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經注節解》~ 內篇 (33)
內篇 (33)
1. 痿論
痿,注謂痿弱無力以運動是也。然所以無力之故,既有五臟致此之因,而其原總關於胃。蓋胃藏水穀以養人,五臟六腑皆受氣焉。故胃虛則臟腑均失所養,而沖、督、帶之脈絡皆不相維繫,宗筋弛緩,一身無力,故病為痿。此帝與伯所以更為辯難也。
白話文:
痿,指的是身體虛弱無力,無法運動。造成無力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五臟的原因,但根源通常都和胃有關。胃部儲藏食物並滋養身體,五臟六腑都需要從胃部獲得氣血。因此,胃虛了會導致臟腑無法得到滋養,連接臟腑的沖、督、帶脈絡也無法相互聯繫,導致筋脈鬆弛,身體無力,這就是痿症的病因。
黃帝問曰:五臟使人痿,何也?岐伯對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脈,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腎主身之骨髓。(所主不同,痿生亦各歸其所主。)故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著,則生痿躄也。(躄謂攣躄,足不得伸也,肺熱則腎受熱氣故爾。按:肺合皮毛,其質輕浮而主氣,故虛則氣弱促急,其形薄而著。
白話文:
黃帝問:五臟怎麼會導致人萎縮?
岐伯回答:肺主皮毛,心主血脈,肝主筋膜,脾主肌肉,腎主骨髓。(主司不同,萎縮的部位也歸屬於其主司的臟腑。)
所以肺熱耗傷津液,則皮毛失養而虛弱,氣息急促,肌肉緊縮,就會產生萎縮和無法伸展的病症。(無法伸展是指攣縮無法伸展,雙腳無法伸直,肺熱則腎臟受到熱氣的影響而產生。註:肺與皮毛相合,其質地輕浮而主導呼吸,所以虛則氣息虛弱急促,其形體薄而緊貼。)
金虧不能生腎水,腎亦虛憊而躄也。躄,必亦切。)心氣熱,則下脈厥而上,上則下脈虛,虛則生脈痿,樞折挈脛,縱而不任地也。(按:心本火臟,火盛則熱,熱性炎上,氣亦上行,周身之血脈皆逆而上矣。然上盛則下必虛,而痿弱之象當見於脈。脈痿之證維何?身不能運動,足不能踐地,如樞折而脛挈也。
白話文:
腎臟虛弱,無法滋生腎水,腎臟的功能也會衰退,導致腳不能行走。(躄,意指無法行走)
心氣過熱,下半身的脈絡就會空虛而上升,上半身的脈絡就會衰弱,衰弱的脈絡會導致肌肉萎縮,關節無法靈活轉動,腳沒辦法承重,只能癱軟在地上。
(根據五行理論,心臟屬火,火盛則熱,熱性向上,因此氣也會上升,導致全身的脈絡也跟著逆流而上。但是,上半身氣血過盛,下半身就會相對空虛,而虛弱的脈絡就會導致四肢無力,無法站立和行走,就像關節折斷、腿部無法支撐身體一樣。)
然其所以折而且挈者,心虛少血,不能養筋,縱緩無力之故也。脛,䯒骨。)肝氣熱,則膽泄口苦,筋膜乾,筋膜乾則筋急而攣,發為筋痿。(按:肝為臟,膽為腑,陰陽本相應也。肝屬木而生火,火上炎則膽汁上溢而口苦。肝又主筋,故熱則筋膜乾,惟干故又攣急而為筋痿也。
白話文:
身體之所以會麻痺或抽筋,是因為心臟虛弱、氣血不足,無法滋養筋脈,導致筋脈鬆弛無力。小腿,由脛骨組成。肝氣過於旺盛,膽汁會外溢,導致口苦、筋膜乾燥。筋膜乾燥會讓筋脈緊繃、痙攣,引發筋痿的症狀。(註:肝臟為臟腑,膽囊為腑臟,陰陽兩者本質上會相互配合。肝屬木而生火,火氣往上炎時,膽汁也會跟著上溢,導致口苦。肝臟也主宰筋脈,因此過熱時,筋膜就會變得乾燥,乾燥就會導致緊繃痙攣,引起筋痿。)
痿之為義似屬弛緩,攣急亦痿者,急則拘縮而不能伸,與弛無異,故亦能痿也。按膽居肝短葉間,注謂膽為肝葉,誤矣。)脾氣熱,則胃干而渴,肌肉不仁,發為肉痿。(脾與胃以膜相連,脾氣熱則胃液滲泄,故干而且渴也。脾主肌肉,今熱薄於內,故肌肉不仁而發為肉痿。
白話文:
痿病的意思好像屬於鬆弛軟弱,攣急也是痿病的一種,急是指筋脈拘縮不能伸展,和鬆弛沒有什麼兩樣,所以也是痿病。按理來說,膽囊位於肝臟的短葉之間,有的醫書說膽囊是肝葉,這是錯誤的。
脾臟有熱,胃液就會乾涸而口渴,肌肉也會麻木不仁,發作為肌肉萎縮。(脾臟和胃臟以包膜相連,脾臟有熱時,胃液就會滲漏,因此會乾渴。脾臟主導肌肉,現在脾熱內生,所以肌肉麻木不仁,發作為肌肉萎縮。)
)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腰為腎府,又腎脈上股內,貫脊,屬腎,故腎氣熱則腰脊不舉也。腎主骨髓,故熱則骨枯而髓減,為骨痿。)
白話文:
當腎氣過熱時,就會導致腰部和脊椎無法挺直,骨頭乾枯,骨髓減少,進而發展成骨痿。
(因為腰部是腎臟的住所,而腎臟的經脈向上延伸到大腿內側,貫穿脊椎,屬於腎臟的一部分,所以腎氣過熱就會導致腰部和脊椎無法挺直。腎臟主管骨頭和骨髓,所以熱氣就會使骨頭乾枯,骨髓減少,形成骨痿。)
帝曰:何以得之?岐伯曰:肺者,臟之長也,為心之蓋也。(位高而布葉於胸中,是故為臟之長,心之蓋。)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則發肺鳴,鳴則肺熱葉焦。(……志苦不暢,氣鬱故也。肺藏氣,氣鬱不利,故喘息有聲而肺熱葉焦也。)悲哀太甚則胞絡絕,胞絡絕則陽氣內動,發則心下崩,數溲血也。
白話文:
皇帝問: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情況?
岐伯答:肺是臟腑之首,也是心的保護層。(肺位於胸中,葉子狀組織廣佈,因此稱為臟腑之首,保護著心臟。)當人遇到了失落的事情,有所求而不得,就會導致肺部鳴響,鳴響會使肺部發熱,葉狀組織焦灼。(……因為志鬱不得舒暢,氣鬱阻滯的緣故。肺臟藏氣,氣鬱不利,所以喘息有聲,而且肺部發熱,葉狀組織焦灼。)悲痛過度,會損傷胞絡,胞絡損傷,陽氣內動,發作時會導致心下崩潰,經常小便帶血。
(……按:胞絡,即心包絡也。包絡所以衛心,悲哀太甚,則氣急迫而胞絡傷,絡傷則心病。蓋心屬火而主血,心病火發,血不能靜,遂下流於溲溺也。)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為筋痿,及為白淫。(……按:無窮謂多欲。外謂非己室也。
白話文:
白淫,男女皆有之,男為遊精,女為陰液。邪思妄想,意淫而已,雖無實事,而精氣已為之動搖,故遂與入房太甚者,並足以致筋痿也。然筋痿,肝之病也,何以並得之色欲?蓋腎敗精傷,水虧不能養木故也。)有漸於濕,以水為事,若有所留,居處相濕,肌肉濡漬,痹而不仁,發為肉痿。
(……業惟近濕,居處澤下,皆水為事也。平者久而猶怠,感之者尤甚矣。肉屬於脾,脾氣惡濕,濕著於內,則衛氣不營,故肉為痿也。按:漸音尖。漬音滋,滲染也。)有所遠行勞倦,逢大熱而渴,渴則陽氣內伐,內伐則熱舍於腎,腎者水臟也,今水不勝火,則骨枯而髓虛,故足不任身,發為骨痿。(……按:水以制火,然火盛則爍水,而水愈虛火愈熾。
(……患有虛勞的人,大多居住在潮濕的地方,從事與水有關的工作。體質虛弱的人長期處於潮濕環境中,更容易受到濕氣的侵襲。肉屬脾,脾氣怕濕,濕氣滯留體內,就會導致衛氣運行不暢,從而引發肌肉痿弱。按:漸讀作尖,漬音滋,指滲透浸染。)有些遠行勞累的人,遇到炎熱的天氣感到口渴,口渴就會導致陽氣內攻,內攻就會使熱氣積聚在腎臟,腎屬水髒。現在水無法剋制火,就會導致骨骼枯萎、骨髓虛空,所以下肢無法支撐身體,出現骨痿。(……按:水能克火,但是火旺就會蒸發水分,這會導致水分越來越少,而火勢則越來越旺盛。)
白話文:
居住在潮濕地方、從事與水有關工作的人,容易患上虛勞,這是因為體質虛弱的人在潮濕環境下更容易受到濕氣侵襲,濕氣會阻礙脾氣運作,導致衛氣運行不暢,進而引發肌肉萎縮。而對於遠行勞累的人來說,炎熱天氣容易導致口渴,口渴會使陽氣內攻,積聚在腎臟,進而導致腎臟無法抑制火氣,造成骨骼枯萎、骨髓虛空,最終導致下肢無力,出現骨痿。
是故勞倦熱渴,陽火內熾,水不能勝而腎虧矣。腎主骨,骨借髓以強,身憑足以任。腎虧則髓虛,髓虛則骨枯而足無力以任身,是名骨痿也。)帝曰:何以別之?岐伯曰:肺熱者色白而毛敗,心熱者色赤而絡脈溢,肝熱者色蒼而爪枯,脾熱者色黃而肉蠕動,腎熱者色黑而齒槁。(各求臟色及所主養而命之,則其應也。
按:蠕音軟,微動也。)
白話文:
勞動過度、口渴,陽氣過盛,導致水液不足,腎氣受損。腎臟主掌骨骼,骨骼依靠骨髓強壯,身體依靠足部承載。腎氣虛弱,骨髓就會空虛,骨髓空虛,骨骼就會枯瘦,腳部無力承載身體,這就是骨痿的症狀。
黃帝問:如何區分不同的熱證?
岐伯答:肺熱的人膚色蒼白,頭髮枯槁;心熱的人膚色紅潤,血管浮現於外;肝熱的人膚色青黃,指甲枯萎;脾熱的人膚色黃亮,肌肉抽動;腎熱的人膚色黝黑,牙齒乾枯。(根據各個臟腑的顏色和主養對象,就能命名相應的熱證,就能判斷熱證的性質。)
帝曰:如夫子言可矣,論言治痿者獨取陽明,何也?岐伯曰: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閏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宗筋謂陰髦中橫骨上下之豎筋也。上絡胸腹,下貫髖尻,又經於背腹,上頭項,故云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然腰者身之大關節,所以司屈伸,故曰機關。
白話文:
皇帝問道:像您所說,只用陽明經來治療痿症,這是為什麼呢?
岐伯回答說:陽明經是五臟六腑的海洋,主宰著閏宗筋。閏宗筋的作用是約束骨骼,使關節靈活。(閏宗筋是指陰毛裡橫骨上下之間的豎筋。它向上連接胸腹,向下貫通髖部和臀部,還經過背部和腹部,向上連線頭顱和頸項,所以說閏宗筋的作用是約束骨骼,使關節靈活。不過,腰部是人體最主要的關節,負責屈伸運動,所以稱為關節。)
按:閏當作潤,言臟腑資水穀以化氣血而養人,宗筋藉以滋潤焉。宗筋為諸筋之宗,網維一身,乾槁則拘縮,滋潤則便利也。)衝脈者,經脈之海也,主滲灌溪谷,與陽明合於宗筋。(衝脈循腹挾臍旁各同身寸之五分而上,陽明脈亦挾臍旁各同身寸之一寸五分而上,宗筋脈於中,故云與陽明合於宗筋也。以為十二經海,故主滲灌溪谷也。
白話文:
藉助這些現代化的舒適設備,你可以盡情放鬆身心,而不受身體的束縛。
肉之大會為谷,小會為溪。按:滲灌者,無微不入。衝脈主血兼氣,其位雖止於挾腹中行,而氣則流行一身,無處不到,故取義於滲灌也。)陰陽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皆屬於帶脈而絡於督脈,故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故足痿不用也。(宗筋挾臍下,合於橫骨,陽明輔其外,衝脈居其中,故云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也。
白話文:
肌肉的主要部位像肥沃的土地,小部位像小溪。註:滲透和灌溉,無處不及。衝脈既主血也主氣,它的位置雖然只在兩側腹部的中央部位,但氣卻運行全身,無處不在,所以借喻為滲透和灌溉。(陰陽的總匯是筋的交會點,交會於氣街,而陽明經為其主管,都屬於帶脈,並與督脈相連,所以陽明虛弱,則筋萎軟鬆弛,帶脈失去約束作用,因此足部痿弱無力。(筋的總匯在臍下,與橫骨相連,陽明經輔助在其外,衝脈居於其中,所以說交會於氣街,而陽明為其主管。
氣街則陰髦兩旁脈動處也。帶脈者,起於季脅,回身一周而絡於督脈也。督脈者,起於關元,上下循腹。故云皆屬於帶脈而絡於督脈也。沖、任、督三脈,同起而異行,故經文參差而引之。引謂牽引。按:水穀充盈則陽明實而氣血盛,氣血盛則宗筋勁調而有力,虛則緩弱無力而足不能行矣。
白話文:
氣街就是陰毛兩側的脈搏跳動處。帶脈從兩側腰部開始,環繞身體一週,與督脈相連。督脈從關元穴開始,上下沿著腹部。因此,帶脈和督脈都是相連的。沖脈、任脈、督脈這三條經脈,同時起始但運行不同,所以經文中分別提到它們。
按語:當我們吃飽喝足時,陽明經就會充盈,氣血旺盛,宗筋勁道,有力氣;如果氣血虛弱,宗筋就會鬆軟無力,無法支撐身體行走。
所以然者,足以筋為用也。注濫引,未確。)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各補其榮而通其俞,調其虛實,和其逆順,筋脈骨肉,各以其時受月,則病已矣。帝曰:善!(按:榮者,血也。逆調論言:「榮氣虛則不仁。」故治痿之法,以補血為最也。俞,背穴,五臟各有俞。
白話文:
這就是筋的作用和功效。(注:引述不當,不準確。)
黃帝問:怎麼治療呢?
岐伯說:補充各臟腑的氣血,疏通背部的俞穴,調節虛實寒熱,調和經脈氣血的運行,各個筋脈骨肉在適當的時間得到滋養,病就會痊癒了。
黃帝說:很好!(注:榮,指氣血。逆調論說:「氣血虛弱就沒有知覺。」所以治療痿症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補充氣血。俞,指背部穴位,五臟各有對應的俞穴。)
時受月者,五臟各有應王之月,如肝傷則筋病,欲治筋病,必於春月木王之時,因時以受王月之氣,則邪易去而正易復也。筋者,肝也;脈者,心也;骨者,腎也;肉者,脾也。五臟獨缺肺者,肺合皮毛,皮毛附於肉,或省文也。注似是而未明快。)
白話文:
當月經來潮時,五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例如,肝臟受傷會導致筋脈疾病。如果想要治療筋脈疾病,必須在春天木旺之時進行治療。藉由順應時節,接收木旺之氣,就能更容易祛邪扶正。
筋脈屬於肝臟;脈絡屬於心臟;骨骼屬於腎臟;肌肉屬於脾臟。五臟中唯獨缺少肺臟,這是因為肺臟與皮膚和毛髮相關連,而皮膚和毛髮依附於肌肉,因此沒有明確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