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經注節解》~ 外篇 (30)
外篇 (30)
1. 五常政大論
木被金害,火必仇之,金受火燔,則災及也。夫如是者,刑甚則復甚,刑微則復微,氣動之常,固其宜也,五行之理,咸迭然乎。)
發生之紀,是謂啟𢽬,(物乘木氣以發生,而啟陳其容質也,是謂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戌壬子之六歲化也。𢽬,古陳字。)土疏泄,蒼氣達,陽和布化,陰氣乃隨,生氣淳化,萬物以榮。其化生,其氣美,其政散,其令條舒,(按:木有餘則氣盛條達,生生化化,自爾榮美也。
)其動掉眩巔疾,(掉,動搖也。眩,旋轉也。巔,上首也。疾,病氣也。按:木盛則風生,故令頂巔之上,掉搖眩暈,或為痛腫等疾。注將巔疾分靳,非。)其德鳴靡啟坼,(按:靡字難解,六元正紀論云其化鳴紊啟坼,是也。)其變振拉摧拔,(按:風動故也。)其谷麻稻,其畜雞犬,其果李桃,其色青黃白,其味酸甘辛,(按:木盛而齊金化,盛則足以兼所勝也。
)其象春,其經足厥陰少陽,其臟肝脾,(按:宜云肝膽,而云肝脾者,木盛則制土,故兼言脾也。)其蟲毛介,(按:亦齊金也。)其物中堅外堅,(中堅,有核之物,齊等於皮殼之類也。)其病怒。(木余故。按:心有所不平則怒,故怒則氣激而上,為肝之病。)太角與上商同。
(太過之木氣與金化齊等。)上徵則其氣逆,其病吐利。(上見少陰少陽,則其氣逆行。壬子壬午歲上見少陰,壬寅壬申上見少陽,木余遇火,故氣不順。按:新校正云:「詳五運行大論云:『氣相得而病者,以下臨上,不當位也。』不云上羽者,水臨木為相得故也。」)不務其德,則收氣復,秋氣勁切,甚則肅殺,清氣大至,草木凋零,邪乃傷肝。
(恃己太過,凌犯於土,土氣屯極,金為復仇,金行殺令,故邪傷肝木也。)赫曦之紀,是謂蕃茂,(物遇太陽,則蕃而茂,是謂戊辰戊寅戊子戊戌戊申戊午之歲也。按:新校正云:或者云,注中太陽,當作太徵。詳木土金水之太過,注俱不言角宮商羽等運,而水太過注云陰氣大行,此火太過是物遇太陽也,安得謂之太徵乎。)陰氣內化,陽氣外榮,炎暑施化,物得以昌。
(按:氣盛則生化有力。)其化長,其氣高,其政動,其令鳴顯,(火之用而有聲,火之燔而有焰,象無所隱,則其信也。)其動炎灼妄擾,(按:妄擾者,火動不常也。)其德暄暑鬱蒸,其變炎烈沸騰,(按:夏火以熱為正。暄暑鬱蒸,庶類資之以蕃育;炎烈沸騰,萬物因之以焦枯。
其德其變,總於是分焉。)其穀麥豆,其畜羊彘,(按:新校正云,羊當從本論上文作馬。按馬必午飲,羊必午食,皆火畜也,經兩言之宜矣。)其果杏慄,其色赤白玄,其味苦辛鹹,(按,皆火盛而齊水化也。)其象夏,其經手少陰太陽,手厥陰少陽。(按:四經皆應火也。
白話文:
木氣如果被金氣所剋制,火氣一定會為它報仇;金氣如果被火氣焚燒,就會引來災禍。像這樣,如果刑剋過於嚴重,反撲也會更加嚴重;刑剋輕微,反撲也會輕微,這是氣的正常運作,也是自然規律,五行的道理都是這樣輪流更替。
萬物開始生長的時節,就稱為「啟𢽬」(也就是啟發萬物生長),這是因為萬物乘著木氣而生長,展現出它們的形體和本質。這體現在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戌、壬子這六個年份的變化。這時,土氣會疏通宣洩,蒼色的木氣會通達,陽氣會調和並散布開來,陰氣也會隨之而動,生氣會變得純和,萬物因此繁榮。木氣的變化是生長,它的氣是美好的,它的施政是分散的,它的命令是舒展開來的。
(木氣過盛時,會變得茂盛而條達,生生化化,自然就美好繁榮。)它的動態是搖晃、眩暈和頭部疾病。(這裡的「掉」是搖動,「眩」是旋轉,「巔」是頭頂,「疾」是病氣。)木氣過盛會產生風,所以會導致頭頂搖晃眩暈,或產生痛腫等疾病。它的特性是發出鳴響、衰弱和開裂。(鳴響、衰弱和開裂是木氣過盛的表現。)它的變化是震動、拉扯、摧毀和拔起。(因為風在動。)它對應的穀物是麻和稻,對應的家畜是雞和狗,對應的水果是李和桃,對應的顏色是青色、黃色和白色,對應的味道是酸、甘和辛辣。(木氣過盛時會同時產生金氣的特性,盛到足以兼併所剋制的金氣。)
它對應的季節是春天,對應的經脈是足厥陰肝經和足少陽膽經,對應的臟腑是肝和脾。(這裡應該說肝和膽,但提到脾是因為木氣過盛會剋制土氣,所以也提到脾。)對應的蟲類是毛蟲和甲殼蟲。(也同時產生金氣的特性。)對應的物質是內部堅硬而外部也堅硬的東西。(內部堅硬指的是有核的果實,外部堅硬指的是果皮或外殼。)對應的情緒是憤怒。(因為木氣過盛。心中不平就會憤怒,怒氣會使氣往上衝,導致肝病。)太過的木氣與金氣相等。
如果火氣太盛,就會導致氣機逆亂,產生嘔吐和腹瀉的症狀。(火氣太盛是因為木氣過盛導致的。在壬子年和壬午年,火氣表現為少陰,在壬寅年和壬申年,火氣表現為少陽,木氣過盛遇到火氣,就會導致氣機不順。)如果不順應木氣的特性,就會導致收斂之氣反彈,秋天的肅殺之氣就會很強烈,甚至導致萬物凋零,清冷的氣息大舉到來,草木枯萎,邪氣就會傷害肝臟。(因為木氣太過,侵犯了土氣,土氣受阻,金氣就會反過來報仇,金氣主殺,所以邪氣就會傷害肝木。)
陽光普照的時節,就稱為「蕃茂」(也就是萬物繁茂)。這是因為萬物遇到太陽,就會繁榮茂盛,這體現在戊辰、戊寅、戊子、戊戌、戊申、戊午這幾個年份。這時,陰氣會向內收斂,陽氣則向外發散,炎熱的暑氣會運行變化,萬物因此得以昌盛。(氣盛就會使生長變化更有力。)它的變化是生長,它的氣是高漲的,它的施政是活躍的,它的命令是明顯的。(火氣的運用會發出聲音,火的燃燒會產生火焰,像沒有任何隱藏,這是火的特性。)它的動態是炎熱、灼燒和躁動不安。(躁動不安是指火氣的變化不定。)它的特性是溫暖、炎熱和悶熱,它的變化是炎熱、猛烈和沸騰。(夏天以炎熱為正。溫暖、炎熱和悶熱,是萬物賴以生長繁衍的條件;炎熱、猛烈和沸騰,是萬物因此而枯萎的原因。火的特性和變化,都體現在這兩方面。)它對應的穀物是麥和豆,對應的家畜是羊和豬,對應的水果是杏和栗,對應的顏色是紅色、白色和黑色,對應的味道是苦、辛和鹹。(這些都是火氣過盛而兼具水氣的特性。)
它對應的季節是夏天,對應的經脈是手少陰心經和手太陽小腸經,以及手厥陰心包經和手少陽三焦經。(這四條經脈都與火氣相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