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紹虞

《素問經注節解》~ 內篇 (128)

回本書目錄

內篇 (128)

1. 風論

風中五臟六腑之俞,亦為臟腑之風。(按:臟腑之系附於背,故其穴在背。俞者,背穴也。臟腑之氣不固,則風邪由俞而入,於是風之入於臟腑者,或由臟而發於陰,或由腑而發於陽,審脈辨證,可因類而施治也。俞音輸。)

各入其門戶所中,則為偏風。(隨俞左右而偏中之,則為偏風。按:偏風,偏枯證也。人身之有穴俞也,猶室之有門戶,風邪中人,必由穴俞,故云入其門戶也。若所入偏於一,則病在一偏矣,今之癱瘓者是也。)

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腦風。(按:風府穴在項髮際一寸,大筋內宛宛中。腦風者,風入於腦,觸風則頭暈微痛,時流清涕,與鼻淵相似也。)風入系頭,則為目風眼寒。(按:系頭眼寒,殊不可解,古本恐有誤也。)

飲酒中風,則為漏風。(按:酒性辛溫,開鬱行氣,更感風邪,則汗液外泄而令真氣疏漏也。)入房汗出中風,則為內風。(內耗其精,外開腠理,因內風襲,故曰內風。)

新沐中風,則為首風。(按:人身之竅,惟發最疏,熱水沐之,則腠開而風易入。故凡病感風,其頭必痛,似不獨新沐為然也。)

久風入中:則為腸風飧泄。(按:中者,脾胃也。脾胃者,土也。風久則木勝,木勝則入而傷土。是故風居腸臟,而令水穀不分也。飧音孫。)

外在腠理,則為泄風。(風居腠理,則玄府開通,風薄汗泄,故云泄風。)

故風者,百病之長也,至其變化,乃為他病也,無常方,然致有風氣也。(長,先也。先百病而有也。按:風有聲而無形,有氣而無質,乘間襲虛,人被中而猝不覺,諸邪病人,故當以風為長也。及其既入經絡,則千變萬化,隨虛而入,無一定之所,幾無風之可泥矣。然病本於風,雖無風之形,必有風之氣。

善診者,察色按脈,自能辨之於微也。元起本及甲乙經,致字作故攻解,反覺支離。)

帝曰:五臟風之形狀不同者何?願聞其診及其病能。岐伯曰:肺風之狀,多汗惡風,色皏然白,時咳短氣,晝日則瘥,暮則甚,診在眉上,其色白。(按:肺合皮毛,風入之則腠理疏泄,故多汗惡風也。肺色白,皏者白色,肺病則色見於外也。肺變動為咳,肺受風故咳。惟咳故短氣,短氣者,喘促也。

氣惡閉而喜舒,晝陽氣舒故瘥,夜陰氣閉故甚也。眉上,闕庭也,肺之部,見白色則知肺病也。皏,烹上聲,淺白色。瘥音蠆,病瘳也。)

心風之狀,多汗惡風,焦絕,善怒嚇,赤色,病甚則言不可快,診在口,其色赤。(按:液入心為汗,故風入心亦多汗惡風也。火灼物則焦,焦絕者,心主火,心病則火熾而焦急。惟火熾焦急,故又善怒而嚇人也。舌為心苗,心病則舌不便利,故言不快也。赤為心色,心病故赤見於口也。注以焦絕屬唇皮,謂熱剝唇皮,誤矣。)

白話文:

風邪侵襲五臟六腑的俞穴,就會變成臟腑之風。(俞穴位於背部,臟腑的氣不穩固,風邪就會從俞穴侵入。風邪進入臟腑後,可能從臟進入陰經,也可能從腑進入陽經。通過診脈辨證,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來治療。俞,讀音同輸。)

風邪侵入身體的哪個部位,就會形成偏風。(風邪侵襲身體左右的俞穴,就會形成偏風。偏風是指半身不遂的病症。人體的俞穴就像房屋的門戶,風邪侵入人體一定會通過穴位,如果風邪侵入偏向一側,就會導致身體一側生病,比如現在的癱瘓。)

風邪沿著風府穴向上侵襲,就會形成腦風。(風府穴在後頸髮際上方一寸,大筋內凹陷的地方。腦風是指風邪進入大腦,觸風後會頭暈、輕微頭痛,時常流清涕,與鼻淵相似。)風邪進入頭部,就會形成眼部受風寒。(這裡的「系頭眼寒」難以理解,可能是古代版本有誤。)

喝酒後感受風邪,就會形成漏風。(酒性辛溫,能疏通氣機,如果再感受風邪,就會導致汗液外洩,真氣疏漏。)在性生活後出汗時感受風邪,就會形成內風。(性生活會損耗精氣,導致毛孔打開,容易被內風侵襲,所以稱為內風。)

剛洗完頭就感受風邪,就會形成首風。(人體的孔竅中,頭髮最為疏鬆,用熱水洗頭會導致毛孔打開,風邪容易進入。所以凡是感受風邪,頭部都會疼痛,不只是剛洗完頭才會這樣。)

風邪長期停留在體內,就會形成腸風飧泄。(這裡的「中」是指脾胃。脾胃屬土,風邪久留會導致木旺,木旺會克制土,所以風邪停留在腸道,導致食物消化不良。飧,讀音同孫。)

風邪停留在皮膚腠理,就會形成泄風。(風邪停留在腠理,就會導致玄府打開,汗液外洩,所以稱為泄風。)

所以說,風邪是各種疾病的源頭,它的變化可以導致其他疾病。風邪沒有固定的形態,但是會產生風氣。(風邪會先於其他疾病而出現,因為風邪有聲音但沒有形狀,有氣但沒有實質,它會趁虛而入,讓人猝不及防。各種邪氣侵入人體都是如此,所以說風邪是各種疾病的源頭。風邪進入經絡後,就會千變萬化,隨著身體的虛弱部位而侵入,沒有固定的位置。雖然風邪沒有固定的形態,但一定會產生風氣。)

善於診斷的人,通過觀察面色、按壓脈搏,就能夠在細微之處辨別風邪。原本的《甲乙經》等醫書將「致」字寫成「故攻解」,反而顯得支離破碎。

黃帝問:五臟感受風邪的症狀有什麼不同?希望能夠了解它們的診斷方法和病症。岐伯說:肺受風邪的症狀是,多汗、怕風,面色蒼白,時常咳嗽、氣短,白天會好轉,晚上會加重。診斷部位在眉毛上方,顏色是白色。(肺與皮毛相合,風邪侵入就會導致毛孔疏鬆,所以會多汗怕風。肺的顏色是白色,肺有病就會在面色上顯現出來。肺的變化表現為咳嗽,肺受到風邪就會咳嗽。因為咳嗽所以會氣短,氣短是指呼吸急促。

陽氣喜好舒展而厭惡閉塞,白天陽氣舒展所以病情會好轉,晚上陰氣閉塞所以病情會加重。眉毛上方是闕庭,是肺的部位,如果出現白色就說明肺有病。)

心受風邪的症狀是,多汗、怕風,焦躁不安、容易發怒、恐嚇,面色發紅,病情嚴重時說話不清楚。診斷部位在口部,顏色是紅色。(液體進入心臟會變成汗液,所以風邪進入心臟也會導致多汗怕風。火燒灼物體會焦枯,焦絕是指心屬火,心有病就會導致火旺而焦急。因為火旺焦急,所以會容易發怒而恐嚇他人。舌頭是心臟的苗,心臟有病就會導致舌頭不靈活,所以說話不清楚。紅色是心臟的顏色,心臟有病就會在口部顯現出來。註解將焦絕歸為嘴唇皮膚,認為是熱灼傷嘴唇皮膚,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