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紹虞

《素問經注節解》~ 內篇 (15)

回本書目錄

內篇 (15)

1. 陰陽別論

陰陽之變無窮,故其稱名亦異。此篇以真臟為陰,以胃脘為陽,與諸篇之言陰陽大別,故以別論名篇焉。但其中所定死期,不可執泥。蓋人非軒岐,其言恐難鑿鑿,是以並皆節略云。

白話文:

陰陽變化無窮無盡,因此稱呼也有所不同。這篇文章中將五臟六腑視為陰,將胃部視為陽,與其他文章中將陰陽分別描述的方式不同,所以取名為「別論」。不過,文章中所規定的壽命期限,不能拘泥死板。因為後人並非像軒轅黃帝和岐伯那般聖明,他們的言論恐怕很難絕對準確,所以都用簡要的文字記載。

黃帝問曰:人有四經十二從,何謂?岐伯對曰:四經應四時,十二從應十二月,十二月應十二脈。(按:四經即肝心肺腎,獨缺脾者,以土分王於四季,脾不主時,故言四經而脾自在其中,非五臟之外別有四經也。從,附從也。脈之正曰經,附曰從。經專指臟,從則兼腑而言,亦猶合之為四時,分之則為十二月也。從,去聲。)

白話文:

,為去聲,飴聲

脈有陰陽,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深知則備識其變易。)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五陽謂五臟之陽氣也。五臟應時,各形一脈,一脈之內,包總五臟之陽,五五相乘,故二十五陽也。)所謂陰者,真臟也。見則為敗,敗必死也。(五臟為陰,故:曰陰者真臟也。

白話文:

脈象有陰陽,懂了陽脈就能懂陰脈,懂了陰脈就能懂陽脈。(深知脈象就能完全瞭解他們的變化。)所有的陽脈有五條,五條乘以五條就是二十五條陽脈。(五條陽脈是指五臟的陽氣。五臟隨著時間而運行,每一個都形成一個脈象,一個脈象包含了五臟的陽氣,所以五臟的陽氣相乘,是二十五條陽脈。)所謂的陰脈,其實就是實質器官。陰脈出現異常就是敗壞,敗壞肯定會死。(五臟屬於陰,所以說陰脈就是實質器官。)

按:五臟誠為陰矣,然陰何以即謂之真臟?真字之解,注不明言,止將真臟脈象引⿰口枲,殊欠發揮。竊謂真者本色之謂。五臟為陰,六腑為陽,凡陽必得陰而生,陰必得陽而化。經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今脈如肝之至,中外急如循刀刃等,是止有陰急而無陽和,為五臟之真,本色獨見,臟氣已敗,焉得不死。真字之解,然乎否耶?)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

白話文:

註解:五臟的確是陰性器官,但為什麼陰性器官會被稱為「真藏」呢?「真」字的解釋,註解中沒有明確說明,只引用了「真藏」脈象的描述,並沒有充分闡明。「真」是指本色。五臟是陰性,六腑是陽性,所有陽性器官都需要陰性器官才能產生,而陰性器官也需要陽性器官才能發生變化。經書上說:「陰平陽祕,精神乃治。」現在脈象就像肝臟的過盛,內外急迫,如同沿着刀刃行走,這只表明陰性器官過於急迫,而沒有陽性的和諧,這正是五臟的「真」,本色獨顯,邪氣已經敗壞,能不死就很難得了。「真」字的解釋,難道不是這樣嗎?所謂的陽性,是指胃腑的陽性。

(胃脘之陽,人迎之氣也。人迎在結喉兩旁,動脈應手。其脈之動,常左小而右大。左小常以候臟,右大常以候腑。一云胃胞之陽,非也。)別於陽者,知病處也;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陽者衛外而為固,然外邪所中,別於陽則知病處;陰者藏神而內守,若考真正成敗,別於陰則知死生之期。)三陽在頭,三陰在手,所謂一也。

白話文:

胃口部位的陽氣,就是人迎穴的氣。人迎穴位於喉結兩側,用手指按壓會感到動脈跳動。動脈的跳動,通常是左側較小而右側較大。左側較小,通常用來判斷臟腑的健康狀況;右側較大,通常用來判斷腑臟的健康狀況。(有人說胃脘部位的陽氣是胃胞之陽,這種說法是不對的。)

辨別陽氣和陰氣的差別,就能夠知道疾病的位置。辨別陰氣和陽氣的差別,就能夠預知生死的時期。(陽氣在體表的外面,具有保護身體的作用。如果外邪入侵,辨別陽氣的異常就能知道疾病的位置;陰氣在體內的深處,具有藏神和守神的作用。如果辨別陰氣的虛弱程度,就能預知生死的時期。)

三陽經在頭部,三陰經在手上,這是同一類經絡。

(……頭謂人迎,手謂氣口,兩者相應,俱往俱來,小大齊等,名曰平人,故言所謂一也。按:所謂一,言皆可以知病之生死也。)謹熟陰陽,無與眾謀。(按:潛心理會之謂謹,洞徹無疑之謂熟,陰陽之變不能眩吾心,則諸病迎刃而解矣。若以陰為陽,以陽為陰,是曰眾人。

眾人庸庸,有敗無功。無與眾謀,聖賢之心,英雄之言哉。)

白話文:

(……額頭部位叫做人迎,手腕部位叫做氣口,這兩個部位相互對應,同時往返,大小一致,就叫做平衡的人。所以說所謂的「一」,就是都可以用來判斷病人的生死。)要仔細熟悉陰陽變化,不要和庸醫商量。

按語

潛心體會陰陽變化叫做謹慎,透徹明瞭陰陽變化叫做熟悉。陰陽變化不能迷惑我的心,那麼所有的疾病都可以輕易解決。如果把陰錯認成陽,把陽錯認成陰,那就叫做庸醫。

所謂陰陽者,去者為陰,至者為陽;靜者為陰,動者為陽;遲者為陰,數者為陽。(……按:此言脈體之有陰陽也。與前所言略異,當分別觀之。)

白話文:

所說的陰陽脈是:體內氣血向外發散的稱為陰,向內匯聚的稱為陽;平穩緩慢的稱為陰,快速有力的稱為陽;沉靜的稱為陰,頻繁的稱為陽。(……註:這指的是脈象中的陰陽脈。與前面所說的稍有不同,應當分別理解。)

曰: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二陽,謂陽明胃及大腸之脈也。隱曲,隱蔽委曲之事也。按:注又謂男子則脾受之而味不化,故少精;女子則心受之而血不流,故不月。分心脾為男女各受立說,竊嘗疑之。惟王安道論之最確,其言曰:「二陽,陽明也。……發心脾猶言延及於心脾也。

白話文:

古文:「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二陽,謂陽明胃及大腸之脈也。隱曲,隱蔽委曲之事也。按:注又謂男子則脾受之而味不化,故少精;女子則心受之而血不流,故不月。分心脾為男女各受立說,竊嘗疑之。惟王安道論之最確,其言曰:「二陽,陽明也。……發心脾猶言延及於心脾也。」

所謂「二陽之病」會影響到心脾,導致某些事情無法隱藏或委婉表達,女性會出現月經失調。(二陽指的是陽明胃經和大腸經。隱曲指隱藏或委婉的事情。注釋:另外有說法認為,男性主要是脾臟受影響導致味覺失靈,因此精液減少;女性主要是心臟受影響導致血液不暢,因此月經失調。將心脾分別歸屬男女的說法,我個人有些質疑。只有王安道(醫學家)的論述最可靠,他說:「二陽指陽明經。……而發心脾就像說延申到心脾一樣。」

脾胃為合,胃病而及脾,理固宜矣。大腸與心,本非合也,今大腸而及心何哉?蓋胃為受納之腑,大腸為傳化之腑。食入於胃,濁氣歸心,飲入於胃,輸精於脾者,以胃之能納,大腸之能化耳。腸胃既病,則不能受、不能化,心脾何所資乎。心脾既無所資,則無所運化而生精血矣。

白話文:

脾胃是協調運作的。胃病會影響脾,這是很自然的。但大腸和心原本沒有關係,為什麼大腸病也會影響心呢?

這是因為胃是受納食物的腑,大腸是消化食物的腑。食物進入胃後,濁氣上輸到心,飲水進入胃後,清液輸到脾,這是因為胃能受納,大腸能消化。

如果腸胃有病,它們就無法受納和消化,那麼心和脾就沒有來源了。心和脾沒有來源,就無法運化生氣血了。

故腸胃有病,心脾受之,則男為少精,女為不月矣。心脾當總言男女,不當分說,至隱曲不月,方可分說耳。若如王氏之言,則男之精獨資於脾而不資於心,女之血獨資於心而不資於脾,有是理乎!……經本曰男女皆有心脾之病,但在男子則隱曲不利,女子則月事不來爾。」安道此論,精確不易。

白話文:

因此,腸胃有問題,心脾受到影響,那麼男性就會出現精子數量少,女性就會出現月經不調。心脾應該總括來說,不應該分開來說,只有在出現隱疾或月經失調時,才需要分開來說。如果如王氏所說,那麼男性的精液只來自脾臟,而與心臟無關,女性的經血只來自心臟,而與脾臟無關,這合理嗎?……《醫經》說,男女都會有心脾之病,但對男性來說,隱祕的身體不適,對女性來說,則月經失調。」安道提出的這個理論,精確無誤。

余初閱原注正欲改定,讀溯洄集見之,無以易也,因仍之。)其傳為風消,其傳為息賁者,死不治。(言其深久者也。胃病深久,傳入於脾,故為風熱以消削。大腸病甚,傳入於肺,為喘息而上賁。然腸胃脾肺,兼及於心,三臟二腑,互相剋薄,故死不治。按:自此以下六段,陰陽經發病,王注俱兼手足經脈言。

而馬玄臺以為單指足經,蓋泥於傳足不傳手之說,誤矣。當以注言為正。)

白話文:

一開始我閱讀原本的註解,正打算修改,但是讀到《溯洄集》中的內容後發現無法取代,因此沿用原註。

其中提到「風消」和「息賁」,如果出現這些症狀,表示病症已經很嚴重,難以治癒。(這是指病症已經深入持久。)胃病久拖不治,會傳入脾臟,因此會出現風熱消瘦的症狀。大腸病症嚴重,會傳入肺臟,導致喘息和胸悶。不過,腸胃、脾肺都會影響到心臟,三臟二腑互相牽制,因此如果病情發展到這個地步,通常難以治癒。

註:從這裡開始的六段內容,王注將陰陽經發病的論述擴及到手腳經脈。

曰:三陽為病發寒熱,下為癰腫,及為痿厥腨㾓。(三陽,謂太陽小腸及膀胱之脈也。小腸之脈起於手,循臂繞肩髆,上頭。膀胱之脈,從頭別下背,貫臀,入膕中,循腨。故在上為病,則發寒熱;在下為病,則為癰腫腨㾓及為痿厥。㾓,痠疼也。痿,無力也。厥,足冷,即氣逆也。

白話文:

意思是,三陽經脈(也就是太陽、小腸和膀胱經)生病,會表現出寒熱症狀,如果病在下焦,則會出現癰腫、腨㾓以及痿厥。腨㾓指的是肌肉痠痛,痿指的是無力,厥指的是腳冷,也就是氣逆。

按:腨音善,足肚也。㾓音淵,痠疼也。)其傳為索澤,其傳為頹疝。(按,索,消索也。澤,潤澤也。熱久則肌膚枯燥而無潤澤之氣,膀胱主表故也。頹疝,睪丸重墜,俗名小腸氣是也。疝者寒氣不行之病,小腸主火,病久則經虛而寒壅於其中,故傳為頹疝也。)

白話文:

注意:文中「腨」讀作「善」,指足部腳心部位;「㾓」讀作「淵」,指痠痛。

古文提到,痠痛蔓延到腳心,進而延伸出縮陰和睾丸下垂等症狀。(縮陰是指肌肉組織乾枯萎縮,失去滋潤光澤,這是因為膀胱負責身體表面的氣血運作,熱症持續時間過久,會導致肌肉皮膚乾燥,失去滋潤的光澤。睾丸下墜,俗稱「小腸氣」,是寒氣在體內無法正常運行所導致的疾病。小腸主司火氣,病症時間過久,會導致經絡虛弱,寒氣積聚在其中,因此痠痛蔓延到腳心後,會發展成縮陰和睾丸下垂等症狀。)

曰:一陽發病,少氣,善咳,善泄。(一陽,謂少陽膽及三焦之脈也。膽氣乘胃故善泄,三焦內病故少氣,陽上熏肺故善咳。何故?心火內應也。)其傳為心掣,其傳為隔。(按:膽者木也,膽病不已,木鬱火閉,心氣厄塞,若以手掣之者然。隔,閉塞不通也,三焦主氣,灌注一身,循環上下,病久不愈,則上下之氣閉塞不通矣。)

白話文:

說:「一陽發病,患者容易氣短、咳嗽、腹瀉。這裏的一陽,指的是少陽膽經和三焦經。膽氣上升侵犯胃部,所以容易腹瀉;三焦內部有病,所以氣短;陽氣上升熏蒸肺部,所以容易咳嗽。為什麼會這樣?是因為心火內應的緣故。」病氣傳到心臟,就會心痛,傳到隔膜,就會隔塞不通。膽屬木,膽病久治不愈,木氣鬱積,火氣閉塞,心氣受到阻礙,就像用手緊握住一樣。隔膜是指胸膈,是三焦經的所在,三焦經主宰全身氣機,貫穿上下,循環流動,病久不愈,就會導致上下之氣閉塞不通。

二陽一陰發病,主驚駭,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風厥。(一陰,謂厥陰心主及肝之脈也。按:二陽胃與大腸,一陰肝與心主,其云發病,蓋合四經而皆病,故見證有此四端。注單解肝與心主而不及二陽,且解善欠作腎氣乘之,偏矣。夫肝病則驚,心病則背痛而噫,胃病則噫而欠。

又肝,木也。大腸,金也。金氣凌木,則驚且駭矣。驚駭則風動,木金火土,四氣逆亂,是為風厥也。)

白話文:

陽經(胃經和大腸經)和陰經(厥陰心主經和肝經)同時發病,主要症狀為驚悸、背痛、愛打嗝、愛打哈欠,這種病叫做風厥。(陰經,指的是厥陰心主經和肝經的經脈。按:陽經指的是胃經和大腸經,陰經指的是肝經和心主經,這些經脈發病,也就是四條經脈都同時出現問題,所以會有這些症狀。注:只解釋肝經和心主經,而沒有提到陽經,而且把愛打哈欠解釋為腎氣侵犯,這是偏頗的。肝經出問題會導致驚悸,心經出問題會導致背痛和愛打嗝,胃經出問題會導致愛打嗝和愛打哈欠。)

二陰一陽發病,善脹,心滿,善氣。(二陰,謂少陰心腎之脈也。按:二陰心與腎,一陽膽與三焦。三焦主氣,氣治則上下周流,氣病則壅閉不通。今四經之病,脹滿善氣,似專屬於三焦。而不知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上通氣於心,下泄氣於腎,而中則取決於膽。故四者皆病,則為脹為滿,上壅下滯,氣聚不行,而有似於三焦一經之病也。

注言膽腎同逆,三焦不行,同逆二字既無著落,單說三焦亦偏。)

白話文:

少陰心腎經絡和陽經發病時,常會出現腹脹、心氣飽滿、多屁(二陰:指少陰心腎的經絡。按:二陰指心和腎,一陽指膽和三焦。三焦主管氣,氣運轉正常時,就會在身體上下流通,但氣運轉失常時,就會阻塞不通。現在四條經絡都發病,出現腹脹、心滿、多屁,好像只和三焦有關。但不能只考慮三焦,因為三焦是樞紐之官,水液由這裡排出,上面與心相通,下面將氣排泄到腎,而中間則與膽有關。所以四條經絡都發病,就會導致腹脹、心滿,上下堵塞,氣體無法運行,而類似於三焦一條經絡的病症。

三陽三陰發病,為偏枯痿易,四肢不舉。(按:三陰,注不明指何經,而且以偏枯屬三陰不足,痿易屬三陽有餘。偏枯固不足矣,痿弱而至變易無常,是又豈有餘者,真可怪也。夫三陰者,太陰脾與肺也。脾統血,脾病則血少而偏枯;肺主氣,肺病則氣虛而痿弱。易者變易不定,或手已而足,或足已而手,故云四肢不舉也。

白話文:

三陰三陽一旦發病,就會導致偏癱和肌肉萎縮,四肢不能活動。(註釋:三陰在本條中未明確指哪條經脈,但根據偏癱屬三陰不足、肌肉萎縮屬三陽有餘的道理,偏癱肯定不是因三陰不足所致。肌肉萎縮以至於發生不定時變化的症狀,又怎麼可能是三陽有餘造成的,這真是令人奇怪。所謂的三陰是指脾經、肺經。脾臟統領血液,脾臟生病,血液就會減少,導致偏癱;肺臟主導氣,肺臟生病,氣就會虛弱,導致肌肉萎縮。變易不定就是病情時好時壞,有時只有手臂受影響,有時只有腿部受影響,所以說四肢都不能活動。)

然四肢者,諸陽之本也。太陽小腸膀胱為陽經之一,小腸主受化物,膀胱主藏津液。二者同病,則一身乏灌溉之資,而筋絡乾槁,此皆足以致偏枯痿廢之病者也。余謂此節之注,視二陽發病之注,其誤更甚。夫以安道之賢,但知解分配之非,而又不能糾三陽有餘之謬,此中缺陷,可勝補哉!)

白話文:

四肢是陽氣的根本。小腸和膀胱是陽經的源頭,小腸負責吸收養分,膀胱負責儲藏津液。如果這兩者同時有病,整個人體就缺乏滋養,筋脈乾枯,這都可能導致偏枯(半身不遂)和肌肉萎縮的疾病。

我個人覺得,這段註解比兩陽(手少陽和足少陽)發病的註解錯得更離譜。像安道這樣有才學的人,只知道糾正「三陽有餘」的錯誤,卻不能糾正「三陽有餘」本身的謬論,這樣的缺失,真是讓人遺憾啊!

鼓一陽曰鉤,鼓一陰曰毛,鼓陽勝急曰弦,鼓陽至而絕曰石,陰陽相過曰溜。(按:此蓋言陰陽為病之邪脈也。然鉤為心脈,毛為肺脈,弦為肝脈,石為腎脈,而溜則義無可考。今取鼓一陽等語觀之,既非狀其脈之形似,又非指其病之因由,實無意義,故注與諸家雖曲為之解,終未見其明確也。余謂素問中如此之類,不必強解,存之可也。

白話文:

鼓動一陽脈叫做「鉤」,鼓動一陰脈叫做「毛」。 鼓動陽脈過於急促叫做「弦」,鼓動陽脈達到極點而斷絕叫做「石」。 陰脈和陽脈交錯發動叫做「溜」。 (注:這可能是說陰陽脈引發疾病的邪脈。但是,鉤是心脈,毛是肺脈,弦是肝脈,石是腎脈,而溜的含義無法考證。現在參考「鼓動一陽」等說法,既不是描述脈象的形狀,也不是指出疾病的原因,實際上沒有意義,所以註解和各家雖然勉強解釋,但都沒有明確的結論。我認為《素問》中的此類說法,不必強求解釋,保留即可。)

)陰爭於內,陽擾於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則熏肺,使人喘鳴。(……按:此言陰陽紛擾,以致氣逆而為喘急之病者,肺病之一端也。陰主內,陽主外,內外爭擾,則氣亂而汗大泄,汗愈泄則氣愈亂。四逆非四肢厥逆,言諸經之氣,奔迸逼肺,致令喘急叫呼也。注謂金鼓不已,以致肺病,是頂上文,誤矣。

白話文:

陰氣在內作怪,陽氣在外騷擾,汗液不能收斂,氣逆四肢而上,上逆燻蒸肺部,令人喘息有聲。(……注:此處所言陰陽相擾,導致氣逆而引起氣喘,是肺病的一種情況。陰主內,陽主外,內外相擾,則氣機紊亂,出汗過多。汗液越是外泄,氣機就越是紊亂。四逆並非指四肢冰冷,而是指周身經絡的氣機,衝撞逼迫肺部,導致喘息急促,發出叫喚聲。注釋中所說的因為金鼓喧囂不已,導致肺病,是與文中內容不符,有誤。)

魄汗,解已見前。未藏,謂汗出不止也。喘鳴者,氣急則喘,喘急則有呼吸之聲也。)是故剛與剛,陽氣破散,陰氣乃消亡。(……剛謂陽也,盛極不久存,而陽氣自散,陽已破敗,陰不獨存,故陽氣破散,陰氣亦消亡。按:註解精矣,但前節言陰陽爭擾則病肺,而此節則言兩陽相併,為純陽而無陰也。

白話文:

**魄汗:**解釋請參照前面。**未藏:**指的是汗出不止。喘鳴: 氣急則喘,喘急則會有呼吸聲。

因此,剛與剛相併,陽氣就會散失,陰氣就會消亡。(……剛指陽氣,陽氣盛極則不能持久,陽氣就會自行散失,陽氣已破敗,陰氣也不能獨存,所以陽氣散失,陰氣也會消亡。**按:**註解很精確,但是前一段說陰陽爭擾則病肺,而這一段則說兩陽相併,成為純陽而沒有陰。)

然剛即陽也,不言陽與陽,而言剛與剛者,兩陽相併,暴悍之氣,陽之亢也,是一說也。若其人已病陽強之症,而醫復補其陽,或輕投參朮,或誤用姜附,是亦謂之剛與剛,保無破散消亡之患乎。)

白話文:

然而,剛就是陽氣的意思。不說「陽與陽」,而說「剛與剛」,是因為兩陽相併,就會產生暴戾之氣,這正是陽氣太盛的表現,這是其中一種解釋。如果一個人已經患有陽強之症,而醫生又給他補充陽氣,或者輕易地使用人參、白朮,或者誤用生薑、附子,這也叫「剛與剛」,難道就能保證沒有破散消亡的危險嗎?

死陰之屬,不過三日而死;生陽之屬,不過四日而已。(按:原本作四日而死,詳上下文義,誤矣。全元起注本作四日而已,今從之。)所謂生陽死陰者,肝之心謂之生陽,(母來親子,故曰生陽,非惟以木生火,亦自陽氣主生爾。)心之肺謂之死陰,(陰主刑殺,火復乘金,金得火亡,故云死。

白話文:

歸屬於陰性的事物,會在三天內就死亡;歸屬於陽性的事物,會在四天內就死亡。(按:原本寫作「四日而死」,詳見上下文義,有誤。全元起的註釋寫作「四日而已」,現在採用這個版本。)所謂的生陽死陰,是指肝臟的心神稱為生陽,(母親生育子女,因此稱為生陽,不只是因為木生火,也是因為陽氣主生。)心臟的肺神稱為死陰,(陰性主刑殺,火又剋制金,金被火剋制會消亡,因此稱死亡。

)肺之腎謂之重陰,(亦母子也,以俱為陰氣,故曰重陰。)腎之脾謂之闢陰,死不治。(按:闢陰解,注不明快。闢猶僻也。腎,少陰也。脾,太陰也。腎病並脾,偏僻於陰矣,與肺之腎謂之重陰同意。夫人生於陽而死於陰,故其為病也,得陽則輕,得陰則重。木火之病何以生?陽也。

心之肺,肺之腎,腎之脾,何以死?皆陰之屬也。知陽之所以生,則知陰之所以死矣。)

白話文:

肺病的病症稱為「重陰」,(也稱為「母子」,因為同屬陰氣,故稱「重陰」。)反覆發作的肺病稱為「痭陰」,無法治癒。

注釋:

  • 「痭陰」的解釋不明確。
  • 「痭」應為「瘥」,意為痊癒。
  • 「瘥瘥」表示反覆發作。
  • 「瘥」指少陰,「瘥」指太陰。
  • 「瘕病」伴隨「偏癱」,偏重於陰面,「與肺病的病症稱為『重陰』相符。
  • 人出生於陽氣,死亡於陰氣,因此生病時,遇到陽氣則病情較輕,遇到陰氣則病情較重。
  • 「木火」的病症為何容易發生?因為是陽氣所致。

結陽者,腫四肢。(以四肢為諸陽之本故。)結陰者,便血一升,(陰主血故。)再結二升,三結三升。(按,結者,聚而不散之謂。陽主氣,陰主血。熱結陽分,則氣壅於四肢而浮腫;熱結陰分,則血動下行而見於二便,且視其結之深淺而血異焉。)陰陽結斜,多陰少陽曰石水,少腹腫。

白話文:

陽氣鬱結:

四肢腫脹。(因為四肢是諸陽之氣的起源。)

陰氣鬱結:

便血一升。(因為陰氣主導血液。)

再結兩升,三結三升。(註:「結」指積聚不散。陽氣主氣,陰氣主血。熱氣鬱結在陽分,氣血會壅塞在四肢而導致浮腫;熱氣鬱結在陰分,血就會往下流動,出現在大小便中,而且出血的多寡取決於鬱結的嚴重程度。)

陰陽氣鬱結偏斜:

陰氣多而陽氣少,稱為「石水」,伴隨著小腹腫脹。

(按:同一結也,此何以言結斜?斜字之解,注不明言。夫斜猶偏也,偏於陽則熱,偏於陰則寒。既陰陽並結矣,而其氣之所結,或偏於陰,是多陰而少陽,為陰寒凝結,名曰石水。石水者,水氣凝結如石,少腹股足腫硬之類是也。)二陽結,謂之消。胃及大腸俱熱結也。腸胃藏熱則喜消水穀。

白話文:

雖然都是結症,為什麼這裡說是「結斜」?「斜」這個字的解釋,注釋裡沒有說清楚。斜就是偏的意思,偏於陽氣則發熱,偏於陰氣則發寒。既然陰陽之氣都已結在一起,而它們凝結的部位,或偏於陰氣,也就是陰氣多而陽氣少,形成陰寒凝結的病症,稱為「石水」。「石水」就是水氣凝結如石頭,小腹、大腿和小腿腫硬等症狀就是這個樣子。陽氣結於二陽,稱為「消」。胃和大腸一起發熱結滯,腸胃積熱就會喜歡排泄水穀。

三陽結,謂之隔。(小腸膀胱俱熱結也。小腸結熱則血脈燥,膀胱熱則津液涸,故隔塞而不便瀉。)三陰結,謂之水。(脾肺之脈俱寒結也。脾肺寒結則氣化為水。)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三焦心主,脈並絡喉,氣熱內結,故為喉痹。)陰搏陽別,謂之有子。(按,子者,男女之通稱。

白話文:

三陽聚結: 是指隔膜堵塞。(小腸和膀胱都有熱邪聚集,小腸熱結會導致血脈乾枯,膀胱熱結會導致津液乾涸,因此造成隔膜阻塞而無法排便。)

三陰聚結: 是指水液積聚。(脾和肺的脈絡都受寒邪聚集,脾和肺受寒結會導致氣化成水。)

一陰一陽聚結: 是指喉嚨疼痛。(三焦和心主,其脈絡交會於喉嚨,氣血內結,就會導致喉嚨疼痛。)

陰邪侵襲陽經分支: 是指有孩子。(註:子,通指男女。

陰謂尺脈,陽謂寸脈也。陰脈滑數,搏擊獨異,是為女子;陽脈滑動,與眾相別,是為男子。陰陽宜分配男女,若如注所言,則混淪而無辨矣。據云尺脈搏擊,與寸口殊別,陽氣挺然,則為有子。既知尺為陰矣,尺脈搏擊,何雲陽氣挺然?!若陽氣挺然,則當是男子,而女子竟無診法。

白話文:

「陰」是指尺脈,「陽」是指寸脈。陰脈脈動滑溜、頻率高,跳動起來與眾不同,這是女性的脈象;陽脈脈動滑溜柔軟,與其他脈象有明顯區別,這是男性的脈象。陰陽應當用來區分男女脈象,如果像注釋中所說,男女脈象就會混淆不清,無法辨別。注釋中說尺脈脈動跳動,與寸口脈非常不同,陽氣旺盛,表明有生孩子的能力。既然知道尺脈是陰脈,那麼尺脈脈動跳動,怎麼能說是陽氣旺盛呢?如果陽氣旺盛,那應該是男性的脈象,而女性就沒有診斷的方法了。

啟玄為先醫宗匠,其誤乃至於此。)陰陽虛,腸闢死。(按:陰陽虛者,氣血兩虧之人也。如病他證,猶可平補。若犯下利膿血之證,則陰更乏竭,陽必耗散無餘,未有不死者也。闢音澼。)陽加於陰,謂之汗。(按:謂寸關浮大,加倍於尺脈,是邪氣外達,其人必發汗。所以然者,凡邪得陰則內伏,得陽則外出也。

白話文:

啟玄先生是先祖中醫的宗師,他的錯誤卻如此嚴重。)陰陽俱虛,腸子穿孔而死。(注:陰陽虛就是氣血兩虧的人。如果是其他疾病,還可以平補治療。如果發生下痢膿血的症狀,那麼陰會更加虧虛,陽也會完全耗散,沒有不死的人。闢字讀作澼。)陽勝於陰,就會出汗。(注:指寸關脈浮大,比尺脈加倍,說明邪氣外達,此人必然發汗。原因是邪氣遇到陰氣就會內伏,遇到陽氣就會外出。

注云「陽上搏,陰固之」等語,殊不可解。)陰虛陽搏,謂之崩。(……陰脈不足,陽脈盛搏,則內崩而血流下。按:陰虛則水涸不能制火,陽愈躁動,內擾其陰,而血為之不寧,其人必有崩漏之患矣。)

白話文:

有人說:「陽氣上升而攻擊身體,陰氣固守抵擋」之類的話,實在讓人難以理解。(...陰氣虛弱,陽氣衝擊,稱為「崩漏」。(...)陰脈氣血不足,陽脈氣血旺盛、衝擊,就會內部崩裂而血流出來。按:陰氣虛弱則津液枯竭,無法控制陽氣,陽氣就更加躁動,在體內擾亂陰氣,導致血不寧靜,這樣的人必定會出現崩漏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