼情況?
岐伯回答道:絡脈氣血不足,經脈氣血過剩的人,脈搏口部熱,尺寸脈卻寒涼。
秋冬屬逆,春夏屬從,治療時要以主治疾病的法則為根據。(春夏時陽氣旺盛,因此脈口部熱,寸中脈寒,是順應的表現。十二經脈,十五絡脈,左右各行,有過剩不足的現象,醫生應根據其脈象變化來施針灸治療,因此說要以主治疾病的法則為根據。)
)帝曰:經虛絡滿何如?岐伯曰:經虛絡滿者,尺熱滿,脈口寒澀也。此春夏死,秋冬生也。(秋冬陽氣下,故尺中熱,脈口寒,為順也。)帝曰:治此者奈何?岐伯曰:絡滿經虛,灸陰刺陽,經滿絡虛,刺陰灸陽。(以陰分主絡,陽分主經故爾。)
白話文:
黃帝問:經絡虛弱,但氣血卻充盈的情況怎麼樣?
岐伯答:經絡虛弱,但氣血充盈的人,尺脈熱而滿,脈口卻寒冷而澀滯。這樣的人,在春天或夏天會死亡,在秋天或冬天出生。(因為秋冬時陽氣下降,所以尺脈中熱,脈口寒冷,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黃帝問:這種情況應該如何治療?
岐伯答:氣血充盈經絡虛弱的人,應灸刺陰經,刺刺陽經;經絡充盈氣血虛弱的人,應灸刺陽經,刺刺陰經。(因為陰經主導氣血,陽經主導經絡緣故。)
帝曰:何謂重虛?(此反問前重實也。)岐伯曰:脈虛,氣虛,尺虛,是謂重虛。(按:王本作脈氣上虛尺虛,王注云:「言尺寸脈俱虛。」按此下文岐伯所解,本言氣虛尺虛脈虛,而無上虛之解,則上字之誤不辨自明。啟玄不知其誤,即以尺寸俱虛為解,蓋疑上為寸也。甲乙經作「脈虛氣虛尺虛是謂重虛」,正與下文相合,今釐正之。
白話文:
皇帝問:什麼叫做「重虛」?(這是一個反問,前面已經說過了「重實」)
岐伯回答:脈象虛弱,元氣虛弱,尺脈虛弱,這就叫做「重虛」。
(注:王冰的版本是「脈氣上虛尺虛」,王冰注釋說:「說是尺寸脈都虛弱。」但是,從岐伯下面的解釋來看,本來是指氣虛尺虛脈虛,並沒有提到上虛,所以「上」字顯然是錯的。啟玄不知道這個錯誤,就把「尺寸都虛」作為解釋,可能是因為懷疑「上」是「寸」吧。甲乙經作「脈虛氣虛尺虛是謂重虛」,正和下面的文本相符,現在更正。)
新校正辨王注之非誠是,而以尺寸俱虛之語,謂不兼氣虛,則亦誤矣。夫尺為陰,尺虛為腎虛,寸為陽,寸虛非氣虛乎。故以上為寸之誤,啟玄所不能辭,而以尺寸俱虛謂非重虛,啟玄恐必不服也。)帝曰:何以治之?岐伯曰:所謂氣虛者,言無常也。尺虛者,行步恇然。(按:無常二字甚渾成,外而顏色之動變,內而心神之恍惚,氣力之倦勤皆是也。
白話文:
後人校正過的《辨王注》中認為王叔和的說法不對,認為王叔和說寸脈俱虛而不兼氣虛是錯誤的,這也是錯的。尺代表陰,尺脈虛是腎虛;寸代表陽,寸脈虛難道不是氣虛嗎?所以說王叔和錯把寸脈當成尺脈,啟玄不能否認。如果說寸尺脈俱虛不是重虛,啟玄恐怕也不會承認。
黃帝說:如何治療?岐伯說:所謂氣虛,就是說不穩定。尺脈虛,走路時感到恍惚。(注:「不穩定」二字非常概括,外在表現在面色變化,內在表現在心神恍惚、氣力疲乏等方面。
啟玄作脈動無常,楊上善作膻中氣不定,偏矣。尺虛者,腎虛也,腰以下,腎主之,腎虛則骨不任身而腰腳軟弱,故步履恇怯無力也。)脈虛者,不象陰也。(不象太陰之候也。何以言之?氣口者,脈之要會,手太陰之動也。按:陽者氣也,陰者血也。刺志論曰:「脈實血實,脈虛血虛。
白話文:
脈搏的強弱變化不常,楊上善說膻中的氣息不穩定,這是偏頗的。尺脈虛弱,說明腎氣不足,腰部以下由腎臟主管,腎氣不足就會導致骨頭無法支撐身體,腰腳軟弱,所以走起路來猶豫不決,沒有力氣。脈象虛弱,不像陰脈。(不像手太陰脈的跳動。)為什麼這樣說?氣口是脈絡的重要交會點,是手太陰脈的活動表現。註:陽屬氣,陰屬血。「刺志論」中說:「脈實,說明血實;脈虛,說明血虛。」
」人脈之虛,皆由陰血不足,不能榮養,故曰脈虛者不象陰,謂失其陰血之本也。注謂不象太陰之候,誤矣。夫手太陰氣口為候脈之所,人之氣血有實有虛,徵之於氣口,是太陰所以象人之虛實,而人之虛實不可以象太陰,虛不可象,實亦不可象。啟玄以陰為太陰,可怪也。
白話文:
人脈之所以虛弱,都是因為陰血不足,無法滋養身體,所以說脈虛不是因為陽氣不足,而是因為失去了陰血這個根本。註解中說這是因為失去了太陰的徵兆,這是錯誤的。手太陰經上的氣口穴是診脈的地方,人的氣血有實有虛,都要通過氣口穴來徵驗,因此太陰經反映的是人的虛實,而人的虛實並不能反映太陰經。啟玄子將陰氣視為太陰,真是令人驚訝。
惟陰為陰血,故下文云滑則生澀則死也。)如此者,滑則生,澀則死也。(按:滑亦脈之病也,而此獨云生,何也?蓋病非血虛而脈滑,則為涎浮痰動之證。若病在血分而脈象見滑,是氣血尚爾流動,未至乾枯,故可以生。豈如病屬血分,而脈又枯澀之必死也。)
白話文:
陰指陰血,所以下面說「滑脈就生,澀脈就死。」意思是:脈象滑順就是生機,脈象澀滯就是死亡。(按:滑脈也是脈象的病態,為什麼這裡獨獨說它能生呢?因為如果疾病不是血虛導致的脈滑,就是涎浮痰動的證候。如果疾病屬於血分,脈象卻見滑,說明氣血仍然流動,沒有乾枯到極點,所以可以生。而如果疾病屬於血分,脈象又枯澀,就一定會死亡。)
帝曰:寒氣暴上,脈滿而實,何如?(言氣熱脈滿,已為重實,滑則從,澀則逆。今氣寒脈滿,亦可謂重實乎,其於滑澀生死逆從何如。)岐伯曰:實而滑則生,實而逆則死。(逆謂澀也。按:新校正云:「詳王氏以逆為澀,大非。古文簡略,辭多互文。上言滑而下言逆,舉滑則從可知,言逆則澀可見,非謂逆為澀也。」)
白話文:
黃帝問:寒氣突然上升,脈象滿實,這是什麼情況?(這句話的意思是,氣熱脈象滿是已經很嚴重了,通暢就順從,阻滯就逆亂。現在氣寒脈象滿,也可以說很嚴重嗎?那麼通暢和阻滯,存活和死亡,逆亂和順從又是什麼情況。)
岐伯回答:滿實而通暢就能存活,滿實而阻滯就會死亡。(阻滯就是不暢通的意思。按:新校正一書說:「王氏認為阻滯是不暢通,這肯定不對。古代文體簡略,句子中常常有相互對應的詞語。上面說通暢,下面說阻滯,只要看通暢就能從而知道,提到阻滯就能看出不暢通,而不是說阻滯就是不暢通。」)
帝曰:脈實滿,手足寒,頭熱,何如?岐伯曰:春秋則生,冬夏則死。(大略言之。按:帝問脈證,伯皆不解其所以,而但以死生之期為對,殊不快意。竊嘗論之,脈實滿者,洪大有力者也。手足寒者,熱盛於內也。頭熱者,邪在表也。此三陽經實熱表證,汗之清之,其病必愈,而伯云春秋生,冬夏死,何也?蓋冬為寒極之時,熱不易泄,夏為熱極之日,其火愈旺,治之頗難,故曰死。至若春秋,其氣溫涼,其邪易散,故曰生也。
白話文:
皇帝問:脈相飽滿,手腳冰冷,頭部發熱,這是什麼情況?岐伯回答:在春秋季節,這是生機的表現,在冬夏季節,這是死亡的徵兆。(簡要概括:皇帝詢問脈象證候,岐伯沒有解釋其原因,而是直接以生死的時限作為回答,實在讓人不滿意。我曾試著探討這個問題,脈象飽滿有力,說明體內陽氣旺盛。手腳冰冷,說明熱邪盛行於內。頭部發熱,說明邪氣在表。這三陽經實熱表證,只要發汗解表,疾病必定會痊癒。但是岐伯說在春秋季節生,冬夏季節死,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冬天是寒氣最盛的時候,熱邪不容易發散,夏天是熱氣最盛的時候,體內的火氣更加旺盛,治療起來比較困難,所以說會死。而春秋季節,氣候溫和,邪氣容易散發,所以說會生。)
然此不可執泥,注云大略言之,極是。但冬行夏令、夏行冬令等意,殊未確耳。)脈浮而澀,澀而身有熱者死。(按:脈浮身熱,病為在表,若見洪滑之脈,則屬輕淺之證矣。乃外浮內澀,陰血已虧,欲解其身之熱,慮損其陰,欲補其陰,又恐表邪未去,治之最難,故亦曰死也。
白話文:
然而,不能拘泥於此,注釋說「大致來說」,非常正確。但是,「冬天用夏季治法、夏天用冬季治法」等說法,確實不準確。脈象浮動而澀滯,澀滯同時身體發熱的會死亡。(注:脈象浮動,身體發熱,病情屬於表證,如果見到脈象洪大而滑溜,則屬於較輕的症狀。現在是外浮內澀,陰血已經虧虛,想要去除身體的熱,又擔心損傷陰氣,想要補益陰氣,又擔心表邪未除,治療非常困難,所以說也會死亡。)
新校正云:「按此節舊在後『帝曰形度骨度脈度筋度何以知其度也』之下,對問義不相類,甲乙經移續於此,是也。王氏頗知錯簡,而不知皇甫士安嘗移附於此也,今從之。」)帝曰:其形盡滿何如?岐伯曰:其形盡滿者,脈急大堅,尺澀而不應也。(形盡滿,謂四形臟盡滿也。
白話文:
新校正說:「根據這一段,舊文原本在後面的『帝曰:形度、骨度、脈度、筋度,如何得知它的度呢?』之下,這些問答的意思不相關,甲、乙經書把它移到這裡,是正確的。王氏知道文本錯亂,但是不知道皇甫士安曾經把它移到這裡,現在就按照這個版本。」
帝問:身體形體都豐滿怎麼樣?岐伯說:身體形體都豐滿,脈搏急促、粗大、堅硬,尺脈澀而不應。
按:形滿謂虛浮腫脹之類,盡滿則遍於周身內外矣。注謂四形臟,尚偏。腫脹之病,有虛有實。實者肢體浮湧,脈象有力。虛者外雖虛浮,內則空弱,或上部之脈似乎有力,而下部之脈虛微。辨之不精,生死立判矣。故伯言外形盡滿,上部之脈急大而堅,尺脈又澀而不應上部者,為腎虛少血之人,未可以形滿脈強,不細辨其下部根本之脈,而可以冒昧施治也。按甲乙經太素澀作滿,非也。
白話文:
按語:形狀飽滿是指身體浮腫膨脹,如果遍佈全身內外,這就是腫脹。註解中提到的四形臟腑,還不夠全面。腫脹的病症,有虛有實。實證表現為肢體浮腫,脈象有力。虛證雖然外觀浮腫,但內在空虛衰弱,或者上半身的脈象似乎有力,但下半身的脈象虛弱。如果不仔細辨別,很容易導致生死之別。因此,伯 (作者) 說外形遍佈腫脹,上半身的脈象急、大、硬,尺脈又澀又不呼應上半身的脈象,這代表腎虛血虛的人。不能只看到外形飽滿,脈象強勁,而不細緻辨別下半身的根本脈象,就貿然治療。按甲乙經太素澀作滿,這是錯誤的。
夫滿者,盛也。如形既盡滿,上中二部之脈又急大堅,若尺復盛滿,是脈已上下相應,為實熱之脹,不當言不應矣。)如是者,故從則生,逆則死。帝曰:何謂從則生,逆則死?岐伯曰:所謂從者,手足溫也。所謂逆者,手足寒也。(按:人身之脈,以腎為根本。蓋五臟受氣於命門,命門之氣足,而後周身之氣運動,無壅遏之患,既無壅遏,有何脹滿。
白話文:
所謂「滿」,是指氣血飽滿。如果身體形狀已經完全飽滿,上半身和中半身的脈搏又急促、粗大且堅硬,如果寸脈也再次飽滿,表示脈象上下呼應,是實熱造成的脹滿,不能說不對應。像這樣的情況,順應自然就會生,違逆自然就會死。
黃帝問:什麼叫順應自然就生,違逆自然就會死?
岐伯答:所謂順應,就是手腳溫暖。所謂違逆,就是手腳冰冷。
(按:人體的脈絡,以腎臟為根本。五臟的氣來自命門,命門之氣充足,全身的氣才能正常流動,不會壅塞阻滯。既然沒有壅塞,又何來脹滿?)
如此一證,外實內虛,標強本弱,尺脈澀而不應者,腎血少而氣衰微。四肢溫和,尚有可治,如不溫而寒,則真氣已竭矣。所以然者,本虧故也。今人治脹,泥於外象,而不顧其中臟,輕用消導,殊可嘆也)
白話文:
遇到這種情況,外在症狀嚴重,但內在氣血虛弱,表面強壯,根底虛弱,脈搏滑澀而無力,表示腎血不足,元氣衰弱。如果四肢溫和,還有治療的可能;如果四肢冰冷,則真氣已盡。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根本虛弱所致。如今治療嘔吐脹氣,只著重於外在症狀,而不顧及內臟虛弱,濫用消食導瀉的藥物,實在令人遺憾。
帝曰:乳子而病熱,脈懸小者何如?(懸謂如懸物之動也。按:乳子謂婦人生子而哺乳者。)岐伯曰:手足溫則生,寒則死。(按:懸小謂小而動搖無力也,人凡病熱,脈當浮大,況兼乳子之婦,尤宜洪滑。今反見懸小,是證陽脈陰,為真原不足,外假熱而內真寒。治此之法,忌用苦寒,蓋外雖病熱,非真熱也,岐伯驗之於手足溫則生,寒則死也。
白話文:
皇帝問道:小孩發燒,脈象細弱無力怎麼辦?(「懸」指像懸掛的物品晃動。「乳子」指婦女分娩後哺乳的孩子。)岐伯回答道:手腳溫暖則能存活,寒冷則會死亡。(「懸小」指脈象細小,晃動無力。一般人發燒時,應該脈象浮大。特別是剛生完孩子的婦女,脈象應該更為強勁有力。現在脈象卻是相反,表示陽氣不足,體內虛寒,外表表現為發燒。治療這種情況,忌用寒涼藥物。表面雖然有發燒的症狀,但並非真熱。岐伯通過手腳溫則生,寒則死的現象驗證了這一點。)
)帝曰:乳子中風熱,喘鳴肩息者,脈何如?(按:脈何如,謂如何而生,如何而死。)岐伯曰:喘鳴肩息者,脈實大也。緩則生,急則死。(緩謂如縱緩,急謂如弦張之急,非往來之緩急也。正理傷寒論曰:「緩則中風。」故乳子中風,脈緩則生,急則死。按:喘鳴者,喘急有聲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小孩中暑發熱,喘鳴肩息的,脈象是什麼樣的?(註:脈象是什麼樣的,是指如何產生,怎樣才能結束。)
岐伯答道:喘鳴肩息的,脈象是實而大的。脈緩則生,脈急則死。(脈緩是指像絲帶一樣舒緩,脈急是指像琴絃一樣緊繃,指脈象的舒緩緊繃,而非往來的頻率。正理傷寒論中說:「脈緩則中風。」因此小孩中暑,脈緩則生,脈急則死。註:喘鳴是指喘息急促有聲響。)
肩息者,喘而肩動息粗也。此肺受風寒,氣浮而動,脈見實大有力者,外感之實證也。然實大則實大矣,而脈氣和緩,為有胃氣,無意外之虞。如不緩而急,是有升無降,真氣內竭,未有不死者也。)
白話文:
「肩息」是指呼吸時肩膀會動,呼吸聲也較粗重。這是因為肺部受到風寒,氣浮動而導致,脈搏呈現有力且強壯者,是外感而致實證。
然而,雖然脈象強壯有力,但如果脈氣和緩,表示胃氣充足,不會有外邪侵犯的危險。但如果脈氣急促而不舒緩,表示氣只上升而不下降,真氣消耗殆盡,沒有人能倖免於死。
帝曰:腸澼……何如?(按:腸澼,痢疾也,今世下利見紅白積者是也。然下文帝有白沫、膿血兩問,則此似兼紅白,而下更分分言也。)岐伯曰:身熱則死,寒則生。(熱為血敗,故死。寒為榮氣在,故生也。按:注非也。下利之病,多由七情鬱結,食飲內傷,積而未化,或腎虛氣衰,不能腐熟,以致成痢。
白話文:
黃帝問道:腸澼……是什麼情況?(註:腸澼,指下痢疾,現在醫學中表現為下痢時有紅白膿液。)岐伯回答道:如果身體發熱,那麼會死亡;如果身體發冷,那麼會存活。(發熱表示血液敗壞,所以會死亡。發冷表示榮氣(氣血)通暢,所以會存活。註:此註釋不正確。下痢疾的病症,多是由於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鬱結,飲食內傷,在體內積聚未被消化,或者腎氣虛弱,不能將食物腐熟,最終導致下痢疾。)
若更外感風寒,又加身熱等證,有如傷寒,有如瘧狀。治此證者,單表外邪,則痢積逼迫,專攻痢積,則痢下里虛,外邪乘虛而入愈深,治之最難,故多死者。用是精求其義,別內外之因,推致病之理,風寒之襲,皆由內虛。若非先托外邪,則邪與積混,寒熱更作,急重不休。
白話文:
如果同時受到外感風寒,又合併發熱等症狀,類似傷寒或瘧疾。治療這種病症,如果只針對外邪,則會加重痢疾的積聚;如果只針對痢疾的積聚,則會導致腹瀉後裡虛,外邪趁虛而入加重病情,治療起來極為困難,因此死亡者眾多。所以必須仔細探求發病原理,區分內外病因,推究疾病的道理。外感風寒的襲擊,都是因為內虛導致的。如果不先驅除外邪,那麼外邪和積滯混雜,會導致寒熱交替發作,病情急重不休。
至真要大論曰:「從外之內而盛於內者,先治其外而後調其內。」余師其意而變通之,常用東垣補中益氣方,去朮加黃芩、芍藥、蘇葉、防風之類,扶正氣而托外邪,一汗再汗,寒熱漸解,急重亦稀。自順治戊子以迄康熙壬子,予治數十百人矣。其間調養之法,彷彿傷寒,尤禁多食。
白話文:
《至真要大論》中說:「從外侵入身體而發展到內部的情形,先治療外在因素,然後再調養內部。」我根據這個意思並靈活應用,經常使用東垣的補中益氣湯,去除朮藥,添加黃芩、芍藥、蘇葉、防風等藥材,扶正氣而排出外邪,出汗一兩次,寒熱症狀逐漸解除,急症重症也較為少見。從順治戊子年到康熙壬子年,我治療了數百名病人。其間的調養方法,與傷寒症狀類似,特別禁止患者多吃東西。
身涼痢止,繼以培補,腎虛者大進地黃,痢久虛寒者佐以桂附。危轉為安,十痊六七。世俗不知此理,多以瘧痢兩證,非比傷寒,每不禁食,稍愈即復。豈知真瘧真痢,亦當節食,況瘧痢相兼,即是傷寒類證,不用補散,單用苦寒消導等劑,直使正氣大虛,外邪內陷而死,殊可嘆也!予自初閱內經,見此二語,反復尋繹,乃得其解,始知伯言腸澼身熱者死,其理有固然者。
白話文:
腹瀉症狀解除後,接著就要注重調理身體。如果腎氣虛弱,就要多用地黃來補腎。如果腹瀉時間較長,導致身體虛寒,可以搭配一些桂枝和附子。這樣一來,患者的病情就可以轉危為安,十個病人中六七個都能痊癒。
一般人不知道這個道理,常常把瘧疾和腹瀉當成普通的疾病,不像傷寒那樣需要忌口,稍微好一點就又開始吃東西了。但其實真正的瘧疾和腹瀉也應該節制飲食,更何況既有瘧疾又有腹瀉,這就屬於類似的傷寒證。如果不使用補益藥物,只用一些苦寒的瀉下藥,只會導致正氣大幅虛弱,外邪入侵體內而死亡,真是可悲啊!
我從一開始研讀《內經》時,就看到這兩句話,反覆思考琢磨,才理解其中的原理。這才明白為什麼扁鵲說「腸道積水,身體發熱的人會死」,這個道理是正確無誤的。
惜無所解,後人莫知所宗,千載之下,予乃為之補救於其後,活人甚多,往矣軒岐,其許我哉。)帝曰:腸澼下白沫何如?(按:沫音末,涎沫。白沫者,糞之如痰如洟者也。)岐伯曰:脈沉則生,浮則死。(陰病而見陽脈,與證相反,故死。按:白沫今世謂之白積,多屬之寒,劉河間則指為熱。
白話文:
遺憾的是沒有記載任何解釋,後人不知道該有的準則,千年之後,我纔在後面補充補救,救活了很多人,去世多年的軒轅和岐伯,會允許我這麼做吧。黃帝說:腸胃裡排出白色的泡沫是什麼病?(注:末音同“末”,指唾液和泡沫。白色的泡沫,糞便像痰或鼻涕一樣。)岐伯說:脈沉就生,脈浮就死。(陰病卻出現陽脈,與證狀不符,所以會死。注:現在人將白色的泡沫稱為白積,多歸因於寒冷,劉河間指為熱。)
要而論之,痢之寒熱,誠不可以色之紅白拘。然白者畢竟多寒,今之如魚凍是也。惟白屬陰寒,故其脈宜沉而不宜浮也。)帝曰:腸澼下膿血何如?岐伯曰:脈懸絕則死,滑大則生。(按:膿血,紅痢也。紅痢多熱,熱近有餘,可用寒涼消導,故脈宜洪大而不宜懸絕。絕謂微細,懸者猶言無力異常也。
白話文:
綜合來說,痢疾的寒熱,不能單用糞便的顏色紅白來判斷。然而,白色的糞便通常較為寒。比如,像魚凍那樣的白色糞便。由於白色屬陰寒,所以它的脈象應該是沉而不是浮。
皇帝問: 腸胃潰爛下膿血怎麼辦?
岐伯答: 脈象微弱則死,脈象洪大則生。(注:膿血指紅痢。紅痢通常為熱症,熱性較強,可以使用寒涼的藥物消導,因此脈象應該是洪大而不能微弱。微弱指細小,懸指力量異常薄弱。)
)帝曰:腸澼之屬,身不熱,脈不懸絕何如?岐伯曰,滑大者曰生,懸澀者曰死,以臟期之。(按:屬,類也,謂如腸澼之類也。身不熱是無外感,脈不懸絕是元本亦不甚虧,如是者,雖有泄利之病,不過飲食內傷,脈當滑大而且當有力。若見懸澀,是陰血大虧,身雖不熱,脈雖不絕,法亦當死。
臟期謂克勝之日也。)
白話文:
黃帝問:像腸澼這樣的身體不熱,脈搏也不虛衰的情況,如何判斷?
岐伯回答:脈象滑大的人可以活,脈象懸澀的人會死。根據臟腑的特定時間點,在相關的臟腑經絡上施以按壓,如果脈象滑大,說明生機旺盛,相反,如果脈象懸澀,說明已經接近死亡。
即使患有泄瀉、飲食內傷等疾病,如果脈象滑大有力,說明身體狀況尚可。但如果脈象懸澀,說明陰血嚴重虧損,即使身體不發熱,脈搏也未斷絕,但預後仍然不佳。
帝曰:癲疾何如?岐伯曰:脈搏大滑,久自已;脈小堅急,死不治。(脈小堅急,為陽病而見陰脈,故死不治。按:新校正云:「巢元方云:脈沉小急實死不治,小牢急者亦不可治。」)帝曰:癲疾之脈,虛實何如?岐伯曰:虛則可治,實則死。(以反證故。按:注非也。癲疾為陽有餘,搏大而滑者,陽盛之脈也,脈病相符,故久當自愈。
白話文:
皇帝問:「癲癇疾病如何?」歧伯回答:「脈搏大而滑,過一段時間會自行痊癒;脈搏細小堅硬且急促,則無法治癒而死亡。」(脈搏細小堅硬急促,是因為陽性疾病卻出現陰性脈象,所以無法治癒。註:新校正版本中提到:「巢元方說:脈沉細急促,實證會死亡,脈牢小急促者也無法治癒。」)
皇帝又問:「癲癇疾病的脈象,該如何區分虛實?」歧伯回答:「脈虛可以治癒,脈實則會死亡。」(這是因為癲癇是陽氣過剩所致,脈搏大而滑,這是陽盛之脈,脈象與疾病相符,所以過一段時間會自行痊癒。
若脈見小堅而急,是陰凝固結,其病已成,故不可治。然堅小似虛,前言不可治,而此又言可治,搏大似實,前言必生,而此又言實者死,何也?東垣云:「脈貴有神。神者,人身之元氣也。元氣有根,雖病不死。」前言搏大雖似乎實,而滑則其氣流動活潑,神嘗虛矣。小堅雖似乎虛,而急則其氣短促逼迫,神則實矣。
虛則神氣生,實則神氣死,癲疾如是,諸病可類推矣。此虛實二字,與他處不同。注言以反證故,殊欠明確。)
白話文:
如果脈象呈現細小堅硬且急促,說明體內陰氣凝結固化,病情已經形成,因此無法治療。然而,細小堅硬的脈象看起來像虛證,之前說無法治療,而這裡又說可以治療;搏動有力的大脈象看起來像實證,之前說一定會好,而這裡又說實證會死,這是為什麼呢?
東垣說:「脈象中最重要的是神。神,就是人體的元氣。元氣有根基,即使生病也不會死亡。」之前所說的搏動有力的大脈象,雖然看起來像實證,但滑動說明其氣血流動活潑,所以神氣虛弱了。細小堅硬的脈象,雖然看起來像虛證,但急促說明其氣息短促倉促,所以神氣充實了。
帝曰:消癉虛實何如?岐伯曰:脈實大,病久可治;脈懸小堅,病久不可治。(……久病血氣衰,脈不當實大,故不可治。按:新校正云:「詳經言實大久病可治,注以為不可治,按甲乙、太素、全元起本並云可治。又按巢元方云:脈數大者生,細小浮者死。又云:沉小者生,實牢大者死。
白話文:
黃帝問道:消癉虛實的症狀如何?岐伯答道:脈象實大,長期患病的可治;脈象懸細而堅硬,長期患病的不可治。(……長期患病,氣血衰弱,脈象不應實大,所以不可治。按:新校正注云:「《內經》中說實大久病可治,注中卻說不可治,查甲乙、太素、全元起本中均說可治。又按巢元方雲:脈數大者生,細小浮者死。又云:沉小者生,實牢大者死。)
」謹按王注既與經文之意相左,其誤已明。即新校正引諸家之言,亦無決斷。竊謂癉者熱也,消者渴也,消本於熱,故曰消癉也。消癉之病,實火者少,虛火者多,其原起於腎虧無水,津液枯槁,欲得外水以自救。脈實大病雖久而可治者,火近於實,非盡水虧,故猶可救。脈小堅而且懸絕者,明屬真水乾槁,故病愈久,愈不可治也。
王氏泛論固非,並云可治者亦非。元方所論脈法,雖合經意,然亦無所發明也。)
白話文:
謹慎考量王氏注釋,發現與經文之意相違背,其錯誤已經明顯。即使是新校本引述諸家之言,仍然無法做出決定。我認為,"癉"指的是熱,"消"指的是口渴。"消"是由於熱所致,所以稱為"消癉"。患有"消癉"症狀的,實火體質者少,虛火體質者多。其根源在於腎臟虧虛,水液枯竭,患者希望通過攝取外來水分來救助自己。脈搏有力,病情雖然久拖不愈,但仍可治癒,說明火勢接近實火,並非完全水虧,所以還有救。脈搏細小、堅硬且斷斷續續的,明確屬於真水枯竭,所以病情越久,越難以治癒。
帝曰:春亟取經絡,夏亟取經俞,秋亟治六腑,冬則閉塞,閉塞者,用藥而少針石也。(亟猶急也。閉塞謂氣之門戶閉塞也。)所謂少針石者,非癰疽之謂也。(冬月雖氣門閉塞,然癰疽氣烈,內作大膿,不急瀉之,則爛筋腐骨,故雖冬月,亦宜針石以開除之。)癰疽不得頃時回。
白話文:
皇帝說:春天要著重疏通經絡,夏天要著重疏通經絡俞穴,秋天要著重調理六腑,冬天則要閉合氣門,所謂閉合氣門,就是儘量少用藥針石。(「亟」意為「急」,「閉塞」是指身體氣門關閉。)所說的「少用針石」,並不是指癰疽類的疾病。(即使在冬天氣門關閉,但癰疽的氣勢很盛,內部產生大量膿液,如果不緊急排膿,就會腐爛筋骨,所以即使在冬天,也應使用針石治療,以暢通氣血排出膿液。)癰疽不能拖延,應及時治療。
(……按:回猶違也,癰疽最為危急,治之少違頃刻則誤矣。故雖冬月,急宜針石,不在禁用之例也。)凡治消癉、僕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人則高梁之疾也。隔塞閉絕,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暴厥而聾,偏塞閉不通,內氣暴薄也。不從內外,中風之病,故瘦留著也。
白話文:
(……注:犯規猶如違背,癰疽是最危急的,治療稍微延誤就會出問題。所以即使在冬天,也需要急著使用針灸和藥物,不屬於不該使用的範疇。)凡是治療消腫、中風、半身不遂、痿痺、氣滯上逆,肥胖的人則是生活富裕所致的高血壓疾病。堵塞不通,上下不通,則是暴怒導致的疾病。突然暈倒並耳聾,一側堵塞不通,是內氣突然暴烈所致。不從內部或外部發作,是中風疾病,所以瘦弱的人也容易發生。
蹠跛,寒風濕之病也。(……消謂內消,癉謂伏熱,厥謂氣逆。高,膏也。梁,粱也。蹠謂足也。夫肥者令人熱中,甘者令人中滿,故熱氣內薄,發為消渴、偏枯、氣滿逆也。逆者,謂違背常候,與平人異也。然憂愁者,氣閉塞而不行,故隔塞痞閉,氣脈斷絕,而上下不通也。
白話文:
足底腫脹疼痛,是寒風濕造成的疾病。(消指內熱消散,癉指隱藏的熱氣,厥指氣息逆行。膏指脂肪,粱指穀物。蹠指腳。肥膩的東西會讓人體內發熱,甜食會讓人胸腹脹滿,所以熱氣內蘊發為消渴症、偏癱、胸腹脹滿逆氣。逆氣是指違背正常的規律,與常人表現不同。憂愁的人,氣息堵塞不通,所以隔塞不通,氣脈中斷,上下不通暢。
氣固於內,則大小便道,偏不得通泄也。何者?臟腑氣不化,禁固而不宣散故爾也。外風中人,伏藏不去,則陽氣內受,為熱外燔,肌肉消爍,故留薄肉分,消瘦而皮膚著於筋骨也。濕勝於足則筋不利,寒勝於足則攣急,風濕寒勝則衛氣結聚,衛氣結聚則肉痛,故足跛而不可履也。按:注意是矣,但解內氣暴薄節未確。
白話文:
如果氣體積聚在體內,那麼排便排尿的管道就會不通暢。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臟腑之氣不能運行,被堵塞而無法宣散。
外來的風寒入侵體內,潛伏不去,就會傷及內在陽氣,導致體內發熱,外面皮膚灼傷,肌肉消瘦,只剩下薄薄的一層,皮膚緊貼在筋骨上。
如果濕氣過多,會導致足部筋脈不舒;如果寒氣過盛,會導致足部痙攣疼痛;如果風濕寒氣同時過盛,則衛氣會凝結堵塞,引起肌肉疼痛,導致足部跛行,無法走路。
按語:
這段論述基本正確,但對於內氣暴薄的解釋不太準確。
薄,磅薄也。人身之氣,喜暢惡郁,鬱極則求通,衝突而起,磅薄上下,故云暴薄。惟暴薄故上行而厥逆,惟上逆故耳聾。然逆則逆矣,而氣不遽達,故隔塞而不通也。又不從內外,中風之病,注中字讀作去聲,亦未確。蓋謂風之入於人身也,內不在臟腑,外不在皮毛,而留著於肌肉之中,故令肌肉瘦削,是名中風之病也。
白話文:
暴薄
「暴薄」是指氣勢強盛的意思。人體內的氣息喜歡暢通而討厭鬱悶,鬱悶到極點就會尋求疏通,衝撞而起,劇烈上沖下行,所以稱為「暴薄」。正是由於「暴薄」,氣息才會上衝而導致暈厥,也正是因為上衝,才會導致耳聾。但是,雖然氣息逆行,卻不能迅速暢通,所以阻隔塞滯,不通暢。
內外不合
中風之病,讀「中」字為去聲,也不太確切。所謂「中風」,是指風邪進入人體,既不在臟腑,也不在皮毛,而是滯留在肌肉之中,所以導致肌肉消瘦,這就是所謂的「中風」之病。
若作中風解,外中皮毛,身發寒熱而已,肉未必瘦;內中臟腑,則偏僕厥絕,又不止於肌肉消瘦矣。中,平聲。著,直略切。蹠音織。跛,補火切,波上聲,一足短也。)黃疸、暴痛、癲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五臟不平,六腑閉塞之所生也。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
白話文:
如果作為中風發作來看,外邪侵襲到皮毛,身體出現發冷發熱的症狀,肌肉不一定消瘦;如果內邪侵襲到臟腑,則會出現偏癱、昏厥等情況,肌肉消瘦的情形也不僅限於肌肉。
黃疸、劇烈疼痛、癲癇、昏厥發狂,都是久病氣滯不通所引起的;五臟功能不調和、六腑不通暢也會導致這些症狀。
頭痛耳鳴、九竅不通利,都是腸胃病變所造成的。
(足之三陽,從頭走足,然久厥逆而不下行,則氣怫積於上焦,故為黃疸暴痛癲狂氣逆矣。食飲失宜,吐利過節,故六腑閉塞而令五臟之氣不和平也。腸胃痞塞則氣不順序,氣不順序則上下中外互相勝負,故頭痛耳鳴,九竅不利也。按:病有所自生,治其所自生而病自已。陰陽應象大論曰:「治病者必求於本。
」正此謂也。)
白話文:
人體的足三陽經脈,從頭部開始循行至足部。但是,如果這些經脈長期逆亂不暢通,氣血就會積聚在上焦部位,從而引起黃疸、劇痛、癲狂、氣逆等症狀。如果飲食不節制,嘔吐腹瀉過度,就會導致六腑閉塞,影響五臟的氣機平和。腸胃不通暢,氣機就不會正常運行。氣機不正常,體內各部位就會互相影響,導致頭痛、耳鳴、九竅不通等症狀。就像《陰陽應象大論》所說:「治療疾病必須找到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