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紹虞

《素問經注節解》~ 外篇 (187)

回本書目錄

外篇 (187)

1. 示從容論

然三陰之氣,上勝二陽,陽不勝陰,故脈亂而無常也。)四肢解墮,此脾精之不行也。(土主四肢故解墮,脾精不化,故使之然。)喘咳者,是水氣並陽明也。(腎氣逆入於胃,故水氣並於陽明。)血泄者,脈急血無所行也。(血不入經,故為血泄,以脈奔急而血泄,故曰血無所行也。

)若夫以為傷肺者,由失以狂也。不引比類,是知不明也。(言所識不明,不能比類,以為傷肺,猶失狂言耳。)夫傷肺者,脾氣不守,胃氣不清,經氣不為使,真臟壞決,經脈旁絕,五臟漏泄,不衄則嘔,此二者不相類也。(肺氣傷則脾外救,故云脾氣不守。肺臟損則氣不行,不行則胃滿,故云胃氣不清。

肺者主行榮衛陰陽,故肺傷則經脈不能為之行使也。真臟謂肺臟也,若肺臟損壞,皮膜決破,經脈旁絕而不流行,五臟之氣上溢而漏泄者,不衄血則嘔血也。何者?肺主鼻,胃應口也。然口鼻者,氣之門戶也。今肺臟已損,胃氣不清,不上衄則血下流於胃中,故不衄出則嘔出也。

然傷肺傷脾,衄血泄血,標出且異,本歸亦殊,故此二者不相類也。)譬如天之無形,地之無理,白與黑,相去遠矣。(……言傷肺傷脾,形證懸別,譬如天地之相遠,黑白之異象也。)

白話文:

三陰的氣,向上勝過二陽,陽氣無法勝過陰氣,所以脈象混亂而沒有規律。四肢無力鬆軟,這是脾的精華無法運行的緣故。(脾主管四肢,所以會無力鬆軟,脾的精華無法化生,所以會這樣。)喘氣咳嗽,是水氣和陽明經的氣合在一起的緣故。(腎氣逆流進入胃,所以水氣會和陽明經的氣合在一起。)血泄不止,是脈搏急速,血沒有地方可走的緣故。(血沒有進入經脈,所以會血泄,因為脈搏奔騰急促而導致血泄,所以說血沒有地方可走。)

如果有人認為這是肺受傷造成的,那是因為他糊塗了。不能用類似的狀況來比較分析,就是不明白事理。(說的是認識不清,不能類比分析,就認為是肺受傷,就像說了糊塗話一樣。)肺受傷的話,脾氣會無法固守,胃氣不清,經脈氣血無法順暢運行,真正的臟腑已經損壞破裂,經脈會從旁邊斷絕,五臟的氣會外洩,不是流鼻血就是嘔吐,這兩種情況是不一樣的。(肺氣受傷則脾臟會來外援,所以說脾氣無法固守。肺臟損傷則氣血運行不暢,運行不暢則胃脹滿,所以說胃氣不清。

肺主管運行榮衛陰陽,所以肺受傷則經脈無法替它運行。這裡說的真臟是指肺臟,如果肺臟損傷,皮膜破裂,經脈從旁邊斷絕而不流行,五臟的氣向上溢出而洩漏,不是流鼻血就是嘔吐。為什麼呢?因為肺主管鼻子,胃對應口。口和鼻子是氣的出入口。現在肺臟已經損傷,胃氣不清,不是向上從鼻子流血就是向下流到胃中,所以不是從鼻子出血就是從嘴巴嘔出來。

肺受傷和脾受傷,它們出血的情況和位置,表現出來的情況不同,根本的原因也不同,所以這兩種情況是不一樣的。)這就像天是無形的,地是無道理的,白色和黑色,差別太遠了。(……說肺受傷和脾受傷,它們表現出來的症狀差別很大,就像天地之間相隔很遠,黑白之間差異很大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