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紹虞

《素問經注節解》~ 內篇 (22)

回本書目錄

內篇 (22)

1. 熱論

仲景作傷寒論,為萬世湯液之祖,而其源實本於此篇。此篇本論傷寒,而以熱論名篇者,寒言其因,熱言其成也。

白話文:

張仲景所著的《傷寒論》是後世所有中藥湯劑的源頭,而它的源頭實際上就是這一篇。這篇經典原本是討論傷寒的,之所以取名為《熱論》,是因為「寒」指的是病因,「熱」指的是疾病的發展過程。

黃帝問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間,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願聞其故。(寒者,冬氣也。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不傷於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以傷寒為毒者最。乘殺厲之氣,中而即病,名曰傷寒。

白話文:

黃帝問道:現在的熱病,大多是傷寒引起的。有的病人會痊癒,有的卻會死亡。死亡的通常都在六七天內,而痊癒的則在十天以上。這是什麼原因?我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希望您能解釋一下。(寒氣,是指冬天的氣息。冬天寒冷,萬物潛藏,君子適當地閉藏,就不會被寒氣所傷。而那些觸犯冒犯寒氣的人,才會被稱為傷寒。四時之氣造成的傷害,都能引起疾病,但因傷寒所引起的毒害最厲害。遭遇殺伐嚴厲的寒氣,就會立刻發病,這種病叫做傷寒。)

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夏至前變為溫病,夏至後變為熱病。然其發起皆為傷寒致之,故曰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岐伯對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巨,大也。太陽之氣,經絡血氣,榮衛於身,故諸陽氣皆所宗屬。)其脈達於風府,(風府,穴名,在項上入髮際一寸,宛宛中是。

白話文:

不立即發病的,寒毒藏於肌膚,到夏至之前轉變為溫病,夏至之後轉變為熱病。但它們發作的原因都是傷寒引起的,所以說熱病都是傷寒的一種。)

岐伯回答說:巨陽指稱所有陽氣。(巨,大。太陽之氣,經絡中的氣血,在身體中滋養和保衛,所以所有陽氣都歸屬於它。)它的脈絡到達風府(風府,穴位名稱,位於頸項後面,進入髮際一寸處,按壓時感到酸軟)。

)故為諸陽主氣也。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寒毒薄於皮膚,陽氣不得發散而內怫結,故傷寒者反為病熱。)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臟腑相應而俱受寒,謂之兩感。按:傷寒之為病也,感之平日,發於一時,傳變不常,真假難辨,為諸病之最,為證治之綱,醫家所當精思而熟計者。以故軒岐特為之立論,仲景更為之闡揚。

白話文:

陽氣是人體最重要的氣。如果陽氣被寒邪侵襲,就會導致發熱。即使發熱很嚴重,但如果寒邪只作用於皮膚表面,導致陽氣無法發散,反而會聚集在體內,因此傷寒者反而出現發熱的現象。

但如果寒邪同時侵襲兩方面(表裡),患者就必然會死亡。(表裡對應,同時受寒,稱為兩感。

按:傷寒這種疾病,通常是平時感染了寒邪,進而發病,病情變化不定,真假難辨,是所有疾病中最難治療的,也是最難以診斷的。因此,軒轅黃帝特別針對傷寒提出了自己的理論,仲景也對其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然其義旨精深,雖以王氏之解,頗稱明確,惜尚有未詳盡處。茲特更採閔氏之意而分注之,庶幾字句精核,條貫分明,今而後可以讀熱論,並可讀傷寒論矣。閔氏名芝慶,西吳人也,著作甚富,余恨不盡見,此特其一斑爾。閔氏曰:「此承帝問而先舉其大略以對也。帝言病熱由於傷寒,則凡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

白話文:

不過這篇古文的深意精妙,即使像王氏那樣的解說,說明得很清楚,還是有細微的地方沒有講解透徹。現在特別採用閔氏的見解,分別做註解,希望字句精簡準確,條例分明。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先讀《傷寒熱病論》,再讀《傷寒論》。閔氏名叫芝慶,是西吳人,著作非常豐富。我遺憾沒能全部讀完,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閔氏說:「這段是接續在皇帝的問題之後,先簡略地針對皇帝的問題作答。皇帝說生病發熱是外感風寒造成的,這樣一來,凡是發熱的疾病,都可以稱之為外感風寒之類的病。」

然其愈其死必有其期者何故?伯言足太陽經,稱為巨陽,其脈自睛明而始,上連於督脈之風府穴,由頭項至背至足,凡一身手足陽經,皆屬於此,故穴有一百二十六,真為諸陽主氣也。人傷於寒,始自巨陽之氣,不得伸越於表,鬱而成熱,由此漸傳入里,皆為熱病。熱雖甚不死,有大邪衰而自愈者,有可汗可泄者也。

白話文:

為什麼許多病人會在一段時間後康復或死亡?伯言認為,是足太陽經(巨陽)出了問題。足太陽經的經脈從頭頂的睛明穴開始,經過太陽穴、風府穴,再延伸到頸、背、腰、腳,連接著全身的手足陽經。因此,足太陽經有 126 個穴位,是陽氣的總樞紐。

當人受寒時,首先會影響足太陽經的氣血運行,導致氣血無法暢行於體表,鬱積成熱。熱氣逐漸深入體內,就會變成熱病。儘管熱病很嚴重,但有些人能自愈,這是因為體內的邪氣衰竭了;有些能通過發汗或拉肚子治好,這是因為邪氣被排出了體外。

唯兩感於寒而一日二經病者,必死。」)帝曰:願聞其狀。岐伯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而鼻乾,不得臥也。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臟者,故可汗而已。

白話文:

只有患有兩種感受寒邪,導致一天內連續兩條經絡發病的人,必定會死亡。」皇帝說:「希望聽到這種情況的表現。」岐伯回答說:

傷寒第一日,巨陽經受到影響,因此頭項疼痛,腰背強直。第二天,陽明經受到影響。陽明經主肌肉,它的經脈經過鼻子,與眼睛的經絡相連,因此身體發熱、眼睛疼痛、鼻子乾澀,並且無法入睡。第三天,少陽經受到影響。少陽經主膽,它的經脈沿著脅部,與耳朵的經絡相連,因此胸脅疼痛、耳朵失聰。這三條陽經都已受到寒邪的影響,但還沒有侵犯臟腑,所以只要發汗就能夠治療。

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營衛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

白話文:

第四天,太陰經受到影響。太陰經脈分佈於胃部,連接到咽喉,所以腹部脹滿,咽喉乾燥。

第五天,少陰經受到影響。少陰經脈貫通腎臟,連接到肺部,繫著舌根,所以口乾、舌燥,並感到口渴。

第六天,厥陰經受到影響。厥陰經脈沿著生殖器官,與肝臟相連接,所以感到鬱悶脹滿,而陰囊收縮。

三陰三陽五臟六腑都受到疾病影響,營氣和衛氣不能運行,五臟不能暢通,就會死亡。

其不兩感於寒者,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不滿,舌乾已而嚏;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日已矣。(按:此詳論傷寒傳經非兩感者,其死其愈之故也。

白話文:

如果患者沒有同時受到寒熱兩種病邪的侵襲,七天後,陽明經的熱性病症會衰退,頭痛有所好轉;八天後,陽明經的熱性病症會衰退,發熱有所好轉;九天後,少陽經的熱性病症會衰退,耳聾症狀會稍有減輕;十天後,太陰經的寒性病症會衰退,腹瀉症狀依然,但會開始想吃東西;十一天後,少陰經的寒性病症會衰退,口渴症狀會消失,舌頭乾燥症狀好轉並開始打噴嚏;十二天後,厥陰經的寒性病症會衰退,大腸鬆弛,小腹會微微下陷,大便和氣體都會排出,病情將會好轉。(按:這段文字詳細討論了傷寒沒有同時受到寒熱兩種病邪的侵襲時,病情恢復過程中的生死變化。)

人之一身,三陽為表,三陰為里。其巨陽為三陽,最在外;陽明為二陽,在太陽之內;少陽為一陽,在陽明之內,此三陽者為表也。其太陰為三陰,在少陽之內;少陰為二陰,在太陰之內;厥陰為一陰,在少陰之內,此三陰者為里也。皆由內數至外,故一二三紀其次第如此。

白話文:

人體有陽、陰兩種特性,其中陽性在表面,陰性在內部。陽性中,最外層的是太陽經,中間層的是陽明經,最內層的是少陽經,這三條經脈屬於表陽部分。陰性中,最內層的是太陰經,中間層的是少陰經,最外層的是厥陰經,這三條經脈屬於表陰部分。從內部數到外部的順序依次為:三陰(太陰、少陰、厥陰)、三陽(少陽、陽明、太陽)。

傷寒自表入里,以六經言,則始太陽,終厥陰;以一身言,則先入皮膚,次入肌肉,次入半表半裡,次入臟腑,隨經之傳而日深者也。經之最在外者先受病,故一日巨陽受之,即太陽膀胱經也。啟玄曰:「太陽脈浮。」傷寒論曰:「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當一二日發。」仲景意謂不可拘夫一日也,故其六經皆兼兩日而言。

白話文:

傷寒從體表進入體內,以六經的說法,從太陽經開始,最後進入厥陰經;以全身的說法,首先進入皮膚,接著進入肌肉,然後進入半表半里的部位,最後進入臟腑,隨著經絡傳導病邪逐漸深入。經絡最外層的部位最先受到病邪侵襲,因此從太陽經開始受病,亦即太陽膀胱經。啟玄說:「太陽脈浮。」《傷寒論》說:「寸脈和尺脈都浮現的,是太陽經受病,一、兩天後就會發病。」仲景的意思是不可拘泥於一天,所以他說的六經都兼顧兩天。

太陽之脈,從巔下項,挾脊抵腰,經為邪壅而不利,故痛且強也。表邪不解,日漸深入,故二日足陽明受之。三日足少陽受之,故曰主膽。自太陽以至陽明、少陽,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臟腑者,可汗之而已。如可汗不汗,病不得已,及至四日,足太陰脾經受之。又至五日,足少陰腎經受之。

白話文:

太陽經脈,從頭頂下來經過脖子,沿著脊骨抵達腰部。當經脈被邪氣阻塞而不通暢時,就會產生疼痛和僵硬。表面的邪氣未消散,逐漸深入身體,所以兩天後陽明經受影響。三天後少陽經受影響,所以說膽是少陽經的主要部位。從太陽經到陽明經、少陽經,這三條陽經都受到了邪氣的影響,並且還沒有進入臟腑,這時只要發汗解表即可。如果無法發汗,病情就不得已會發展下去,到第四天,太陰脾經受影響。再到第五天,少陰腎經受影響。

又至六日,足厥陰肝經受之。其病之所苦者,一如其脈絡之所到。三陰繼三陽而受病,五臟六腑皆同三陰而受病。如可泄不泄,病亦不已,則終於營衛不行,臟腑不通死矣,所謂死皆以六七日之間者如此。然日傳一經之證,非若兩感於寒,必不免於死也。其不兩感於寒,亦有自愈焉者,一日巨陽受之,若病不傳別經,不加異氣而變為他證,則自一日至七日,當自愈也。傷寒論曰:「發於陽者七日愈,以陽數七故也。

白話文:

再過六天,足厥陰肝經受到寒邪侵襲。所感病症的部位,與肝經脈絡所到之處相同。三條陰經接續三條陽經受病,五臟六腑都與三條陰經同時發病。如果能瀉下卻不瀉,病症也不會痊癒,最後導致營血衛氣不運行,臟腑不通暢而死亡,所謂「死於六七天之間」就是這樣的情況。然而,寒邪每日傳至一條經脈上的證狀,並不像同時受到寒邪侵襲陽經和陰經那樣,一定會死亡。如果不同時受到寒邪侵襲陽經和陰經,也有自行痊癒的情況。如果寒邪只侵襲陽經,且病情未傳至其他經脈,也沒有其他異氣加入而轉變為其他證狀,那麼從發病第一天到第七天,通常會自行痊癒。《傷寒論》中說:「發於陽者七日愈」,是根據陽數為七的道理。

又自二日至八日,亦是七日而當愈,余經皆以是數計之。如少陰病不傳不變而至十一日衰,渴止、舌乾已而發為嚏。原病式曰:心火邪熱干於陽明,發於鼻而癢則嚏也。……傷寒衰而成嚏者,由火熱已退,虛熱為癢,癢發則嚏也。」又曰:「微熱則癢。」由太陽以至厥陰,自一日以至十二日,不傳變而病衰者,大邪之氣皆去,病日已矣。

白話文:

從第二日到第八日,也是七天的時間,病情應該好轉痊癒,我治療的所有其他病症都是按照這個時間點來計算的。例如少陰病不傳變,一直持續到第十一天才衰退,口渴、舌乾的症狀消失後,開始打噴嚏。原病式上說:心火邪熱影響陽明經,發散到鼻子產生瘙癢,就會打噴嚏。……傷寒衰退而打噴嚏,是因為火熱已經退去,虛熱引起瘙癢,瘙癢發作就會打噴嚏。原書又說:「微熱就會發癢。」從太陽病到厥陰病,從一日到十二日,病情不傳變且衰退的,說明大邪之氣已經散去,病情已經好轉了。

所謂愈皆在十日以上者如此,所謂熱雖甚不死者如此。奈何後世有再傳之說也。考之內經本篇與仲景傷寒論並無此義,乃成氏註釋之誤耳。夫三陽為表,三陰為里,自太陽以至厥陰,猶人入戶升堂以入於室耳。既至厥陰,乃復出而傳之太陽,奈有二陰、三陰、一陽、二陽以隔之,豈有遽出而傳之太陽之理。)

白話文:

所謂病情好轉,一般在十天以上,這是指雖然發熱嚴重但未死亡的情況。但後世卻有人提出「再傳」的說法。查閱《內經》本篇和仲景的《傷寒論》,並沒有這樣的說法,而是成無己的註釋錯誤所致。

三陽經是表證,三陰經是裡證,從太陽經到厥陰經,就好比人從門口進入大廳再進入房間一樣。當病邪到達厥陰經時,就會重新從厥陰經傳出去,並傳到太陽經。但厥陰經到太陽經之間,隔著少陰經、太陰經、陽明經、少陽經,怎麼可能突然跳出去傳到太陽經呢?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臟脈,病日衰已矣。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泄而已。(按:此因上文有死於失治者,而言治之大體也。未滿三日之前,見三陽病形,如頭痛、身熱、耳聾之類,可汗而已其表病。已滿三日之後,見三陰病形,如腹滿、燥渴、囊縮之類,可泄而已其里病。

白話文:

皇帝問:治療之法如何?

岐伯回答:治療之法,各通五臟之脈絡,讓病情逐漸減退即可。

未滿三天者,只需讓病人發汗即可;已滿三天者,只需讓病人瀉下即可。

(註:這句話是針對上文提到的因失治而死亡的人,說明治療的大致原則。未滿三天前,出現三陽病症狀,如頭痛、發熱、耳聾等,只要發汗即可治癒表症。滿三天後,出現三陰病症狀,如腹脹、口渴、皮膚乾癟等,只要瀉下即可治癒裡症。)

各能通其臟腑之脈,病日衰矣。所謂熱雖甚不死者又如此。按正理傷寒論曰:脈大浮數,病為在表,可發其汗。脈細沉數,病為在裡,可下之。)如或日數過多,尚有表證而脈大浮數,猶宜發汗。日數雖少,已見里證而脈沉細數者,便可下之。汗下之法,須審脈辨證,不可拘夫日數也。

白話文:

各種脈象都可以通達臟腑的脈絡,病氣就會逐日減退。所謂發熱嚴重但不會死亡的人,也是這樣的原因。根據傷寒論的正理,脈象大、浮、數,代表疾病在體表,可以發汗治療。脈象細、沉、數,代表疾病在體內,可以下瀉治療。但是如果發病時間較長,仍然有體表證狀,但脈象大、浮、數,仍然可以發汗治療。相反,發病時間較短,已經出現裡證,但脈象沉、細、數,也可以下瀉治療。發汗、下瀉的治療方法,一定要根據脈象和證狀進行判斷,不能拘泥於發病時間的長短。

帝曰: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者,何也?岐伯曰:諸遺者,熱甚而強食之,故有所遺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因其穀氣相搏,兩熱相合,故有所遺也。帝曰:善!治遺奈何?岐伯曰:視其虛實,調其逆從,可使必已矣。帝曰:病熱當何禁之?岐伯曰: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

白話文:

皇帝說: 熱病已經好了,但有時會出現一些後遺症,這是為什麼呢?

岐伯說: 這些後遺症,都是因為熱病嚴重時勉強進食造成的。像這種情況,都是因為疾病已經衰退,但熱邪仍然隱藏在體內,與後來的食物之氣相沖擊,兩個熱氣相結合,所以會出現後遺症。

皇帝說: 好!那要如何治療後遺症呢?

岐伯說: 要根據患者的虛實情況,辨證施治,這樣才能使後遺症完全康復。

皇帝說: 患有熱病時應忌諱什麼?

岐伯說: 熱病剛剛痊癒時,吃肉會復發,多吃就會出現後遺症,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禁忌。

(按:此言病遺治法,而禁強食也。熱甚之後而強食之,則餘邪與穀氣相蒸,兩熱相合,故病有所遺也。視其虛實而補瀉之法合其宜,調其逆從而反正之治得其道,病必已矣。然與其既遺而治之,孰若思患而禁之。病熱少愈,胃氣尚虛,食肉難化,鬱而助熱,熱病當復發如故矣。

肉固不可多食,凡不可多食者而多食之,則病熱有所遺焉,當禁者也。)

白話文:

這是指病情遺留下來的治療方法,但禁止勉強進食。在高熱後勉強進食,餘下的病邪就會和穀物之氣一起蒸騰,兩熱相合,所以病情就會有遺留。依據虛實採取補瀉的方法,使其恰當;調整逆亂而使之順應,糾正的方法合乎道理,病情必定會好轉。但是與其病已經遺留下來再治療,不如及早考慮並禁止(勉強進食)。病情稍有好轉,但胃氣仍然虛弱,進食肉類難以消化,鬱積而加重熱性,熱性疾病必定會像以前那樣復發。

帝曰:其病兩感於寒者,其脈應與病形何如?岐伯曰:兩感於寒者,病一日,則巨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而煩滿。二日,則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語。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帝曰。五臟已傷,六腑不通,營衛不行,如是之後,三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陽明者,十二經脈之長也,其血氣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氣乃盡,故死矣。(按:此言兩感於寒者,必不免於六日死也。

白話文:

黃帝問:如果一個人同時受到兩種寒氣的侵害,他的脈象和病症會怎樣?

岐伯答:如果同時受到兩種寒氣的侵害,病情一日,巨陽脈和少陰脈會一起發病,出現頭痛、口乾、煩躁、胸腹脹滿的症狀。

病情兩日,陽明脈和太陰脈會一起發病,出現腹脹、發熱、不想吃東西、胡言亂語的症狀。

病情三日,少陽脈和厥陰脈會一起發病,出現耳聾、陰囊萎縮、厥冷的症狀,不能進食水漿,神志不清。六日後就會死亡。

黃帝問:五臟已經受損,六腑不通,營衛之氣不能運行,這種情況下,為何三日後就會死亡?

岐伯答:陽明脈是十二經脈中最旺盛的,它的氣血盛,所以患者神志不清。三日後,它的氣就會耗盡,所以患者就會死亡。(注: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同時受到兩種寒氣的侵害,患者必然會在六日內死亡。)

以經脈之應與病形言之,日傳兩經,表裡之證並見,至三日則六經傳盡,水漿不入口,不知人,延至六日必死矣。當不知人之時,五臟六腑已傷而不通,營衛已不行,宜即死矣,必又三日乃死何也?蓋陽明為十二經脈之長,其氣血俱盛,諸經受氣於陽明,其氣散入諸經,各隨其經而盡,故死必於六日。當三日之時,雖劇不死者,正以氣血未盡故也,所謂兩感於寒,必不免於死者如此。

溫病當汗,在不言中矣。)

白話文:

對於因傷寒而轉化為溫熱的疾病,發生在夏至日之前的是溫病,發生在夏至日之後的是暑病。暑病時,熱邪和汗水都會發出,不可阻止(註釋:這說明傷寒有時不會立即發病,而是在過了時令後轉化為溫暑。如果中傷寒後立即發病,則稱為傷寒。如果沒有立即發病,則寒毒會潛藏在皮膚中。在夏至日之前發病的是溫病,在夏至日之後發病的是暑病。發病後,熱邪極重,比溫病更嚴重。這是根據天氣和疾病的症狀來命名的。暑病是由於熱邪從內部到達體表,因此也會有表證需要解除。應該讓熱邪和汗水都發出,不要反而阻止它們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