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內經知要》~ 卷下 (3)

回本書目錄

卷下 (3)

1. 三、病能

《至真要大論》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諸風者,風病不一也。掉,搖動也。眩,昏花也。風木善動,肝家之症也,掉眩雖同,而虛實有別,不可不察焉);諸寒收引,皆屬於腎(收,斂束也。引,牽急也。筋脈攣急本是肝症,而屬於腎者,一則以腎肝之症同一治,一則腎主寒水之化,腎虛則陽氣不充,營衛凝泣;肢體攣踡。所謂寒則筋急也),諸氣膹郁,皆屬於肺(膹者,喘急上逆。

白話文:

《至真要大論》中記載:

  • **頭暈掉眩:**跟肝臟有關。(各種原因引起的頭暈統稱為風病。掉,即搖晃。眩,即頭昏眼花。肝五行屬木,主運動,因此屬於肝臟的疾病。頭暈掉眩雖然表現相似,但分虛證和實證,不能不區別開來。)
  • **手腳抽搐:**跟腎臟有關。(收,指收縮收斂。引,指牽拉抽動。筋脈抽搐本應屬肝臟疾病,但屬於腎臟的,一是因為腎肝疾病的治療方法相同,二是因為腎臟主司寒冷水液的轉化,腎氣虛則陽氣不足,氣血凝結,導致肢體痙攣。所謂寒則筋急,就是這個道理。)
  • **胸悶氣逆:**跟肺臟有關。(膹,指喘息急促,上逆。肺氣上逆,導致胸悶氣喘。)

郁者,痞塞不通。肺主氣,氣有餘者,本經自伏之火;氣不足者,則火邪乘之。虛實之分,極易淆誤,所當精辨。近世庸者。概指為肺熱而攻其有餘,虛虛之禍,良可嗟悼);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脾司濕化,又主肌肉,內受濕淫,肌體腫滿,故屬於脾,土氣太過,則濕邪盛行,其病驟至;法當分疏。

白話文:

鬱:指氣血不通暢,堵塞不通。肺主氣,氣過盛的人,會導致肺中本來潛伏的火氣旺盛;而氣虛的人,則會被外來的邪火乘虛而入。虛實難以分辨,需要仔細辨別。

近來一些庸醫,往往把所有症狀都歸結為肺熱,而攻擊那些氣血過盛的人(導致虛虛之禍,令人扼腕嘆息);各種濕腫脹滿的病症,都屬於脾臟(脾臟負責化濕,又主肌肉,一旦受到濕邪侵襲,肌肉就會腫脹,故而這些病症屬於脾臟),土氣過盛,則濕邪盛行,病情會突然發作;治療方法應該是疏通化解。

土氣不及,則木乘水侮,其病漸成,法當培補,二者易治,比於操刃);諸熱瞀瘛,皆屬於火(昏悶曰瞀,抽掣曰瘛,邪熱傷神則瞀,亢陽傷血則瘛,雖皆屬火,亦有虛實之分。丹溪曰;實火可瀉。岑連之屬;虛火可補,參耆之屬。

白話文:

脾胃功能不足,則肝氣上升,腎水不能制約,疾病逐漸加重。此時應採用補養的方法,問題很容易解決(就像使用鋒利的刀子一樣)。

所有熱性頭暈、抽搐的疾病都屬於火熱證(昏沉朦朧稱為瞀,抽動痙攣稱為瘛。邪熱傷及心神則導致瞀,陽氣過盛傷及血液則導致瘛)。雖然都屬於火熱證,但也有虛實之分。

丹溪心法說:實火證可以用瀉火藥物治療(如岑連等)。虛火證可以用補益藥物治療(如參耆等)。

仁人之言哉),諸痛癢瘡,皆屬於心(熱甚則瘡痛,熱微則瘡癢,心主熱火之化,故痛癢諸瘡,皆屬於心也),諸厥固泄,皆屬於下,(厥者,自下而逆上也,陰衰於下,則為熱厥,陽衰於下,則為寒厥。固者,二便不通也。陽虛則無氣,而清濁不化,寒也。火盛則水衰,而精液乾枯,熱也。

白話文:

這是仁人說的話。各種疼痛、瘙癢的瘡,都屬於心(熱氣太盛就會瘡痛,熱氣稍弱就會瘡癢,心主宰熱火的運化,因此疼痛、瘙癢的各種瘡都屬於心);各種陽縮陰洩的症狀,都屬於下焦(厥,指從下而上逆。陰氣在下面衰弱,就會形成熱厥;陽氣在下面衰弱,就會形成寒厥。固,指大小便不通暢。陽虛則沒有氣,精華糟粕不能運化,就會形成寒證。火氣旺盛則水液衰弱,精液乾枯,就會形成熱證。

泄者,二便不固也。命門火衰則陽虛失禁,寒也。腎宮水衰則火迫注泄,熱也。腎開竅於二陰,腎主二便,居下故也);諸痿喘嘔,皆屬於上(痿廢應屬下部而屬於上者,何也?肺熱葉焦,發為痿躄。氣急曰喘,病在肺也。有聲無物曰嘔,肺胃司之,總屬在上之症);諸禁鼓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禁,即噤也,寒厥咬牙曰噤。鼓,鼓頷也。

白話文:

**泄:**大便和小便不固。

命門火衰導致陽虛: 陽氣虛弱導致失禁,這是寒證。

腎宮水衰導致火迫尿頻: 腎水不足導致火熱迫尿,這是熱證。

腎主二便: 腎臟掌管大便和小便,因為腎臟位於人體下方。

痿、喘、嘔等症狀都屬於上焦:

  • 痿:應該屬於下焦的痿廢症狀,但卻屬於上焦,是因為肺熱灼傷肺葉,導致痿躄。
  • 喘:氣息急促,是肺部疾病的症狀。
  • 嘔:有聲音但沒有吐出東西,是肺胃掌管的疾病,總歸屬於上焦的疾病。

禁、鼓慄等症狀都屬於火證:

  • 禁:指噤,寒厥時咬牙切齒的症狀。
  • 鼓:指鼓頷,下巴顫動的症狀。這些症狀都是因為火氣旺盛所致。

慄,戰慄也。寒戰而神不自持,如喪神守,皆火也。心火亢極,反兼勝己之化,此火實也,陽虛陰盛,氣不衛外而寒戰者,此火虛也);諸痙項強,皆屬於濕(痙者,風濕而屈伸不利也。項屬足太陽寒水,水即濕也,故皆屬於濕);諸逆衝上,皆屬於火(喘咳嘔吐,氣滿逆急。

白話文:

:戰慄的意思。寒戰而精神無法控制,好像失去了神智,這些都是火邪引起的。(心火亢盛到極點,反過來剋制自己相生的水,這是火實;陽氣虛弱,陰氣旺盛,氣血不能護衛身體外而引起寒戰的,這是火虛。)

諸痙項強 :指頸項強直、痙攣,都是屬於濕邪引起的。(痙攣是由於風濕,導致屈伸不利。頸項屬於足太陽膀胱經,足太陽膀胱經主寒水,水即濕,所以這些症狀都屬於濕邪。)

諸逆衝上 :指喘咳、嘔吐、氣滿逆急的症狀,都是屬於火邪引起的。

皆沖逆之症,火性炎上,故皆屬於火);諸脹腹大,皆屬於熱(熱氣內淫,變為煩滿,故曰皆屬於熱。近世執此一句,因而誤人不可勝數,獨不聞經曰:歲水太過,腹大脛腫。歲火不及,脅滿腹大。流衍之紀,病脹。水鬱之發,善脹。太陽之勝,腹滿。陽明之復,腹脹。又曰:適寒涼者脹。

白話文:

這些都是陽氣上逆的證候,就像火往上燒的特性,所以都屬於火證;各種腹部脹大的症狀,都屬於熱證(熱氣侵入體內,造成腹滿,所以說它們都屬於熱證。近來有人執著於這句話,因而誤診和誤治的案例不勝枚舉。難道沒聽說《內經》上說的:“水氣太過,則腹大腿腫;火氣不足,則脇肋脹滿、腹部腫大;氣血運行不暢會引起脹病;水氣鬱結發作,會引起腹脹;太陽經氣旺盛,會導致腹滿;陽明經氣復發,會導致腹脹。”此外,經文還說:“受寒涼引起腹脹。”

又曰:藏寒生滿病。又曰,胃中寒則脹滿。此九者,皆言寒脹也。故東垣曰,大抵寒脹多,熱脹少,良有本矣),諸躁狂越,皆屬於火(躁者,煩躁也。狂者,妄亂也,越者,如登高而歌之類。火入於肺則煩。火入於腎則躁。又有陰盛發躁。成無己曰:陰躁欲坐井中,但欲飲水、不得入口。

白話文:

再說,身體藏有寒氣會產生腹脹的疾病。又說,胃裡有寒氣就會脹滿。這九種說法,都是在講寒氣引起的脹滿。所以東垣說,大部分是寒氣引起的脹滿,熱氣引起的脹滿較少,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各種躁動瘋狂的行為,都屬於火氣所致(躁:煩躁;狂:胡亂瘋癲;越:像爬到高處唱歌那樣。火氣進入肺部就會煩躁,火氣進入腎臟就會躁狂。也有因為陰盛而發作躁狂的。成無己說:陰盛引起的躁狂會想要坐在井裡,只想喝水,卻喝不到。

東垣曰,陰躁欲坐井中,陽已先亡,醫猶不悟,重以寒藥投之,其死何疑?故曰內熱而躁者,有邪之熱也,屬火,外熱而躁者,無根之火也,屬寒。經之論狂屢見,屬虛寒者凡四條,是狂亦有寒熱之辨矣);諸暴強直,皆屬於風(暴,猝也。強者,筋強。直者,體直而不能屈伸也。

白話文:

古文:

東垣曰,陰躁欲坐井中,陽已先亡,醫猶不悟,重以寒藥投之,其死何疑?故曰內熱而躁者,有邪之熱也,屬火,外熱而躁者,無根之火也,屬寒。經之論狂屢見,屬虛寒者凡四條,是狂亦有寒熱之辨矣);諸暴強直,皆屬於風(暴,猝也。強者,筋強。直者,體直而不能屈伸也。

東垣說,陰虛體內發熱想要坐到井水裡,結果陽氣已經先亡了,醫生還不理解,反而用寒涼的藥物治療,病人怎麼可能不死呢?所以說,內部發熱而躁動的,是因為邪熱的緣故,屬火證;外部發熱而躁動的,是因為無根的虛火,屬寒證。醫經中討論狂證的條文很多,屬於虛寒的就有四條,說明狂證也有寒熱之分;各種突然發生的強直症,都屬於風證。(暴,突然;強,筋脈強硬;直,身體筆直不能彎曲。)

肝主筋,其化風,故曰屬風,非天外入風也。內風多燥,若用風劑則益燥,故有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說也。輕與疏風則益燥,且腠理開張,反招風矣);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有聲,謂腸鳴也,鼓之如鼓,謂腹脹也,皆陽氣逆壅,故曰屬熱。二症多有屬於寒者,盡信不如無書,其是之謂耶);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胕腫者,浮腫也。疼酸者,火在經也。

白話文:

肝臟主管筋脈,它的作用是可以化解風氣,所以說肝屬風,但這裡的風並不是外部入侵的風寒之氣。體內的風氣多為乾燥,如果使用風藥治療,反而會加重乾燥。因此有「治療風氣先治療血氣,血行通暢則風氣自消」的說法。

輕易使用疏風藥物會加重乾燥,還會導致腠理疏鬆,反而容易招致風氣入侵。

凡是出現有聲響的疾病,例如腸鳴如鼓、腹脹如鼓,都屬於熱證(聲音是指腸鳴,腹脹如鼓是指腹脹,都是因為陽氣逆亂壅滯所致,所以稱為熱證。這類疾病中也有部分屬於寒證,一味相信書本上的說法不可取,這就是這個道理)。

凡是出現肢體浮腫、疼痛酸楚、驚嚇駭異的疾病,都屬於火證(肢體浮腫是指水腫。疼痛酸楚是指火邪循經而行)。

驚駭者,火在臟也。然胕腫痠疼,屬於寒濕者不少,驚駭不寧,屬於不足者常多也),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火(轉筋攣踡,燥熱所致,小便渾濁,清化不及,故皆屬熱,然而寒則筋急,喻如冬月嚴寒,則角弓增勁。心腎不足,多有便濁。經云: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

白話文:

驚嚇過度時,會導致肝膽火旺。

但如果出現肌肉腫脹痠痛,可能與寒濕有關;而驚嚇不安,則常與氣血不足有關。

當四肢活動反常,水液混濁等症狀,都與肝膽火旺有關(肌肉抽搐、彎曲是因燥熱所致;小便混濁是因為清氣化解不完全,因此都屬熱症)。

然而,寒氣也會導致肌肉僵硬,就像冬天嚴寒時,角弓反張會更加嚴重。

心腎氣血不足時,也容易出現小便混濁。古經有云:「中氣不足,膀胱和大小便會發生變化。」

讀者蓋通之可耳);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澄澈清冷者,寒水之本體,故皆屬寒),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嘔逆者,火炎之象。吐酸者。肝木之實,暴注者,火性疾速,下迫者,火能燥物。此特道其常耳,虛寒之變,數症常作,不可不知也)。

白話文:

讀這段文字的人一定要記住這些原則:

  • 所有的水液性疾病,如果水液清澈冰涼,都屬於寒證。(清澈冰涼的水是寒水的本性,所以都屬於寒證)
  • 所有嘔吐酸水、突然腹瀉的疾病,都屬於熱證。(嘔吐是火熱的表現,吐酸水是肝木的問題,突然腹瀉是火性發作迅速,拉肚子是火熱乾燥了身體內的物質。這只是說明常見的情況,虛寒體質變化的時候,這些症狀也往往會出現,不能不知道。)

按:經言十九條,道其常也。余每舉其反者,盡其變也,王太僕深明病機之變,其所註疏,真《內經》畫龍點睛手也。啟玄曰:如大寒而甚,熱之不熱,是無火也,當助其心。又如大熱而甚,寒之不寒,是無水也;熱動復止,倏忽往來,時動時止,是無水也,當助其腎。內格嘔逆,食不得入,是有火也。

白話文:

《內經》中所言十九條,是闡述疾病的常規。而我則常舉出相反的情況,以盡其變化之道。王太僕深諳病機變化,他的註疏,可謂是《內經》畫龍點睛之筆。啟玄說:比如大寒症狀嚴重,熱療法卻不見效,這是因為體內無火,應該補益心臟。又比如大熱症狀嚴重,寒療法卻不見效,這是因為體內無水,熱症反覆無常,時而發作時而停止,也是無水的表現,應該補益腎臟。內格嘔逆,飲食無法進食,這是體內有火。

病嘔而吐,食入反出,是無火也。暴速注下,食不及化,是無水也。溏泄而久。止發無恆,是無水也。故心盛則熱,腎盛則寒,腎虛則寒動於中,心虛則熱收於內。又熱不得寒,是無水也,寒不得熱,是無火也,夫寒之不寒,責之無水,熱之不熱,責其無火。熱之不久,責心之虛,寒之不久,責腎之少。

白話文:

嘔吐 :食物吃進去後又吐出來,這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胃火來消化食物。

瀉肚子 :食物吃進去後很快就被排出來,而且還沒消化,這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胃液來幫助消化。

慢性腹瀉 :腹瀉時間長久,大便時好時壞,這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腎氣來固住腸道。

心火旺盛 :身體發熱,這是因為心火旺盛的緣故。

腎氣旺盛 :身體發冷,這是因為腎氣旺盛的緣故。

腎氣虛弱 :身體發冷,這是因為腎氣虛弱,無法溫暖身體的緣故。

心火虛弱 :身體發熱,這是因為心火虛弱,無法溫暖身體的緣故。

熱不能抑制寒 :這是因為沒有足夠的水液,水液能幫助緩和熱性。

寒不能抑制熱 :這是因為沒有足夠的火氣,火氣能幫助緩和寒性。

寒性不強 :這是因為沒有足夠的水液。

熱性不強 :這是因為沒有足夠的火氣。

熱性不能持續 :這是因為心火虛弱。

寒性不能持續 :這是因為腎氣不足。

方有治熱以寒,寒之而火食不入,攻寒以熱,熱之而昏躁以生,此為氣不疏通,壅而為是也。余以太僕此語為岐黃傳神,常自誦憶,並勉同志。

白話文:

有的人用寒涼藥物治療熱病,結果導致不能吃東西;用溫熱藥物攻伐寒症,結果引起昏迷和躁動。這是因為氣血不通暢,導致壅塞所致。我認為名醫陶弘景的這番話,是醫聖張仲景神妙精華的傳承,我常常誦記這句話,並勉勵同道之人。

《生氣通天論》曰:因於寒,欲如運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陽氣不固,四時之邪乃能幹之。經曰: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又曰: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皆言冬令宜閉藏也。因者,病因也。因寒而動者,內而欲心妄動,如運樞之不停,外而起居不節。

白話文:

《生氣通天論》上說:寒邪入侵後,會引起內在的妄動,就像車輪軸心不停運轉一樣。起居不節,也會導致陽氣無法固攝,此時四時的邪氣就會趁虛而入。經典中說過:冬季的第四個月開始,陰氣閉藏於地底。水結冰,大地凍裂,不能擾動陽氣。《黃帝內經》裡還說:冬天,陽氣潛藏在骨髓中,萬物蟄伏,君子應居於室內。這些都是說冬季應閉藏的道理。「因」是指致病的原因。因受寒而妄動,內在會導致心神妄動,就像車輪軸心不停運轉;外在會導致起居不節。

如驚氣之震動,則與天令相違,神氣不能內斂,皆浮越於外矣):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此言動而得之,為中熱之候也。炎蒸勞役。病屬於陽,故多汗而煩,氣高喘喝。即感之輕而靜者,亦精神內亂,言語無倫也),體若燔炭,汗出而散(此言靜而得之。為中暑之候也。

白話文:

如突然驚嚇,導致氣血震動,則違背了天人合一之道,神氣無法內收,全都浮於體外:

因於暑氣

  • 出汗過多
  • 心煩氣躁
  • 喘息、咳嗽
  • 安靜時也會話多(這些症狀是在活動中發病,表示體內有熱)

炎熱勞累

  • 病屬於陽,所以多汗、心煩
  • 氣血上逆,導致喘息、咳嗽
  • 即便是輕微中暑,靜養時也會精神錯亂,言語無序

如同被火烤

  • 出汗過多
  • 熱氣散發(這些症狀是在靜止中發病,表示中暑嚴重)

納涼飲冷,病屬於陰,熱氣抑遏,體如燔炭,必得發汗,而陰鬱之氣始散也。香薷一味為夏月發汗之要藥,其性溫熱,止宜於中暑之人。若中熱者誤服之,反成大害,世所未知);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土旺四季之末,發無常期。首如裹者。

白話文:

如果在炎熱的夏天貪涼喝冷飲,就會導致體內陰氣過盛,體熱被壓制,身體像被火爐烤一樣,必須發汗才能將體內的陰氣排出。香薷是一種夏季發汗的常用藥,性溫熱,只適合給中暑的人服用。如果是因為中熱而誤服香薷,反而會造成嚴重的後果,這是世人所不知道的。

如果體內濕氣過重,會出現頭部像被包裹住一樣的感覺,濕熱無法散發,大筋縮短僵硬,小筋鬆弛變長。大筋縮短會導致肢體拘束,小筋鬆弛變長則會導致肢體痿弱。(濕氣過重發病的時間不明確,頭部像被包裹住一樣的感覺是一種表現。)

濕傷則頭面壅重也。濕久成熱,須藥以攘奪之,苟為不奪,則熱傷陰血,筋無以榮,大筋拘而不伸,小筋弛而無力矣);因於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肺金主氣,病因於氣者,秋令之邪也。腫者,氣化失宜,乃為腫脹也。四維者,四肢也。相代者,言足腫不能行,手代之以扶倚也,氣不能治,終歸於竭矣)。

白話文:

濕傷

如果受到濕氣侵襲,會感到頭面沉重。濕氣時間久了會化熱,必須用藥去除濕熱。如果不好好去除,熱氣就會傷陰血,筋脈得不到滋養。大筋會緊縮而無法伸展,小筋會鬆弛而無力。

氣傷

如果受到氣的影響,就會出現腫脹。四肢交替腫脹,陽氣逐漸耗盡(肺氣主氣,如果病因在氣,通常是在秋天受到侵襲。腫脹是氣化不順,導致身體腫脹。四肢交替腫脹,是因為腳腫了不能走路,只能用手幫忙支撐。陽氣不能運行,最後會耗盡)。

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闢積於夏,使人煎厥(陽春主生髮之氣,此言春令之邪也。氣方生而煩勞太過,則氣張於外,精絕於內。春令邪辟之氣,積久不散,至夏未痊,則火旺而真陰如煎,火炎而虛氣逆上,故曰煎厥。按《脈解篇》曰肝氣失治,善怒者名曰煎厥。則此節指春令無疑。舊疏從未及之,豈非千慮一得)。

白話文:

陽氣旺盛的時候,因勞累而擴張,內部精氣枯竭,邪氣積聚在夏季,使人發熱上吐(陽春是主生髮之氣,這裡指春天的邪氣。生髮之氣剛生出不久,如果過度勞累,就會導致氣在體外擴張,體內精氣枯竭。春天的邪氣積聚很長時間都不消散,到了夏季還沒有痊癒,就會導致火氣旺盛,體內真陰被灼燒,火氣旺盛而虛弱之氣逆行上升,所以稱為煎厥。根據《脈解篇》記載,肝氣失調,容易發怒的人稱為煎厥。所以這一段指的是春天的邪氣。以前的疏理沒有提到過,難道不是因為想得太周到了嗎?

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菀,茂也,結也)於上,使人薄厥(怒氣傷肝,肝為血海,怒則氣上,氣逆則絕,所以血菀上焦,相迫曰薄,氣逆曰厥,氣血俱亂,故為薄厥。蓋積於上者,勢必厥而吐也。薄厥者,氣血之多而盛者也)。有傷於筋,縱,其若不容(怒傷而至於血厥,則筋無以榮,緩縱不收,若不能容矣)。

白話文:

大怒會導致氣血阻塞;血液會瘀結在身體上部,導致人出現薄厥(由於生氣傷肝,肝臟是血液貯藏的地方,生氣會導致氣血上升,氣血逆流後會阻塞,因此血液瘀結在胸腔以上,彼此擠壓稱為「薄」,氣血逆流稱為「厥」,氣血同時混亂,所以稱為薄厥。積聚在上部的氣血勢必會導致厥逆和嘔吐。)薄厥是氣血過於旺盛的表現。生氣傷身,導致血厥,筋脈就會失去滋養,變得鬆弛無力,好像身體無法容納它們一樣。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偏者,或左或右,止出半邊也。沮者。言此既偏出,彼即阻滯矣。久則衛氣不固,營氣失守,當為偏枯,即半身不遂也)。汗出見濕,乃生痤(音鋤)疿(音沸,汗出則玄府開張,若涼水浴之,即見濕矣。留於膚腠,甚者為痤,微者為痱。痤。小癤也。

白話文:

出汗不均勻,會導致身體一側僵硬麻痺(不均勻指的是隻出一邊的汗。麻痺的意思是汗液偏向一邊,另一邊就會阻滯)。時間久了,體表的衛氣就會不牢固,體內的營氣就會失守,就會導致偏枯,也就是半身不遂。出汗時遇冷會出現濕疹(出汗時皮膚毛孔打開,如果遇到冷水,就會出現濕氣。濕氣滯留在皮膚表面,嚴重時會形成濕疹,輕微時會形成痱子。濕疹是一種小膿皰。)

痱,暑疹也)。高粱之變,足生大疔,受如持虛(高粱,即肥甘也。變,病也。足,能也。厚味不節,蓄為灼熱,能生大疔。日積月累,感發最易,如持虛之器以受物也)。勞汗當風,寒薄為皶(音渣)。郁乃痤(形勞汗出,坐臥當風,寒氣薄之,液凝為皶,即粉刺也。若鬱而稍重,乃若小癤,其名曰痤)。

白話文:

痱子,是夏季的熱疹。過量食用肥甘厚味,會累積成灼熱之氣,導致腳上長大疔瘡,就像用破損的容器盛東西一樣容易。

勞動後出汗,如果直接吹風,會導致寒氣侵入,汗液凝結形成皶(粉刺)。如果鬱積較嚴重,就會形成類似小瘡的痤瘡。

開闔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僂(夏則腠理開而發泄,冬則腠理闔而閉藏,與時偕行也。若當開不開,當閉不閉,不得其宜,為寒所襲,留於筋絡之間,軟急不舒,形為俯僂矣)。陷脈為瘻,留連肉腠(陷脈者,寒氣自筋絡而陷入脈中也。瘻,鼠瘻之屬,邪久不散,則漸深矣)。

白話文:

古文: 開闔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僂(夏則腠理開而發泄,冬則腠理闔而閉藏,與時偕行也。若當開不開,當閉不閉,不得其宜,為寒所襲,留於筋絡之間,軟急不舒,形為俯僂矣)。陷脈為瘻,留連肉腠(陷脈者,寒氣自筋絡而陷入脈中也。瘻,鼠瘻之屬,邪久不散,則漸深矣)。

如果身體無法正常開合(如出汗或保暖),寒氣就會侵入,導致駝背(因為夏季時毛孔會打開釋放熱氣,冬季時毛孔會關閉儲存熱氣,這與季節變化相符。如果在該開的時候毛孔沒有打開,該關的時候毛孔沒有關閉,就表示身體無法適應季節變化,寒氣會趁虛而入,停留在筋脈之間,筋骨緊繃不適,就會形成駝背)。如果寒氣深入脈中,就會形成瘻管,在肌肉和皮下組織中蔓延(寒氣從筋脈侵入脈中,稱為陷脈。瘻管類似於老鼠洞,如果不及時散去寒邪,瘻管就會逐漸加深)。

俞氣化薄,傳為善畏,及為驚駭(寒氣漸深,自脈而流於經俞,侵及臟腑,故為恐畏驚駭也)。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營行脈中,邪氣陷脈,則營氣不從,故逆於肉而癰腫生焉)。魄汗未盡,形弱而氣爍,穴俞已閉,發為風瘧(肺主皮毛,汗之竅也,肺實藏魄,故名魄汗。汗出未透,則熱鬱於內,形氣俱爍,俞穴以閉,留止之邪必為風瘧矣)。

白話文:

寒氣逐漸加深,流經經脈至臟腑,造成恐懼驚駭。

血液運行不順,逆行於肌肉組織,導致癰腫生成。

肺中魄汗未出,身體虛弱而津液耗損,身體穴位閉塞,引發風瘧。

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春傷於風,則肝木侮土,故為洞泄),夏傷於暑,秋為痎瘧(夏傷於暑,伏而不發,秋氣收束,寒鬱為熱,故寒熱交爭而成痎瘧。痎者,瘧之通稱,非有別義);秋傷於濕,上逆而咳,發為痿厥(土旺於四季之末,秋末亦可傷濕,秋氣通於肺,濕鬱成熱,上乘肺金,氣逆而咳,曰上逆者,濕從下受故也);冬傷於寒,春必溫病(冬傷於寒,寒毒藏於陰分,至春始發。名為溫病,以時令得名也。

春不發而至於夏,即名熱病矣)。

白話文:

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 春天如果受了風寒,風邪侵襲人體,導致肝氣過盛、剋制脾胃,就會出現腹瀉。

夏傷於暑,秋為痎瘧 夏天如果受了暑熱,熱邪潛伏在體內,到了秋天,天氣轉涼,寒氣與熱氣交爭,就會導致瘧疾。瘧疾是瘧疾的總稱,並非有特殊的含義。

秋傷於濕,上逆而咳,發為痿厥 秋天如果受了濕氣,濕氣會上逆到肺部,導致肺熱,出現咳嗽。之所以說是「上逆」,是因為濕氣從下部入侵人體。

冬傷於寒,春必溫病 冬天如果受了寒邪,寒邪會潛伏在陰分,到了春天就會發作。這種病被稱為「溫病」,是因為它在春天發作的季節特點。

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曲直作酸,肝之味也。過於食酸,久而增氣,木乘土位,脾氣乃絕);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咸為腎味,過食則傷腎,腎主骨,故大骨氣勞。咸走血,血傷故肌肉短縮,咸從水化,水勝則火囚,故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甘歸土味,過食則緩滯上焦,故心氣喘滿。甘從土化,土勝則水病,故黑色見而腎氣不衡矣。

白話文:

口味過酸,會導致肝氣旺盛、脾氣虛弱。

口味過鹹,會損傷骨骼、肌肉萎縮、心氣受抑。

口味過甜,會導致心氣鬱悶、面色發黑、腎氣不穩。

衡,平也),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苦味太過,則心傷而脾失其養,且苦者性燥,故不濡也。《五味論》曰:苦入於胃,穀氣不能勝苦,苦入下脘,三焦之道閉而不通,故變嘔。可見苦寒損中,令脾之正氣不濡,胃之邪氣乃厚。厚者,脹滿之類也);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味過於辛,則肺氣乘肝,肝主筋,故筋脈沮弛。辛味多散,則精耗神傷,故曰央。

央當作殃)。

白話文:

衡量(衡,平衡之意),味道過於苦澀,脾氣得不到滋潤,胃氣反而旺盛(苦味太過,會傷心,而脾得不到滋養,而且苦性燥烈,所以不滋潤。《五味論》說:苦味進入胃中,脾氣不能勝過苦味,苦味進入下腹部,三焦的通道閉塞不通,所以會嘔吐。由此可見,苦寒損傷中焦,導致脾的正氣不滋潤,胃的邪氣反而旺盛。旺盛,是指脹滿之類的症狀);味道過於辛辣,筋脈鬆弛,精神疲憊(味道過於辛辣,會使肺氣剋制肝氣,肝主筋,所以筋脈鬆弛。辛味多有發散作用,會消耗精氣,損傷精神,所以說疲憊)。

《陰陽別論》曰: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陽明為二陽,胃傷而心脾受病者,何也?脾與胃為夫妻,夫傷則妻亦不利也。心與胃為子母,子傷則母亦不免焉。不得隱曲,陽事病也,胃為水穀氣血之海,化營衛而潤宗筋。《厥論》曰:前陰者,宗筋之所聚,太陰,陽明之所合也。

白話文:

《陰陽別論》上說:二陽的疾病發作在心和脾上,有無法隱藏的曲戾之氣,女性不來月經(陽明經是二陽之一,胃受傷導致心脾生病的原因是什麼?因為脾和胃是夫妻,丈夫受傷,妻子也會受到影響。心和胃是母子,孩子受傷,母親也難免受累。無法隱藏的曲戾之氣,是指陽氣的病症,胃是水谷氣血的匯聚之所,它可以化生營衛之氣,滋潤宗筋。《厥論》說:前陰是宗筋聚集的地方,是太陰經和陽明經交會的部位。

《痿論》曰:陰陽總宗筋之會,而陽明為之長。故胃病則陽事衰也。女子不月者,心主血,脾統血,胃為血氣之海,三經病而血閉矣),其傳為風消,其傳為息賁者,死不治(胃家受病,久而傳變,則肝木勝土,風淫而肌體消削,胃病則肺失所養,故氣息奔急。隱曲害者精傷,精傷則火亢乘金,元本敗而賊邪興,死不治矣)。

白話文:

《痿論》中說:人體的陰陽二氣相交於筋會,而陽明經是它們的領袖。所以胃部有病,陽氣就會衰竭。女子閉經,是因為心主宰血液,脾統籌血液,胃是氣血之海,這三條經絡有病,血液就會不通暢。這種病再發展成消瘦症,或者發展成氣息喘促的,都治不好了。(胃部受病,時間久了會發生變化,就會肝木剋制脾土,風邪侵襲,身體消瘦;胃部有病,肺部就得不到滋養,所以氣息就會急促。暗中受傷的會損傷精氣,精氣受傷就會火氣亢盛剋制肺金,根本被破壞,邪氣就會興起,治不好了。)

三陽為病發寒熱,下為癰腫,及為痿厥腨㾓,其傳為索澤,其傳為頹疝(太陽為三陽,屬表,故發寒熱與癰腫。足太陽之脈從頭下背,貫臀入膕,循腨抵足,故足膝無力而痿,逆冷而厥,足肚痠疼而為腨㾓。表有寒熱,則潤澤之氣必皆消索。頹疝者,小腹控引睪丸而痛也)。

白話文:

三條陽經發生病變會發作寒熱,可能導致癰腫。並可能引起肢體無力、手腳冰冷和肌肉疼痛。如果病變傳變,會導致潤澤之氣衰弱,出現下墜的疝氣(小腹連接睪丸處疼痛)。

一陽發病,少氣,善咳,善泄,其傳為心掣,其傳為隔(少陽為一陽,膽與三焦也。膽屬木,三焦屬火,壯火食氣,相火刑金,故少氣善咳。木旺則侮土,故善泄。三焦火動,則心掣而不寧。膽氣乘脾,則隔塞而不利)。二陽一陰發病,主驚駭、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風厥(二陽,胃與大腸也。

白話文:

一陽發病 症狀:呼吸短促,容易咳嗽,腹瀉。 傳變:轉化為心臟痙攣或橫膈膜疼痛。

(少陽指一陽,是膽經和三焦經。膽屬木,三焦屬火。火旺會消耗氣血,膽火過剩會損傷肺金,所以呼吸短促容易咳嗽。木旺會克土,所以腹瀉。三焦火旺會影響心臟,導致心臟痙攣不安。膽氣過勝會影響脾臟,導致橫膈膜阻塞不暢。)

二陽一陰發病 症狀:驚嚇、背痛、容易打嗝、伸懶腰。 病名:風厥

(二陽指胃經和大腸經。陽明虛弱,陰氣相對過盛。陽氣虛弱,不能控制陰氣,導致驚嚇、背痛。胃氣虛弱不能溫養脾臟,產生氣滯,引起打嗝。脾氣不足會影響肝臟,導致肝氣上逆,引起伸懶腰。)

一陰,肝與心主也,肝胃二經皆主驚駭,經曰:東方通於肝,其病發驚駭。又曰足陽明病,聞木音則惕然而驚是也。手陽明之筋皆挾脊,故背痛,噫,噯氣也,其主在心。經曰:上走心為噫者,陰盛而上走於陽明,陽明絡屬心也。欠雖主於腎,而經云足陽明病為數欠,則胃亦病欠也。

白話文:

一陰是指肝與心,肝經和胃經都主管驚嚇。經典中說:「東方通於肝,它的病症會引發驚嚇。」又說:「足陽明經有病,聽到木頭發出的聲音就會突然驚醒。」手陽明經的筋脈都夾著脊椎,所以會背痛。噫氣,就是打嗝,它的主因在心。經典中說:「往上沖到心的就是噫氣」,這是因為陰氣過盛而往上衝到陽明經,而陽明經又與心相連。打哈欠雖然主要由腎主管,但經典中也說:「足陽明經生病會經常打哈欠」,因此胃部生病也會打哈欠。

肝主風,心包主火,風熱相搏,故病風厥)。二陰一陽發病,善脹、心滿、善氣(二陰,心與腎也。一陽,膽與三焦也。膽乘心則脹,腎乘心則滿,三焦病則上下不通,故善氣)。三陽三陰發病,為偏枯痿易,四肢不舉(三陽,膀胱。小腸也。三陰,脾、肺也,膀胱之脈自頭背下行兩足,小腸之脈自兩手上行肩胛,且脾主四肢,肺主氣,四經俱病,當為偏枯等症。易。

變易也。強者,變而為痿也)。

白話文:

肝臟與風有關,心包與火有關。如果風熱結合,就會引起風厥病。

兩陰一陽(心與腎、膽與三焦)發病,會出現胸脹、心悶、氣短。膽氣侵入心經會導致脹氣,腎氣侵入心經會導致心滿,三焦不通會導致上下氣機不暢,所以會出現氣短的症狀。

三陽三陰(膀胱、小腸、脾、肺)發病,會導致偏癱、痿弱,四肢麻木抬不起。膀胱經自頭部向下行至雙腳,小腸經自雙手向上行至肩胛,脾臟主導四肢,肺臟主導氣息,如果這四條經絡同時出現問題,就會導致偏癱等症狀。

所謂生陽、死陰者,肝之心謂之生陽(得陽則生,失陽則死,故曰生陽、死陰也,自肝傳心,以木生火,得之生氣,是謂生陽,不過四日而愈),心之肺謂之死陰(心傳肺者,為火剋金,故曰死陰,不過三日死),肺之腎謂之重陰(肺金腎水,雖曰子母相傳,而金水俱病,則重陰而陽絕矣)。腎之脾謂之闢陰,死不治(土本制水,而水反侮脾,是謂闢陰。

闢者,放僻也)。

白話文:

所謂生陽、死陰,指的是:

  • 肝對應心臟,稱為生陽(得到陽氣就會生長,失去陽氣就會死亡,所以稱作生陽、死陰。陽氣由肝臟傳遞到心臟,木生火,得到生氣,就是生陽。如果生陽在四天之內康復)
  • 心臟對應肺部,稱為死陰(心臟傳遞陽氣到肺部,為火剋金,所以稱作死陰。如果死陰在三天之內死亡)
  • 肺部對應腎臟,稱為重陰(肺屬金,腎屬水,雖然說是子母相傳,但如果金水都病了,就會重陰,陽氣斷絕)
  • 腎臟對應脾臟,稱為闢陰(脾屬土,本應制水,但如果水反過來侵犯脾臟,就稱作闢陰。闢陰無法治療,會導致死亡)

結陽者,腫四肢(陽,六陽也,四肢為諸陽之本,故云);結陰者,便血一升,再結二升,三結三升(陰,六陰也。陰主血,邪結陰分,故當便血。病淺者,一升即愈。若不愈而再結,邪甚於前矣,故便血二升。更不愈為尤甚,故便血三升)。陰陽結斜,多陰少陽,曰石水,少腹腫(斜。

白話文:

陽氣被阻滯時,四肢會腫脹(陽指六陽,四肢是所有陽經的根本,所以這麼說);陰氣被阻滯時,大便帶血一升,再阻滯就變成兩升,再阻滯就變成三升(陰指六陰,陰主血,邪氣阻滯了陰分,所以會大便帶血。病情較輕者,一升血就會痊癒。如果還未痊癒又再次阻滯,邪氣比之前更嚴重了,所以大便帶血變成兩升。仍然沒有痊癒的話就更加嚴重,所以大便帶血變成三升)。

陰陽之氣同時被阻滯,大多是陰氣過多,陽氣不足,這種情況稱為石水,少腹會腫脹(斜指同時)。

當作邪。六陰六陽諸經皆能結聚水邪,若多在陰經,少在陽經,病生石水。沉堅在下,症則少腹腫也);二陽結謂之消(胃與大腸經也,陽邪結於腸胃,則成三消之症,多飲而渴不止為上消,多食而飢不止為中消。多溲而膏濁不止為下消);三陽結謂之隔(膀胱、小腸二經也。

白話文:

將水液聚積視為邪氣。人體所有經絡,無論陰經還是陽經,都可能積聚水邪。如果水邪主要聚集在陰經,少在陽經,就會形成「石水」疾病(症狀為小腹腫脹)。

如果陽經中的胃經和大腸經積聚了邪氣,就會形成「消」症(病名)。陽邪積聚在腸胃中,會導致三種消症:多喝水卻依然口渴的上消、多吃東西卻依然飢餓的中消、頻尿且小便混濁不止的下消。

如果包括膀胱經和小腸經在內的陽經都積聚了邪氣,就會形成「隔」症(病名)。

邪結膀胱,則氣化不行,津液阻絕。小腸居大腸之上、胃之下,盛水穀而分清濁者也。邪乘之則水液不前,糟粕不後,二者皆痞隔之象也),三陰結謂之水(脾肺二經也。脾土製水,土受邪則水反侮之,肺金生水,金氣病則水不能輸,故寒結三陰而水脹之症作矣);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一陰,肝與心主也,一陽,膽與三焦也。肝膽屬木,心主三焦屬火,四經皆亢上,其脈並絡於喉,陽邪內結,痹症乃生。

痹者,閉也)。

白話文:

邪氣積聚在膀胱,就會導致氣化作用無法進行,體液也被阻斷。小腸位於大腸之上、胃的下方,負責盛裝水穀並分離清濁成分。如果邪氣侵犯小腸,水液就會無法向前運行,糟粕也會無法向後排出,這兩者都是痞隔的症狀。

三陰相結稱為水腫(脾經和肺經。脾屬土,能控制水,但若土受到邪氣影響,水就會反過來侵犯脾;肺屬金,能生水,但若金氣出問題,水就無法正常運作,因此寒邪會積結在三陰而導致水腫的症狀)。

一陰一陽相結稱為喉痹(一陰是指肝經和心經;一陽是指膽經和三焦經。肝膽屬木,心經和三焦經屬火,這四條經絡都過於亢盛,而它們的脈絡都連接到喉嚨,因此陽邪內結就會導致喉痹)。

《靈樞·經脈》篇曰:[肺,手太陰也]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膨而喘咳(動者,變也,變常而病也。肺脈起中焦,循胃上膈屬肺,故病如此),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此謂臂厥(缺盆近肺,肺病則痛。瞀,麻木也。肺脈出腋下行肘臂,故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氣喘渴,煩心胸滿,臑臂內前廉痛厥,掌中熱(喘者,氣上而聲粗息急也。渴者,金令燥也。

白話文:

《靈樞·經脈》說:「肺屬於手太陰。」如果肺經氣血運行異常,就會出現:

  • 肺部脹滿、膨脹、喘咳(動者,是指氣血運行異常。肺經起源於中焦,循著胃上膈連接肺部,所以會出現這些症狀。)
  • 缺盆穴附近疼痛,嚴重時會出現雙手麻木(缺盆穴靠近肺部,肺部疾病會引起疼痛。麻木是指感覺異常。)
  • 這些症狀是由肺經病變引起的,包括:咳喘、氣短、口渴、煩躁胸悶、手臂內側前緣疼痛麻木、手掌發熱(喘息是指氣息上逆、聲音粗重、呼吸急促。口渴是因為金屬性肺經具有燥熱的特性。)

太陰之別,直入掌中。故為痛厥掌熱)。氣盛有餘,則肩背痛,風寒,汗出中風,小便數而欠(肺之筋結於肩背,故氣盛則痛。肺主皮毛,風寒在表,故汗出中風。母病傳子,故腎病而小便數且欠也)。氣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肩背處上焦為陽分,氣虛則陽病,故為痛為寒為少氣。金衰則水涸,故溺色變為黃赤)。

白話文:

太陰經的別脈直接深入手掌。所以太陰經有問題會導致手掌疼痛發熱。

太陰經氣盛過剩,就會出現肩背疼痛、受風寒而汗出、中風後遺症、小便頻繁且有欠乏的感覺(因為肺部的筋絡連接於肩背,所以氣盛就會疼痛。肺臟主管皮毛,風寒侵襲體表,就會出現汗出、中風。母親的疾病會遺傳給兒子,所以腎臟有問題就會導致小便頻繁且有欠乏)。

太陰經氣虛就會出現肩背疼痛發冷、氣息不足而不能充分休息、小便顏色變化(肩背部位屬於上焦,陽氣較旺,氣虛就會導致陽氣不足的病症,所以會出現疼痛、發冷、氣息不足。金屬元素衰弱就會導致水液不足,所以小便顏色會變成黃色或紅色)。

[大腸,手陽明也]是動則病齒痛頸腫(陽明支脈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是主津液所生病者(大腸或泄或閉,皆津液病也)。目黃口乾,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皆本經之脈所過,故如此)。氣有餘則當脈所過者熱腫,虛則寒慄不復(不復,不易溫也)。

白話文:

大腸屬於手陽明經脈,經絡氣血運行不暢通則會引起牙痛、頸部腫脹(因為陽明經支脈從缺盆(肩胛骨下)上行頸部,貫穿臉頰,進入下齒中)。大腸功能失調(如腹瀉或便祕)導致津液異常也會引發疾病。

症狀包括黃疸、口乾、鼻出血、喉嚨腫痛、肩前胸部疼痛、大拇指和食指疼痛不能活動(這些部位都經過本經脈絡)。

如果經絡氣血過盛,則經絡所經過的地方會熱腫;如果氣血虛弱,則會寒戰發抖,不容易體溫回升。

[胃,足陽明也]是動則病洒洒振寒,善伸數欠,顏黑(振寒者,肝風勝也。伸者,胃之郁也。欠與顏黑,腎象也,土虛水侮,故腎之象見),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心欲動,獨閉戶塞牖而處,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陽明熱甚,則惡人與火。驚聞木音者,土畏木也。

白話文:

胃,屬於足陽明經

它的病症是:

  • 動作時會感到發冷,打寒顫
  • 經常伸懶腰,打哈欠
  • 面色發黑(打寒顫是肝風盛的表現;伸懶腰是胃氣鬱結的表現;打哈欠和麪色發黑是腎臟虛弱,受到水邪侵襲的表現,所以出現了腎臟的症狀)

病重時:

  • 厭惡見人或靠近火
  • 聽到木頭發出的聲音就會驚恐
  • 心神不安定,想要動一動
  • 獨自關上門窗,躲在屋裡
  • 嚴重時會想要爬到高處唱歌,脫掉衣服亂跑(陽明熱盛,就會厭惡見人或靠近火。聽到木頭發出的聲音會驚恐是因為土怕木)

欲閉戶者,火動則畏光明也。上高而歌者,火性上越且陽盛,則四肢實也。棄衣而走者,中外皆熱也)。賁響腹脹,是為骭厥(賁響者,腹如雷鳴也。骭,足脛也。陽明之脈,自膝下脛,故脛骭厥逆)。

白話文:

想要關閉門窗的人,是因為心火旺盛,畏懼光明。

在高處歌唱的人,是因為心火向上流竄,陽氣旺盛,所以四肢感到充實。

脫掉衣服奔跑的人,是因為體內外都發熱。

腹部脹滿有如雷鳴,這是因為腳脛部(陽明經脈通過)逆亂不通。

是主血所生病者(陽明為受谷而多血之經),狂瘧溫淫汗出,鼽衄,口喎唇胗,頸腫喉痹(熱甚則狂,風甚則瘧,且汗出衄血、口喎唇瘡等症,皆本經經脈之所過也),大腹水腫,膝臏腫痛,循膺、乳、氣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陽明脈從缺盆下乳挾臍腹、前陰,由股下足,以入中指,故病狀如上)。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於胃,則消穀善飢,溺色黃(此陽明實熱,在經在臟之辨也)。

氣不足則身以前寒慄,胃中寒則脹滿(此陽明虛寒在經在臟之辨也)。

白話文:

這些都是血氣旺盛而生病的症狀(陽明經是受納食物,因此血氣較多的經絡)。症狀包括:狂躁、瘧疾、溫熱、盜汗、鼻血、口歪、嘴脣生瘡、頸部腫脹、喉嚨痛(熱氣太盛會導致狂躁,風氣太盛會導致瘧疾,這些症狀都是陽明經絡所經過的地方)。此外,還會出現腹水浮腫、膝蓋腫痛,沿著胸部、乳房、氣沖穴、股部、委中穴、外小腿、腳背上部都有疼痛,中指無法使用(陽明經從肘窩下穿過乳房,包圍肚臍和腹部,再從股部進入足部,延伸到中指,所以病狀會出現上述情況)。如果陽氣旺盛,身體前側都會發熱。如果陽明經胃部過剩,就會消化不良、飢餓感加劇,尿液顏色發黃(這是陽明經實熱的表現,可以根據經絡和臟腑來區分)。

[脾,足太陰也]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脈連舌本故強,脾虛不運故嘔),胃脘痛,腹脹善噫(脾脈入腹絡胃,故為痛為脹。陰盛而上走陽明,故氣滯為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後,大便也。氣,轉失氣也,氣通故快),身體皆重(脾主肌肉,脾主濕,濕傷則體重)。

白話文:

脾屬足太陰經。若脾氣失調,就會出現以下症狀:

  • 動則舌根強硬
  • 吃東西就嘔吐(因為脾脈與舌根相連,所以脾氣虛弱就會導致舌根強硬,脾胃運化功能不佳就會嘔吐)
  • 胃部和腹部疼痛, 腹脹,愛打嗝(脾經脈絡通向腹部與胃,所以脾氣虛弱會導致腹痛和腹脹。陰氣過於旺盛,會向上侵犯陽明經,導致氣機不暢而打嗝)
  • 大便後和放屁後會感覺舒坦(大便是後,氣是指放屁。氣通後,症狀就會緩解)
  • 身體沉重(脾主肌肉,脾主濕。濕氣過重會導致身體沉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體不能動搖,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閉,黃疸,不能臥,強立股膝內腫厥,足大指不用(支者,上膈注心,故為煩心與痛。溏者,水泄也。瘕者,痢疾也。水閉者,土病不能治水也,水閉則濕熱壅而為疸,為不臥。脾脈起於足拇,以上膝股,腫與厥之所由生也)。

白話文:

這是脾臟生病的徵兆:舌根疼痛,身體僵硬無法動彈,吃不下飯,心煩意亂,心窩痛,腹瀉、痢疾、水腫,黃疸,無法躺下,勉強站立時,股膝內側腫脹,腳的大拇指不能活動。(「煩心」是因為上焦氣鬱影響到心;「溏」是水瀉;「瘕」是痢疾;「水閉」是脾臟功能異常,無法控制水液;水閉會導致濕熱鬱積,化為黃疸和失眠。脾經起於腳的大拇指,經過股膝,因此腫脹和麻痺由此產生。)

[心,手少陰也]是動則病嗌乾心痛,渴而欲飲,是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支者,從心系上咽,故嗌乾心痛,火炎故渴,脈循臂內,故為臂厥),目黃脅痛,臑臂內後廉痛厥,掌中熱痛(脈系目系,故目黃。出腋下,故脅痛。循臂入掌,故有熱痛等症)。

白話文:

心臟屬於手少陰經。心臟活動時會出現喉嚨乾燥、心痛,口渴想喝水,這稱為「臂厥」。這些症狀主要是心臟病變所引起的(心經從心臟向上延伸到咽喉,因此會出現喉嚨乾燥、心痛;心火旺盛會導致口渴;經脈沿著手臂內側循行,因此稱為「臂厥」)。其他症狀還包括黃疸、脅肋疼痛、上臂內側後緣疼痛和麻木、手掌發熱疼痛(經脈與眼睛相連,因此會出現黃疸;從腋下穿出,因此會出現脅肋疼痛;沿著手臂進入手掌,因此會出現發熱疼痛等症狀)。

[小腸,手太陽也]是動則病嗌痛頷腫,不可以顧,肩似拔,臑似折(經脈循咽下膈,支者循頸上頰,循臑繞肩,故為病如上)。是主液所生病者(小腸分水穀,故主液),耳聾目黃頰腫,頸頷肩臑肘臂外後廉痛(皆經脈所及也)。

白話文:

小腸經屬於手太陽經,如果氣血運行不暢,會導致咽喉疼痛、下巴腫脹,不能向後看,肩膀像被拔出一樣,手臂像被折斷一樣。(經脈沿著咽喉、穿過隔膜,分支沿著頸部和臉頰,再繞過手臂和肩膀,所以會產生上述病症。)此外,小腸經還主導津液的生成,如果津液失調,可能會導致耳聾、眼睛發黃、臉頰腫脹、頸項、肩膀、手臂和肘部外後側疼痛(這些部位都屬於經脈所經過的地方)。

[膀胱,足太陽也]是動則病沖頭痛(本經脈上額入腦,故邪氣衝而頭痛)。目似脫,項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膕如結,踹如裂,是為踝厥(皆經脈所及之病也)。是主筋所生病者(周身之筋,惟足太陽至多至大,故凡筋症,皆足太陽水虧也),痔瘧狂癲疾(脈入肛,故為痔。經屬表,故為瘧。

邪入太陽,故為狂癲),頭囪項痛,目黃淚出鼽衄,項背腰尻膕踹腳皆痛,小指不用。(皆本經所過之症)。

白話文:

膀胱經,屬於足太陽經,如果氣血不通暢,就會導致頭痛(此經絡由額頭進入腦部,因此邪氣上衝會引起頭痛)。

如果你感到眼睛模糊,脖子像被拉扯,脊椎疼痛,腰部像要折斷,大腿無法彎曲,小腿像被綁住,腳踝像要碎裂,這些都是足太陽經絡上的疾病。

足太陽經主治筋病(全身的筋,以足太陽經最多、最大,因此凡是筋病,都是足太陽經水液虧虛所致)。包括痔瘡、瘧疾、癲癇和狂躁症(此經絡通往肛門,所以會引起痔瘡;此經絡屬表,所以會引起瘧疾)。

[腎,足少陰也]是動則病飢不欲食(水中有火,為脾之母。真火不生土則脾虛,雖飢不能食矣),面如漆柴,咳唾則有血,喝喝而喘(腎之本色見者,精衰故也,吐血與喘,水虛而火刑金也)。坐而欲起,目䀮䀮如無所見(坐而欲起,陰虛則不能靜也,腎虛則瞳神昏眩,故無所見也),心如懸若飢狀(相火不寧,君主亦不自安也。

白話文:

[腎臟,屬於足少陰經]動則會引起飢餓、不想吃東西(腎含蓄水,為脾的根本。如果腎的真火不生發脾的元氣,脾就會虛弱,即使飢餓也無法飲食),臉色像塗了漆的柴火,咳嗽或咳痰時帶血,呼吸困難(腎色本應深黑,現在能看到腎色,說明精氣衰竭;咳血和喘氣,是水虛而腎火刑及肺金所致)。坐著想起身時,眼睛昏花,看不清楚東西(坐著想起身,如果陰虛則不能安靜;腎虛,則瞳孔昏眩,所以看不清楚)。心臟懸空,好似飢餓的樣子(心火不安,君主(心臟)也無法安穩)。

如懸若飢,心腎不交也),氣不足則善恐,心惕惕如人將捕之,是為骨厥(腎志恐,故如捕也,腎主骨,故為骨厥)。是主腎所生病者,口熱舌乾,咽腫上氣,嗌乾及痛,煩心心痛(經脈之病也),黃疸腸澼(黃疸腸澼,咎由濕熱,水虛者多有之),脊股內後廉痛,痿厥嗜臥,足下熱而痛(皆經脈所及之病,精竭者神疲,故嗜臥,身半以下,腎所主也,故足痛)。

白話文:

  • 腎氣不足:

如同飢餓一樣懸吊著,這是心腎不交合的緣故。

  • 氣血不足:

容易恐懼,心臟跳動不安,好像有人要抓住自己,這就是骨厥(腎臟主管恐懼,因此有如被捕的感覺;腎臟主管骨頭,因此稱為骨厥)。

  • 腎臟疾病:

口腔乾燥,舌頭發乾,喉嚨腫脹,氣息不順,喉嚨乾燥疼痛,心煩,心臟痛(都是經脈的疾病),黃疸,腹瀉(黃疸和腹瀉是由濕熱引起的,多見於水虛的人),脊椎和股骨內側後緣疼痛,身體虛弱,嗜睡,足底發熱疼痛(這些都是經脈所及的疾病,精氣不足,精神疲乏,所以嗜睡,身體下半身由腎臟主管,因此足部疼痛)。

[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也]是動則病手心熱,臂肘攣急,腋腫,甚則胸脅支滿,心中憺憺大動(皆經脈之所及),面赤目黃,喜笑不休(心之華在面,在聲為笑,故見症如此)。是主脈所生病者(心主血脈),煩心心痛,掌中熱(經脈病也)。

白話文:

[心臟主導,與手厥陰心包經相通]:如果心臟異常,就會出現手心發熱、手臂肘部肌肉攣縮僵硬、腋下腫脹,嚴重時還會胸悶肋痛、心中惶恐不安(這些都是經脈經過的地方),臉色發紅、眼睛發黃,經常笑不停(心的神華顯示在面部,發聲為笑,所以會出現這些症狀)。屬於心臟經絡異常導致的疾病(心臟主導血脈),會出現心煩心痛、手掌發熱(經絡病變造成的)。

[三焦,手少陽也]是動則病耳聾,渾渾焞焞,嗌腫喉痹(經脈所過之病)。是主氣所生病者(三焦為水府,水病必由於氣),汗出,目銳眥痛,頰痛,耳後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故為汗出諸病,皆經脈所過也)。

白話文:

三焦,屬於手少陽經。假如手少陽經氣動了,就會出現耳聾、頭昏耳鳴、喉嚨腫痛(這些都是經絡經過的地方會發生的病症)。這是因為氣的功能失常而導致的疾病(三焦是水液的儲存處,水液方面的疾病必定是由於氣的功能失常),會出現出汗、眼目幹澀疼痛、臉頰疼痛、耳後、肩膀、肘部、手臂的外側都疼痛,小指和無名指不能活動(三焦散發氣體,溫暖肌肉,充盈皮膚,所以會出現出汗等各種病症,這些都是經絡經過的地方會發生的病症)。

[膽,足少陽也]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膽病汁溢,故口苦。膽鬱則太息),心脅痛不能轉側(別脈貫心循脅),甚則面微有塵,體無膏澤(別脈散於面,膽受金殘,則燥症見矣),足外反熱,是為陽厥(本經脈出外踝之前,故足外反熱,熱上逆,名陽厥)。是主骨所生病者(膽而主骨病者,乙癸同元也),頭痛頷痛,目銳眥痛,缺盆中腫痛,腋下腫,馬刀俠癭(馬刀,瘰癧也。

白話文:

膽經(足少陽經) 的病證是:

  • **動則口苦,愛歎息:**膽汁外溢,所以口苦;膽氣鬱滯,就會歎息。
  • **心窩疼痛,不能側臥:**膽經別脈貫通心臟和循行脅部,膽經不通暢就會心窩疼痛,無法側臥。
  • **臉色微黃,皮膚乾燥無光澤:**膽經別脈分佈於面部,膽受金氣影響,就會出現乾燥症狀。
  • **足外側發熱:**膽經脈絡外出於足外踝前面,所以足外側發熱。發熱上逆,稱為「陽厥」。
  • **骨頭疾病:**膽經與骨頭相連,膽病會導致骨頭疾病。
  • 頭痛、頷痛、眼睛疼痛、缺盆部(鎖骨下窩)腫痛、腋下腫、瘰癧(馬刀):這些都是膽經病變引起的症狀。

俠癭,俠頸之瘤也),汗出振寒,瘧(少陽居三陽之中,半表半裡,故陽勝則汗出,風勝則振寒而為瘧也),胸脅肋髀膝外至脛絕骨外踝前及諸節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皆經脈所過之病)。

白話文:

俠癭:頸部兩側的腫瘤。

症狀:盜汗、發冷,瘧疾(由於少陽經位於三陽經之間,既有表證又有裡證,所以陽盛則出汗,風盛則發冷導致瘧疾)。

胸部、肋骨、大腿、膝蓋、小腿至外踝骨、踝關節前面及各個關節都疼痛。

小指和無名指無法活動(這些部位都是經脈經過的地方,所以出現了問題)。

[肝,足厥陰也]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以俯仰(支別者,與太陰、少陽之脈同結腰踝,故腰痛),丈夫㿉疝,婦人少腹腫(脈繞陰器,故控睪而痛為疝症。婦人少腹腫,亦疝也),甚則嗌乾,面塵脫色(脈循喉上額,支者從目系下頰,故其病如此)。是肝所生病者,胸滿嘔逆飧泄,狐疝遺溺閉癃(上行者挾胃貫膈,下行者過陰器,故為是諸病)。

白話文:

肝臟,屬於足厥陰經

  • 動則發病: 腰痛,無法彎腰或仰頭。(肝經的支脈與太陰脾經、少陽膽經在腰部和足踝相連,因此腰痛)
  • 男性: 疝氣(疝氣指睪丸疼痛、腫脹)
  • 女性: 下腹腫脹(肝經環繞生殖器,因此影響睪丸導致疝氣。女性下腹腫脹也屬於疝氣)
  • 嚴重時: 喉嚨乾燥,臉色蒼白(肝經循喉部和前額,支脈從眼睛延伸到臉頰,因此出現這些症狀)

肝臟所引起的疾病:

  • 胸悶、嘔吐、腹瀉
  • 疝氣
  • 遺尿、閉尿(肝經向上過胃經、貫穿膈肌,向下經過生殖器,因此會引起這些疾病)

《通評虛實論》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此二語為醫宗之綱領,萬世之準繩。其言若淺而易明,其旨實深而難究。夫邪氣者,風、寒、暑,濕,燥,火。精氣,即正氣,乃穀氣所化之精微。盛則實者,邪氣方張名為實症,三候有力名為實脈。實者瀉之,重則汗吐下,輕則清火降氣是也。

白話文:

《通評虛實論》說:邪氣旺盛就表現為實症,精氣被奪就會虛弱(這兩句話是醫學的綱領,是永遠遵循的準則。這句話看似淺顯易懂,但它的含義實際上很深奧難懂。邪氣是指風、寒、暑、濕、燥、火。精氣就是正氣,是穀氣轉化來的精華。旺盛就表現為實症,邪氣正盛叫做實症,三部脈象都有力叫做實脈。對於實症應該祛除,嚴重的用發汗、嘔吐、瀉下的方法,輕的用清火、降氣的方法。

奪則虛者,亡精失血,用力勞神,名為內奪;汗之下之,吐之清之,名為外奪。氣怯神疲名為虛症,三候無力名為虛脈。虛者補之,輕則溫補,重則熱補是也。無奈尚子和、丹溪之說者,輒曰瀉實,尚東垣、立齋之說者,輒曰補虛,各成偏執,鮮獲圓通,此皆賴病合法耳,豈所為法治病乎?精於法者,止辨虛實二字而已。其中大實大虛,小實小虛,似實似虛,更貴精詳。

白話文:

虛症的成因 如果身體虛弱的人,精血損失,過度耗費體力或精神,稱為「內奪」;出汗、瀉下、嘔吐、清熱藥物治療,稱為「外奪」。

虛症的症狀 氣虛無力、精神疲倦,稱為「虛症」;脈搏微弱無力,稱為「虛脈」。

虛症的治療 對於虛症,應予以補養,輕微者溫補,嚴重者熱補。

偏執的治療觀點 但無奈「子和」和「丹溪」主張「瀉實」一方,「東垣」和「立齋」主張「補虛」一方,各抱偏見,難以兼顧全面。

辨證施治的原則 真正的治療之道,應根據病症合理施治,而不是盲目遵循法則。精通醫術者,只需明辨虛實即可。其中,還有大實、大虛、小實、小虛、似實似虛等細微差別,需要仔細辨別。

大虛者,補之宜峻宜溫,緩則無功也。大實者,攻之宜急宜猛,遲則生變也。小虛者,七分補而三分攻,開其一面也。小實者,七分攻而三分補,防其不測也。至於似虛似實,舉世淆訛,故曰至虛有盛候,反瀉含冤;大實有羸狀,誤補益疾,辨之不可不精,治之不可不審也,或攻邪而正始復,或養正而邪自除,千萬法門,只圖全其正氣耳。

白話文:

對於極度虛弱的患者,補益要迅速而溫和,否則無效。對於極度實證的患者,攻邪要急促而猛烈,否則會產生變故。

對於輕度虛證的患者,七分補而三分攻,讓虛證的一面得到改善。對於輕度實證的患者,七分攻而三分補,避免出現意外。

至於虛實夾雜的病例,由於普遍混淆不清,因此出現了「極虛而有實證表現,反過來瀉下會引起冤屈;大實而有虛證表現,盲目補益會加重病情」的情況。辨別虛實必須精確,治療必須謹慎。

治療時可以攻邪,讓正氣恢復;也可以滋養正氣,讓邪氣自行消散。治療方法千變萬化,但目的只有一個:保護正氣。

嗟乎?實而誤補,固必增邪,尚可解救,其禍猶小;虛而誤攻,真氣立盡,莫可挽回,其禍至大。生死關頭,良非渺小,司命者其慎之哉)。

白話文:

唉!實証誤用補藥,固然會加重病情,但還有救,後果不算嚴重;虛証誤用攻伐之藥,真氣會立刻耗盡,無法挽回,後果十分嚴重。在生死關頭,這可絕非小事,各位大夫務必謹慎啊。

《調經論》:帝曰: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不知其所由然也,岐伯曰:陽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令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於外,故寒慄(陽氣者,衛外而為固者也。陽虛則無氣以溫皮膚,命曰無火。上焦所以不通,獨有寒氣而已矣)。

白話文:

《調經論》中記載,皇帝問道:「陽氣虛弱時,身體就會從外感到寒冷;陰氣虛弱時,身體就會從內部感到燥熱;陽氣過盛時,身體就會從外感到燥熱;陰氣過盛時,身體就會從內部感到寒冷。我不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岐伯回答說:「陽氣在人體上焦接受氣血,用以溫暖皮膚和肌肉之間的空間,讓寒氣停留在外面。如果上焦不通暢,寒氣就會獨留在體外,所以才會出現寒顫。(陽氣的作用是保護身體外部,讓身體堅固。陽氣虛弱時,沒有氣可以溫暖皮膚,就稱為『無火』。上焦之所以會不通暢,就是因為只有寒氣而已了。)

帝曰:陰虛生內熱奈何?岐伯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陰氣營於內者也。有所勞倦,則脾胃受傷。脾主肌肉,亦主運化,穀氣以生真氣,土衰則形肉與中氣俱衰,穀氣減少,脾虛下陷則上焦不行,下脘不通矣。脾陰不足則胃熱,肺居胸中,熱上熏肺則內熱也。

白話文:

黃帝問:陰虛導致內熱,怎麼辦?

岐伯答:如果勞累過度,身體虛弱,消化功能減退,上腹部氣血運行不暢,胃中產生熱氣,這股熱氣上沖到胸中,就會導致內熱。(陰氣滋養內臟,勞累過度會損傷脾胃。脾掌管肌肉和消化,穀氣化生真氣,脾氣衰弱,則肌肉和中氣也會虛弱,穀氣減少,脾虛下陷,導致上腹部氣血運行不暢。脾陰不足,胃中就會產生熱氣,肺臟位於胸中,熱氣上沖肺臟,就產生了內熱。)

此言勞倦傷脾,故見症如上。若色欲所傷,真水耗竭,火無所畏,亢而刑金,此之內熱,尤為難療)。帝曰:陽盛生外熱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則皮膚緻密,腠理閉塞,玄府不通,衛氣不得泄越,故外熱(陽主在上,又主在表,故陽亢則上壅而表熱,此傷寒之候也)。

白話文:

這句話說的是,過度勞累會損傷脾臟,所以會出現上面提到的症狀。如果因為縱慾而耗損了人體的基本能量(真水),那麼虛火就會失去束縛,過度亢盛而刑剋肺金,這種內熱尤其難以治療。黃帝問道:陽氣過盛導致的外熱該如何治療?岐伯回答說:上焦不通暢,皮膚就會變得緊密,毛孔閉塞,體內陽熱無法宣發,衛氣不能排出體外,所以就會出現外熱(陽氣主在上,又主在體表,所以陽氣過盛就會上壅而導致體表發熱,這就是傷寒的表現)。

帝曰:陰盛生內寒奈何?岐伯曰: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脈不通,其脈盛大以澀,故中寒(寒氣入臟,則陽氣去矣。寒獨留者,如冬令嚴寒,萬物閉蟄之象,故脈不通而澀。此內傷之候也)。

白話文:

皇帝問道:「人體陰氣過盛,導致體內寒氣滋生該怎麼辦?」

岐伯回答:「由於寒氣逆流上行,寒氣積聚在胸中而無法散發出去,不能散發出去,溫暖的陽氣就會散去,只剩下寒氣,導致血液凝結停滯,凝結後經脈就會不通暢,脈象會變得強盛而澀滯,所以稱之為中寒(寒氣進入臟腑,陽氣就會散去。寒氣獨自滯留,就像冬天嚴寒時,萬物都閉藏蟄伏,經脈不通暢且澀滯。這是內傷的徵兆)。

《調經篇》云:因飲食勞倦,損傷脾胃,始受熱中,末傳寒中(始受者,病初起也。末傳者,久而不愈也。初起病時,元氣未虛,邪氣方實,實者多熱,及病之久,邪氣日退,正氣日虛,虛者多寒。古人立法,於始受熱中者,實則瀉其子。夫肺金為脾土之子而實主氣,氣有餘便是火,故凡破氣清火之劑皆所以瀉其子也,於末傳寒中者,虛則補其母。夫少火為脾土之母而實主運行三焦,熟腐五穀,故凡溫中益火之劑皆所以補其母也。

白話文:

《調經篇》上說:由於飲食不節、過度勞累,損傷了脾胃,一開始會產生內熱,時間一長,就會轉化為內寒。(「開始產生」是指疾病初起時,「轉化」是指病情久治不癒。疾病初起時,元氣未虛弱,邪氣旺盛,旺盛多為熱性,等到疾病時間長了,邪氣逐漸減弱,正氣逐漸虛弱,虛弱多為寒性。古人制定治療方法,在疾病初期產生內熱時,針對旺盛的病邪進行瀉下治療。肺金是脾土的兒子,而脾土主氣,氣過剩就會化火,所以凡是清氣降火的藥物都可以用來瀉子。在疾病後期轉化為內寒時,針對虛弱的病正進行補益治療。少火是脾土的母親,而脾土主導三焦運行,消化五穀,所以凡是溫中益火的藥物都可以用來補母。)

每見近世不辨虛實,一遇脾病,如脹滿、如停滯,如作痛、如發熱之類,概以清火疏氣之藥投之,虛虛之禍可勝數哉)。

白話文:

最近常常看到不懂如何分辨虛實證的醫生,只要遇到脾臟疾病,像是脹滿、停滯、疼痛、發燒等症狀,就一概使用清熱疏氣的藥物來治療。這樣錯治虛證的案例實在是多到無法估算。

《玉機真藏論》曰:脈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悶瞀,此謂五實(實者,邪氣實也。心受邪則脈盛,肺受邪則皮熱,脾受邪則腹脹,腎受邪則前後不通,肝受邪則悶瞀。肝脈貫膈,氣逆上也);脈細,皮寒,氣少,泄利前後,飲食不入,此謂五虛(虛者,正氣虛也。心虛則脈細,肺虛則皮寒,肝虛則氣少,腎虛則泄利前後,脾虛則飲食不入。

五實五虛,皆死候也)。

白話文:

《玉機真藏論》中記載:

  • **脈象強勁,皮膚發熱,腹部脹滿,大小便不通,頭暈眼花:**這是「五實」的表現。(「實」是指邪氣過盛。邪氣侵犯心臟會導致脈象強勁,侵犯肺臟會導致皮膚發熱,侵犯脾臟會導致腹部脹滿,侵犯腎臟會導致大小便不通,侵犯肝臟會導致頭暈眼花。肝臟的脈絡通達橫膈,邪氣上逆會導致頭暈眼花。)

  • **脈象細弱,皮膚發冷,氣息微弱,大便和小便頻繁,飲食無法進食:**這是「五虛」的表現。(「虛」是指正氣不足。心臟虛弱會導致脈象細弱,肺臟虛弱會導致皮膚發冷,肝臟虛弱會導致氣息微弱,腎臟虛弱會導致大便和小便頻繁,脾臟虛弱會導致飲食無法進食。)

漿粥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治虛之法,先扶根本。漿粥入胃則脾土將復,泄注既止則腎水漸固,雖犯虛死,自可回生也),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治實之法,汗下為要,身既得汗則表邪解,後既得利則里邪去,雖犯實死之條,邪退則活矣)。

白話文:

喝粥時當粥水進入胃中,腹瀉就能止住,那麼虛弱的人就能恢復(治療虛弱的方法,首先要扶助根本。粥水進入胃中,脾臟就會恢復,腹瀉停止,腎水也會逐漸充足,即使出現虛死的情況,自身也能恢復生存);出身汗和排便後感到通暢,那麼實症之人就能恢復(治療實症的方法,發汗和通便最重要,一出汗就能解表邪,排便後就能清裡邪,即使出現實死的情況,邪氣退去後也能保住性命)。

《舉痛論》:帝曰:余知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熱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九氣不同,何病之生?岐伯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故氣上矣(肝木主春升之令,怒傷之,如雷奮九天,故氣逆也。血屬陰,主靜定而潤下,肝逆而上。

白話文:

《舉痛論》:皇帝說:「我瞭解所有疾病都是由氣產生的,生氣時氣就上衝,高興時氣就舒緩,悲傷時氣就消散,恐懼時氣就下沉,寒冷時氣就內收,炎熱時氣就泄出,受驚時氣就混亂,勞累時氣就消耗,思考時氣就會凝結。這九種不同的氣象,會產生哪些疾病呢?」岐伯回答:「生氣時氣就會逆行,嚴重的話會嘔血或腹瀉,所以這是氣上衝了。」(肝屬木,主春升之令,生氣傷肝,就像雷聲震動九天,所以氣纔會逆行。血屬陰,主靜定而濡養向下,肝氣逆行,就會血氣上逆。)

且為血海,則陰血不得安其靜定之常,故嘔逆也。木旺侮脾,脾傷則不化谷而飧泄,是以氣逆而上也)。喜則氣和志達,榮衛通利,故氣緩矣(和達通利,若不為病矣。不知大喜則氣散而不收,緩慢不能攝持,故《本神》篇曰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是也)。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榮衛不散,熱氣在中,故氣消矣(悲生於心,故心系急。並於肺則肺葉舉,不通不散則氣壅而為火,火主刑金,金主氣,故氣消也)。

白話文:

如果氣血運動不暢,則血液無法正常運行,因此會發生嘔吐。肝氣旺盛會損傷脾臟,脾臟受損則無法消化食物,導致腹瀉,因此氣才會逆上。

喜悅的時候,氣血和暢,情志通達,因此氣息舒緩(氣血和暢,就不會生病了。但如果過度喜悅,氣血就會散逸而不歸,導致無法收斂,所以《神經系統》篇說:喜樂的人神氣會散逸而無法收藏)。

悲傷的時候,心臟系統緊張,肺部葉片往上提,導致上半身不通暢,氣血不散,熱氣積聚在身體中,因此氣息會衰弱(悲傷源於心臟,所以心臟系統會緊張。並影響到肺部,導致肺葉往上提,不通暢不散逸,氣就會鬱結變成火氣,火氣會傷害金(肺),肺主氣,因此氣息會衰弱)。

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不行矣(恐傷腎則精卻,卻者,退而不能上輸也。上焦閉則失上升之路,還而下陷,夫氣以上升為行,下陷則不行矣)。寒則腠理閉,氣不行,故氣收矣(寒束其外,則腠理閉密,陽氣不舒,凍而收斂矣)。炅則腠理開,營衛通,汗大泄,故氣泄矣(炅者,熱也,如天行夏令,腠理開通,氣從汗散,故曰氣泄)。

白話文:

害怕會導致精氣下降,精氣下降就會阻塞上焦,上焦阻塞氣就會逆流,逆流就會導致下焦脹滿,因此氣機運行受阻。寒冷會使毛孔閉塞,氣機運行不暢,因此氣機收斂。炎熱會使毛孔開泄,營氣衛氣流通,汗液大量排出,因此氣機外泄。

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卒然驚駭則神志飄蕩,動而不寧,主不明則天下亂,即氣亂之旨也)。勞則喘息汗出,外內皆越,故氣耗矣(用力太過,則疲勞而氣動,內則奔於肺而為喘,外則達於表而為汗,故曰外內皆越,而氣自耗矣)。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思則志凝神聚,氣乃留而不散,故名為結)。

白話文:

**驚嚇:**驚嚇時,心神驚恐不安,思慮不定,所以氣息紊亂。

勞累: 勞累時,呼吸急促,汗出淋漓,體內外耗損過度,所以氣息衰竭。

思慮過度: 思慮過度時,心神專注,氣機凝聚難以疏通,所以氣息鬱結。

《風論》曰:風者,善行而數變,腠理開則灑然寒,閉則熱而悶(風屬陽而性動,故善行數變),其寒也則衰食飲,其熱也則消肌肉,故使人怢慄而不能食(寒則胃氣不能健運,故食衰。熱則津液潤澤,故消瘦。怢慄,即戰慄也)。

白話文:

《風論》中說:風的性質是善於流動且變化多端,毛孔張開就會覺得寒氣襲人,毛孔閉塞就會覺得悶熱難受(風屬陽性,具有流動的特性,所以善於流動變化)。當風寒襲來,就會導致食慾不振,當風熱來襲,就會消瘦肌肉,讓人覺得渾身發冷,無法進食(風寒會使胃氣運轉不暢,所以食慾減退。風熱會消耗津液,所以消瘦。渾身發冷,即戰慄的意思)。

風氣與陽明入胃,循脈而上至目內眥,其人肥則風氣不得外泄,則為熱中而目黃;人瘦則外泄而寒,則為寒中而泣出(風氣入胃,胃脈上行目系,人肥則腠密而邪不得泄。故熱中而目黃。人瘦則腠疏而邪氣易泄,故寒中而泣出)。

白話文:

當風邪進入脾胃後,會順著脈絡往上升到眼睛內側的眼瞼。如果是肥胖的人,風邪無法宣洩出去,就會形成熱性內症,導致眼睛發黃。如果是瘦弱的人,風邪則會宣洩出去,形成寒性內症,導致流眼淚。

風氣與太陽俱入,行諸脈俞,散於分肉之間,與衛氣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憤䐜而有瘍;衛氣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五臟六腑之俞,皆附於背,故風由太陽經入者,邪必行諸脈俞而散於分肉。分肉者,衛氣之所行也,衛氣晝行於陽,自太陽始,風與衛相薄,故氣道澀而不利。

白話文:

風邪和太陽熱同時入侵,沿著脈絡中的俞穴運行,散佈在肌肉組織之間,與人體的衛氣相接觸。如果經絡運行不暢,就會導致肌肉不適和腫脹;而衛氣淤滯不通,就會使局部肌肉失去知覺。(五臟六腑的俞穴都附著在背部,因此風邪通過太陽經進入人體時,必定會沿著脈絡中的俞穴運行,並散佈到肌肉組織之間。肌肉組織是衛氣運行的途徑,衛氣白天在陽經中運行,從太陽經開始。風邪與衛氣相接觸,就會使經絡運行受阻。)

風氣凝結,故憤䐜腫脹而為瘡瘍。衛氣因風時或不行,則痹而不仁也)。癘者,有營氣熱胕,其氣不清,故使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風寒客於脈而不去,名曰癘風(風寒客於血脈,則營氣熱而胕潰。氣者,肺所治也,不清則金化不行,鼻與皮毛皆肺主之,故鼻柱壞,色敗者,皮毛槁也。

《脈要精微論》曰脈風或為癘也。癘者,惡也)。

白話文:

風氣凝結,就會導致腫脹疼痛,形成癤瘡。防禦的氣血因為受到風氣的影響,有時會運行不暢,就會導致麻痺和感覺喪失。

癘病是由於營氣發熱而鬱結,氣血渾濁不清,導致鼻樑潰爛,面色晦暗,皮膚潰爛。

風寒之氣侵襲經脈而無法散去,就被稱為癘風。風寒之氣侵襲血脈,使得營氣發熱而血脈潰爛。氣血是由肺臟統管,氣血不清暢,就會導致金氣化生受阻。鼻樑和皮膚都是由肺臟主管,所以癘風患者會出現鼻樑潰爛、面色晦暗等症狀。

風中五臟六腑之俞,亦為臟腑之風,各入其門戶所中,則為偏風(風入於臟腑之俞,隨俞左右而偏中之,則為偏風,即偏枯也)。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腦風(風府,督脈穴名)。風入系頭,則為目風,眼寒(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故目風眼寒)。飲酒中風,則為漏風。(酒性溫散,善開玄府,故醉後易於中風。

白話文:

在中醫中,五臟六腑的俞穴(穴位)是風邪入侵的門戶。風邪通過這些俞穴進入臟腑,就會引起偏風(半身不遂)。

風氣沿著風府穴(督脈上的穴位)上行,就會引起腦風(中風)。

風邪進入太陽經絡的上部(眼部),就會引起目風(眼疾)、眼寒(眼睛發冷)。

飲酒後中風,就會引起漏風(中風後身體虛弱)。

漏者,言汗漏而風客也)。入房汗出中風,則為內風(內耗其精,外開腠理,風乘虛犯,名為內風)。新沐中風,則為首風。久風入中,則為腸風、飧泄(風久而傳入腸胃。熱則腸風下血,寒則飧泄瀉利)。外在腠理,則為泄風(偶當汗泄,而風客於腠,名為泄風)。故風者風病之長也,至其變化,乃為他病也,無常方,然致有風氣也(長者,始也。

白話文:

「漏」,指的是汗液外洩導致風邪入侵。在室內出汗後中風所致,則為內風(內在精氣虧耗,外部腠理虛開,風邪趁虛而入,稱之為內風)。剛沐髮後中風所致,則為首風。長期風邪侵襲體內,則化為腸風、飧泄(風邪久留而傳入腸胃。熱則導致腸風下血,寒則引起飧泄腹瀉)。風邪停留在腠理表皮,則稱為泄風(因汗泄而腠理疏鬆,風邪入侵腠理,稱之為泄風)。所以,風邪是風病的根源,其變化萬千,導致其他疾病的產生,沒有固定的治療方法,但必定會引起風氣的產生(「長」指首位)。

《骨空論》曰風為百病之始,風之始入,自淺而深,至於變化,乃為他病,故為百病之長。無常方者,言風病變化,無常方體,而其致之者,則皆因於風耳)。

白話文:

《骨空論》說:風是各種疾病的開始,風最初入侵,從淺到深,變化以後,就形成了其他疾病,所以說是各種疾病之首。沒有固定方法,是因為風病的變化沒有固定的形式,而導致風病的原因,都是因為風。

《評熱病論》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元氣充周,病無從入。氣虛則不能衛外而為固,玄府不閉,風邪因而客焉)。

白話文:

《評熱病論》說:病邪會集中在人體元氣虛弱的地方(人體元氣充沛,疾病就無法入侵。元氣虛弱,就不能固護身體外部,肝氣閉合不嚴,風邪於是乘虛而入)。

《厥論》曰: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陰氣衰於下,則為熱厥(厥音,逆也。下氣逆上,忽眩僕不知人事,輕者漸蘇,重則即死。陰陽之氣衰於下,則寒熱二厥由之而生也)。前陰者,宗筋之所聚,太陰、陽明之所合也(宗筋者,眾筋之所聚也,足之三陰、陽明、少陽及沖,任、督、蹺筋脈皆聚於此,獨言太陰、陽明之合,重水穀之臟也。胃為水穀之海,主潤宗筋,又陰陽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也)。

白話文:

《厥論》中說:陽氣虛衰於下,就會導致寒厥;陰氣虛衰於下,就會導致熱厥(厥讀作逆,意思是:下氣逆流向上,突然眩暈倒地,神志不清,輕則逐漸甦醒,重則立刻死去。陰陽之氣虛衰於下,因此產生了寒厥和熱厥)。

前陰部位,是宗筋彙聚的地方,也是太陰(脾經)、陽明(胃經)經氣會合之處(宗筋,即諸筋彙聚的地方,足部的三條陰經、陽明經、少陽經,以及沖脈、任脈、督脈、蹺脈都彙聚在此處,單獨提到太陰(脾經)、陽明(胃經)會合,是重視水穀之臟。胃是水穀之海,負責滋潤宗筋,同時陰陽之氣總會於宗筋,會合在氣街,而陽明(胃經)主管此處)。

春夏則陽氣多而陰氣少,秋冬則陰氣盛而陽氣衰。此人者質壯,以秋冬奪於所用,下氣上爭不能復,精氣溢下,邪氣因從之而上也(秋冬之令,天氣收藏,恃壯而喜內,則與令違,此奪於所用也。精竭於下,必上爭而求救於母氣,腎所去者太過,肺所生者不及,故不能復也。

白話文:

春夏季節,陽氣旺盛,陰氣較弱。秋冬季節,陰氣增強,陽氣減弱。這個人體質強壯,在秋冬季節揮霍過度,導致下部的氣向上爭奪,無法復原。精氣向下拉溢,邪氣便趁機向上侵襲。(秋冬時節,天氣收斂,強壯的人喜歡呆在室內,這就違反了自然規律,屬於耗損精氣。精氣過度流失在下焦,必會向上爭奪滋養,腎所降下的氣過多,肺所吸收的氣不足,因此無法復原。)

既已不足,精氣復下,則陽虛而陰邪勝之,故寒氣逆上也);氣因於中(上則肺主氣,下則腎納氣,上下之氣皆因穀氣所化,水穀在胃,土居中州,故曰氣因於中)。陽氣衰,不能滲營其經絡,陽氣日損,陰氣獨在,故手足為之寒也(四肢皆稟氣於胃,胃中之陽氣衰,不能充滿其經絡,陽敗則陰勝,故手足寒也)。

白話文:

一旦元氣不足,精氣又往下沉,那麼陽氣虛弱而陰邪勝過陽氣,因此寒氣才會逆向上升。(氣源於中焦:上面肺主氣,下面腎納氣,上下之氣均由穀氣化生,水穀在胃,胃屬中土,所以說氣源於中焦。)陽氣衰微,不能滲透滋養經絡,陽氣日漸損耗,只有陰氣獨存,因此手足才會感到寒冷。(四肢都接受胃氣的滋養,胃中的陽氣衰弱,不能充足地運行於經絡,陽氣衰敗則陰氣旺盛,所以手足感到寒冷。)

酒入於胃,則絡脈滿而經脈虛(經脈在內深而不見,屬陰者也。絡脈在外浮而可見,屬陽者也。酒者,熟谷之液,其氣悍疾,為陽,故先充絡脈。酒熱傷陰,故陽脈滿而經脈虛也),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陰氣虛則陽氣入,陽氣入則胃不和,胃不和則精氣竭,精氣竭則不營其四肢也(胃受水穀,脾則行其津液,濕熱傷脾,則陰虛陽亢,胃乃不和,水穀之精氣竭矣,豈能營四肢乎)。

白話文:

當酒進入胃部後,體表的血管就會充盈,而內在的經脈則會虛弱。(經脈位於體內深處,不易看到,屬陰;血管位於體表較淺,容易看到,屬陽。酒是由熟穀物發酵而成的液體,其性質暴躁急速,屬於陽性,所以首先會充盈血管。酒的熱性會損傷陰氣,導致陽脈充盈而經脈虛弱。)

脾臟的主要功能是幫助胃部運輸津液。陰氣虛弱時,陽氣就會侵入,陽氣侵入後胃部就會失調。胃部失調就會導致精氣耗竭,精氣耗竭後就無法滋養四肢。(胃部接受食物和水穀,脾臟則運輸水穀化成的津液。濕熱之氣損傷脾臟後,陰氣虛弱而陽氣亢盛,胃部就會失調,食物水穀所化的精氣也就耗竭了,怎麼還能滋養四肢呢。)

此人必數醉若飽以入房,氣聚於脾中不得散,酒氣與穀氣相薄,熱盛於中,故熱遍於身,內熱而溺赤也。夫酒氣盛而慓悍,腎氣日衰,陽氣獨勝,故手足為之熱也(醉飽入房,脾腎交傷,陰日竭而陽日亢,故手足熱也。按:厥有寒熱,未有不本於酒色,故知慎飲食、遠房幃者,厥其免夫)。

白話文:

這個人肯定經常喝醉酒,而且在酒足飯飽後就上牀睡覺。這樣一來,酒氣就會凝聚在脾胃之中,無法散發出去。酒氣與食物的氣息相互作用,在身體內部產生大量的熱量,導致全身發熱,內熱導致小便發紅。而且,過量的酒氣會導致行為暴戾,腎氣逐漸衰弱,陽氣獨盛,因此手腳也會發熱。(醉酒後飽食並行房事,會同時損傷脾臟和腎臟,導致陰氣逐漸衰竭,陽氣逐漸亢盛,因此手腳發熱。註:厥證有寒熱之分,但都與飲酒和房事過度有關。因此,謹慎飲食,遠離房事的人,可以避免發生厥證。)

《刺熱篇》曰:肝熱病者,左頰先赤;心熱病者。額先赤;脾熱病者,鼻先赤;肺熱病者,右頰先赤;腎熱病者,頤先赤(肝應東方;故左頰先赤;心應南方,故額庭先赤;脾應中央,故鼻先赤;肺應西方,故右頰先赤;腎應北方,故兩頤先赤)。

白話文:

《刺熱篇》說: 肝熱的病人,左邊的臉頰會首先發紅。 心熱的病人,額頭會首先發紅。 脾熱的病人,鼻子會首先發紅。 肺熱的病人,右邊的臉頰會首先發紅。 腎熱的病人,下巴會首先發紅。(肝臟對應東方,所以左臉頰先紅;心臟對應南方,所以額頭先紅;脾臟對應中央,所以鼻子先紅;肺臟對應西方,所以右臉頰先紅;腎臟對應北方,所以下巴先紅。)

《熱論篇》帝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間,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傷寒者,受冬月寒邪也。冬三月者為正傷寒,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熱病,不曰至秋變為涼病者,太陽寒水之邪,遇長夏之土而勝也)?岐伯對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巨陽者,太陽也,太陽為六經之長,總攝諸陽),其脈連於風府,故為諸陽主氣也。

白話文:

《熱論篇》

皇帝說:現在這種熱病,都是受了寒邪的影響。有的(病人)痊癒了,有的死亡了,死亡的大多在六七天內,痊癒的大多在十天以上,這是為什麼呢?(傷寒是冬天受了寒邪造成的。冬季的三個月是正傷寒,到了春天變成溫病,到了夏天變成熱病,不說到了秋天變成涼病,是因為太陽的寒水之邪,在漫長的夏季遇見了土而被剋制了。)

岐伯回答說:太陽經是所有陽經的統帥。它與風府穴相連,所以它是所有陽經的主氣。

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盛不死(寒鬱於內,皮膚閉而為熱,寒散即愈,故曰不死),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兩感者,一日太陽與少陰同病,在膀胱則頭痛,在腎則口乾煩滿;二日陽明與太陰同病,在胃則身熱讝語,在脾則肢滿不欲食,三日少陽與厥陰同病,在少陽則耳聾,在厥陰則囊滿。三日傳遍,再三日則死不待言矣)。

白話文:

當人受到寒邪侵襲時,會出現發熱的症狀。雖然發熱症狀嚴重,但不至於致命(因為寒邪阻塞在體內,皮膚密閉導致發熱,寒邪散去後就會痊癒,所以說不致命)。

但是,如果同時受到兩種寒邪侵襲而發病,則必定難逃一死(雙重寒邪侵襲的情況如下:第一,太陽經與少陰經同時受病,在膀胱則頭痛,在腎臟則口乾煩躁;第二,陽明經與太陰經同時受病,在胃則身熱胡言亂語,在脾臟則四肢腫脹不想進食;第三,少陽經與厥陰經同時受病,在少陽經則耳聾,在厥陰經則陰囊腫脹。這種情況下,病症會在三日內蔓延全身,再過三日就會死亡,無可挽救)。

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太陽為三陽之表,而脈連風府,故傷寒多從太陽始。太陽經脈從頭項下肩,挾脊抵腰,故其病如此);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而鼻乾,不得臥也(胃不和則臥不安是也);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邪傳少陽者,三陽已盡,將傳太陰,故為半表半裡,邪在陰則寒,在陽則熱,在半表半裡,故寒熱往來也)。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臟者,故可汗而已(三陽為表,屬腑,故可汗而愈也。

白話文:

傷寒發作的第一天,巨陽經受到影響,所以會出現頭部和頸部疼痛,腰背僵硬。(太陽經是三陽經中最外層的,它的經脈連接著後腦勺,所以傷寒大多從太陽經開始。太陽經的經脈從頭部和頸部下行至肩部,沿著脊骨延伸到腰部,因此病症會出現這些部位)

第二天,陽明經受到影響。陽明經主導肌肉,它的經脈沿著鼻子通往眼睛,所以會出現發熱、眼睛疼痛和鼻子乾燥,並且無法入睡。(胃部不和就會導致無法安穩入睡)

第三天,少陽經受到影響。少陽經主導膽,它的經脈沿著肋骨通往耳朵,所以會出現胸部和肋骨疼痛,以及耳聾。(邪氣傳到少陽經時,三陽經已經受損完畢,即將傳入太陰經。因此,這種病症既有表證也有裡證。邪氣在陰經時會導致寒症,在陽經時會導致熱症,在表證和裡證之間,所以會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

三陽經的經絡都受到邪氣影響,但還沒有進入臟腑,所以只要發汗就可以治療。(三陽經是表經,屬於腑,所以發汗就可以痊癒。)

未入於臟者,深明入臟則不可輕汗也)。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邪在三陽,失於汗解,則傳三陰,自太陰始也),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腎本屬水,而熱邪耗之,故燥渴也);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傳至厥陰而六經遍矣,邪熱已極,故為煩滿)。

白話文:

如果熱邪還沒有深入臟腑,可以明白進入臟腑後就不可輕易發汗了。邪氣影響到第四天,太陰經受之,太陰經的脈絡分佈於胃部並連接咽喉,所以會出現腹脹和咽喉乾燥(邪氣在三陽經,沒有通過發汗的方法解決,就會傳入三陰經,從太陰經開始)。第五天,少陰經受之,少陰經的脈絡貫通腎臟,連接肺部,會影響舌根,所以會出現口乾舌燥、口渴(腎臟本屬水,熱邪會消耗腎中的水分,所以會出現口乾舌燥)。第六天,厥陰經受之,厥陰經的脈絡沿著陰部,並連接肝臟,所以會出現煩躁、腹滿、陰囊收縮(傳到厥陰經時,六經都已經受到影響,熱邪已經非常嚴重,所以會出現煩熱、腹滿)。

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榮衛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六經傳遍而邪不解,臟腑皆受病矣。氣血乏竭,營衛不行,則五臟之經脈不通,不死安待)。

白話文:

如果三陰三陽的經絡,以及五臟六腑都生病了,氣血運作異常,不通暢,那麼就會死亡。(六經的經脈傳遍全身,邪氣卻不消除,五臟六腑都生病了。氣血耗竭,營氣和衛氣無法正常運行,五臟的經脈也就不通暢,如果不死亡,還等什麼呢?)

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泄而已(已者,愈也。未滿三日,其邪在表,發汗則病已。滿三日者,邪已傳裡,攻下則病已。此言大概也。日數雖多,脈浮而有三陽證者,當汗之。日數雖少,脈沉而有三陰證者,當下之,此至要之法也)。

白話文:

發病後未滿三天的,只要發發汗就行了;發病滿三天的,只要瀉下就行了(「已」指痊癒。未滿三天,邪氣在體表,發汗就能治好病。滿三天,邪氣已傳入體內,攻下就能治好病。這是一種概括的說法。雖然發病時間較長,但脈浮且有表證的,應該發汗治療。雖然發病時間較短,但脈沉且有裏證的,應該攻下治療。這是非常重要的治療原則)。

《瘧論》:帝曰:夫痎瘧皆生於風,其蓄作有時者何也(凡秋瘧皆名痎,即其皆生於風,皆字知諸瘧之通稱也)?岐伯對曰:瘧之始發也,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頷,腰脊俱痛;寒去則內外皆熱,頭痛如破,渴欲冷飲。……陰陽上下交爭,虛實更作,陰陽相移也(陽主上行,陰主下行,邪乘之則爭矣。

白話文:

《瘧論》:皇帝說:瘧疾和痎瘧都是由風邪引起的,為什麼它們發作的時間有規律?(凡是秋天發作的瘧疾都叫痎瘧,既然它們都是由於風邪引起,所以「皆」字說明瞭各種瘧疾的通稱。)岐伯回答說:瘧疾一開始發作時,先是從毫毛開始,接著出現伸懶腰、打哈欠,然後感覺寒冷、發抖,腰背疼痛;寒氣退去後,內外都發熱,頭痛欲裂,口渴想喝冷飲。……陰陽之間、上下之間相互爭鬥,虛實交替出現,這是陰陽相互轉化的結果。(陽氣主上行,陰氣主下行,邪氣侵襲時就會爭鬥。)

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邪入於陰,則陰實陽虛,邪入於陽,則陽實陽虛,故曰更作,曰相移也)。陽並於陰,則陰實而陽虛,陽明虛則寒慄鼓頷也(陽明虛則陰虛而陰實,故寒慄也。

白話文:

陽氣虛弱,就會感到外寒;陰氣虛弱,就會感到內熱;陽氣盛實,就會感到外熱;陰氣盛實,就會感到內寒。邪氣侵犯陰分,就會導致陰分實熱而陽分虛寒;邪氣侵犯陽分,就會導致陽分實熱而陰分虛寒,所以說病邪會轉變,會互相影響。陽氣和陰氣同時並盛,就會導致陰分實熱而陽分虛寒。陽明經虛寒,就會出現寒慄和頷下顫動的症狀(因為陽明經虛寒就會導致陰虛而陰實,所以會出現寒慄)。

脈循頤頰,故鼓頷也);巨陽虛則腰背頭項痛;三陽俱虛則陰氣勝,陰氣勝則骨寒而痛(《終始》篇曰,病痛者,陰也,陰盛故頭痛,骨亦痛也),寒生於內,故中外皆寒;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外內皆熱,則喘而渴,故欲冷飲也(邪在陽分,則內外皆熱。故喘渴而冷飲)。

白話文:

脈絡流經臉頰兩側,所以下巴會腫脹;巨陽經氣虛弱,就會腰背頭項疼痛;三條陽經氣虛,則陰氣會增盛,陰氣增盛,骨頭就會發冷疼痛。(《終始》篇說,疼痛是陰氣作祟,陰氣過盛,所以頭部會疼痛,骨頭也會疼痛),寒氣從體內產生,所以內外都會發冷;陽氣過盛,則體外發熱,陰氣虛弱,則體內發熱,內外都發熱,就會喘息口渴,所以想要喝冷飲。(邪氣在陽經,內外都會發熱。所以喘息口渴,想喝冷飲)。

此皆得之夏傷於暑,熱氣盛,藏於皮膚之內,腸胃之外,此營氣之所舍也(夏暑汗泄,何病之有?或悽愴水寒,或乘風納涼,是熱大盛,不能發越,邪氣以營為舍矣)。此令人汗空疏,腠理開(此明風邪易客也),因得秋氣,汗出遇風,及得之以浴,水氣舍於皮膚之內,與衛氣並居(暑邪既伏,秋風收之,又因浴水而瘧作矣)。

白話文:

這些症狀都是由於夏季中暑所致,暑熱之氣旺盛,滯留在皮膚和腸胃之間,也就是營氣駐留的地方(夏季出汗,為什麼會有病?可能是因為悲傷或寒冷,可能是因為吹風或安逸,這是因為暑熱旺盛,不能發散,邪氣就依附在營氣上)。這會導致人體出汗不良,毛孔張開(說明風邪容易入侵),隨後遇上秋天的氣候,出汗遇風,或者因為洗澡,水氣就滯留在皮膚內,和衛氣一起存在(暑熱之邪潛伏,秋風將其收斂,又因為洗澡而發作瘧疾)。

衛氣者,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此氣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內薄,內外相薄,是以日作(衛氣之行於身也,一日一周。邪氣與衛氣並居,與衛氣同行,故瘧亦一日一作,此衛受邪淺而易治也)。

白話文:

衛氣在白天運行於陽經,在晚上運行於陰經。這種氣氣得到陽氣就會向外走,得到陰氣就會向內行,內外互相交替,所以每天都會發作一次(衛氣在體內運行一週需要一天。病邪與衛氣共存,與衛氣一起運行,所以瘧疾也一天發作一次,因為衛氣受邪較淺,所以容易治療)。

其氣之舍深,內薄於陰,陽氣獨發,陰邪內著,陰與陽爭不得出,是以間日而作也(邪之所居者,深入於臟,是內薄於陰分矣。陽氣獨發者,衛陽之行猶故也,而邪之薄於陰者,遲而難出,故間日而作)。

白話文:

邪氣潛伏較深,侵襲體內陰分,使陽氣獨自發作,陰邪暗藏於體內,陰陽爭鬥,邪氣難以排出,於是隔日發病。(邪氣侵襲部位深入臟腑,故內侵陰分。陽氣獨自發作,表示體表衛陽運行正常,而侵襲陰分的邪氣排出較慢,因此隔日發病。)

邪氣客於風府,循膂而下(風府,督脈穴也。膂者,脊兩旁也。下者,下行至尾骶也),衛氣一日一夜大會於風府,其明日下一節,故其作也晏(衛氣之行也。每日一會於風府。若邪客風府必循膂而下,其氣漸深,則日下一節,自陽就陰,其會漸遲,故其作漸晏也)。

白話文:

風邪侵犯了後腦勺,沿著脊椎向下運行(風府是督脈上的穴位。膂是指脊椎兩側。下是指向下延伸到尾骨)。體表的抵抗力一天一夜會彙聚在風府,第二天就會下降一節,所以它的發作時間比較晚(抵抗力的運行情況是這樣:每天都會在風府聚集一次。如果風邪侵犯了風府,它必然會沿著脊椎向下運行,它的毒性會逐漸加深,所以每天就會下降一節,由陽轉陰,每次聚集的時間會逐漸推遲,因此它的發作時間也會逐漸變晚)。

其出於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於脊內,注於伏膂之脈(項骨三節,脊骨二十一節,共二十四節。邪自風府日下一節,故二十五日下至尾骶,復自後而前,二十六日入於脊內,注伏膂之脈),其氣上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氣日高,故作日益早也(邪在伏膂,循脊而上,無關節之阻,故九日而出缺盆。其氣日高,則自陰就陽,其邪日退,故作漸早也)。

夫寒者陰氣也,風者陽氣也,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故先寒而後熱也,病以時作,名曰寒瘧。

白話文:

病邪從風府穴開始,下行一節需要一天,25天後到達骶骨。第26天進入脊椎內,進入伏膂經脈(頸骨3節,脊骨21節,共24節。病邪從風府穴開始每天下行一節,因此第25天到達尾骶骨,然後從後向前,第26天進入脊椎內,注入伏膂經脈)。病邪之氣向上運行,9天後從缺盆穴中出來。病邪之氣日益升高,所以病症會逐漸早發作(病邪在伏膂經脈中,沿著脊椎向上運行,沒有關節阻礙,所以9天后就會到達缺盆穴。病邪之氣日益升高,表示從陰轉向陽,病邪逐漸退卻,所以病症會逐漸早發作)。

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故先熱而後寒也,亦以時作,名曰溫瘧(時作者,或一日,或間日。不愆其期也)。其但熱而不寒者,陰氣先絕,陽氣獨發,則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癉瘧。

白話文:

起初受到風邪侵襲,後來又受到寒邪侵襲,所以先出現發熱,後出現寒戰。症狀也是按時發作,稱為溫瘧(按時發作,可能是每天或隔一天。發作時間不會錯過)。只有發熱沒有寒戰的,是陰氣先虛衰,陽氣獨自發作所致,因此會少氣煩悶,手腳發熱,想嘔吐,稱為癉瘧。

邪氣與衛氣客於六腑,有時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數日乃作也(此即三日瘧也,邪氣深重,病在三陰,邪氣不能與衛並出,故休數日乃發。數字當作三字)。

白話文:

邪惡之氣和防衛之氣聚集在六腑,有時不能相容,因此間隔幾天才會發病(指三日瘧疾,邪氣嚴重,病位在三陰經,邪氣無法和防衛之氣同時出現,所以間隔幾天後才發作。數字「數字」應改為「三字」)。

溫瘧者,得之冬中於風寒,氣藏於骨髓之中,至春則陽氣大發,邪氣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腦髓爍,肌肉消,腠理發泄,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皆出,此病藏於腎,其氣先從內出之於外也(腎主冬令,其應在骨,故冬受風寒,邪伏骨髓,至春夏有觸而發,自內而達於外者也)。

白話文:

溫瘧這種病症,是冬天因感受風寒而成,邪氣藏於骨髓之中。到了春天,陽氣旺盛,邪氣無法自行排出,遇上酷暑,腦髓灼傷,肌肉消瘦,肌膚毛孔擴張,或者體力過度消耗時,邪氣和汗液一起排出體外。這種病藏於腎中,其發作是由內向外。因為腎主「冬令」,其與「骨」相通,因此冬天感受風寒,邪氣潛伏在骨髓中,到了春夏時受到觸發而發作,從內部發散到外部。

如是者,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熱矣,衰則氣復反入,入則陽虛,陽虛則寒矣,故先熱而後寒,名曰溫瘧(此冬受寒邪,至春發為溫瘧,即傷寒也。故《傷寒論》有溫瘧一症,蓋本諸此)。

白話文:

這樣一來,陰液虧虛而陽氣旺盛,陽氣旺盛就會產生熱症,而衰弱時氣血又重新回歸,回歸後陽氣虧虛,陽氣虧虛就會產生寒症,所以先發熱後發寒,被稱為溫瘧(這是指冬天受到寒冷邪氣侵襲,到了春天發作成為溫瘧,也就是傷寒。因此,《傷寒論》中記載了溫瘧這個症狀,源於此理論)。

癉瘧者,肺素有熱氣盛於身,厥逆上衝,中氣實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開,風寒舍於皮膚之內、分肉之間而發,發則陽氣盛,陽氣盛而不衰則病矣。其氣不及於陰,故但熱而不寒,氣內藏於心,而外舍於分肉之間,令人消爍脫肉,故命曰癉瘧(肺素有熱,氣藏於心,即此二語,火來乘金,陰虛陽亢,明是不足之症挾外邪而然,故溫瘧、癉瘧皆非真瘧也)。

白話文:

瘧疾患者,是因為肺部原本就積蓄了過多的熱氣,而這些熱氣逆行上衝。體內的氣血旺盛,但無法排出體外,由於某種用力,導致毛孔打開。風寒之邪趁虛而入,停留在皮膚內層和肌肉之間,發作時陽氣旺盛。如果陽氣旺盛不衰退,就會生病。這些熱氣無法到達體內的陰份,所以只會發熱而不發寒。熱氣鬱結在心臟,而外在則滯留在肌肉之間,導致患者消瘦、脫肉,所以稱為瘧疾。(肺部的熱氣、熱氣鬱結在心臟,這兩個特徵說明瞭瘧疾的本質是陽亢陰虛。外邪乘虛而入,所以溫瘧、瘧疾都不是真正的瘧疾。)

《咳論》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於肺則肺寒,肺寒則內外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咳。五臟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

白話文:

《咳論》說:皮毛是肺的表層,皮毛最先受到邪氣的侵襲,邪氣會隨著皮毛傳到肺。如果過度食用寒涼的食物,會進入胃中,再通過肺的經脈上傳到肺,導致肺部受寒。當肺部受寒,內外邪氣結合,就會入侵肺部,引起咳嗽。五臟在各自的時節容易生病,如果不在相應的時節生病,會相互傳染。

人與天地相參,故五臟各以治時。感於寒則受病,微則為咳,甚則為泄為痛。乘秋則肺先受邪,乘春則肝先受之,乘夏則心先受之,乘至陰則脾先受之,乘冬則腎先受之(五臟六腑皆能成咳,然必肺先受邪而傳之於各經也。邪,寒邪也。所謂形寒飲冷則傷肺是也。五臟各以其時受病,輕者淺而在皮毛,重者深而在腸胃。

故咳,外症也,泄,里症也。寒在表則身痛,寒在裡則腹痛,曰先受之者,次必及乎肺而為咳也)。

白話文:

人體與天地相應,因此五臟器官各有其對應的季節和受病時間。

  • 感受到寒冷就會生病,輕微的症狀為咳嗽,嚴重的症狀為腹瀉或疼痛。
  • 秋季來臨時,肺臟最容易感染邪氣。
  • 春季來臨時,肝臟最容易感染邪氣。
  • 夏季來臨時,心臟最容易感染邪氣。
  • 冬季來臨時,腎臟最容易感染邪氣。

(五臟六腑都會引發咳嗽,但一定是肺臟先受邪氣,再傳染給其他器官。邪氣,指的是寒氣。所謂形寒飲冷會損傷肺臟就是這個道理。五臟器官在不同的時間點受病,輕微的病症只會影響皮膚和毛髮,嚴重的病症會深入腸胃。)

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肺主氣而司呼吸,故喘息有音)。心咳之狀,咳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痹(心脈上挾於咽,故喉中如梗,至於痹則痛矣)。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胠下滿(肝之脈布脅肋,故脅下痛。胠,脅之下也)。

白話文:

**肺咳的症狀:**咳嗽時有呼吸聲音,嚴重時吐血。(肺主導呼吸,所以咳嗽時有呼吸聲音)

心咳的症狀: 咳嗽時心痛,喉嚨間有梗阻感,嚴重時咽喉腫痛。(心脈布於咽喉,所以喉嚨有梗阻感,嚴重時就會疼痛)

肝咳的症狀: 咳嗽時兩側肋骨下疼痛,嚴重時不能轉動身體,轉動時肋骨下感到脹滿。(肝脈分佈在肋骨,所以肋骨下會疼痛。肋骨下稱作「胠」)

脾咳之狀,咳則右胠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脾脈上膈挾咽,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脾處右,故右胠下痛,痛引肩背也。脾土喜靜,動則違其性,故增劇也)。腎咳之狀,咳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腎脈貫脊,繫於腰背。故相引而痛。腎屬水,主涎,故為咳涎也)。

白話文:

**脾咳的症狀:**咳嗽時右胸肋骨下疼痛,疼痛隱隱約約延伸到肩背部,嚴重時無法活動,稍一活動咳嗽就會加劇(脾脈上行隔膜夾住咽喉,其分支又從胃部分佈到隔膜,脾臟位於右側,所以疼痛在右胸肋骨下,並引發肩背部疼痛。脾臟屬土,喜靜,一活動就違背其特性,所以會加重病情)。

腎咳的症狀: 咳嗽時腰背部互相牽引而疼痛,嚴重時會咳出涎液(腎脈貫穿脊骨,連接於腰背部。所以彼此牽引而疼痛。腎臟屬水,主導涎液,所以咳出的是涎液)。

五臟之久咳,乃移於六腑。脾咳不已,則胃受之,胃咳之狀,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胃者,脾之妻也,故脾咳必傳於胃而為嘔唾。長蟲處於胃,嘔甚則隨氣而出也)。肝咳不已,則膽受之,膽咳之狀,咳嘔膽汁(膽汁者,苦汁也)。肺咳不已,則大腸受之,大腸咳狀,咳而遺矢(遺矢者,大便不禁也)。

白話文:

長期咳嗽由五臟轉移到六腑時:

脾臟的咳嗽持續不斷,就會影響到胃。胃咳嗽的症狀是咳嗽伴隨嘔吐,嘔吐嚴重時,會吐出長蟲(胃是脾的配偶器官,因此脾咳嗽必定傳到胃,導致嘔吐。長蟲寄生在胃裡,嘔吐嚴重時會隨著氣體一起吐出來)。

肝臟的咳嗽持續不斷,就會影響到膽。膽咳嗽的症狀是咳嗽嘔出膽汁(膽汁是苦的)。

肺臟的咳嗽持續不斷,就會影響到大腸。大腸咳嗽的症狀是咳嗽時漏出大便(漏出大便是無法控制大便)。

心咳不已,則小腸受之,小腸咳狀,咳而失氣,氣與咳俱失(大腸之氣由於小腸之化,故小腸咳則氣達於大腸,而轉失氣也)。腎咳不已,則膀胱受之,膀胱咳狀,咳而遺溺(膀胱為津液之府,故遺溺)。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咳狀,咳而腹滿,不欲食飲(久咳,則上中下三焦俱病,一身之氣皆逆,故腹滿不能食飲也)。此皆聚於胃,關於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聚於胃者,胃為五臟六腑之本也。

關於肺者,肺為皮毛之合也。涕唾者,肺與胃司之。面浮腫者,氣上逆而急也)。

白話文:

咳嗽不止,是因為小腸受到影響。小腸咳嗽的症狀,是咳嗽時會失去氣息,咳嗽和失去氣息同時發生(大腸之氣是由小腸轉化而來,所以小腸咳嗽,則氣息會到達大腸,進而導致失去氣息)。

腎臟咳嗽不止,是因為膀胱受到影響。膀胱咳嗽的症狀,是咳嗽時會小便失禁(膀胱是水液貯存的地方,所以會小便失禁)。

長時間咳嗽不止,是因為三焦受到影響。三焦咳嗽的症狀,是咳嗽時會腹脹,不想吃東西(長時間咳嗽,則上下三焦都會受損,全身之氣逆亂,所以腹脹不能飲食)。

這些(咳嗽)症狀都聚集在胃中,影響到肺部,導致人分泌大量的鼻涕和唾液,同時出現浮腫和氣息逆亂的現象(聚集在胃中,是因為胃是五臟六腑的根本)。

《經脈別論》曰:夜行則喘出於腎,淫氣病肺(夜屬於陰。行則勞其身半以下,且夜行多恐,故喘出於腎也。腎水傷,則無以禁火之炎,而肺金受賊矣)。有所墮恐,喘出於肝,淫氣害脾(墮而恐者,傷筋損血,故喘出於肝,肝木伐土,故害脾也)。有所驚恐,喘出於肺,淫氣傷心(且驚且恐,則氣衰而神亂。

白話文:

《經脈別論》中說:

  • 夜間行走後氣喘,是由於腎臟虛弱,淫邪之氣侵害肺臟。因為夜晚屬陰,行走時會消耗下半身的體力,而且夜間行走多會恐懼,所以氣喘是由腎臟引起的。腎水受損,就無法約束心火的旺盛,從而導致肺金被侵害。
  • 因驚嚇而墜落導致恐懼,氣喘是由於肝臟受損,淫邪之氣危害脾臟。從高處墜落並產生恐懼,會損傷筋骨和血液,所以氣喘是由肝臟引起的。肝臟屬木,剋制脾臟屬土,因此會危害脾臟。
  • 因驚嚇而恐懼,氣喘是由於肺臟受損,淫邪之氣傷害心臟。驚嚇和恐懼會導致氣血衰弱,精神失常。

肺主氣,心藏神,故二臟受傷也)。度水跌僕,喘出於腎與骨(水氣通於腎,跌僕傷其骨,故喘出焉)。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怯者著而為病也(勇者氣足神全,故一時所動之氣,旋即平復,不足之人隨所受而成病矣)。

白話文:

肺掌管呼吸,心臟藏神,所以這兩個臟器受傷後(呼吸、精神方面的疾病)。掉到水裡或從高處摔下,喘氣聲出於腎和骨(水氣與腎相通,摔傷時傷及骨頭,所以喘氣)。這時,如果膽量大,氣息暢通,就沒事了;如果膽量小,氣息受阻,就會生病(膽量大的人氣息充足,精神飽滿,所以受到一時的刺激時,氣息很快就能恢復平穩;膽量小的人會因受到的刺激而生病)。

《腹中論》曰:心腹滿,旦食則不能暮食……名為鼓脹(脹甚則腹皮繃急,中空無物,鼓之如鼓,故名鼓脹)……治之以雞矢醴,一劑知,二劑已(雞胃能消金石,其矢之性等於巴豆,通利二便,消積下氣。但宜於壯實之人,虛者服之,禍不旋踵。即經云一劑便知其效,二劑便已其病。

白話文:

《腹中論》中說:肚子飽滿的人,早上吃過後就吃不下晚飯了……這種情況稱為鼓脹(脹得厲害了,腹部皮膚緊繃,裡面空空如也,敲起來像鼓,所以稱為鼓脹)……可用雞屎白服用,一劑後就會見效,兩劑後就能痊癒(雞胃能消化金屬和石頭,其糞便的性質等同於巴豆,能夠通利大小便,消積導氣。但只適合身體強壯的人服用,虛弱的人服用後會凶多吉少。就像經文中所說,一劑就能知道它的療效,兩劑就能治好疾病。

亦狀其猛利也。用干羯雞矢一升,炒微焦,入無灰酒三碗,煎至減半,取清汁,五更熱飲即腹鳴,辰巳時行二三次,皆黑水也。飲一劑,覺足有皺紋,飲二次即愈矣)。

白話文:

這道藥方呈現出它的強烈作用。用風乾的雞屎一升,炒到稍焦,放入無灰酒三碗,煎煮到剩下一半,取清澈的藥汁,在凌晨服用,會感到腹部絞痛,在辰時(上午 7-9 點)和巳時(上午 9-11 點)會排便兩三次,都是黑色的水。服用一劑,會感覺足部有皺紋,服用兩次後就會痊癒。

《靈樞·脹論》曰:夫心脹者,煩心短氣,臥不安;肺脹者,虛滿而喘咳;肝脹者,脅下滿而痛引小腹;脾脹者,善噦,四肢煩悗,體重不能勝衣、臥不安;腎脹者,腹滿引背央央然,腰髀痛(此五臟之脹也。悶亂曰悗,央央者,困苦之貌)。

白話文:

《靈樞·脹論》中記載:

  • 心臟脹痛:煩悶,氣短,睡不著。
  • 肺部脹痛:空虛脹滿,伴有咳嗽和氣喘。
  • 肝臟脹痛:肋骨下方脹滿,疼痛延伸到肚子。
  • 脾臟脹痛:容易打嗝,四肢痠痛疲倦,身體沉重,穿不起衣服,睡不著。
  • 腎臟脹痛:腹部脹滿,疼痛蔓延到後背,腰部和小腿疼痛。(以上是五臟脹痛的症狀。感到悶熱煩躁,睏倦難受。)

胃脹者,腹滿,胃脘痛,鼻聞焦臭,妨於食,大便難;大腸脹者,腸鳴而痛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則飧泄不化;小腸脹者,小腹䐜脹,引腰而痛:膀胱脹者,少腹滿而氣癃;三焦脹者,氣滿於皮膚中,輕輕然而不堅;膽脹者,脅下痛脹,口中苦,善太息(此六腑之脹也。濯濯,腸鳴水聲也。飧泄,完穀不化也。氣癃者,小便不利也)。

白話文:

胃脹:

  • 腹部脹滿
  • 上腹疼痛
  • 聞到焦糊味
  • 影響進食
  • 排便困難

大腸脹:

  • 腸鳴作響,並伴有水聲
  • 冬季受寒加重,出現腹瀉和大便不消化

小腸脹:

  • 小腹脹大
  • 腰部牽連疼痛

膀胱脹:

  • 下腹部脹滿,排尿困難

三焦脹:

  • 皮膚下有氣體,觸摸起來柔軟而不堅實

膽脹:

  • 脅下疼痛脹滿
  • 口中發苦
  • 經常嘆氣(以上六種脹痛屬於腑脹。濯濯,形容腸鳴的水聲。飧泄,指食物不消化。氣癃,指小便不利。)

厥氣在下,營衛留止,寒氣逆上,真邪相攻,兩氣相搏,乃合為脹也(厥逆之氣自下而上,則營衛之行失其常度,真氣與邪氣相攻,合而為脹也)。

白話文:

當寒氣從下往上侵襲,營衛之氣在體內停留,真氣和邪氣互相攻擊,兩股氣勢力交戰,就會導致脹滿的症狀。

《靈樞·水脹》篇曰: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之狀(目之下為目窠,如新臥起者,形如臥蠶也),其頸脈動,時咳(頸脈。足陽明人迎也。陽明之脈自人迎下循腹裡,而水邪乘之,故為頸脈動,水之標在肺,故時咳),陰股間寒,足脛腫,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此其候也(此上皆言水腫之候)。

白話文:

《靈樞·水脹》篇記載:

眼睛下面部位微微腫脹,就像剛睡醒的樣子(眼睛下面稱為目窠,像剛睡醒的樣子,形狀如同臥蠶),頸動脈跳動,有時咳嗽(頸動脈,指足陽明經的人迎穴。陽明經的脈絡從人迎穴流向下腹部,而水邪侵犯脈絡,因此會有頸動脈跳動的現象,水的徵狀表現在肺部,所以會時常咳嗽),陰股(大腿內側)部位冰冷,腳踝腫脹,腹部逐漸變大,這時水腫已經形成了。用手按壓腹部,水腫跟著按壓的手部浮起,就像裡麪包著水一樣,這些都是水腫的徵兆(上述都是水腫的徵候)。

膚脹者,寒氣客於皮膚之間,𪔣𪔣然不堅,腹大,身盡腫,皮厚(𪔣𪔣,鼓聲也。寒氣客於皮膚,陽氣不行,病在氣分,故有聲如鼓。氣本無形,故不堅。氣無所不至。故腹大、身盡腫而皮厚也),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變,此其候也(氣在膚間,按散者不能猝復,故窅而不起。皮厚,故腹色不變也)。

白話文:

皮膚腫脹:由於寒氣停留在皮膚之間,導致皮膚鬆軟不結實,腹部脹大,全身浮腫,皮膚增厚(「鼓」是鼓聲的意思。寒氣停留在皮膚,陽氣無法通行,病在氣分,因此會有如擊鼓的聲音。氣本身無形,所以不結實。氣無所不在,因此腹部脹大、全身浮腫,皮膚增厚)。

按壓患者腹部,會發現腹部鬆軟、按壓後無法立即恢復,腹部顏色不變,這是該病的症狀(氣留在皮膚之間,按壓時氣會分散,無法馬上恢復,所以腹部鬆軟,按壓後無法立即恢復。皮膚增厚,所以腹部顏色不變)。

[鼓脹者]腹脹身皆大,大與膚脹等也,色蒼黃,腹筋起,此其候也(鼓脹、膚脹,大同小異,只色蒼黃、腹筋起為別耳)。

白話文:

腹部脹滿 的人,整個腹部和身體都變大,這種變大與皮膚浮腫一樣。特徵是:臉色青黃,腹部肌肉隆起。

[夫腸覃者]寒氣客於腸外,與衛氣相搏,氣不得榮,因有所繫,癖而內著,惡氣乃起,瘜肉乃生(覃之為義,延布而深也。寒氣薄衛,滯而不行,留於腸外,故癖積起、瘜肉生也)。其始生也,大如雞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懷子之狀,久者離歲,按之則堅,推之則移,月事以時下,此其候也(離歲,越歲也。邪在腸外,不在胞中,故無妨於月事。

皆由汁沫所聚,非血病可知也)。

白話文:

腸覃病是由於寒氣停留在腸道外,與人體的保護性氣息(衛氣)搏鬥,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因此產生了某種羈絆,邪氣開始積聚在體內,然後瘜肉便形成了。(覃的意思是廣泛深入。寒氣阻滯衛氣,運行不暢,停留在腸道外,所以邪氣會積聚,瘜肉也會產生。)

瘜肉在剛開始形成時,像雞蛋那麼大,逐漸變得更大,直到最後像懷孕的樣子。時間長了,超過一年,按壓時感覺堅硬,用力推時可以移動。月經按時來潮,這都是腸覃病的症狀。(超過一年,指時間超過一年。邪氣在腸道外,不在子宮中,所以不影響月經。)

石瘕生於胞中,寒氣客於子門,子門閉塞,氣不得通,惡血當瀉不瀉,衃(音不)以留止,日以益大,狀如懷子,月事不以時下,皆生於女子,可導而下(衃,敗血凝聚也。子門閉塞,衃血留止,其堅如石,故名石瘕。月事不以時下,無經可至也,可以導血之劑下之。按腸覃、石瘕皆言月事,則此二症惟女人有之,故曰皆生於女子也)。

白話文:

石瘕生長在子宮內,是因為寒氣滯留在子宮口,導致子宮口堵塞,氣血無法流通,瘀血本應排出卻被堵住,日積月累越積越大,就像懷了孩子一樣,導致月經不按時來潮。石瘕只會發生在女性身上,可以用導血的藥物將瘀血排出。(注釋:衃(音不)為腐敗的血液凝結,子宮口堵塞,瘀血滯留,其堅硬如石,故稱石瘕。月經不按時來潮,是因為沒有經血可以排出,可用導血的藥物將瘀血排出。)

《平人氣象論》曰:頸脈動,喘疾咳。曰水(頸脈,乃結喉旁動脈,足陽明之人迎也。水氣上逆,則侵犯陽明,故頸脈動。水溢於肺,則喘而咳)。目裹微腫,如臥蠶起之狀,曰水(目之下胞曰目裹,胃脈之所至,脾脈之所主。若微腫如臥蠶狀,是水氣犯脾胃也)。溺黃赤安臥者,黃疸(溺色黃赤而安臥自如,必成黃疸也)。

白話文:

《平人氣象論》說:

  • **頸部的脈搏跳動,伴隨喘息和咳嗽。**這是水氣上逆的徵兆。(頸脈是指喉結旁的動脈,屬於足陽明經的「人迎」穴。水氣上逆,侵犯陽明經,導致頸脈跳動。水氣溢滿肺部,則會引發喘息和咳嗽。)
  • **眼睛下方微腫,像臥蠶一樣。**這是水氣的徵兆。(眼睛下方稱作「目裹」,是胃經所到之處,脾經所主。如果出現微腫像臥蠶一樣,說明水氣侵犯了脾胃。)
  • **小便呈黃紅色,且安穩睡眠。**這是黃疸的徵兆。(小便顏色發黃發紅,同時能安穩入睡,必定會發展成黃疸。)

已食如飢者,胃疸(胃熱善消穀,故雖食常飢,此名胃疸)。面腫曰風(風為陽邪,故曰高巔之上,惟風可到,此面腫所以屬風也)。足脛腫曰水(水為陰邪,潤下之品,故足腫,腫者為水也)。目黃者黃疸(諸經有熱皆上熏於目,故黃疸者目黃)。

白話文:

吃很多但還是覺得餓的,表示胃部過熱,消化快所以吃再多還是覺得餓,這就叫做胃疸。

臉部腫脹是風邪引起的,因為風是陽性之邪,會上升到高的地方,所以只有風能導致臉部腫脹。

小腿腫脹是水邪引起的,因為水是陰性之邪,會往下流,所以導致小腿腫脹,腫脹就是水的表現。

眼睛發黃是黃疸,因為身體各處經絡有熱,熱氣會往上燻蒸到眼睛,所以黃疸患者眼睛會發黃。

《舉痛論》曰: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泣者,澀而不利也)。

白話文:

《舉痛論》中提到:氣血在經絡中運行不息,猶如循環不已的河流。如果寒氣進入經絡,就會導致血氣運行受阻,猶如水流受阻而泣涕不能前進。客氣停留在經絡之外,就會導致血氣不足;客氣停留在經絡之中,就會導致氣血不通。因此,會突然產生劇烈的疼痛。(「泣」指氣血澀滯不通的意思。)

寒氣客於脈外則脈寒,脈寒則縮踡,縮踡則脈絀急,絀急則外引小絡,故卒然而痛,得炅則痛立止(經脈受寒則縮,縮則急,故卒痛。然客於脈外者,其邪淺,故才得炅氣則立止也)。因重中於寒,則痛久矣(重者,重複受寒也。傷之深,故不易愈也)。寒氣客於經脈之中,與炅氣相薄則脈滿,滿則痛而不可按也。

白話文:

寒氣停留在脈絡之外,會導致脈絡寒冷,脈絡寒冷就會收縮,收縮就會使脈絡變細,脈絡變細就會牽引周圍的細小血管,所以突然會疼痛,遇到溫熱就會馬上止痛(經脈受寒就會收縮,收縮就會變細,所以突然疼痛。但是寒氣停留在脈絡之外,邪氣較淺,所以遇到溫熱就能馬上止痛)。如果反覆受寒,那麼疼痛就會持續很長時間(反覆受寒會加重症狀,傷得很深,所以不容易好)。寒氣停留在經脈之中,與溫熱之氣相互作用,就會導致脈絡充盈,脈絡充盈就會疼痛,而且按壓也無法緩解。

營行脈中,血不足者,脈中常熱,新寒與故熱相薄,則邪實而脈滿,按之則痛愈甚,故不可按也。……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故痛。按之則血氣散,故按之痛止(膜,脂膜與筋膜也。原者,肓之原,即腹中空隙之處。血凝則小絡急痛,按著空處,則寒散絡緩,故痛止。

白話文:

氣血運行在脈絡中,如果血氣不足,脈中常常發熱。新的寒氣和舊有的熱氣互相作用,就會導致邪氣實盛,脈搏變得飽滿。如果按壓脈搏,疼痛會加劇,所以不能按壓。……寒氣停留在腸胃之間,脂膜和筋膜之下,氣血不能散發,小血管急劇收縮,所以會疼痛。如果按壓脈搏,氣血就會散開,所以按壓會止痛(膜是指脂膜和筋膜,原是指肓臟的根基,也就是腹腔中的空隙。血凝結後,小血管就會急劇收縮而疼痛,按壓空處,寒氣散開、血管舒緩,所以疼痛會止住。)。

非若經脈之無罅隙者,按之愈痛也)。寒氣客於挾脊之脈則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無益也(挾脊者,足太陽經也。其最深者。則伏沖、伏膂之脈;故手按不能及其處也)。寒氣客於衝脈,衝脈起於關元,隨腹直上,寒氣客則脈不通,脈不通則氣因之,故喘動應手矣(衝脈起於胞中,即關元也,其脈並足少陰腎經夾臍上行,會於咽喉,而腎脈上連於肺,犯寒則脈不通,而氣因以逆,故喘。曰應手者,動之甚也)。

白話文:

這些部位不像經脈那樣沒有縫隙,按壓會越按越痛)。寒氣滯留在夾脊的經脈中很深,按壓也夠不到,所以按壓沒有用(夾脊是指足太陽經,其中最深的是伏沖和伏膂的脈絡,所以用手按壓也夠不到)。寒氣滯留在衝脈中,衝脈起於關元,沿著腹部向上行進,寒氣滯留就會導致脈絡不通,脈絡不通則氣息也會受阻,所以按壓後就會立刻引起喘息(衝脈起於子宮中,也就是關元穴,它的脈絡與足少陰腎經並行,沿著肚臍向上行進,會合於咽喉,而腎脈則向上連接肺部,如果受寒就會導致脈絡不通,氣息逆行,因此造成喘息。所謂「應手」是因為喘息的反應非常強烈)。

寒氣客於背俞之脈脈泣,脈泣則血虛,血虛則痛,其俞注於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背俞,五臟俞也,皆足太陽經穴。太陽之脈循膂當心,上出於項,故寒氣客之則脈泣血虛,背與心相引而痛,因其俞注於心也。血虛而痛,故按之而痛止)。寒氣客於厥陰之脈,厥陰之脈者,絡陰器,繫於肝,寒氣客於脈中,則血泣脈急,故脅肋與少腹相引痛矣(少腹,脅肋,皆肝之部分也)。厥氣客於陰股,寒氣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陰股(厥氣,寒而上逆之氣也。

白話文:

寒氣侵入背部五臟俞穴的經脈,導致經脈氣血運行不暢,血虛就會導致疼痛,而這些俞穴與心臟相通,因此疼痛會牽引到心臟。按壓這些俞穴,熱氣就會到達,熱氣到達後疼痛就會停止。(背俞穴是五臟的俞穴,都屬於足太陽經的穴位。太陽經的經絡沿著脊柱通過心臟,向上延伸到後頸部,所以寒氣入侵時,會導致經脈氣血運行不暢,血虛而引起疼痛,背部與心臟相通,所以疼痛會牽引到心臟,這是因為俞穴與心臟相連的緣故。血虛就會導致疼痛,所以按壓這些俞穴,疼痛就會停止。)

寒氣侵入厥陰經的經脈,厥陰經的經脈連接著下肢的生殖器官,並與肝臟相繫,寒氣侵入經脈,就會導致經脈氣血運行不暢,血虛而導致經脈收縮,因此會引起脅肋和少腹相連的疼痛感。(少腹和脅肋都是肝臟的一部分。)

寒氣入侵下肢的陰股,寒氣向上蔓延到少腹,導致少腹氣血運行不暢,與下肢陰股相牽引,因此會出現少腹疼痛牽引到陰股。(厥氣是指寒氣上逆的氣。)

陰股、少腹,乃足三陰。衝脈所由行也)。寒氣客於小腸膜原之間,絡血之中,血泣不得注於大經,血氣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積矣(小腸為受盛之府,化物出焉,寒氣客於膜原及小絡,則血澀不得注於大經,化物失職,久而成積矣)。

白話文:

下腹部(陰股、少腹),是足三陰經通過的地方,也是衝脈流經的區域。寒氣停留在小腸的膜原(腸壁和腸繫膜之間的組織)和絡脈(小腸上的小血管)之間,阻滯血管中的血液,血液無法注入大經脈,血氣瘀滯不能運行,於是時間一久就形成了積塊(小腸是儲藏和消化食物的器官,將食物轉化排出。寒氣停留在膜原和絡脈,會導致血液運行不暢,阻礙食物消化轉化,時間一長就形成了積塊)。

寒氣客於五臟,厥逆上泄,陰氣竭,陽氣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氣復反則生矣(五臟皆受邪;厥逆而泄越於上,陰氣暴竭,陽氣未能遽入,故卒然痛死,或得炅,則氣復反而生矣),寒氣客於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胃為水穀之海,腸為水穀之道,皆主行下者也。寒邪傷之,則逆而上出,故痛而嘔)。

白話文:

古文:

寒氣客於五臟,厥逆上泄,陰氣竭,陽氣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氣復反則生矣(五臟皆受邪;厥逆而泄越於上,陰氣暴竭,陽氣未能遽入,故卒然痛死,或得炅,則氣復反而生矣),寒氣客於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胃為水穀之海,腸為水穀之道,皆主行下者也。寒邪傷之,則逆而上出,故痛而嘔)。

寒邪入侵五臟,導致氣血逆行上逆,陰氣耗竭,陽氣無法進入,所以會突然劇烈疼痛而死亡,沒有知覺。如果情況逆轉,氣血恢復正常,就能活下來(因為五臟都受到邪氣的侵襲;氣血逆行上逆,陰氣突然耗竭,陽氣還不能快速進入,所以會突然劇烈疼痛而死亡。如果得到陽氣的溫煦,氣血就能恢復正常,就能活下來)。寒邪入侵腸胃,導致氣血逆行上逆,所以會疼痛和嘔吐(胃就像水穀的海洋,腸是水穀的通路,它們都負責向下運行的。寒邪損傷了它們,就會導致氣血逆行上逆,所以會疼痛和嘔吐)。

寒氣客於小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後泄腹痛矣(小腸與丙火為表裡,成聚,即受盛之義也。則失其受盛之常,故泄而腹痛。)熱氣留於小腸,腸中痛,癉熱焦渴則堅干而不得出,故痛而閉不通矣(大抵營衛臟腑之間,得熱即行,遇冷即凝,故痛皆因於寒也。此一條獨言熱痛。

卻由於便閉不通,故痛。仍非火之自為痛也,故曰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白話文:

當寒氣滯留在小腸時,小腸無法正常吸收養分,因此會導致腹瀉和腹痛。(小腸與丙火相表裡,成聚是指能容納、消化的意思。當小腸失去容納消化的能力,就會出現腹瀉和腹痛。)

當熱氣停留在小腸時,小腸中會疼痛,而且會出現煩熱、口渴等症狀,此時大便會變乾變硬,排不出來,所以會疼痛和不通暢。(一般來說,營氣和衛氣在臟腑之間運行,遇到熱氣就會流動,遇到寒氣就會凝結,因此疼痛都是由寒氣引起的。只有這條特別提到熱痛。)

《痹論》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痹者,閉也,不仁也。六氣之中,風寒濕為陰邪。陰氣合病,則閉塞成冬之象。故血氣不流。經絡壅閉而痹斯作矣)。其風氣勝者為行痹(風屬陰中之陽,善行而數變,故為行痹。凡走注歷節疼痛之類,俗名流火是也),寒氣勝者為痛痹(陰寒之氣乘於肌肉筋骨,則凝泣稽留,閉而不通,故為痛痹,即痛風也)。濕氣勝者為著痹也(著痹者,重著不移,濕從土化,故病在肌肉,不在筋骨也)。

白話文:

《痹論》中說,風、寒、濕這三種氣候因素混合在一起,就會形成痹病。(痹病,是一種關閉性的病,導致身體患處失去知覺。在六種氣候因素中,風、寒、濕屬於陰邪之氣。陰邪之氣導致疾病時,會關閉不通,形成冬天的景象。這樣一來,血氣無法運行,經絡閉塞,於是就產生了痹病。)

如果是風邪之氣佔主導地位,那麼就會形成行痹。(風邪屬於陰中之陽,容易流動、變化,所以會形成行痹。凡是遊走侵襲各個關節,引起疼痛的疾病,俗稱「流火」,都屬於行痹。)

如果是寒邪之氣佔主導地位,那麼就會形成痛痹。(陰寒之氣侵襲肌肉、筋骨,就會凝結成塊、阻滯不通,導致閉塞不通,所以形成痛痹,也就是痛風。)

如果是濕邪之氣佔主導地位,那麼就會形成著痹。(著痹的病理特點是重著不移,濕邪是由於土地的變化而形成的,所以這種疾病的病理部位在肌肉,而不是在筋骨。)

肺痹者,煩滿喘而嘔(肺在上焦,脈循胃口,故為煩滿,喘而且嘔)。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乾善噫,厥氣上則恐(脈者,心之合也,心受病則脈不通,心脈支者上挾咽,直者卻上肺,故其病如此,厥逆則水邪侮火,故神傷而恐。恐者,腎志也)肝痹者,夜臥則驚,多飲數小便,上為引如懷(肝受邪則魂不安寧,故夜臥多驚,閉而為熱,故多飲數小便也。上為引者,引飲也。

白話文:

肺痹(阻塞)

肺氣阻塞,胸悶氣喘,甚至嘔吐(肺在上焦,與胃口相連,所以肺氣阻塞會導致胸悶和嘔吐)。

心痹(阻塞)

心脈阻塞,心悸心下鼓脹,突然氣喘,喉嚨乾澀,常打嗝,逆氣上升則恐懼(脈絡是心的通路,心受病則脈絡阻塞,心的脈絡分支向上連接食道,主幹脈絡向上連接肺,所以心痹會導致這些症狀。逆氣上行會損害心陽,導致精神受到傷害而恐懼,這裡的恐懼是指腎志受損)。

肝痹(阻塞)

肝氣阻塞,晚上睡覺時容易驚醒,多喝水,小便頻繁,從上到下有牽引感,就像懷孕一樣(肝氣受邪氣侵擾則魂不寧靜,所以晚上容易驚醒。肝氣鬱結生熱,所以多喝水,小便頻繁。上為引是指引進水液)。

如懷者,腹大如懷物也。木邪侮土,故為病如此)。腎痹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腎者胃之關,腎痹則邪並及胃,故腹善脹,尻以代踵者,足不能伸也。脊以代頭者,身僂不能直也)。脾痹者,四肢解惰,發咳嘔汁,上為大塞(脾主四肢,又主困倦,故為解惰,土傷則金亦傷,故咳,妻病故夫亦病,故嘔。坤已不升,乾金不降,大塞之象也)。

白話文:

如懷者, 腹部長得像懷了東西一樣。(這是因為肝的邪氣侵犯脾土所致。)

腎痹者, 腹部經常脹滿,臀部代替腳後跟,脊背代替頭。(腎是胃的關口,腎痹則邪氣會同時影響胃,因此腹部會脹滿;臀部代替腳後跟,表示雙腳無法伸直;脊背代替頭,表示身體彎曲無法挺直。)

脾痹者, 四肢疲軟懶惰,發咳嘔吐清水,上部出現阻塞。(脾主司四肢和倦怠,因此會出現疲軟懶惰;脾土受傷則金氣也受傷,因此會咳嗽;脾病則胃也病,因此會嘔吐。地氣無法上升,天金無法下降,就形成阻塞的現象。)

腸痹者,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爭,時發飧泄(腸痹則下焦之氣閉而不行,故數飲而溺不得出,氣化不及州都,返而上逆,故喘爭也。小便不利,則水液混於大腸,故飧泄也)。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上為清涕(胞,溺之脬也。膀胱氣閉則水液壅滿,故按之內痛也,氣閉則熱如湯之沃也。

膀胱之脈從巔絡腦,故小便下澀,清涕上出也)。

白話文:

腸痹

腸道不通,喝了很多水但排不出來,氣息上逆,胸悶氣短,時而拉肚子(腸道不通,下焦之氣閉塞運行不暢,所以喝很多水但排不出來。氣化功能不及全身,反過來上逆,所以胸悶氣短。小便不通暢,水液積聚在大腸,所以拉肚子)。

胞痹

小腹和膀胱按壓時裡面疼痛,像是用熱水澆過一樣,小便困難,出現清涕(胞,就是裝尿的膀胱。膀胱之氣閉塞,所以水液充塞而疼痛。氣閉則產生熱氣,像熱水澆過一樣)。

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寒則血氣凝泣,故痛。《終始》篇曰:病痛者,陰也)。……病久入深,營衛之行澀,經絡時疏,故不痛(此言病則營衛澀而必痛,其不痛者經絡有疏散之時,則不澀,故不痛也)。皮膚不營,故為不仁(皮膚之間,無血以和之,故不仁也)。

白話文:

疼痛是寒氣過多造成的,有寒氣所以會疼痛。(寒氣會讓血氣凝固,所以疼痛。〈終始〉篇說:生病疼痛的是陰氣)。……病情時間久了深入體內,營氣和衛氣運行不暢,經絡有時舒暢,所以不痛(這裡說有病徵兆時,營氣和衛氣一定運行不暢而必定疼痛,不疼痛的話是經絡有舒暢的時候,不凝滯,所以不疼痛)。皮膚沒有營氣的滋潤,所以會感覺麻木(皮膚之間沒有血氣滋潤,所以麻木)。

……陽氣少,陰氣多,與病相益,故寒也(痹病本屬陰寒,若陽氣不足之人,則寒從內起,與外病相助益,故寒也)。……陽氣多,陰氣少,病氣勝,陽遭陰,故為痹熱(其人陽氣素盛,而遭陰寒之氣,病氣反為陽氣勝矣,故為熱痹)。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濕甚也,陽氣少,陰氣盛,兩氣相感,故汗出而濡也(兩氣者,身中之氣與外客之氣。兩氣皆陰,互相感召,故汗出。

白話文:

……陽氣不足,陰氣旺盛,會加重病情,因此產生寒氣(痺病本身屬於陰寒性質,如果陽氣不足的人,寒氣就會從內部產生,與外來的寒氣互相助長,所以產生寒氣)。……陽氣旺盛,陰氣不足,病氣就會勝過陽氣,陽氣受到陰氣的侵襲,因此形成熱痺(這個人本身陽氣旺盛,遭遇陰寒之氣,反而會導致病氣勝過陽氣,所以形成熱痺)。那些大量出汗、汗液沾濕身體的人,是因為他們遭遇濕氣很重,陽氣不足,陰氣旺盛,兩股氣息互相感應,所以出汗而且汗液沾濕身體(兩股氣息,指的是體內的氣息和外來的氣息。如果兩股氣息都是陰性的,互相感應,所以出汗)。

《脈要精微論》曰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是也)。

凡痹之類,逢寒則急,逢熱則縱(寒則筋攣,故急。熱則筋弛,故縱)。

白話文:

《脈要精微論》說,陰氣過剩表現爲多汗、身體發冷。

凡是痹證這一類的疾病,遇寒則症狀加劇,遇熱則症狀緩解(遇寒則筋脈收縮,所以症狀加劇;遇熱則筋脈鬆弛,所以症狀緩解)。

《痿論》曰: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著則生痿躄也(火來乘金,在內為肺葉焦枯,在外為皮毛虛薄。熱氣著而不去,則為痿躄,躄者,足不能行也)。心氣熱,則下脈厥而上,上則下脈虛,虛則生脈痿,樞折挈,脛縱而不任地也(心火上炎,則三陰在下之脈亦厥逆而上,上盛則下虛,乃生脈痿。四肢關節之處如樞紐之折,而不能提挈。

白話文:

《痿證論述》裡說:肺火太盛,肺部組織受損,就會導致皮毛虛弱,表面薄弱。如果病邪侵入,就會產生痿疾,痿就是癱軟無力,躄就是腳不能走路的意思。心氣過於熱盛,就會導致下肢的脈絡氣血逆流,上沖頭部。上方脈氣旺盛,下方脈絡就會虛弱,虛弱就會產生脈絡痿弱,四肢關節像折斷的紐扣一樣,不能承載身體。

足腫縱緩而不能任地也)。肝氣熱,則膽泄口苦,筋膜乾,筋膜乾則筋急而攣,發為筋痿(肝熱則膽亦熱,故汁溢而口苦。血海乾枯,筋無以榮,則攣急而痿)。脾氣熱,則胃干而渴,肌肉不仁,發為肉痿(脾與胃為夫妻,而開竅於口,故脾熱則胃干而渴,脾主肌肉,熱淫於內,則脾陰耗損,故肉不仁而為痿)。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腰者腎之府,脊者腎之所貫也,腎主骨。

故骨枯為痿)。

白話文:

腳腫脹遲緩,行走困難。

肝氣熱,則膽汁外溢,口苦,筋膜乾燥,筋急縮,發為筋萎縮(因為肝氣熱,膽也熱,所以膽汁溢出而口苦。氣血枯竭,筋失去滋養,就會收縮急促而萎縮)。

脾氣熱,則胃乾燥口渴,肌肉失去知覺,發為肉萎縮(脾和胃是夫妻,通竅於口,所以脾氣熱則胃乾燥而口渴,脾主肌肉,熱氣侵犯內臟,則脾陰耗損,所以肌肉失去知覺而萎縮)。

腎氣熱,則腰脊無法伸展,骨頭枯萎,骨髓減少,發為骨萎縮(腰是腎的家,脊是腎貫通的地方,腎主骨。

肺者,臟之長也,為心之蓋也(肺位至高,故謂之長。覆於心上,故謂之蓋),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則發肺鳴,鳴則肺熱葉焦(有志不遂,則鬱而生火。火來乘金,不得其平則自鳴,肺鳴者,其葉必焦)。

白話文:

肺在人體中相對位置最高,就像臟腑的領袖,它也是守護心臟的「帽子」。如果一個人有什麼心願沒能實現,達不到目標,就會讓肺氣鬱結,生出內熱。這股內熱會灼傷肺葉,導致肺鳴。

大經空虛,發為肌痹,傳為脈痿(血不足則大經空虛,無以充養肌肉,故先為肌痹,而後傳於心為脈痿也)。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為筋痿,及為白淫(思而不得,則意淫於外,入房太過,則精傷於內,陰傷而筋失所養,故為縱為痿。火動於中,水虧於下,乃為白淫,白淫者,男濁女帶也)。

白話文:

漸漸被濕氣侵染,經常與水打交道,好像有些濕氣殘留。居住環境潮濕,肌肉浸泡在濕氣中,導致麻痹沒有知覺,發展成肌肉萎縮。(漸,染的意思。常近水的意思是以水為事,長時間浸泡在水裡就會殘留濕氣。居住環境又恰逢低窪潮濕,肌肉就會被濕氣浸泡,因此麻痹而形成肌肉萎縮。) 有漸於濕,以水為事,若有所留,居處相濕,肌肉濡漬,痹而不仁,發為肉痿(漸,染也。以水為事,常近水也,久於水則有所留矣。居處之地又當卑濕,則肌肉受濕而濡漬,故頑痹而成肉痿也)。

有所遠行勞倦,逢大熱而渴,渴則陽氣內伐,內伐則熱舍於腎,腎者水臟也,今水不勝火,則骨枯而髓虛,故足不任身,發為骨痿(遠行勞倦則所傷在骨,逢大熱者,或逢天令之熱,或陰不足而本熱。火則氣太過,水液必耗,故骨枯髓虛而為痿也)。

白話文:

因長途跋涉勞累,又遇到炎熱天氣而口渴,口渴會導致陽氣內侵,內侵後熱氣就會停留在腎臟。腎臟是儲藏水的臟器,現在水不足以勝過火,所以就會骨瘦如柴,骨髓空虛,因此雙腳無法支撐身體,最終導致骨痿(長途跋涉勞累會傷到骨頭,遇到炎熱天氣,可能是因為天熱,也可能是因為身體陰氣不足而產生燥熱。火屬氣太過,就會消耗水液,所以骨頭變瘦、骨髓空虛而導致萎縮)。

治痿者獨取陽明,何也?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足陽明胃主納水穀,變化氣血。以充一身,故為五臟六腑之海而下潤宗筋。宗筋者,前陰所聚之筋,為諸筋之會,一身之筋皆屬於此,故主束骨而利機關)。衝脈者,經脈之海也,主滲灌溪谷,與陽明合於宗筋(衝脈為十二經之血海,故主滲灌溪谷,衝脈起於氣街,並少陰之經夾臍上行,陽明脈亦夾臍旁下行,故皆合於宗筋。

白話文:

治療癱瘓,為什麼特別重視陽明經呢?因為陽明經是五臟六腑的「大本營」,負責滋潤宗筋,而宗筋的功能是束縛骨骼,使關節靈活(足陽明胃經主要負責消化吸收食物,轉化成氣血,供給全身,因此是五臟六腑的「大本營」,可以滋潤宗筋。宗筋是生殖器官周圍聚集的筋,是所有筋的集合點,全身的筋都屬於宗筋,所以負責束縛骨骼,使關節靈活)。衝脈是經脈的「大本營」,負責灌溉身體各處,與陽明經在宗筋處會合(衝脈是十二條經脈氣血的聚集點,因此負責灌溉身體各處。衝脈從陰部會陰穴開始,和少陰經一起向上行經肚臍,陽明經則在肚臍兩側向下行經,所以都和宗筋會合)。

)陰陽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皆屬於帶脈,而絡於督脈(宗筋聚於前陰,前陰者,足之三陰及陽明、少陽、沖、任、督、蹺九脈之所會也。九脈之中,惟陽明為臟腑之海,衝脈為經脈之海,此一陰一陽總之,故曰陰陽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者,氣街為陽明之正脈,故陽明獨為之長。

白話文:

身體中所有的經脈都交會在小腹,而陽明經是主要的經脈,所有經脈都連接到帶脈,又與督脈相連。(小腹是足部的三條陰經、陽明經、少陽經、沖脈、任脈、督脈、蹺脈這九條經脈的交會點。九條經脈中,只有陽明經是臟腑的匯集處,沖脈是經脈的匯集處,這陰陽兩條經脈統率所有經脈,因此稱為陰陽總宗筋之會。交會於氣街,因為氣街是陽明經的主脈,所以陽明經被稱為會長。)

帶脈起於季脅,圍周一身。督脈起於會陰,分三歧為任、沖而上行腹背,故諸經皆聯屬於帶脈,支絡於督脈也)。故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白話文:

帶脈的起點在兩側肋骨下方,環繞身體一週。督脈的起點在會陰,分成三支:任脈、沖脈,向上經過腹部和背部,所以所有經脈都與帶脈相連,而帶脈又與督脈相連接。因此,陽明經虛弱就會導致筋膜鬆弛,帶脈無法收緊,於是雙腳就會無力而無法使用。

《逆調論》曰: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是陽明之逆也,足三陽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足之三陽,其氣皆下行;足之三陰,其氣皆上行。此天氣下降,地氣上升之義,故陽明以上行為逆,逆則沖肺,故息有音也)。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氣亦下行,陽明逆不得從其道,故不得臥也。

白話文:

《逆調論》中提到:不能入睡並且呼吸有聲音,這是陽明經氣逆行的緣故。足三陽經的氣機原本向下運行,如今反而向上逆行,所以呼吸才會發出聲音。(足三陽經的氣機都向下運行;足三陰經的氣機都向上運行。這是因為天氣下降、地氣上升的規律,所以陽明經向上運行就是逆行,逆行就會衝擊肺部,導致呼吸有聲音。)陽明經是胃經,胃是六腑中的海納之府,它的氣機也應該是向下運行的。陽明經逆行,無法依循正常的運行路線,所以導致無法入睡。

……胃不和則臥不安,此之謂也(凡人之寤寐由於衛氣,衛氣者晝日行於陽,則動而為寤,夜行於陰,則靜而為寐。胃氣逆上,則衛氣不得入於陰,故不得臥)。

白話文:

……胃部功能失調,就會影響睡眠,這就是其中的道理(人的睡眠和清醒是由於衛氣的運作,衛氣白天在陽氣中運行,就動而清醒,夜間在陰氣中運行,就靜而睡眠。如果胃氣上逆,衛氣就不能進入陰氣中,所以就無法入睡)。

《靈樞·邪客》篇曰:厥氣客於五臟六腑,則衛氣獨衛其外,行於陽,不得入於陰。行於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蹺陷;不得入於陰,陰虛,故目不瞑。……調其虛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飲以半夏湯一劑,陰陽已通,其臥立至(不臥之病,有心血不足者,法當養陰;有邪氣逆上者,法當祛邪。半夏湯者,去邪之法也)。

白話文:

《靈樞·邪客》篇說:邪氣侵襲五臟六腑時,衛氣只能保護外在,運行於陽部,不能進入陰部。運行於陽部就會導致陽氣過盛,陽氣過盛就會使陽蹺脈陷落;不能進入陰部,陰虛,所以眼睛不能閉合。……調節身體的陰陽虛實,使經絡通暢,驅除邪氣,服下一劑半夏湯,陰陽就會通暢,病症就能痊癒(臥病不起的症狀,有心血不足的,方法應當養陰;有邪氣上沖的,方法應當祛邪。半夏湯就是祛邪的方法)。

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揚之萬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葦薪(千里流水,取其流長源遠,有疏通下達之義也。揚之萬遍,令水珠盈溢,為甘瀾水,可以調和陰陽。炊以葦薪者,取其火烈也),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為一升半(火沸,言未投藥而水先沸也。秫米,糯小米也,北人呼為小黃米,味甘性平,能養胃和中,用以為君。

白話文:

用流動了千里的水八升,把它揚起萬次,取其澄清的五升水煮沸,用蘆葦當柴火(千里流水,取其流淌長久,有疏通之義。揚起萬次,使水珠飽滿,形成甘甜的水,可以調和陰陽。用蘆葦當柴火,取其火勢旺盛)。

當水沸騰時,放入糯小米一升,半夏五合,慢慢煮,直到剩下一升半(水沸騰,指還沒放入藥材,水就先沸騰了。糯小米,北方人稱為小黃米,味道甘甜,性平,能養胃調和,作為主藥)。

治半夏,猶言制過半夏也,味辛性溫,能下氣化痰,用以為臣)。去其滓,飲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為度(知者,病愈也)。故其病新發者,覆杯則臥,汗出則已矣。久者,三飲而已也。

白話文:

處理半夏,指的是將半夏炮製過。半夏味辛、性溫,可以宣降肺氣和化痰,因此作為輔佐藥物。

將炮製好的半夏除去渣滓,取其汁液一小杯飲用。每天飲用三次,每次稍稍增加劑量,直到症狀消失為止(症狀消失即為痊癒)。

如果症狀剛發作,用杯子蓋住半夏汁液,然後躺臥休息,出汗後症狀就會消失。如果症狀已持續一段時間,只需要飲用三劑即可。

《方盛衰論》曰:肺氣虛則使人夢見白物,見人斬血籍籍,得其時則夢見兵戰(金色本白,故夢白物,斬者,金之用也。虛者多畏怯,故見斬血籍籍也。得其時者,得金旺之時也)。腎氣虛則使人夢見舟船溺人,得其時則夢伏水中,若有畏恐(腎屬水,故夢應之,得水旺之時,夢水益大也,恐,腎之志也)。

白話文:

《方盛衰論》中說:

  • 肺氣虛弱的人容易夢見白色的東西,夢到有人砍殺流血。在肺氣旺盛的時候,容易夢見打仗(金色原本白色,所以夢見白色東西。砍殺是金的象徵。虛弱的人容易膽怯,所以會夢見砍殺流血。肺氣旺盛的時候,就是金氣強盛的時候)。
  • 腎氣虛弱的人容易夢見船隻或有人溺水。在腎氣旺盛的時候,容易夢見潛藏在水裡,感到害怕(腎主水,所以夢境與水有關。在水氣旺盛的時候,夢見的水會更多。害怕是腎臟的表現)。

肝氣虛則夢見菌香生草,得其時則夢伏樹下不敢起(肝之應在木,雖當木旺之時,亦夢伏樹下也)。心氣虛則夢救火陽物,得其時則夢燔灼(心合火,陽物即火之屬也。得火旺之令,夢火益大也)。脾氣虛則夢飲食不足。得其時則夢築垣蓋屋(倉廩空虛,故思飲食,得土旺之令,則夢高土也)。

白話文:

如果肝氣虛弱,會夢到香菇生長在草地上。在木氣旺盛的季節,就會夢到躲在樹下不敢起來(肝屬木,即使在木氣旺盛的時候,也會夢到躲在樹下)。

如果心氣虛弱,會夢到救火和陽性的事物。在火氣旺盛的季節,就會夢到火災和燃燒(心屬火,陽性的事物屬於火。火氣旺盛的時候,夢中的火也會更加旺盛)。

如果脾氣虛弱,會夢到吃不飽。在土氣旺盛的季節,就會夢到蓋房子(糧倉空虛,所以會想到吃東西。土氣旺盛的時候,就會夢到高大的土堆)。

《靈樞·淫邪發夢》篇曰:陰氣盛則夢涉大水而恐懼,陽氣盛則夢大火而燔焫,陰陽俱盛則夢相殺(俱盛則爭)。上盛則夢飛,下盛則夢墮(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甚飢則夢取,甚飽則夢予。肝氣盛則夢怒,肺氣盛則夢恐懼、哭泣、飛揚(肺主氣,故夢飛揚),心氣盛則夢善笑恐畏,脾氣盛則夢歌樂、身體重不舉,腎氣盛則夢腰脊兩解不屬。

白話文:

《靈樞經》的《淫邪發夢》篇說道:

  • 陰氣過盛:夢到涉水而恐懼。
  • 陽氣過盛:夢到大火而焚燒。
  • 陰陽兩氣都過盛:夢到互相爭鬥。
  • 上半身不適:夢到飛翔。
  • 下半身不適:夢到墜落。
  • 極度飢餓:夢到取得食物。
  • 極度飽脹:夢到給予他人食物。
  • 肝氣太盛:夢到發怒。
  • 肺氣太盛:夢到恐懼、哭泣、飛翔(肺主呼吸,因此夢中飛揚)。
  • 心氣太盛:夢到微笑、恐懼。
  • 脾氣太盛:夢到唱歌、跳舞,身體沉重。
  • 腎氣太盛:夢到腰部和脊椎分離。

厥氣客於心,則夢見丘山煙火。客於肺,則夢飛揚,見金鐵之奇物。客於肝,則夢山林樹木。客於脾,則夢見丘陵大澤,壞屋風雨。客於腎,則夢臨淵,沒居水中。客於膀胱,則夢遊行。客於胃,則夢飲食。客於大腸,則夢田野(大腸曲折納汙,類田野也)。客於小腸,則夢聚邑沖衢(小腸為受盛之官,類沖衢也)。

白話文:

如果邪氣停留於心,就會夢見高山、火光和煙霧。

如果邪氣停留於肺,就會夢見自己飛揚,看見金屬和奇異的物品。

如果邪氣停留於肝,就會夢見山林和樹木。

如果邪氣停留於脾,就會夢見丘陵、大湖泊、破舊的房屋和風雨。

如果邪氣停留於腎,就會夢見臨近深淵,沉沒在水中。

如果邪氣停留於膀胱,就會夢見旅遊。

如果邪氣停留於胃,就會夢見飲食。

如果邪氣停留於大腸,就會夢見田野(因為大腸曲折藏污納垢,就像田野一樣)。

如果邪氣停留於小腸,就會夢見繁華的地方和寬闊的街道(因為小腸是容納食物的地方,就像繁華的地方一樣)。

客於膽,則夢鬥訟自刳(膽性剛猛。自刳者,自剖其腹也)。客於陰器,則夢接內。客於項,則夢斬首。客於脛,則夢行走而不能前,及居深地窌苑中。客於股肱,則夢禮節拜起。客於胞䐈,則夢溲便(胞,即脬也,䐈,大腸也。在前則夢溲,在後則夢便)。

白話文:

《靈樞·癰疽》中說:人體的氣血運行不息,與天上的星宿相應,與地上的經絡相通。寒邪侵入經絡之中,就會導致氣血凝結阻塞,阻礙衛氣的運行,使其無法迴流,因此形成癰腫。寒氣化熱,熱力過盛會使肌肉腐爛,腐爛的肌肉化成膿液,膿液不能排出就會腐蝕肌腱,肌腱腐爛就會傷及骨骼,骨骼受傷就會導致骨髓枯竭,這時如果不去治療,骨髓就會枯竭空虛,筋骨肌肉也無法得到滋養,經脈也會敗壞漏氣,導致五臟遭到燻蒸損傷,最終導致死亡(一開始受寒邪侵襲,氣血凝結阻塞,長期不愈,寒氣化為熱氣,癰疽便形成了。如果傷及臟腑,則無法治癒)。 《脈要精微論》曰:短蟲多則夢聚眾,長蟲多則夢相擊毀傷。

《靈樞·癰疽》篇曰:夫血脈營衛,周流不休,上應星宿,下應經數。寒邪客於經絡之中則血泣,血泣則不通,不通則衛氣歸之,不得復反,故癰腫。寒氣化為熱,熱勝則腐肉,肉腐則為膿,膿不瀉則爛筋,筋爛則傷骨,骨傷則髓消,不當骨空,不得泄瀉,血枯空虛,則筋骨肌肉不榮,經脈敗漏,熏於五臟,臟傷故死矣(始受寒邪,血脈凝泣,久而不去,寒化為熱,癰疽乃成。傷於臟者,死不治)。

癰發於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為膿,膿不瀉,塞咽半日死。其化為膿者,瀉則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猛疽,言其凶惡猛厲也。若膿已瀉潰,當服豕膏,即豬脂之煉淨者也,萬氏方:治肺熱暴喑,用豬脂一斤,去筋,入白蜜一斤,再煉少頃,濾淨,冷定,不時挑服一匙,即愈)。

白話文:

長在喉嚨裡的腫瘤,稱為「猛疽」。猛疽如果不治療,就會化膿。膿如果不出,會阻塞咽喉,半天就會死亡。如果化膿了,就要用豬油和冷食治療,治療三天就會好。(「猛疽」形容其兇猛厲害。如果膿已經潰破流出,就服用豬油,即豬油經過提煉後得到的純淨油脂。萬氏方:治療肺熱導致的突然失聲,用豬油一斤,去掉筋,加入白蜜一斤,再稍微加熱一會兒,過濾乾淨,冷卻後,隨時挖一匙服下,就能痊癒。)

發於頸,名曰夭疽,其癰大以赤黑,不急治,則熱氣下入淵腋,前傷任脈,內熏肝肺,十餘日而死矣(夭疽者,在天柱也,俗名對口。赤者,心之色,黑者,熱極反兼勝己之化也。急須治之可活,若治之稍遲或治之失宜,則毒流肺肝而死矣)。陽氣大發,消腦留項,名曰腦爍。

白話文:

夭疽

生長在脖子的病,稱為夭疽。它的腫塊又大又紅又黑,如果不緊急治療,熱氣會向下深入腋下,傷到任脈,內部灼傷肝肺,十幾天就會死亡。(夭疽長在天柱穴附近,俗稱對口。紅色是心的顏色,黑色是熱極了反過來剋制自己變化的顏色。必須及時治療才能保命,如果治療稍有延誤或不當,毒氣就會流入肺肝而死。)

腦爍

陽氣發作旺盛,消蝕腦髓,停留在脖子上,稱為腦爍。

其色不樂,項痛而如刺以針,煩心者死不可治(陽大發者,毒太甚也。色不樂者,神傷而色變,即所謂色夭也。毒深,故痛如針刺。邪犯心君,故煩心而死)。發於肩及臑,名曰疵癰,其狀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臟,癰發四五日逞焫之(肩膊下軟白肉曰臑。此肺脈之病,肺主玄府,故遍身得汗也。

白話文:

如果患者面色不佳,頸部疼痛劇烈如針刺,煩躁不安,則難以醫治(這是因為陽氣大盛,毒邪過於嚴重。面色不佳,表明元神受損,面色發生變化,即所謂的「色夭」。毒邪深入,因此疼痛如針刺。邪氣侵犯心神,因此煩躁不安而致死)。

如果發病於肩部和腋下,稱為「疵癰」,表現為皮膚發紅發黑,需要立即治療。此病會讓人大出汗珠,遍佈全身,但不會對五臟造成損害。癰瘡發作四五天後,可以進行熱敷治療(肩頭和腋下柔軟的白色部位稱為「臑」。這是肺部經脈病變引起的,肺部主管玄府,因此全身都能出汗)。

毒從汗減,且非要害之所,故不害五臟也。逞者,急也。焫者,艾炷也,言宜急灸也)。發於腋下赤堅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細而長,疏砭之,塗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砭石欲細者,恐傷肉也,欲長者,用在深也,故宜疏不宜密。勿裹之者,欲其氣疏泄也。豕膏者,即豬油煎當歸,以蠟收者也)。

白話文:

毒素會隨著汗水排出,而且不是在身體的要害部位,所以不會傷害五臟。逞是急速的意思。焫是指艾灸,意思是需要快速灼燒。腋下長出紅色堅硬的腫塊,稱為米疽,可以用砭石治療。砭石要細長,輕輕刮拭,並塗上豬油,六天後會痊癒,不要包紮它。(砭石要細,是為了避免傷到肌肉;要長,是為了深入治療。所以刮拭應疏而不是密。不要包紮,是為了讓氣血疏通。豬油是指加了當歸的豬油,用蠟封住的。)

其癰堅而不潰者,為馬刀挾纓,急治之(挾當作俠,纓當作癭。馬刀者,瘰癧也。俠癭者,俠頸之瘤屬也)。發於胸,名曰井疽,其狀如大豆,三四日起,不早治,下入腹,不治,七日死矣(井者,喻其深而惡也,發於胸者,近犯心主,治之宜早,下入腹,則五臟俱敗,死期速矣)。發於膺。

白話文:

如果膿腫堅硬而不潰爛,就叫做「馬刀挾癭」,需要緊急治療。(「挾」應作「俠」,「纓」應作「癭」。「馬刀」是指瘰癧,「俠癭」是指頸部腫瘤。)

膿腫發生在胸部,叫做「井疽」,形狀像大豆,三四天後發作。如果不早點治療,膿腫會進入腹部,不治療的話,七天後就會死亡。(「井」是指膿腫深而惡毒,發生在胸部,靠近心臟,治療要及時。如果膿腫進入腹部,五臟都會衰竭,死期將至。)

名曰甘疽,色青,其狀如榖實𦸈藪,常苦寒熱,急治之,去其寒熱,十歲死,死後出膿(膺在胸旁高肉處,逼近在乳上也。穴名膺窗,足陽明胃之脈也。土味甘,故曰甘疽,色青者,肝木剋土也。層房累累,狀如榖實瓜蔞,軟而不潰,中有所蓄如瓜子也。十歲死者,綿延難愈也)。

白話文:

這種病叫做甘疽,顏色青青,形狀像穀物果實,長在胸部附近較高的地方,緊鄰乳房上方的位置。發病時經常感到寒熱交加,必須立即治療,如果治好了寒熱症狀,病人會在十年後死亡,死後會流出膿液。

「應窗」是穴位的名稱,屬於足陽明胃經的脈絡。「土」的味道甘甜,所以叫做「甘疽」,顏色青青是因為肝木剋制脾土。「層房累累」形容膿液堆積成塊,狀如穀物果實,摸起來軟綿而不潰爛,裡面儲存著一些東西,就像瓜子一樣。病人會在十年後死亡,是因為疾病拖延難癒。

發於脅,名曰敗疵。敗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癰膿,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銼䔖、𧄍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為取三升,則強飲厚衣,坐於釜上,令汗出至足已(脅者,肝之部也,婦人多鬱怒,故患此瘡。䔖,芰也。𧄍,連翹也。二草之根俱能解毒,強飲者乘其熱而強飲之,復厚衣坐於熱湯之釜,熏蒸取汗,汗出至足乃透,已者,愈也)。發於股脛,名曰股脛疽。

白話文:

生長在肋部下的惡性腫瘤,稱為「敗疵」。敗疵是婦女的疾病。灸治會導致腫瘤化膿成大膿瘡,治療後瘡口內會長出鮮肉,大小如赤小豆。

使用銼䔖和連翹根各一升,加水一斗六升煮沸。煮到只剩下三升時,趁熱猛喝下去,並穿著厚衣服,坐在鍋爐上,讓汗水一直出到腳部(脅部屬於肝經,女性多鬱怒,所以容易患此瘡。銼䔖即芰,連翹根均能解毒,猛喝是指趁熱而喝,再穿著厚衣服坐在盛放熱湯的鍋爐上,借熱氣蒸發汗水,汗出到腳底即見效,愈指治癒)。

生長在股脛上的惡性腫瘤,稱為「股脛疽」。

其狀不甚變,而癰膿搏骨,不急治,三十日死矣(股脛,大股也。狀不甚變,外形不顯也。癰膿搏骨,即所謂貼骨癰也。毒盛而深,能下蝕三陰,陽明之大經,故不為急治。法當三十日死矣)。發於尻,名曰銳疽,其狀赤堅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矣(尻,尾骶骨也。穴名長強,為督脈之絡,一名氣之陰郄,故不治則死)。

白話文:

如果火癤(癰)的症狀不是很明顯,但膿液已經侵蝕到骨頭,如果不緊急治療,三十天內就會死亡(股脛,即大腿。症狀不是很明顯,指外觀上看不出明顯變化。膿液侵蝕到骨頭,即所謂的貼骨癰。毒性強且深入,可以下侵三陰,陽明之大經,所以如果不緊急治療,根據法度會導致三十天內死亡)。

如果火癤(癰)發生在尾骶骨上,稱為銳疽,其症狀是紅色、堅硬、腫大,需要緊急治療,如果不治療,三十天內就會死亡(尻,即尾骶骨。穴位名為長強,為督脈的絡穴,又稱氣之陰郄,所以如果不治療就會死亡)。

發於股陰。名曰赤施,不急治,六十日死。在兩股之內,不治,十日而當死(股陰,大股內側也,當足太陰箕門、血海及足厥陰五里、陰包之間,皆陰氣所聚之處,故不治則死,若兩股俱病,則傷陰之極,其死尤速,赤施者,想其當血海,故名)。發於膝,名曰疵癰,其狀大癰,色不變,寒熱,如堅石,勿石之,石之者死,須其柔,乃石之者生(石之者,砭也。色不變者,不紅赤也。

白話文:

這種病症發生在大腿內側,稱為「赤施」。如果不緊急治療,60 天後會死亡。如果發生在兩條大腿內側,如果不治療,10 天後就會死亡。(大腿內側,是指大腿內側靠下的部位,對應著足太陰經的箕門穴、血海穴和足厥陰經的五里穴、陰包穴之間的區域,這些部位都是陰氣聚集的地方,所以不治療就會死亡。如果兩條大腿都發病,那麼就說明陰氣受到極大的損傷,死亡的速度會更快。「赤施」可能是發生在血海穴附近,所以被稱為「赤施」。)

這種病症發生在膝蓋上,稱為「疵癰」。症狀像大癰瘡,但顏色不變,有寒熱感,像堅硬的石頭一樣。不要用針石治療,用針石治療的人會死亡,等到癰瘡變軟,再用針石治療的人才能活下來。(針石,指用針灸或刺血的方法治療。顏色不變,是指不會發紅變赤。)

硬者禁用砭,軟者方可用砭也)。諸癰之發於節而相應者,不可治也。發於陽者百日死,發於陰者三十日死(諸節者,神氣所遊行出入也。相應者,發於上而應於下,發於左而應於右,法在不治。發於三陽之分,毒淺在腑,其死緩,發於三陰之分者,毒深在臟,不出一月也)。

白話文:

對於皮膚堅硬的部位,不允許使用砭針,只有皮膚柔軟的部位才能使用。

發生在關節部位且相互影響的癰瘡,不能治療。

發生在陽經的部位,一百天內死亡;發生在陰經的部位,三十天內死亡(關節是神氣運行出入的部位。相互影響是指,發生在上面而影響到下面,發生在左邊而影響到右邊,根據法則是不治的。發生在三陽經的分界線,毒性較淺在腑,死亡較遲緩;發生在三陰經的分界線,毒性較深在臟,不到一個月就會死亡)。

發於脛,名曰兔齧。其狀赤至骨,急治之,不治害人也(脛,足脛也,兔齧,如兔所齧傷也,為其在下,高低等於兔也)。發於內踝,名曰走緩,其狀癰也,色不變,數石其輸,而止其寒熱,不死(數石者,屢屢砭之也。其輸,即腫處也)。發於足上下,名曰四淫,其狀大癰,急治之,百日死(陽受氣於四末,而大癰淫於其間,陽毒之甚也,時氣更易則真陰日敗,逾三月而死矣)。

白話文:

兔齧

發生在小腿上,稱為「兔齧」。症狀為皮膚潰爛發紅直至見骨,需緊急治療,否則會危及生命。(小腿又稱脛,兔齧形容潰瘍形狀像兔子啃咬的傷口,因為它位置較低,凹凸形狀與兔子的牙齒咬痕相似。)

走緩

發生在腳踝內側,稱為「走緩」。症狀類似癰疽,但顏色沒有變化,腫脹處反覆膿腫化膿,寒熱交替,最終不治而亡。(反覆膿腫化膿是指多次進行砭刺治療。腫脹處即為膿腫。)

四淫

發生在腳的上部或下部,稱為「四淫」。症狀為大面積的癰疽,需緊急治療,若超過一百天,則會死亡。(人體的陽氣聚集在四肢末端,而大面積的癰疽會侵蝕陽氣,導致陽毒過盛。時令交替時,會損耗人體的真陰,超過三個月後就會死亡。)

發於足旁,名曰厲癰,其狀不大,初如小指發,急治之去其黑者,不消輒益,不治,百日死(去其黑者而猶不消,反益大焉,則百日必死矣)。發於足指,名曰脫癰,其狀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斬之,不則死矣(六經原腧皆在於足,所以癰發於足者,多為凶候。

至於足指又皆六井所出,色赤黑者,其毒尤甚。若不衰退,急斬去其指,庶可保生。若稍緩,毒發傷臟而死)。

白話文:

  • 足旁的腫瘤

生長在腳旁的腫瘤,叫做厲癰。它不大,一開始像小手指那麼大。必須及時治療,把黑色的部分去掉。如果不去除黑色部分,腫瘤就會繼續長大。如果不治療,一百天後就會死亡。(如果去除了黑色部分,腫瘤仍然沒有消除,反而長大,那麼一百天後必定死亡。)

  • 足趾的腫瘤

生長在腳趾上的腫瘤,叫做脫癰。它呈現出紅色或黑色的樣子。如果呈現紅色或黑色,就會死亡;如果不呈現紅色或黑色,就不會死亡。腫瘤如果不消退,必須緊急切除,否則會導致死亡。(六條經絡都經過腳,所以生長在腳上的腫瘤,大多預後兇險。)

營衛稽留於經脈之中,則血泣而不行,不行則衛氣從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熱。大熱不止,熱勝則肉腐,肉腐則為膿。然不能陷,骨髓不為焦枯,五臟不為傷,故命曰癰。……熱氣淳盛,下陷肌膚,筋髓枯,內連五臟,血氣竭,當其癰下,筋骨良肉皆無餘,故命曰癰(癰字從壅,疽字從阻,總是氣血稽留,營衛不通之症。

白話文:

當營養物質和保護物質滯留在經脈中時,血液循環就會受到阻礙,進而阻塞保護氣的運行。這種阻礙會導致發炎發熱,若發熱持續不斷,炎症加重就會導致肌肉腐爛化膿。儘管如此,炎症不會侵入深處,因此骨髓不會燒焦,五臟也不會受損,這就是我們稱之為「癰」的原因。

……當熱氣旺盛時,它會深入皮膚、肌肉和筋骨,導致組織枯萎,並波及到五臟,消耗血氣。當癰潰破時,筋肉和健康的肉質都會消失殆盡,這也是我們稱之為「癰」的原因(「癰」字源於「壅塞」,「疽」字源於「阻礙」,它們都是指氣血滯留、營衛不通所致的疾病)。

大而淺者為癰,六腑受傷,可無大患;深而惡者為疽,五臟受傷,大可憂畏,治之者顧可緩乎,顧可忽乎)。疽者,上之皮夭以堅,上如牛領之皮。癰者,其皮上薄以澤(夭者,色枯暗也。牛皮,喻其厚也。澤者,光亮也)。

白話文:

  • 皮膚表淺且不紅腫疼痛的膿瘡叫「癰」,一般不會傷及內臟,問題不大。
  • 皮膚深層且惡臭化膿的膿瘡叫「疽」,會傷及內臟,必須引起重視,不可輕視或延誤治療。
  • 疽的外觀特徵是:表皮發黑變硬,像牛皮一樣。
  • 癰的外觀特徵是:表皮發薄發亮(發黑變硬為「夭」,形容顏色枯暗;牛皮形容皮膚厚;發亮為「澤」)。

《靈樞·玉版》篇曰:白眼青黑,眼小,是一逆也。內藥而嘔者,是二逆也。腹痛渴甚,是三逆也。肩項中不便,是四逆也。音嘶色脫,是五逆也。

白話文:

《靈樞·玉版》篇記載:眼睛發白發黑,瞳孔細小,是一種逆證。服用內服藥物後嘔吐,是一種逆證。腹痛、口渴嚴重,是一種逆證。肩頸僵硬不適,是一種逆證。說話聲音嘶啞、面色蒼白,是一種逆證。

《靈樞·寒熱病》篇曰:身有五部:伏兔一,腓二,背三,五臟之腧四,項五。此五部有癰疽者死(伏兔者,胃之穴名,在膝上六寸,陰市上五寸。腓者。足肚也,即踹也。腎之脈上踹內之築賓穴。背者,五臟之所繫也。腧者。五臟之所主也。項者。諸陽之要道也。犯此五者亦名五逆)。

白話文:

《靈樞·寒熱病》篇說:人身上有五個部位:

  1. 伏兔:胃的穴位,位於膝蓋上方六寸,陰市穴上方五寸。
  2. 腓:小腿肚,即足三里穴,是腎經的穴位。
  3. 背:五臟所依附的地方。
  4. 腧:五臟所在的地方。
  5. 項:諸陽經脈的要道。

如果這五個部位發生癰疽,就會死亡(伏兔指胃的穴位,位於膝蓋上方六寸,陰市穴上方五寸。腓指小腿肚,即足三里穴,是腎經的穴位。背指五臟所依附的地方。腧指五臟所在的地方。項指諸陽經脈的要道。犯了這五個部位也叫五逆)。

《靈樞·玉版》篇曰:腹脹,身熱,脈大,是一逆也(身熱脈大而又腹脹,表裡之邪俱盛也),腹鳴而滿,四肢清,泄,其脈大,是二逆也(腹滿而清、泄,陰症也,脈大者,是脈與症反也);衄而不止,脈大,是三逆也(鼻衄在陰,脈大為陽,陽實陰虛,死不治);咳且溲血脫形,其脈小勁,是四逆也(咳而溲血脫形,正氣傷也。脈雖小而勁,邪仍在也);咳,脫形身熱,脈小以疾,是謂五逆也(脫形,真氣已衰。

白話文:

《靈樞·玉版》中記載:

  • **一逆:**肚子脹痛,身體發熱,脈搏強勁(說明表裡都有邪氣旺盛)。
  • **二逆:**肚子脹滿並且有腹鳴,四肢發涼,腹瀉,脈搏強勁(說明腹滿,腹瀉等都是陰證,但脈搏強勁卻與症狀相反)。
  • **三逆:**鼻血不止,脈搏強勁(說明鼻血出血屬陰,脈搏強勁屬陽,表示陽氣旺盛,陰氣虛弱,預後不良)。
  • **四逆:**咳嗽和尿血,面容憔悴,脈搏細小但是有力(說明咳嗽和尿血的情況下,正氣受損,脈搏雖然細小但仍有力,說明邪氣仍然存在)。
  • **五逆:**咳嗽,面容憔悴,身體發熱,脈搏細小且快(說明面容憔悴是真氣衰弱的表現)。

身熱,邪氣未化。細小疾數,氣血兩敗之診也)。如是者,不過十五日而死矣(十五日交一節,言不能逾節也)。

白話文:

發燒時,邪氣尚未消散。脈搏細小而跳動頻繁,這是氣血兩敗的症狀。如果是這樣,病人最多十五天就會死亡(十五天交替一個節氣,意思是無法跨越節氣)。

其腹大脹,四末清,脫形,泄甚,是一逆也(腹大脹者,邪正甚也。四肢冷而脫形泄甚,脾已絕矣),腹脹便血,其脈大時絕,是二逆也(腹脹便血,陰脫也。脈大時絕;陽脫也);咳,溲血,形肉脫,脈搏,是三逆也(咳而溲者,氣血俱損。形肉脫者,脾已絕。脈搏者,真臟見矣),嘔血,胸滿引背,脈小而疾,是四逆也(嘔血而至胸滿背曲。

白話文:

腹部嚴重脹大,四肢四肢冰涼且萎縮、腹瀉嚴重,這是第一種危急症狀(腹脹嚴重,說明正邪相爭激烈。四肢寒冷、萎縮、腹瀉嚴重,表明脾臟已經衰竭)。

腹部脹大、排便帶血,脈搏時而強大時而消失,這是第二種危急症狀(腹脹帶血,表示陰氣脫離。脈搏時而強大時而消失,表示陽氣脫離)。

咳嗽、小便帶血、形體消瘦、脈搏微弱,這是第三種危急症狀(咳嗽同時伴有小便,說明氣血俱損。形體消瘦,表明脾臟已經衰竭。脈搏微弱,表示真正的內臟已經呈現)。

嘔血、胸部脹滿並向後延伸、脈搏細小且急促,這是第四種危急症狀(嘔吐鮮血導致胸部脹滿和後背彎曲)。

病已極矣。脈小屬氣敗,脈疾屬血敗),咳嘔腹脹且飧泄,其脈絕,是五逆也(上為咳嘔,中為脹滿,下為飧泄;三焦俱病,六脈已絕)。如是者,不及一時而死(不及一時者,不能周一日之時也)。

白話文:

病情已經十分危急。脈搏微弱是氣敗的表現,脈搏急促是血敗的表現,咳嗽嘔吐、腹脹且腹瀉,脈搏斷絕,這是五逆的徵兆(上為咳嗽嘔吐,中為脹滿,下為腹瀉;三焦全部有病,六脈俱絕)。這樣的病人,活不過一天(不及一天,指不能超過一天的時間)。

《標本病傳論》曰:夫病傳者,心病先心痛(病在心者先心痛),一日而咳(心病傳肺,火剋金也),三日脅支痛(肺復傳肝,金剋木也,故脅支痛),五日閉塞不通,身痛體重(肝傳脾,木剋土也,脾病則閉塞不通。脾主肌肉,故身體重痛),三日不已,死(再三日不已,則脾又傳腎,土剋水也,五臟俱傷故死),冬夜半,夏日中(冬月夜半,水旺之極也。夏月日中,火旺之極也。

火畏水,故冬則死於夜半。陽邪亢極,故夏則死於日中。蓋衰極亦死,盛極亦死也)。

白話文:

《標本病傳論》中說:疾病傳變的規律是,心病會先出現心痛(如果生病在心,就會首先出現心痛),一天後會轉化為咳嗽(心病傳到肺,因為火能剋金),三天後出現脅痛(肺病又傳到肝,因為金能剋木,所以會出現脅痛),五天後會閉塞不通,身體疼痛沉重(肝病傳到脾,因為木能剋土,脾臟生病就會閉塞不通。脾臟主肌肉,所以身體會疼痛沉重),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三天不緩解,就會死亡(如果再持續三天不緩解,那麼脾臟又會傳到腎,因為土能剋水,五臟都受傷了,所以會死亡),冬天的半夜,夏天的中午(冬天的半夜,水氣旺盛到了極點。夏天的中午,火氣旺盛到了極點。)

肺病喘咳(肺主息,故病喘咳)。三日而脅支滿痛(三日而之肝,金剋木也)。一日身重體痛(一日之脾,木剋土也)。五日而脹(五日而之胃,臟傳腑也),十日不已,死(十日不已,胃復傳腎,五行之數已極,故死)。冬日入,夏日出(此卯、酉二時,屬燥金之化)。

白話文:

肺部有病,就會喘咳(因為肺主呼吸,所以病症為喘咳)。

三天後,肋骨部位感覺腫脹和疼痛(三天後影響到肝,金剋木)。

一天後,全身沉重和疼痛(一天後影響到脾,木剋土)。

五天後,腹部脹滿(五天後影響到胃,臟腑相傳)。

十天後仍未好轉,就會死亡(十天後胃病再次傳播到腎,五行的數目已經到達極限,所以會死亡)。

冬天進補,夏天排毒(這段時間分別屬於卯時和酉時,屬燥金之氣)。

肝病頭目眩,脅支滿(肝開竅於目,而經脈布於脅肋),三日體重身痛(三日傳脾),五日而脹(脾傳胃也),三日腰脊少腹痛,脛痠(三日傳腎也),三日不已,死(三日不已,腎復傳心,故死),冬日入。夏早食(亦卯、酉時也,燥金主之,木所畏也)。

白話文:

患有肝病的人會出現頭暈目眩,兩肋發脹不適。三天後會出現全身沉重和疼痛(病邪傳入脾臟)。五天後會腹脹(脾臟傳入胃部)。再過三天會出現腰、背、小腹疼痛,小腿痠軟(病邪傳入腎臟)。如果持續三天以上不緩解,就會死亡(病邪從腎臟再傳入心臟,因此死亡)。這個疾病通常在冬天發作,適合在早春或傍晚食用。

脾病身痛體重(脾主肌肉),一日而脹(脾傳胃也),二日少腹腰脊痛,脛痠(胃傳腎也),三日背𦛗筋痛,小便閉(三日而胃傳膂膀胱也),十日不已,死(十日不已,復傳於心,故死)。冬人定,夏晏食(此巳、亥時也,司風木之化,脾病畏之)。

白話文:

脾病身痛體重(脾臟掌管肌肉,病變時會導致身體疼痛、沉重)

一日而脹 (脾臟的病症傳到胃部)

二日少腹腰脊痛,脛痠 (胃部的病症傳到腎臟)

三日背𦛗筋痛,小便閉 (三日後,胃部的病症傳到背部、膀胱)

十日不已,死 (超過十日未好轉,病症會繼續傳到心臟,導致死亡)

冬人定,夏晏食 (冬季應早睡早起,夏季應晚點進食。這些時段(巳時:早上9-11時、亥時:晚上9-11時)屬風木之氣旺盛,脾臟病症在此時容易加重)

腎病少腹腰脊痛,胻痠(腎主下部,經脈行於少腹,腰脊,胻骨之間),三日背𦛗筋痛,小便閉(三日而傳膂膀胱也),三日腹脹(三日而傳小腸),三日兩脅支痛(三日而上傳心,手心主之正,別下淵腋三寸入胸中,故兩脅支痛),三日不已,死(夏傷肺金也),冬大晨,夏晏脯(此辰、戌時也。土旺四季,為水所畏,故腎病絕焉)。

白話文:

如果患有腎病,會出現小腹、腰部和脊椎疼痛、臀部痠痛等症狀(因為腎臟主導身體下部,經脈通行於小腹、腰脊和臀骨之間)。

如果疼痛持續三天,則會蔓延到背部和膀胱經絡,導致小便不通暢。

再過三天,則會腹脹(因為疼痛傳到了小腸)。

又過三天,兩脅(肋骨兩側)會疼痛(因為疼痛上升到了心部,肺經和心經在兩脅有分支,從腋下三寸處進入胸腔,所以兩脅會疼痛)。

如果疼痛持續超過三天,且無法緩解,則患者可能死亡(因為到了夏季,肺氣旺盛,會剋制腎氣,導致腎病加重)。

冬季的早上和夏季的傍晚(辰時和戌時),都是腎氣衰弱的時候,因為此時土氣旺盛,會抑制水氣,所以腎病在這些時候容易發作。

胃病脹滿,五日少腹腰脊痛,胻痠(五日之腎也),三日背𦛗筋痛,小便閉(三日之膂膀胱也),五日身體重(《病傳論》曰五日而上之心。此云體重疑誤),六日不已、死(心復傳肺),冬夜半後,夏日昳(醜、未司濕土之化,氣通於胃,失守則死)。

白話文:

胃部脹滿,五天後小腹部和腰脊疼痛,腿部痠痛(五天對應腎臟),三天後背部和肩膀筋脈疼痛,小便不通(三天對應膀胱),五天後身體沉重(《病傳論》說五天後傳至心臟,但此處提到身體沉重可能是有誤),六天後仍然沒有好轉,就會死亡(心臟的病症傳到肺部),冬天在半夜後,夏天在下午(醜時和未時掌管濕土的轉化,與胃氣相通,如果失守就會死亡)。

膀胱病,小便閉,五日少腹脹,腰脊痛,胻痠(五日而之腎也),一日腹脹(一日而之小腸),一日身體痛(一日而之心,腑傳臟也。心主血脈,故為身體痛),二日不已,死(心病不已,必復傳金,故死),冬雞鳴,夏下晡(醜、未時也,土能制水,故膀胱畏之,相傳死期各有遠近,臟有要害不同也,以次相傳者必死,間一二臟或三四臟者,可以治矣)。

白話文:

膀胱生病,小便不通,五天後腹部腫脹,腰背疼痛,臀部痠痛(五天後傳到腎臟)。一天後腹部更加腫脹(一天後傳到小腸)。一天後全身疼痛(一天後傳到心臟,從腑臟傳到臟腑。心臟主導血脈,因此出現全身疼痛)。兩天後病情不退,就會死亡(心臟病不退,必定會再次傳到金屬性的肺臟,因此會死亡)。冬天在凌晨三點發病,夏天在下午三點發病(凌晨三點和下午三點,對應的是土行生肖的時辰。土能克水,所以膀胱害怕這兩個時辰。相傳死亡時間長短不同,是因為各個臟腑的關鍵部位不同。如果按順序傳播的,必定會死亡。如果只傳播到一二個或三四個臟腑的,是可以治療好的)。

《靈樞·經脈》篇曰:手太陰氣絕則皮毛焦,太陰者行氣溫於皮毛者也、故氣不榮則皮毛焦、皮毛焦則津液去皮節,津液去皮節者則爪枯毛折,毛折者毛先死,丙篤丁死,火勝金也(肺屬金主氣,為水之母,故其氣絕則津液去,而爪枯毛折也)。

白話文:

《靈樞經·經脈》中說:手太陰肺經氣絕了,皮膚和毛髮就會枯焦。太陰肺經運行氣血,溫暖皮膚和毛髮。如果氣血不滋養,皮膚和毛髮就會枯焦。皮膚和毛髮枯焦,津液就會離開皮節。津液離開皮節,指甲就會枯萎、毛髮就會脫落。毛髮脫落,先是毛髮尖端枯死,然後毛髮根部枯死。這是因為火屬性(肺屬金,主氣,為水之母)勝過金屬性(毛髮屬金)。所以當肺氣絕時,津液就會離開,導致指甲枯萎、毛髮脫落。

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髦色不澤,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篤癸死,水勝火也(心主血脈,故心絕則血先死,其症在髦色不澤,面黑如漆,水化見也)。

白話文:

如果手少陰經的氣血完全阻絕,經脈就不通暢。經脈不通暢,血就流不通暢。血流不通暢,頭部的氣色就會不好看。所以面貌黑得像漆或柴炭的人,血已經先死了。水盛火衰,腎水過盛,心火不足,壬水(屬腎)旺盛,癸水(屬腎)衰弱,腎水過旺,剋制心火,心主血脈,心氣衰竭,血氣先行衰敗。症狀表現在頭部長得不好看,面部黑得像漆一樣,反映了水克火的情況。

足太陰氣絕則脈不榮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脈不榮則肌肉軟,肌肉軟則舌萎人中滿,人中滿則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篤乙死,木勝土也(脾主肌肉,故脾絕則肉先死,其症在舌萎、人中滿,唇反也)。

白話文:

如果足太陰脾經之氣氣血斷絕,那麼經脈就不能滋養肌肉。嘴脣和舌頭是肌肉的根源。經脈不能滋養,肌肉就會鬆弛無力。肌肉鬆弛無力,則舌頭就會萎縮,人中溝就會被填平。人中溝被填平,則嘴脣就會外翻。嘴脣外翻,表示肌肉最先死亡。甲指指甲,乙指嘴脣。指甲變黑,嘴脣發黑,表示肝木剋制脾土。

足少陰氣絕則骨枯,少陰者冬脈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則肉不能著也,骨肉不相親則肉軟卻,肉軟卻故齒長而垢發無澤,發無澤者骨先死,戊篤已死,土勝水也(腎屬水,故為冬脈。腎主骨,故腎絕則骨先死。其症在骨肉不相親附,則齒長而垢,精枯發無澤也)。

白話文:

當足少陰腎氣耗絕時,骨頭就會變得枯槁。足少陰腎經就像冬天的脈絡,潛藏在地下,滋潤骨髓。因此,如果骨頭沒有得到滋養,肌肉就無法附著。骨肉不能相互結合,肌肉就會萎縮軟弱。肌肉萎縮軟弱,就會導致牙齒變長、變黑,頭髮失去光澤。頭髮失去光澤,說明骨頭已經死亡,因為戊土過於旺盛,抑制了水。腎屬水,所以腎經就是冬脈。腎臟掌管骨頭,所以腎氣耗絕,骨頭就會先死亡。這個病症的症狀是骨肉不相親附,導致牙齒變長、變黑,精氣枯竭,頭髮失去光澤。

足厥陰氣絕則筋絕,厥陰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於陰氣(當作器)。而脈絡於舌本也,故脈弗榮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卵縮,則筋先死,庚篤辛死,金勝木也(肝絕者筋先死。其症在唇青舌卷而卵縮囊蜷也)。五陰氣俱絕則目系轉,轉則目暈,目暈者為志先死,志先死則遠一日半死矣(五臟之精上注於目,故五陰氣絕則目轉而暈,志先死矣。志藏於腎,真陰已竭,死在周日間耳)。

白話文:

足厥陰經的氣血耗盡,筋脈就會斷絕。厥陰經是肝臟的脈絡,肝臟又與筋脈相連通。筋脈聚集於陰器。脈絡聯繫於舌頭的根部。因此,脈氣不充盛,筋脈就會緊張。筋脈緊張,就會牽拉舌頭和陰囊,導致嘴脣發青、舌頭捲縮、陰囊縮小。這是筋脈最先死亡的前兆。庚日忽然發病,辛日死亡,這是因為金(肺)勝木(肝)所致(肝臟功能耗竭,筋脈最先死亡。它的症狀是嘴脣發青、舌頭捲縮、陰囊縮小)。五臟之氣全部耗盡,就會導致眼睛轉動,眼睛轉動就會頭暈。頭暈的人是精神最先死亡,精神最先死亡,距離死亡只有一到一天半的時間(五臟的精氣上注於眼睛,所以五臟之氣耗盡,眼睛就會轉動和頭暈,精神最先死亡。精神藏於腎臟,真陰已經耗盡,死亡在兩天之內)。

六陽氣絕則陰與陽相離,離則腠理發泄,絕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陽氣不能衛外而為固,則汗泄,絕汗者,其形如珠,凝而不流,或氣喘不休,汗出如洗者是也)。

白話文:

當人體的六陽之氣完全衰竭時,陰陽就會分離。由於陰陽分離,身體表面的毛孔就會張開,導致大量出汗。因此,如果早上出現大汗症狀,到了晚上就會死亡;如果晚上出現大汗症狀,到了早上就會死亡。(這是因為陽氣無法保護身體,導致汗液外泄。大汗症狀表現為身體像珠子一樣凝結成汗,但並不會流動;或者出現氣喘不止,汗水像水洗過一樣的症狀。)

《陰陽類論》曰:冬三月之病,病合於陽者,至春正月脈有死徵,皆歸出春(冬三月陰盛之時,而見陽病者,至春初陽氣發動之令,脈必有死徵矣。出春者,交夏也,陽病當陽盛,則亢極而不可免矣)。冬三月之病,在理已盡,草與柳葉皆殺(在理已盡,謂色脈形症皆無生理,則交春草色青、柳葉見,皆其死期也)。

白話文:

《陰陽類論》說:冬天三個月的病症,如果與陽氣相合,到春天第一個月時脈象會有死亡徵兆,最終都會在春天發作(冬天陰氣旺盛,卻出現了陽熱之病,到了春天陽氣發動時,脈象必定會有死亡徵兆。出春,是指轉入夏天,陽熱之病在陽氣旺盛時,會達到極點而難以避免)。冬天三個月的病症,在道理上已經走到了盡頭,草木和柳葉都枯萎了(在道理上已經走到了盡頭,是指病人的氣色、脈象和症狀都沒有正常的生理表現,那麼到了春天,草木青翠、柳葉發芽,都是病人死亡的徵候)。

春陰陽皆絕,期在孟春(冬月之病,甫交春而陰陽皆絕,則不待仲季,即於孟春是其死期矣。陰絕者,脈形不至,陽絕者,脈形微細,或上不至關為陽絕,下不至關為陰絕)。春三月之病,曰陽殺(殺音賽,陽氣衰也,陽氣方生之令,而陽氣衰敗,不能應令也),陰陽皆絕,期在草乾(春令木旺之症,而陰陽俱絕,至秋令草乾之時,金勝木而死矣)。夏三月之病,至陰不過十日(《金匱真言論》曰脾為陰中之至陰,五臟六腑之本也。

白話文:

春季如果陰陽都衰竭,則預計患者將於初春去世。(冬季的疾病,一旦進入春季就會導致陰陽皆絕,因此不必等到仲春或季春,患者就會在初春死去。陰絕是指脈象極弱甚至消失,陽絕是指脈象極為細微,脈搏跳動不到關脈處為陽絕,跳動不到氣海處為陰絕。)

春季的病症,稱為「陽氣衰敗」。(陽氣衰敗之意,陽氣在春季生長旺盛,卻在這時衰敗,未能順應自然規律。)陰陽皆絕的患者,預計將於草木凋零之時去世。(春季的病症,屬於木旺之症,而陰陽俱絕,到了秋季草木凋零之時,金氣旺盛剋制木氣,患者就會死去。)

夏季的病症,至陰不超過十天。(《金匱真言論》中說,脾臟是陰中之至陰,是五臟六腑的根本。)

以至陰之臟而當陽極之時,苟犯死症,期在十日),陰陽交,期在溓(音廉)水(陰陽交者。陰脈見於陽,則陽氣失守,陽脈見於陰,則陰氣失守。夏月而見此逆象,則仲秋溓水之期,不能保其生矣),秋三月之病,三陽俱起,不治自已(秋時陽氣漸衰。陰氣漸長,雖三陽之病俱起,而陽不勝陰,故自已)。

白話文:

當人體陰氣最盛的臟器處於陽氣最旺盛的時候,如果患上危急重症,最多只能活十天。陰陽交合,預示著將有洪水泛濫,因為陰脈出現在陽經,陽氣就會失守,陽脈出現在陰經,陰氣就會失守。夏季出現這種逆反現象,那麼到了仲秋洪水泛濫的季節,就無法保住性命了。秋季三個月裡的疾病,三陽之氣都開始上升,但如果不治療,疾病會自行痊癒,這是因為秋季陽氣漸衰,陰氣漸長,雖然三陽之氣都開始上升,但陽氣不敵陰氣,所以疾病會自行痊癒。

陰陽交合者,立不能坐,坐不能起(陰陽交合者,陰陽合病也。起坐不能者,屈伸不利也)。三陽(陽當作陰)獨至,期在石水(陰病而當陰盛,則孤陰不生矣。冰堅如石之候,不能再生,即上文三陽俱起,不治自愈。下文二陰;期在盛水,則此為三陰無疑)。二陰獨至,期在盛水(二陰病比之三陰病者差緩焉、故期在盛水。

盛水者,正月雨水也)。

白話文:

陰陽結合(指陰陽兩者都有病)的人,站著不能坐著,坐著不能站起來(這是因為陰陽兩者都有病,所以伸展和屈曲都不方便)。

只有陰病發生,就會出現像石頭一樣堅硬的症狀(陰病盛行時,陽氣不足,身體會變得很僵硬,就像石頭一樣)。如果出現這種症狀,就表示病情嚴重,無法自行痊癒。

只有陽病發生,就會出現像水一樣流動的症狀(陽病盛行時,陰氣不足,身體會變得鬆軟,就像水一樣)。如果出現這種症狀,就表示病情緩和,可以自行痊癒。

《診要經終論》曰:太陽之脈,其終也戴眼反折瘛瘲,其色白,絕汗乃出,出則死矣(戴眼者,目睛仰視而不能轉也。反折者,腰脊反張也,筋急曰瘛,筋緩曰瘲。絕汗者,汗出如油也,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入絡腦,下項夾脊抵腰中,下至足之小指。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臂上肩,其支者循頸上頰,至目之外眥,故其病如此。

白話文:

《診要經終論》裡記載:太陽經的脈路到了終點會出現「戴眼」,也就是眼睛向上翻、無法轉動;「反折」,指腰背部向後彎曲;「瘛」,筋縮緊;「瘲」,筋鬆弛。如果到了這個時候,身體不再出汗,那麼一但出汗就是死亡的徵兆。(「戴眼」指眼睛向上翻看,無法轉動。「反折」指腰椎反常地向後彎曲,筋縮緊叫「瘛」,筋鬆弛叫「瘲」。「絕汗」指汗水像油一樣,足太陽經的經脈起於眼睛內側的眼角,向上沿著額頭交匯於頭頂,再進入腦內,向下經過脖子、背部,到達腰部,再向下到腳的小指。手太陽經的經脈起於小指尖,沿著手臂向上到肩部,它的分支沿著脖子和臉頰,到達眼睛的外側眼角,所以當這條經脈有病時,就會出現上述症狀。)

又太陽為三陽之表,故主色白汗出)。少陽終者,耳聾,百節皆縱,目睘絕系,絕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手足少陽之脈皆入於耳中,亦皆至於目銳眥,故為耳聾目睘也,睘者,直視如驚也,因少陽之系絕,不能旋轉也,膽應筋,故百節縱也。木之色青,金之色白,金木相賊,則青白先見矣)。

白話文:

而且太陽是三陽經絡的外表,所以主色澤發白、出汗。少陽經絡的終點阻塞不通時,會出現耳聾、全身關節鬆弛、眼睛直視而不轉動,直視超過一天半會死亡,死亡時臉色會先發青白色,然後才死去。(手足少陽經絡都進入耳中,也到眼睛的銳眥,所以會出現耳聾、眼睛直視不轉的症狀。直視不轉是因為少陽經絡的連接斷了,所以眼睛不能轉動。膽經與筋絡相應,所以全身關節鬆弛。木的顏色是青色,金的顏色是白色,金木相剋,所以會先出現青白色。)

陽明終者,口目動作,善驚妄言,色黃,其上下經盛,不仁則終矣(手足陽明之脈皆挾口入目,故口目動作也。聞木音則惕然而驚,是陽明善驚也。罵詈不辨親疏,是陽明妄言也。黃者,土色外見也。上下經盛、謂頭、頸、手、足,陽明之脈皆躁動而盛,是胃之敗也。不知痛癢,謂之不仁,是肌肉之敗也)。

白話文:

當陽明經氣衰竭時,患者會出現口眼動作異常、易受驚嚇、胡言亂語、面色發黃等症狀。上下經絡氣血旺盛,如不及時治療,最終將導致死亡。(手足陽明經絡皆經過口和目,故出現口眼動作異常。聽到木頭碰撞的聲音就突然受到驚嚇,是陽明經善驚的表現。罵人或說話時不分親疏,是陽明經妄言的表現。黃顏色是陽明經所屬的土色在外表的顯現。上下經盛,是指頭部、頸部、手部、足部等陽明經經過的部位,氣血都躁動旺盛,這是胃氣敗壞的表現。不知疼痛或瘙癢,稱爲不仁,這是肌肉敗壞的表現。)

少陰終者,面黑齒長而垢,腹脹閉,上下不通而終矣(手少陰氣絕則血敗,足少陰氣絕則色如炤,故面黑也。腎主骨,齒者骨之餘,故齒不固而垢也。手少陰之脈下膈絡小腸,足少陰之脈絡膀胱貫肝膈,故為腹脹閉、上下不通,是心腎不交也)。太陰終者,腹脹閉不得息,善噫善嘔,嘔則逆,逆則面赤,不逆則上下不通,不通則面黑皮毛焦而終矣(足太陰脈入腹屬脾,故為腹脹閉。手太陰脈上膈屬肺而主呼吸,故不得息、惟脹閉不得息,故為噫為嘔。

白話文:

少陰終

  • 面色發黑,牙齒又長又髒。
  • 腹部脹大,大小便不通,最終死亡。(因為手少陰氣絕會導致血敗,足少陰氣絕會使膚色像火一樣紅,所以面部會發黑。腎主骨骼,牙齒是骨的餘物,所以牙齒鬆動發黑。)
  • 手少陰經絡連接膈肌和小腸,足少陰經絡連接膀胱和肝經,所以會導致腹脹不通,這是因為心腎不交接導致的。

太陰終

  • 腹部脹大不通,不能呼吸,經常打嗝和嘔吐。
  • 嘔吐時會感到噁心,噁心時面部會發紅,不噁心時大小便不通,不通暢時面部發黑,皮毛焦枯而死亡。(足太陰脈進入腹部屬於脾經,所以會導致腹脹不通。手太陰脈上升到膈肌屬於肺經,主導呼吸,所以不能呼吸,而且只有脹閉不通才會打嗝和嘔吐。)

氣逆於上,故面赤。不逆則脾之地氣不上升,肺之天氣不下降。上下不通者,天地不交也。脾敗無以制水,故面黑。肺敗不能主氣,故皮毛焦也)。厥陰終者,中熱嗌乾,善溺心煩,甚則舌卷卵上縮而終矣(手厥陰心主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歷絡三焦。足厥陰肝脈循喉嚨之後。

白話文:

氣向上逆流,所以臉會發紅。如果不逆流,脾臟的氣就不會上升,肺臟的氣就不會下降。上下不通,就好像天地隔絕了一樣。脾臟衰敗無法控制水氣,所以臉色就會發黑。肺臟衰敗無法主導氣息,所以皮膚就會枯槁。厥陰脈氣衰竭時,會出現中熱內乾、小便頻繁、心煩意亂的症狀,嚴重時舌頭會捲曲,蛋丸縮小,最終死亡。

上入頏顙,其下者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故為中熱嗌乾、善溺心煩等症。舌者心之官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於陰器,而脈絡於舌本,故甚則舌卷卵縮也)。

白話文:

上半身虛火上炎,引起喉嚨疼痛、口乾,容易小便,心煩等症狀。舌頭是心臟的官竅,肝臟通於筋脈,而筋脈聚合於生殖器官,舌根又與筋脈相連,所以嚴重時會導致舌頭打結、生殖器官萎縮。

愚按:人之有病,猶樹之有蠹也。病之有能,猶蠹之所在也。不知蠹之所在,遍樹而斫之,蠹未必除而樹先槁矣。不知病之所在,廣絡而治之,病未必去而命先盡矣。故病能至賾即較若列眉,猶懼或失之,病能未彰而試之藥餌,吾不忍言也。世醫矜家傳之秘,時醫誇歷症之多,悻悻賣俗而不知其非。

叩之三因之自與其所變,翻以力贅,是不欲知蠹之所在,而弟思斫樹以為功者,嘻!亦慘矣。

白話文:

我的看法是:人得病,就像樹木生蟲一樣。病情嚴重處,就像蟲駐紮的地方。如果不清楚蟲害位置,就胡亂砍伐整棵樹,那麼蟲害未必能消除,但樹反而會先枯萎。不瞭解病情所在,就廣泛亂治,病情未必能好轉,反倒會把命都耗盡。所以當病情能發展到危重時,醫生就應該像皺眉頭一樣謹慎,恐怕會遺漏病情。而當病情還不明顯時就去試藥下餌,我實在於心不忍。世世代代的醫生過於重視祖傳祕方,時下的醫生則炫耀自己看過很多不同的病,這樣招搖取寵,卻不知這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