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經注節解》~ 內篇 (23)
內篇 (23)
1. 評熱病論
篇中凡四段:一論陰陽交,二論風厥,三論勞風,四論腎風。評熱者,謂四者之病皆本於熱,而評論之也。每段各有精義,宜熟思之。
白話文:
論陰陽相交
陰陽交合,是健康之本。當陰陽調和,氣血運行通暢,人體就會健康。若陰陽不調和,氣血運行受阻,就會引起疾病。
論風厥
風厥是一種由風邪侵襲人體造成的疾病。其症狀包括頭暈目眩、手足麻木、抽搐昏厥。治療風厥的關鍵是祛風解表,疏通氣血。
論勞風
勞風是因過度勞累而引起的疾病。其症狀包括身體疲倦、肌肉痠痛、頭暈頭痛。治療勞風的原則是補氣養血,扶正祛邪。
論腎風
腎風是一種由腎臟虛弱引起的疾病。其症狀包括腰膝酸軟、頭暈耳鳴、手足抽搐。治療腎風的重點是補腎壯腰,溫補腎氣。
評:熱者
這四種疾病,都與熱邪有關。熱邪侵犯人體,會導致氣血運行受阻,從而引起疾病。因此,治療這些疾病時,應注重清熱解毒,疏通氣血。
黃帝問曰:有病溫者,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為何?岐伯對曰:病名陰陽交,交者死也。(交謂交合,陰陽之氣不分別也。)帝曰:願聞其說。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於穀,穀生於精。(言穀氣化為精,精氣勝乃為汗。)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也,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
白話文:
黃帝問道:有種病症,發作時會出汗發熱,出汗後熱度反而更高,脈搏又快又急,出汗後脈搏也不減弱,還會胡言亂語、不能進食,這是什麼病?
岐伯回答:這種病叫「陰陽交爭」,交爭就會導致死亡。(交爭是指陰陽之氣不分,混雜在一起。)
黃帝說:我請你解釋一下。
岐伯說:人之所以會出汗,都是因為食物所化生的精氣。精氣充足,才會出汗。現在邪氣在骨肉裡與正氣爭鬥,出汗是邪氣被驅退、正氣勝出的表現。正氣勝出,就應該能進食,也不會再發熱。
復熱者邪氣也;汗者精氣也,今汗出而輒復熱者,是邪勝也。不能食者,精無俾也。病而留者,其壽可立而傾也。(無俾,言無可使為汗也。穀不化則精不生,精不化流,故無可使。按:甲乙經作熱留,亦通。蓋邪之為熱,得汗則解。今汗後復熱,是精氣內竭,不能托邪出外,故熱留著而不去,發之不可,補之無及,未有不死者也。)
白話文:
發燒是身體受到邪氣侵襲所致,出汗則會消耗正氣。現在出汗了卻又發燒,表示邪氣過於強盛。不能進食的人,是因為體內正氣不足,無法化生津液。而患病時又出汗不止的人,他的壽命可能會急轉直下。(無法化生津液的意思是,沒有多餘的津液可以轉化為汗液。穀物無法消化吸收,正氣就不能產生,正氣無法轉化為津液,所以也沒有多餘的津液可以轉化為汗液。注:甲乙經記載為「熱留」,也通順。這是因為邪氣化熱後,出汗就能緩解。現在出汗後又發燒,表示體內正氣耗盡,無法將邪氣排出體外,所以熱氣滯留而不退。此時,發汗治療無效,進補也無濟於事,沒有人不因此而死亡。)
且夫熱論曰: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熱論,上古熱論也。)今脈不與汗相應,此不勝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見三死,不見一生,雖愈必死也。(按:此又引古論,而反復詳言汗後復熱之為必死也。)
白話文:
《熱論》中提到:出汗後脈搏仍然浮躁有力的人,將會死亡。(《熱論》,是上古時期關於熱病的論述。)如今脈象和出汗情況不一致,這是身體無法承受疾病所致,死亡是顯而易見的。胡言亂語的人是心神失常,心神失常的人會死亡。如今看到這三種死徵,卻不見任何生機,即使暫時好轉也必定會死亡。(注:這段話引用了古代論述,詳細說明瞭出汗後復發的熱病必死的原因。)
帝曰:有病身熱,汗出煩滿,煩滿不為汗解,此為何病?岐伯曰:汗出而身熱者,風也。汗出而煩滿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風厥。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巨陽主氣,故先受邪。少陰與其為表裡也,得熱則上從之,從之則厥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表裡刺之,飲之服湯。
白話文:
黃帝說:有人發燒,而且大量出汗,但是出汗後仍覺得不舒服,煩躁不安,這種情況是什麼病?
岐伯說:出汗卻仍然發燒,這是風邪造成的。出汗後煩躁不安而無法緩解,這是厥證。這種病叫做「風厥」。
黃帝說:希望能詳細聽聽。
岐伯說:巨陽經主氣,所以最先受到邪氣的侵犯。少陰經與巨陽經表裡相合,得了熱,少陰經的熱氣就會上升到巨陽經,造成厥證。
黃帝說:該怎麼治療?
岐伯說:用針刺表裡經絡,再讓病人喝湯藥。
(按:汗出,汗自出也。太陽為表,少陰為里,表虛而風入之,故自汗而身熱。風化為熱,熱盛則水往濟之,少陰者腎水也,水不勝火,故煩滿而厥,自下逆上故也。帝問治之之法,伯雖不言其所以,而所以治之之法,已居可知。然則治之維何?曰:涼解之中,兼滋其陰,是矣。
白話文:
黃帝問:勞風這種病有什麼特點?
岐伯回答:勞風的病根在肺部以下。(因為勞風是由肺部以下的病變引起的,所以稱為勞風。註:肺部以下,是指疾病從肺部以下向上發展。)患者會出現以下症狀:向上仰望時感到勉強困難,(註:由於疾病位於肺部,患者會呼吸急促。勉強仰望,是因為低頭會加重呼吸急促。)吐出的口水像鼻涕一樣,怕風且會發抖,這就是勞風的症狀。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救俯仰。巨陽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咳出青黃涕,其狀如膿,大如彈丸,從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則傷肺,傷肺則死也。(按:岐伯所對,自以救起至七日,凡二十一字,殊無意義,此中必有錯誤,闕疑可也。謹按勞風一條,本云法在肺下,又云唾出若涕,惡風振寒,及咳出青黃涕,其狀如膿,末云傷肺則死等語,詳求其義,始終則是肺病。
白話文:
皇帝問:「如何治療這種病症?」岐伯答道:「用救俯仰法治療。」
中氣旺盛的人治療三天,中年人治療五天,體質較弱的人治療七天。咳出的鼻涕為青黃色,形狀如膿,大小如彈丸,可以從口中或鼻中咳出。如果咳不出來,就會損傷肺部,而肺部受損則會危及生命。
(註:岐伯的回答中,從「以救起」到「七日」共21個字,沒有實際意義。這部分很可能是錯誤的,可以存疑。從文章內容來看,這段症狀應屬於肺病,因為有「法在肺下」、「咳出青黃涕」等描述。)
蓋肺合皮毛,人勞則毛竅開豁,風邪入而伏於肺,結為穢液,如涕如膿,所以得出則生,不出則傷肺而死。王注謂是腎勞,且將俯仰引精等語,強為之解,甚屬支離。即甲乙、千金所解,亦欠明確。)
白話文:
肺與皮膚相通,人勞累時皮膚毛孔會張開,風邪入侵後潛伏在肺中,形成帶有鼻涕或膿液的汙濁液體。如果不排出,就會導致疾病產生;如果排出不暢,就會損傷肺而導致死亡。王注稱這是腎勞,並且引用俯仰引精等說法來強行解釋,非常牽強。甲乙和千金方的解釋也不夠明確。
帝曰:有病腎風者,面胕㾓然壅,害於言,可刺否?(㾓然,腫起貌。壅,謂目下壅如臥蠶形也。腎之脈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故妨於言語。)岐伯曰:虛不當刺。不當刺而刺,後五日,其氣必至。(至謂病氣來至也。
白話文:
黃帝問:患有腎臟風痹的人,臉頰浮腫而發黑,影響說話,可以針刺治療嗎?(浮腫發黑,表示腎氣不足;影響說話,是因為腎脈上經肝臟、橫膈膜,進入肺部,循著喉嚨、挾著舌根,所以會妨礙言語。)
岐伯回答:虛證不應該針刺。如果不是虛證而進行針刺,五天後,病氣一定會加重。(病氣加重,表示腎氣虛弱,無法抵禦外邪。)
)帝曰:其至何如?岐伯曰:至必少氣時熱,時熱從胸背上至頭,汗出手熱,口乾苦渴,小便黃,目下腫,腹中鳴,身重難以行,月事不來,煩而不能食,不能正偃,正偃則咳,病名曰風水。帝曰:願聞其說。岐伯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陰虛者陽必湊之,故少氣時熱而汗出也。
白話文:
**皇帝說:**它的症狀具體如何?
岐伯說: 發作時,一定表現為氣息短促,時常發熱,發熱從胸背部向上蔓延到頭部,手心發熱出汗,口乾舌燥,想喝水,小便發黃,眼睛下方浮腫,腹部脹鳴,身體沉重難以行動,月經不來,心情煩躁,無法正常飲食,無法平躺,平躺就會咳嗽。這種病叫做「風水」。
皇帝說: 希望聽聽你的解釋。
岐伯說: 邪氣入侵人體時,人體一定有虛弱的地方。陰氣虛弱時,陽氣就會入侵,所以會出現氣息短促、時常發熱和出汗的症狀。
小便黃者,少腹中有熱也。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正偃則咳甚,上迫肺也。諸有水氣者,微腫先見於目下也。(按:氣盛則足以衛外,邪無自而入。故唯氣虛,然後邪乃得而湊之也。氣虛者陽虛也,陽虛固足以致邪。
白話文:
小便黃:小腹內有熱氣。
不能平躺:胃部不協調。平躺時咳嗽會加重,是因為熱氣上逼肺部。
有水氣的人:眼睛下面會輕微浮腫。(註:氣血充足可以抵禦外邪,所以只有氣虛的人,邪氣才會入侵。氣虛就是陽氣虛弱,陽氣虛弱本就容易招致邪氣。)
若夫陰虛則更有說矣,陰者水也,陽者火也,水盛則足以制火而陰陽得其平,水涸則火偏勝,陰愈虛則陽愈盛,烈焰熾張,一身盡火,豈知止是陰虛之所致,則苦寒之不可以妄投也。湊,謂眾火輳集也。不能正偃者,胃不和則臥不安也。胃既不和,則不能養肺而且沖肺矣。
白話文:
如果陰虛就更要好好地說一說了。陰是水,陽是火。水盛的話就可以制約火,使陰陽平衡。水乾涸的話,火就會旺盛,陰越虛,陽越盛,烈火熊熊,全身發熱,哪知道只是因為陰虛造成的,所以不能隨便使用苦寒的藥物。湊,是指眾火聚集。不能平躺的人,是因為胃不好導致臥不安穩。胃不好,就不能滋養肺,而且還會衝擊肺。
)帝曰:何以言?岐伯曰:水者陰也,目下亦陰也,腹者至陰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腫也。真氣上逆,故口苦舌乾,臥不得正偃,正偃則咳出清水也。諸水病者,故不得臥,臥則驚,驚則咳甚也。腹中鳴者,病本於胃也。薄脾則煩不能食。食不下者,胃脘膈也。身重難以行者,胃脈在足也。
白話文:
皇帝問:這是什麼原因?
岐伯答:水屬陰,眼睛下面也是陰位,腹部是極陰所居的地方,所以腹中有水,必定會導致眼睛下面浮腫。由於真氣上逆,才會口苦舌乾,平躺就無法平穩,平躺後就會咳出清水。所有水病的患者,之所以不能平躺,是因為平躺就會受到驚嚇,驚嚇就會加重咳嗽。腹中鳴叫,是病因在於胃。脾胃虛弱,就會煩躁而不想吃東西。吃不下東西,是因為胃脘上下不通暢。身體感到沉重,行走困難,是因為胃經連接足部。
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胞脈者,屬心而絡於胞中,今氣上迫肺,心氣不得下通,故月事不來也。(按:伯所對,前後頗不合,注謂應古脫簡,良是。抑或者因帝問而更推廣其義,前略後詳,故參差言之,亦未可知也。真氣當作火氣解,方與口苦舌乾意合。諸水病不得臥,臥則驚者,水性下行,臥則逆而不能安也。
心氣不得下通,則月事不來,心主血故也。)帝曰:善!
白話文:
月經沒有來,是因為子宮經絡閉塞。子宮經絡與心臟相連,與子宮相通。現在陽氣上迫肺部,心氣不能往下通達,所以月經不來。
(按:華佗的回答前後有點不一致,註解中提到可能古文缺失了一些內容。或者,可能是因為皇帝的提問,華佗擴展了他的意思,前面簡略,後面詳細,所以才會說得前後不一致。將“真氣”理解為“陽氣”才能與口苦舌乾的症狀相符。各種水腫病不能躺臥,躺臥就會驚醒,這是因為水的性質是往下流,躺臥會阻礙水流,身體就會不安。
2. 太陰陽明論
太陰陽明者,脾與胃也。脾胃者,土也。土為萬物之母,性命托之以為基,臟腑資之以為養,所繫至重,非他臟腑之可比,故特為之合論焉。
白話文:
太陰是指脾臟,陽明是指胃。脾和胃都是屬於土行。土是萬物的母親,生命和靈魂依賴著土作為基礎,五臟六腑都靠著土來滋養,它所牽連的重要性,不是其他臟腑所能比擬,所以特別把它們放在一起論述。
黃帝問曰:太陰陽明為表裡,脾胃脈也,生病而異者,何也?岐伯對曰:陰陽異位,更虛更實,更逆更從,或從內,或從外,所從不同,故病異名也。(按:楊上善云:「春夏陽明為實,太陰為虛,秋冬太陰為實,陽明為虛,即更虛更實也。春夏太陰為逆,陽明為從,秋冬陽明為逆,太陰為從,即更逆更從也。
白話文:
黃帝問:「太陰和陽明是表裡關係,都屬於脾胃經,但生病的表現卻不同,這是為什麼呢?」
岐伯回答:「這是因為陰陽位置不同,有的虛,有的實,有的逆,有的從,有的從內,有的從外,發生的順序不同,所以疾病的表現也不同。」
(註:楊上善:「春天和夏天,陽明為實,太陰為虛;秋天和冬天,太陰為實,陽明為虛,這就是『更虛更實』。春天和夏天,太陰為逆,陽明為從;秋天和冬天,陽明為逆,太陰為從,這就是『更逆更從』。」)
」最為明確。)帝曰:願聞其異狀也。岐伯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是所謂陰陽異位也。)故陽道實,陰道虛。(按:以言其體,則陽以奇而實,陰以偶而虛。以言其用,則陽以動而實,陰以靜而虛。)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
白話文:
最明顯的區別就是:」陽氣屬於天氣,主宰人體外部;陰氣屬於地氣,主宰人體內部。(也就是所謂的陰陽異位。)所以,陽性系統強盛,陰性系統虛弱。(根據這個說法:若從人體結構上來說,陽氣屬於奇數且強盛,陰氣屬於偶數且虛弱。若從人體功能上來說,陽氣屬於運動且強盛,陰氣屬於靜止且虛弱。)所以,侵犯人體的會是風邪等虛弱的邪氣,這些邪氣會被陽氣吸收;飲食不均衡,作息不規律,這些會被陰氣吸收。
(是所謂或從內,或從外也。)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臟。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入五臟則䐜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是所謂所從不同,病異名也。按:風自外來,故屬陽,飲食起居傷於內,故屬陰。陽入六腑,六腑者陽經也;陰入五臟,五臟者,陰經也。
白話文:
這句話的意思是:
陽氣從外而入,就會進入六腑;陰氣從內而入,就會進入五臟。進入六腑就會導致身體發熱,不能按時入睡,會出現喘吁吁的情況;進入五臟就會導致脹滿閉塞,會出現腹瀉,時間長了就會出現腸道潰爛。這也是所謂的病因不同,病名也不同。
注:風是從外面來的,所以歸屬於陽氣;飲食起居不當傷到了內部,所以歸屬於陰氣。陽氣進入六腑,六腑屬於陽經;陰氣進入五臟,五臟屬於陰經。
陰有陰病,陽有陽病。飧泄,利水穀也。腸澼,痢也。既利水穀,何以更痢?蓋泄利既久,則陰血大傷,故痢也。)故喉主天氣,咽主地氣。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按:喉司呼吸,故主天;咽司飲食,故主地。風為陽邪,在上故也;濕為陰邪,在下故也。)故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
白話文:
陰症有陰症的病狀,陽症有陽症的病狀。飧瀉是拉稀水便,腸澼是痢疾。既然已經拉稀水便,為什麼還會痢疾?因為拉肚子時間久了,就會嚴重損傷陰血,所以會痢疾。)因此喉嚨主導天氣,咽喉主導地氣。因此陽氣受到風的影響,陰氣受到濕的影響。(註:喉嚨司掌呼吸,所以主導天氣;咽喉司掌飲食,所以主導地氣。風是一種陽邪,在上層活動;濕是一種陰邪,在下層活動。)所以陰氣從足部向上運行到頭部,向下運行沿著手臂到指尖;陽氣從手部向上運行到頭部,向下運行到足部。
(按:靈樞經曰:「手之三陰,從臟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與此相合。蓋言六陰六陽經行之脈絡,為一定不易之常道。惟經行之道路不同,故患病自爾有異也。)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此言其大凡爾。
白話文:
《靈樞經》說:「手上的三條陰經,從臟腑經由手(部)向上走;手上的三條陽經,從手(部)經由頭向上走。腳上的三條陽經,從頭向下走至腳(部)上;腳上的三條陰經,從腳(部)經由腹(部)向上走。」這與本書所說相符。所謂經脈的循行,有固定的規律。只是每一經絡循行的具體路徑不同,所以生病的表現也就不一樣。所以說:陽經病變會從上往下發展,陰經病變會從下往上發展。(這只說大概,具體情況還有不同)
然足少陰脈下行,則不同諸陰之氣也。按:陽上陰下,病之常也;極則相反,病之變也。即如陽證似陰、陰證似陽之類,總是病極之所致,易之所以少不變而老變也。)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按:風濕中人,何處不到,但原其始,則有先受之不相同耳。
白話文:
皇帝問道:脾臟有病而四肢無法使用,這是為什麼?
岐伯回答說:四肢都是從胃部獲得能量,但是這些能量無法到達經絡。
至經謂至手足之經也,太素作經至,反蛇足矣。必因於脾,乃得稟也,按:四肢固借水穀為資養,而水穀非脾不能運化,是故脾化水穀,而後四肢乃得其養也。)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穀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按:厥論篇曰:「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中說,經脈是指分佈在手足的經絡。太素經上說「經絡主管手足」,認為經絡的終點在手足。但如果手足功能異常,原因一定在於脾臟。因為四肢之所以能獲得營養,是靠脾臟運化水穀精微。脾臟將水穀精微運化後,四肢才能得到滋養。
現在脾臟生病了,無法幫助胃輸送津液。因此,四肢也得不到水穀精微的滋養,氣血日益衰弱,經絡不通暢。筋骨肌肉都因為沒有氣血來滋養而萎縮,所以四肢就無法活動了。
(註:《厥論篇》中說:「脾臟的作用是幫助胃輸送津液。」)
」津液不行,則一身失其所養矣。)帝曰:脾不主時,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臟,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於時也。(按:萬物生於土,木火金水所不能外也。故雖分王於四季,而實為四時之總司,是故五運首尊甲己也。)脾臟者,常著胃土之精也。
白話文:
如果不保持津液的正常運行,那麼全身就會得不到滋養了。)帝問:脾臟不主導季節,這是為什麼呢?岐伯答:脾臟屬土,位於身體的中部,它可以支配四臟的運作,每個時節會管理18天,所以不能單獨主導季節。(根據後世的注釋:萬物生於土,離不開木、火、金、水。因此,雖然脾臟在四季中各自為王,但實際上它是四季節氣的總管,所以五運六氣中首要尊敬的是甲己。)脾臟通常蘊含著胃中的土精。
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也。(按:著,著見也。胃主受,脾主運,胃受水穀而脾為之運化,使之著見於一身,是胃土之精,實由脾著也。設令脾亦專主一時,豈能徹上徹下如是哉。著,陟慮切。)
白話文:
土象徵着孕育萬物,遵循天地法則,因此在人體中從頭到腳,沒有任何部位可以獨自主宰時辰。(註:「著」字在此處意為「展現於外」。胃臟負責接收食物,脾臟負責運化食物,讓它們展現於全身,所以胃土的精華,其實是由脾臟體現出來的。如果假設脾臟也只專門掌管某個時辰,那麼它怎麼能夠將營養物質輸送到全身各處呢?)
帝曰:脾與胃以膜相連耳,而能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陰者,三陰也,其脈貫胃,屬脾,絡嗌,故太陰為之行氣於三陰。陽明者,表也,(胃是脾之表也。)五臟六腑之海也,亦為之行氣於三陽。臟腑各因其經而受氣於陽明,故為胃行其津液。(按:脾臟胃腑,陰陽相配。
白話文:
皇上問道:脾和胃之間用膜相連,但脾卻能讓胃運送津液,這是為什麼?
岐伯答道:足少陰經是三陰經,它的脈絡貫通胃,連接脾,並且與咽喉相通。因此,足少陰經能夠幫助氣血運行於三陰經。
陽明經是表經(胃是脾的表經),它是五臟六腑的匯聚之地。陽明經也能夠幫助氣血運行於三陽經。臟腑各自分別通過自己的經絡從陽明經中獲得氣血,因此陽明經能夠幫助胃運送津液。
(注:脾臟和胃腑是陰陽配對的器官。)
分而言之,各能行氣於陰陽。合而言之,胃受水穀,變化津液,非脾不能運。其經,即脾經也。言五臟六腑,必借脾之運化,而後得受胃氣以為養。胃之津液,亦必借脾之運化,而後得遍及於五臟六腑也。注俱略而不言,何也?!)四肢不得稟水穀氣,日以益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無氣以生,故不用焉。(又復明脾主四肢之義也。
白話文:
從個別來看,它們都能在陰陽之間輸送氣血。從整體來看,胃負責接收飲食,轉化成津液,如果沒有脾的運化,這個過程無法進行。所以脾經就是胃經。換句話說,五臟六腑必須依賴脾的運化,才能得到胃氣的滋養。胃的津液也必須依賴脾的運化,才能遍佈五臟六腑。
為什麼沒有在註解中具體說明呢?因為如果四肢無法得到飲食的滋養,就會日益衰弱。經脈不通暢,筋骨肌肉沒有氣血滋養,自然就會失去了功能。(這也說明瞭脾主四肢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