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知要》~ 卷上 (29)

回本書目錄

卷上 (29)

1. 五、藏象

耳鳴者,液脫則腎虛也);血脫者,色白,夭然不澤(色之榮者,血也。血脫者,色必枯白也)。

愚按:臟腑攸分,固微渺也,指而列之,則有象可按矣。古之至神者,若見垣,若內照,咸用此耳。然變變化化有不可以常法律者,則象也而神矣,故曰廢象者暗行,膠象者待兔。

白話文:

[五、藏象]

耳鳴的人,是因為體液流失導致腎氣虛弱;失血過多的人,面色蒼白,黯淡無光(面色紅潤是血的滋養,失血的人,臉色必然枯白)。

個人見解:臟腑的區分雖然細微難辨,但若能具體指出並列舉,就能有跡象可循。古代醫術高超的人,如能透視臟腑、內觀氣血,都是運用這種方法。然而,臟腑氣血的變化有時無法以常規推斷,這時表象背後就藏有玄機,因此說:完全忽略表象的人如同摸黑前行,而拘泥於表象的人則像守株待兔。