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內經知要》~ 卷下 (1)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

1. 一、經絡

《靈樞·經脈》篇曰: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手之三陰。從臟走手,故手太陰肺脈起於中焦,當胃之中脘也。十二經者,營也,故曰營行脈中。首言肺者,肺朝百脈也,循序相傳,盡於肝經,終而復始,又傳於肺,是為一周),下絡大腸(肺與大腸為表裡,故絡大腸。凡十二經相通,各有表裡,在本經者曰屬,他經者曰絡),還循胃口(還,復也。

白話文:

《靈樞經·經脈》篇中記載:肺臟對應的手太陰經脈,起源於中焦(手三陰經由心臟流向手部,因此手太陰肺經起源於中焦,即胃的中脘穴)。十二經脈是氣血運行之脈,因此稱為營行脈中。首先提到肺臟,是因為肺臟掌管全身的氣血運行。氣血按照一定的順序傳遞,最後到達肝經,結束後再回到肺經,這樣循環往復,稱為一週。肺經向下與大腸相連(肺臟與大腸是表裡關係,因此肺經與大腸相連。十二經脈之間互通,各自有表裡關係,本經相連的地方稱為「屬」,他經相連的地方稱為「絡」),然後再循行到胃口(「還」表示循環回來)。

循,繞也。下絡大腸,還上循胃口),上膈屬肺(身中膈膜,居心肺之下,前齊鳩尾,後齊十一椎,周圍相著以隔濁氣,不使熏於肺也),從肺系橫出腋下(肺系,喉嚨也。腋下者,膊下脅上也),下循臑內(臑者,膊之內側,上至腋,下至肘也),行少陰心主之前(少陰者,心也。心主者,胞絡也。

白話文:

「循」意指環繞。此經絡向下連接大腸,再往上環繞胃口。經絡往上穿過膈肌,歸屬肺部(人體內的膈肌位於心肺下方,前面與鳩尾相齊,後面與第十一節椎骨相齊,周圍相連閉塞,隔絕臟腑之氣,防止這些氣息燻蒸到肺部)。從肺部系統橫向延伸到腋下(肺部系統指喉嚨,腋下是指肩膀下方,肋骨上方)。再往下環繞手臂內側(手臂內側,上面到腋下,下面到肘部),行經少陰心主之前(少陰指心臟,心主指胞中膜)。

手之三陰,太陰在前,厥陰在中,少陰在後),下肘中,循臂內(膊與臂之交曰肘。內者,內側也)上骨下廉,入寸口(骨。掌後高骨也。下廉,骨下側也。寸口。即動脈也),上魚,循魚際(手腕之上,大指之下,肉隆如魚,故曰魚。寸口之上,魚之下曰魚際穴),出大指之端(端,指尖也,手太陰肺經止於此);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支者,如木之枝也。正經之外,復有旁分之絡。

白話文:

手部的三條陰經,太陰經在前,厥陰經在中,少陰經在後,由肘部內側下方,沿著手臂內側(肘就是肩膀和手臂交界處,內側就是手臂內側),循行骨頭下方,進入寸口(指手腕後方的隆起骨頭,下廉就是骨頭下方,寸口就是脈搏)。

向上沿著魚際穴(手腕上方,大拇指下方,肉隆起的地方像魚,因此得名。寸口上方,魚下方就是魚際穴),最後從大拇指尖端出來(尖端就是指尖,手太陰肺經在此處結束)。

三陰經的分支從腕部後方直接出來,沿著食指內側行走,從食指尖端出來(分支就像樹枝,除了主經絡之外,還有旁分的絡脈)。

此本經別絡,從腕後直出次指之端,交商陽穴,而接手陽明經也)。

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次指,食指也。手之三陽,從手至頭),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廉,上側也。凡諸經脈,陽行於外,陰行於內,後諸經皆同。合谷,穴名。

白話文:

大腸經屬手陽明脈,從大拇指和食指的指尖開始,沿著手指的側面向上走行,在合谷穴之間的兩塊骨頭處與其他經脈相會。(側面指手指的上面。所有陽經都從手部往頭部走,陰經則從內部往外走,後面的經脈都遵循這個規律。合谷穴是一個穴位。)

兩骨,即大指次指後岐骨也,俗名虎口),上入兩筋之中(腕中上側兩筋陷中,陽谿穴也),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肩端骨罅為髃骨),上出於柱骨之會上(背之上頸之根,為天柱骨。

白話文:

兩個骨頭,就是大拇指和食指後面的虎口骨(俗名),上部進入兩根筋之間(手腕上側兩根筋的凹陷處,即陽谿穴),沿著手臂的外側走,進入肘部的外側,然後上行到前臂外側靠前的位置,再往上到肩膀,從耳朵後面的肩胛骨頂角骨縫處穿出(肩胛骨尖端的骨縫為肩胛骨),再往上來到頸部的根部(頸椎的根部,即天柱骨)。

六陽皆會於督脈之大椎,是為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自大椎而前,入缺盆絡肺,復下膈,當臍旁,屬於大腸);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耳下曲處為頰),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人中。即督脈之水溝穴。由人中而左右互交,上挾鼻孔,手陽明經止於此,自山根交承泣而接足陽明經也)。

白話文:

六條陽經都匯聚在督脈的大椎穴,這是陽經會合於上的地方,然後向下進入缺盆,連接肺部,再向下隔膜處,屬於大腸(從大椎穴向前,進入缺盆,連接肺部,再向下到隔膜,在肚臍附近,屬於大腸)。其支脈從缺盆上行到頸部,貫通面頰,進入下齒中(耳朵下彎曲的地方就是面頰),再出來夾著嘴巴,交叉在人中穴,左邊交到右邊,右邊交到左邊,向上夾著鼻孔(人中穴。也就是督脈的水溝穴。從人中穴左右交叉,向上夾著鼻孔,手陽明經止於此,從山根穴交叉承泣穴而連接到足陽明經)。

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頞中(頞,鼻莖也;又名山根。足之三陽,從頭走足),旁納太陽之脈(納,入也。足太陽起於目內眥,與頞交近),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環,繞也。承漿,任脈穴),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腮下為頷,頷下為頤),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頰車在耳下,本經穴也。客主人在耳前,足少陽經穴也。

白話文:

胃和足陽明經脈,從鼻樑根部開始(鼻樑根又稱山根,也是足三陽經從頭到足的起始點),旁邊接收太陽經脈(太陽經脈起始於人中,與鼻樑根相鄰),向下沿著鼻外側,進入上牙齦內,再出來環繞嘴脣,向下交會承漿穴(承漿穴位於下脣正中),向後沿著下巴下緣,到達大迎穴(腮下是頷,頷下是頤),沿著頰車穴,上到耳前,經過客主人穴,沿著髮際,到達額頭和頭顱(頰車穴在耳下,屬於本經的穴位。客主人穴在耳前,屬於足少陽經的穴位)。

發之前際為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絡脾者,胃與脾為表裡也);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氣街,即氣衝也,在毛際兩旁鼠鼷上一寸);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裡,下至氣街中而合(胃口者,胃之下口,即幽門也。

白話文:

從額頭前緣(即額顱),有分叉的脈絡從大迎穴開始往前下行經人迎穴,沿著喉嚨,進入缺盆穴,再往下經過膈肌,連接到胃,並與脾臟相連(胃與脾臟相表裡);而直行的脈絡從缺盆穴往下經過乳房內側,再往下夾著肚臍,進入氣衝穴(氣衝穴位於鼠蹊部上方一寸)。分叉的脈絡從胃口(即胃的出口,也就是幽門)開始,往下沿著腹部內部,直到氣衝穴與直行的脈絡會合。

支者與直者,會合於氣街),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間(抵,至也。髀關、伏兔,皆膝上穴也。膝蓋曰臏,䯒骨曰脛,足面曰跗。由跗而入足之中指內間,足陽明經止於此),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陽明別絡,入中指外間。又其支者,別行入大指間,斜出足厥陰行間之次。

白話文:

主幹和分支會合在「氣街」穴上,沿著大腿內側往下,經過「髀關」和「伏兔」穴,到達膝蓋骨(臏),再沿著小腿外側向下,到足背,進入中指的內側。(「抵」表示到達。「髀關」和「伏兔」都是膝蓋上的穴位。膝蓋骨叫「臏」,小腿骨叫「脛」,足背叫「跗」。從跗部進入足的中指內側,足陽明經在此終止。)

分支從主幹分出,往下三寸後再分一支,進入中指的外側;另一支分支從跗部分出,進入大拇指間,斜穿出足厥陰經所行的位置。

循大指出其端,而接足太陰經也)。

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足之三陰,從足走腹,故足太陰脈發於此),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核骨,在足大指本節後圓骨也,滑氏誤作孤拐骨),上踹(音傳)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足肚曰踹。交出厥陰之前,即地機、陰陵泉也),上膝股內前廉(股,大腿也。

白話文:

脾經脈,即足太陰脾經,起始於大拇指尖(足部的三條陰經,從足部向上走腹,所以足太陰脈發源於此),沿大拇指內側的白色肉際,經過足踝骨後面,上升到內踝前側(足踝骨,在足大拇指第一節後面凸出的骨頭,滑元氏誤解為孤拐骨),上升到足踝內側,沿小腿脛骨後側,交匯於厥陰肝經之前方(足肚稱為踹。交匯於厥陰肝經之前方,即地機穴、陰陵泉穴),上升到膝蓋和大腿內側前側(大腿)。

前廉者,上側也,當血海、箕門之次),入腹屬脾絡胃(脾胃為表裡,故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足太陰外行者,由腹上府舍、腹結等穴,散於胸中而止於大包。其內行而支者,自胃脘上膈注心而接手少陰經也)。

白話文:

「前廉」指上側的地方,位於血海、箕門穴附近。它進入腹內,與脾經相連,溝通於胃(脾胃屬表裡關係,因此相連)。它上行穿過膈肌,夾住咽喉,連接舌根,分佈於舌下。它的分支再從胃經分出,上行穿過膈肌,注入心中(足太陰脾經的外行分支,從腹部的府舍穴、腹結穴等穴位出發,分佈於胸中,止於大包穴。它內行的分支,從胃脘部位上行穿過膈肌,注入心中,與手少陰心經相連接)。

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心當五椎之下,其繫有五,上系連肺,肺下繫心,心下三系連脾、肝、腎,故心通五臟而為之主也),下膈絡小腸(心與小腸為表裡,故下膈當臍上二寸,下脘之分絡小腸也),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出腋下,上行極泉穴,手少陰經行於外者始此),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臑內後廉,青靈穴也。

白話文:

心經和手少陰經脈,起始於心臟,再連接心臟的繫膜(心臟位於第五椎骨之下,其繫膜有五條,上端連接肺臟,肺臟下端連接心臟,心臟下方的三條繫膜分別連接脾臟、肝臟和腎臟,所以心臟連通五臟,作為它們的主人)。

心經向下穿過橫膈膜,與小腸相連(心臟和小腸是表裡關係,所以心經穿過橫膈膜的位置大約在肚臍上方兩寸,也連接小腸)。心經的分支從心臟繫膜往上沿咽喉,連接眼睛和舌頭;主幹部分仍然從心臟繫膜往上,回到肺臟,再從腋窩處往下(從腋窩處往下,經過極泉穴,手少陰經在體表部分的走行從此開始)。

心經從腋窩往下,沿著上臂內側後緣走行,在太陰經和心包經之後(上臂內側後緣,即青靈穴)。

手之三陰,少陰居太陰、厥陰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手腕下踝為銳骨,神門穴也)。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手少陰經此於此,乃交小指外側,而接手太陽經也。滑氏曰:心為君主,尊於他臟,故其交經授受,不假支別云)。

白話文:

手上的少陰經(心經),位於太陰經和厥陰經之後,從肘部內側開始,沿著手臂內側後緣走行,到達手腕掌後的銳利骨頭(即手腕上的神門穴)。進入手掌內側後緣,沿著小指內側走行,到達小手指尖(心經在此處與小指外側相交,與手太陽經相接。滑氏說:心是人體的君主,地位尊於其他臟器,因此它的經脈交接時,不需要藉助其他的支脈)。

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前谷,後谿、腕骨等穴),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筋之間(循臂下廉、陽谷等穴。出肘內側兩骨尖陷中,小海穴也),上循臑外後廉(行手陽明、少陽之外),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肩後骨縫曰肩解。肩胛者,臑腧、天宗等處。

白話文:

小腸經屬手太陽,起於小指尖,沿著手臂外側向上,經過手腕,進入前谷、後谿、腕骨等穴位,一直向上沿著手臂骨頭下緣,在肘內側兩條肌腱之間出來(經過循臂下廉、陽谷等穴位),在肘內側兩塊骨尖的凹陷處,這是小海穴,再向上沿著手臂外側後緣(在手陽明經、手少陽經之外),經過肩解,繞過肩胛骨,交會於肩部上方的骨縫(肩後骨縫稱為肩解,肩胛骨部位有臑腧、天宗等穴位)。

肩上者,秉風、曲垣等穴,左右交於兩肩之上,會於督脈之大椎),入缺盆絡心(心與小腸為表裡)。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循咽下膈抵胃,當臍上二寸,屬小腸,此本經之行於內者),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其支行於外者,出缺盆,循頸中之天窗,上頰後之天容,由顴髎以入耳中聽宮穴也,手太陰經止於此);其支者,別頰上䪼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目下為䪼,目內角為內眥。顴,即顴髎穴,手太陽自此交目內眥而接足太陽經也)。

白話文:

肩部的經絡,包括秉風、曲垣等穴位,左右兩側交會於兩肩上方,會合於督脈的大椎穴。

經絡進入缺盆穴,與心臟相連(心臟和小腸是表裡關係)。沿著咽喉下膈,到達胃部,屬於小腸經(沿著咽喉下膈到達胃部,位於肚臍上方兩寸處,屬於小腸經,這是本經在體內的走行路線)。

經絡的分支從缺盆穴沿著頸部、臉頰,到達眼睛的銳眥,然後轉入耳中(經絡的外部走行路線,從缺盆穴出來,沿著頸中的天窗穴,臉頰後的天容穴,經由顴髎穴進入耳中的聽宮穴,手太陰經在此結束);

另一條分支從頰部上方的䪼穴,到達鼻子,再到眼睛的內眥,斜著連接到顴部(眼睛下方為䪼穴,眼睛內角為內眥。顴,即顴髎穴,手太陽經從這裡交會於眼睛內眥,並與足太陽經相連)。

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由攢竹上額,歷曲差、五處等穴。自絡卻穴左右斜行,而交於巔頂之百會);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支者,由百會旁行,至耳上角,過足少陽之曲鬢、率谷、天衝、浮白、竅陰、完骨,故此六穴者皆足太陽、少陽之會);其直者,從巔入絡腦(自百會、通天、絡卻、玉枕,入絡於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挾脊抵腰中(腦後復出別下項,由天柱而下會督脈之大椎。陶道,卻循肩髆內作四行而下,挾脊抵腰),入循膂,絡腎屬膀胱(腎與膀胱為表裡也。

白話文:

膀胱經屬於足太陽,起於眼睛內眼角,向上經由額頭交會於頭頂(從攢竹穴上至額頭,經過曲差、五處等穴位。從絡卻穴左右斜行,交會於頭頂的百會穴);它的支脈從頭頂到達耳上角(支脈從百會穴旁行,至耳上角,經過足少陽經的曲鬢、率谷、天衝、浮白、竅陰、完骨穴,所以這六個穴位都屬於足太陽和少陽經交會);它的正脈從頭頂進入腦中(從百會、通天、絡卻、玉枕穴,進入腦中),再從後方出來,經過頸部,沿着肩胛骨內側,夾住脊柱抵達腰部(從腦後再出來,經過天柱穴向下會督脈的大椎穴。陶道,沿肩胛骨內側分為四行而下,夾住脊柱抵達腰部),進入脊柱,與腎臟相連,屬於膀胱(腎臟和膀胱是表裡關係)。

夾脊兩旁之肉曰膂),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膕中(尻旁大肉曰臀。膝後曲處曰膕);其支者,從髆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此支言肩髆內,大杼下,外兩行也。左右貫胛,去脊各三寸別行,歷附分、魄戶、膏肓等穴,挾脊下過髀樞),過髀樞循髀外從後廉下合膕中(會於足少陽之環跳,循髀外後廉,去承扶一寸五分之間下行,復與前之入膕中者相會合)。

白話文:

夾脊兩側的肌肉稱為膂。它的分支從腰部向下,夾住脊骨,貫穿臀部,進入臀部的大肉(臀部)。它的另一分支從後頸部左右兩側,分別向下貫穿肩胛骨。夾脊內側的分支(這條分支指的是肩頸內側,大杼穴以下,外側兩行)左右貫穿肩胛骨,距離脊骨各三寸,分別經過分、魄戶、膏肓等穴位,夾住脊骨向下經過髀樞穴,再經過大腿外側後緣,向下會合於臀部的大肉(會合於足少陽經上的環跳穴,沿著大腿外側後緣,從承扶穴下一寸五分向下行,再與前面那個進入臀部的大肉的分支會合)。

以下貫踹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小指本節後大骨曰京骨,足太陽經穴止此,乃交於小指之下,而接足少陰經也)。

白話文:

以下的經脈穿過腳內側,從外側腳踝出來之後,沿著脛骨前進,到達小指外側(小指的第一個關節後的那塊大骨頭叫做「脛骨」,足太陽經的穴位到此結束,此處與小指下方交會,再連接足少陰經)。

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於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然谷,在內踝前,大骨下。內踝之後,別入跟中,即太谿、大鐘等穴),以上踹內,出膕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上股內後廉,結於督脈之長強。

白話文:

腎經(足少陰經)的脈絡,從小拇指下方開始,如果出現病邪,會沿著足心走行,從內踝前側下方(然谷穴)出來,沿著內踝後方繞行,並有一支脈絡進入腳後跟處(即太谿、大鐘等穴位),再沿著小腿內側向上行經,出現在大腿內後側,最後貫通脊柱,與腎臟、膀胱相連(大腿內後側的脈絡,與督脈上的長強穴相連)。

以貫脊而後屬於腎,前當關元、中極,而絡於膀胱,相為表裡也);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直行者,從肓俞屬腎處上行,循商曲、石關、陰都、通谷諸穴,貫肝上循幽門上膈,歷於步廊入肺中,循神封、靈墟、神藏、彧中、俞府,而上循喉嚨,並人迎挾舌本而終);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支者,自神藏之際,從肺絡心至胸,以上俞府諸穴,足少陰經止於此,而接手厥陰經也)。

白話文:

脊椎骨後面屬於腎經,前面經過關元、中極,與膀胱經相連,互相為表裏關係;脊椎骨直通的部分,從腎臟向上經過肝臟橫膈膜,進入肺部,沿著喉嚨,夾著舌根(脊椎骨直行的部分,從肓俞穴屬腎的部位向上,經過商曲、石關、陰都、通谷等穴位,貫通肝臟,循著幽門向上經過橫膈膜,經過步廊穴進入肺部,經過神封、靈墟、神藏、彧中、俞府等穴位,向上經過喉嚨,與人迎穴一起夾著舌根而結束);脊椎骨的分支部分,從肺臟出來連接心臟,分佈在胸腔中(脊椎骨的分支部分,從神藏穴的位置,從肺臟連接心臟到胸部,以上俞府等穴位,足少陰經止於此,而連接手厥陰經)。

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胸中(心主者,心之所主也。胞絡為心之府,故名),出屬心胞絡,下膈,歷絡三焦(胞絡為心君之外衛,三焦為臟腑之外衛,故為表裡而相絡,諸經皆無歷字,獨此有之,達上中下也),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腋下三寸天池,手厥陰經穴始此);上抵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上抵腋下之天泉,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以手之三陰,厥陰在中也)。

白話文:

心臟主導手少陰心包絡經的脈絡,從胸中出發,與心包相連,往下通過橫膈,貫穿三焦。心包絡經的分支脈絡,沿著胸部外側,向下到腋下三寸處(腋下三寸處的天池穴,是手少陰經穴的起點);向上抵達腋窩,向下沿著手臂內側行走,位於手太陰和手少陰經之間(向上抵達腋下的天泉穴,沿著手臂內側行走,位於手三陰經中,其中手少陰經在中間)。

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肘中,曲澤也,下臂行兩筋之間,郄門、間使、內關、大陵也),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掌中,勞宮也。中指端,中衝也,手厥陰經止於此);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次指者,無名指也。支者自勞宮別行無名指端,而接乎手少陽經也)。

白話文:

進入肘部內側,在下臂兩條筋之間運行(肘部內側,也就是曲澤穴;在下臂兩條筋之間,包括郄門、間使、內關和大陵穴)。進入手掌內,沿著中指一直到指尖(手掌內,也就是勞宮穴;中指指尖,也就是中衝穴,手厥陰經止於此)。它的支脈分出,從手掌內側出發,沿著無名指的次指一直到指尖(次指,指的是無名指;支脈從勞宮穴分出,沿著無名指指尖運行,與手少陽經相連)。

三焦手少陽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即小指次指之間,液門、中渚穴)。循手表腕,出臂外兩骨之間(手表腕,陽池也。臂外兩骨間,外關、支溝等穴),上貫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上貫肘之天井,循臑外歷清冷淵、消濼、臑會,上肩髎,自天髎而交出足少陽之後也),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膈,循屬三焦(內行者入缺盆,復由足陽明之外下布膻中,散絡心包。相為表裡。

白話文:

三焦經,屬手少陽經脈,起始於大拇指和小拇指的指尖,經由兩指之間(也就是無名指和小指之間的液門穴和中渚穴)向上。沿著手臂外側腕骨處,經過外關穴和支溝穴等穴位,到達肘部。沿著上臂外側向上走到肩部,然後穿過足少陽經脈之後(經過肘部的天井穴,沿著上臂外側經過清冷淵穴、消濼穴、臑會穴,到達肩髎穴,再從天髎穴穿過足少陽經脈之後),進入缺盆穴,分佈在膻中穴,連結心包經。然後向下通過膈肌,分佈在三焦。

自上焦下膈,循中焦以約下焦);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䪼(其支行於外者,自膻中上缺盆,會於督脈之大椎,循天牖,系耳後之翳風、瘈脈、顱息,出耳上角,過足少陽之懸釐、頷厭,下行耳頰至䪼);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此支從耳後翳風入耳中,過手太陽之聽宮,出走耳前,過足少陽之客主人,交頰上絲竹空,至目銳眥,會於瞳子髎,手少陽經止於此,而接足少陽經也)。

白話文:

脾經的經絡從上焦(胸腔以上)降至膈肌,再沿著中焦(胸腔、腹部之間)到達下焦(腹部以下);

它的分支從膻中(胸前正中線,兩乳頭連線中點)向上經缺盆(肩胛骨上緣與脊柱交界處),上行至項部,沿著耳朵後方直上,出耳上角(耳朵上方尖角處),轉折向下經面頰至䪼(下頜角)。

外側分支從膻中向上經缺盆,會合督脈於大椎穴(頸後髮際正中線與後正中線交會處),沿著天牖穴(後頸部兩條肌肉的空隙),交會足少陽經的翳風穴、瘈脈穴、顱息穴,出耳上角,經過足少陽經的懸釐穴、頷厭穴,下行經面頰至䪼。

另一分支從耳朵後方進入耳內,出來後經過耳前,經過足太陽經的聽宮穴,交會面頰,到達眼睛內側銳利的部位(即眥)。

這條分支從耳朵後方的翳風穴進入耳內,經過手太陽經的聽宮穴,出來後經過耳前,經過足少陽經的客主人穴,交會面頰上的絲竹空穴,到達眼睛內側銳利的部位,會合瞳子髎穴(眼眶外側下緣),手少陽經在此處結束,而與足少陽經相連。

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由聽會、客主人抵頭角。下耳後,行天衝、浮白、竅陰、完骨),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循頸過手少陽之天牖,行少陽之前,下至肩上,循肩井,復交出手少陽之後,過督脈之大椎,而入於足陽明缺盆之外),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從耳後顳顬,過手少陽之翳風,過手太陽之聽宮,出走耳前,復自聽會至目銳眥),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於手少陽,抵於䪼(支者,別自目外眥,下足陽明大迎,由手少陽之絲竹、和髎而抵於䪼),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自頰車下頸,循本經之前,與前之入缺盆者會合),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下胸當手厥陰天池之分貫膈,足厥陰期門之分絡肝,本經日月之分屬膽而相為表裡,乃循脅裡由足厥陰章門下行,出足陽明氣街。

白話文:

膽經(足少陽經)從眼睛的外眼角開始,向上到頭頂,向下到耳後(從「聽會穴」和「客主人穴」到達頭頂,然後向下耳後,經過「天衝穴」、「浮白穴」、「竅陰穴」、「完骨穴」),沿著脖子在手少陽經(三焦經)之前,到達肩膀,然後交叉到手少陽經之後,進入「缺盆穴」(沿著脖子經過手少陽經的「天牖穴」,走上手少陽經之前,向下到達肩膀,沿著「肩井穴」,再交叉到手少陽經之後,經過督脈的「大椎穴」,而進入足陽明經(胃經)的缺盆穴之外)。膽經的分支從耳後進入耳朵,從耳前出來,到眼睛的外眼角後面(從耳後的太陽穴,經過手少陽經的「翳風穴」,經過手太陽經(小腸經)的「聽宮穴」,從耳前出來,再從「聽會穴」到達眼睛的外眼角)。膽經的分支再從外眼角旁邊,向下到大迎穴,與手少陽經會合,到達「䪼穴」(分支從眼睛的外眼角,向下足陽明經的大迎穴,經過手少陽經的「絲竹穴」、「和髎穴」而達到䪼穴)。膽經再向下經過頰車穴,向下頸部與缺盆穴會合(從頰車穴向下頸部,沿著本經的前面,與之前進入缺盆穴的分支會合)。膽經再向下進入胸部,穿過橫膈膜聯絡肝臟而屬於膽,沿著肋骨內側,從氣街穴出來,繞著肋骨邊緣,橫向進入髀厭穴(向下胸部,在手厥陰經(心包經)的天池穴分界處穿過橫膈膜,足厥陰經(肝經)的期門穴分界處聯絡肝臟,本經的日月穴分界處屬於膽,而彼此表裡相通,然後沿著肋骨內側從足厥陰經的章門穴向下走,從足陽明經的氣街穴出來。

繞毛際,合於足厥陰以橫入髀厭中環跳穴);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直而行於外者,從缺盆下行,復與前之入髀厭者會合),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髀陽,髀之外側也。輔骨,膝兩旁高骨也。由髀陽曆中瀆、陽關,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自陽陵泉以下陽交等穴),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外踝上骨際曰絕骨,陽輔穴也。

白話文:

繞著大腿上緣的毛髮,與足少陰經相合,橫向進入大腿後面的環跳穴;直行的經絡,從腋窩下緣的缺盆穴開始,沿著胸部經過季脅,再下行與大腿後面的環跳穴相合(直行於大腿外側的經絡,從缺盆穴下行,與之前進入環跳穴的經絡會合),然後沿著大腿外側,出現在膝蓋外側的邊緣,在膝蓋兩側高起的骨頭前面(大腿外側稱為「髀陽」。膝蓋兩側高起的骨頭稱為「輔骨」。從大腿外側的曆中、陽關穴開始,出現在膝蓋外側的邊緣,在膝蓋兩側高起的骨頭前面,一直到陽陵泉以下的陽交等穴),一直向下抵達絕骨的末端,再往下出現在外踝前面的骨際,沿著腳背向上,進入小腳趾和次腳趾之間(外踝上方的骨際稱為「絕骨」,也就是陽輔穴)。

下行懸鐘,循足面入小指次指之間,至竅陰穴,足少陽經止於此);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岐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足大指次指本節後骨縫為岐骨。大指爪甲後二節間為三毛,自此接足厥陰經)。

白話文:

下行懸鐘經脈,沿著腳背進入小趾和次趾之間,直到竅陰穴,足少陽經止於此處。其分支向上經過腳背,進入大趾之間,沿著大趾兩側骨頭內緣延伸到趾尖。再貫穿趾甲,從三毛處走出(大腳趾次趾根部後的骨縫為岐骨。大腳趾趾甲後兩節之間為三毛,從此處連接足厥陰經)。

肝足厥陰之脈,起於大指叢毛之際(叢毛,即三毛也),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足面上,行間、太衝也。內踝一寸,中封也),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膕內廉(上踝過足太陰之三陰交,歷蠡溝、中都,交出太陰之後,上膕內廉,至膝關、曲泉也),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股陰,內側也。

白話文:

肝經(足厥陰經)的經脈,起始於大拇指根部的腳趾甲邊緣(三個腳趾甲連在一起的地方),沿著腳背外側向上,距離內踝一寸(即腳背上的行間穴和太衝穴。距離內踝一寸,指中封穴),再向上八寸,在三陰交穴之後交會太陰經(脾經),然後沿著股骨內側向上,進入毛髮中,經過生殖器(股骨內側,指大腿內側)。

循股內之陰包、五里、陰廉,上會於足太陰之衝門、府舍,入陰毛中急脈,左右相交,環繞陰器而會於任脈之曲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入小腹會於任脈之中極、關元,循章門至期門挾胃屬肝,下足少陽日月之所絡膽,肝膽相為表裡也),上貫膈,布脅肋(貫膈行足太陰食竇之外,大包之裡布脅肋,上足少陽淵腋、手太陰雲門,足厥陰經穴止此),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頏顙,咽顙也。目內深處為目系。

白話文:

(經絡)依循大腿內側的陰包、五里、陰廉,向上會合於足太陰經的衝門、府舍穴,進入陰毛中急脈,左右相互交會,環繞陰器,會合於任脈的曲骨穴,抵達小腹,挾帶著胃經絡屬肝,膽經絡屬膽。(經絡)進入小腹會合於任脈的中極、關元穴,循行章門穴至期門穴,挾帶著胃經絡屬肝,往下至足少陽經的日月穴,絡屬膽經,肝膽互相表裡),(經絡)向上貫通橫膈,分佈在脅肋兩側。(經絡)貫通橫膈,行於足太陰經食竇之外,大包穴之內,分佈在脅肋兩側,向上至足少陽經的淵腋穴、手太陰經的雲門穴,足厥陰經的經穴在此止住),(經絡)循行喉嚨後方,向上進入頏顙(即咽喉),連接目系(即眼球後方的肌肉),向上出額頭,與督脈會合於頭頂(頏顙指咽喉。眼球後方的肌肉為目系)。

其內行而上者,循喉嚨後入頏顙,行足陽明大迎、地倉、四白之外,內連目系,上出足少陽陽白之外,臨泣之裡,與督脈會於巔之百會穴),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裡;環唇內,(從目系下行任脈之外,本經之裡,下頰環唇);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從前期門屬肝之所,行足太陰食竇之外,本經之裡,別貫膈上注肺。下行挾中脘之分,復接手太陰肺經,十二經一周已盡也)。

白話文:

經脈從內向外走向的是:沿著喉嚨後面進入腦後,經過大迎、地倉、四白穴的外側,內部連接到眼睛的神經,從陽白穴的外側、臨泣穴的裡面向上而出,在頭頂的百會穴與督脈相會。它的分支從眼睛的神經向下經過面頰的裡面,繞著嘴脣的裡面;從眼睛的神經向下經過任脈的外側、本經的裡面,向下經過面頰繞著嘴脣。它的另一分支再次從肝臟分出貫穿膈肌,向上注入肺部(從前面的期門穴屬肝臟的位置,經過足太陰肺經的食竇穴的外側、本經的裡面,分出一支貫穿膈肌向上注入肺部。向下經過中脘的分支,再與手太陰肺經相連,十二經脈一週已經結束)。

《骨空論》曰: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以下任、督、沖、蹺皆奇經也,無表裡配合。故謂之奇。中極,任脈穴也,在曲骨上一寸。中極之下為胞宮,任、督、沖三脈皆起於胞宮而出於會陰。任由會陰而行腹,督由會陰而行背。沖由會陰出並少陰而散胸中)。

白話文:

《骨空論》說:任脈從小腹中間的「中極」穴開始,向上經過腹腔內,經過「關元」穴,到達咽喉,再向上經過下巴,沿著臉部進入眼睛。(以下的任脈、督脈、沖脈、蹺脈都是奇經八脈,沒有表裡配對。因此稱為奇經。中極穴是任脈上的穴位,位於曲骨穴上方一寸。中極穴下方是子宮,任脈、督脈、沖脈三條脈絡都從子宮開始,從會陰穴流出。任脈從會陰穴流經腹部,督脈從會陰穴流經後背,沖脈從會陰穴流出,與少陰經並行,散佈到胸腔中。)

衝脈者,起於氣街,並少陰之經,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起者,外脈所起,非發源也。氣街,即氣衝,在毛際兩旁。起於氣街,並足少陰之經,會於橫骨、大赫等十一穴,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此衝脈之前行者也。然少陰之脈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衝脈亦入脊內伏沖之脈。然則衝脈之後行者,當亦並少陰無疑也)。

白話文:

衝脈發源於氣衝穴,沿著少陰經的內側,經過臍部,向上行至胸部後散開。(「發源」指外脈的起點,並非真正的發源地。氣衝穴位於髮際兩側。從氣衝穴發出,與足少陰經並行,會合於橫骨、大赫等十一穴,經過臍部向上行至胸部後散開,這是衝脈較表淺的走行路線。少陰經從股內後側向上,貫穿脊椎連接腎臟,衝脈也進入脊椎內,與少陰經並行。因此,衝脈較深層的走行路線也應該是與少陰經並行的。)

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任脈自前陰上毛際,行腹裡,故男女之為病若此也)。衝脈為病,逆氣裡急(衝脈挾臍上行至胸,氣不順則逆,血不和則急也)。督脈為病,脊強反折(督脈貫脊,故病如此)。

白話文:

任脈出現問題,男性會出現七種疝氣,女性會出現帶下和瘀血聚積。這是因為任脈從下體上行到恥毛部位,再穿行於腹部,所以男女患這種疾病時會出現這些症狀。

衝脈 出現問題,會導致氣逆和腹中急痛。這是因為衝脈緊貼著肚臍上行至胸部,如果氣血不暢會出現氣逆,血氣失和會引起急痛。

督脈 出現問題,會導致脊椎強直和反折。這是因為督脈貫穿整個脊椎,所以病症會出現在脊椎部位。

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少腹乃胞宮之所居。骨中央者,橫骨下近外之中央也,廷,正也,直也。廷孔,溺孔也),其孔,溺孔之端也(女人溺孔在前陰中橫骨之下,孔之上際謂之端。乃督脈外起之所。雖言女子,然男子溺孔亦在橫骨下中央,第為宗筋所函,故不見耳)。

白話文:

(督脈)這條經脈從眼睛內角開始,沿著額頭上行到頭頂,再向上進入腦部,然後從另一邊出來,分別向下經過頸部、肩膀和脊骨內側,到達腰部,進入腰部兩側,沿著脊柱、腎臟相連。(這條經絡也是督脈的支脈,與足太陽經一起從頭頂經過頸部,沿著脊骨到達腰部,再次與腎臟相連。督脈的正經路線從臀部經脊椎下行至頭部,再從鼻子通向人中。)男子的督脈沿著生殖器向下延伸至會陰部,與女性的督脈相同。督脈在小腹部向上行走的路線,貫穿肚臍中央,再向上通向心臟,進入喉部、下顎,再返回嘴脣,最後連接兩眼的下方中央。(這條從小腹向上行走的經絡,都是任脈的路線,但這裡卻被歸類為督脈。啟玄子引用古籍說:任脈循著背部被稱為督脈。從小腹向上直行的那條經絡,既可以稱作任脈,也可以稱作督脈。) 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篡者,交篡之義,即前後二陰之間也),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足少陰之脈,上股內後廉。足太陽之脈,外行者過髀樞,中行者挾脊貫臀,故此督脈之別,繞臀至少陰之分。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之脈並行,而貫脊屬腎也)。

與太陽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此亦督脈之別絡,並足太陽經上頭下項,挾脊抵腰,復絡於腎。其直行者,自尻上脊下頭,由鼻而至人中也),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還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此自小腹直上者,皆任脈之道,而此列為督脈,啟玄子引古經云:任脈循背謂之督脈。自少腹直上者,謂之任脈,亦謂之督脈)。

此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此督脈自臍上貫心,故為病如此。名為沖疝,實兼沖、任而為病也);其女子不孕,癃痔、遺溺、嗌乾(女子諸症,雖由督脈所生,實亦任、沖之病。王氏曰:任脈者,女子得之以任養也。衝脈者,以其氣上衝也。督脈者,督領諸脈之海也,三脈皆由陰中而上,故其病如此)。

白話文:

這種病症,從小腹向上衝到心,疼痛難忍,不能前後移動,叫做衝疝(這條督脈從肚臍向上貫穿到心臟,所以得病時會這樣。稱為衝疝,其實是因為沖脈和任脈同時發作)。而對於女性來說,此症會導致不孕、痔瘡、尿失禁、喉嚨乾澀(女性這些症狀,雖然是督脈所引起,但實際上也包含了任脈和沖脈的問題。王氏說:任脈主掌女性的生育和養育。沖脈是指它的氣向上衝。督脈是統領所有經脈的海洋,這三條經脈都從陰部向上運行,所以發病時會出現這些症狀)。

督脈生病治督脈,治在骨上,甚者在齊下營(骨上,謂曲骨上毛際中。齊下營,謂臍下一寸陰交穴也,皆任脈之穴,而治督脈之病,正以脈雖有三,論治但言督脈,而不云任、沖,所用之穴亦以任為督,可見三脈同體,督即任、沖之綱領,任、沖即督之別名耳)。

白話文:

督脈有病就治療督脈,治療點在骨頭上,嚴重時在臍下一寸的陰交穴(骨頭上,指曲骨上方的毛際中。臍下一寸,指臍下一寸的陰交穴,都是任脈的穴道,但是治療督脈的疾病,雖然脈絡有三條,討論治療時只說督脈,而不提任脈和沖脈,使用的穴道也以任脈為督脈,由此可見三脈同源,督脈是任脈和沖脈的綱領,而任脈和沖脈就是督脈的別名罷了)。

《靈樞·脈度》篇曰:蹺脈者,少陰之別,起於然骨之後(蹺脈有二,曰陰蹺、曰陽蹺。少陰之別,腎經之別絡也。然谷之後,照海也。此但言陰蹺,未及陽蹺,惟《繆刺論》曰:邪客於足陽蹺之脈,刺外踝之下半寸所。蓋陽蹺為太陽之別,故《難經》曰:陽蹺脈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

白話文:

《靈樞經·脈度篇》中說:蹺脈是少陰經的支脈,發源於然谷之後(蹺脈有兩條,分別稱為陰蹺脈和陽蹺脈。少陰經的支脈,就是腎經的支絡。然谷之後,指的是照海穴。這裡只說了陰蹺脈,沒有提到陽蹺脈,只有《繆刺論》中提到:邪氣侵犯足陽蹺脈,針刺外踝下方半寸處。這是因為陽蹺脈是太陽經的支脈,所以《難經》中說:陽蹺脈起於腳後跟中央,沿著外踝向上行走到風池穴。

陰蹺者,亦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衝脈。故陰蹺為足少陰之別,起於照海;陽蹺為足太陽之別,起於申脈,庶得其詳也),上內踝之上,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胸裡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屬目內眥,合於太陽、陽蹺而上行,氣並相還則為濡目,氣不榮則目不合(自內踝直上,入陰循胸,皆並足少陰上行也。

白話文:

陰蹺經絡:

也從腳底湧泉穴開始,沿著內腳踝向上行走到咽喉,與足少陰衝脈相連接。所以陰蹺經絡是足少陰經的支脈,起點在湧泉穴。而陽蹺經絡是足太陽經的支脈,起點在申脈穴。這樣一來,我們就能更詳細地理解它們。

陰蹺經絡從內腳踝上方開始,直向上行,經過大腿內側進入陰部,向上經過胸腔進入缺盆,從人迎穴前方出來,進入耳後,連接到眼睛的內眥,與足太陽、陽蹺經絡匯合向上行。氣血相通流注,眼睛就會滋潤;氣血不暢通,眼睛就會閉合。

(從內腳踝直向上行,經過陰部、胸腔,都與足少陰經同時向上行。)

然足少陰之直者,循喉嚨而挾舌本,此則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屬目內眥,以合於足太陽之陽蹺。是蹺脈有陰陽之異也,陰蹺、陽蹺之氣並行回還而濡潤於目,若蹺氣不榮,則目不能合)。

白話文:

然而足少陰經的直行脈絡,沿著喉嚨並且挾帶著舌根,進入缺盆穴,向上經由人迎穴的前方,進入頄穴屬目內眥,與足太陽經的陽蹺脈會合。也就是說,蹺脈有陰陽之別,陰蹺脈、陽蹺脈的氣並行循環而濡潤眼睛,如果蹺脈的氣不充盈,眼睛就無法合攏。

按:陰維脈起於諸陰之交,其脈發於足少陰築賓穴,為陰維之郄,在內踝上五寸腨肉分中。上循股內廉,上行入少腹,會足太陰、厥陰、少陰、陽明於府舍,上會足太陰於大橫、腹哀,循脅肋會足厥陰於期門,上胸膈挾咽,與任脈會於天突、廉泉,上至前頂而終。

白話文:

陰維脈由各條陰脈交匯處起,它的脈絡從足少陰腎經的築賓穴發出,築賓穴是陰維脈的郄穴,位於內踝上五寸,肌肉分開處。陰維脈往上沿著大腿內側,再往上進入少腹部,與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的脈絡會合於腹中的臟腑。往上與足太陰脾經會合於大橫穴和腹哀穴,沿著肋骨和脅肋與足厥陰肝經會合於期門穴。再往上經過胸腔和橫膈,夾住咽喉,與任脈會合於天突穴和廉泉穴,最後往上到前額頂端而終了。

陽維脈起於諸陽之會,其脈發於足太陽金門穴,在足外踝下一寸五分,上外踝七寸,會足少陽於陽交,為陽維之郄。循膝外廉,上髀厭,抵小腹側,會足少陽於居髎,循脅肋,斜上肘,上會手陽明、足太陽於臂臑,過肩前,與手少陽會於臑會、天髎,卻會手足少陽、足陽明於肩井,入肩後,會手太陽、陽蹺於臑俞,上循耳後。會手足少陽於風池,上腦空、承靈、正營、目窗。

白話文:

陽維脈從所有陽經會合的部位開始,其脈絡發自腳外踝旁一寸五分的金門穴,向上經過外踝七寸,與足少陽經會合於陽交穴,這是陽維脈的郄穴。沿著膝蓋外側向上,經過大腿外側,抵達小腹側邊,與足少陽經會合於居髎穴,沿著脅肋斜向上經過手肘,向上與手陽明經、足太陽經會合於臂臑穴,經過肩前,與手少陽經會合於臑會穴、天髎穴,再與手足少陽經、足陽明經會合於肩井穴,進入肩後,與手太陽經、陽蹺脈會合於臑俞穴,向上沿著耳後。與手足少陽經會合於風池穴,向上經過腦空穴、承靈穴、正營穴、目窗穴。

臨泣,下額與手足少陽、陽明五脈會於陽白,循頭入耳,上至本神而止。

帶脈起於季脅足厥陰之章門穴,同足少陽循帶脈,圍身一周如束帶然,又與足少陽會於五樞、維道。

二蹺為病,苦癲癇寒熱,皮膚淫痹,少腹痛,裡急,腰及髖髎下相連陰中痛,男子陰疝,女子漏下。

二維為病,陰陽不能相維,則悵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陽維為病苦寒熱,陰維為病苦心痛。陽維主表,陰維主裡。

白話文:

當陰陽失衡生病時,就會感到意志消沉,情緒無法控制,無法自己壓制。陽維生病時會怕冷怕熱,陰維生病時會心痛。陽維主導身體表面,陰維主導身體內部。

帶脈為病,腹滿,腰溶溶如坐水中,婦人小腹痛,裡急後重,瘛瘲,月事不調,赤白帶下。

李瀕湖云:奇經八脈者,陰維也、陰維也、陰蹺也、陽蹺也、沖也、任也、督也,帶也。陽維起於諸陽之會,由外踝而上行於衛分。陰維起於諸陰之交,由內踝而上行於營分,所以為一身之綱維也。陽蹺起於跟中,維外踝上行於身之左右。陰蹺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於身之左右,所以使機關之蹺捷也。

白話文:

中醫學家李瀕湖說:奇經八脈有: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衝脈、任脈、督脈、帶脈。

陽維脈: 起源於全身陽經的交會處,從外側腳踝向上行於人體皮膚的衛分。

陰維脈: 起源於全身陰經的交會處,從內側腳踝向上行於人體體液的營分。它們都是人體的綱領和紐帶。

陽蹺脈: 起源於腳後跟的中間,維繫於外側腳踝,向上行於身體的左右兩側。

陰蹺脈: 起源於腳後跟的中間,沿著內側腳踝向上行於身體的左右兩側。它們的作用是使人體的機關靈活輕捷。

督脈起於會陰,循背而行於身之後,為陽脈之總督,故曰陽脈之海。任脈起於會陰,循腹而行於身之前,為陰脈之承任,故曰陰脈之海。衝脈起於會陰,夾臍而行,直衝於上,為諸脈之衝要,故曰十二經之海。帶脈則橫圍於腰,狀如束帶,所以總約諸脈者也。是故陽維主一身之表,陰維主一身之裡,以乾坤言也。

白話文:

督脈從會陰開始,沿著脊椎向上走行,是陽經的統帥,所以稱為陽脈之海。任脈從會陰開始,沿著腹部向上走行,是陰經的依託,所以稱為陰脈之海。衝脈從會陰開始,環繞肚臍往上走行,直達上部,是各條脈絡的要衝,所以稱為十二經絡之海。帶脈橫向圍繞腰部,形狀像一條束帶,用於束約各條脈絡。所以,陽維脈主宰人體的外部,陰維脈主宰人體的內部,用《易經》中的「乾」和「坤」來比喻。

陽蹺主一身左右之陽,陰蹺主一身左右之陰,以東西言也。督主身後之陽,任、沖主身前之陰,以南北言也。帶脈橫束諸脈,以六合言也。是故醫而知乎八脈,則十二經十五絡之大旨得矣。

白話文:

陽蹺脈主管人體左右兩側的陽氣,陰蹺脈主管人體左右兩側的陰氣,這是從東西方向來講。督脈主管人體背部的陽氣,任脈、沖脈主管人體前部的陰氣,這是從南北方向來講。帶脈橫向貫通於其它各脈,這是從六個方位來講。所以醫生如果瞭解這八脈的運行規律,就能掌握十二經脈和十五絡脈的基本原理了。

愚按:直行曰經,旁支曰絡。經有十二,手之三陰三陽、足之三陰三陽也。絡有十五者,十二經各有一別絡,而脾又有一大絡,並任、督二絡,為十五絡也。合計二十七氣,如泉之流不捨晝夜,陰脈營於五臟,陽脈營於六腑,終而復始,如環無端。其流溢之氣入於奇經,轉相灌溉,八脈無表裡配合,不成偶。

白話文:

我的理解是:

經脈是正路,旁支是分支。經脈有十二條,分別是手上的三條陰經、三條陽經,足部的三條陰經、三條陽經。旁支有十五條,其中十二條經脈各有一條分支,脾臟還有一條大支脈,加上任脈和督脈這兩條支脈,總共有十五條支脈。

加起來共有二十七條氣脈,像泉水一樣晝夜不停地流淌。陰脈運行為於五臟,陽脈運行為於六腑,周而復始,沒有盡頭。這些流動的氣脈進入奇經,互相灌溉,八脈沒有表裏之分,不能成對出現。

故曰奇也。正經猶溝渠,奇經猶湖澤,譬之雨降溝盈,溢於湖澤也。臟腑者,經絡之本根。經絡者,臟腑之枝葉,諳於經絡,則陰陽表裡、氣血虛實瞭然於心目。初學者必先於是,神良者亦不外於是。第粗工昧之,詆其迂遠不切,智士察之,謂其應變無窮耳。

白話文:

因此說奇經很奇特。正經就像溝渠,奇經就像湖泊。就像下雨使溝渠滿盈,水就會溢出到湖泊裡。臟腑是經絡的根本,經絡是臟腑的枝葉。熟知經絡,就能清楚瞭解身體的陰陽表裡和氣血虛實。初學者必須先從這裡開始,醫術精湛的人也不例外。只是粗淺的工匠不知道這個道理,批評它迂遠而不切實際。而聰明的人洞察這個道理,認為它應對變化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