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知要》~ 卷下 (31)
卷下 (31)
1. 三、病能
治半夏,猶言制過半夏也,味辛性溫,能下氣化痰,用以為臣)。去其滓,飲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為度(知者,病愈也)。故其病新發者,覆杯則臥,汗出則已矣。久者,三飲而已也。
《方盛衰論》曰:肺氣虛則使人夢見白物,見人斬血籍籍,得其時則夢見兵戰(金色本白,故夢白物,斬者,金之用也。虛者多畏怯,故見斬血籍籍也。得其時者,得金旺之時也)。腎氣虛則使人夢見舟船溺人,得其時則夢伏水中,若有畏恐(腎屬水,故夢應之,得水旺之時,夢水益大也,恐,腎之志也)。
肝氣虛則夢見菌香生草,得其時則夢伏樹下不敢起(肝之應在木,雖當木旺之時,亦夢伏樹下也)。心氣虛則夢救火陽物,得其時則夢燔灼(心合火,陽物即火之屬也。得火旺之令,夢火益大也)。脾氣虛則夢飲食不足。得其時則夢築垣蓋屋(倉廩空虛,故思飲食,得土旺之令,則夢高土也)。
《靈樞·淫邪發夢》篇曰:陰氣盛則夢涉大水而恐懼,陽氣盛則夢大火而燔焫,陰陽俱盛則夢相殺(俱盛則爭)。上盛則夢飛,下盛則夢墮(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甚飢則夢取,甚飽則夢予。肝氣盛則夢怒,肺氣盛則夢恐懼、哭泣、飛揚(肺主氣,故夢飛揚),心氣盛則夢善笑恐畏,脾氣盛則夢歌樂、身體重不舉,腎氣盛則夢腰脊兩解不屬。
厥氣客於心,則夢見丘山煙火。客於肺,則夢飛揚,見金鐵之奇物。客於肝,則夢山林樹木。客於脾,則夢見丘陵大澤,壞屋風雨。客於腎,則夢臨淵,沒居水中。客於膀胱,則夢遊行。客於胃,則夢飲食。客於大腸,則夢田野(大腸曲折納汙,類田野也)。客於小腸,則夢聚邑沖衢(小腸為受盛之官,類沖衢也)。
客於膽,則夢鬥訟自刳(膽性剛猛。自刳者,自剖其腹也)。客於陰器,則夢接內。客於項,則夢斬首。客於脛,則夢行走而不能前,及居深地窌苑中。客於股肱,則夢禮節拜起。客於胞䐈,則夢溲便(胞,即脬也,䐈,大腸也。在前則夢溲,在後則夢便)。
《脈要精微論》曰:短蟲多則夢聚眾,長蟲多則夢相擊毀傷。
《靈樞·癰疽》篇曰:夫血脈營衛,周流不休,上應星宿,下應經數。寒邪客於經絡之中則血泣,血泣則不通,不通則衛氣歸之,不得復反,故癰腫。寒氣化為熱,熱勝則腐肉,肉腐則為膿,膿不瀉則爛筋,筋爛則傷骨,骨傷則髓消,不當骨空,不得泄瀉,血枯空虛,則筋骨肌肉不榮,經脈敗漏,熏於五臟,臟傷故死矣(始受寒邪,血脈凝泣,久而不去,寒化為熱,癰疽乃成。傷於臟者,死不治)。
癰發於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為膿,膿不瀉,塞咽半日死。其化為膿者,瀉則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猛疽,言其凶惡猛厲也。若膿已瀉潰,當服豕膏,即豬脂之煉淨者也,萬氏方:治肺熱暴喑,用豬脂一斤,去筋,入白蜜一斤,再煉少頃,濾淨,冷定,不時挑服一匙,即愈)。
白話文:
【三、病症表現與治療】
(關於半夏)
經過炮製的半夏,味道辛辣、性質溫和,能降氣化痰,常作為輔助藥材使用。過濾藥渣後,每次飲用一小杯,每日三次並逐漸增加劑量,以病情好轉為標準(「知」指病癒)。若是新發病症,服藥後很快能安睡,出汗後即可痊癒;病程較久者,服用三次後也會見效。
(關於五臟氣虛的夢境)
《方盛衰論》記載:
- 肺氣虛:易夢見白色物品或血腥殺戮場景;若逢肺氣當令的秋季,則夢見戰爭(白色屬金,殺戮象徵金的肅殺之性;氣虛者恐懼,故夢境血腥)。
- 腎氣虛:常夢見沈船或溺水;逢腎氣當令的冬季,會夢見潛伏水中且感到恐懼(腎屬水,水盛時夢境加劇,恐懼與腎志相應)。
- 肝氣虛:夢見香草菌菇;逢肝氣當令的春季,則夢見躲藏樹下不敢起身(肝屬木,氣虛時即使木旺仍顯怯懦)。
- 心氣虛:夢見救火或火熱之物;逢心氣當令的夏季,則夢見烈火焚燒(心屬火,火旺時夢境更熾烈)。
- 脾氣虛:夢見飢餓;逢脾氣當令的長夏,則夢見築牆蓋屋(脾主運化,虛則思食,土旺時夢境轉為建造高土)。
(關於邪氣侵擾的夢境)
《靈樞·淫邪發夢》提到:
- 陰陽失衡:陰盛夢涉水恐懼,陽盛夢大火灼燒,陰陽俱盛夢廝殺。
- 氣機偏盛:上焦氣盛夢飛翔,下焦氣盛夢墜落;過飢夢索取,過飽夢給予。
- 五臟氣盛:肝盛夢憤怒,肺盛夢哭泣驚恐,心盛夢大笑畏懼,脾盛夢歌舞卻身重難動,腎盛夢腰脊斷裂。
- 外邪侵襲:
- 客於心:夢山火煙霧。
- 客於肺:夢飛翔或金屬異物。
- 客於肝:夢山林樹木。
- 客於脾:夢丘陵風雨毀屋。
- 客於腎:夢深淵或沈溺水中。
- 客於膀胱:夢遊蕩。
- 客於胃:夢飲食。
- 客於大腸:夢田野(大腸形似田野)。
- 客於小腸:夢市集街道(小腸如交通要道)。
- 客於膽:夢爭鬥或剖腹(膽主決斷)。
- 客於陰部:夢性事。
- 客於頸項:夢斬首。
- 客於小腿:夢行走困難或困於地窖。
- 客於四肢:夢行禮跪拜。
- 客於膀胱或腸道:夢大小便。
(關於寄生蟲的夢境)
《脈要精微論》指出:體內短蟲多易夢人群聚集,長蟲多則夢毆鬥創傷。
(關於癰疽的病理)
《靈樞·癰疽》解釋:
氣血經絡循環不息,對應天地運行。寒邪侵入經絡會使血液凝滯,阻礙氣血流通,衛氣聚集不散而形成癰腫。寒邪化熱後,熱毒腐蝕肌肉成膿;若膿液不排,會進一步損傷筋骨骨髓。若邪氣深入臟腑導致氣血枯竭,則危及生命。
(猛疽的治療)
咽喉部位的癰疽稱為「猛疽」,若化膿後不及時排出,可能堵塞呼吸道致死。排膿後可服用冷豬油(豕膏),三日即癒(古方記載:豬油混合白蜜可治肺熱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