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經注節解》~ 內篇 (24)
內篇 (24)
1. 陽明脈解篇
前篇太陰陽明已並論矣,而此更以陽明之脈特為解說者,誠以胃為五臟六腑之海,所繫尤重,其脈其證,不可不更為之辨也。
白話文:
前一篇中,我們已經討論過太陰和陽明經絡了。而這一篇之所以特別解釋陽明經脈,是因為胃為五臟六腑之海,所關聯的內容十分重要。它的脈象和證候,不可不進一步區分清楚。
黃帝問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鐘鼓不為動,聞木音而驚何也?願聞其故。岐伯對曰: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土也,故聞木音而驚者,土惡木也。(按,土本畏木,猝然聞之,故惕然而驚也。)帝曰:善!其惡火何也?岐伯曰:陽明主肉,其脈血氣盛,邪客之則熱,熱甚則惡火。(按:陽明木多氣血,邪客之則熱益甚,故惡火。)
白話文:
黃帝問道:足陽明經脈的疾病,為什麼怕人與火,但聽見木聲卻會突然驚嚇,而敲擊鐘鼓卻不會動?聽見木聲為什麼會驚嚇?請告訴我原因。
岐伯回答說:陽明經脈是胃經,胃屬土,所以聽到木聲會驚嚇,這是因為土害怕木。(按:土本來就害怕木,突然聽到,所以會突然驚嚇。)
黃帝說:很好!為什麼怕火?
岐伯說:陽明經脈主肉,其脈絡血氣旺盛,邪氣侵入就會導致發熱,發熱嚴重就會怕火。(按:陽明經脈屬木,氣血旺盛,邪氣侵入後會加重發熱,所以怕火。)
帝曰:其惡人何也?岐伯曰:陽明厥則喘而惋,惋則惡人。(按:惋,驚歎也。厥,逆也。火與氣上逆,故作驚歎之聲也。驚歎不已,喜靜惡動,故不欲見人也。又脈解篇云:「欲獨閉戶牖而處者,陰陽相搏也,陽盡而陰盛,故欲獨閉戶牖而居。」)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岐伯曰:厥逆連臟則死,連經則生。(按:經淺而臟深也。)
白話文:
皇帝問:「那些惡人(怕見人的患者)是怎麼回事?」
岐伯回答:「陽明經氣逆亂,會導致喘氣和驚歎。驚歎不止,就害怕喧鬧,喜歡安靜,所以不願意見人。此外,在《脈經》中也提到了:『想要一個人關閉門窗呆著,是因為陰陽相搏,陽氣耗盡陰氣旺盛,所以喜歡獨處。』」
皇帝又問:「有的人喘氣而死,有的人喘氣卻能活,這是為什麼?」
岐伯回答:「逆氣如果牽連到臟腑,就會死亡;如果只牽連到經絡,就能存活。」(經絡較為表淺,臟腑則在較深處。)
帝曰:善!病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數日,逾垣上屋,所上之處,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岐伯曰:四肢者,諸陽之本也,陽盛則四肢實,實則能登高也。(陽受氣於四肢,故四肢為諸陽之本。按:三陽實熱,雖皆多火,而惟陽明為尤甚。邪入其經,大熱發狂,強而有力,人不能制,正由陽盛之極也。)
白話文:
黃帝說:醫術高明啊!病人病勢嚴重的時候,把衣服都脫了光著身體亂跑,爬到高處唱歌,或者不吃不喝好幾天,有的甚至爬到城牆和房頂上,這些地方都是他們原本做不到的,為什麼生病反而能夠這樣呢?岐伯回答說:四肢是陽氣的根本,陽氣旺盛則四肢充實,四肢充實就能爬到高處。(陽氣源於四肢,所以四肢是陽氣的根本。按:三陽實熱,雖然都很熱,但陽明熱最甚。邪氣侵入陽明經,會引起高熱發狂,力大無比,他人難以控制,正是因為陽氣過於旺盛啊!)
帝曰:其棄衣而走者,何也?(按:棄衣謂裸體。)岐伯曰:熱盛於身,故棄衣欲走也。(按:此真熱盛而裸體者,為傷寒之實熱。更有陰竭陽浮,身冷如冰,而反裸體狂躁者,不可不知也。)
白話文:
皇帝說:他們為什麼會脫光衣服跑走?(「棄衣」指脫光衣服)
岐伯回答:因為身體過熱,所以脫掉衣服想跑。(「真熱盛」是指真正的身體過熱。要注意,也有一種陰氣衰竭、陽氣浮在外面,身體像冰一樣冷,反而會脫光衣服、狂躁的狀況,這也是需要知道的。)
帝曰:其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歌者,何也?岐伯曰:陽盛則使人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按:此所言諸證,皆真火實邪,陽明經之實證也,傷寒時疫乃有之。)
白話文:
皇帝問:為什麼那些瘋言亂語、謾罵不避親疏,還要唱歌的人,會這樣呢?
岐伯回答:陽氣過盛會讓人胡言亂語、謾罵不避親疏,而且不想進食。不想進食就會胡亂走動。
(註解:文中提到的症狀都是真火實邪,屬於陽明經的實證。在傷寒或時疫中會出現。)
2. 逆調論
人之為病,順與逆而已,順者或可勿藥,逆則所當急治者也。逆調論者,蓋論調逆之法。凡六段。然人之逆證,實不止於如此也。
白話文:
人得病的原因無非是順應或違逆,順應自然法則的可以不必用藥,違逆自然法則的就必須及時治療。違逆調治論是探討調節違逆狀態的方法,共分為六段。然而,人的違逆證狀並不僅限於此。
黃帝問曰:人身非常溫也,非常熱也,為之熱而煩滿者,何也?岐伯對曰:陰氣少而陽氣勝故熱而煩滿也。(按:陰虛於內則陽浮於外,故熱而煩滿,陽之勝也,陰少故也。)
白話文:
黃帝詢問:人體有時會異常溫熱,感到煩躁不安,這是什麼原因?
岐伯回答:這是因為身體陰氣虛弱,陽氣過盛導致的。當陰氣不足時,陽氣就會外浮,因此會出現發熱、煩躁不安的症狀。可以理解為,陽氣強盛是因為陰氣過少。
帝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氣也,寒從中生者何?岐伯曰:是人多痹氣也,陽氣少,陰氣多,故身寒如從水中出。(按:經絡論曰:「陽虛生外寒。」刺志論曰:「氣虛者,寒也。」陽者火也,陽虛則無火而水獨治,故一身內外皆寒也。痹者,頑木不仁之謂。蓋氣生於火,無火則氣凝泣而痹矣。氣痹身寒,似屬陰多,實則由於陽少之故也。)
白話文:
皇帝說:人的身體並非因為寒冷的衣服,也不是因為體內有寒氣,那麼,寒氣從何而來?
岐伯回答:這是因為人體中痹氣過重,陽氣不足,陰氣過盛,所以身體內外都感覺寒冷,好像從水中出來一樣。(注:經絡論中說:「陽虛產生外寒。」刺志論中說:「氣虛就是寒。」陽氣就像火,陽虛則體內沒有火,只有水在流動,所以全身內外都會感到寒冷。痹是指木頭堅硬麻木不仁。氣是從火中產生的,沒有火,氣就會凝結成硬塊,導致麻痺。氣痹導致身體寒冷,雖然看起來像陰氣過多,但實際上是因為陽氣不足所致。)
帝曰:人有四肢熱,逢風寒,如炙於火者,何也?(按:王本如炙如火,太素作如炙於火,義更通,從之。)岐伯曰:是人者,陰氣虛,陽氣盛,四肢者陽也,兩陽相得而陰氣虛少,少水不能滅盛火而陽獨治,獨治者不能生長也,獨勝而止耳。逢風而如炙於火者,是人當肉爍也。
白話文:
皇帝說:有人四肢發熱,遇上風寒,好像在火上烤一樣,為什麼會這樣?
岐伯回答:這是因為那個人的陰氣虛弱,陽氣旺盛。四肢屬陽,兩個陽氣相得益彰,而陰氣虛少。體內的水液無法熄滅旺盛的火氣,而陽氣獨自強盛,獨自強盛則不能生長,只能強盛而停滯。遇上風寒,發熱的情況會像在火上烤一樣,這個人恐怕會皮肉消瘦。
(按:內陽已盛,又逢外熱,故云兩陽相得。相得者,以火濟火也。純陽無陰,豈能生長。火愈盛則水益枯而肢體乾槁,其肉必消爍也。)
白話文:
由於體內陽氣已經旺盛,又遇到外部高溫,所以說內外兩陽相得。兩陽相得就是以火助長火。陽氣純粹沒有陰氣,難以生長。火越旺,水就越乾枯,四肢就會乾癟,肌肉必然會消瘦。
帝曰:人有身寒,湯火不能熱,厚衣不能溫,然不凍慄,是為何病?岐伯曰:是人者,素腎氣勝,以水為事,太陽氣衰,腎脂枯不長。……腎者水也,而生於骨,腎不生則髓不能滿,故寒甚至骨也。所以不能凍慄者,肝一陽也,心二陽也,腎孤臟也,一水不能勝二火,故不能凍慄,病曰骨痹,是人當攣節也。(按:腎氣素勝,則恃其強而縱欲矣,故云以水為事。
白話文:
皇帝問道:有人全身發冷,即使用熱湯或炭火取暖,穿上厚厚的衣服也不能感到溫暖,但是卻不會發抖,這是什麼病呢?
岐伯回答說:這樣的人,原本腎氣旺盛,以水為精氣,而太陽陽氣衰弱,腎臟中的脂肪枯竭,不能生長。
腎臟屬水,生長在骨頭中,腎臟不生長,骨髓就無法充盈,所以寒氣甚至可以深入骨頭。
之所以不會發抖,是因為肝臟有一陽氣,心臟有二陽氣,腎臟是孤獨的臟器,一陽氣無法勝過二陽氣,所以不會發抖,這種病稱為「骨痹」,這樣的人應當出現關節攣縮。
(註解:腎氣原本旺盛,就會依賴自己的強壯而縱慾,所以說「以水為事」。)
然恃而不已,則腎髓必且枯竭,以至寒徹於骨也。肝本屬陰,然主木而能生火,又與膽為表裡,故亦云一陽。肝心二臟,在五臟之中為木火相資,故能以熱勝寒也。攣節,注云:「腎不生則髓不滿,髓不滿則筋干縮,故節攣拘。」是也。)
白話文:
如果依賴陽氣而不加以節制,腎髓必然會枯竭,導致寒冷徹骨。肝臟本屬陰性,但主掌木氣,能生火,又和膽臟表裡相通,因此也稱作「一陽」。肝臟和心臟這兩個臟器,在五臟之中屬於木火相生,所以能以熱氣戰勝寒氣。攣縮的關節,注釋中提到:「腎臟生長不足,骨髓就不會充實。骨髓不充實,筋脈就會乾枯縮小,所以關節才會攣縮拘急。」這是正確的說法。
帝曰:人之肉苛者,雖近衣絮,猶尚苛也,是謂何疾?(苛謂𤸷重。)岐伯曰:榮氣虛,衛氣實也。(按:言肉之𤸷重,由於榮血不足,故不知痛癢。然榮之所以致虛者,由於衛氣偏盛,陽盛陰虛而血少故也。)榮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榮衛俱虛,則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人身與志不相有,曰死。(按:此又因論榮虛而並及於衛虛,以明不用不仁之所以為病也。
白話文:
皇上問道:「有人逆氣上衝,無法躺下休息,並伴隨著聲音;有人逆氣上衝,無法躺下休息,但沒有聲音;有人起居生活如常,但呼吸有聲音;有人平躺著還會喘,有人無法平躺且無法行走時才會喘,有人平躺著就會喘,這些都是哪個臟腑所導致的?希望聽聽原因。」
岐伯回答說:「無法躺下休息,且呼吸有聲音,這是陽明逆氣所致。足三陽經脈應向下運行,現在逆而上行,所以呼吸有聲音。陽明經脈是胃經脈,胃是六腑之海,其氣也應向下運行。陽明逆氣,無法順著正常運行路線,所以無法平躺休息。」
下經曰:「胃不和則臥不安。」此之謂也。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絡脈逆也,絡脈不得隨經上下,故留經而不行,絡脈之病人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夫不得臥,臥則喘者,是水氣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腎者水臟,主津液,主臥與喘也。帝曰:善!(尋經所解之旨,不得臥而息無音者,有得臥行而喘,有不得臥不能行而喘,此三義悉闕未對,亦脫簡也。按:絡脈在皮毛之內,經脈之外,尚屬浮淺,非如臟腑之深而重也,故邪雖客之而病微。
息有音,如鼻塞氣粗咳嗽吐痰之類,不過肺經感冒之輕者。)
白話文:
古書上說:「胃部不舒服,就會無法安穩睡覺。」說的正是這個道理。如果作息時間正常,但呼吸有聲音,這是肺部的絡脈阻塞了。絡脈不能跟著經脈上下運行,所以停留經脈中無法運行,罹患絡脈疾病的病人症狀輕微,所以作息時間正常,但呼吸有聲音。如果無法躺著睡,一躺下就喘,這是水氣入侵造成的。水在津液中流動,腎臟主導水液,也主導睡眠和呼吸。皇帝說:「說得好!」(考究經書解釋的要義,無法躺著睡但呼吸沒有聲音的,有些躺著能走動但會喘,有些無法躺著也不能走動但會喘,這三種情況都沒有回答,也是因為經書內容有缺漏。按:絡脈位於皮毛內,經脈外,比較淺層,不像臟腑那般深沉厚重,所以邪氣雖然入侵,但症狀輕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