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知要》~ 卷下 (29)
卷下 (29)
1. 三、病能
腸痹者,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爭,時發飧泄(腸痹則下焦之氣閉而不行,故數飲而溺不得出,氣化不及州都,返而上逆,故喘爭也。小便不利,則水液混於大腸,故飧泄也)。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上為清涕(胞,溺之脬也。膀胱氣閉則水液壅滿,故按之內痛也,氣閉則熱如湯之沃也。
膀胱之脈從巔絡腦,故小便下澀,清涕上出也)。
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寒則血氣凝泣,故痛。《終始》篇曰:病痛者,陰也)。……病久入深,營衛之行澀,經絡時疏,故不痛(此言病則營衛澀而必痛,其不痛者經絡有疏散之時,則不澀,故不痛也)。皮膚不營,故為不仁(皮膚之間,無血以和之,故不仁也)。
……陽氣少,陰氣多,與病相益,故寒也(痹病本屬陰寒,若陽氣不足之人,則寒從內起,與外病相助益,故寒也)。……陽氣多,陰氣少,病氣勝,陽遭陰,故為痹熱(其人陽氣素盛,而遭陰寒之氣,病氣反為陽氣勝矣,故為熱痹)。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濕甚也,陽氣少,陰氣盛,兩氣相感,故汗出而濡也(兩氣者,身中之氣與外客之氣。兩氣皆陰,互相感召,故汗出。
《脈要精微論》曰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是也)。
凡痹之類,逢寒則急,逢熱則縱(寒則筋攣,故急。熱則筋弛,故縱)。
《痿論》曰: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著則生痿躄也(火來乘金,在內為肺葉焦枯,在外為皮毛虛薄。熱氣著而不去,則為痿躄,躄者,足不能行也)。心氣熱,則下脈厥而上,上則下脈虛,虛則生脈痿,樞折挈,脛縱而不任地也(心火上炎,則三陰在下之脈亦厥逆而上,上盛則下虛,乃生脈痿。四肢關節之處如樞紐之折,而不能提挈。
足腫縱緩而不能任地也)。肝氣熱,則膽泄口苦,筋膜乾,筋膜乾則筋急而攣,發為筋痿(肝熱則膽亦熱,故汁溢而口苦。血海乾枯,筋無以榮,則攣急而痿)。脾氣熱,則胃干而渴,肌肉不仁,發為肉痿(脾與胃為夫妻,而開竅於口,故脾熱則胃干而渴,脾主肌肉,熱淫於內,則脾陰耗損,故肉不仁而為痿)。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腰者腎之府,脊者腎之所貫也,腎主骨。
故骨枯為痿)。
肺者,臟之長也,為心之蓋也(肺位至高,故謂之長。覆於心上,故謂之蓋),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則發肺鳴,鳴則肺熱葉焦(有志不遂,則鬱而生火。火來乘金,不得其平則自鳴,肺鳴者,其葉必焦)。
大經空虛,發為肌痹,傳為脈痿(血不足則大經空虛,無以充養肌肉,故先為肌痹,而後傳於心為脈痿也)。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為筋痿,及為白淫(思而不得,則意淫於外,入房太過,則精傷於內,陰傷而筋失所養,故為縱為痿。火動於中,水虧於下,乃為白淫,白淫者,男濁女帶也)。
白話文:
三、病症表現
腸痹:頻繁喝水卻排尿困難,腹中氣機不順而喘息,時常腹瀉(腸痹是因下焦氣機閉塞,水液無法下行,導致頻飲卻尿不出;氣化功能失常,水液上逆而引發喘息。小便不暢,則水液混入大腸,因而腹瀉)。
胞痹:按壓小腹膀胱處會感到內部疼痛,如同被熱水澆灌,小便澀滯,並伴有清鼻涕(「胞」指膀胱。膀胱氣機閉塞則水液停滯,按壓時疼痛;氣滯化熱,如熱湯灼燒。膀胱經脈上達頭部連通腦部,故小便不暢時,水氣上衝而流清涕)。
疼痛的成因:多因寒氣過盛,寒凝導致氣血不通而痛(《終始》篇提到:疼痛屬陰證)。……若病久深入,營衛運行滯澀,經絡偶爾疏通,反而不痛(此指病重時營衛瘀滯會痛,但若經絡暫時暢通,氣血不澀則不痛)。皮膚缺乏氣血滋養,因而麻木(皮膚間無血濡潤,故失去知覺)。
寒熱與痹證的關係:
- 陽氣不足、陰氣過盛者,寒邪與體質相合,故表現為寒痹(痹病本屬陰寒,若陽虛則內寒與外邪相應,加重寒象)。
- 陽氣旺盛、陰氣不足者,病邪被陽氣壓制,形成熱痹(陽盛之人受寒邪侵襲,反因陽勝陰而化熱)。
- 多汗濕黏者,因體質陽虛陰盛,內外濕氣相感,故汗出濡濕(《脈要精微論》雲:「陰氣有餘則多汗身寒」)。
痹證的共性:遇寒則筋脈拘急,遇熱則鬆弛(寒主收引,熱主弛緩)。
《痿論》所述
肺熱葉焦:肺受熱灼則葉枯,導致皮毛虛弱乾薄,久則引發肢體痿弱(火克金,肺葉焦枯則外應皮毛衰敗,熱邪滯留成痿,足不能行)。
心氣熱:心火熾盛使下肢脈氣逆衝向上,上盛下虛,形成脈痿,關節如折、足軟無力(心火上炎,三陰脈逆亂,下肢失養而痿廢,膝踝鬆弛無法站立)。
肝氣熱:肝熱波及膽,致口苦、筋膜乾枯,筋脈攣急而成筋痿(肝膽熱則膽汁外溢,血枯筋失濡養,拘攣痿弱)。
脾氣熱:脾熱耗傷胃陰,口渴、肌肉麻木,形成肉痿(脾胃相連,脾熱則胃燥;脾主肌肉,熱邪內耗致肌肉萎弱無感)。
腎氣熱:腎熱則腰脊無力,骨枯髓減,發為骨痿(腰為腎之府,腎主骨,熱極傷髓則骨痿不用)。
肺的重要性:肺為五臟之首,覆蓋於心(肺位最高,故稱「長」;護心之上,故稱「蓋」)。若所求不得、情志鬱結,會引發肺氣不暢而鳴響,鳴則肺熱葉焦(志願不遂則鬱火克金,肺鳴即葉枯之兆)。
其他痿證成因:
- 氣血空虛先致肌痹,漸傳為脈痿(大經血虛,肌肉失養成痹,繼而影響心脈成痿)。
- 思慮過度或房事不節,耗傷陰精,宗筋鬆弛而筋痿,或發為白濁帶下(情慾外馳、腎精內損,筋失養則痿;虛火妄動,腎虛不固則遺精帶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