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紹虞

《素問經注節解》~ 內篇 (25)

回本書目錄

內篇 (25)

1. 氣厥論

厥,逆也。人之運行一身者,氣也。氣順則治,氣逆則病。此篇所言,皆氣逆行之為病,故云氣厥也。氣之所以逆而為病者,由於寒熱之所致,移寒移熱者,盛極而逆行也。然同一寒熱之為病,乃移寒者僅止於五臟,而移熱則遍及於六腑,何也?蓋寒為水化,其性陰,其氣靜,故病止及於五臟。熱為火化,其性陽,其氣動,故由臟而並及於腑也。

白話文:

厥,是指氣逆行。人體的正常運行是由氣推動的。氣順暢則身體健康,氣逆行則生病。本章所說的都是氣逆行導致的疾病,所以稱之為氣厥。

氣逆行導致疾病的原因是受寒熱影響。外來的寒氣或熱氣進入體內,累積到極致就會逆行。

雖然寒熱都能致病,但外來的寒氣隻影響五臟,而外來的熱氣則會蔓延到六腑。這是因為寒氣屬水,性質陰寒,氣機緩慢,所以疾病只會停留在五臟。而熱氣屬火,性質陽熱,氣機旺盛,所以不僅會影響臟器,還會蔓延到腑器。

黃帝問曰:五臟六腑,寒熱相移者何?岐伯曰:腎移寒於脾,癰腫少氣。(按:王本移寒於肝,詳文義應作移寒於脾。按全元起本云:「腎移寒於脾。」注云:「腎傷於寒而傳於脾,脾主肉,寒生於肉則結為堅,堅化為膿,故為癰也。血傷氣少,故曰少氣。」甲乙亦作移寒於脾。

白話文:

黃帝問道:五臟六腑中,寒氣和熱氣互相轉移的是哪些?岐伯回答:腎臟的寒氣會轉移到脾臟,導致癰腫和氣虛。(註:王本記載的「移寒於肝」應該是錯誤的,正確應該是「移寒於脾」。全元起本註釋說:「腎臟受寒後,將寒氣傳給脾臟。脾臟主控血肉,寒氣在血肉中產生就會凝結成塊,塊狀物化膿後,就形成了癰腫。血氣不足,所以稱之為氣虛。」甲乙本也記載為「移寒於脾」。)

王本作移寒於肝,或傳寫誤也。今改正。)脾移寒於肝,癰腫筋攣。(脾臟主肉,肝臟主筋,肉溫則筋舒,肉冷則筋急,故筋攣也。按:脾寒則氣滯,肝寒則血凝,氣血凝滯,則結為癰腫。注言肉冷,辭不達意。)肝移寒於心,狂隔中。(按:木火內盛則病狂,狂者熱病,寒亦何以致狂也?六元正紀大論曰:「木鬱達之,火鬱發之。」木火之性,喜發達而惡抑鬱。

白話文:

古籍原本記載“王本作移寒於肝,或傳寫誤也。今改正。)脾移寒於肝,癰腫筋攣。”意思是說,脾臟的寒氣移到肝臟,就會導致癰腫和筋攣。脾臟主肉,肝臟主筋,肉溫則筋舒,肉冷則筋急,所以筋攣。脾寒則氣滯,肝寒則血凝,氣血凝滯,就會形成癰腫。另外,古籍還記載“肝移寒於心,狂隔中。”意思是說,肝臟的寒氣移到心臟,就會導致狂躁和隔膜病。木火內盛則病狂,狂躁是熱病,寒氣怎麼會導致狂躁呢?六元正紀大論說:“木鬱達之,火鬱發之。”木火喜發達而惡抑鬱,所以肝臟的寒氣移到心臟,才會導致狂躁。

肝受寒而傳於心,木火之氣,鬱而不能遂其發達之性,於是神明亂而為狂矣。是其狂也,實由於火氣閉隔於中而然也。)心移寒於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按:消者,火盛爍水,亦熱病也。心受寒氣,何能消肺?蓋心者火也,剋金者也;肺者金也,畏火者也。

白話文:

肝臟受寒,寒氣傳染到心臟,導致木火之氣鬱結,無法順利發揮其生發的特性,於是精神錯亂,表現為狂躁。這種狂躁,其實是由於火氣在體內鬱結阻隔所致。

心臟寒氣傳給肺臟,導致肺氣衰弱。肺氣衰弱的人,會出現每天喝一碗水但排尿兩碗的症狀,這種情況無法治癒。

(註解:衰弱是指火氣旺盛導致體液蒸發,也是一種熱病。心臟受寒,怎麼能導致肺氣衰弱?因為心臟是火,可以剋制金;肺是金,害怕火。)

火性得熱則外散,得寒則內閉。心既受寒,火為寒抑,外為寒包,內實藏火,移而之肺,火氣內攻,金不勝刑,故消散而令溲倍於飲也。飲少溲多,精氣竭矣,誰能治之。)肺移寒於腎,為湧水。湧水者,按腹不堅,水氣客於大腸,疾行則鳴濯濯,如囊裹漿,水之病也。(按:氣者水之母,肺主諸氣,降下之令操焉。

白話文:


火性遇熱則向外散發,遇寒則向內閉藏。心臟受寒後,心火被寒氣壓制,外被寒包,內中仍然蘊藏著火氣。火氣移轉到肺部,肺金不敵火氣的攻伐,因此消耗揮散,導致肺癆發作,比飲水引起的發燒還要嚴重。飲水發燒較輕,肺癆發燒較重,體內精氣衰竭,誰能治癒呢?

肺寒轉移到脾胃,形成脾胃積水。脾胃積水的特徵是腹中不堅,水氣停滯在大腸中,走路時會發出水聲,就像水囊晃動一樣。這是水氣造成的疾病。(按:氣是水的根本,肺主管身體諸氣,負責將氣降下,這是一個穩固的規律。

是故氣利則水行,氣閉則水滯。然氣之或利或閉者,熱則利,寒則閉。今肺寒而移於腎,是氣閉而不下達,故水湧溢於大腸,而令濯濯有聲也。大腸者肺之合,氣閉水逆,肺病以從其合也。)

白話文:

所以氣順暢則水液循環,氣閉塞則水液停滯。而氣順暢或閉塞是由寒熱決定的,熱則氣順暢,寒則氣閉塞。現在肺部受寒,寒氣轉移到腎臟,導致氣閉不能下行,因此水液湧溢到大腸,就會發出汨汨的聲響。大腸是肺的表裡相合臟腑,氣閉水逆,肺部的病症就會轉移到與其相合的大腸。

脾移熱於肝,則為驚衄。(肝藏血,又主驚,故熱薄之,則驚而鼻中出血。)肝移熱於心,則死。(按:心本火臟,更受木燔,以火益火,陽而亢矣,焉得不死。王注誤引強解,冒昧極矣。)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按:心火刑金,金不勝熱,故致消渴。膈者,上膈也。火上衝肺,病止膈上,所以別於中下,上消是也。

白話文:

如果脾臟將熱氣轉移給肝臟,就會導致驚嚇性流鼻血。(因為肝臟儲存血液,又主導驚嚇,所以熱氣入侵肝臟,就會驚嚇導致鼻子出血。)

如果肝臟將熱氣轉移給心臟,就會致命。(因為心臟原本就是火臟,再受到肝火灼傷,火上加油,陽氣過盛,所以會導致死亡。王某的註解引經強解,大膽至極。)

如果心臟將熱氣轉移給肺臟,就會發展成隔膈消渴。(因為心火剋制金性肺臟,肺臟承受不住熱氣,所以會導致消渴。隔膈是指上隔,熱氣往上衝擊肺臟,疾病只限於隔膈以上,所以與中下焦的消渴有所不同,稱為上消。)

)肺移熱於腎,傳為柔痓。(按:柔痓解,注不明確。竊意痓者,筋脈抽掣,木之病也。木養於水,今腎受肺熱,水枯不能養筋,故令搐搦不已。但比剛痙少緩,故曰柔也。痓音翅。)腎移熱於脾,傳為虛,腸澼,死不可治。(脾土製水,腎反移熱以與之,是脾土不能制水而受病,故久久傳為虛損也。

白話文:

  • 肺中熱邪傳至腎臟,轉化為「柔痓」。 (註:「柔痓」的具體含義不明。個人推測,「痓」指筋脈抽搐,屬於肝木病變。肝木依靠腎水滋養,現在腎受肺熱,腎水枯竭,無法滋養筋脈,導致抽搐不斷。但與「剛痙」相比,抽搐程度較緩,故稱「柔」。「痓」讀作「翅」。)

  • 腎中熱邪傳至脾臟,轉化為「虛損」,出現腸道出血,無法治癒。 (脾土能制約腎水,而腎反將熱邪傳給脾土,導致脾土無法制約腎水。久而久之,脾土虛損,轉化為「虛損」。)

腸澼死者,腎主下焦,象水而冷,今乃移熱,是精氣內消,下焦無主以守持,故腸澼除而氣不禁止。按:腸澼,痢疾也。痢之為病,似止屬脾,而不知其為受腎傳熱之所致。欲去腎熱,必用滋陰。世之治痢,止於治脾者非也。)胞移熱於膀胱,則癃,溺血。(按:膀胱者,水道也。

白話文:

腸澼死者,腎主下焦,象水而冷,今乃移熱,是精氣內消,下焦無主以守持,故腸澼除而氣不禁止。

患有腸澼的人會死亡,這是因為腎臟主管身體下部,像水一樣具有冷性,現在卻移熱過去,是精氣內耗,下部沒有主宰來維持平衡,所以腸澼無法控制而導致氣息混亂。

按:腸澼,就是痢疾。痢疾的發病,似乎只與脾臟有關,但卻不知道它是因為腎臟傳來的熱所致。想要消除腎臟的熱氣,必須滋養陰液。世間治療痢疾,只重視治療脾臟,這是錯誤的。

胞移熱於膀胱,則癃,溺血。

按:膀胱是排水的管道。

胞者,盛溺之所,俗名尿胞是也。胞與膀胱,相連而近,亦言移者,沿前文也。二者皆熱,水為火灼,故小便閉而溺血也。)膀胱移熱於小腸,膈腸不便,上為口糜。(糜謂爛也。按:小腸受化物,膀胱藏津液,膀胱居小腸之下。今受熱而移於小腸,則反自下而上矣。火性炎上,胸膈腸胃俱為之不便,而口且糜爛。

白話文:

尿胞是儲存小便的地方,俗稱尿胞。尿胞和膀胱相連很近,文中所說的「移」是沿用前面文章的說法。膀胱和小腸都過於燥熱,小便中的水分被灼傷,所以導致小便不通暢而出現血尿。膀胱的熱氣傳遞到小腸,導致膈膜和小腸不舒服,進而引發口腔潰爛(糜爛的意思)。因為小腸負責消化食物,膀胱儲存體液,膀胱位於小腸下方。現在膀胱發熱導致熱氣傳移到小腸,這種情況屬於從下往上發展。燥熱之氣具有向上性,會引起胸腔、膈膜、腸胃等不適,甚至導致口腔潰爛。

不便,不安也。)小腸移熱於大腸,為虙瘕,為沉。(按:小腸者,心之腑,丙火也。大腸者,肺之腑,庚金也。小腸屬火而更受他熱,移入大腸,火氣凌金,金不能勝,其氣伏匿而成瘕。瘕者,假也,氣所聚也。其病如是,其脈則沉,金畏火刑,如盛夏之時,庚伏是也。注以瘕為血溢,以沉為月閉,不辨金火之義,誤矣。

白話文:

不便:是指腹部不適。小腸將熱氣傳給大腸,形成結塊,稱為「虙瘕」,脈象沉伏。(註:小腸是心臟的腑,屬丙火,而大腸是肺臟的腑,屬庚金。小腸屬火,又受到其他熱氣的影響,將熱氣傳遞到大腸,火旺克金,金氣不敵,導致氣血淤積形成結塊。所謂「虙瘕」就是氣血聚集假結成的塊狀物。這種疾病的脈象會沉伏,因為庚金畏懼丙火,就像盛夏時分,庚金會隱藏匿藏一樣。註解中將「虙瘕」理解為出血,將「沉」理解為月經閉塞,混淆了金火相剋的道理,是錯誤的。)

虙與伏同。)大腸移熱於胃,善食而瘦人,謂之食亦。(食亦者,食移易而過,不生肌膚也。亦,易也。按:胃主受納,大腸主變化,飲食二者,是其職也。二腑既熱,陽明火熾,內消水穀,外鑠肌肉,故食雖多,而人愈瘦。食亦之解,誠如注云。瘦人王本作瘦入,義既難通;甲乙經入作又,讀連下文,上無所謂,何得言又,理亦不合。

白話文:

虙和伏都是指食物中毒。(大腸將熱氣傳到胃裡,)善於飲食卻很瘦的人,稱為食亦。(食亦的意思是,食物容易消化吸收,卻無法滋養身體。亦,容易。)

(註解:胃負責接收食物,大腸負責消化,飲食這兩個動作是它們的職責。這兩個臟腑發熱,陽明之火旺盛,內部會消耗水穀,外部會灼傷肌肉,所以即使吃得很多,人還是會消瘦。食亦的解釋,就像註解中所說的一樣。瘦人,王本中原本寫作「瘦入」,但這個意思難以理解;甲乙經中「入」寫作「又」,與下文連接後,上文沒有相關說明,何來「又」,道理也不合邏輯。)

余謂入者人字之訛,讀作瘦人,較通。今釐正之。)胃移熱於膽,亦曰食亦。(按:膽者肝之腑,陽木也。木本有火,更受胃熱,木火相燔,故其為病,如同二陽,故亦曰食亦也。)膽移熱於腦,則辛頞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傳為衄蔑,瞑目。(腦液下滲,則為濁涕,涕下不止,如彼水泉,故曰鼻淵也。

白話文:

我認為「入」字的偏旁「人」字,讀作「瘦人」比較通順。現在訂正它。

胃部將熱氣傳到肝臟,這也被稱為「食亦」。註解:肝臟是木屬,木頭本身有火,再受到胃部的熱氣影響,木火相生,因此它的疾病表現就像兩個陽氣旺盛的陽明經一樣,所以也被稱為「食亦」。

肺部將熱氣傳到頭部,就會出現辛辣刺激的鼻塞和鼻涕不止。鼻涕不止,傳為「鼻涕」,又叫「鼻翳」。註解:頭部的液體下流,就會變成「鼻涕」,像水泉一樣不斷流淌,所以稱為「鼻涕」。

頞,鼻額也。熱盛則陽絡溢,陽絡溢則衄出汗血。衊,汗血也。血出甚,陽明太陽脈衰,不能榮養於目,故目瞑。瞑,暗也。按:膽屬木而生火,復受多火,移入於腦,木火上衝,故病皆在上。辛者辣也,火之氣也。注作痠痛,誤矣。傳者,以次而及之謂,言先鼻淵而後衄衊瞑目也。

頞音遏,鼻梁也。)

白話文:

頞,指的是鼻子和額頭。熱氣過盛,會導致陽絡溢出,陽絡溢出就會流鼻血和出汗血。衊,就是流鼻血、出汗血。血出嚴重,說明陽明經和太陽經脈虛弱,無法滋養眼睛,所以眼睛就會閉著。瞑,是指眼睛閉著。按:膽屬木而生火,又受到多餘的火氣,這些火氣會移入腦部,木火上衝,所以病症都集中在頭部。辛,有辛辣的味道,是火氣的表現。注釋中寫成痠痛,是錯誤的。傳者,指一個接一個地發生,意思是先流鼻涕,然後流鼻血、出汗血,最後眼睛閉著。

故得之氣厥也。(厥者,氣逆也,皆由氣逆而得之。按:此總結上文之旨也。注意是矣,然逆之為解,雖自下而上之稱,亦不正而亂之意。蓋氣順則治,逆則亂,移寒移熱,實氣逆亂而然也。)

白話文:

因此得了氣厥。(厥就是氣逆,都是由氣逆而引起的。按:這是總結上文的主旨。注意「是矣」的意思,雖然「逆」在解說時用的是「自下而上」的說法,但也是不正和混亂的意思。因為氣順則身體安定,氣逆則身體混亂,移寒移熱,其實都是氣逆亂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