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紹虞

《素問經注節解》~ 內篇 (16)

回本書目錄

內篇 (16)

1. 五臟別論

五臟各有專司,如五行五色五味等,論之常也。然有常必有變,軒岐為之旁搜而曲盡其義。亦如陰陽之理,有正有變,並以別論名篇焉。

黃帝問曰:余聞方士,或以腦髓為臟,或以腸胃為臟,或以為腑。敢問更相反,皆自謂是,不知其道,願聞其說。岐伯對曰: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恆之府。(腦髓骨脈,雖名為府,不正與神臟為表裡。

膽與肝合,而不同六腑之傳瀉。胞雖出納,納則受納精氣,出則化出形容,然出納之用有殊於六腑,故言藏而不瀉,名曰奇恆之府也。)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臟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

(言水穀入已,糟粕變化而泄出,不能久久留住於中,但當化已輸瀉,令去而已,傳瀉諸化,故曰傳化之府也。按:惟所受皆五臟之濁氣,故不得不輸瀉而不能久留也。)魄門亦為五臟使,水穀不得久藏。(謂肛之門也。內通於肺,故曰魄門。受已化物,故為五臟行使。然水穀亦不得久藏於中。

按:肛何以通於肺?肛為大腸之盡竅,而大腸與肺合故也。六腑受五臟之濁氣,轉輸而下,必由肛出。故瀉而不藏,不特六腑,即魄門亦然也。)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按:精氣至貴而難實,化物至穢而不可久留,其藏其瀉,真造化自然之妙用乎。

化物,水穀所化之物也。)所以然者,水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曰實而不滿,滿而不實也。(按:食入於胃而未至於腸,故胃實而腸虛;食離於胃而轉入於腸,故腸實而胃虛。此以食之所在為實,食之所不在為虛,單指腸胃而言也。然就上文觀之,語氣雖似一意承轉而下,確求其義,則逐節又各不同。

首言腦髓骨脈膽胞六者,在臟腑之外,名曰奇恆。蓋臟腑為正,而此為奇也。膽為肝腑,宜與胃大小腸等同言,而附於此者,以腸胃等五腑,俱上入而下出,皆瀉而不藏,而膽則實藏而不瀉,故並列於此也。次言五腑主瀉者,以受五臟之濁氣,故不能久留。不言水穀而水穀自在其中。

然瀉而不藏,不特五腑,更有魄門。魄門出糟粕,故單言水穀也。第三段雖是申論藏瀉之義,乃其所言,則僅以滿實為解。四段則以水穀之上下為虛實,專指腸胃而言,而三焦膀胱之義又缺也。余謂素問一書,如歲運、經穴、針灸、諸篇,辭義明顯,學者可以字句求之。若夫陰陽變化之理,證治逆從之妙,臟腑職司之微,或離或合,或正或奇,是必神而明之乃可耳。如以前四節細閱之,方知文義甚活,讀者幸毋拘執也。

(按:胃之所以為六腑之大源者,以五臟之氣,皆借之以養也。胃為足太陰之腑,氣口乃手太陰之經。飲食入胃而能運化為氣者脾也,氣充於五臟而使之著見於氣口者則是肺,故云亦太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按:全元起本,出作入,謬矣。

蓋人得飲食之味以為養,而後臟腑之氣充,是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從胃出也。若作入解,是仍言五味矣。然養臟腑之氣者,胃也。而驗臟腑之氣者,氣口也。有變必見,故曰變見。見,去聲。)故五氣入鼻,藏於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按:亦外候之一端也。

人體藉由飲食中的味道獲得滋養,進而補充內臟的氣,因此五臟六腑的氣味來源都來自胃部。如果把「味」字納入分析,那還是五味的範疇。然而滋養臟腑之氣的器官是胃,而檢測臟腑之氣的部位則是鼻腔的呼吸孔。只要臟腑有變化,就會反映在呼吸上,因此稱為「變見」。(「見」字讀去聲。)所以五氣從鼻孔吸入,儲藏在心肺之中,如果心肺有病,就會影響鼻子的通暢……。(按:這也是外在徵候的一種。)

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按:醫道精微,是為至德,既惑於邪,言必不信。)惡於針石者,不可與言至巧;(惡於針石則巧不能施。)病不許治者,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矣。(心不許人治之,是其必死,強為治者,功亦不成。按:不許治,非不令人治也,如病本深而責效速,不知醫而妄自用,及縱欲恣食,不遵教戒,皆不許治之類也。如是之人,強與之治,亦必無功,至哉先聖,為戒深矣。

沉迷於鬼神的人,不能與他們談論醫術的精髓;(因為醫術精微,是為至德,如果沉溺於邪說,肯定不會相信。)討厭針灸藥物的,不能與他們談論高超的醫術;(討厭針灸藥物,巧妙的醫術就無法施展。)不允許治療的病人,就必定不會治好,治療也是徒勞的。(病人不想讓人治,說明病情很嚴重,強行治療也不會奏效。不允許治療,並不是不讓別人治療,而是指:病情很重卻要求快速見效,不懂醫理卻胡亂用藥,放縱慾望胡亂飲食,不聽從醫囑等情況。對於這樣的人,即使強行治療也不會奏效。先賢的告誡真是太深刻了。)

2. 經脈別論

陰陽五臟既有別論,而此篇亦以別論命名,蓋以篇中所載,皆於正經正脈之外,旁搜其義,如喘汗各有所發之經,食飲入胃,五臟資之以為養等義,有正有奇,經脈之理始備,能經能權,治療之法乃全也。

黃帝問曰:人之居處動靜勇怯,脈亦為之變乎?岐伯對曰:凡人之驚恐恚勞動靜,皆為變也。(變謂變易常候。按:恚,心怒也。)是以夜行則喘出於腎,(腎主於夜,氣合幽冥,故夜行則喘息內從腎出也。)淫氣病肺。(按:淫者溢也,謂病之餘氣也。勞腎腎虛,病必及肺,子令母虛也。

)有所墮恐,喘出於肝,(恐生於肝,墮損筋血,因而奔喘,故出於肝也。)淫氣害脾。(按:諸經凡虛則皆見侮於所不勝,惟肝虛則氣有所激而反能乘其所勝。古人謂肝不宜補,良有以也。)有所驚恐,喘出於肺,(驚則心無倚,神無所歸,氣亂胸中,故喘出於肺也。)淫氣傷心。

(按:心主神明,驚恐則氣上奔肺,神明亂而心反為之傷矣。)度水跌僕,喘出於腎與骨。(跌謂足跌,僕謂身倒也。按:水濕則病腎,跌僕則傷骨,故均令為之喘也。)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為病也……。(評熱論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固如是也。

恐者慮患之將來,懼則畏縮而不前也。)搖體勞苦,汗出於脾。(按:勞倦傷脾故也。)故春秋冬夏,四時陰陽,生病起於過用,此為常也。(五臟受氣,蓋有常分。用而過耗,是以病生。按:過用謂不量力而勉強也。)

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按:此言食之養人,其氣流行於臟腑,變化精微而成脈也,食既入胃,脾為之運,糟粕下行,而其精華則先散布於肝經,以肝為春木,主生髮之令故也。肝主筋,肝得食氣以為養,則厭飫之餘,自當淫溢而及於筋矣。病氣為淫,食之精氣亦以淫言者,皆指其餘而稱也。

)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按:食之所化,有清有濁;清化氣,氣無形而行五臟,必借肝以散布,故肝言散精也;濁化血,血有質,心得食氣以為養,而血始生焉,故云濁氣歸心也。然心之合,脈也。心惟得食之濁氣以生血,而後血乃灌注於一身而成脈,是脈之精華,又實心所淫溢而成也。

此脈字指周身脈絡,下漸說到寸關尺上。)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按:經,經絡也。言血之精華,既化而為脈,而脈已有氣,流行於十二經絡之中,總上歸於肺。肺為華蓋,貫通諸臟,為百脈之大要會,故云朝百脈也。然肺之合,皮毛也。既周身之血脈,皆上朝於肺,於是肺聚血脈之精華,外輸於所合,血氣盛者皮毛潤澤,虛者自枯槁也。)毛脈合精,行氣於府。

(府謂氣之所聚處也,是謂氣海,在兩乳間,名曰膻中也。按:氣海穴名,在臍下一寸五分。據此膻中亦名氣海,所謂上氣海也。)府精神明,留於四臟,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按:言食入於胃,變化氣血,外輸於皮毛,內運於諸臟,而總變見於氣口也。

臟本五而此言四者,蓋指心肝脾腎言。以肺為諸臟之蓋,經氣歸肺,肺朝百脈,而行氣於心肝脾腎,故云留於四臟也。)

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水飲流下,至於中焦,水化精微,上為雲霧,雲霧散變,乃注於脾。靈樞經曰:「上焦如霧,中焦如漚。」此之謂也。按:此又言飲之養人,其氣亦流行於臟腑,變化精氣而見於脈也。胃主受納,脾主運化,故飲入於胃,而其精氣必先及脾也。

然前食入於胃,何以獨不言脾?蓋前言食之養人,其功效至於如此,雖不言脾,而運化之力自在其中矣。此則言水飲循經而行,無所不到,始於脾而遍於五臟。遊溢者,涵泳遍滿之義也。)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土合化,上滋肺金,金氣通腎,故調水道,轉註下焦,膀胱稟氣,乃為溲矣。

靈樞經曰:「下焦如瀆。」此之謂也。)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動靜,以為常也……。(按:水之入胃也,濁汁雖下達於膀胱矣,而其精華灌注洋溢,化為津液,於是一身無干槁之患,無病之人常如是也。王本陰陽揆度,新校正云:「一本作陰陽動靜。」較確,今從之。

俗醫輒用苦寒,其火愈盛,曷不取此書而讀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