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知要》~ 卷下 (25)
卷下 (25)
1. 三、病能
癉瘧者,肺素有熱氣盛於身,厥逆上衝,中氣實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開,風寒舍於皮膚之內、分肉之間而發,發則陽氣盛,陽氣盛而不衰則病矣。其氣不及於陰,故但熱而不寒,氣內藏於心,而外舍於分肉之間,令人消爍脫肉,故命曰癉瘧(肺素有熱,氣藏於心,即此二語,火來乘金,陰虛陽亢,明是不足之症挾外邪而然,故溫瘧、癉瘧皆非真瘧也)。
《咳論》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於肺則肺寒,肺寒則內外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咳。五臟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
人與天地相參,故五臟各以治時。感於寒則受病,微則為咳,甚則為泄為痛。乘秋則肺先受邪,乘春則肝先受之,乘夏則心先受之,乘至陰則脾先受之,乘冬則腎先受之(五臟六腑皆能成咳,然必肺先受邪而傳之於各經也。邪,寒邪也。所謂形寒飲冷則傷肺是也。五臟各以其時受病,輕者淺而在皮毛,重者深而在腸胃。
故咳,外症也,泄,里症也。寒在表則身痛,寒在裡則腹痛,曰先受之者,次必及乎肺而為咳也)。
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肺主氣而司呼吸,故喘息有音)。心咳之狀,咳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痹(心脈上挾於咽,故喉中如梗,至於痹則痛矣)。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胠下滿(肝之脈布脅肋,故脅下痛。胠,脅之下也)。
脾咳之狀,咳則右胠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脾脈上膈挾咽,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脾處右,故右胠下痛,痛引肩背也。脾土喜靜,動則違其性,故增劇也)。腎咳之狀,咳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腎脈貫脊,繫於腰背。故相引而痛。腎屬水,主涎,故為咳涎也)。
五臟之久咳,乃移於六腑。脾咳不已,則胃受之,胃咳之狀,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胃者,脾之妻也,故脾咳必傳於胃而為嘔唾。長蟲處於胃,嘔甚則隨氣而出也)。肝咳不已,則膽受之,膽咳之狀,咳嘔膽汁(膽汁者,苦汁也)。肺咳不已,則大腸受之,大腸咳狀,咳而遺矢(遺矢者,大便不禁也)。
心咳不已,則小腸受之,小腸咳狀,咳而失氣,氣與咳俱失(大腸之氣由於小腸之化,故小腸咳則氣達於大腸,而轉失氣也)。腎咳不已,則膀胱受之,膀胱咳狀,咳而遺溺(膀胱為津液之府,故遺溺)。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咳狀,咳而腹滿,不欲食飲(久咳,則上中下三焦俱病,一身之氣皆逆,故腹滿不能食飲也)。此皆聚於胃,關於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聚於胃者,胃為五臟六腑之本也。
白話文:
三、病能
癉瘧:
病人肺部素有熱氣,熱氣旺盛於體內,向上逆衝,中氣充實而無法外洩。因過度勞力導致腠理開張,風寒之邪趁機侵入皮膚與肌肉之間而發病。發作時陽氣過盛,若陽氣持續亢奮不衰,便形成疾病。此病邪未侵及陰分,因此僅發熱而不畏寒。熱氣內藏於心,外滯於肌肉之間,導致肌肉消瘦,故稱為「癉瘧」。(肺中素有熱氣,熱藏於心,此二句說明火氣剋制肺金,陰虛陽亢,顯然是體質虛弱夾雜外邪所致,因此溫瘧、癉瘧皆非真正的瘧疾。)
《咳論》:
皮毛與肺相合,若皮毛先受邪氣侵襲,邪氣便會深入與之相合的肺臟。若進食寒涼飲食,寒氣從胃沿肺脈上侵至肺,使肺寒。肺寒則內外寒邪相合,留滯於肺,便形成肺咳。五臟會在其對應的季節受病,若非當季,則由其他臟腑傳變而來。
人體與天地相應,因此五臟各在其主令之時易受邪。感受寒邪則生病,輕微則咳嗽,嚴重則腹瀉或疼痛。秋季肺先受邪,春季肝先受邪,夏季心先受邪,長夏季節脾先受邪,冬季腎先受邪。(五臟六腑皆能引發咳嗽,但必先由肺受邪再傳至他經。此處「邪」指寒邪,即形體受寒或飲食生冷傷肺。五臟各在其時受病,輕者邪淺在皮毛,重者邪深在腸胃。
咳嗽屬外症,腹瀉屬裡症。寒邪在表則身痛,在裡則腹痛。所謂「先受之」,是指邪氣後續必影響肺而引發咳嗽。)
五臟咳嗽的表現:
- 肺咳:咳嗽伴喘息有聲,嚴重時咳血。(肺主氣司呼吸,故喘息有聲。)
- 心咳:咳嗽時心痛,喉中如有物阻塞,嚴重時咽喉腫痛。(心脈上行挾咽喉,故喉中梗阻,甚則疼痛。)
- 肝咳:咳嗽時兩脅下痛,嚴重時無法轉身,轉身則脅下脹滿。(肝經布於脅肋,故脅痛。「胠」指脅下。)
- 脾咳:咳嗽時右脅下隱痛,牽引肩背,嚴重時不可活動,活動則咳嗽加劇。(脾經上膈挾咽,分支從胃上膈,脾位在右,故右脅痛牽引肩背。脾土喜靜,動則違其性而加重症狀。)
- 腎咳:咳嗽時腰背相互牽引疼痛,嚴重時咳吐涎沫。(腎經貫脊絡腰背,故腰背痛。腎屬水主涎,故咳涎。)
五臟久咳傳至六腑:
- 脾咳不癒傳胃:胃咳表現為咳而嘔吐,嘔吐劇烈時甚至吐出蛔蟲。(胃為脾之配,故脾咳傳胃致嘔吐。蛔蟲寄生於胃,嘔甚則隨氣上逆而出。)
- 肝咳不癒傳膽:膽咳表現為咳吐苦膽汁。
- 肺咳不癒傳大腸:大腸咳表現為咳嗽時大便失禁。
- 心咳不癒傳小腸:小腸咳表現為咳嗽時失氣(放屁),氣與咳同時出現。(大腸之氣由小腸轉化,故小腸咳則氣下達大腸而失氣。)
- 腎咳不癒傳膀胱:膀胱咳表現為咳嗽時小便失禁。(膀胱主司津液,故遺尿。)
- 久咳不癒傳三焦:三焦咳表現為咳嗽腹脹、不思飲食。(久咳則三焦氣機皆逆,故腹滿厭食。)
這些咳嗽皆與胃、肺相關,因胃為五臟六腑之本,肺主氣,病邪聚於胃、影響於肺,導致多涕唾、面浮腫、氣逆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