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紹虞

《素問經注節解》~ 外篇 (179)

回本書目錄

外篇 (179)

1. 長刺節論

腰髁骨者,腰房挾脊平立陷者中,按之有骨處也。疝為寒生,故多刺之,少腹盡熱乃止針。炅,熱也。按:前言得之寒,末又言盡炅病已,經言似不相符,而注曾無所解,試為論之:少腹者,腎之部,膀胱之道路也。內本有熱,外適感寒,寒閉其熱,以致二便秘而痛。以其因於寒,故云得之寒。

然因寒而熱內著,故必盡炅乃已也。炅音景。篡,初患切。)病在筋,筋攣節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筋上為故,刺分肉間,不可中骨也。(分謂肉分間有筋維絡處也。刺筋無傷骨,故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炅,病已止。(按:此處又有脫誤。)病在肌膚,肌膚盡痛,名曰肌痹,傷於寒濕。

刺大分小分,多髮針而深之,以熱為故。(大分謂大肉之分,小分謂小肉之分。)無傷筋骨,傷筋骨,癰發若變。(針經曰:「病淺針深,內傷良肉,皮膚為癰。」又曰:「針太深,則邪氣反沉,病益甚。」傷筋骨則針太深,故癰發若變也。)諸分盡熱,病已止。(熱可消寒,故病已則止。

按:分即部分,諸分謂大小分也。)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骨髓痠痛,寒氣至,名曰骨痹。深者刺無傷脈肉為故,其道大分小分,骨熱,病已止。(按:有脫誤,存之。)病在諸陽脈,且寒且熱,諸分且寒且熱,名曰狂。(按:癲狂之證並無寒熱,此云且寒且熱,蓋寒熱紛爭,氣潰亂而狂,傷寒之發狂是也。

)刺之虛脈,視分盡熱,病已止。(按:有脫誤。)病初發歲一發,不治月一發,不治月四五發,名曰癲病。刺諸分諸脈,其無寒者以針調之,病已止。(按:似非脫誤,然無甚精義可解。)病風,且寒且熱,炅汗出,一日數過。先刺諸分理絡脈,汗出且寒且熱,三日一刺,百日而已。

(按:風為陽邪,故令人寒熱。風入毫竅,則玄府開而汗屢出。然入之甚深,則汗雖出而寒熱未遽去,必屢刺而至百日之久乃盡也。)病大風,骨節重,鬚眉墮,名曰大風。刺肌肉為故,汗出百日,(泄衛氣之怫熱。)刺骨髓,汗出百日,(泄榮氣之怫熱。)凡二百日,鬚眉生而止針。

(怫熱屏退,陰氣內復,故多汗出,鬚眉生也。按:此所謂癘風也,針能治之,惜乎其法不傳也。)

白話文:

[長刺節論]

腰髁骨,指的是腰部兩側,與脊椎平行,按壓時會感覺到骨頭突出的地方。疝氣是因為寒氣引起的,所以要多針刺這個部位,等到腹部感覺發熱,就可以停止針刺。所謂的「炅」,就是發熱的意思。

前面說疝氣是因為受寒引起的,後面又說要等到發熱才停止,這看起來好像不太一致,而註解也沒有解釋。我來試著說明:少腹是腎臟的部位,也是膀胱的通道。身體內部本來就有熱,外面又受到寒氣侵襲,寒氣把熱氣封閉住,導致大小便不通而疼痛。因為是由於寒氣引起的,所以才說「得之寒」。然而,因為寒氣使體內熱氣無法散發,所以必須等到體內熱氣發散,身體感到發熱,病才會好。

(炅,讀音同「景」)

疾病發生在筋,筋脈攣縮、關節疼痛,不能行走,叫做筋痹。針刺筋上的部位,不要刺到肌肉之間,更不可以刺到骨頭。(這裡的「分肉間」指的是肌肉與肌肉之間有筋維繫的地方。針刺筋的時候不要傷到骨頭,所以不可以刺到骨頭。)病是因為筋發熱而起,發熱停止,病就會好。(這裡似乎有脫漏。)

疾病發生在肌膚,整個肌膚都疼痛,叫做肌痹,這是因為受到寒濕侵襲造成的。針刺肌肉較大和較小的部位,多次下針而且要刺得深一點,以感覺發熱為目標。(「大分」指的是較大的肌肉部位,「小分」指的是較小的肌肉部位。)不要傷到筋骨,如果傷到筋骨,就會長癰腫,甚至產生其他變化。(針灸經典說:「病在淺表卻針刺太深,就會損傷裡面的好肉,皮膚會長癰腫。」又說:「針刺太深,邪氣反而會沉入體內,病會更加嚴重。」傷到筋骨就是針刺太深了,所以會長癰腫。)各個部位都感到發熱,病就會好。(熱可以驅散寒氣,所以病好了就會停止。)(這裡的「分」指的是部位,各個部位指的是較大和較小的肌肉部位。)

疾病發生在骨頭,感覺骨頭沉重無法舉起,骨髓酸痛,寒氣侵入,叫做骨痹。針刺深處時,不要傷到血管和肌肉,以骨頭髮熱為目標。針刺部位在肌肉較大和較小的部位,骨頭髮熱,病就會好。(這裡似乎有脫漏,先保留。)

疾病發生在各條陽脈,時而怕冷時而怕熱,身體各個部位也時而怕冷時而怕熱,叫做狂。(癲狂的症狀通常沒有寒熱,這裡說時而怕冷時而怕熱,可能是指寒熱交替,導致氣機紊亂而產生狂亂的現象,就像傷寒引起的發狂。)針刺脈象虛弱的地方,等到身體各個部位都感覺發熱,病就會好。(這裡似乎有脫漏。)

疾病剛開始的時候一年發作一次,不治療就會變成一個月發作一次,再不治療就會變成一個月發作四五次,叫做癲病。針刺身體各個部位的肌肉和經脈,對於沒有寒冷感覺的地方,用針來調整,病就會好。(這裡似乎沒有脫漏,但是沒有很精確的解釋。)

得了風邪的病,會時而怕冷時而怕熱,並且會流汗,一天流汗很多次。先針刺身體各個部位來疏通絡脈,如果流汗還是時而怕冷時而怕熱,就隔三天針刺一次,大約一百天就會痊癒。(風邪屬於陽邪,所以會讓人怕冷怕熱。風邪侵入毛孔,就會導致毛孔張開而流汗。但如果風邪侵入很深,即使流汗了,怕冷怕熱的症狀也不會馬上消失,必須多次針刺,直到一百天左右才能痊癒。)

得了大風的病,會感覺關節沉重,眉毛和鬍鬚脫落,叫做大風。針刺肌肉為目標,等到流汗一百天(是為了疏泄衛氣的鬱熱)。再針刺骨髓,等到流汗一百天(是為了疏泄榮氣的鬱熱)。總共二百天,等到鬍鬚和眉毛重新長出來,就可以停止針刺。(鬱熱消退,陰氣恢復,所以會大量出汗,鬍鬚和眉毛也會重新長出來。這裡說的應該就是癩風,針灸可以治療,可惜針法已經失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