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經注節解》~ 內篇 (19)
內篇 (19)
1. 異法方宜論
五方之地,各有所宜,治病之法,因之而異,乃方土大略之論也。若夫賦性特異,則北反熱而南反寒,間氣為病,則夏惡寒而冬惡熱,有不可以執一論者,是又貴乎變而通之也。
白話文:
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地理環境,治療疾病的方法也因此有所不同。這是根據各地域的大致情況來討論的。然而,如果患者的體質特別,那麼北方的病人可能會發熱,南方的病人可能會發冷。這是因為受到了季節的影響,比如夏季怕冷,冬季怕熱。這種情況不能用同一種方法來治療,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靈活變通。
黃帝問曰:醫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不同,謂針石、灸爇、毒藥、導引、按蹺也。)岐伯對曰:地勢使然也。(按:同一地也,而五方之勢不同;其為病也,治之自不得不異。)故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按:應時之春。)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咸,皆安其處,美其食。
白話文:
黃帝問道:醫師治療疾病,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治療方法,但都能治癒,這是為什麼?
岐伯答道:這是因為地理環境的影響。
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中,氣候、風土不同,導致人們的身體特徵和患病情況也有所不同,所以治療方法自然也不同。
就拿東方來說,它是天地萬物的發源地,屬於春季的氣候。那裡臨海傍水,盛產魚鹽,當地人以魚為食,偏好鹹味,都能安居樂業,飲食豐盛。
(按:性以習而遷。)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魚發瘡,則熱中之信;鹽發渴,則勝血之徵。)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為癰瘍。(按:血受熱也。)其治宜砭石。砭石,謂以石為針也。山海經曰:「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為針。」則砭石也。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
白話文:
習俗會影響人的性情。魚類會導致人體發熱,鹽類會抑制血液循環。(魚類會引起瘡瘍,證明其會導致發熱;鹽類會引起口渴,證明其會抑制血液循環。)因此,那裡的人大多膚色黝黑、毛髮稀疏,並且疾病多為癰瘍。(血液發熱所致。)治療此類疾病應當使用砭石針灸。砭石是一種用石頭製作的針具。《山海經》中記載:「高氏之山有一種像玉一樣的石頭,可以製成針具。」這就是砭石。因此,砭石針灸也是從東方傳來的。
(按:謂砭石始自東方也。)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處,天地之所收引也。(按:應時之秋。)其民陵居而多風,水土剛強,(按:西民穴居,至今猶然,以陵為居,故曰陵居,詩言陶穴是矣。注謂居室如陵,新校正言民居高陵,皆未之知也。其多風而剛強者,以西方之氣清勁故也。
白話文:
據說砭石最早起源於東方。而西方呢,是金玉之鄉、沙石之地,是天地生成的寶庫。(按:應在秋令時節)那裡的人居住在高地上,風多,水土質地堅硬。(按:西方的居民住在洞穴裡,直到今天仍然如此,他們把洞穴當作住所,所以稱為「陵居」,《詩經》中提到的「陶穴」就是這種情況。有人註解說,居住的房屋就像山陵,新校正的說法是居民居住在高陵之上,這些說法都是不正確的。說那裡風多而質地堅硬,是因為西方的氣候清勁寒冷的緣故。)
)其民不衣而褐薦,其民華食而脂肥。(不衣絲綿,故曰不衣。褐謂毛布也,薦謂細草也。華謂鮮美,酥酪骨肉之類也。以食鮮美,故人體脂肥。)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生於內。(內謂喜怒悲思恐及飲食男女之過甚也。按:邪,外邪也,六淫之邪必自外入。今脂肥則腠密,褐薦則體溫,而邪無自而入。
白話文:
他們的百姓不穿絲綿,只穿獸皮粗布,席地而睡,卻吃著美味的食物,所以身體肥胖(不穿絲綿,所以說不衣。褐指的是獸皮,薦指的是細草。華指的是美味佳餚,例如酥油、乳酪和肉類。因為吃美味的食物,所以他們身體肥胖)。
因此,外界的邪氣不能傷害他們的體型,他們的疾病都來自於內部(內部指的是喜怒哀思恐以及飲食和男女之事過度。注意:邪指外來的邪氣,六氣的邪氣必定從外部入侵。現在身體肥胖,皮膚就會緊密,獸皮草蓆會讓體溫上升,因此邪氣無機可乘。
然惟過於飽暖,則肥甘積於腸胃,情欲耗其真元,病不在外而在於內矣。)其治宜毒藥。(按:臟腑之病,非輕淡之藥所能治,故宜毒藥。毒藥者,氣重味厚者也。)故毒藥者,亦從西方來。(按:西人宜之而其法傳於天下。)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按:謂土阜之處。
白話文:
然而,如果過於飽足暖和,就會導致肥甘堆積在腸胃中,情慾耗損真元,疾病不在於外,而在於內。治療的方法應該是使用毒藥。(註:臟腑的疾病,不是清淡的藥物所能治療的,因此宜用毒藥。毒藥是指藥性峻烈濃重的藥物。)所以毒藥也來自西方。(註:西方人適合使用毒藥,其方法流傳到了天下。)北方是天地封閉藏匿的地方,它的地勢高亢,是山陵居住之地。(註:指土丘高地的地方。)
)風寒冰冽,(按:應時之冬。)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臟寒生滿病。(按:野處則無重垣複壁,風寒易入,而且食酥酪之屬,則又性寒氣膩,凝滯於中,臟欲不寒,其可得乎。臟既寒矣,氣閉不行,以致中滿,胸腹腸臟之間,膨脹如鼓。所以然者,地氣寒而臟又寒也。惟滿病多生於寒也,不獨北方,即南方之人,凡性喜寒涼,恣食瓜梨,或因暑飲水,凝寒傷冷,為滿病者當不少矣。昧者不察,以為南方多火,一於清利而不知溫中,皆非治滿之道也。
白話文:
在寒冷的冬天,當地人喜歡住在原野上,以乳製品為食,因此容易導致內臟寒冷,產生滿病。因為原野上沒有高牆和複壁,風寒容易入侵,加上食用酥酪等性寒油膩的食物,會凝滯在體內,內臟自然會感到寒冷。內臟寒冷後,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胸腹脹滿,就像鼓一樣。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地氣寒冷,加上內臟也寒冷。滿病大多發生在寒冷的環境中,不只北方,南方的人如果喜歡吃寒涼的食物,放縱地吃瓜梨,或者因為暑熱而飲用生水,凝滯的寒氣會傷到內臟,導致滿病。無知的醫生不瞭解這一點,以為南方火氣旺盛,只用清熱利濕的方法,卻不知道溫暖內臟纔是治療滿病的根本之道。
)其治宜灸爇。故灸爇者,亦從北方來。(按:去寒莫如灸爇。灸,艾灼。爇,火針火罐之類也。北人用之,而其法傳於後世。)南方者,天地所長養,陽之所盛處也。(按:應時之夏。)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按:霧露者濕氣之所升,南方卑濕,故多霧露。)其民嗜酸而食胕,(按:張景岳曰:「胕,腐也,如豉鮓曲醬之屬。
白話文:
(對於濕寒的疾病)其治療方法適宜用艾灸和火針。因此,艾灸和火針等治療方法,也是從北方傳來的。(按:驅除寒濕,沒有比艾灸和火針更好的方法了。灸,是用艾草燃燒灼烤。爇,類似於火針和火罐。北方人使用這些方法,而其方法流傳至今。)南方是天地生長萬物的溫暖之地,陽氣盛行的地方。(按:對應夏天的時令。)其土地低窪,水濕較少,容易聚集霧氣和露水。(按:霧露是濕氣上升造成的,南方卑濕,所以霧露較多。)南方的百姓喜好酸味的食物,並且食用腐敗的食物。(按:張景嶽說:「胕,就是腐爛的食物,比如發酵的豆豉、醬菜等。
胕音父。」)故其民皆緻理而赤色,其病攣痹。(按:張景岳曰:嗜酸者收,食胕者濕,故其病緻理而攣痹。攣痹者,濕熱盛而病在筋骨也。南方屬火,故其色赤。緻,密也。緻音致。)其治宜微針。故九針者,亦從南方來。(按:攣痹屬經絡,故宜用針。其法始自南方,而傳之後世也。
白話文:
「胕音父。」)因此該地區的民眾都肌膚緊緻而呈現紅色,而且容易患上拘攣麻痺的疾病。(按:張景嶽說:嗜食酸味會收斂,吃肉會潮濕,因此那裡的人肌膚緊緻而容易拘攣麻痺。拘攣麻痺是因為濕熱過盛,而病症出在筋骨之上。南方屬火,所以他們膚色偏紅。緻,意即緻密。)治療此病宜用針刺療法。因此九針之術,也是從南方傳出來的。(按:拘攣麻痺屬於經絡病症,因此宜用針灸治療。此療法最初起源於南方,後來傳世。)
)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按:土王於中,平其體而濕其性也。中為四方之會,土為萬物之母,故眾物生焉。)其民食雜而不勞,(按,無物不有故食雜,居中四應故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按:張景岳曰:「土氣通脾而主四肢,故濕滯則為痿,寒熱則為厥。
白話文:
中央地區:地勢平坦而濕潤,是天地孕育萬物的源頭。(注:土元素主宰中央,其特質是平穩而濕潤。中央是四方交匯之地,土元素是萬物的母親,因此萬物在此誕生。)
該地區的人民飲食豐富且不費力。(注:由於該地區物產豐饒,因此飲食多樣。此外,因居於中央而四通八達,因此生活相對輕鬆。)
因此,該地區的人容易患上萎縮、厥逆、寒熱等疾病。(注:張景嶽說:「土氣通達脾臟並主宰四肢,因此濕滯會導致萎縮,而寒熱會導致厥逆。
中央者,四方之氣交相集,故病則或寒或熱也。」)其治宜導引按蹺。故導引按蹺者,亦從中央出也。(按:張景岳曰:「導引,謂搖動筋骨支節以行氣血也。蹺即陽蹺陰蹺之謂,蓋謂推拿溪谷蹺穴以除疾病也。病在支節,故用此法。凡後世所用導引按摩之法,亦自中州出也。
白話文:
人體的中央位置,是四面八方的氣息匯聚的地方,所以生病時可能會出現寒證或熱證。」治療方法應當採用導引按蹺的方法。因此,導引按蹺的方法也是從人體的中央位置開始的。(按:張景嶽說:「導引,是指擺動筋骨和肢節,讓氣血通暢。蹺就是陽蹺和陰蹺穴,意思是推拿這些溪谷穴位來消除疾病。這種方法主要治療肢節疾病。後世所用的導引和按摩的方法,也是起源於中原地區。)
蹺音喬。」)故聖人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異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體也。(按:五方之地不同,五方之病自異,因其病而施其治,故治雖異而病皆愈,是惟聖人為能各盡其宜也。)
白話文:
「蹺」音同「喬」。所以聖人使用不同的藥物進行治療,針對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雖然治療的方法不同,但疾病都能痊癒,這是因為聖人掌握了疾病的本質,並且瞭解治療的總體原則。(注:由於各地區的氣候不同,各地區的疾病也各不相同,因此根據疾病的情況來施加治療,雖然治療的方法不同,但疾病都能痊癒,只有聖人才能夠做到如此。)
2. 調經論
病有有餘不足,調者,抑其有餘而補其不足也。然有餘不足,各有其經,故欲治病,必用調經,蓋就既病而言也。若先事預防,莫過於守經隧焉。
白話文:
疾病有「過剩」和「不足」的情況,治療的方法是抑制過剩的部分,補充不足的部分。但是,過剩和不足都有其相應的經絡,因此要治療疾病,必須配合經絡的調治,這是針對已經發生的疾病而言。如果要預防疾病,則沒有比保持經絡暢通更好的方法了。
黃帝問曰:余聞刺法言,有餘瀉之,不足補之。何謂有餘?何謂不足?岐伯對曰:有餘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問?帝曰:願盡聞之。岐伯曰:神有餘有不足,氣有餘有不足,血有餘有不足,形有餘有不足,志有餘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氣不等也。(神屬心,氣屬肺,血屬肝,形屬脾,志屬腎。
白話文:
黃帝問道:「我聽說鍼灸之法,有餘的就瀉掉,不足的就補益。什麼叫有餘?什麼叫不足?」
岐伯回答道:「有餘有五種,不足也有五種。陛下想問哪一種?」
黃帝說:「我希望全部聽一遍。」
岐伯說:「神有餘有不足,氣有餘有不足,血有餘有不足,形有餘有不足,志有餘有不足。這十種因素,它們的氣息是不均衡的。」(神屬於心,氣屬於肺,血屬於肝,形屬於脾,志屬於腎。)
以各有所宗,故不等也。)帝曰:人有精氣、津液、四肢、九竅、五臟、十六部、三百六十五節,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虛實。今夫子乃言有餘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按,十六部,注謂手足、九竅、五臟合為十六部也。三百六十五節,注謂非骨節,是神氣出入之處。
白話文:
由於每人體質各異,所以疾病情況也不同。皇帝問:人體有精氣、津液、四肢、九竅、五臟、十六個部位、三百六十五個節點,因此產生各種疾病,百病的產生都有虛實之分。現在您所說的,有餘的有五,不足的也有五,是如何產生的呢?(註解:十六個部位是指手腳、九竅、五臟的總稱。三百六十五個節點是指神氣出入的地方,不是指骨節。)
按本篇後言「夫十二經脈者,皆絡三百六十五節,節有病,必被經脈」,其為骨節,居然無疑。且果非骨節,何以言絡也。)岐伯曰:皆生於五臟也。夫心藏神,肺藏氣,肝藏血,脾藏肉,腎藏志,而此成形。……五臟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守經隧焉。
白話文:
根據後面的話「十二經脈都連接三百六十五個骨節,骨節有問題,必定會影響經脈」,可見這裡的「骨節」應該是指骨節,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它不是骨節,怎麼會說連接呢?岐伯說:這些都產生於五臟。心臟儲藏神,肺臟儲藏氣,肝臟儲藏血,脾臟儲藏肌肉,腎臟儲藏意志,這些形成了我們的形態。……五臟的作用都通過經脈來實現,用於運行血液和氣。血液和氣不調和,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疾病,所以要守住經脈。
(隧,潛道也,經脈伏行而不見,故謂之經隧焉。血氣者人之神,邪侵之則血氣不正,血氣不正,故變化而百病乃生矣。按:經隧者,血脈運行之道路也。正氣所由出,邪氣所由入。故欲防其入,而慎氣,實則喘喝胸憑仰息也。)帝曰:補瀉奈何?岐伯曰:氣有餘則瀉其經隧,無傷其經,無出其血,無泄其氣。
白話文:
(隧,是指隱藏的通道,經脈隱藏而看不到,所以稱為經隧。血氣是人的精神,邪氣入侵會造成血氣運行不正常,血氣運行不正常,於是發生各種變化而產生疾病。注:經隧是指血脈運行的道路。正氣由此而出,邪氣由此而入。所以想要防止邪氣入侵,就要小心氣的變化,而「實則喘喝胸憑仰息也」是指氣血過剩時會出現喘息、胸悶、氣促等症狀。)
帝問:如何進行補瀉?岐伯答:氣血過剩時,瀉其經隧,不損傷經脈,不過多放血,不耗散氣血。
不足則補其經隧,無出其氣。(……按:楊上善云:「經隧者,手太陰之別,從手太陰走手陽明,乃是手太陰向手陽明之道。欲導臟腑陰陽,故補瀉皆從正經別走之絡,瀉其陰經別走之路,不得傷其正經也。」)帝曰:善!血有餘不足奈何?岐伯曰: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
白話文:
如果氣血不足,就補充其經絡,不要把氣耗盡。(……按:楊上善說:「經隧指手太陰經的別絡,從手太陰經走手陽明經,這是手太陰經通往手陽明經的道路。想要導引臟腑陰陽,所以補瀉都要從正經的別絡著手,耗盡陰經別絡的氣血,不能損傷正經。」)皇帝說:好!血氣有餘和不足應該怎麼處理?岐伯說:血氣有餘就會發怒,不足就會恐懼。
(……肝之藏也。針經曰:「肝藏血。肝氣虛則恐,實則怒。」按:甲乙經、太素、全元起本,恐並作悲。)帝曰:補瀉奈何?岐伯曰:血有餘則瀉其盛經出其血,不足則視其虛經內,針其脈中久留之血。(按:王本久留而視,甲乙經與太素並作久留之血,從之。)脈大,疾出其針,無令血泄。
白話文:
(……肝臟是血的貯藏地。針灸經文中說:「肝臟儲藏血液。肝氣不足就會恐懼,肝氣過盛就會發怒。」註:甲乙經、太素、全元起本中,「恐」字均作「悲」。)
黃帝問道:如何補充或瀉掉肝血?
岐伯答道:如果血液過多,就瀉掉經絡中多餘的血液;如果血液不足,就觀看經絡中虛弱的地方,紮針到脈絡中,久留針灸,觀察血量。(註:王氏文本作「久留而視」,甲乙經和太素文本均作「久留之血」,採用後者。)脈絡寬大,針刺後應該迅速拔出,避免血液外流。
(按:脈大則氣虛,氣既虛矣,若針之太久,則氣散而不能攝血,故當疾出其針,庶血不致於過動也。注作兩截解,誤矣。)帝曰:刺留血奈何?岐伯曰:視其血絡,刺出其血,無令惡血得入於經,以成其疾。(按:血不流動,則留滯而成惡血矣。惡血在絡,若不刺出,必入於經而為病也。
白話文:
如果脈象宏大,表明氣血虛弱。在氣血虛弱的情況下,如果針刺時間過長,氣血就會耗散,導致無法約束血液,所以應該迅速拔出針頭,以免血液過度流動。
注釋將這一段文字分為兩部分解讀是錯誤的。
黃帝問: 如果扎針時出血,應該怎麼辦?
岐伯答: 要觀察出血部位的經絡,將經絡中的血液刺出。這樣,就可以防止惡血進入經絡,形成疾病。(注釋:如果血液不流通,就會滯留在經絡中形成惡血。惡血如果留在經絡中,如果不把它刺出,就會進入經絡內部,引起疾病。)
按心肺脾腎俱有微證刺法,而此肝臟獨以刺留血為解,或者以肝主藏血故也。)帝曰:善!形有餘不足奈何?岐伯曰:形有餘則腹脹,涇溲不利。不足則四肢不用。(……脾之藏也。針經曰:「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臟不安。實則腹脹,涇溲不利。」涇,大便也。溲,小便也。
白話文:
根據記載,心、肺、脾、腎都有微刺療法,而肝臟獨用刺留血法來治療疾病,大概是因為肝是主藏血的臟器吧。
軒轅黃帝說:「好!那麼身體有剩餘或不足的情況該怎麼辦?」
歧伯回答:「身體有剩餘的情況,就會腹脹、大便小便不通暢。不足的情況,則四肢無力。」
(……脾的藏象。針經上說:「脾氣不足,則四肢無力,五臟不安。脾氣過盛,則腹脹,大便小便不通暢。」大便稱為「涇」,小便稱為「溲」。)
按:楊上善云:「涇作經,婦人月經也。」亦通。)帝曰:補瀉奈何?岐伯曰:形有餘則瀉其陽經,不足則補其陽絡。(……並胃之經絡。)帝曰:善!志有餘不足奈何?岐伯曰:志有餘則腹脹飧泄,不足則厥。(……腎之藏也。針經曰:「腎藏精,精舍志,腎氣虛則厥,實則脹。
白話文:
楊上善說:「涇通經,指的是女性的月經。」也可以這樣理解。
黃帝問:如何調補身體?
岐伯答:身體有餘的話,則瀉掉陽經的氣血;身體不足的話,則補益身體的陽絡。
黃帝:好!那麼精神有餘或不足,該怎麼辦呢?
岐伯答:精神有餘的話,會導致腹脹、腹瀉;精神不足的話,會出現厥(身體虛弱、四肢冰冷)。這是因為腎藏精,精養志,腎氣虛弱就會出現厥,腎氣充實就會導致腹脹。
」脹謂脹起,厥謂逆行上衝也。足少陰脈下行,今氣不足,故隨衝脈逆行而上衝也。)帝曰:補瀉奈何?岐伯曰:志有餘則瀉然筋血者,(按: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及太素云:『瀉然筋血者,出其血。』楊上善云:『然筋,當是然谷下筋。』再詳諸處,引然谷者,多雲然谷之前血者。
白話文:
「脹」是指腫脹,「厥」是指氣血逆行上衝。足少陰經本該向下行,但現在氣血不足,所以隨著衝脈逆行而上衝。
皇帝問:「應該怎麼補益和瀉泄呢?」
岐伯答:「精神過於旺盛時就要瀉泄,因為筋脈血氣(按:新校正注:「按甲乙經及太素雲:『瀉然筋血者,出其血。』楊上善雲:『然筋,當是然谷下筋。』再詳諸處,引然谷者,多雲然谷之前血者。」)
疑少『谷之』二字,前字誤作筋字也。」不足則補其復溜。……然謂然谷,足少陰滎也,在內踝之前,大骨之下,陷者中。血絡盛則瀉之,刺三分,留三呼,灸三壯。復溜,足少陰經也,在內踝上二寸陷者中。刺三分,留三呼,灸五壯。)
白話文:
懷疑少了「谷之」二字,前面的「筋」字應該是寫錯了。氣血不足就要補充氣血的復溜穴。……然而,所謂的「然谷」,也就是足少陰經的滎穴,位於內踝前面,大骨下方,凹陷處中間。如果氣血太盛,就要放血治療,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三呼吸,灸三壯。復溜穴屬於足少陰經,位於內踝上方二寸,凹陷處中間。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三呼吸,灸五壯。
帝曰:善!余已聞虛實之形,不知其何以生?岐伯曰:氣血以並,陰陽相傾,氣亂於衛,血逆於經,血氣離居,一實一虛。(衛生脈外,故氣亂於衛。血行經內,故血逆於經。血氣不和,故一虛一實。)血並於陰,氣並於陽,故為驚狂。(氣並於陽,則陽氣外盛,故為驚狂。
白話文:
皇帝說:很好!我已經聽懂了虛證和實證的表現,但是不知道這些是如何產生的?岐伯回答說:氣血並行,陰陽互相傾軋,氣擾亂了衛氣,血逆行於經脈,血氣分離,一個部位氣血旺盛,另一個部位氣血虛衰。(衛氣在脈絡之外,所以氣擾亂了衛氣。血脈行於脈絡之中,所以血逆行於經脈。血氣不調和,所以一個部位氣血旺盛,另一個部位氣血虛衰。)血聚集在陰分,氣聚集在陽分,所以會導致驚狂。(氣聚集在陽分,則陽氣在體外過盛,所以會導致驚狂。)
)血並於陽,氣並於陰,乃為炅中。(氣並於陰,則陽氣內盛,故為熱中。炅,熱也。按:炅音景。)血並於上,氣並於下,心煩惋善怒。血並於下,氣並於上,亂而善忘。(按:氣血運行,上下循環,乃為無病。並則偏於一,而病起矣。血者生於心而藏於肝,血並於上,則血偏盛而氣自並於下,下衝其上,心與肝動,故令煩惋善怒也。
白話文:
血液過於旺盛在陽氣的部分,而氣息過於旺盛在陰氣的部分,就會形成熱症。
血液過於旺盛在上面(上半身),而氣息過於旺盛在下面(下半身),就會心煩、鬱悶、容易發怒。
血液過於旺盛在下面(下半身),而氣息過於旺盛在上面(上半身),就會精神錯亂、容易健忘。
氣血運行,應該上下循環,才能保持健康。如果一邊過於旺盛,另一邊就會過於虛弱,就會生病。血液來源於心臟,儲藏在肝臟。血液過於旺盛在上面,是因為血液過於旺盛,而氣息就會過於旺盛在下面,從下面衝擊上面,導致心臟和肝臟活動異常,所以會出現心煩、鬱悶、容易發怒的症狀。
氣者蓄于丹田,則神自清而精自攝;今並於上,則氣盡升而血自並於下,上離乎下,精神渙散,故令亂而喜忘也。)
白話文:
氣蓄積在丹田,精神就會清澈,精氣會自動收斂;現在氣都跑到頭上,氣全部往上,而血液只會往下降,上頭和下頭分離,精神渙散,所以會感到混亂和容易健忘。
帝曰:血並於陰,氣並於陽,如是血氣離居,何者為實?何者為虛?岐伯曰: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泣謂如雪在水中,凝住而不行。按:寒則凝,溫則行。澀不能流者,凝也。消而去之者,行也。)是故氣之所併為血虛,血之所併為氣虛。(按:氣並於上,則血虛而並於下;血並於上,則氣虛而並於下。
白話文:
皇帝問:血液聚集於陰,氣聚集於陽,既然如此,血氣分居的話,哪個是實,哪個是虛?
岐伯答道:血氣都喜歡溫暖而厭惡寒冷。遇到寒冷,血會凝固,無法流動;遇到溫暖,血就會消融而去。(凝固就像雪在水中,凝住不動。寒冷時會凝固,溫暖時會動。不能流動是凝固,消融而去是流動。)
因此,氣聚集的地方就是血虛,血聚集的地方就是氣虛。(氣聚集於上,血就會虛而聚集於下;血聚集於上,氣就會虛而聚集於下。)
)帝曰: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今夫子乃言血併為虛,氣併為虛,是無實乎?岐伯曰: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故氣並則無血,血並則無氣。今血與氣相失,故為虛焉。(氣並於血則血失其氣,血並於氣則氣失其血,故曰血與氣相失。按:並則血與氣相失而虛實分焉。是故惟並則有,惟有則實。
白話文:
天皇問道:「人體最重要的就是血氣。現在太師父您說血氣兩虛,那豈不是人體沒有實質了嗎?」
岐伯答道:「有實質的就是實,沒有實質的就是虛。所以氣血同時存在時,血就會失去氣;血氣同時存在時,氣就會失去血。現在血氣相互缺失,所以才會虛弱。」
(氣血同時存在,那麼血就失去氣;血氣同時存在,那麼氣就失去血,所以說血氣相互缺失。注:同時存在就會造成血與氣相互缺失,由此產生虛實之分。因此,只有同時存在纔是有,有才算是實。)
惟有有有實,故有無有虛也。相失者,虛實懸殊也。)絡之與孫脈俱輸於經,血與氣並,則為實焉。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按:是則血與氣共並於上者之為害也。)帝曰:實者何道從來?虛者何道從去?虛實之要,願聞其故。岐伯曰:夫陰與陽皆有俞會。
白話文:
只有擁有「實」,才能產生「虛」。「虛實失衡」是指虛和實之間的差距過大。
絡脈和孫絡脈都匯入經脈,血液和氣並行,就形成「實」。血液和氣同時上衝到頭部,就會造成「大厥」,大厥則會暴死。如果氣息能夠恢復迴流,就能活命,否則就會死亡。(註:這說明血液和氣息同時上衝頭部的危害。)
黃帝問:實是怎麼產生的?虛是如何消失的?我希望能瞭解虛實之間的關鍵。
岐伯答:陰和陽都有各自的聚會之處。
陽注於陰,陰滿之外,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其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喜怒。(按:陰主內,陽主外。風雨寒暑者,外感之邪也,故云生於陽。飲食喜怒者,內傷也,故云生於陰。)帝曰:風雨之傷人奈何?岐伯曰:風雨之傷人也,先客於皮膚,傳入於孫脈,孫脈滿則傳入於絡脈,絡脈滿則輸於大經脈,血氣與邪並,客於分腠之間,其脈堅大,故曰實。實者外堅充滿,不可按之,按之則痛。
白話文:
陽氣注入陰氣之中,陰氣充滿在外,陰陽均衡,用以充實身體,脈象九候如一,這種情況被稱為健康人。邪氣的產生,有的來源於陰,有的來源於陽。產生於陽的邪氣,是由於接觸了風雨寒暑;產生的於陰的邪氣,是由於飲食……喜怒。(按:陰主內,陽主外。風雨寒暑是外部感受到的邪氣,所以說產生於陽。飲食喜怒是內傷,所以說產生於陰。)黃帝說:風雨怎麼會使人受傷呢?岐伯說:風雨使人受傷,首先接觸皮膚,再傳入經脈的細小分支,細小分支滿了就傳入絡脈,絡脈滿了就傳入大經脈,血氣和邪氣相互作用,停留在腠理之間,其脈象堅硬而強大,所以稱為實證。實證就是外部堅硬而充滿,按壓不動,按壓了就會疼痛。
(按:是謂外感之實邪,所當攻發者也。)帝曰:寒濕之傷人奈何?岐伯曰:寒濕之中人也,皮膚收,(按:王本皮膚不收。不收者,緩散也。下文云肌肉堅緊,寒濕中人,理宜堅緊。其云不收,誤也。按甲乙經及太素俱無不字,是也,今刪之。)肌肉堅緊,榮血泣,衛氣去,故曰虛。
白話文:
帝皇說:那麼什麼是外感實邪?應該怎麼治療呢?岐伯回答說:寒濕侵襲人體,皮膚緊縮,肌肉僵硬,血液凝滯,衛氣離散,因此稱為虛證。
虛者聶闢氣不足,按之則氣足以溫之,故快然而不痛。(按:聶闢,怯弱也。寒束肌腠,榮澀衛去,氣血虛寒。按之則血動氣行,轉寒為溫,故快然而不痛也。)
白話文:
虛弱的人,是因為氣血不夠,按壓的時候氣血就會運行,使身體變暖,所以才會很快就不會痛。(按:聶闢,意指怯弱。寒氣會收縮肌肉和皮膚組織,導致氣血流通不順暢,氣血虛寒。按壓會讓氣血運行,轉化寒氣為溫暖,所以才會很快就不會痛。)
帝曰:善!陰之生實奈何?岐伯曰:喜怒不節,則陰氣上逆,上逆則下虛,下虛則陽氣走之,故曰實矣。帝曰?陰之生虛奈何?岐伯曰:喜則氣下,悲則氣消,消則脈虛空,因寒飲食寒氣熏滿,則血泣氣去,故曰虛矣。(按:陰陽之病,並有虛實,此但言陰而不言陽者,以陽之虛實,顯形於外,惟陰之生病,或實或虛,變而難測也。生,猶變也。
白話文:
黃帝說:好!陰氣的實證是如何產生的?岐伯回答:喜怒不節制,就會導致陰氣向上逆,向上逆就會導致下面虛弱,下面虛弱了,陽氣就會流失,所以稱之為實證。
黃帝說:陰氣的虛證是如何產生的?岐伯回答:喜悅時,氣會下降,悲傷時,氣會消散,消散後脈絡就會空虛。如果加上寒涼飲食,寒氣又會充斥身體,導致血氣流失,所以稱之為虛證。
(註:陰陽的疾病都有虛實兩證,這裡只說陰證而不說陽證,是因為陽證的虛實表現得很明顯,只有陰證的虛實變幻多端,難以預測。這裡的「生」字有「變化」的意思。)
喜怒悲者,五志之三也。三者過極,則氣上浮而入於陽分之中,有似於實矣。抑或氣消散而降於下,則氣虛寒而不能化食,血澀氣去,因之愈虛矣。此病之由陰而變為他證之大凡,與陽分之變不同也。)
白話文:
喜怒哀,是人體五種情緒中的三種。這三種情緒如果過於激烈,氣血就會上浮進入陽脈,看起來就像盛陽證。
但是,氣血也可能散失下降,進入陰脈,導致氣血虛寒,無法消化食物。這時,氣血會消耗殆盡,更加虛弱。這種由陰證轉化成其他證候的情況,與陽證的變化途徑不同。
帝曰:經言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余已聞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岐伯曰:陽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今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於外,故寒慄。(按:陽盛則氣足以衛外,虛則邪襲肌膚之間而寒矣。)帝曰:陰虛生內熱奈何?岐伯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按:甲乙經作下焦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
白話文:
皇帝說:經書上說,陽氣外盛的外表就會寒冷,陰氣內虛的身體內部就會發熱,陽氣過盛的外表就會發熱,陰氣過盛的身體內部就會寒冷,這些道理我已經聽說過,只是不知道它們為什麼會這樣。
岐伯說:陽氣從上焦接受氣血,用來溫暖皮膚與肌肉之間。現在,寒氣在外,上焦就不通暢,上焦不暢,寒氣就只能停留在外,所以就會感到寒冷。(注:陽氣過盛,氣血充足,就能保護身體外在,如果氣血衰弱,邪氣就會入侵皮膚肌肉層,導致寒冷。)
皇帝說:陰氣內虛怎麼會導致身體內部發熱呢?
岐伯說:如果過度勞累,身體氣血就會衰弱,導致陽氣不盛,上焦不運行,下焦也不通暢。(注:甲乙經寫作下焦不暢。)胃氣就會發熱,熱氣鬱結在胸中,所以身體內部就會發熱。
(甚用其力,致勞倦也。貪役不食,故穀氣不盛也。按:勞倦則氣弱而不能化食,故二焦不通,以致胃熱蓄積,熱盛於內,此勞倦飲食,內傷其陰分,陰虛內熱之輕證也。若夫證之重者,請更得而申論之:夫所謂陰者,水也。水者,天一之所生,乃真陰也。水為陰,陰中之陽,精也;陰中之陰,血也。
白話文:
用力過度,導致疲勞。貪圖勞役而不進食,所以脾胃功能下降。原因是疲勞導致氣血虛弱,無法消化食物,因此上下焦不通暢,導致胃中積熱,熱氣蓄積於體內,這屬於勞倦飲食造成內傷陰分,陰虛內熱的輕微症狀。如果病情較重,請容許我進一步闡述:所謂的陰,指的是水。水是天一所生成,是真正的陰。水屬陰,陰中的陽,指的是精;陰中的陰,指的是血。
精與血皆水之所化,人言陰但言血而不言精者,從其純陰而言,故與陽對稱,必曰氣血也。人自稟賦以來,氣血本應均平,其或父母之氣,偏陽偏陰,抑或情識初開,早肆雕琢,更有中年之人,稟素不弱,止因過用乏竭,精血漸少,以致火日盛,水日虧,真陰耗散,而陰為之虛矣。然陰水者,所以配陽而制火者也。
白話文:
精和血都是由水轉化而來的。人們說到「陰」時只提到血,而沒有提到精,這是從純陰的角度來說的,因此與陽相對應的時候,就會說「氣血」。人從出生開始,氣血原本應該均衡。如果父母的體質偏陽或偏陰,或者孩子在早年過於雕琢心性,甚至有中年人,原本體質不差,但因過度勞累而導致精血漸少,都會造成火氣旺盛、水分不足,導致真陰耗散,從而出現陰虛。然而,陰水是用來平衡陽氣和抑制火氣的。
水愈虧則火愈熾,火寡所畏而熱於內,是火之熱於內也,非真火氣有餘也。陰虛水涸不能制火,故火獨盛,如勞瘵之證是也。昧者不解其故,每以苦寒治火。間有少知讀書者,則又以桂附引火歸源。噫!豈知此證正治固非所宜,即從治之法亦不可用。蓋內熱原本於陰虛,下已無水,故令火升。
白話文:
當人體中的水液不足時,火氣就會越旺盛。這不是因為體內真正的火氣過多,而是因為陰液虛弱,水液乾涸,無法控制火氣,導致火獨自旺盛。就像勞瘵症那樣。不明就裡的人不懂這個道理,總是使用苦寒的藥物來治療火熱。偶爾有些略懂書的人,還會使用桂枝和附子這類引火歸源的藥物。唉!他們不知道這種證型根本不適合用正治法,即使要治療,也不能使用這些方法。因為內熱的根源在於陰虛,體內已經沒有水液了,所以才讓火氣上升。
若用桂附以降火,火既獨盛,無水相濟,隨降隨升,其火益熾矣。與至真要大論所言從治反治,陰證似陽之可以引火歸源者不同。惟宜純陰補水之劑,滋陰以降火,使真陰漸充,浮焰自息。王太僕曰:「壯水之主以制陽光。」誠千古不易之治法也。
白話文:
如果用桂枝、附子等溫熱藥物來降低體內火氣,那麼火氣獨旺,沒有水分相滋潤,越降火氣反而越旺盛。這與《至真要大論》中提到的用相反的方法治療疾病,將陰證類似陽證的情況下引火歸源的方法不同。只能適合用滋補陰液的藥物,滋陰以降火,讓真正的陰液逐漸充沛,虛火自然就會消退。王太僕說:「壯水之主以制陽光。」這句話真是千古不變的治療原則啊。
奈何今之治勞瘵者,不知其為下無水而火上升,竟錯認為內真寒而外假熱,妄投薑桂,更用參附,不壯水而反益火,使輕者轉重,重者立斃,抱薪救火,殊可嘆也!)帝曰:陽盛生外熱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則皮膚緻密,腠理閉塞不通,(按:王本玄府不通,甲乙經無玄府二字,今去之。)衛氣不得泄越,故外熱。
白話文:
可惜現在治療勞瘵的人,不知道勞瘵是因為水在下不足,而火氣上升所致,卻誤認為是內在真正寒冷,外面假裝發熱,便亂用了薑桂,更用上了人參和附子,不壯水反而助火,使病情輕的轉重,重的立即死亡,好比抱著柴禾去救火,實在令人惋惜!皇帝說:陽氣旺盛產生外熱該怎麼辦?岐伯說:上焦不通暢,皮膚就會緻密,腠理閉塞不通(王本:玄府不通,甲乙經沒有「玄府」二字,現在去掉),衛氣無法發散宣泄,所以會外熱。
(外傷寒毒,內薄諸陽,寒外盛則皮膚收,皮膚收則腠理密,故衛氣稸聚無所流行矣。寒氣外薄,陽氣內爭,積火內燔,故生外熱也。)帝曰:陰盛生內寒奈何?岐伯曰: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脈不通,(按:甲乙經作腠理不通。)其脈盛大以澀,故中寒……。
(溫氣,謂陽氣也。陰逆內滿,則陽氣去於皮外也。)
白話文:
外來的感受寒邪,則內侵犯人體的陽經。寒邪在外界盛行,會導致皮膚收縮,收縮就會導致皮下的毛孔閉塞,因此體表的正氣會凝集在一起,無法散發流行。寒邪從體外不斷侵襲,人體的陽氣在體內對抗寒邪,積聚起來的陽氣在體內就會灼燒,所以會產生外部發熱的現象。
岐伯說:「陰氣過盛導致內部產生寒邪,該怎麼辦呢?」
黃帝說:「上逆的寒邪之氣積聚在胸中,卻無法散發出去,不散發出去,陽氣就會離開,只留下寒氣,那血脈就會凝固,凝固後脈絡就不通暢。」(甲乙經寫作「皮下組織的毛孔不通」)脈象表現為強盛而澀滯,所以體內感受了寒邪。
帝曰:夫子言虛實者有十,生於五臟。五臟,五脈耳。夫十二經脈,皆生百病,(按:王本生其病,甲乙經作生百病,從之。)今夫子獨言五臟。夫十二經脈者,皆絡三百六十五節,節有病必被經脈,經脈之病皆有虛實,何以合之?岐伯曰:五臟者,……六腑與為表裡,經絡支節,各生虛實,其病所居,隨而調之。病在脈,調之血。
白話文:
黃帝說:「您說虛實有十種,是由五臟產生的。五臟,就是五條脈絡。如今這十二條經脈,都會產生各種疾病,但您卻只提到五臟。這十二條經脈,都連接三百六十五個關節,關節有病一定會影響經脈,經脈的病都有虛實之分,為什麼您要把它們合併起來呢?」
岐伯說:「五臟……與六腑相表相裡,經絡和肢節,各自分生虛實。病在什麼部位,就按照相應的部位來調整。病在脈絡,就調整血液。」
(脈者血之府,脈實血實,脈虛血虛,由此脈病而調之血也。按:甲乙經作病在血,調之脈。疑與下文意重,不若王本為妥。)病在血,調之絡。(按:注云血病則絡脈易,殊欠明快。蓋血榮一身,不獨絡也。調之絡者,謂血之流行由絡走經,故病在血分,必調其經絡也。)病在氣,調之衛。
白話文:
脈絡是血液的貯藏庫。脈絡充盈,血液也充盈;脈絡空虛,血液也空虛。因此,通過治療脈絡疾病可以調節血液。
(注:甲乙經寫作「疾病在於血液,通過調節脈絡來治療」。懷疑與下文意思重複,不如王本正確。)
疾病在於血液,就調節經絡。(注:註釋中說「血液有病則經絡脈絡容易受到影響」,但這樣解釋不夠清晰。因為血液滋養全身,不只是經絡脈絡。調節經絡脈絡,是指血液的運行通過經絡脈絡進行,因此疾病在於血液,就必定要調節經絡脈絡。)
疾病在於氣,就調節衛氣。
(衛主氣,故氣病而調之衛也。)病在肉,調之分肉。(按:擁護一身者,肉也。然而前後左右各有部分,故曰分肉,肉之所分,經絡系焉。觀其病在何部,則知其內屬何經,然後或用藥或用針也。)病在筋,調之筋,病在骨,調之骨,……淬針藥熨。(按:此調筋骨法也。
白話文:
保護陽氣,所以氣病發作時就調治保護陽氣的地方。病在肌肉,就調治肌肉。(注:肌肉保護著全身,但分佈在前、後、左、右,所以稱為分肉,肌肉分佈的地方都有經絡循行。觀察病痛的位置在哪一塊,就可以知道屬於哪條經絡,然後再針對性地用藥或針灸。)病在肌腱,就調治肌腱,病在骨頭,就調治骨頭,……用針灸、藥物或熨貼的方式(調整)。(注:這是治療筋骨病的方法。)
淬,火針。藥熨,謂製藥以熨患處也。注分筋骨,誤矣。)病不知所痛,兩蹺為上。(陰蹺之脈,出於照海。陽蹺之脈,出於申脈。)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則繆刺之。(……莫病,謂無病也。繆刺者,刺絡脈,左痛刺右,右痛刺左。按:脈無病而身有痛,其病在外,但繆刺之,而其痛自止也。
白話文:
淬:燒紅的針。藥熨:把藥物做成藥膏,敷貼在患處。
(注:把淬和藥熨分為筋骨病的治療方法是錯誤的。)
當疾病不知疼痛具體部位時,應以兩條腿為主要部位。(陰蹺脈發於照海穴;陽蹺脈發於申脈穴。)
如果身體出現疼痛,檢查九個部位都沒有病,那就用繆刺。(繆刺:刺絡脈。左邊痛就刺右邊,右邊痛就刺左邊。按:脈中沒有病而身體卻有痛,是因為病在體外,只要繆刺,疼痛自然就會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