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經注節解》~ 內篇 (32)
內篇 (32)
1. 痹論
痹者,頑木不仁,不知痛癢之病也。其病之因,多起於風寒濕,有淺深之殊,有難易之分。始知不知痛癢之痹,乃痹之一端,而其義為未全也。然味經中所言,痹之在臟腑者,如心痹脈不通,肝痹引如懷,腎痹善脹,脾痹大塞,腸痹飲出不得,胞痹內痛,澀於小便,以至痹聚在肺在心等,皆有壅塞不通之意,是痹又以閉而得名也。(篇中更出「陰氣者靜則神藏」四句,文義甚精,但實與痹無涉,必錯簡也。
白話文:
黃帝問:「痹症是如何產生的?」
岐伯回答:「風、寒、濕三種邪氣同時入侵,結合在一起形成痹症。其中,風氣佔優的表現為遊走性疼痛;寒氣佔優的表現為疼痛劇烈;濕氣佔優的表現為固定不移的疼痛。」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者為骨痹,以春遇此者為筋痹,以夏遇此者為脈痹,以至陰遇此者為肌痹,以秋遇此者為皮痹。(按:此謂風寒濕也。冬感此邪,則痹在骨等,亦大略之言也。)
白話文:
皇帝問:這五者是怎麼回事?
岐伯回答:
- 在冬季遇到此邪氣,則為骨痹。
- 在春季遇到此邪氣,則為筋痹。
- 在夏季遇到此邪氣,則為脈痹。
- 在至陰(即冬季)遇到此邪氣,則為肌痹。
- 在秋季遇到此邪氣,則為皮痹。(注:這裏指風寒濕邪。冬季感此邪,則痹在骨等,也是概略而論。)
帝曰:內舍五臟六腑,何氣使然?岐伯曰:五臟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內舍於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腎;筋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肝;脈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心;肌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脾;皮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肺。所謂痹者,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
白話文:
皇帝說:人體的內臟器官,是靠什麼氣在驅動?
岐伯回答:五臟之間都有關聯。如果疾病長期不癒,是因為致病之氣內守在五臟相合之處。
所以,骨痺久治不愈,再被邪氣侵襲,致病之氣內守在腎臟;筋痺久治不愈,再被邪氣侵襲,致病之氣內守在肝臟;脈痺久治不愈,再被邪氣侵襲,致病之氣內守在心臟;肌痺久治不愈,再被邪氣侵襲,致病之氣內守在脾臟;皮痺久治不愈,再被邪氣侵襲,致病之氣內守在肺臟。
所謂的「痺」,就是因為在特定時間內,反覆受到風寒濕等邪氣的侵襲所導致的。
(按:合,如腎合骨、肝合筋之類。風寒濕之邪,由外入內,筋骨受痹,若更感外邪,則必內及於肝腎,是謂內舍於其合。下五段,正是分疏內舍。)
白話文:
合:指像腎與骨、肝與筋的對應關係。風、寒、濕等邪氣從外侵襲人體,導致筋骨痹痛。此時若再受外邪侵襲,邪氣就會深入到肝腎內,這種情況稱為內舍於其合。下文分段詳細說明瞭內舍的情況。
凡痹之客五臟者,肺痹者,煩滿喘而嘔。(以臟氣應息,又其脈還循胃口,故使煩滿喘而嘔。)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乾善噫,厥氣上則恐。(心合脈,受邪則脈不通利也。邪氣內擾,故煩也。手心主心包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下膈。手少陰心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
白話文:
凡是痹症侵犯五臟的,肺部痹症:感到胸悶、呼吸困難,會嘔吐。(因為肺氣應當緩和,但由於脈絡又迴流至胃口,所以導致胸悶、呼吸困難和嘔吐。)心髒痹症:脈絡不通暢,煩躁時心窩會脹滿、噁心,突然喘促,喉嚨乾燥容易打嗝,厥氣上逆就會感到恐懼。(心臟與脈象相應,受到邪氣侵襲就會導致脈絡不通暢。邪氣在體內擾亂,所以會煩躁。手心主心包的脈絡,從胸中發出,與心包相連,下至橫膈膜。手少陰心脈,從心臟發出,與心組織相連,下至橫膈膜,絡於小腸。)
其支別者,從心系上挾咽喉。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故煩則心下鼓滿,暴上氣而喘嗌乾也。心主為噫,以下鼓滿,故噫之以出氣也。若是逆氣上乘於心,則恐畏也,神懼凌弱故爾。)肝痹者,夜臥則驚,多飲,數小便,上為引如懷。(肝主驚駭,氣相應,故中夜臥則驚也。
白話文:
其偏支的經絡,從心經上分岔出來,經過咽喉。其直行的經絡,又從心經返回上達肺部。因此,煩躁時,會感覺心下脹滿,突然氣往上衝,導致氣喘和喉嚨乾澀。心主呼吸,因此透過下腹部脹滿,可以經由呼吸將氣排出。如果逆氣上衝到心臟,就會產生恐懼感,這是因為神志受到侵擾,虛弱所致。肝病的人,晚上睡覺時容易驚醒,經常口渴,常常小便,會覺得上腹像被拉扯。(肝主驚嚇,氣血相應,所以半夜睡覺時容易驚醒。)
肝之脈,循股陰,入髦中,環陰器,抵少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項顙。故多飲水,數小便,上引少腹如懷妊之狀。)腎痹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腎者胃之關,關不利則胃氣不轉,故善脹也。尻以代踵,謂足攣急也。脊以代頭,謂身踡屈也。
白話文:
。
按:尻以代踵二句,語意奇妙,蓋狀善脹之形容也。凡人之氣,上至頭,下至足,運行不息,則折旋任意,俯仰自如。今邪著於腎,氣閉不行,一身盡脹,但可坐而不可行,但能俯而不能仰,如踵以尻,而頭以脊也。善脹之狀,乃至於此。豈知腎為生氣之源,腎氣痹,遂令如是乎。
白話文:
按:尻以代踵二句,語意奇妙,蓋狀善脹之形容也。凡人之氣,上至頭,下至足,運行不息,則折旋任意,俯仰自如。今邪著於腎,氣閉不行,一身盡脹,但可坐而不可行,但能俯而不能仰,如踵以尻,而頭以脊也。善脹之狀,乃至於此。豈知腎為生氣之源,腎氣痹,遂令如是乎。
這樣的描述非常奇特,它描繪了善脹症狀的外在表現。一般來說,人的氣息從頭部開始,直至腳底,不停地循環往復,讓人可以自由地轉身、彎腰。現在,邪氣侵入腎臟,導致氣流被阻塞,全身都出現脹滿的情況。這時,人們只能坐著,無法行走,能夠彎腰卻無法挺直背脊,就像腳跟被臀部取代,頭部被脊椎取代一樣。這種脹滿的症狀已經達到極度。難道不知道腎是生命能量的來源,腎氣受阻,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嗎?
注亦濫引經脈為解,未免膚淺。尻,骶骨。踵,足跟也。脾痹者,四肢解墮,發咳嘔汁,上為大塞。(土王四季,外主四肢,故四肢解墮。又以其脈起於足,循腨胻,上膝股也。然脾脈入腹,屬腎,絡胃,上膈,挾咽,故發咳嘔汁。脾氣養肺,胃復連咽,故上為大塞也。按:墮作惰。
白話文:
過於籠統地引述經脈來解釋,顯得膚淺。 尻指骶骨,踵指足跟。脾氣虛弱的人,四肢無力,發出咳嗽和嘔吐粘液的症狀,上面(胸部)會感到特別堵塞。(因為脾臟屬土,土五行對應四季,外應四肢,所以四肢無力。此外,脾經起始於足,沿著大腿、臀部,上達膝蓋和大腿根部。不過,脾經進入腹中,屬於腎臟,還連接胃,上穿過膈肌,包裹著咽喉,所以會發出咳嗽和嘔吐粘液的症狀。脾氣濡養著肺,胃又連接著咽喉,所以上面(胸部)會特別堵塞。註:墮應作惰。)
)腸痹者,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爭,時發飧泄。(按:大腸小腸者,脾肺之下流也。人之飲食,上入必下出。今邪入二腸,氣痹不行,不能下達,中氣壅閉,喘急爭亂,食飲內停,不能變化,時或下出,則為飧泄,皆二腸氣痹,不能傳送所致也。)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上為清涕。
白話文:
腸痹:
腸道阻塞,大便無法排出,引起氣喘和爭吵。有時會出現腹瀉。(註:大腸和小腸是脾肺的下游管道。人的飲食,進入後必須排出。現在邪氣進入大、小腸,氣機受阻,無法排出,中氣阻塞,導致呼吸急促、爭吵,食物飲水在體內停留,無法消化,有時會腹瀉。這些都是大、小腸氣機阻塞,無法傳輸所致。)
膀胱痹:
下腹部和膀胱部位,按壓時內部疼痛,就像被熱水澆了一樣,小便不暢,並伴有清水鼻涕。
(……按:膀胱居少腹之內,故云少腹膀胱。內痛若沃以湯者,火也,火盛故不可按也。膀胱為津液之器,熱則癃,故小便澀。小便澀則火不得下行,反上爍其腦而為清涕,出於鼻竅矣。元起本內痛作兩髀,非也。蓋胞痹之熱者也。若陰寒凝結,亦令胞痹,少腹絞痛,小便不通,脈沉而緊,予嘗治數十人矣,用桂附而愈,惟無沃湯清涕諸證耳。)
白話文:
(……按:膀胱位於小腹之內,故稱少腹膀胱。內部疼痛如被熱水澆灌,是因為有火氣,火氣旺盛所以膀胱被膨脹。膀胱是貯藏體液的器官,如果熱了就會阻塞,所以小便不通。小便不通則火氣無法往下運送,反而往上攻腦部而導致頭暈、鼻塞。元起原本把內痛寫成兩頰,這是錯的。這應該是膀胱發熱所致。如果陰寒凝結,也可能導致膀胱發熱,小腹疼痛,小便不通,脈象沉而緊。我曾用桂附治癒過數十人,沒有出現被熱水澆灌、頭暈、鼻塞等症狀。)
淫氣喘息,痹聚在肺;淫氣憂思,痹聚在心;淫氣遺溺,痹聚在腎;淫氣乏竭,痹聚在肝;淫氣肌絕,痹聚在脾。(淫氣謂氣之妄行者,各隨臟之所主而入為痹也。按,新校正云:「詳上凡痹之客五臟者至此,全元起本在陰陽別論中,此王氏之所移也。」)
白話文:
邪氣使人喘息,痹症就聚集在肺;邪氣令人憂思,痹症就聚集在心;邪氣令人遺尿,痹症就聚集在腎;邪氣使人疲乏,痹症就聚集在肝;邪氣使肌肉僵硬,痹症就聚集在脾。(邪氣是指流轉失常的氣,根據各個臟腑所主的部位,進入其中而形成痹症。按,新校正說:「細看前面所有客於五臟的痹症到這裏,全元起提出在《陰陽別論》中,這裏是王叔和轉移過來的。」)
諸痹不已者,亦益內也。(從外不去,則益深至於身內。)其風氣勝者,其人易已也。(按:風雖勝,尚是外襲易治,不若深入臟腑之難也。)
白話文:
如果人體內部的痹症遲遲不能治癒,那麼病邪會深入內部。如果這種痹症是由外在的風氣導致的,那麼患者比較容易治癒。因為風氣雖然強盛,但畢竟是從外部襲擊而來的,容易治療,不像深入臟腑那麼難治。
帝曰:痹,其時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其入臟者死,其留連筋骨間者疼久,其留皮膚間者易已。(入臟者死,以神去也。筋骨疼久,以其定也。皮膚易已,以浮淺也。由斯深淺,故有是不同。)
白話文:
黃帝問:痹症有些會致人死亡,有些疼痛時間久,有些容易痊癒,是什麼原因呢?
岐伯答:痹症侵入臟腑的會致死,停留在筋骨之間的會疼痛時間久,停留在皮膚間的容易痊癒。(侵入臟腑的會致死,是因為精神離開了。停留在筋骨間的疼痛時間久,是因為它已經固定了。停留在皮膚間的容易痊癒,是因為它浮淺。根據這些深淺程度,所以才會有不同的結果。)
帝曰:其客於六腑者,何也?岐伯曰:此亦其飲食居處,為其病本也。六腑亦各有俞,風寒濕氣中其俞,而食飲應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按:腑陽而淺,故其為痹,皆從飲食居處得之。然俞為六腑之門戶,風寒濕氣固易於中,而苟無飲食不節之患,則所入者亦僅至毫腠而止。惟起居不密,飢飽失時,六腑之氣先已不固,而後風寒濕氣乃得從而入之也。)
白話文:
皇帝問:客居在六腑內的邪氣,是怎麼來的?
岐伯回答:這也是因為飲食和居住環境,是疾病的根本原因。六腑各有其相應的俞穴,風寒濕氣會入侵俞穴,而飲食則會與邪氣相應,沿著俞穴進入體內,各自分別安住在六腑中。(註解:腑是陽性的,且較淺,所以腑上的痺症都是從飲食和居住環境中得來的。俞穴是六腑的門戶,風寒濕氣本來就容易入侵,但是,如果沒有飲食不節的問題,那麼入侵的邪氣只會到達皮毛層就停止。只有起居不慎,飢飽不時,六腑之氣才會先變得虛弱,之後風寒濕氣才能趁虛而入。)
帝曰:以針治之奈何?岐伯曰:五臟有俞,六腑有合,循脈之分,各有所發,各隨其過,則病瘳也。(按:過猶過失。瘳,愈也。隨謂隨脈發之過失而施治,則病自愈也。過注作脈所經過,誤矣。瘳音抽。)
白話文:
皇帝問:用針灸治療的原理是什麼?
岐伯回答:五臟有相應的俞穴,六腑有相應的合穴。順著經脈的分佈,每個穴位都有特定作用。針對不同的病症,選擇相應的穴位治療,就可以使疾病痊癒。
(注:過是指病症的過失。瘳是指疾病痊癒。隨是指根據經脈發生的過失來進行治療,這樣疾病就會自然痊癒。過不應解釋為經脈經過的地方,這是錯誤的。瘳的讀音為「抽」。)
帝曰:榮衛之氣,亦令人痹乎?岐伯曰:榮者水穀之精氣也,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故循脈上下,貫五臟,絡六腑也。(正理論曰:「谷入於胃,脈道乃行。水入於經,其血乃成。」靈樞經曰:「榮氣之道,內谷為寶。」榮行脈內,故無所不至。按:和調者運行無間,灑陳者遍滿不遺,然惟和調,故能灑陳也。
白話文:
皇帝問:「榮氣衛氣,也會讓人得痹症嗎?」
岐伯回答:「榮氣是水和穀物精氣的精華。它們在五臟中和諧協調,遍佈在六腑中,才能進入脈絡。因此,榮氣運行在脈絡上下,貫通五臟,交絡六腑。
《正理論》上說:『穀物進入胃部後,脈絡才能執行運作。水份進入經絡後,血液才能形成。』《靈樞經》上說:『榮氣的運行,以內在的穀物為根本。』榮氣在脈絡內運行,所以能夠遍及全身。」
註解:
- 和諧協調:運行沒有障礙。
- 遍佈:完全覆蓋,沒有遺漏。
- 但只有和諧協調,才能做到遍佈,因為只有運行沒有障礙,才能完全覆蓋。
)衛者水穀之悍氣也,其氣慄疾滑利,不能入於脈也。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盲膜,散於胸腹,逆其氣則病,從其氣則愈,不與風寒濕氣合,故不為痹。(悍氣謂浮盛之氣也。以其浮盛之氣,故慄疾滑利。皮膚之中,分肉之間,謂脈外也。按:水穀之精氣為榮,榮行脈內,貫通臟腑,無處不到。
白話文:
衛氣是由飲食中產生的強盛之氣。這種氣質烈、運行快、滑溜而通暢,不能進到經脈裡。所以它在皮膚、肌肉之間流動,溫暖肌肉組織,散佈在胸腹部內。違逆衛氣的運行就會生病,順應衛氣的運行就會痊癒。衛氣不會與風、寒、濕氣結合在一起,所以不會導致痺病。(強盛之氣指浮在上方的旺盛之氣。因為浮在上方的旺盛之氣,所以質烈、運行快、滑溜而通暢。皮膚之間、肌肉之間,是指經脈之外。注:飲食中的精華氣血為榮氣,榮氣在經脈內運行,貫通臟腑,無所不至。)
水穀之悍氣為衛,衛行脈外,屏藩臟腑,捍禦諸邪。邪欲中人,必乘衛氣之虛而入,入則由絡抵經,由腑入臟。是風寒濕之為痹也,皆因衛虛,不能悍之於外,以致內入,初非與風寒濕相合而然,是故痹止於榮而不及衛也。)
白話文:
人體內的食物和水液所產生的精純能量化為衛氣,衛氣在脈絡之外運行,保護著臟腑,抵禦各種外邪。外邪想要入侵人體,必定趁著衛氣虛弱的時候進入,入侵後會循著經絡到達臟腑。所以,風寒濕導致的痹症,都是因為衛氣虛弱,不能夠把這些外邪擋在體外,導致外邪入侵。這些外邪並不是和風寒濕混在一起才發生的,因此痹症只會影響到陽氣充沛的部位,而不會影響到衛氣運行的地方。
帝曰:善!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熱,或燥或濕,其故何也?岐伯曰: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按:痛獨指寒者,寒則氣閉血凝,故痛。若熱則痹而不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榮衛之行澀,經絡時疏,故不痛;按:此不痛,是頑木不知痛癢,即是不仁,故不痛與不仁兼言也。病久之人,氣血衰弱,運行澀滯,惟澀滯,故經絡頑痹而不知痛也。
白話文:
帝皇問道:很好!痹症有疼痛的,也有不疼痛的,還有感覺麻木的,有的發冷有的發熱,有的乾燥有的濕潤,是什麼原因呢?
岐伯回答道:疼痛是因為寒氣過多,寒氣存在所以會疼痛。(注:疼痛指寒邪引起的疼痛,寒邪會導致氣血閉塞凝固,因此疼痛。如果是熱邪則會導致痹症而不疼痛。不疼痛、麻木的,是因為病症持續時間長且深入到較深的部位,氣血運行不暢,經絡有時疏通有時堵塞,所以不疼痛;注:這裡的不疼痛,是指頑木不知疼痛,也就是麻木,所以不疼痛和麻木一起用。)病程較久的患者,氣血衰弱,運行不暢,氣血運行不暢,因此經絡頑固不通而感覺不到疼痛。
王本故不通,甲乙作不痛,是也,從之。)皮膚不營,故為不仁。(不仁者,皮頑不知有無也。按:人之知有痛癢者,以其血足而能運動也,故以不仁為榮血不足。)其寒者陽氣少,陰氣多,與病相益,故寒也。(病生於風寒濕,故陰氣益之也。)其熱者陽氣多,陰氣少,病氣勝,陽遭陰,故為痹熱。
白話文:
原本身體就沒有阻塞,甲乙兩經也沒有疼痛,這就對了,就順著這個道理去做。皮膚沒有得到滋養,所以變得不仁。不仁的意思是皮膚變得粗糙,感覺不到冷熱。這是因為血氣不足,無法活動,所以感受不到痛癢。寒症是因為陽氣不足,陰氣過多,與病氣互相增強,所以才會感到寒冷。疾病都是由風寒濕引起的,所以陰氣會加重病情。熱症是因為陽氣過多,陰氣不足,病氣佔據優勢,陽氣被陰氣壓制,所以導致痹熱。
(按:遭甲乙作乘,言陽盛乘陰故熱,即陰虛火多之類也。)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濕甚也,陽氣少,陰氣盛,兩氣相感,故汗出而濡也。(按:陰與濕為同氣,故云兩氣相感。)
白話文:
遭甲乙之剋,表示陽氣旺盛,壓制陰氣,因此產生熱症,也就是陰虛火旺之類的症狀。
多汗且汗液濕粘,這表示受到濕氣過重,陽氣不足,陰氣旺盛,兩者相交感,所以出汗又濕粘。(按:陰氣與濕氣屬同類,所以稱為兩氣相交感。)
帝曰:夫痹之為病,不痛何也?岐伯曰:痹在於骨則重,在於脈則血凝而不流,在於筋則屈不伸,在於肉則不仁,在於皮則寒,故具此五者,則不痛也。凡痹之類,逢寒則急,逢熱則縱。帝曰:善!(按:痹之不痛,有五者之殊,而前則言寒多則痛,寒痛又為痹中之一,但痛者少而不痛者多也。逢寒則急二句,是總結痹病之大凡也。
王本逢寒則蟲,甲乙作則急,與縱相合,是也,從之。)
白話文:
皇帝問:「痹症這種疾病,為什麼不會疼痛呢?」
岐伯答:「痹症發生在骨頭上,就會感覺沉重;發生在脈絡中,就會造成血液凝結而不流通;發生在肌腱上,就會導致屈伸不利;發生在肌肉上,就會感覺麻木不仁;發生在皮膚上,就會感到寒冷。因此,同時出現這五種症狀時,就會不痛。所有類型的痹症,遇到寒冷就會加劇,遇到熱就減弱。」
皇帝說:「說得好!」(註:痹症不痛的原因有五種不同,而前面卻說寒性重的會疼痛,寒痛又是痹症中的其中一種,但疼痛的很少而大多數都不痛。 遇寒則急二句,總結了痹病的大體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